更多与史记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
|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史记 作者:司马迁 | 书号:10113 时间:2017/3/25 字数:12163 |
上一章 殷本纪 下一章 ( → ) | |
殷契,⺟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呑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 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赦。”作汤征。 伊尹名阿衡。阿衡 ![]() ![]()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 ![]() ![]() 当是时,夏桀为 ![]() ![]() ![]() ![]() 桀败于有娀之虚,桀饹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飐,俘厥宝⽟,义伯、仲伯作典宝。汤既胜夏, ![]() 汤归至于泰卷陶,中纻作诰。既绌夏命,还亳,作汤诰:“维三月,王自至于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后稷降播,农殖百穀。三公咸有功于民,故后有立。昔蚩尤与其大夫作 ![]() 汤乃改正朔,易服⾊,上⽩,朝会以昼。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適长孙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徂后。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 ![]() ![]() 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 ![]()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为帝雍己。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穀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中宗崩,子帝中丁立。帝中丁迁于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于邢。帝中丁崩,弟外壬立,是为帝外壬。仲丁书阙不具。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时,殷复衰。 河亶甲崩,子帝祖乙立。帝祖乙立,殷复兴。巫贤任职。 祖乙崩,子帝祖辛立。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帝沃甲崩,立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是为帝祖丁。帝祖丁崩,立弟沃甲之子南庚,是为帝南庚。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 ![]() ![]() ![]() 自中丁以来,废適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 ![]() 帝 ![]() ![]() 帝盘庚崩,弟小辛立,是为帝小辛。帝小辛立,殷复衰。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帝武丁祭成汤,明⽇,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己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常祀毋礼于弃道。”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 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宗,遂作⾼宗肜⽇及训。 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 ![]() ![]() 帝甲崩,子帝廪辛立。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囊,盛⾎,卬而 ![]() ![]()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 ![]()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以距谏,言⾜以饰非;矜人臣以能,⾼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 ![]() ![]()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砲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之纣。九侯女不憙 ![]() 西伯归,乃 ![]() ![]() ![]() ![]() ![]() 纣愈 ![]() ![]() 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 ![]() 太史公曰: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尚⽩。 简狄呑乙,是为殷祖。玄王启商,伊尹负俎。上开三面,下献九主。旋师泰卷,继相臣扈。迁嚣圮耿,不常厥土。武乙无道,祸因 ![]() ![]()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殷的始祖是契(xiè谢),他的⺟亲叫简狄,是有娀(sōng松)氏的女儿,帝喾(kù酷)的次妃。简狄等三个人到河里去洗澡,看见燕子掉下一只蛋,简狄就拣来呑吃了,因而怀孕,生下了契。契长大成人后,帮助禹治⽔有功,舜帝于是命令契说:“现在老百姓们不相亲爱,⽗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五伦关系不顺,你去担任司徒,认真地施行五伦教育。施行五伦教育,要本着宽厚的原则。”契被封在商地,赐姓子。契在唐尧、虞舜、夏禹的时代兴起,为百姓做了许多事,功业昭著,百姓们因而得以定安。 契死之后,他的儿子昭明继位。昭明死后,儿子相土继位。相土死后,儿子昌若继位。昌若死后,儿子曹圉(yǔ语)继位。曹圉死后,儿子冥继位。冥死后,儿子振继位。振死后,儿子微继位。微死后,儿子报丁继位。报丁死后,儿子报乙继位。报乙死后,儿子报丙继位。报丙死后,儿子主壬继位。主壬死后,儿子主癸继位。主癸死后,儿子天乙继位。这就是成汤。 从契到成汤,曾经八次迁都。到成汤时才又定居于亳,这是为了追随先王帝喾,重回故地。成汤为此写了《帝诰》,向帝喾报告迁都的情况。 成汤在夏朝为方伯(一方诸侯之长),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葛伯不祭祀鬼神,成汤首先征讨他。成汤说:“我说过这样的话:人照一照⽔就能看出自己的形貌,看一看民众就可以知道国家治理得好与不好。”伊尹说:“英明啊!善言听得进去,道德才会进步。治理国家,抚育万民,凡是有德行做好事的人都要任用为朝廷之官。努力吧,努力吧!”成汤对葛伯说:“你们不能敬顺天命,我就要重重地惩罚你们,概不宽赦。”于是写下《汤征》,记载了征葛的情况。 伊尹名叫阿衡。阿衡想求见成汤而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就去给有莘氏做陪嫁的男仆,背着饭锅砧板来见成汤,借着谈论烹调滋味的机会向成汤进言,劝说他实行王道。也有人说,伊尹本是个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成汤曾派人去聘 ![]() 一天成汤外出游猎,看见郊野四面张着罗网,张网的人祝祷说:“愿从天上来的,从地下来的,从四方来的,都进⼊我的罗网!”成汤听了说:“嗳,这样就把禽兽全部打光了!”于是把罗网撤去三面,让张网的人祝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不听从命令的,就进我的罗网吧。”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说:“汤真是仁德到极点了,就连禽兽都受到了他的恩惠。” 就在这个时候,夏桀却施行暴政,荒 ![]() ![]() ![]() ![]() 夏桀在有娀氏旧地被打败,奔逃到呜条,夏军就全军崩溃了。商汤乘胜追击,进攻忠于夏桀的三(zōng宗),缴获了他们的宝器珠⽟,义伯、仲伯二臣写下了《典宝》,因为这是国家的固定财宝。商汤灭夏之后,想换掉夏的社神,可是社神是远古共公氏之子句龙,能平⽔土,还没有谁比得上他,所以没有换成,于是写下《夏社》,说明夏社不可换的道理。伊尹向诸侯公布了这次大战的战绩,自此,诸侯全都听命归服了,商汤登上天子之位,平定了天下。 成汤班师回朝,途经泰卷时,中垒(huǐ悔)作了朝廷的诰命。汤废除了夏的政令,回到国都亳,作《汤诰》号令诸侯。《汤诰》这样记载:“三月,殷王亲自到了东郊,向各诸侯国君宣布:‘各位可不能不为民众谋立功业,要努力办好你们的事情。否则,我就对你们严加惩办,那时可不要怪罪我。’又说:‘过去禹、皋陶长期奔劳在外,为民众建立了功业,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当时他们东面治理了长江,北而治理了济河,西面治理了⻩河,南面治理了淮河,这四条重要的河道治理好了,万民才得以定居下来。后稷教导民众播种五⾕,民众才知道种植各种庄稼。这三位古人都对民众有功,所以,他们的后代能够建国立业。也有另外的情况:从前蚩尤和他的大臣们在百姓中发动暴 ![]() 商汤临政之后,修改的历法,把夏历的寅月为岁首改为丑月为岁首,又改变了器物服饰的颜⾊,崇尚⽩⾊,在⽩天举行朝会。 商汤逝世之后,因为太子太丁未能即位而早亡,就立太丁弟外丙为帝,这就是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逝世,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帝,这就是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逝世,伊尹就拥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太甲,是成汤的嫡长孙,就是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为谏训太甲,作了《伊训》、《肆命》、《徂后》。 太甲帝临政三年之后,昏 ![]() ![]() 太甲在桐宮住了三年,悔过自责,重新向善,于是伊尹又 ![]() ![]() 太宗逝世后,儿子沃丁即位。沃丁临政的时候,伊尹去逝了。在亳地安葬了伊尹之后,为了用伊尹的事迹垂训后人,咎单作了《沃丁》。 沃丁逝世,他的弟弟太庚即位,这就是太庚帝。太庚逝世,儿子小甲即位;小甲帝逝世,弟弟雍已即位,这就是雍已帝。到了这个时候,殷朝的国势已经衰弱,有的诸侯就不来朝见了。 雍已逝世,他的弟弟太戊即位。这就是太戊帝。太戊任用伊陟(zhì治)为相。当时国都亳出现了桑树和楮(chǔ储)树合生在朝堂上的怪异现象,夜一之间就长得有一搂耝。太戊帝很害怕,就去向伊陟询问。伊陟对太戊帝说:“我曾经听说,妖异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会不会是您的政治有什么失误啊?希望您进一步修养德行。”太戊听从了伊陟的规谏,那怪树就枯死而消失了。伊陟把这些话告诉了巫咸。巫咸治理朝政有成绩,写下《咸艾(yì义)》、《太戊》,记载了巫咸治理朝政的功绩,颂扬了太戊帝的从谏修德。太戊帝在太庙中称赞伊陟,说不能像对待其他臣下一样对待他。伊陟谦让不从,写下《原命》,为的是重新解释太戊之命。就这样,殷的国势再度兴盛,诸侯又来归服。因此,称太戊帝为中宗。 中宗逝世,儿子中丁继位。中丁帝迁都于隞(áo熬)。后来河亶(dàn旦)甲定都于相,祖乙又迁至邢。中丁帝逝世,他的弟弟外壬即位,这就是外壬帝。这些曾有《仲丁》加以记载,但现已残佚不存。外壬帝逝世后,他的弟弟河亶甲即位,这就是河亶甲帝。河亶甲时,殷朝国势再度衰弱。 河亶甲逝世,他的儿子祖乙即位。祖乙帝即位后,殷又兴盛起来,巫咸被任以重职。 祖乙逝世,他的儿子祖辛帝即位。祖辛帝逝世,他的弟弟沃甲即位,这就是沃甲帝。沃甲逝世,立沃甲之兄祖辛的儿子祖丁,这就是祖丁帝。祖丁逝世,立弟弟沃甲的儿子南庚,这就是南庚帝。南庚帝逝世,立祖丁帝的儿子 ![]() ![]() ![]() 自中丁帝以来,废除嫡长子继位制而拥立诸弟兄及诸弟兄的儿子,这些人有时为取得王位而互相争斗,造成了连续九代的混 ![]() ![]() 盘庚帝逝世,他的弟弟小辛即位,这就是小辛帝。小辛在位时,殷又衰弱了。百姓们思念盘庚,于是写下了《盘庚》三篇。小辛帝逝世以后,他的弟弟小乙即位,这就是小乙帝。 小乙帝逝世,他的儿子武丁即位。武丁帝即位后,想复兴殷朝,但一直没有找到称职的辅佑大臣。于是武丁三年不发表政见,政事由冢宰决定,自己审慎地观察国家的风气。有一天夜里他梦见得到一位圣人,名叫说(yuè悦)。⽩天他按照梦中见到的形象观察群臣百官,没有一个像是那圣人。于是派百官到民间去四处寻找,终于在傅险找到了说。这时候,说正服刑役,在傅险修路,百官把说带来让武丁看,武丁说正是这个人。找到说之后,武丁和他 ![]() 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汤,第二天,有一只野 ![]() ![]() ![]() 武丁帝逝世,他的儿子祖庚帝即位。祖己赞赏武丁因为象征吉凶的野 ![]() 祖庚帝逝世,他的弟弟祖甲即位,这就是甲帝。甲帝 ![]() ![]() 甲帝逝世,他的儿子廪辛即位。廪辛逝世,他的弟弟庚丁即位,这就是帝庚丁。庚丁逝世,他的儿子武乙即位,这时,殷都又从亳迁到了⻩河以北。 武乙暴 ![]() ![]() ![]() 乙帝的长子叫微子启。启的⺟亲地位低 ![]() 纣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強,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放 ![]() ![]() 纣如此荒 ![]() ![]() ![]() ![]() 西伯回国,暗地里修养德行,推行善政,诸侯很多背叛了纣而来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強大,纣因此渐渐丧失了权势。王子比⼲劝说纣,纣不听。商容是一个有才德的人,百姓们敬爱他,纣却黜免了他。等到西伯攻打饥国并把它灭掉了,纣的大臣祖伊听说后既怨恨周国,又非常害怕,于是跑到纣那里去报告说:“上天已经断绝了我们殷国的寿运了。不管是能知天吉凶的人预测,还是用大⻳占卜,都没有一点好征兆。我想并非是先王不帮助我们后人,而是大王您荒 ![]() ![]() 纣更加 ![]() ![]() ![]() 周武王逝世后,武庚和管叔、蔡叔联合叛 ![]() 太史公说:我是 ![]() 注释 不亲:不亲近,不亲睦。 不祀:不祭祖先。 敬命:遵奉命令。 媵臣:古代随驾的臣仆。 ![]() ![]() ![]() ![]() 帑僇:刑戮连及子女。 败绩:指军队溃败。 群后:四方诸侯及九州牧伯。 四渎:长江、⻩河、淮河、济⽔的合称。 服⾊:官员品服和吏民⾐着的颜⾊。 当国:执政,主持国事。 反善:回心向善。 不至:不到。 修德:修养德行。 不具:不齐备,不完备。 更立:指另立。 成德:成就品德。 冢宰:官名,为六卿之首。 天监:上天的监视。 肜⽇:肜祭之⽇。 ![]() ![]() ![]() ![]() 无道:不行正道,做坏事。 资辨:利口善辩。 捷疾:敏捷,迅速。 材力:勇力,臂力。 手格:徒手格击。 知⾜:自知満⾜,不做过分的祈求。 距谏:拒谏。距,通“ 拒 ” 饰非:粉饰掩盖错误。 好酒:嗜好饮酒。 ![]() ![]() 嬖:宠爱。 ![]() ![]() 北里:古舞曲名。 靡靡:娓娓动听。 充仞:充満。 解析 殷本来叫做商。商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始祖契大约与夏禹同时,被封于商。到公元前17世纪或前16世纪,商族逐渐強大,商汤发动了灭夏战争,夏亡,商朝正式建立,定都于亳,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大约到公元前13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此后直至商纣灭亡共二百七十余年,一般称之为殷。整个商朝,后来或称商殷,或称殷商。 《殷本纪》系统地记载了商朝的历史,描画了一幅商部族兴起,商王朝由建立直至灭亡的宏伟图卷。 在殷王朝统治的约六百年中,几经兴衰,而成汤的兴起,盘庚、武丁的中兴,以及纣的灭亡,则是殷朝历史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几个最重大的事件。司马迁 ![]() ![]() 在刻划人物方面,司马迁抓住了能突现人物个 ![]() |
上一章 史记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史记,历史小说史记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司马迁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史记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