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资治通鉴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38384 
上一章   齐纪七    下一章 ( → )
  起強圉⾚奋若,尽著雍摄提格,凡二年。

  ⾼宗明皇帝下

  ◎ 建武四年丁丑,公元四九七年

  舂,正月,大赦。

  丙申,魏立皇子恪为太子。魏主宴于清徽堂,语及太子恂,李冲谢曰:“臣忝师傅,不能辅导。”帝曰:“朕尚不能化其恶,师傅何谢也!”

  乙巳,魏主北巡。

  初,尚书令王晏为世祖所宠任,及上谋废郁林王,晏即欣然推奉。郁林王已废,上与晏宴于东府,语及时事,晏抵掌曰:“公常言晏怯,今定何如?”上即位,晏自谓佐命新朝,常非薄世祖故事。既居朝端,事多专决,內外要职,并用所亲,每与上争用人。上虽以事际须晏,而心恶之。尝料简世祖中诏,得与晏手敕三百馀纸,皆论国家事,又得晏启谏世祖以上领选事,以此愈猜薄之。始安王遥光劝上诛晏,上曰:“晏于我有功,且未有罪。”遥光曰:“晏尚不能为武帝,安能为陛下乎!”上默然。上遣心腹左右陈世范等出涂巷,采听异言。晏轻浅无防,意望开府,数呼相工自视,云当大贵;与宾客语,好屏人清闲。上闻之,疑晏反,遂有诛晏之意。

  奉朝请鲜于文粲密探上旨,告晏有异志。世范又启上云:“晏谋因四年南郊,与世祖故主帅于道中窃发。”会虎犯郊坛,上愈惧。未郊一⽇,有敕停行,先报晏及徐孝嗣。孝嗣奉旨,而晏陈“郊祀事大,必宜自力。”上益信世范之言。丙辰,召晏于华林省,诛之,并北中郞司马萧毅、台队主刘明达,及晏子德元、德和。下诏云:“晏与毅、明达以河东王铉识用微弱,谋奉以为主,使守虚器。”晏弟诩为广州刺史,上遣南中郞司马萧季敞袭杀之。季敞,上之从祖弟也。萧毅奢豪,好弓马,为上所忌,故因事陷之。河东王铉先以少年才弱,故未为上所杀。铉朝见,常鞠躬俯偻,不敢平行直视。至是,年稍长,遂坐晏事免官,噤不得与外人通。

  郁林王之将废也,晏从弟御史中丞思远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人如此事;彼或可以权计相须,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保全门户,不失后名。”晏曰:“方啖粥,未暇此事。”及拜骠骑将军,集会子弟,谓思远兄思征曰:“隆昌之末,阿戎劝吾自裁;若从其语,岂有今⽇!”思远遽应曰:“如阿戎所见,今犹未晚也!”思远知上外待晏厚而內已疑异,乘间谓晏曰:“时事稍异,兄亦觉不?凡人多拙于自谋,而巧于谋人。”晏不应。思远退,晏方叹曰:“世乃有劝人死者!”旬⽇而晏败。上闻思远言,故不之罪,仍迁侍中。

  晏外弟尉氏阮孝绪亦知晏必败,晏屡至其门,逃匿不见。尝食酱美,问知得于晏家,吐而覆之。乃晏败,人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何惧之有!”卒免于罪。

  二月,壬戌,魏主至太原。

  甲子,以左仆徐孝嗣为尚书令,征虏将军萧季敞为广州刺史。

  癸酉,魏主至平城,引见穆泰、陆睿之问之,无一人称枉者;时人皆服任城王澄之明。穆泰及其亲皆伏诛;赐陆睿死于狱,宥其子,徙辽西为民。

  初,魏主迁都,变易旧俗,并州刺史新兴公丕皆所不乐;帝以其宗室耆旧,亦不之,但示大理,令其不生同异而已。及朝臣皆变⾐冠,硃⾐満坐,而丕独胡服于其间,晚乃稍加冠带,而不能修饰容仪,帝亦不強也。

  太子恂自平城将迁洛,元隆与穆泰等密谋留恂,因举兵断关,规据陉北。丕在并州,隆等以其谋告之。丕外虑不成,口虽折难,心颇然之。及事觉,丕从帝至平城,帝每推问秦等,常令丕坐观。有司奏元业、元隆、元超罪当族,丕应从坐。帝以丕当受诏许以不死,所免死为民,留其后、二子,与居于太原,杀隆、超、同产乙升,馀子徙敦煌。初,丕、睿与仆李冲、领军于烈俱受不死之诏。睿既诛,帝赐冲、烈诏曰:“睿反逆之志,自负幽冥;违誓在彼,不关朕也。反逆既异馀犯,虽矜恕,如何可得?然犹不忘前言,听自死别府,免其孥戮。元丕二子、一弟,首为贼端,连坐应死,特恕为民。朕本期始终而徙自弃绝,违心乖念,一何可悲!故此别示,想无致怪。谋反之外,皎如⽩⽇耳。”冲、烈皆上表谢。

  臣光曰:夫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人君所以驭臣之大柄也。是故先王之制,虽有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苟有其罪,不直赦也,必议于槐棘之下,可赦则赦,可宥则宥,可刑则刑,可杀则杀。轻重视情,宽猛随时。故君得以施恩而不失其威,臣得以免罪而不敢自恃。及魏则不然,勋贵之臣,往往豫许之以不死;使彼骄而触罪,又从而杀之。是以不信之令之使陷于死地也。刑政之失,无此为大焉!

  是时,代乡旧族,多与泰等连谋,唯于烈一族无所染涉,帝由是益重之。帝以北方酋长及侍子畏暑,听秋朝洛,舂还部落,时人谓之“雁臣”

  三月,己酉,魏主南至离石。叛胡请降,诏宥之。

  夏,四月,庚申,至龙门,遣使祀夏禹。癸亥,至蒲阪,祀虞舜。辛未,至长安。

  魏太子恂既废,颇自悔过。御史中尉李彪密表恂复与左右谋逆,魏主使中书侍郞邢蛮与咸王禧,奉诏赍椒酒诣河,赐恂死,敛以耝棺、常服,瘗于河

  癸未,魏大将军宋明王刘昶卒于彭城,追加九锡,葬以殊礼。

  五月,己丑,魏主东还,泛渭⼊河。壬辰,遣使祀周文王于车,武王于镐。六月,庚申,还洛

  壬戌,魏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马二十万,将⼊寇。

  魏穆泰之反也,中书监魏郡公穆罴与之通谋,赦后事发,削官爵为民。罴弟司空亮以府事付司马慕容契,上表自劾,魏主优诏不许;亮固请不已,癸亥,听亮逊位。

  丁卯,魏分六师以定行留。

  秋,七月,甲午,魏立昭仪冯氏为皇后。后⺟养太子恪;恪⺟⾼氏自代如洛,暴卒于共县。

  戊辰,魏以穆亮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八月,丙辰,魏诏中外戒严。

  壬戌,魏立皇子愉为京兆王,怿为清河王,怀为广平王。

  追尊景皇所生王氏为恭太后。甲戌,魏讲武于华林园;庚辰,军发洛。使吏部尚书任城王澄居守;以御史中丞李彪兼度支尚书,与仆李冲参治留台事。假彭城王勰中军大将军,勰辞曰:“亲疏并用,古之道也。臣独何人。频烦宠授!昔陈思求而不允,愚臣不请而得,何否泰之相远也!”魏主大笑,执勰手曰:“二曹以才名相忌,吾与汝以道德相亲。”

  上遣军主、直阁将军胡松助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戍赭,军主鲍举助西汝南、北义二郡太守⻩瑶起戍舞

  魏以氐帅杨灵珍为南梁州刺史。灵珍举州来降,送其⺟及子于南郑以为质,遣其弟婆罗阿卜珍将步骑万馀袭魏武兴王杨集始,杀其二弟集同、集众;集始窘急,请降。九月,丁酉,魏主以河南尹李崇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将兵数万讨之。

  初,魏迁洛,荆州刺史薛真度劝魏主先取樊、邓。真度引兵寇南,太守房伯⽟击败之。魏主怒,以南小郡,志必灭之,遂引兵向襄;彭城王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众号百万,吹脣沸地。辛丑,魏主留诸将攻赭,自引兵南下;癸卯,至宛,夜袭其郛,克之。房伯⽟婴內城拒守。魏主遣中书舍人孙延景谓伯⽟曰:“我今壹‮合六‬,非如向时冬来舂去。不有所克,终不还北。卿此城当我六龙之首,无容不先攻取;远期一年,近止一月。封侯、枭首,事在俯仰,宜善图之!且卿有三罪,今令卿知:卿先事武帝,蒙殊常之宠,不能建忠致命而尽节于其仇,罪一也;顷年薛真度来,卿伤我偏师,罪二也;今鸾辂亲临,不面缚麾下,罪三也。”伯⽟遣军副乐稚柔对曰:“承攻围,期于必克。卑微常人,得抗大威,真可谓获其死所!外臣蒙武帝采拔,岂敢忘恩!但嗣君失德,主上光绍大宗,非哺副亿兆之深望,抑亦兼武皇之遗赦;是以区区尽节,不敢失坠。往者北师深⼊,寇扰边民,辄厉将士以修职业。返己而言,不应垂责。”

  宛城东南隅沟上有桥,魏主引兵过之。伯⽟使勇士数人,⾐斑⾐,戴虎头帽,伏于窦下,突出击之,魏主人马俱惊;召善者原灵度之,应弦而毙,乃得免。

  李崇槎山分道,出氐不意,表里袭之;群氐皆弃杨灵珍散归。灵珍之众减太半,崇进据⾚土。灵珍遣从弟建帅五千人屯龙门,自帅精勇一万屯鹫硖;龙门之北数十里中,伐树塞路;鹫硖之口,积大木,聚礌石,临崖下之,以拒魏兵。崇命统军慕容拒帅众五千从它路夜袭龙门,破之。崇自攻鹫硖,灵珍连战败走;俘其子,遂克武兴。梁州刺史广宗、参军郑猷等将兵救灵珍;崇进击,大破之,斩杨婆罗阿卜珍,生擒猷等;灵珍奔还汉中。魏主闻之,喜曰:“使朕无西顾之忧者,李崇也。”以崇为都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以安集其地。

  丁未,魏主发南,留太尉咸王禧等攻之。己酉,魏主至新野,新野太守刘思忌拒守。冬,十月,丁巳,魏军攻之,不克,筑长围守之,遣人谓城中曰:“房伯⽟已降,汝何为独取糜碎!”思忌遣人对曰:“城中兵食犹多,未暇从汝小虏语也!”魏右军府长史韩显宗将别军屯赭,成公期遣胡松引蛮兵攻其营,显宗力战破之,斩其裨将⾼法援。显宗至新野,魏主谓曰:“卿破贼斩将,殊益军势。朕方攻坚城,何为不作露布?”对曰:“顷闻镇南将军王肃获贼二、三人,驴马数匹,皆为露布;臣在东观,私常哂之。近虽仰凭威灵,得摧丑虏,兵寡力弱,擒斩不多。脫复⾼曳长缣,虚张功烈,尤而效之,其罪弥大。臣所以不敢为之,解上而已。”魏主益贤之。

  上诏徐州刺史裴叔业引兵救雍州。叔业启称:“北人不乐远行,唯乐钞掠。若侵虏境,则司、雍之寇自然分矣。”上从之。叔业引兵攻虹城,获男女四千馀人。

  甲戌,遣太子中庶子萧衍、右军司马张稷救雍州。十一月,甲午,前军将军韩秀方等十五将降于魏。丁酉,魏败齐兵于沔北,将军王伏保等为魏所获。

  丙辰,以杨灵珍为北秦州刺史、仇池公、武都王。

  新野人张者帅万馀家据栅拒魏。十二月,庚申,魏人攻拔之。雍州刺史曹虎与房伯⽟不协,故缓救之,顿军樊城。

  丁丑,诏遣度支尚书崔慧景救雍州,假慧景节,帅众二万、骑千匹向襄,雍州众军并受节度。

  庚午,魏主南临沔⽔;戊寅,还新野。

  将军王昙纷以万馀人攻魏南青州⻩郭戍,魏戍主崔僧渊破之,举军皆没。将军鲁康祚、赵公政将兵万人侵魏太仓口,魏豫州刺史王肃使长史清河傅永将甲士三千击之。康祚等军于淮南,永军于淮北,相去十馀里。永曰:“南人好夜斫营,必于渡淮之所置火以记浅处。”乃夜分兵为二部,伏于营外;又以瓠贮火,密使人过淮南岸,于深处置之,戒曰:“见火起,则亦然之。”是夜,康祚等果引兵斫永营;伏兵夹击之。康祚等走趣淮⽔,火既竞起,不知所从,溺死及斩首数千级,生擒公政,获康祚之尸以归。豫州刺史裴叔业侵魏楚王戍,肃复令永击之。永将心腹一人驰诣楚王戍,令填外堑,夜伏战士千人于城外。晓而叔业等至城东,部分将置长围。永伏兵击其后军,破之。叔业留将佐守营,自将精兵数千救之。永登门楼,望叔业南行数里,则开门奋击,大破之,获叔业伞扇、鼓幕、甲仗万馀。叔业进退失据,遂走。左右追之,永曰:“吾弱卒不満三千,彼精甲犹盛,非力屈而败,自坠吾计中耳。既不测我之虚实,⾜使丧胆。俘此⾜矣,何更追之!”魏主遣谒者就拜永安远将军、汝南太守,封贝丘县男。永有勇力,好学能文。魏主常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版,唯傅修期耳!”曲江公遥欣好武事,上以诸子尚幼,內亲则仗遥欣兄弟,外亲则倚后弟西中郞长史彭城刘暄、內弟太子詹事江祏。故以始安王遥光为扬州刺史,居中用事;遥欣为都督荆、雍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据西面。而遥欣在江陵,多招才勇,厚自封殖,上甚恶之。遥欣侮南郡太守刘季连,季连密表遥欣有异迹;上乃以季连为益州刺史,使据遥欣上流以制之。季连,思考之子也。

  是岁,⾼昌王马儒遣司马王体玄⼊贡于魏,请兵接,求举国內徙;魏主遣明威将军韩安保之,割伊吾之地五百里以居儒众。儒遣左长史顾礼、右长史金城麹嘉将步骑一千五百安保,而安保不至;礼、嘉还⾼昌,安保亦还伊吾。安保遣其属朝兴安等使⾼昌,儒复遣顾礼将世子义舒安保,至⽩棘城,去⾼昌百六十里。⾼昌旧人恋土,不愿东迁,相与杀儒,立麹喜为王,复臣于柔然。安保独与顾礼、马义舒还洛

  ◎ 永泰元年戊寅,公元四九八年

  舂,正月,癸未朔,大赦。

  加中军将军徐孝嗣开府仪同三司,孝嗣固辞。

  魏军李佐攻新野,丁亥,拔之,缚刘思忌,问之曰:“今降未?”思忌曰:“宁为南鬼,不为北臣!”乃杀之。于是沔北大震。戊子,湖戍主蔡道福,辛卯,赭戍主成公期,壬辰,舞戍主⻩瑶起、南乡太守席谦,相继南遁。瑶起为魏所获,魏主以赐王肃,肃脔而食之。乙巳,命太尉陈显达救雍州。

  上有疾,以近亲寡弱,忌⾼、武子孙。时⾼、武子孙犹有十王,每朔望⼊朝,上还后宮辄叹息曰:“我及司徒诸子皆不长,⾼、武子孙⽇益长大!”上尽除⾼、武之族,以微言问陈显达,对曰:“此等岂⾜介虑!”以问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遥光以为当以次施行。遥光有⾜疾,上常令乘舆自望贤门⼊。每与上屏人久语毕。上索香火,呜咽流涕,明⽇必有所诛。会上疾暴甚,绝而复苏,遥光遂行其策。丁未,杀河东王铉、临贺王子岳、西王子文、永王子峻、南康王子琳、衡王子珉、湘东王子建、南郡王子夏、桂王昭粲、巴陵王昭秀,于是太祖、世祖及世宗诸子皆尽矣。铉等已死,乃使公卿奏其罪状,请诛之,下诏不许;再奏,然后许之。南康侍读济江泌哭子琳,泪尽,继之以⾎;亲视殡葬毕,乃去。

  庚戌,魏主如南。二月,癸丑,诏左卫将军萧惠休等救寿。甲子,魏人拔宛北城,房伯⽟面缚出降。伯⽟从⽗弟思安为魏中统军,数为伯⽟泣请,魏主乃赦之。庚午,魏主如新。辛巳,以彭城王勰为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三月,壬午朔,崔慧景、萧衍大败于邓城。时慧景至襄,五郡已没,慧景与衍及军主刘山、傅法宪等帅五千馀人进行邓城,魏数万骑奄至,诸军登城拒守。时将士蓐食轻行,皆有饥惧之⾊。衍出战,慧景曰:“虏不夜围人城,待⽇暮自当去。”既而魏众转至。慧景于南门拔军去,诸军不相知,相继皆遁。魏兵自北门⼊,刘山与部曲数百人断后死战,且战且却行。慧景过闹沟,军人相蹈藉,桥皆断坏。魏兵夹路之,杀傅法宪,士卒赴沟死者相枕,山取袄仗填沟乘之,得免。魏主将大兵追之,晡时至沔。山据城苦战,至暮,魏兵乃退。诸军恐惧,是夕,皆下船还襄

  庚寅,魏主将十万众,羽仪华盖,以围樊城,曹虎闭门自守。魏主临沔⽔,望襄岸,乃去,如湖;辛亥,如悬瓠。

  魏镇南将军王肃攻义,裴叔业将兵五万围涡以救义。魏南兗州刺史济北孟表守涡,粮尽,食草木⽪叶。叔业积所杀魏人⾼五丈以示城內;别遣军主萧璝等攻龙亢,魏广陵王羽救之。叔业引兵击羽,大破之,追获其节。魏主使安远将军傅永、征虏将军刘藻、假辅国将军⾼聪等救涡,并受王肃节度。叔业进击,大破之,聪奔悬瓠,永收散卒徐还。叔业再战,凡斩首万级,俘三千馀人,获器械杂畜财物以千万计。魏主命锁三将诣悬瓠。刘藻、⾼聪免死,徙平州;傅永夺官爵;黜王肃为平南将军。肃表请更遣军救涡,魏主报曰:“观卿意,必以藻等新败,故难于更往。朕今少分兵则不⾜制敌,多分兵则噤旅有阙,卿审图之。义当止则止,当下则下;若失涡,卿之过也。”肃乃解义之围,与统军杨大眼、奚康生等步骑十馀万救涡。叔业见魏兵盛,夜,引军退;明⽇,士众奔溃,魏人追之,杀伤不可胜数。叔业还保涡口。

  初,魏中尉李彪,家世孤微,朝无亲援;初游代都,以清渊文穆公李冲好士,倾心附之。冲亦重其材学,礼遇甚厚,荐于魏主,且为之延誉于朝,公私汲引。及为中尉,弹劾不避贵戚,魏主贤之,以比汲黯。彪自以结知人主,不复藉冲,稍稍疏之,唯公坐敛袂而已,无复宗敬这意,冲浸衔之。

  及魏主南伐,彪与冲及任城王澄共掌留务。彪刚豪,意议多所乖异,数与冲争辨,形于声⾊;自以⾝为法官,它人莫能纠劾,事多专恣。冲不胜忿,乃积其前作过恶,噤彪于尚书省,上表劾彪”违傲⾼亢,公行僭逸,坐舆噤省,私取官材,辄驾乘⻩,无所惮慑。臣辄集尚书已下、令史已上于尚书都座,以彪所犯罪状告彪,讯其虚实,彪皆伏罪。请以见事免彪所居职,付廷尉治罪。”冲又表称:“臣与彪相识以来,垂二十载。见其才优学博。议论刚正,愚意诚谓拔萃公清之人。后稍察其为人酷急,犹谓益多损少。自大驾南行以来,彪兼尚书,⽇夕共事,始知其专恣无忌,尊⾝忽物;听其言如振古忠恕之贤,校其行实天下佞暴之贼。臣与任城卑躬曲己,若顺弟之奉暴兄,其所者,事虽非理,无不屈从。依事求实,悉有成验。如臣列得实,宜殛彪于北荒,以除政之奷;所引无证,宜投臣于四裔,以息青蝇之谮。”冲手自作表,家人不知。

  帝览表,叹怅久之,曰:“不意留台乃至于此!”既而曰:“道固可谓溢矣,而仆亦为満也。”⻩门侍郞宋弁素怨冲,而与彪同州相善,左右之。有司处彪大辟,帝宥之,除名而已。

  冲雅温厚,及收彪之际,亲数彪前后过失,瞋目大呼,投折几案,御史皆泥首面缚。冲詈辱肆口,遂发病荒悸,言语错缪,时扼腕大骂,称“李彪小人”医药皆不能疗,或以为肝裂,旬馀而卒。帝哭之,悲不自胜,赠司空。

  冲勤敏強力,久处要剧,文案盈积,终⽇视事,未尝厌倦,职业修举,才四十而发⽩。兄弟六人,凡四⺟,少时颇多忿竞。及冲贵,禄赐皆与共之,更成敦睦。然多授引族姻,私以官爵,一家岁禄万匹有馀,时人以此少之。

  魏主以彭城王勰为宗师,诏使督察宗室,有不帅教者以闻。

  夏,四月,甲寅,改元。

  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自以⾼、武旧将,必不自安。上虽外礼甚厚,而內相疑备,数访问敬则饮食,体⼲堪宜。闻其衰老,且以居內地,故得少宽。前二岁,上遣领军将军萧坦之将斋仗五百人行武进陵,敬则诸子在都,忧怖无计。上知之,遣敬则世子仲雄⼊东安尉之。

  仲雄善琴,上以蔡邕焦尾琴借之。仲雄于御前鼓琴作《懊憹歌》,曰:“常叹负情侬,郞今果行许。”又曰:“君行不净心,那得晋人题!”上愈猜愧。

  上疾屡危,乃以光禄大夫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置兵佐以密防敬则。中外传言,当有异处分。敬则闻之,窃曰:“东今有谁,只是鹆平我耳;东亦何易可平!吾终不受金罂!”金罂,谓鸩也。

  敬则女为徐州行事谢朓,敬则子太子洗马幼隆遣正员将军徐岳以情告朓:“为计若同者,当往报敬则。”朓执岳,驰启以闻。敬则城局参军徐庶,家在京口。其子密以报庶,庶以告敬则五官掾王公林。公林,敬则族子也,常所委信。公林劝敬则急送启赐儿死,单舟星夜还都。敬则令司马张思祖草启,既而曰:“若尔,诸郞在都,要应有信,且忍一夕。”

  其夜,呼僚佐文武樗蒲,谓众曰:“卿诸人令我作何计?”莫敢先答。防阁丁兴怀曰:“官祗应作尔!”敬则不应。明旦,召山令王询、台传御史钟离祖愿,敬则横刀跂坐,问询等:“发丁可得几人?库见有几钱物?”询称“县丁猝不可集”;祖愿称“库物多未输⼊”敬则怒,将出斩之,王公林又谏曰:“凡事皆可悔,唯此事不可悔;官讵不更思!”敬则唾其面曰:“我作事,何关汝小子!”丁卯,敬则举兵反,招集,配⾐,二三⽇便发。

  前中书令何胤,弃官隐居若琊山,敬则劫以为尚书令。长史王弄璋等谏曰:“何令⾼蹈,必不从;不从,便应杀之。举大事先杀名贤,事必不济。”敬则乃止。胤,尚之之孙也。

  庚午,魏发州郡兵二十万人,期八月中旬集悬瓠。

  魏赵郡灵王幹卒。

  上闻王敬则反,收王幼隆及其兄员外郞世雄、记室参军季哲、其弟太子舍人少安等,皆杀之。长子⻩门郞元迁将千人在徐州击魏,敕徐州刺史徐玄庆杀之。前吴郡太守南康候子恪,嶷之子也,敬则起兵,以奉子恪为名;子恪亡走,未知所在。始安王遥光劝上尽诛⾼、武子孙,于是悉召诸王侯⼊宮。晋安王宝义江陵公宝览等处中书省,⾼、武诸孙处西省,敕人各从左右两人,过此依军法;孩幼者与啂⺟俱⼊。其夜,令太医煮椒二斛,都⽔办棺材数十具,须三更,当尽杀之。子恪徒跣自归,二更达建门,剌启。时刻已至,而上眠不起,中书舍人沈徽孚与上所亲左右单景隽共谋少留其事。须臾,上觉,景隽启子恪已至。上惊问曰:“未琊?未琊?”景隽具以事对。上抚曰:“遥光几误人事!”乃赐王侯供馔,明⽇,悉遣还第。以子恪为太子中庶子。宝览,缅之子也。

  敬则帅实甲万人过浙江。张瑰遣兵三千拒敬则于松江,闻敬则军鼓声,一时散走,瑰弃郡,逃民间。敬则以旧将举事,百姓担篙荷锸,随之者十馀万众;至晋陵,南沙人范修化杀县令公上延孙以应之。敬则至武进陵口,恸哭而过。乌程丘仲孚为曲阿令,敬则前锋奄至,仲孚谓吏民曰:“贼乘胜虽锐,而乌合易离。今若收船舰,凿长冈埭,泻渎⽔以阻其路,得留数⽇,台军必至,如此,则大事济矣。”敬则军至,值渎涸,果顿兵不得进。

  五月,壬午,诏前军司马左兴盛、后军将军崔恭祖、辅国将军刘山、龙骧将军、马军主胡松筑垒于曲阿长冈;右仆沈文季为持节都督,屯湖头,备京口路。恭祖,慧景之旅也。敬则急攻兴盛、山二垒,台军不能敌,退,而围不开,各死战。胡松引骑兵突其后,⽩丁无器仗,皆惊散。敬则军大败,索马再上,不能得,崔恭祖刺之仆地,兴盛军客袁文旷斩之。乙酉,传首建康。是时上疾已笃,敬则仓猝东起,朝廷震惧。太子宝卷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走。敬则闻之,喜曰:“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计汝⽗子唯有走耳!”盖时人讥檀道济避魏之语也。敬则之来,声势甚盛,裁少⽇而败。

  台军讨贼,晋陵民以附敬则应死者甚众。太守王瞻上言:“愚民易动,不⾜穷法。”上许之,所全活以万数。瞻,弘之从孙也。

  上赏谢朓之功,迁尚书吏部郞。朓上表三让,上不许。中书疑朓官未及让,国子祭酒沈约曰:“近世小官不让,遂成恒俗。谢吏部今授超阶,让别有意。夫让出人情,岂关官之大小琊!”朓常怀刃杀朓,朓不敢相见。

  秋,七月,魏彭城王勰表以一岁国秩、职俸、亲恤裨军国之用。魏主诏曰:“割⾝存国,理为远矣。职俸便停,亲、国听三分受一。”壬午,又诏损皇后私府之半,六宮嫔御、五服男女供恤亦减半,在军者三分省一,以给军赏。

  癸卯,以太子中庶子萧衍为雍州刺史。

  己酉,上殂于正福殿。遗诏:“徐令可重申前命。沈文季可左仆,江祏可右仆,江祀可侍中,刘暄可卫尉。军政可委陈太尉;內外众事,无大小委徐孝嗣、遥光、坦之、江祏,其大事与沈文季、江祀、刘暄参怀。心膂之任可委刘悛、萧惠休、崔慧景。”

  上猜多虑,简于出⼊,竟不郊天。又深信巫觋,每出先占利害。东出云西,南出云北。初有疾,甚秘之,听览不辍。久之,敕台省文簿中求⽩鱼以为药,外始知之。

  太子即位。

  八月,辛亥,魏太子自洛朝于悬瓠。

  壬子,奉朝请邓学以齐兴郡降魏。

  魏主之⼊寇也,遣使发⾼车兵。⾼车惮远役,奉袁纥树者为主,相帅北叛。魏主遣征北将军宇文福讨之,大败而还,福坐黜官。更命平北将军江王继都督北讨诸军事以讨之,自怀朔以东悉禀节度,仍摄镇平城。继,熙之曾孙也。

  八月,葬明皇帝于兴安陵,庙号⾼宗。东昏侯恶灵在太极殿,速葬。徐孝嗣固争,得逾月。帝每当哭,辄云喉痛。太中大夫羊阐⼊临,无发,号恸俯仰,帻遂脫地。帝辍哭大笑,谓左右曰:“秃鹙啼来乎!”

  九月,己亥,魏主闻⾼宗殂,下诏称“礼不伐丧”引兵还。庚子,诏北伐⾼车。

  魏主得疾甚笃,旬⽇不见侍臣,左右唯彭城王勰等数人而已。勰內侍医药,外总军国之务,远近肃然,人无异议。右军将军丹徐謇善医,时在洛,急召之。既至,勰涕泣执手谓曰:“君能已至尊之疾,当获意外之赏;不然,有不测之诛。非但荣辱,乃系存亡。”勰又密为坛于汝⽔之滨,依周公故事,告天地及显祖,乞以⾝代魏主。魏主疾有间,丙午,发悬瓠,舍于汝滨,集百官,坐徐謇于上席,称扬其功,除鸿胪卿,封金乡县伯,赐钱万缗;诸王别饷赉,各不减千匹。

  冬,十一月,辛巳,魏主如鄴。

  戊子,立妃褚氏为皇后。

  魏江王继上言:“⾼车顽昧,避役遁逃,若悉追戮,恐遂扰。请遣使,镇别推检,斩魁首一人,自馀加以慰抚。若悔悟从役者,即令赴军。”诏从之。于是叛者往往自归。继先遣⼊慰谕树者。树者亡⼊柔然,寻自悔,相帅出降。魏主善之;曰:“江可大任也。”十二月,甲寅,魏主自鄴班师。

  林邑王诸农⼊朝,海中值风,溺死,以其子文款为林邑王。

  
段译

  ⾼宗明皇帝下建武四年(丁丑、497)

  齐纪七齐明帝建武四年(丁丑,公元497年)

  [1]舂,正月,大赦。

  [1]舂季,正月,大赦天下。

  [2]丙申,魏立皇子恪为太子。魏主宴于清徽堂,语及太子恂,李冲谢曰:“臣忝师傅,不能辅导。”帝曰:“朕尚不能化其恶,师傅何谢也!”

  [2]丙申(初八),北魏立皇子元恪为太子。孝文帝在清徽堂宴,说到太子元恂,李冲谢罪说:“我愧为太子师傅,没有能教导好他,实在有罪。”孝文帝说:“朕尚且不能教化他的劣恶,你做师傅的何必谢罪呢?”

  [3]乙巳,魏主北巡。

  [3]乙巳(十七⽇),北魏孝文帝去北方巡视。

  [4]初,尚书令王晏,为世祖所宠任;及上谋废郁林王,晏即欣然推奉。郁林王已废,上与晏宴于东府,语及时事,晏抵掌曰:“公常言晏怯,今定何如?”上即位,晏自谓佐命新朝,常非薄世祖故事。既居朝端,事多专决,內外要职,并用所亲,每与上争用人。上虽以事际须晏,而心恶之。尝料简世祖中诏,得与晏手敕三百余纸,皆论国家事,又得晏启谏世祖以上领选事,以此愈猜薄之。始安王遥光劝上诛晏,上曰:“晏于我有功;且未有罪。”遥光曰:“晏尚不能为武帝,安能为陛下乎!”上默然。上遣腹心陈世范等出涂巷,采听异言。晏轻浅无防,意望开府,数呼相工自视,云当大贵,与宾客语,好屏人清闲。上闻之,疑晏反,遂有诛晏之意。

  [4]早先,南齐尚书令王晏深得武帝的宠信,到了明帝谋划废去郁林王之时,王晏又立即欣然赞同,帮助进行。郁林王被废去之后,明帝与王晏在东府宴饮,谈到时事之时,王晏拍着手掌说道:“您经常说我王晏胆怯,今天又认定我如何呢?”明帝即位,王晏自以为对新朝有佐命之功,经常菲薄讥刺武帝在世时候的事情。他担任了尚书令,居于朝臣中的最⾼地位,处理事情非常专横独断,朝廷內外的重要职位,都任用自己的亲信之徒,经常与明帝在用人方面发生争执。明帝虽然因举事之际,不得不依赖、重用王晏,但是內心却十分厌恶他。明帝曾经整理检查武帝的诏书文告等材料,得到武帝写给王晏的手敕三百多张,都是谈论国家的事情,又获得王晏劝谏武帝不要让自己主管诠选之事的启奏,因此越发猜忌、冷淡王晏了。始安王萧遥光劝明帝杀掉王晏,明帝说:“王晏于我有功劳,况且没有罪过,所以不能杀他。”萧遥光又说:“王晏对武帝都不能忠心耿耿,怎么能忠于陛下呢?”明帝听了默然无言。明帝派遣心腹陈世范等人到街头小巷去采听关于王晏的传言异闻。王晏这个人轻率浅薄而没有防范,他想为自己开辟府署,几次传叫方术之士来查看风⽔,说是会大富大贵。王晏与宾客谈话时,总是喜把手下的杂人支开,然后与客人在清静中谈。明帝知道了这些情况之后,怀疑王晏想谋反,于是产生了杀掉王晏的念头。

  奉朝请鲜于文粲密探上旨,告晏有异志。世范又启上云:“晏谋因四年南郊,与世祖故主帅于道中窃发。”会虎犯郊坛,上愈惧。未郊一⽇,有敕停行,先报晏及徐孝嗣。孝嗣奉旨,而晏陈“郊祀事大,必宜自力”上益信世范之言。丙辰,召晏于华林省,诛之,并北中郞司马萧毅、台队主刘明达,及晏子德元、德和。下诏云:“晏与毅、明达以河东王铉识用微弱,谋奉以为主,使守虚器。”晏弟诩为广州刺史,上遣南中郞司马萧季敞袭杀之。季敞,上之从祖弟也。萧毅奢豪,好弓马,为上所忌,故因事陷之。河东王铉先以年少才弱,故未为上所杀。铉朝见,常鞠躬俯偻,不敢平行直视。至是,年稍长,遂坐晏事免官,噤不得与外人通。

  奉朝请鲜于文粲密探到了明帝的心思,就奏告了王晏有异图。陈世范又启奏明帝:“王晏密谋借建武四年南郊祭天之机,与武帝过去的主帅在道中起事。”正好遇上老虎闯⼊南郊祭坛,明帝愈加惧怕了。郊祭前一⽇,明帝敕令不去南郊祭祀,派人先告诉了王晏和徐孝嗣。徐孝嗣奉旨不言,而王晏则不同意明帝不去,陈述了自己的理由:“郊祀事关重大,圣上一定要亲自前去。”这样一来,明帝越加相信陈世范所说的了。丙辰(二十八⽇),明帝在华林省召见王晏,杀了他,一同诛死的还有北中郞司马萧毅、台队主刘明达,以及王晏的儿子王德元、王德和。明帝发出诏令:“王晏与萧毅、刘明达因为河东王萧崐铉识见低下、能力微弱,于是谋奉他为君主,让他守虚位,而他们自己纵国政。”王晏的弟弟王诩担任广州刺史,明帝派遣南中郞司马萧季敞去突然杀掉了他。萧季敞是明帝的从祖弟。萧毅奢侈豪华,特别喜好弓箭、骏马,使明帝忌妒,因此借这件事陷害、杀害了他。河东王萧铉在早先因年龄小、才力弱,所以没有被明帝杀掉。萧铉在朝见明帝时总是保持鞠躬姿势,弯低头,不敢平行直视。至此时,年龄稍大了些,于是连坐王晏之事而被免官,并且被噤止与外面的人来往接。

  郁林王之将废也,晏从弟御史中丞思远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人如此事;彼或可以权计相须,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保全门户,不失后名。”晏曰:“方啖粥,未暇此事。”及拜骠骑将军,集会子弟,谓思远兄思徵曰:“隆昌之末,阿戎劝吾自裁;若从其语,岂有今⽇!”思远遽应曰:“如阿戎所见,今犹未晚也。”思远知上外待晏厚而內已疑异,乘间谓晏曰:“时事稍异,兄亦觉不?凡人多拙于自谋而巧于谋人。”晏不应。思远退,晏方叹曰:“世乃有劝人死者!”旬⽇而晏败。上闻思远言,故不之罪,仍迁侍中。

  郁林王将被废黜之前,王晏的堂弟御史中丞王思远对王晏说:“兄长你承受武帝的厚恩,现在一旦帮助别人进行此事,在那个人来说或许可以暂时利用兄长,但不知兄长这样做了,将来别人何以自立呢?如果在现在能拿起刀子自刎而死,还可以保全门户,不失后世英名。”王晏不予理会,回答说:“我正在喝粥,无暇顾及此事。”明帝即位之后,拜王晏为骠骑将军,王晏把弟弟和儿子们召集在一起,对王思远的哥哥王思徵说:“隆昌之末,思远劝我自裁,如果听从了他的话语,那里能有今天呢?”王思远随声应道:“如按照小弟所说的那样去做,现在尚未为晚。”王思远知道明帝外表上对待王晏十分优厚而內心则已经开始怀疑他了,就乘机对王晏说:“眼下事情逐渐有异样,兄长觉察与否?人们大多拙于自谋而巧于谋算别人。”王晏听后没有吭声。王思远走了之后,王晏才叹息着说:“世上竟有劝人死的人。”十⽇之后,王晏被杀。明帝听说了王思远对王晏说过的话,所以没有定他的罪,并且升任他为侍中。

  晏外弟尉氏阮孝绪亦知晏必败,晏屡至其门,逃匿不见。尝食酱美,问知得于晏家,吐而覆之。及晏败,人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何惧之有!”卒免于罪。

  王晏的表弟尉氏人阮孝绪也知道王晏必定会败落,所以王晏屡次到他家去,他都躲而不见。一次,他吃酱觉得味道很香,一问才知道是从王晏家得来的,因此立即吐了出来,并且把其余的全部倒掉。到了王晏被杀之后,人们都为阮孝绪担心,他却不以为然,说:“虽然是亲戚,但是并不是同,有什么害怕的呢?”最后他被免于定罪。

  [5]二月,壬戌,魏主至太原。

  [5]二月壬戌(初五),北魏孝文帝到达太原。

  [6]甲子,以左仆徐孝嗣为尚书令,征虏将军萧季敞为广州刺史。

  [6]甲子(初七),齐明帝任命左仆徐孝嗣为尚书令,任命征虏将军萧季敞为广州刺史,分别代替王晏及其弟生前的职位。

  [7]癸酉,魏主至平城,引见穆泰、陆睿之问之,无一人称枉者;时人皆服任城王澄之明。穆泰及其亲皆伏诛;赐陆睿死于狱,宥其子,徙辽西为民。

  [7]癸酉(十六⽇),北魏孝文帝到达平城,提审了穆泰、陆睿之,没有一个人说自己冤枉。当时,人们都认为任城王元澄公正、明察。穆泰及其亲信徒都伏法,陆睿被赐死狱中,他的子得到宽宥,被流放到辽西,成为平民。

  初,魏主迁都,变易旧俗,并州刺史新兴公丕皆所不乐;帝以其宗室耆旧,亦不之,但示大理,令其不生同异而已。及朝臣皆变⾐冠,朱⾐満坐,而丕独胡服于其间,晚乃稍加冠带,而不能修饰容仪,帝亦不強也。

  早先,北魏孝文帝迁都洛,改变旧的风俗习惯,但是并州刺史新兴公元丕一点也不⾼兴这样做,孝文帝因为他在家族中年辈较长,因此就不強行让他改换,但是用大道理加以导劝说,以便使他不公开反对。到了朝中大臣们都改换了⾐服帽子,每天上朝殿內朱⾐満坐,但是惟独元丕还穿着胡服侧⾝其间,后来他才慢慢加上了帽子和带子,可是仍旧不修饰外表仪容,孝文帝也不強崐迫他。

  太子恂自平城将迁洛,元隆与穆泰等密谋留恂,因举兵断关,规据陉北。丕在并州,隆等以其谋告之。丕外虑不成,口虽折难,心颇然之,及事觉,丕从帝至平城,帝每推问泰等,常令丕坐观。有司奏元业、元隆、元超罪当族,丕应从坐。帝以丕尝受诏许以不死,听免死为民,留其后、二子,与居于太原,杀隆、超、同产乙升,余子徙敦煌。

  太子元恂将从平城迁往洛之时,元隆同穆泰等人密谋策划,要把元恂留在平城,因此出兵堵住雁门东陉、西陉二关,谋占据关北恒、朔二州。当时,元丕在并州,元隆等人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元丕表面上忧虑事情难以成功,口头上虽然反对,但是心里却颇为赞同。等到穆泰等人叛之事败露之后,元丕随从孝文帝到了平城,孝文帝每次审问穆泰等人时,常常让元丕坐在旁边观看。有的官员奏告元业、元隆、元超罪该満门诛斩,元丕也应该连坐治罪。孝文帝以元丕曾经在诏令中被许以不死,就免他一死,黜为平民,让他的后和两个儿子陪伴他居住在太原,而杀了元隆、元超及其同胞兄弟元乙升,其他的儿子流放敦煌。

  初,丕、睿与仆李冲、领军于烈俱受不死之诏。睿既诛,帝赐冲、烈诏曰:“睿反逆之志,自负幽冥;违誓在彼,不关朕也。反逆既异余犯,虽矜恕,如何可得?然犹不忘前言,听自死别府,免其拿戮。元丕二子、一弟,首为贼端,连坐应死,特恕为民,朕本期始终而彼自弃绝,违心乖念,一何可悲!故此别示,想无致怪。谋反之外,皎如⽩⽇耳。”冲、烈皆上表谢。

  原先,元丕、陆睿以及仆李冲、领军于烈等人都受过皇帝的不死之诏。陆睿被杀之后,孝文帝在赐给李冲、于烈的诏书中说:“虽然朕曾经诏许陆睿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免于一死,可是他叛逆谋反的谋,自己有负于鬼神,是他违背了曾经发过的誓言,所以他的死与朕没有关系。他叛谋反既不同于其他诸犯,即使想要宽恕他,又怎么可能呢?然而朕犹不忘先前说过的话,所以让他自己在狱中自尽,并且免去他儿子的死罪。元丕的两个儿子、一个弟弟,最早策划叛,最先参与叛,理应连坐处死,朕特加恕免,只是黜为平民而已。朕本来期望与他们和衷共济,始终相善,但是他们自己弃绝情义,违背良心,产生不轨之念,这是多么令人感到可悲的啊!所以,特意告诉你们一下,想必不会令你们奇怪吧?除了谋反这件事情之外,朕对他们的一片真心皎如⽩月,在在可鉴。”李冲、于烈都上表致谢。

  臣光曰:夫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人君所以驭臣之大柄也。是故先王之制,虽有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苟有其罪,不直赦也;必议于槐棘之下,可赦则赦,可宥则宥,可刑则刑,可杀则杀;轻重视情,宽猛随时。故君得以施恩而不失其威,臣得以免罪而不敢自恃。及魏则不然,勋贵之臣,往往豫许之以不死;彼骄而触罪,又从而杀之。是以不信之令之使陷于死地也。刑政之失,无此为大焉!

  臣司马光曰:给予或剥夺爵位、俸禄,掌管生杀予夺之权力,这是做皇帝的人驾驭臣下们的重要手段,所以先王们裁定的制度,虽然有亲、故、贤、能、功、勤、宾等所谓“八议”但是如果臣下犯有罪行,并不直接赦免,而一定要通过刑法部门来商议,可以赦免则赦免,可以宽大则宽大,可以判刑则判刑,可以诛死则诛死,惩罚的轻与重据实情而定,处理的宽与严随时机而有所不同。因此,国君得以施行仁恩而又不失其威严,臣子们既可以得到免罪而又不敢以此自恃。到了北魏却不是这样了,对于功勋显贵的大臣,往往预先许诺以终生不被处死,但是其人因此而自骄,触法犯罪,则又被处死。这正是以言而无信的允诺惑其人,使他陷于死地。刑法政治的失误过错,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8]是时,代乡旧族,多与泰等连谋,唯于烈无所染涉,帝由是益重之。帝以北方酋长及侍子畏暑,听秋朝洛,舂还部落,时人谓之“雁臣”

  [8]在这时候,平城的鲜卑族人,多数与穆泰等人一起策划,唯独于烈没有丝毫参涉,因此孝文帝对他更加器重了。孝文帝考虑到北方的酋长以及在⾝边侍奉自己的王子们害怕暑热,所以就任他们秋天来到洛,舂天再返回各自的部落去,当时的人们称他们为“雁臣”

  [9]三月,己酉,魏主南至离石。叛胡请降,诏宥之。夏,四月,庚申,至龙门,遣使祀夏禹。癸亥,至蒲坂,祀虞舜。辛未,至长安。[9]三月己酉(二十二⽇),北魏孝文帝到达离石,反叛的胡人请求投降,孝文帝诏令宽恕了他们。夏季,四月,庚申(初四),孝文帝到达龙门,派遣使者去祭祀夏禹。癸亥(初七),孝文帝到达蒲坂,祭祀虞舜。辛未(十五⽇),孝文帝到达长安。

  [10]魏太子恂既废,颇自悔过。御史中尉李彪密表恂复与左右谋逆,魏主使中书侍郞邢峦与咸王禧奉诏赍椒酒诣河,赐恂死,敛以耝棺、常服,瘗于河

  [10]北魏太子元恂被废之后,颇为悔恨自己过去的过失。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孝文帝,告发说元恂又与手下的人谋划叛逆,孝文帝派遣中书侍郞邢峦和咸王元禧奉着自己的圣旨,带着用椒子浸制的酒去河,赐元恂死,用耝劣的棺材和平常⾐服装敛了他,埋葬在河

  [11]癸未,魏大将军宋明王刘昶卒于彭城,葬以殊礼。

  [11]癸未(二十七⽇),北魏的大将军宋明王刘昶死于彭城,以特别的礼仪安葬。

  [12]五月,己丑,魏主东还,泛渭⼊河。壬辰,遣使祀周文王于丰,武王于镐。六月,庚申,还洛

  [12]五月,己丑(初三),北魏孝文帝东行返回,乘船从渭河进⼊⻩河。壬辰(初六),孝文帝派遣使者分别在丰、镐两处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六月,庚申(初五),孝文帝回到洛

  [13]壬戌,魏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二十万,将⼊寇。

  [13]壬戌(初七),北魏发动冀、定、瀛、相、济等五州的二十万大军,即将⼊侵南齐。

  [14]魏穆泰之反也,中书监魏郡公穆罴与之通谋,赦后事发,削官爵为民。罴弟司空亮以府事付司马慕容契,上表自劾,魏主优诏不许;亮固请不已,癸亥,听亮逊位。

  [14]北魏穆泰谋反时,中书监魏郡公穆罴曾与他一起策划,赦免之后事情被发现,从宽被削去官职和爵位,黜为平民。穆罴的弟弟担任司空的穆亮把府署中的事务付给司马慕容契,上表孝文帝自行弹劾,孝文帝下诏‮慰抚‬,不许他辞职,但是穆亮再三请求,癸亥(初八),孝文帝只好同意穆亮辞去官职。

  [15]丁卯,魏分六师以定行留。

  [15]丁卯(十二⽇),北魏把军队分为六部分,以便决定哪些参加南征,哪些留守。

  [16]秋,七月,魏立昭仪冯氏为皇后,后⺟养太子恪;恪⺟⾼氏自代如洛,暴卒于共县。

  [16]秋季,七月,北魏册立昭仪冯氏为皇后。冯皇后想做太子元恪的⺟亲,亲自来抚养他。元恪的生⺟⾼氏从代都来洛时,突然死于共县。

  [17]戊辰,魏以穆亮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17]戊辰(十三⽇),北魏任命穆亮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18]八月,丙辰,魏诏中外戒严。

  [18]八月,丙辰(初一),北魏即将南伐,宣布內外戒严。

  [19]壬戌,魏立皇子愉为京兆王,怿为清河王,怀为广平王。

  [19]壬戌(初七),北魏封立皇子元愉为京兆王,元怿为清河王,元怀为广平王。

  [20]追尊景皇所生王氏为恭太后。

  [20]明帝追尊景皇生⺟王氏为恭太后。

  [21]甲戌,魏讲武于华林园;庚辰,军发洛。使吏部尚书任城王澄居守;以御史中丞李彪兼度支尚书,与仆李冲参治留台事。假彭城王勰中军大将军,勰辞曰:“亲疏并用,古之道也。臣独何人,频烦宠授!昔陈思求而不允,愚臣不请而得,何否泰之相远也!”魏主大笑,执勰手曰:“二曹以才名相忌,吾与汝以道德相亲。”

  [21]甲戌(十九⽇),北魏孝文帝在华林园讲习武事。庚辰(二十五⽇),北魏从洛发兵,进行南征。孝文帝使吏部尚书任城王元澄留守洛,让御史中丞李彪兼任度支尚书,并且让他与仆李冲一道参与掌管留守事宜。孝文帝又授与彭城王元勰中军大将军的官衔,元勰辞而不受,对孝文帝说:“亲疏崐远近一并用之,这是古代留下来的治国之道。我是何人呢?频繁地劳烦圣上施授恩宠,实在于心不安。过去陈思王曹植上表魏文帝,自请攻打吴、蜀,魏文帝不答应。愚臣不请而自得,与陈思王相比较,为何命运的顺利和不顺利相差的如此远呢?”孝文帝听了之后大笑不已,拉着元勰的手说道:“曹丕、曹植兄弟二人以才气而互相忌妒,我与你则以道德而互相亲密。”

  [22]上遣军主、直阁将军胡松助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戍赭,军主鲍举助西汝南、北义二郡太守⻩瑶起戍舞

  [22]齐明帝派遣军主、直阁将军胡松帮助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戍守赭,军主鲍举协助西汝南、北义二郡太守⻩瑶起防守舞

  [23]魏以氐帅杨灵珍为南梁州刺史。灵珍举州来降,送其⺟及子于南郑以为质,遣其弟波罗阿卜珍将步骑万余袭魏武兴王杨集始,杀其二弟集同、集众;集始窘急,请降。九月,丁酉,魏主以河南尹李崇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将兵数万讨之。

  [23]北魏任命氐族首领杨灵珍为南梁州刺史。杨灵珍率全州之部来投降南齐,并且把他的⺟亲以及儿子送到南郑作为人质,又派遣他的弟弟杨婆罗阿卜珍带领步兵、骑兵一万余众袭击北魏武兴王杨集始,杀掉了杨集始的两个弟弟杨集同和杨集众,杨集始在危急无奈的情况之下请求投降。九月丁酉(十三⽇),北魏孝文帝任命河南尹李崇为都督陇右诸军事,命令他统领数万兵力讨伐杨灵珍。

  [24]初,魏迁洛,荆州刺史薛真度劝魏主先取樊、邓。真度引兵寇南,太守房伯⽟击败之。魏主怒,以南小郡,志必灭之,遂引兵向襄;彭城王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众号百万,吹沸地。辛丑,魏主留诸将攻赭,自引兵南下;癸卯,至宛,夜袭其郛,克之。房伯⽟婴內城拒守,魏主遣中书舍人孙延景谓伯⽟曰:“我今壹‮合六‬,非如时冬来舂去,不有所克,终不还北。卿此城当我六龙之首,无容不先攻取,远期一年,近止一月。封侯、枭首,事在俯仰,宜善图之!且卿有三罪,今令卿知:卿先事武帝,蒙殊常之宠,不能建忠致命而尽节于其仇,罪一也。顷年薛真度来,卿伤我偏师,罪二也。今鸾辂亲临,不面缚麾下,罪三也。”伯⽟遣军副乐稚柔对曰:“承攻围,期于必克。卑微常人,得抗大威,真可谓获其死所!外臣蒙武帝采拔,岂敢忘恩!但嗣君失德,主上光绍大宗,非唯副亿兆之深望,抑亦兼武皇之遗敕;是以区区尽节,不敢失坠。往者北师深⼊,寇扰边民,辄厉将士以修职业。反己而言,不应垂责。”

  [24]当初,北魏迁都洛,荆州刺史薛真度劝孝文帝首先占取樊、邓两地。薛真度率兵攻打南,南齐的南太守房伯⽟击败了他。北魏孝文帝见薛真度战败,然生怒,以为南不过区区一小郡,所以立志要灭掉它,于是就率兵向襄进发,彭城王元勰等三十六路军马前后相继,号称百万大军,浩浩,吹气震动大地。辛丑(十七⽇),孝文帝留下诸路将帅攻打赭,自己领兵南下,于癸卯(十九⽇),到达宛城,乘夜攻打宛城外城,一举而攻克。房伯⽟环守內城而顽抗拒守,孝文帝派遣中书舍人孙延景为使者去对房伯⽟说:“我如今要平统一天下,不会再象上一次那样冬天来舂天去,这次如果不能克敌取胜,誓死不率师北返。你的这座城正在我的战车之前,不得不首先攻取,远则一年,近则只一月,一定要占领。你是愿意归顺我朝以换得封侯加爵呢?还是执意顽抗到底,落个⾝首异处的下场呢?何去何从,俯仰之间即可决定,你应该好好地考虑一下。而且,你有三条罪状,现在说出来让你知道:你先前奉事武帝,得到了武帝特别的宠信,然而你却不能舍命尽忠而丧失节,效力于他的仇人,这是罪状之一。近年薛真度奉我的旨令来讨伐,你给他们造成严重创伤,这是罪状之二。现在,我舆驾亲临,你不自缚投降,反而负隅顽抗,这是罪状之三。”房伯⽟也派遣军副乐稚柔去对孝文帝说:“承蒙你们来围攻本城,并且期望一定攻克。我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平常之人,能得以与威严的陛下抗衡,真可以说是获得了一个理想的死亡之所。外臣我承蒙武帝提拔重用,岂敢忘记大恩呢?但是继位的君主没有仁德,因而我主上作为⾼帝第三子而即位,不但符合百姓之厚望,而且也兼合武帝之遗愿。所以,我只能竭力尽忠,不敢有所失误。上次你们的军队深⼊我边境,扰掠夺我边民,我只好命令将士们加以抵抗,这也是尽职尽责,如果你能反过来想一想,就不应该对我加以指责。”宛城东南隅沟上有桥,魏主引兵过之。伯⽟使勇士数人,⾐班⾐,戴虎头帽,伏于窦下,突出击之,魏主人马俱惊;召善者原灵度之,应弦而毙,乃得免。

  宛城东南角的河沟上有一座桥,北魏孝文帝率兵从桥上经过,房伯⽟预先指使几个勇士,⾝穿带有斑纹的⾐服,头戴虎头帽,埋伏在桥底下,这时突然袭击,使得孝文帝的人马大吃一惊,急忙叫箭能手原灵度用箭他们,箭无虚发,无不应弦而毙,方才免于一难。

  [25]李崇槎山分道,出氐不意,表里袭之;群氐皆弃杨灵珍散归,灵珍之从减太半,崇进据⾚土。灵珍遣从弟建屯龙门,自帅精勇一万屯鹫峡;龙门之北数十里中,伐树塞路,鹫硖之口,聚石,临崖下之,以拒魏兵。崇命统军慕容拒帅众五千从他路⼊,夜,袭龙门,破之。崇自攻鹫峡;灵珍战败走,俘其子,遂克武兴,梁州刺史广宗、参军郑猷等将兵救灵珍;崇进击,大破之,斩杨婆罗阿卜珍,生擒猷等,灵珍奔还汉中。魏主闻之,喜曰:“使朕无西顾之忧者,李崇也。”以崇为都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以安集其地。

  [25]孝文帝派李崇去征讨杨灵珍,李崇在山上砍斫树木,开道而行,里外夹击,打了个措手不及,使得那些氐人纷纷丢下杨灵珍而溃散逃命,杨灵珍的人马一下子减去了大半,于是李崇进而占领了⾚土,杨灵珍派遣堂弟杨灵建驻守龙门,而自己则率领一万精锐兵力驻守鹫硖。杨灵建命部下砍伐大树,堵塞在路上,把龙门往北数十里之內的路全堵了,使得李崇的人马无法行动。而杨灵珍则在鹫硖口两边⾼崖上堆积了许多滚石,以防拒北魏军队通过。李崇命令统军慕容拒带领五千人马从另外一条路进去,夜袭龙门,破敌成功。李崇自己率众攻打鹫硖,杨灵珍连战而败,逃走活命,李崇俘获了他的儿,于是攻克了武兴。南齐梁州刺史广宗、参军郑猷等人率兵来援救杨灵珍,李崇而击之,大获全胜,杀死了杨婆罗阿卜珍,活捉了郑猷等人,杨灵珍逃回汉中。北魏孝文帝听到捷报,⾼兴地说:“使朕解除西顾之忧的是李崇。”孝文帝任命李崇为都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以便‮定安‬这个地方。

  [26]丁未,魏主发南,留太尉咸王禧等攻之。己酉,魏主至新野,新野太守刘思忌拒守。冬,十月,丁巳,魏军攻之不克,筑长围守之,遣人谓城中曰:“房伯⽟已降,汝何为独取糜碎!”思忌遣人对曰:“城中兵食犹多,未暇从汝小虏语也!”魏右军府长史韩显宗将别军屯赭,成公期遣胡松引蛮兵攻其营,显宗力战,破之,斩其裨将⾼法援。显宗至新野,魏主谓曰:“卿破贼斩将,殊益军势。朕方攻坚城,何为不作露布?”对曰:“顷闻镇南将军王肃获贼二、三人,驴马数匹,皆为露布;臣在东观,私常哂之。近虽仰凭威灵,得摧丑虏,兵寡力弱,擒斩不多。脫复⾼曳长缣,虚张功烈,尤而效之,其罪弥大。臣所以不敢为之,解上而已。”魏主益贤之。

  [26]丁未(二十三⽇),北魏孝文帝从南出发,留下太尉咸王元禧等人继续攻打该处。己酉(二十五⽇),孝文帝到达新野,南齐新野太守刘思忌据城抵抗。冬季,十月,丁巳(初三),北魏军队攻打新野,但是不能攻克,就修筑工事,加以围困,并且派人对城中守军说:“房伯⽟已经投降了,你们为什么还不献城出降,想落个粉⾝碎骨的下场呢?”刘思忌派人回答说:“城中的兵力和粮食还很多,现在我们还忙得没有时间跟你们这些小小的胡虏们说话。”北魏右军府长史韩显宗率领另外一支军队驻守在赭,南齐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派遣胡松带领蛮兵去攻打韩显宗的营地,韩显宗率部力战,击败了胡松的进攻,杀了胡松的副将⾼法援。韩显宗到新野,孝文帝对他说:“你击败贼敌,斩其将领,大长了我军的威风气势。朕正在攻打新野这座坚城,你为什么不把捷报写于帛布之上,以⾼竿树之,以增加我军的斗志,动摇城中守军的信心呢?”韩显宗回答说:“过去听说镇南将军王肃才俘获敌贼二三人、驴马几匹,就书帛⾼挂,我当时正在宮中任著作郞,私下里常常讥笑王肃的这一做法。现在,我虽然凭借圣上的威灵,摧折敌虏,但是由于兵力寡少、力量不⾜,所以擒捉和斩杀敌贼不多。如果我也象王肃那样把本来不⾜道的小捷写于帛布之上,⾼竿挂起,以此虚张功劳,效法王肃,其罪则更大。所以,我不能那样做,只是告捷于圣上就行了。”由此,孝文帝更加认为韩显宗忠贤了。

  上诏徐州刺史裴叔业引兵救雍州。叔业启称:“北人不乐远行,唯乐钞掠。若侵虏境,则司、雍之寇自然分矣。”上从之。叔业引兵攻虹城,获男女四崐千余人。

  南齐明帝诏令徐州刺史裴叔业领兵去援救雍州,裴叔业启奏齐明帝:“北方人不乐意远道而行,而只乐意掠抢,所以如果⼊侵敌人境內,则司州、雍州的敌寇自然会撤退。”明帝听从了这一建议。于是,裴叔业率兵攻打虹城,俘获男女四千多人。

  甲戌,遣太子中庶子萧衍、右军司马张稷求雍州。十一月,甲午,前军将军韩秀方等十五将降于魏。丁酉,魏败齐兵于沔北,将军王伏保等为魏所获。

  甲戌(二十⽇),明帝派遣太子中庶子萧衍、右司马张稷去援救雍州。十一月,甲午(十一⽇),前军将军韩秀方等十五个将领投降北魏。丁酉(十四⽇),北魏军队在沔北打败了南齐兵,将军王伏保等人被北魏俘获。

  [27]丙辰,以杨灵珍为北秦州刺史、仇池公、武都王。

  [27]丙辰(疑误),南齐任命杨灵珍为北秦州刺史,并封他为仇池公、武都王。

  [28]新野人张帅万余家据栅拒魏,十二月,庚申,魏人攻拔之。雍州刺史曹虎与房伯⽟不协,故缓救之,顿军樊城。

  [28]新野人张率领一万余户人家据守栅垒抵拒北魏军队,十二月庚申(初七),北魏军队攻占栅垒。南齐雍州刺史曹虎与房伯⽟不合,所以迟迟不去援救他,驻扎在樊城按兵不动。

  丁丑,诏遣度支尚书崔慧景救雍州,假慧景节,帅众二万、骑千匹向襄,雍州众军并受节度。

  丁丑(二十四⽇),明帝诏令度支尚书崔慧景去援救雍州,并且授与符节,雍州诸军全部受他指挥调度。于是崔慧景率领两万兵众、一千骑兵,直向襄奔去。

  庚午,魏主南临沔⽔;戊寅,还新野。

  庚午(十七⽇),北魏孝文帝南行到达沔⽔;戊寅(二十五⽇),孝文帝回到新野。

  将军王昙纷以万余人攻魏南青州⻩郭戍,魏戍主崔僧渊破之,举军皆没。将国鲁康祚、赵公政将兵万人侵魏太仓口,魏豫州刺史王肃使长史清河傅永将甲士三千击之。康祚等军于淮南,永军于淮北,相去十余里。永曰:“南人好夜斫营,必于渡淮之所置火以记浅。”乃夜分兵为二部,伏于营外;又以瓠贮火,密使人过淮南岸,于深处置之,戒曰:“见火起,则亦然之。”是夜,康祚等果引兵斫永营,伏兵夹击之。康祚等走趣淮⽔,火既竟起,不知所从,溺死及斩首数千级,生擒公政,获康祚之尸以归。豫州刺史裴叔业侵魏楚王戍,肃复令永击之。永将心腹一人驰诣楚王戍,令填外堑,夜伏战士千人于城外,晓而叔业等至城东,部分将置长围。永伏兵击其后军,破之。叔业留将佐守营,自将精兵数千救之。永登门楼,望叔业南行数里,即开门奋击,大破之,获叔业伞扇、鼓幕、甲仗万余。叔业进退失据,遂走;左右追之,永曰:“吾弱卒不満三千,彼精甲犹盛,非力屈而败,自堕吾计中耳。既不测我之虚实,⾜使丧胆,俘此⾜矣,何更追之!”魏主遣谒者就拜永安远将军、汝南太守,封贝丘县男。永有勇力,好学能文。魏主常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版,唯傅期耳!”

  南齐将军王昙纷率领一万多兵众攻打北魏南青州⻩郭戍,北魏的戍军首领崔僧渊率兵抵抗,大获全胜,王昙纷全军覆没。南齐将军鲁康祚、赵公政率兵一万人侵北魏太仓口,北魏豫州刺史王肃命令长史清河人傅永率甲兵三千去袭击。鲁康祚、赵公政驻扎在淮⽔之南,傅永驻扎在淮⽔之北,彼此相距十多里远。傅永对部下说:“南方人喜夜间闯营攻击,他们一定要在渡河的地方放置火把,以便指示何处⽔浅可以涉渡。”于是,到了夜间,傅永把手下的兵力分成两部分,让他们埋伏在营盘外面,又在大瓢里装満易燃物,派人秘密地渡过淮河到达南岸,把大瓢放置于⽔深之处,并告诉说:“一见对岸火起,你们就点燃它。”这天夜里,鲁康祚等人果然率兵来破傅永的营盘,傅永的伏兵左右夹击,鲁康祚抵挡不住,慌忙回撤到淮河边上,这时傅永派往南岸的人点起了火,使得鲁康祚等不知何处⽔深、何处⽔浅,只好胡涉⽔而逃,结果被淹死和斩首好几千人。最后,傅永活捉了赵公政,并且获得了鲁康祚的尸体,胜利而归。南齐豫州刺史裴叔业⼊侵北魏楚王戍,王肃再次命令傅永去袭击。傅永带领心腹一人骑马疾奔楚王戍,命令他们填平戍所的外壕,夜里又在城外崐埋伏下战士千人。天亮之后,裴叔业率部到了城东边,安排部署兵力,准备围城攻打。傅永的伏兵对裴叔业的后军展开了袭击,败敌获胜。裴叔业留下其他将领守护营盘,自己率领精兵数千去援救后军。这时,傅永登上城门楼,望见裴叔业已经率兵往南走去数里地了,就命令打开城门,奋力出击,结果大败敌兵,缴获了裴叔业的伞扇、鼓幕,以及盔甲兵器一万余件。裴叔业进退都失去凭借,只好逃跑。傅永手下的人要去追击,但是傅永不许,他说:“我们的兵力弱,还不⾜三千,而他们的兵力还很強大,并不是因为力量不⾜而败逃,而是落⼊了我的计谋圈套。他们不知道我们的虚实,经这么一击,就⾜以使他们闻风丧胆了,我们已经俘获了他们这么多的人和物,就相当満⾜了,何必再追击呢?”北魏孝文帝派遣谒者去任命傅永为安远将军、汝南太守,并封他为贝丘县男。傅永勇武有力,并且好学能文,孝文帝常常赞叹说:“上马能击贼,下马作文章,只有傅期才能这样文武双全啊!”

  [29]曲江公遥欣好武事,上以诸子尚幼,內亲则仗遥欣兄弟,外亲则倚后弟西中郞长史彭城刘暄、內弟太子詹事江;故以始安王遥光为扬州刺史,居中用事;遥欣为都督荆·雍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据西面。而遥欣在江陵,多招材勇,厚自封殖,上甚恶之。遥欣侮南郡太守刘季连,季连密表遥欣有异迹;上乃以季连为益州刺史,使据遥欣上流以制之。季连,思考之子也。

  [29]南齐曲江公萧遥欣爱好武事,明帝因为自己的儿子尚且年幼,所以在內亲中依靠萧遥欣兄弟俩,在外戚中则倚仗皇后之弟西中郞彭城人刘暄,以及表弟太子詹事江。于是,明帝任命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刺史,让他在建康主事;任命萧遥欣为都督荆、雍等七州诸军事及荆州刺史,让他坐镇西面。然而,萧遥欣却在江陵大量招收勇士,聚敛财物,‮劲使‬扩大自己的势力,明帝非常不満。萧遥欣又侮辱南郡太守刘季连,刘季连秘密上表明帝,说萧遥欣图谋不轨,并且有所举动。于是,明帝就任命刘季连为益州刺史,使刘季连据于萧遥欣的上方,以便牵制他。刘季连是刘思考的儿子。

  [30]是岁,⾼昌王马儒遣司马王体玄⼊贡于魏,请兵接,求举国內徙;魏主遣明威将军韩安保之,割伊吾之地五百里以居儒众。儒遣左长史顾礼、右长史金城嘉将步骑一千五百安保,而安保不至;礼、嘉还⾼昌,安保亦还伊吾。安保遣其属朝兴安等使⾼昌,儒复遣顾礼将世子义舒安保,至⽩棘城,去⾼昌百六十里。⾼昌旧人恋土,不愿东迁,相与杀儒,立嘉为王,复臣于柔然。安保独与顾礼、马义舒还洛

  [30]这一年,⾼昌王马儒派遣司马王体玄来向北魏上贡,要求带领全国人內迁,并且请求北魏派兵接。孝文帝派遣明威将军韩安保前去接,并且割划伊吾方圆五百里地,以供马儒及其部属居住。马儒派遣左长史顾礼、右长史金城人嘉率领步、骑兵一千五百人去接韩安保,但是韩安保没有到达,顾礼、嘉只好返回⾼昌。顾、走后,韩安保才到,见没有人来接,也返回伊吾。韩安保派遣属下朝兴安等人出使⾼昌国,马儒又派遣顾礼率领世子马义舒到离⾼昌一百六十里的⽩棘城去接韩安保。⾼昌国的本地居民留恋故土,不愿意往东迁,就一起商量杀死了马儒,拥立嘉为国王,仍旧称臣于柔然国。韩安保只与顾礼、马义舒回到洛

  永泰元年(戊寅、498)

  永泰元年(戊寅,公元498年)

  [1]舂,正月,癸未朔,大赦。

  [1]舂季,正月,癸未朔(初一),南齐大赦天下。

  [2]加中军大将军徐孝嗣开府仪同三司,孝嗣固辞。

  [2]明帝要授中军大将军徐孝嗣开府仪同三司,徐孝嗣再三辞而不受。

  [3]魏统军李佐攻新野,丁亥,拔之,缚刘思忌,问之曰:“今降未?”思忌曰:“宁为南鬼,不为北臣!”乃杀之。于是沔北大震。戊子,湖戍主蔡道福、辛卯,赭戍主成公期、壬辰,舞戍主⻩瑶起、南乡太守席谦相继南遁。瑶起为魏所获,魏主以赐王肃,肃脔而食之。乙巳,命太尉陈显达救雍州。

  [3]北魏统军李佐攻打新野,丁亥(初五),攻破新野城,活捉了刘思忌,李佐问他:“如今你想不想投降?”刘思忌回答:“宁可做南方的鬼,不愿当北方的臣子!”于是,李佐就杀了刘思忌。刘思忌被杀之后,沔⽔之北的南齐守军大为震惊。戊子(初六),湖守军首领蔡道福,辛卯(初八),赭崐守军首领成公期;壬辰(初九),舞守军首领⻩瑶起、南乡太守席谦等相继南逃而去。⻩瑶起被北魏军队抓获,北魏孝文帝把⻩瑶起赏赐王肃,王肃把他割成小片煮吃了。乙巳(二十二⽇),南齐命令太尉陈显达去援救雍州。

  [4]上有疾,以近亲寡弱,忌⾼、武子孙。时⾼、武子孙犹有十王,每朔望⼊朝,上还后宮,辄叹息曰:“我及司徒诸子皆不长,⾼、武子孙⽇益长大!”上尽除⾼、武之族,以微言问陈显达,对曰:“此等岂⾜介虑!”以问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遥光以为当以次施行。遥光有⾜疾,上常令乘舆自望贤门⼊,每与上屏人久语毕,上索香火,呜咽流涕,明⽇必有所诛。会上疾暴甚,绝而复苏,遥光遂行其策;丁未,杀河东王铉、临贺王子岳、西王子文、永王子峻、南康王子琳、衡王子珉、湘东王子建、南郡王子夏、桂王昭粲、巴陵王昭秀,于是太祖、世祖及世宗诸子皆尽矣。铉等已死,乃使公卿奏其罪状,请诛之,下诏不许;再奏,然后许之。南康侍读济江泌哭子琳,泪尽,继之以⾎,亲视殡葬毕,乃去。

  [4]明帝患疾病,由于他自己的亲属人少力弱,所以特别防忌⾼帝和武帝的子孙。当时,⾼帝、武帝的子孙还有十个藩主,他们每月初一和十五都⼊朝拜见明帝,明帝见过他们回宮之后,常常叹息着说:“我和弟弟司徒的几个儿子都年龄幼小,而⾼帝和武帝的子孙却一天天地长大了。”明帝想把⾼帝和武帝的后代全部除掉,他以此事试探地问陈显达,陈显达回答说:“这些人何⾜以令圣上忧虑呢?”明帝又问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萧遥光认为应当一个一个地逐步除杀。萧遥光有脚病,明帝经常让他乘车舆从望贤门进⼊华林园,每次进园后明帝就和他在无人处长久商谈。谈话毕,明帝要是焚烧香火,呜咽流涕,第二天必定有所诛杀。正好明帝病情突然加重,气绝而后又复苏过来,萧遥光就开始执行预先合谋好的计策,丁未(二十四⽇),杀害了河东王萧铉、临贺王萧子岳、西王萧子文、永王萧子峻、南康王萧子琳、衡王萧子珉、湘东王萧子建、南郡王萧子夏、桂王萧昭粲、巴陵王萧昭秀,于是齐⾼帝、武帝以及文惠太子的儿子们全被杀害。萧铉等人死后,明帝才让公卿们奏告他们的罪状,并请求诛杀他们,齐明帝假意下诏令不允许;公卿再次奏请,然后批准。南康王的侍读济人江泌恸哭萧子琳,泪⽔哭⼲之后,又流出了⾎,亲自看得萧子琳被殡葬完毕,方才离去。

  [5]庚戌,魏主如南。二月,癸丑,诏左卫将军萧惠休等救寿,甲子,魏人拔宛北城,房伯⽟面缚出降。伯⽟从⽗弟思安为魏中统军,数为伯⽟泣请,魏主及赦之。庚午,魏主如新野。辛己,以彭城王勰为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5]庚戌(二十七⽇),北魏孝文帝到达南。二月癸丑(初一),齐明帝诏令左卫将军萧惠休等人去援救寿,甲子(十二⽇),北魏军队攻破宛北城,房伯⽟自缚出降。房伯⽟的堂弟房恩安是北魏的中统军,房思安数次哭泣着向孝文帝请求不要杀死房伯⽟,于是孝文帝就赦免了房伯⽟。庚午(十八⽇),孝文帝到达新野。辛巳(二十九⽇),孝文帝任命彭城王元勰为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三月,壬午朔,崔慧景、萧衍大败于邓城。时慧景至襄,五郡已陷没,慧景与衍及军主刘山、傅法宪等帅五千余人进行邓城,魏数万骑奄至,诸军登城拒守。时将士蓐食轻行,皆有饥惧之⾊。衍出战,慧景曰:“虏不夜围人城,待⽇暮自当去。”既而魏众转至。慧景于南门拔军去,诸军不相知,相继皆遁。魏兵自北门⼊,刘山与部曲数百人断后死战,且战且却行。慧景过闹沟,军人相蹈藉,桥皆断坏。魏兵夹路之,杀傅法宪,士卒赴沟死者相枕,山取袄仗填沟乘之,得免。魏主将大兵追之,晡时至沔。山据城苦战,至暮,魏兵乃退。诸军恐惧,是夕,皆下船还襄。庚寅,魏主将十万众,羽仪华盖,以围樊城,曹虎闭门自守。魏主临沔⽔,望襄岸,乃去,如湖;辛亥,如悬瓠。

  三月,壬午朔(初一),崔慧景和萧衍在邓城被北魏军队打得大败。当崔慧景到达襄之时,南、新野等五郡已经陷落,崔慧景与萧衍以及军主刘山、傅法宪等人就率领五千多人马来到了邓城,北魏数万骑兵很快就追赶了上来,崔慧景等只好布署兵力,登城防守。其时,南方的将士们由于早晨匆忙吃饭,再加上轻装快走,人人面呈饥饿、恐惧的神⾊。萧衍要出战,崔慧景不同意,说:“北魏军队从来不在夜间围城攻打,所以等天黑之后他们自然就会撤崐走的。”一会儿,北魏的大批军队全部到了,崔慧景在城南门带着自己的队伍逃走了,其他的队伍不知道,也相继逃遁而去。北魏军队从北门⼊城,刘山与部曲数百人断后死战,边战边退,以掩护前头的队伍撤逃。崔慧景带领队伍过闹沟,军士们和人互相拥挤踩踏,把桥都庒断了。北魏军队乘势在路两旁发箭杀,傅法宪中箭⾝亡,士卒们相继赴沟而死,尸体相枕,不计其数,刘山用⾐袄和甲仗填在沟中乘势通过,方才得以幸免。北魏孝文帝率领大兵乘胜追击,午后申时追至沔⽔。刘山依据樊城拼力苦战,到天黑之时,北魏军队才撤退走了。南齐各路队伍都害怕了,当天晚上,全部坐船返回襄去了。庚寅(初七),北魏孝文帝率领十万大军,羽仪华盖,浩浩地开来围攻樊城,樊城守将曹虎闭门自守,不敢战。北魏孝文帝临近沔⽔,望了望对岸的襄,就离开了,然后到达湖。辛亥(三十⽇),孝文帝到了悬瓠。

  魏镇南将军王肃攻义,裴叔业将兵五万围涡以救义。魏南兖州刺史济北孟表守涡,粮尽,食草木⽪叶。叔业积所杀魏人⾼五丈以示城內;别遣军主萧等攻龙亢,魏广陵王羽救之。叔业引兵击羽,大破之,追获其节。魏主使安远将军傅永、征虏将军刘藻、假辅国将军⾼聪救涡,并受王肃节度。叔业进击,大破之,聪奔悬瓠,永收散卒徐还。叔业再战,凡斩首万级,俘三千余人,获器械杂畜财物以千万计。魏主命锁三将诣悬瓠;刘藻、⾼聪免死,徙平州;傅永夺官爵;黜王肃为平南将军。肃表请更遣军救涡,魏主报曰:“观卿意,必以藻等新败,故难于更往。朕今少分兵则不⾜制敌,多分兵则噤旅有阙,卿审图之!义当止则止,当下则下;若失涡,卿之过也!”肃乃解义之围,与统军杨大眼、奚康生等步骑十余万救涡。叔业风魏兵盛,夜,引军退;明⽇,士众奔溃,魏人追之,杀伤不可胜数。叔业还保涡口。

  北魏镇南将军王萧攻打义,裴叔业率兵五万围攻北魏涡以便援救义。北魏南兖州刺史济北人孟表固守涡,粮食吃尽之后,拿野草和树⽪、树叶充饥。裴叔业把所杀死的北魏人堆积有五丈多⾼,让城中人观看,另外又派遣军主萧等人去攻打龙亢。北魏广陵王元羽前来救援,裴叔业领兵击,大败元羽,追击中缴获了元羽的符节。北魏孝文帝又派遣安远将军傅永、征虏将军刘藻、代理辅国将军⾼聪等人援救涡,并且让他们接受王肃的指挥调动。裴叔业头进击,大败前来的北魏援军,⾼聪撤逃到了悬瓠,傅永收容了失散的兵卒,徐徐而返。裴叔业再次进击,斩敌一万人,俘虏三千多名,缴获器械、杂畜和各种财物以千万计数。北魏孝文帝命令把吃了败仗的三位将领锁起来押到悬瓠,刘藻、⾼聪免于处死,流放平州;傅永被夺去官职和爵位;王肃被降为平南将军。王肃上表孝文帝请求另外派遣军队去援救涡,孝文帝回答说:“看你的意思,一定认为刘藻等人刚刚打败,所以难以再去援救涡。但是,朕如今若分少量兵力前去则不⾜以制敌取胜,若多分兵力前去则⾝边担任噤卫的兵力就出现了空缺,你仔细考虑一下。义如果能攻下来就攻,如果攻不下来就停止围攻。如果失掉了涡,将是你的罪过。”于是,王肃就停止了攻打义,与统军杨大眼、奚康生等率步、骑兵十多万前去解救涡之危。裴叔业见北魏军队来的人多势众,就在夜间领兵撤退,到了第二天,裴叔业手下的士卒们蜂拥逃溃,北魏军队追击而进,南齐士兵伤亡不可胜数。裴叔业返回保卫涡口去了。

  [6]初,魏中尉李彪,家世孤微,朝无亲援;初游代都,以清渊文穆公李冲好士,倾心附之。冲亦重其材学,礼遇甚厚,荐于魏主,且为之延誉于朝,公私汲引。及为中尉,弹劾不避贵戚,魏主贤之,以比汲黯,彪自以结知人主,不复藉冲,稍稍疏之,唯公坐敛袂而已,无复宗敬之意,冲浸衔之。

  [6]起先,北魏中尉李彪家世孤寒贫,在朝廷之中毫无亲援。李彪初次去代都,得知清渊人文穆公李冲喜好才能之士,就一心一意地去投靠他。李冲也十分重视李彪的才学,对他礼遇甚厚,还把他推荐给孝文帝,并且又在朝廷同僚中广为宣传,为他树立声誉,从公私两方面引进他。李彪担任中尉之后,弹劾时毫不避畏贵戚权臣,孝文帝认为他十分忠贤,把他比做汲黯。可是,李彪自以为得到了孝文帝的赏识,无需再凭借李冲了,所以就对李冲渐渐有所疏远,只是在公开场合遇见李冲时整理一下⾐袖,以示礼节,不再有尊从敬服之意了。因此,李冲渐渐地对他产生了怨恨之情。

  及魏主南伐,彪与冲及任城王澄共掌留务。彪刚豪,意议多所乖异,数与冲争辩,形于声⾊;自以⾝为法官,他人莫能纠劾,事多专恣。冲不胜忿,崐乃积其前后过恶,噤彪于尚书省,上表劾彪“违傲⾼亢,公行逸,坐舆标省,私取官材,辄驾乘⻩,无所惮慑。臣辄集尚书已下、令史已上于尚书都座,以彪所犯罪状告彪,讯其虚实,彪皆伏罪。请以见事免彪所居职,付廷尉治罪。”冲又表称:“臣与彪相识以来,垂二十载。见其才优学博,义论刚正,愚意诚谓拔萃公清之人。后稍察其人酷急,犹谓益多损少。自大驾南行以来,彪兼尚书,⽇夕共事,始知其专恣无忌,尊⾝忽物;听其言如振古忠恕之贤,校其行实天下佞暴之贼。臣与任城卑躬曲己,若顺弟之奉暴兄,其所者,事难非理,无不屈从。依事求实,悉有成验。如臣列得实,宜殛彪于北荒,以除政之奷;所引无证,宜投臣于四裔,以息青蝇之。”冲手自作表,家人不知。

  到了孝文帝南伐之时,李彪与李冲以及任城王元澄共同掌管留守事务。李彪情刚強豪直,商议事情时所见常常与别人不合,数次同李冲发生争辩,并且发展到翻脸相争。李彪自以为⾝为司法官员,他人不能举发、弹劾自己,所以行事非常专横。李冲不胜其忿,于是总计李彪的前后错误、罪恶,把他囚噤在尚书省,上表孝文帝弹劾李彪“傲逆不顺,趾⾼气扬,贪图安逸,敷衍公事,乘坐轿舆而⼊噤省,私自拿取官家财物,动辄驾用厩中御马,为所为,无有惮慑。我召集尚书以下、令史以上的官员于尚书省,把李彪所犯罪行告诉了他本人,并且审讯其虚实,李彪供认不讳,一一认罪。所以,请求圣上据上述李彪所犯罪状免去其官职,并且付廷尉治罪。”李冲在上表中还说:“我与李彪自相识以来,至今已二十年了。起初,我见他才⼲出众,学识渊博,议论不凡,刚正不阿,一时就认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公正清廉的人才。后来,渐渐发现他急躁严酷,但是还认为益处多,坏处少。自从圣上大驾南行以来,李彪兼任尚书,我一天早晚与他在一起共事,方才知道他这人专断強横,无所忌惮,一昧尊大自己,目中无有他人。如果听他的言论,好象是古代忠恕之贤士,但是对照一下他的行为,却实实在在是一个佞暴之贼徒。我与任城王卑躬曲己,对他就象温顺的弟弟奉事残暴的兄长一样。他所要⼲的事情,虽然不在理,我们也不敢不屈从。以上所讲,事实确凿,无不可以得到验证。如果我列举的事情属实,就应该把李彪杀死于北方荒野之地,以便清除掉他这个政之奷人。如果所列举的事情虚而无证,则可以把我流放于极远之地,以便惩处妄进谗言之佞人。”李冲亲笔写了这一上表,家中人丝毫不知。

  帝览表,叹怅久之,曰:“不意留台乃至于此!”既而曰:“道固可谓溢矣,而仆亦为満也。”⻩门侍郞宋弁素怨冲,而与彪同州相善,左右之,有司处彪大辟,帝宥之,除名而己。

  孝文帝看过李冲的上表之后,怅然叹息了很久,说道:“唉!没想到留守洛的几个人闹到如此地步。”接着又说道:“李彪可以说是骄傲了,然而李冲又何尝没有自満哪?”⻩门侍郞宋弁素来对李冲有怨气,而与李彪同是相州人,关系很好,因此就私下里对如何处分李彪加以纵。有关部门建议处李彪以死刑,孝文帝宽宥了他,最后只对他作了除名的处理。

  冲雅温厚,及收彪之际,亲数彪前后过失,嗔目大呼,投折几案,御史皆泥首面缚。冲詈辱肆口,遂发荒悸,言语错缪,时扼腕大骂,称“李彪小人”医药皆不能疗,或以为肝裂,旬余而卒,帝哭之,悲不自胜,赠司空。

  李冲情雅闲,温良敦厚,但是在拘押李彪之时,他却一反常态,亲自数落了李彪前前后后的过失;他怒不可遏,目而视,大喊大叫,扔出小桌子,敲碎大桌子,吓得御史们个个以泥涂面,反绑自己的双手,来向李冲谢罪。李冲骂不绝口,神经失常,言语错,颠三倒四,时不时地扼腕大骂“李彪小人”吃药扎针都不能治疗,有人认为他是因怨气太盛而导致肝裂,十多天后就死了。李冲死后,孝文帝落泪痛苦,悲不自胜,并追赠他为司空。

  冲勤敏強力,久处要剧,文案盈积,终⽇视事,未尝厌倦,职业修举,才四十而发⽩。兄弟六人,凡四⺟,少时每多忿竞。及冲贵,禄赐皆与共之,更成敦睦。然多援引族姻,私以官爵,一家岁禄万匹有余,时人以此少之。

  李冲勤奋聪敏,要強,肯用力。他长期处于重要职位,平时公文案卷总是盈积案头,只好一天到晚处理公务,然而从来不感到厌倦。他兢兢业业,克尽职守,才四十岁就⽩了头发。他兄弟六人,系四个⺟亲所生,所以小时候弟兄之间常常发生争吵打架。然而,李冲富贵之后,却能把自己所得的俸禄、赏赐与兄弟们共同享受,从而兄弟和睦,全家安宁。但是,他大量提携家人和亲戚,并不通过公开选拔授以官职、爵位,光他一家一年的食禄就超过了一万匹崐,当时的人们以此看不起他。

  [7]魏主以彭城王勰为宗师,诏使督察宗室,有不帅教者以闻。

  [7]北魏孝文帝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宗师,命令他监督检查皇室成员,如有谁不听从教导,就向自己汇报。

  [8]夏,四月,甲寅,改元。

  [8]夏季,四月,甲寅(初三),南齐明帝改年号为永泰。

  [9]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自以⾼、武旧将,心不自安。上虽外礼甚厚,而內相疑备,数访问敬则饮食,体⼲堪宜。闻其衰老,且以居內地,故得少宽。前二岁,上遣领军将军萧坦之将斋仗五百人行武进陵,敬则诸子在都,忧怖无计。上知之,遣敬则世子仲雄⼊东安尉之。

  [9]大司马会稽太子守王敬则因为自己是⾼帝、武帝的旧将,所以心中非常不安。明帝虽然表面上对王敬则礼遇优厚,但是內心却对他十分猜疑、提防,曾经数次打听询问他饮食情况如何,⾝体还能否胜任带兵打仗。听说王敬则衰老了,而且又呆在离建康不远的地方,这才稍稍觉得心宽了一些。前两年,明帝派遣领军将军萧坦之率领斋阁侍卫武士五百人去武进武帝等皇上陵园,当时王敬则的儿子们都在京城,王敬则担心事情有变,儿子受累,所以心中忧恐万分,束手无措。明帝知道这一情况之后,立即派遣王敬则的大儿子王仲雄从建康去会稽安慰。

  仲雄善琴,上以蔡邕焦尾琴借之。仲雄于御前鼓琴作《懊歌》,曰:“常叹负情侬,郞今果行许。”又曰:“君行不净心,那得恶人题!”上愈猜愧。

  王仲雄擅长弹琴,明帝把蔡邕焦尾琴借他一用。于是,王仲雄就当着齐明帝的面弹琴唱了一首《懊歌》,歌中唱到:“常悲叹会辜负我的多情,如今郞君果然动⾝。”又唱到:“您在外用情不专,哪能厌恶别人唠叨!”明帝愈加猜疑、羞愧。

  上疾屡危,乃以光禄大夫张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置兵佐以密防敬则。中外传言,当有异处分。敬则闻之,窃曰:“东今有谁,只是平我耳;东亦何易何平!吾终不受金罂!”金罂,谓鸩也。

  明帝屡次病危,于是就任命光禄大夫张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并且秘密布置兵力,以便提防王敬则。朝廷內外传说纷纷,说明帝一定又有非常的举动了。王敬则听了传言之后,私下里说:“东边现在还有谁?只不过是要除掉我罢了。但是,我又何尝可以那么容易地除掉呢?我终究不会接受他的金的!”金,即指鸩酒。

  敬则女为徐州行事谢,敬则子太子洗马幼隆遗正员将军徐岳以情告:“为计若同者,当往报敬则。”执岳,驰启以闻。敬则城局参军徐庶,家在京口,其子密以报庶,庶以告敬则五官掾王公林。公林,敬则族子也,常所委信。公林劝敬则急送启赐儿死,单舟星夜还都。敬则令司马张思祖草启,既而曰:“若尔,诸郞在都,要应有信,且忍一夕”

  王敬则的女儿是徐州行事谢的子,王敬则的儿子太子洗马王幼隆派遣正员将军徐岳把情况告诉了谢,邀他一起举事,并且对谢说:“你如果同意的话,我就去告诉王敬则。”谢非但不愿意,而且把徐岳抓起来,派人速向明帝报告。王敬则手下的城局参军徐庶家住在京口,徐庶的儿子把王敬则儿子要举事、徐岳被抓之事秘密告诉了⽗亲,徐庶又马上转告了王敬则手下的五官掾王公林。王公林是王敬则的族侄,深得王敬则信任,常常委以事务。王公林去劝说王敬则火速启奏明帝,让明帝赐自己的儿子一死。劝说之后,王公林就独自乘舟连夜赶回京城去了。王敬则命令司马张思祖起草对明帝的启奏,但一会儿又说:“情况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么我的几个儿子都在京城,他们一定会来向我报信的,所以先不急,暂且再等一晚上吧。”

  其夜,呼僚佐文武樗蒲,谓众曰:“卿诸人令我作何计?”莫敢先答。防阁于兴怀曰:“官祗应作尔!”敬则不应。明旦,召山令王询、台传御史离祖愿,敬则横刀坐,问询等:“发丁可得几人?库见有几钱物?”询称“县丁猝不可集”;祖愿称“库物多未输⼊”敬则怒,将出斩之,王公林又谏曰:”凡事皆可悔,唯此事不可悔;官讵不更思!”敬则唾其面曰:“我作事,何关汝小子!”敬则举兵反,招集,配⾐,二三⽇便发。

  当天夜里,王敬则把手下的文武僚属召集来一起博戏,对大伙说:“你们大家想让我作如何打算呢?”众人谁也不敢先说。这时,防阁丁兴怀突然说道崐:“长官您应该举事谋反,除此别无选择。”王敬则听了之后,没有表态。次⽇天刚亮,王敬则就把山令王询、台传御史钟离祖愿两人叫来,自己手横握刀,跪坐席上,向王询、祖愿两人发问:“如果要发兵可以有多少人?库中还有多少钱物?”王询言称“县里的壮丁一下子不能召集起来”祖愿则言称“该⼊库的则物大多还没有输⼊库中”王敬则一听,然大怒,令人把他们二人推出斩首。这时,王公林又劝谏王敬则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反悔,唯独这种事不可以反悔,您为什么不再考虑一下呢?”王敬则听了非常生气,唾了王公林一脸口⽔,并且恶狠狠地对他说:“我作事情,与你小子有什么关系呢?”于是,王敬则决定举兵造反,开始召集兵力,配给袍甲兵器,二三⽇之內便出发了。

  前中书令何胤,弃官隐居若琊山,敬则劫以为尚书令。长史王弄璋等谏曰:“何令⾼蹈,必不从;不从,便应杀之。举大事先杀名贤,事必不济。”敬则乃止。胤,尚之之孙也。

  先前的中书令何胤,弃官而隐居在若琊山之中,王敬则想挟持他出任尚书令。长史王弄璋等人劝谏王敬则说:“何大人隐居深山,必定不会依从;他如果不依从的话,就应该杀掉他。然而,做大事情先杀害名贤⾼士,事情一定不会成功。”于是,王敬则就停止了这一想法。何胤是何尚之的孙子。

  [10]庚午,魏发州郡兵二十万人,期八月中旬集悬瓠。

  [10]庚午(十九⽇),北魏征召各州郡之兵二十万人,时间定于八月中旬,会集悬瓠,准备再行南伐。

  [11]魏赵郡灵王卒。

  [11]北魏赵郡灵王元去世。

  [12]上闻王敬则反,收王幼隆及其兄员外郞世雄、记室参军季哲、其弟太子舍人少安等,皆杀之。长子⻩门郞元迁将千人在徐州击魏,敕徐州刺史徐玄庆杀之。前吴郡太守南康侯子恪,嶷之子也,敬则起兵,以奉子恪为名;子恪亡走,未知所在。始安王遥光劝上尽诛⾼、武子孙,于是悉召诸王侯⼊宮。晋安王宝义、江陵公宝览等处中书省,⾼、武诸孙处西省,敕人各从左右两人,过此依军法;孩幼者与啂⺟俱⼊。其夜,令太医煮椒二斛,都⽔办棺材数十具,须三更,当尽杀之。子恪徒跣自归,二更达建门,刺启。时刻已至,而上眠不起,中书舍人沈徽孚与上所亲左右单景隽共谋少留其事。须臾,上觉,景隽启子恪已至。上惊问曰:“未琊?未琊?”景隽具以事对。上抚曰:“遥光几误人事!”乃赐王侯供馔,明⽇,悉遣还第。以子恪为太子中庶子。宝览,缅之子也。

  [12]明帝知道王敬则谋反了,就把王幼隆以及他的两个哥哥员外郞王世雄、江室参军王季哲、弟弟太子舍人王少安等人抓起来,全部杀掉了。王敬则的长子⻩门郞王元迁率领一千兵马在徐州抗击北魏军队,明帝下令徐州刺史徐玄庆杀掉了他。前吴郡太守南康王萧子恪是萧嶷的儿子,王敬则以拥立萧子恪为名义而起兵造反,但是,萧子恪吓得逃跑了,不知逃到了什么地方。始安王萧遥光劝说明帝把⾼帝、武帝的子孙全部杀掉,于是明帝把诸位王侯全部召⼊宮中。晋安王萧宝义、江陵公萧宝览等人在中书省,⾼帝、武帝的孙子们在门下省,明帝命令他们每人只可以带随从两人,超过了以军法从事。诸位王侯中还是幼小的孩子,齐明帝命令由他们的啂⺟把他们带进宮来。这天夜里,明帝命令宮中的太医煮了两斛花椒⽔,又命令都⽔官备署办棺材数十具,准备到三更之时,就把诸王侯全部毒死。萧子恪自己一个人⾚脚步行赶回来了,二更时分到达建门,他把自己的姓名和所要启陈的事写于纸上,让人转达于齐明帝。三更时分已到,但明帝还睡眠未起,中书舍人沈徽孚就与明帝所信任的心腹单景隽一起商议,决定先不采取行动,等皇上起来之后再说。一会儿,齐明帝醒来了,单景隽就告诉他萧子恪已经来了。明帝一听,惊奇地问道:“还没有动手吗?还没有动手吗?”单景隽就把萧子恪要向明帝启陈的王敬则如何想以拥立他为名义而谋反,他如何逃而不见王敬则,以及如何自动前来的情况转述了一遍,明帝听了之后,明⽩了事情的真相,边用手拍边说道:“萧遥光差点坏了大事,让我滥杀无辜。”于是,明帝马上改变了主意,设宴招待诸王侯。第二天,明帝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府中去,并且还任命萧子恪为太子中庶子。萧宝览是萧缅的儿子。

  敬则帅实甲万人过浙江。张遣兵三千拒敬则于松江,闻敬则军鼓声,一崐时散走,弃郡,逃民间。敬则以旧将举事,百姓担篙荷锸,随之者十余万众;至晋陵,南沙人范化杀县令公上延孙以应之。敬则至武进陵口,恸哭而过。乌程丘仲孚为曲阿令,敬则前锋奄至,仲孚谓吏民曰:“贼乘胜虽锐,而乌合易离。今若收船舰,凿长冈埭,泻渎⽔以阻其路;得留数⽇,台军必至,如此,则大事济矣。”敬则军至,值渎涸,果顿兵不得进。

  王敬则率领一万甲兵渡过了浙江,张调遣三千兵力在松江岸上抵挡他,但是这些士兵们一听到王敬则部队的军鼓声音,马上四处逃散,张只好弃郡署于不顾,自己逃到民间躲起来了。王敬则以老将的⾝分起兵谋反,老百姓们纷纷扛着竹竿,拿着锄头,前来投奔,追随的人有十万多。他们到晋陵时,南沙人范化杀了县令公上延孙,起来响应。经过武进⾼帝陵园所在地陵口之时,王敬则怀想起了⾼帝对自己的恩宠,不噤放声恸哭。乌程人丘仲孚是曲阿县令,王敬则的前锋部队刚到,丘仲孚就对治下的吏役、民众说:“反贼们虽然一路乘胜,气势嚣张,但是毕竟是乌合之众,一盘散沙。眼下我们如果把船舰收起来,并且把长冈⽔坝挖开,放出大⽔挡住他们的去路,如果能让他们停留几天的话,朝廷军队一定可以到达,这样的话,大功必定告成。”王敬则军队到达之后,因河渠⼲涸,果然停止不能前行。

  五月,诏前军司马左兴盛、后军将军崔恭祖、辅国将军刘山、龙骧将军·马军主胡松筑垒于曲阿长冈;右仆沈文季为持节都督,屯湖头,备京口路。恭祖,慧景之族也。敬则急攻兴盛、山二垒,台军不能敌,退,而围不开,各死战。胡松引骑兵突其后,⽩丁无器仗,皆惊散。敬则军大败,索马再上,不能得,崔恭祖刺之仆地,兴盛军客袁文旷斩之,乙酉,传首建康。

  五月,明帝诏令前军司马左兴盛、后军将军崔恭祖、辅国将军刘山、龙骧将军马军主胡松在曲阿长冈修筑战垒工事。又委任右仆沈文季为持节都督,屯驻湖头,以守备京口大路。崔恭祖与崔慧景是同族。王敬则对左兴盛、刘山两处发起了猛烈攻击,朝廷军队不能敌挡,准备撤退,但是不能突围,只好死战。胡松带领骑兵从背后对王敬则军队发起攻击,那些追随王敬则的民众手中无有武器,纷纷惊慌而逃。王敬则的军队一败涂地,但是他还要找一匹马骑上再战,可是找不到,结果被崔恭祖一刺倒在地,刘兴盛部下武士袁文旷立即上前将其斩首。乙酉(初五),王敬则的脑袋被送到了建康。

  是时上疾已笃,敬则仓猝东起,朝廷震惧。太子宝卷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走。敬则闻之,喜曰:“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计汝⽗子唯有走耳!”盖时人讥檀道济避魏之语也。敬则之来,声势甚盛,裁少⽇而败。

  当时,明帝的病情已经非常沉重,而王敬则猝然在东边起兵举事,因此朝廷內部一片震惊,人人恐慌不已。太子萧宝卷让人上屋顶,望见征虏亭失火,一片火光,以为是王敬则率领军队打过来了,就急忙穿上戎装,将要逃走。王敬则知道此事之后,⾼兴地说:“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我想你们⽗子也只有逃走这么一条路了。”所谓“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是当时人们讥刺檀道济见了北魏军队只会逃跑的话语。王敬则起兵,其来头凶猛,声势甚大,但是仅在很短的时间內就以失败而告终。

  台军讨贼,晋陵民以附敬则应死者甚众。太守王瞻上言:“愚民易动,不⾜穷法。”上许之,所全活以万数。瞻,弘之从孙也。

  朝廷军队讨伐王敬则及其同伙,晋陵的百姓因投附王敬则而应该被处死者特别多,太守王瞻上奏明帝说:“百姓愚蠢,易被煽动,所以没有必要严加追究。”明帝准许了这一建议,使数万人得以活命。王瞻是王弘之的侄孙。

  上赏谢之功,迁尚书吏部郞。上表三让,上不许。中书疑官未及让,国子祭酒沈约曰:“近世小官不让,遂成恒俗。谢吏部今授超阶,让别有意。夫让出人情,岂关官之大小琊!常怀刃杀,不敢相见。

  明帝奖赏谢的功劳,升任他为尚书吏部郞。谢三次上表于齐明帝表示辞让,但是明帝不准许。中书怀疑谢的官位还够不上照例辞让,国子祭酒沈约却说:“近世以来低级官员不辞让,这已经成为一种常例。但是,如今越级给谢吏部授官。他辞让是为了避免别人说他告发岳⽗而得官。他的辞让是出于人情世故方面的考虑,岂与官职大小有关?”谢的子经常怀中蔵着刀子,要杀死谢,因此吓得谢不敢与子相见。

  [13]秋,七月,魏彭城王勰表以一岁国秩、职俸、亲恤裨军国之用。魏主崐诏曰:“割⾝存国,理为远矣。职俸便停,亲、国听三分受一。”壬午,又诏损皇后私府之半,六宮嫔御、五服男女供恤亦减半,在军者三分省一,以给军赏。

  [13]秋季,七月,北魏彭城王元勰上表孝文帝,提出献出自己一年的藩国食禄、朝职俸禄以及朝廷所给的恤亲财物,以助国家开支之用。孝文帝为此而特发诏令,说:“彭城王能舍弃自⾝利益而为国家安危着想,其行动之意义是十分重大的。那么,他的朝职俸禄就全部接受,但藩国食禄和恤亲财物则只接受三分之一。”壬午(初三),孝文帝又发诏令,命令减少皇后私人费用一半,六宮嫔妃、五服之內的男女的供给也减少一半,如果在军队中则减少三分之一,节约下来的全部用作给军队的赏赐。

  [14]癸卯,以太子中庶子萧衍为雍州刺史。

  [14]癸卯(二十四⽇),明帝任命太子中庶子萧衍为雍州刺史。

  [15]己酉,上殂于正福殿。遗诏:“徐令可重申前命。沈文季可左仆,江可右仆,江祀可侍中,刘暄可卫尉。军政可委陈太尉;內外众事,无大小委徐孝嗣、遥光、坦之、江,其大事与沈文季、江祀、刘暄参怀。心膂之任可委刘悛、萧惠休、崔慧景。”

  [15]己酉(三十⽇),明帝死于正福殿。明帝在遗诏中说:“前次曾授以尚书令徐孝嗣开府仪同三司,辞而不受,可以再次授之。沈文季可以担任左仆,江可以担任右仆,江祀可以担任侍中,刘暄可以担任卫尉。军政大事可以委托于太尉陈显达,而朝廷內外众多事务,无论大小一并委托于徐孝嗣、萧遥光、萧坦之、江,其中重大事情与沈文季、江祀、刘暄三人商量决定。关键要害职务可以委托于刘悛、萧惠休、崔慧景三人。”

  上猜多虑,简于出⼊,竟不郊天。又深信巫觋,每出先占利害。东出云西,南出云北。初有疾,甚秘之,听览不辍。久之,敕台省文簿中求⽩鱼以为药,外始知之。太子即位。

  明帝格猜疑多虑,深居而简出,竟然没有去南郊祭祀过上天。他又对筮占深信不疑,每次出外都要先占卜吉凶利害。如果去东边,则告人说去西边;如果去南边,则告人说去北边,不让预先知道其行迹。刚有病之时,特别保密,害怕别人知道,所以照样听政、阅览公文不止。很久以后,他在下达给台省的文件中要⽩鱼来做药,外界这才知道他有病。太子萧宝卷登皇帝位。

  [16]八月,辛亥,魏太子自洛朝于悬瓠。

  [16]八月,辛亥(初二),北魏太子从洛到悬瓠朝见孝文帝。

  [17]壬子,奉朝请邓学以齐兴郡降魏。

  [17]壬子(初三),南齐奉朝请邓学投降北魏,献出齐兴郡。

  [18]魏主之⼊寇也,遣使发⾼车兵。⾼车惮远役,奉袁纥树者为主,相帅北叛。魏主遣征北将军宇文福讨之,大败而还,福坐黜官。更命平北将军江王继都督北讨诸军事以讨之,自怀朔以东悉禀节度,仍摄镇平城。继,熙之曾孙也。

  [18]北魏孝文帝⼊侵南齐时,派遣使者去向⾼车调兵,但是⾼车人害怕远途劳役,因此奉袁纥树者为头领,率众叛变向北。孝文帝派遣征北将军宇文福去讨伐,但是大败而回,宇文福因此而被黜官。孝文帝又命令平北将军江王元继为都督北讨诸军事,去讨伐⾼车,自怀朔以东全部归他掌管调遣,并摄镇平城。元继是拓跋熙的曾孙。

  [19]八月,葬明皇帝于兴安陵,庙号⾼宗。东昏侯恶灵在太极殿,速葬,徐孝嗣固争,得逾月。帝每当哭,辄云喉痛。太中大夫羊阐⼊临,无发,号恸俯仰,帻遂脫地,帝辍哭大笑,谓左右曰:“秃啼来乎!”

  [19]八月,南齐安葬明帝于兴安陵,庙号为⾼宗。东昏侯萧宝卷不喜明帝的灵柩停放在太极殿里,想快速安葬了事,因徐孝嗣一再坚持,才得以停放超过一月。新登基的皇帝萧宝卷每当该哭灵的时候,他就说自己喉咙痛。太中大夫羊阐进殿哭灵,他没有头发,号啕大哭,前仰后合,以致头巾都掉到了地上,这时萧宝卷停止哭泣而放声大笑,对左右的人说:“秃来啼叫了。”

  [20]九月,己亥,魏主闻宗殂,下诏称“礼不伐丧”引兵还。庚子,诏北伐⾼车。

  [20]九月己亥(二十一⽇),北魏孝文帝知道明帝死去,就下诏令说:“按礼,他国有丧,不加讨伐。”于是率兵而还。庚子(二十二⽇),孝文帝诏崐令北伐⾼车。

  [21]魏主得疾甚笃,旬⽇不见侍臣,左右唯彭城王勰等数人而已。勰內侍医药,外总军国之务,远近肃然,人无异议。右军将军丹徐謇善医,时在洛,急召之。既至,勰涕泣执手谓曰:“君能已至尊之疾,当获意外之赏;不然,有不测之诛;非但荣辱,乃系存亡。”勰又密为坛于汝⽔之滨,依周公故事,告天地及显祖,乞以⾝代魏主。魏主疾有间,丙午,发悬瓠,舍于汝滨,集百官,坐徐謇于上席,称扬其功,除鸿胪卿,封金乡县伯,赐钱万缗;诸王别饷赉,各不减千匹。冬,十一月,辛巳,魏主如邺。

  [21]北魏孝文帝得病非常严重,十来天不接见左右侍臣,只有彭城王元勰等几个人在⾝边照料。元勰既侍奉孝文帝看病吃药,同时又总管国家事务,內外用心,处理的非常周全,使得远近肃然,人无异议。右军将军丹人徐謇擅长医术,当时他正在洛,元勰就急忙把他召来。徐謇到了之后,元勰拉着他的手边哭边说道:“您如果能医治好圣上的病,就可以获得意外的赏赐;如果医治不好,就会有不测之死临降于你。这不但关系着你的荣辱,而且关系到了你的生死存亡。”元勰又秘密地让人在汝⽔之滨筑了一座祭坛,依照当年周公所行那样,亲自去祷告天地及献文帝在天之灵,乞请以自己的⾝体代替孝文帝,让他快快痊愈。孝文帝的病稍有好转,丙午(二十八⽇),从悬瓠出发,下榻于汝⽔之滨,并召集百官群臣,使徐謇坐在上席,赞扬了他的功劳,任命他为鸿胪卿,并且封为金乡县伯,赏钱一万串。另外,对诸王侯们的赏赐,每个也不少于一千匹帛。冬季,十一月,辛巳(初四),孝文帝到达邺城。

  [22]戊子,立妃褚氏为皇后。

  [22]戊子(十一⽇),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立妃子褚氏为皇后。

  [23]魏江王继上言:“⾼车顽昧,避役遁逃,若悉追戮,恐遂扰。请遣使,镇别推检,斩魁首一人,自余加以慰抚。若悔悟从役者,即令赴军。”诏从之。于是叛者往往自归。继先遣人慰谕树者。树者亡⼊柔然,寻自悔,相帅出降。魏主善之,曰:“江可大任也。”十二月,甲寅,魏主自邺班师。

  [23]北魏江王元继上书孝文帝说:“⾼车人冥顽不化,逃避差役,反叛远遁,但是如果把他们全部追究杀戮,恐怕要引起大的扰。所以,请朝廷为每一镇派遣一个使者,令其对本镇加以整顿,只斩罪魁祸首一人,其余的加以‮慰抚‬,如果本人后悔而愿意服役,那么就立即令其赶赴南伐之军。”孝文帝发下诏令,准许了元继的这一做法,于是反叛的⾼车人许多又自动回来了。元继先派遣人去‮慰抚‬和劝谕树者,树者逃往柔然国,但是很快就后悔了,于是率众出降。孝文帝说:“江王可以委以大任呀。”十二月甲寅(初七),孝文帝从邺城班师返京。

  [24]林邑王诸农⼊朝,海中值风,溺死,以其子文款为林邑王。

  [24]南齐林邑王范诸农⼊朝晋见,在海上遇到风暴,溺⽔而死,南齐封其子范文款为林邑王。 UmuXs.CoM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资治通鉴,历史小说资治通鉴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司马光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资治通鉴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