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徐霞客游记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 书号:10175  时间:2017/3/26  字数:7518 
上一章   楚游日记三    下一章 ( → )
  二十二⽇ 〔力疾急速登山。由岳庙西度将军桥,岳庙东西皆涧。北⼊山一里,为紫云洞,亦无洞,山前一冈当户环成耳。由此上岭一里,大石后度一脊,里许,路南有铁佛寺。寺后跻级一里,路两旁俱细竹蒙茸。上岭,得丹霞寺。复从寺侧北上,由络丝潭北下一岭,又循络丝上流之涧一里,为宝善堂。其处涧从东西两壑来,堂前有大石如劈,西涧环石下,出⽟板桥,与东涧合而南。宝善界两涧中,去岳庙已五里。堂后复蹑蹬一里,又循西涧岭东平行二里,为半云庵。庵后渡涧西,蹑级直上二里,上一峰,为茶庵。又直上三里,逾一峰,得半山庵,路甚峻。由半山庵丹霞侧北上,竹树映,青翠滴⾐。竹中闻泉声淙淙。自半云逾涧,全不与⽔遇,以为山⾼无⽔,至是闻之殊快。时登顶,过诸寺俱不⼊。由丹霞上三里,为湘南寺,又二里,〕南天门。平行东向二里,分路。南一里,飞来船、讲经台。转至旧路,又东下半里,北度脊,西北上三里,上封寺。上封东有虎跑泉,西有卓锡泉。

  二十三⽇ 上封。

  二十四⽇ 上封。

  二十五⽇ 上封。

  二十六⽇ 晴。呈观音崖,再上祝融会仙桥,由不语崖西下。八里,分路。南茅坪。北二里,九龙坪,仍转路口。南一里,茅坪。东南由山半行,四里渡涧,至大坪分路。东南上南天门。西南小路直上四里,为老龙池,有⽔一池在岭坳,不甚澄清澈,其净室多在岭外。西南侧刀之西,雷祖之东分路。东二里,上侧刀峰。平行顶上二里,下山顶,度脊甚狭。行⾚帝峰北一里,绕其东,分路。乃南由坳中东行,一里,转出天柱东,遂南下。五里,过狮子山与大路合,遂由岐路西⼊福严寺,殿已倾,僧佛鼎谋新之。宿明道山房。

  二十七⽇ 早闻雨,餐后行少止。由寺西循天柱南一里,又西上二里,越南分之脊,转而北,循天柱西一里,上西来之脊,遂由脊上西南行,于是循华盖之东矣。一里,转华盖南,西行三里,循华盖西而北下。风雨大至,自是持盖行。北过一小坪,复上岭,共一里,转而西行岭脊上。连度三脊,或循岭北,或循岭南,共三里而复上岭。于是直上二里,是为观音峰矣。由峰北树中行三里,雨始止,而沉霾殊甚。又西南下一里,得观音庵,始知路不。又下一里,为罗汉台。〔有路自北坞至者,即南沟来道。〕于是复南上二里,连度二脊,丛木亦尽,峰皆茅矣。既逾⾼顶,南下一里,得丛木一丘,是为云雾堂。中有老僧,号东窗,年九十八,犹能与客同拜起。时雾稍开,又南下一里半,得东来大路,遂转西下,又一里半至涧,渡桥而西,即方广寺。寺正殿崇祯初被灾,三佛俱雨中。盖大岭之南,石廪峰分支四下,〔为莲花诸峰;〕大岭之北,云雾顶分支西下,〔为泉室、天台诸峰。〕夹而成坞,寺在其中,寺始于梁天监中。⽔口西去,环锁甚隘,亦胜地也。宋晦庵、南轩诸迹,没俱于火。寺西有洗衲池,补⾐石在涧旁。渡⽔口桥,即北上山,西北登一里半,又平行一里半,得天台寺。寺有僧全撰,名僧也。适他出,其徒中立以芽茶馈。〔盖泉室峰又西起⾼顶,突为天台峰。西垂一支,环转而南,若大尾之掉,几东接其南下之支。南面⽔仅成峡,內环一坞如玦,在⾼原之上,与方广可称上下二奇。〕返宿方广庆禅、宁禅房。

  先是,余由南沟趋罗汉台至方广;比登古龙池,乃东上侧刀峰,误出天柱东;及宿福严,适佛鼎师通道取木,遂复辟罗汉台路。余乃得循之西行,且自天柱、华盖、观音、云雾至大坳,皆衡山来脉之脊,得一览无遗,实意中之事也。由南沟趋罗(汉)台亦迂,不若径登天台,然后南岳之胜乃尽。

  二十八⽇ 早起,风雨不收。宁禅、庆禅二僧固坚持留,余強别之。庆禅送至补衲台而别。遂沿涧西行,南北两界,山俱茅秃。五里,始有石树萦溪,崖影溪声,上下映。又二里,〔隔溪前山,有峡自东南来,与方广⽔合流西去。〕北向登崖,崖下石树愈密,涧在深壑,其中有黑、⽩、⻩三龙潭,两崖峭削,故路折而上,〔闻声而已,不能见也。〕已而平行山半,共三里,过鹅公嘴,得龙潭寺。寺在天台西峰之下,南为双髻峰。盖天台、双髻夹而西来,以成龙潭之流;潭北上即为寺,寺西为狮子峰,尖削特立,天台以西之峰,至此而尽;其南隔溪即双髻西峰,而莲花以西之峰,亦至此而尽;过九龙,犹平行山半,五里,自狮子峰南绕其西,下山又五里,为马迹桥,而衡山西面之山始尽。〔桥东去龙潭十里,西去湘乡界四十里,西北去⽩⾼三十里,南至衡界孟公坳五里。〕自马迹桥南渡一涧,〔润即方广九龙⽔去⽩⾼者。〕即东南行,四里至田心。又越一小桥,一里,上一低坳,不知其为界头也。过坳又五里,有⽔自东北山间悬崖而下,其⾼数十仞,是为小响⽔塘,盖亦衡山之余波也。又二里,有⽔自北山悬崖而下,是为大响⽔塘。〔阔大过前崖,而⽔分两级,转下峡间,初见上级,后见下级,故觉其不及前崖飞流直下也。〕前即宁⽔桥,问⽔从何处,始知其南由唐夫沙河而下衡州草桥。盖自马迹南五里孟公坳分衡、衡山界处,其⽔北下者,即由⽩⾼下一殒江,南下者,即由沙河下草桥,是孟公坳不特两县分界,而实衡山西来过脉也。第其坳甚平,其西来山即不甚⾼,故不之觉耳。始悟衡山来脉非自南来,乃由此坳东峙双髻,又东为莲花峰后山,又东起为石廪峰,始分南北二支,南为岣嵝gǒu lǒu⽩石诸峰,北为云雾、观音以峙天柱。使不由西路,必谓岣嵝、⽩石乃其来脉矣。

  由宁⽔桥饭而南,五里,过国清亭,逾一小岭,为穆家洞。其洞回环圆整,〔⽔〕自东南绕至东北,〔乃石廪峰西南峡中⽔;〕山亦如之,而东附于衡山之西。径洞二里,复南逾一岭,一里,是为陶朱下洞,其洞甚狭,⽔直西去。路又南⼊峡,二里,复逾一岭,为陶朱中洞,其⽔亦西去。又南二里,上一岭,其坳甚隘,为陶朱三洞,其洞较宽于前二洞,而不及穆洞之回环也。二里,又逾一岭,为界江,其⽔由东南向西北去。界江之西为大海岭。溯⽔南行一里,上一坳,亦甚平,乃衡之脉又西度为大海岭者。其坳北之⽔,即西北下唐夫;其坳南之⽔,即东南下横口者也。逾坳共一里,为傍塘,即随⽔东南行。五里,为黑山,又五里,⽔口,两山凑,⽔由其內破壁而⼊,路逾其上。一里,⽔始出峡,路亦就夷平。又一里,是为横口。傍塘、〔黑〕山之⽔南下,岣嵝之⽔西南来,至此而合。其地北望岣嵝、⽩石诸峰甚近,南去衡州尚五十里,遂止宿旅店。是⽇共行六十里。

  二十九⽇ 早起,雨如注,乃踯躅泥途中。沿溪南行,逾一小岭,是为上梨坪。又逾一小岭,五里,是为下梨坪,复与溪遇。又循溪东南下,十里,为杨梅滩,有石梁南北跨溪上,溪由梁下东去,路越梁东南行。五里⼊排冲,又行排中五里,南逾青山坳,排冲者,冈自谭碧岭东南至青山,分为两支,俱西北转,两冈排闼tà门,夹成长坞,缭绕为田,路由之⼊,至青山而坞穷。乃逾坳而南,陂陀⾼下,滑泞几不留⾜,而⾐絮沾透,亦疲而不觉其寒。十里,下望⽇坳,为⻩沙湾,则蒸江自西南沿山而来,路遂随江东南下,又五里为草桥,即衡州府矣。觅静闻,暮得之绿竹庵天⺟殿瑞光师处。亟投之,就火炙⾐,而衡山古太坪僧融止已在焉。先是,予过古太坪,上古龙池,于山半问路静室,而融止及其师兄应庵双瞽。苦留余。余急辞去,至是已先会静闻,知余踪迹。盖融止扶应庵将南返桂林七星岩,故道出于此,而复与之遇,亦一缘也。

  绿竹庵在衡北门外华严、松萝诸庵之间。八庵连络,俱幽静明洁,呗bài呗即梵,佛教徒念经诵之声相闻,乃藩府焚修焚香修道之地。盖桂王以亲藩乐善,故孜孜于禅教云。

  三十⽇ 游城外河街,泞甚。暮,返宿天⺟殿。

  
译文

  二十二⽇奋力急速地朝山上攀登。从岳庙往西越过将军桥,岳庙的东、西两面都是山涧。往北人山一里,为紫云洞,其实也没有洞,不过是山前面的一条山冈环绕在山口处围成一个山坞罢了。由此上岭一里,从大石头后越过一条山脊。从络丝潭北面走下一岭,又顺着络丝潭上游的山涧走一里,为宝善堂。那里两条山涧⽔从西两个山⾕中流来,堂前有块大石头如同刀劈的一样,西边那条山涧⽔环绕石头下边,流出⽟板桥,与东边那条山涧⽔汇合而往南流去。宝善堂隔在两条山涧⽔中间,它距离岳庙已有五里。从堂后面仍然踩着石瞪朝上走一里,又顺西涧东面的山岭平行两里,为半云庵。从庵后渡到涧西边,踏着石阶直往上走两里,攀上一座山峰,为走了一里多,路南边有个铁佛寺。从寺后踏着石阶往上一里,路两旁尽是些纷的细竹。上岭,到丹霞寺。从半山庵、丹霞寺侧面往北朝上走,竹子树木相衬映,青翠的颜⾊仿佛要滴落到⾐服上洁走在竹丛中,听到泉声涂涂。从半云庵越过山涧后,从未与⽔流相遇,以为山⾼没有⽔了,到此听到⽔声感到特别愉快。当时一心想登上山顶,经过各寺庙都没有进去。从丹霞寺往上走三里,为湘南寺,又走两里,到南天门。向东平走两里,路岔开。往南走一里,到飞来船和讲经台。转回到原路,又向东朝下走半里,往北越过山脊,再往西北朝上走三里,到达上封寺。上封寺东面有虎跑泉,西面有卓锡泉

  二十三⽇在上封寺。

  二十四⽇在上封寺。

  二十五⽇在上封寺。

  二十六⽇天气晴朗。到了观音崖,再次登上祝融会仙桥,从不语崖往西朝下走。八里后,路岔开。〔路口南边为茅坪。〕往北走两里,到九龙坪。仍然转回路口,往南走一里,到茅坪。往东南从半山中走,四里后渡过纷的山涧⽔,到大坪路岔开。〔往东南去的是上南天门的路。〕从西南面的小路直往上走四里,为老龙池,有一池⽔在岭坳上,不很清澈。僧人的净室大多在岭外。又往西南走,到侧刀峰西面、雷祖峰东面路岔开。往东走两里,登上侧刀峰。从侧刀峰顶上平行两里,走下山顶,所越过的山脊很狭窄。从⾚帝峰北面走一里,绕到峰东面,路岔开。于是往南从山坳中向东行,一里,转出天柱峰东面,便往南朝下走。走五里,过了狮子山后与大路合,于是从岔路往西进⼊福严寺,〔寺中的佛殿已经倾塌,僧人佛鼎打算新建。〕住在明道山房。

  二十七⽇早晨听到雨声,餐后出发时稍微停了些。从寺西面顺着天柱峰南边走一里,又往西朝上走两里,越过天柱峰分朝南面的山脊,折往北,顺天柱峰西面走一里,登上从西边延伸过来的山脊,便从山脊上往西南行,从这里起就是顺着华盖峰的东面走了。一里,转到华盖峰南面,往西走三里,顺华盖峰西面往北朝下走。这时急风骤雨来临,我撑伞而行。往北越过一小块山间平地,又上了岭,共走一里,折往西从岭脊上行。接连越过三座山脊,或者顺岭北,或者顺岭南,共走三里而又上了岭。从那岭直往上走两里,就是观音峰了。从观音峰北面的树林中行三里,雨才停下来,然而天空中霆仍十分浓密。又往西南朝下走一里,见到观音庵,这才知没路。又朝下走一里,为罗汉台。有条路从北面山坞中过来、它就是从南沟来的路。从罗汉台又往南朝上走两里,接连越过两座山脊,丛密的树木也没有了,山峰间都是些茅草。随后越过⾼⾼的山顶,往南朝下走一里,见到一座丛木生长的小山,这就是云雾堂。云雾堂中有个老僧人,法号叫东窗,年纪九十八岁,还能和客人同样地起⾝互行打拱作揖的礼仪。这时雾气稍微散开了些,又往南朝下走一里,见到从东面过来的大路,于是折往西下去,又走一里半到达山涧边,越过山涧上的桥到西面,就是方广寺。〔寺的正殿崇祯初年遭灾被毁,三尊佛像现都裸露在雨中。〕大略大岭的南面,石凛峰分出支脉往西延伸下去,成为莲花等山峰;大岭的北面,云雾堂所在山峰的峰顶分出支脉往西延伸下去,成为泉室、天台等山峰。它们夹峙而形成山坞,方广寺就位于山坞中,〔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山坞的⽔口往西过去的地方,峰峦回环锁,很是险要狭窄,也是一处名胜之地〔宋代朱晦庵、张南轩留在寺中的各种遗迹,都毁灭于火灾中〕。寺西面有个洗袖池,补⾐石则在山涧旁边。跨过⽔口桥,就往北上了山,向西北攀登一里半,又平走一里半,见到天台寺。寺中有个僧人叫全撰,是个有名的僧人。当时恰巧他外出了,他的徒弟中立馈赠了我一些最嫰的茶叶。大略泉室峰从西面⾼顶延伸而来,突起而成为天台峰。天台峰西面垂下一条支脉,它环绕而折向南面,若像一条摆动的大尾巴,几乎往东连接着天台峰向南延伸下去的那条支脉。天台峰南面两山间的⽔流细小,山峡內环绕着一个山坞如同块⽟,这山坞位于⾼山之上,与方广寺所在的那山坞可称为上下两奇。返回方广寺宿在庆禅和宁禅的房中。

  原先,我想从南沟前往罗汉台再到方广寺;等登上古龙池,却往东上了侧刀峰,错转出天柱峰东面;到宿在福严寺时,正好佛鼎禅师凿通道路取木修殿,便又辟开了到罗汉台的路。我这才得以顺着那辟开的路往西行,而且从天柱峰、华盖峰、观音峰、云雾堂所在的山峰到大坳,都是衡山来脉的峰脊,得以一览无遗,实在是心中快意的事。从南沟前往罗汉台,道路也绕,不如径直登上天台峰,这样南岳衡山的优美景致便可以览尽。

  二十八⽇早晨起来,风雨未停。宁禅、庆禅两位僧人坚决挽留我,我強硬地辞别了他们。庆禅送我到补钠台才与我分别。于是沿山涧往西行,南北两边,山都是光秃秃的,尽生长着些茅草。走五里,才有石崖树木萦绕在溪畔,崖影溪流,上下相映照。又走两里,溪对岸的前山间,有个山峡自东南面延伸过来,山峡中的⽔与方广寺来的⽔汇合而流往西去。我们向北朝山崖上攀登,山崖下面石头树木更加茂密,山涧⽔处深⾕之中,那深⾕中有黑、⽩、⻩三个龙潭,因为⾕两边崖壁峻峭陡削,所以路折往上走,这样便只是听到⽔声而已,不能见到龙潭。随后在山半平行三里,过鹅公嘴,到龙潭寺。此寺在天台峰的西峰下,寺南面为双髻峰。大概天台峰、双髻峰夹峙而往西延伸过来,从而形成了有兰个龙潭在其中的那条⽔流;龙潭北面山上就是寺,寺西面为狮子峰,尖削陡峭,孤峰耸立,天合峰以西的山峰,到此结束;狮子峰南面溪流对岸就是双髻峰的西峰,莲花峰以西的山峰,也到此结束。过了九龙坪,依然从半山中朝前平行,五里后,从狮子峰南面绕到峰西面,下了山又走五里,为马迹桥,衡山西面的山峦这才结束。马迹桥东距龙潭十里,西距湘乡县界四十里,西北距⽩⾼三十里,南到衡县界孟公坳五里。从马迹桥往南渡过一条山涧,就是从方广寺、九龙坪流往⽩⾼去的那条。然后便往东南行,四里到田心。又越过一座小桥,走一里,登上一个低矮的山坳,我当时不知道它是往两县分界处。越过山坳又走五里,有条⽔流从东北面山间悬崖上倾泻下来,⾼有几丈,这里是小响⽔塘,大约这⽔也是衡山⽔流的余波。又走两里,有条⽔流从北面山上悬崖间倾泻下来,这里是大响⽔塘。⽔面的宽处超过前面那崖壁上的,但⽔分成两级折下山峡间,先看见上面的一级,然后见到下面的那级,所以觉得它不如前面崖壁上的那样飞流直下。大响⽔塘前面就是宁⽔桥,我向旁人询问桥下的⽔从何处流来,才知道它是往南从唐夫沙河而流下衡州城草桥。大略从马迹桥南面五里衡、衡山两县分界处的孟公坳起,⽔往北流是从⽩⾼流下一琐江,往南流是从沙河流下草桥,因此孟公坳不只是两县的分界,而实际上是衡山往西延伸而来的山脉经过的地方。只是这山坳很平,衡山往西延伸而来的山岭不很⾼,所以没有觉察到罢了。我这才悟出衡山的来脉不是从南面来,而是从此坳东面耸起为双髻峰,又往东为莲花峰后面的山,又往东耸起为石凛峰,这才分成南北两支,南支为峋峻、⽩石等山峰,北支为云雾堂所在的山峰和观音峰,而后耸起为天柱峰。假若不从衡山西面走,必定认为峋峻峰、⽩石峰就是它的来脉了。

  在宁⽔桥吃了饭后往南走,五里,经过国清亭,然后越过一座小山岭,为穆家洞。那洞曲折环绕,圆而齐整,⽔流从洞的东南面绕到东北面,它就是石凛峰西南山峡中的⽔流;洞周围的山也是环绕盘曲,往东连接衡山的西面。过洞走两里,又往南翻越一座山岭,走一里,为陶朱下洞,那洞很狭窄,⽔从洞中直往西流去。道路又向南进⼊山峡中,走两里,又翻越一座山岭,为陶朱中洞,洞中的⽔也往西流去。又往南走两里,登上一座山岭,岭坳很狭窄,那地方为陶朱三洞,此洞较宽于前面的两个洞,但不如穆洞那样曲折环绕。走两里,又越过一座山岭,为界江,江⽔从东南向西北流去。界江的西面为大海岭。溯⽔往南行一里,登上一个山坳,它也很平,是衡山的山脉又往西延伸为大海岭的那个山坳。山坳北边的⽔,就是往西北流下唐夫的那条;山坳南边的⽔,就是往东南流下横口的那条。翻过山坳共走一里,为傍塘,便沿⽔流往东南行。走五里,为黑山,又走五里,为⽔口,两山迫近,⽔流从中间破壁而⼊,道路则要翻越⽔流上面的山崖。一里后,⽔才流出山峡,路也趋平。又走一里,就是横口。傍塘、黑山的⽔往南流下来,峋峻峰的⽔从西南流来,到此处便汇合。从此地向北眺望,峋缕、⽩石等众山峰很近,它南距衡州城还有五十里,于是便停下来住宿在旅店中。这一天共行了六十里。二十九⽇早晨起来,大雨如注,于是在泥泞的道路中艰难地行走,边往前走边向后滑。沿溪往南行,越过一座小山岭,为上梨坪。又越过一座小山岭,走五里,为下梨坪,到这里又与溪流相遇。又沿溪往东南朝下走,十里,为杨梅滩,有座石桥南北横架在溪上,溪⽔从石桥下往东流去,路越过石桥往东南走。走五里进⼊排冲,又从排冲走五里,向南翻越青山坳。所谓排冲,是一条山冈从谭碧岭往东南延伸到青山后,分为两支,都折向西北,两座山冈中间如同一扇门,它们相夹而形成长长的山坞,山坞中田畴环绕,路顺山坞进去,到了青山山坞便结束了。于是翻过山坳往南走,山坡⾼低不平,泥浆滑溜,儿乎不能立⾜,⾐服里层的棉絮虽然透了,也因为疲惫而不觉得寒冷。走十里,下了望⽇坳,为⻩沙湾,蒸江从西南面沿山而来,道路于是顺江往东南朝下走。又走五里为草桥,就到达衡州府城了。去找寻静闻,傍晚在绿竹庵天⺟殿瑞光禅师处见到了他。赶忙奔到瑞光禅师房中,凑近火烘烤⾐服,而衡山古太坪的僧人融止这时已经在瑞光禅师的房中了。这之前,我经过古太坪,上古龙池,在半山中曾到融止的静室何路,融止和他师兄应庵〔双目失明。〕苦苦挽留我,我急着告辞而去,到现在他已经先见着静闻,所以静闻知道了我的踪迹。因为融止搀扶着应庵打算南下返回桂林七星岩,所以经过这地方,而我又与他们相遇,也是‘次机缘。绿竹庵在衡州城北门外华严、松萝等众庵之间。八个庵连接着,各庵都幽静明亮而清洁,僧人诵经的声音互听得到,它们是藩府焚香修道的地方。大概因为桂王以宗室受封者的⾝份而乐于行善,所以对于佛教中的事极为努九而不怠。

  三十⽇游览城外的河街,街道上泥浆很深很烂。傍晚时,返回天⺟殿住宿。 UmuXs.CoM
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徐霞客游记,历史小说徐霞客游记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徐弘祖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徐霞客游记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