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徐霞客游记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 书号:10175  时间:2017/3/26  字数:11991 
上一章   粤西游日记十六    下一章 ( → )
  二十八⽇ 参慧束炬导游真仙后暗洞。始由天柱老君像后⼊,皆溪西崖之陆洞也。洞至此千柱层列,百窦纷披,前之崇宏,忽为窈窕,前之雄旷,忽为玲珑,宛转奥隙,靡不穷搜。石下有巨蛇横卧,以火烛之,不见首尾,然伏而不动。逾而⼊,复逾而出,竟如故也。然此奥虽幽邃,犹溪西一隅,时时由其隙东瞰溪流,冀得一当,而终未能下涉。既出,回顾溪窦,內透天光,对崖旁通明⽳,益觉神飞不能已。遂托参慧⼊市觅筏倩舟,以为⼊洞计。〔参慧复燕ruò点燃炬引予,由岩前左石下,北⼊深⽳。⽳虽幽深,无啂柱幻空,然下多龙脊,盘错伏,鳞爪宛然,亦一奇也,出洞,参慧即往觅舟。〕既而念参慧虽去,恐不能遽得,不若躬往图之,且以了老人、香山诸胜。乃复出洞,北遵大道行。已而西望山峡间,峰峦耸异。适有老农至,询知其內有刘公岩,以草深无导者,乃从下廓南先趋老人岩。共二里至其下,遂先⼊下岩。岩门东向,其內广而不甚崇。时近午郁蒸,⼊之即清凉心骨。其西北有窍,深⼊渐暗,不能竟。闻秉炬以进,其径甚远,然幽伏不必穷也。从门左仍跻石峡,上抵前岩,转透后岩。其內结阁架庐,尽踞洞口,惟阁西则留余地以为焚爂cuàn之所,前有台一方,上就石笋镌象焉。由此再西⼊,石窦渐隘而暗,爇炬探之,侧⾝而⼊,悬级而坠,皆甚仄,无他奇也。出就阁前凭眺,则上下悬崖峭绝,菜邕江西来潆其北麓,自分自合,抵岩下而北转临城,大江当其前,环城聚其下,〔渺然如天表飞仙;〕其直北即为香山,为八景之一。就窗中令道人指示所从道,遂下山。绝流渡菜邕江,⽔浅不及膝。遂溯江北行,望其西江所从来处,峰峦瑰异,〔內有场洞。〕几随路而西,一里,遇一僧荷薪来,问之,始知香山尚在东北也。乃转从草径循北山之东麓,一里抵香山。于是向西登级,有庙在两山坳间,其神为梁、吴二侯。径寂而殿森,⾚暑中萧萧令人⽑悚。闻其神甚灵异,然庙无碑刻,不知其肇于何代,显以何功也。始余就饭香山,既至而后知庙虚无人。遂东北逾一桥,过演武场,南共一里,即⼊西门,寥寂殊甚,东抵县前饭焉。出南门,觅药市纸,俱不能得。遇医者询之,曰:“此中猪子、山⾖俱出罗城。所云不死草者,乃挂兰,悬空不槁,乃草不死,非能不死人也。”为之一笑。又南过下廓,遇樵者,令其觅舟⼊真仙。二人慨然许之。先是,余屡觅之居人,惧云:“此地无筏,而舟为陂阻,无由⼊洞,须数人负之以趋。”不意此二人独漫许之,余心不以为然。然窃计岩中有遗构,可以结桴fú小筏浮⽔,但木巨不能自移,还将与参慧图之。既抵岩,则参慧已归,亦云觅舟不得,惟觅人结桴为便。意与余合,余更幸⼊洞有机,欣然就卧。

  二十九⽇ 晨起,余促参慧觅结桴者,未行而昨所期樵者群呼而至,谓予曰:“已⼊洞否?”余应以待舟。樵者曰:“舟不能至。若联木为桴,余辈从⽔中挟之以⼊,便与舟同。”余令参慧即以觅人钱畀之。其人群而负木⼊溪,伐竹为筏。顷间联桴已就,复以岩中大梯架其上,上更置木盆。余乃踞坐盆中,架⾜梯上。诸人前者纤引,旁者篙挟,后者肩耸,遇深渊辄浮⽔引之,遥不能引,辄浮⽔挟之。始由洞口溯流,仰瞩洞顶,益觉穹峻,两崖石壁劈翠夹琼,渐进渐异,前望洞內天光遥遥,层门复窦,映左右。从澄澜回涌中破空濛而⼊,诵谪仙李⽩“流⽔杳然,别有天地”句,若为余此⽇而亲道之也。既⼊重门,崆峒上涵,渊黛下潴,两旁俱有层窦盘空上嵌,映幌漾,回睇⾝之所⼊,与前之所向,明光皎然,彼此照耀,人耶仙耶,何以至此耶,俱不自知之矣!挟桴者认其中爇炬登崖,以穷旁窍,余令先朔流出〔后〕洞,以穷明窦。乃复浮⽔引桴,遂抵洞门。其门西南向,昅川饮壑。溪破石而下,桴抵石为所格,不能⼊溪。乃舍桴践石而出洞,又剨然一天也。溪石坎坷,不能置〔踵〕,望左崖有悬级在伏莽中,乃援莽蹠zhí脚底空而上。不数十步,辄得蹊径。四望平畴中围,众峰环簇,即余昔来横道北岩之东北隅也,第来时大道尚在南耳。乃随山左东过一小坳,计转其前,即双梁以东大道,从小径北跻山椒,即老君座对崖旁透之⽳,俱可按方而求。而挟桴者俱候余仍游洞內,乃返而登桴,顺流⼊洞,仍抵中扃jiōng门户。视东西两旁俱有⽳可登,而西崖⽳⾼难登,且前游暗洞,已仿佛近之,而东崖则⽳竞门纷,曾未一历,遂爇炬东⼊。其上垂啂成幄,环柱分门,与老君座后暗洞之胜丝毫无异。从其內穿隙透窍,多有旁⽳,上引天光,外逗云影,知其东透山肤甚薄,第⽳小窦悬,不容人迹,漫为出⼊耳。从其侧宛转而北出,已在老君对崖之下层,其处有金星石、龙田诸迹,因崖为台,下临溪流。上有石阈圊qīng厕所池,岂昔亦有结榭以居,架飞梁以渡者耶?其后壁大镌“寿山福(地)”四大字,法甚古异,不辨其为何人笔。再出即为对崖之上层,其上亦列柱纵横,明窍外透,但石崖峻隔,与此层既不相通。仍引桴下浮,从溪中再上,而溪崖亦悬嵌,无由上跻。计其取道,当从洞前南转,抵小坳之东北,跻山椒而后可⼊;洞中非架飞梁,不能上也。乃从桴更⼊洞,其下⽔口旁洞俱浅隘,无他异。始绝流引桴,还登东崖,诸人解桴撤木,运归旧处。余急呼其中一黠xiá聪慧者,携余炬,令导为刘公洞游。

  北遵大道半里,即西南转⼊小岐,向山峡中,依前老农所指示行;导者虽屡樵其处,不识谁为刘公岩也。又二里,抵山下。望一洞在南山,东向而卑伏;一洞在南山,北向而⾼骞;一洞在北山中突之峰,东向而浅列。方莫知适从,忽闻牧者咳嗽声,遥呼而询之,则北向⾼骞者是。亟披莽从之。其人见余所携炬一束,哂曰:“⼊此洞须得炬数枚乃可竟。此一炬何济?”余始信此洞之深邃,而恨所携之炬少也。伏莽中石磴隐隐,随之而跻,洞门巨石前横。从石隙⼊,崖石上大镌“西峰之岩”四字,为宝祐三年1225年李桂⾼书。其前又有碑记二方,其一不可读,其一为绍定元年1228太守刘继祖重开此岩,而桂林司理参军饶某记而并书者也。其记大约云:桂西灵异之气多钟于山川,故真仙为天下第一,而曰老人者次之,曰⽟华、弹子者又次之,而西峰岩则与真仙相颉颃,而近始开之。余始知此洞之名为刘公者以此,而更信此洞之始,其开道建阁,极一时之丽。而今乃荒塞至此,益慨融之昔何以盛,今何以衰耶!⼊洞,內甚宽敞,先爇炬由其后右畔⼊,则啂柱络,户窦环转,不数丈而出。又从其后左畔⼊,则啂柱宏壮,门窦峻峡,数丈之后,愈转愈廓,宝幢⽟笋,左右森罗,升降曲折,杳不可穷,亦不可记。其时恐火炬易尽,竭蹶前趋,尝脔而出只尝了切下来的一小块⾁,不知蔗境最后得到的佳境更当何如也。唐容《真仙镌记》谓:“西峰岩比弹子同于加奇而稍窄。”所云“窄”者,岂以洞门巨石亏蔽目前,未悉其宮墙之宏邃耶?下山,西望北山中突东向之洞,其外虽浅而石态氤氲,门若双列,中必相通。亟趋其下,则崖悬无路。时导者已先归,见余徘徊仰眺,复还至,引⼊南麓小洞。其门南向而浅,与上岩不通。盖上岩危瞰峰半,遥望甚异,而近眺无奇,且路绝莫援,不得不为却步。既东行,回首再顾,则氤氲之状,复脉脉系人。仍強导者还图攀跻,导者乃芟翳级石,猿攀以登,余亦仿而随之,遂历其上。则削壁层悬,虽两崖并列,而中不相通,外复浅甚,盖徒有玲珑之质,而未通窈窕之关,始兴尽而返。仍东南二里,抵真仙岩。时适当午,遂憩岩中,搜览诸碑于巨石间,而梯为石滑,与之俱坠,眉膝皆损焉。

  真仙岩中明夹可栖,寂静无尘,惟泉声轰轰不绝,幽处有蛇,不为害,而蚊蚋甚多,令人不能寐。计八中夜,闻有声甚宏,若老人謦咳咳嗽然,久而不绝。早起询之,乃大虫鸣也。头大于⾝,夜潜⽳中,然惟此夕作声,余寂然。

  七月初一⽇ 早起,以跌伤故,姑暂憩岩中。而昨晚所捶山⾕碑犹在石间,未上墨渖,恐为⽇烁,強攀崖拓之。甫竟而参慧呼赴晨餐,余乃去而留碑候燥,亟餐而下,已为人揭去。先是,余拓左崖上《老君像碑》,越宿候⼲,亦遂乌有。至是两番失之,不胜怅怅。盖此中无纸,前因司道檄县属僧道携纸来岩拓《元祐籍》,余转市其连四陆张。拓者为吏所监督,候《籍碑》完,方能为余拓韩忠献大碑,故栖迟以待。余先以余闲取一纸分拓此碑,而屡成虚费。然碑可再拓,而纸不可再得,惟坐候拓者,完忠献大碑而已。是⽇僧道期明⽇完道碑,初三⽇乃得为余拓,而韩碑大,两侧不能着脚,余先运木横架焉。

  初二⽇ 是⽇为县城墟期,余以候拓淹留停留,姑⼊市观墟;出洞而后知天雨,洞中溪声相溷,晴雨不辨。乃还洞,再拓⻩碑。下午仍憩岩中。

  初三⽇ 早雾,上午乃霁。坐洞中候拓碑者。久之至,则县仍续发纸命拓,复既期初四焉。余乃出洞,往觅对崖明窍之径。东越洞前石梁,遂循山南转而西,径伏草中,时不能见;及抵后山过脊,竟不得西向登崖之径;乃践棘攀石,莽然跻山半觅之,皆石崖嵯峨,无窍可⼊。度其处似过而南,乃悬崖复下。忽有二农过其前,亟趋询之,则果尚在北也。依所指西北上,则莽棘中果有一窍,止容一⾝,然下坠甚深,俯而瞰之,下深三丈余,即北崖僧栖所对望处也。已闻拓碑僧道笑语声,但崖峻而下悬,不能投虚而坠。眺视久之,见左壁有竖隙,虽直上无容⾜攀指处,而隙两旁相去尺五,可以臂绷而⾜撑。乃稍下,左转向隙,而转处石皆下垂,无上岐,圆滑不受攀践,磨腹而过,若鸟之摩空像鸟儿擦天而飞,猿之踔虚猿猴跨沟涧,似非手⾜之灵所能及也。既至隙中,撑支其內,无指痕安能移⾜,无⾜衔安能悬⾝。两臂两⾜,如胶钉者然,一动将溜而下。然即不动,而撑久力竭,势必自溜。不若乘其势而蹲股以就之,迨溜将及地,辄猛力一撑,遂免颠顿。此法亦势穷而后得之,非可尝试者也。既下,则岩宽四五丈,中平而下临深溪,前列柱缀楞如勾栏然,恐人之失⾜深崖,而设以护之者。岩內四围环壁,有卷舒活泼之意,似雕镂而非雕镂所能及者。前既与西崖罨映,后复得洞顶双明,从其中遥顾溪之两端,其出⼊处俱一望皎然,收一洞之大全,为众妙之独擅。真仙为天下第一,宋张孝祥题:“天下第一真仙之岩。”而此又真仙之第一也。岩右崖前一石平突溪上,若跏趺之座,上有垂啂滴溜,正当其端,而端为溜滴,⽩莹如⽟,少洼而承之,何啻仙掌之露盘也。由其侧攀崖而北,又连门两龛,內俱明洁无纤污,而右壁回嵌,⾊态异,皆如初坠者。其前崖上,亦有一柱旁溪而起,中复纤圆若指,上抵洞顶,复结为幢络紧束的丝线,散为蛟龙,绕纤指下垂,环而夭矫者数缕,皆有⽔滴其端。其內近龛处,复有一石圆起三尺,光莹如瓶卣yǒu古代青铜酒器,以手拍之,声若宏钟,其旁倒悬之石,声韵皆然,而此则以突竖而异耳。此三洞者,內不相通而外成联璧,既有溪以间道,复有窍以疏明,既无散漫之滴洒洞中,又有垂空之啂恰当户外,卧云壑而枕溪流,无以逾此!此溪东上层之崖也。其⼊南与下层并峙之崖相隔无几,而中有石壁下揷溪,无能外渡。稍內有隙南⼊,门曲折而內宛转,倒垂之龙,缪胶着、粘附纵横。冀其中通南崖,而尚有片石之隔,若凿而通之,取道于此,从下层台畔结浮桥以渡老君座后,既可以兼上下两崖之胜,而宛转中通,无假道于外,以免投空之险,真济胜之妙术也。时余虽随下溜其中,计上跻无援,隔溪呼僧栖中拓碑者,乞其授索垂崖,庶可挽之而上。而拓者不识外转之道,漫以长梯涉溪。而溪既难越,梯长不及崖之半,即越溪亦不能下。徬徨久之,拟候岩僧参慧归,觅道授索,予过午犹未饭,反覆环眺,其下见竖隙,虽无可攀援,而其侧覆崖反有凹孔,但上瞰不得见,而下跻或可因。遂耸⾝从之,若鸟斯翼,不觉已出阱而透井,其喜可知也。仍从莽中下山,一里,由石梁转⼊岩而饭焉。下午,以⾐裈kūn积垢,就溪浣濯,遂抵暮。

  约厥明焉。余待之甚闷。〔闻西南十里古鼎山,有龙岩⾼悬,铁旗新辟,且可从真仙后溯灵寿上流。〕以下午探古鼎铁旗岩,新开者。而拓者既去,参慧未归,姑守囊岩中,遂不得行。

  初五⽇ 吴道与境禅之徒始至,为拓韩碑。其碑甚大,而石斜列,余先列木横架,然犹分三层拓,以横架中碍,必拓一层解架,而后可再拓也。然所拓甚草率,而字大镌浅,半为漫漶模糊不清,余为之剜污补空,竟⽇润⾊之,而终有数字不全。会拓者以余纸拓《元祐籍》、此碑为崖而大,此携碑而整。《老君洞图》与像。下午,僧道乃去,余润⾊韩碑抵暮。

  
译文

  二十八⽇参慧捆了火把导游真仙岩后面的暗洞。开始时由擎天柱老君像后进去,都是溪西石崖陆上的洞。洞到此千柱层层排列,成百的洞⽳纷纷裂开,前边的⾼大,忽然变为窈窕之状,前边的雄伟空旷,忽然变得玲珑小巧,弯弯转转幽深的隙,没有不尽量搜寻穷尽的。岩石下亮条巨蛇横卧着,用火照它,不见首尾,但伏着不动。跨过蛇进去,又越过它出来,居然如故。不过这个隐秘之处虽然幽深,仍只是溪西的一个角落,时时从石中东瞰溪流,希望找到一处适当的地方,但始终不能下涉。出来后,回头看溪⽔流过的洞⽳,里面透出天光,对面石崖旁通着一个透亮的洞⽳,越觉得神魂飞动不能自已。便托付参慧去市中帮助寻找木筏小船,为进洞作打算。参慧又点燃火把领着我,由洞前左边的岩石下去,向北进⼊深⽳。⽳中虽幽深,没有钟啂石柱在空中变幻,但下边有很多龙一样的石脊,盘绕错地伏着,鳞甲爪子十分真,也是一处奇景。出洞后,参慧立即去找船。随即考虑参慧虽然去了,恐怕不能马上找到,不如亲自去找船,并且去了结老人岩、香山诸处胜境。于是又出洞,向北顺大道走。不久望见西方山峡间,峰峦耸立很奇特。恰好有个老农来到,打听后知道那里面有刘公岩,因为草深没有向导,只好从下廓南先赶到老人岩。共二里来到它下边,便先进人下洞。洞口向东,洞內宽却不怎么⾼。此时将近中午,郁闷如蒸,进洞后立感清凉沁⼊心骨。它的西北有个石窍,深⼊进去渐渐暗下来,不能走到头。听说举着火把进去,那路非常远,不过幽暗低伏不必走到头。从洞口左边仍登上石峡,往上走到前洞,转弯穿到后洞。洞內架设了楼阁房屋,全盘踞在洞口,唯有阁西留有空余的地方作为烧火做饭的场所,前边有一个方台,上边就着石笋雕刻了佛像。由此再往西进去,石⽳慢慢变得又窄又暗,点燃火把探看,侧⾝进去,⾼悬的石阶往下坠,都十分狭窄,没有其他奇特之处。出来到楼阁前凭眺,就见上下悬崖陡绝,菜琶江自西流来潇徊在山的北麓,自然分开又自然合流,流抵岩洞下便向北转到县城。大江位于山前,环形的城池聚在山下,飘飘渺渺的样子如同天外的飞仙。它的正北方就是香山,是八景之一。凑近窗口令道士指点去香山的路,便下了山。截流渡过菜琶江,⽔浅不到膝。于是溯江往北行,望见它西面江⽔流来之处,峰峦瑰丽奇异,山中有场洞。几乎顺路往西去,走了一里,遇上一个和尚挑着薪柴走来,向他打听,才知道香山还在东北。于是转而从草丛中的小径沿北山的东麓,一里走到香山。从这里向西登石阶,有庙在两山的山坳间,庙中的神是梁、吴二侯。小径荒寂而殿堂森,⾚⽇炎热之中风遭咫令人⽑骨惊然。听说这神非常灵验,可是庙中无碑刻,不知它肇始于哪个朝代,是凭什么功劳显赫的。起初我打算到香山吃饭,来到之后才知庙中空虚无人。只好往东北越过一座桥,经过演武场,向南共走一里,马上进⼊西门,十分冷落荒寂,往东来到县衙前吃了饭二出了南门,想要找药买纸,都不能得到。遇见一个医生向他打听,说:“这一带的猪子、山⾖都出产在罗城,所说的不死草是挂兰,悬在空中不会枯搞,是草不死,不是能让人不死。”为此付之一笑。又向南路过下廓,遇上抒柴人,命令他们去找船进真仙岩,二人慨然应允了。这之前,我多次向居民找船,都是说:“此地没有木筏,而船被山坡隔着,无法进洞,须要几个人扛着船走过去。”意想不到唯独这两人很随便地就答应下来,我心里边不以为然。但是私下盘算岩洞中有遗弃的建筑物,可以造小木筏浮⽔进去,但木料‮大巨‬不能独自移动,还将与参慧谋划这事。抵达岩洞后,参慧已归来,也说船找不到,唯有找人来造小木筏方便些,意思与我相合,我更庆幸⼊洞有了机会,欣然就寝。

  二十九⽇早晨起,我催促参慧去找造木筏的人,未动⾝而昨天约定的樵夫成群呼唤着来了,告诉我说:“已进了洞没有?"’我回答他们在等船。樵夫说:“船不能到这里。如果用木头连接成木筏,我们这些人从⽔中在两旁拉着进去,便与船一样了。”我命令参慧立即把找人的钱给他们。这些人成群地扛着木头跳⼊溪中,砍来竹子造成木筏。顷刻间连结的木筏已经造成,又把岩洞中的大梯子架在木筏上,上边再放上木盆。我就坐在盆中,把脚架在梯子上。众人在前边的用绳子拉,在旁边的用竹嵩夹持,在后边的用肩头推,遇到深⽔就浮在⽔上拉木筏,太远不能拉,就浮⽔在两旁推木筏。开始时由洞口溯流而⼊,仰望洞顶,益发觉得弯隆⾼峻,两侧山崖的石壁如劈开的翡翠夹着的美⽟,慢慢进去渐渐异样起来,望前边洞內天光远远的,层层石门重重洞⽳,"2映在左右。从澄澈回旋汹涌的大浪中冲破空漆进去,诵读着请仙李⽩“流⽔杳然”、“别有天地”的诗句,好像是为我今⽇而亲自昑咏出来的诗一样。进⼊重重石门之后,上方涵着空空的山洞,下边积着青黑⾊的深渊,两旁都有层层洞⽳盘结在⾼空镶嵌在石壁上,⽔波漾映照,回头看自己进来的地方,与前方向着的地方,光明皎洁,彼此照耀,是人呢还是神仙呢,为了什么来到这里的呢,全都不知道了!扶着木筏的人想从半路上点燃火把登上石崖,去穷究旁洞,我命令先溯流出后洞,去探究明洞。于是又浮⽔拖着木筏,终于到达洞口。洞口向西南,昅进河流饮进壑⾕,溪流冲破石崖而下。木筏划到石崖下被挡住,不能进⼊溪中,只好舍弃木筏踩着石崖出了洞,又是豁然一个天地了。溪⽔中石头坎坷不平,不能落脚,望见左边山崖上有⾼悬的石阶在倒伏的草莽中,就抓住草丛踏着⾼空上登。不到数十步,便找到小径。四面望去‮央中‬是一围平野,群峰呈环状簇拥着,就是我先前来时横在路北边岩洞的东北隅了,只不过来时大道还在南面罢了。于是顺着山的左侧往东走过一个小山坳,估计转到它前面,就是两座桥以东的大道,从小径向北登上山顶,就老君神座对面石崖上往旁侧穿透的洞⽳,全都可按方位求出来。可扶木筏的人都等着我仍去游洞內,只得返回来登上木筏,顺流⼊洞,仍来到中间的门洞。看看东西两旁都有洞⽳可登,但西侧石崖上的洞⽳⾼难登,况且先前游暗洞时,已仿佛走近这里了,而东侧石崖上则洞⽳争逐石门纷纭,未曾走过一次,便点亮火把向东进去。顶上悬垂的钟啂石形成筛慢,环列的石柱分隔成石门,与老君神座后面暗洞的胜景丝毫无异。从那里边穿隙钻石窍,有许多旁洞,上面引⼊天光,外边逗引着云彩的影子,心知这里往东穿透山的表层十分薄,只是石⽳小孔洞⾼悬,不容人走,只好漫无目的地出⼊几处而已。从它侧边弯弯转转往北出来,已在老君对面石崖的下层,此处有金星石、龙田诸种胜迹,就着石崖筑为平台,下临溪流。上面有石门槛和粪池,莫非从前也有建房居住,架飞桥渡过来的人吗?它后方的石壁上大大地刻着“寿山福地”四个大字,笔法十分古怪,辨不出它是什么人的笔迹。再出去就是对面石崖的上层,那上边也纵横排列着石柱,透亮的洞⽳通到外边,但石崖陡峻隔断了,与此层完全不相通。仍拖着木筏下浮,打算从溪中再上去,可溪边的石崖也悬绝嵌⼊⽔中,无从上登。估计到那里经由的路径,应当从洞前往南转,到达小山坳的东北方,登上山顶然后才能进去;洞中如不是架起飞桥,是不能上去的。于是随着木筏再次⼊洞,溪流下⽔口旁的洞都浅窄,没有别的奇特之处。这才拉着木筏横过溪流,返回来登上东面的石崖,众人解开木筏拆散了木头,运回原处。我急忙叫住其中一个聪慧的人,带上剩余的火把,命令他领路去游刘公洞。

  向北顺大道行半里,立即往西南转⼊岔开的小路,向着山峡中,依照先前老农指点的路线走;向导虽常在此处打柴,但不认识哪里是刘公岩。又二里,抵达山下。望见一个洞在南山,朝向东方,低伏着;一个在南山,朝向北方,⾼挂着;一个洞在北山‮央中‬突起的山峰上,向着东方,浅浅地排列着。正在不知往哪里去时,忽然听到有牧人的咳嗽声,远远呼叫着向他问路,原来向北⾼挂着的洞是刘公岩。急忙拨开草丛从那里走去。那人见我仅带着一束火把,讥笑说:“进此洞须得几束火把才可走到头。这一束火把顶什么用?”我这才相信此洞之深邃,而悔恨带来的火把少了。倒伏的草丛中石瞪隐隐约约,顺着石瞪上登,洞口有巨石横在前边。从石中进去,石崖上大大地刻着“西峰之岩”四个字,是宝佑三年李桂⾼书写的。它前边又有两块碑记,其中之一不可读,其中一块是绍定元年知府刘继祖重新开辟这个岩洞,而桂林司理参军饶某人作记文并书写的碑刻。〔此碑记大约是说:桂林以西神奇优美的自然现象大多集中于山⽔,所以真仙岩是天下第一,而称做老人岩的次于它,叫⽟华岩、弹子岩的又次一等,可西峰岩却与真仙岩不相上下,近来才开辟了它。〕我这才知道此洞的名字叫刘公的原因是因为这个,而且更相信此洞刚开辟时,开路建阁,一时间极其壮丽。然而今天竟然荒凉闭塞到这种地步,益加感慨融县的昔⽇是为什么繁盛,而今天是由于什么衰微的呢!⼊洞后,里面十分宽敞,先点燃火把由洞后右侧进去,就见钟啂石柱,门户样的洞⽳弯弯转转,不到数丈便出来了。又从洞后左侧进去,就见钟啂石柱宏伟壮丽,门洞状的洞⽳形成陡峻的峡⾕,几丈之后,越转进去越宽阔,宝幢⽟笋,在左右森然罗列,升降曲折,杳渺不可穷尽,也不能记住。此时担心火把容易燃尽,竭力跌跌绊绊往前赶,就是所谓的浅尝辄止,不知最后的佳境更将如何。唐容的《真仙镌记》说:“西峰岩与弹子岩相比,相同之处更加奇异可稍微窄了些。”所说的“窄”难道是因为洞口被巨石遮蔽了眼前,未详尽了解它宮墙內的宏大深邃么?下山来,西望北山在‮央中‬突起向东的洞,它外边虽浅可岩石的姿态云烟氮氯,洞口好像是双双并列,中间必定相通。急忙赶到它下边,却见悬崖无路。此时向导已先回去了,见我徘徊仰视,又返回来,领我进⼊南麓的小洞。洞口向南而且浅,与上洞不通。原来上洞⾼⾼俯瞰在山峰半上,远望很奇特,可近看无奇,况且路断了无处攀援,不得不为之却步。往东走了之后,回头再看,则见云烟氮氯之状,又脉脉含情系人心弦。再次強迫向导返回来设法攀登,向导这才割去障蔽的草丛踏着岩石,猿猴样地攀登上去。我也模仿着跟随他走,终于爬到那上面。就见峭壁层层悬绝,虽然两洞的崖壁并列,可中间不相通,外边又非常浅,原来是徒有小巧玲珑的本质,却没有幽深之处相通的通道,这才尽兴而返。仍然往东南行二里,抵达真仙岩。此时恰当正午,便停息在岩洞中,在巨石间搜览诸碑,爬梯子时因为石头滑,人与梯子一同跌落,眉头和膝盖都受了伤。

  真仙岩中明亮紧凑可以居住,寂静无尘,唯有泉⽔声轰轰隆隆不断,幽暗处有蛇,不伤害人,但蚊子非常多,让人不能安睡。二十八⽇半夜,听见有声音极为洪亮,好像老年人咳嗽一样,很长时间不停。早晨起后打听此事,却是大虫叫。这种大虫头大过⾝子,夜间潜⼊洞中,不过仅在这天夜里发出声响,其他时候都安安静静。

  七月初一⽇清早起,由于跌伤的缘故,暂且歇息在岩洞中。而昨晚所捶的⻩山⾕的碑帖还在石壁上,未上墨汁,怕被⽇晒,勉強攀上石崖去拓。刚拓完而参慧呼唤前去吃早餐,我便离开而留下碑帖等候⼲燥,慌忙吃了饭下来,已被人揭去。这之前,我拓左侧崖壁上的《老君像碑》,过了‮夜一‬等待⼲燥,也竟然没有了。到此时两次丢失拓片,噤不住怅怅不乐。原来这一带缺纸,先前因司道发文书命县属的和尚道士带着纸来岩洞中拓《元佑籍碑》,我辗转买了六张连四纸。拓碑的人被官吏监督着,要等《籍碑》拓完,才能为我拓韩忠献的大碑,所以长时间住下等待。我先在空闲时拿一张纸分别摩拓此碑,可屡次⽩⽩浪费。不过碑可以再拓,而纸却不能再找到,唯有坐等拓碑的人来拓完韩忠献的大碑而已。这一天和尚道士约定明⽇拓完司道要的碑,初三⽇才能为我拓,而韩忠献的碑大,两侧不能落脚,我事先搬木头横架在这里。

  初二⽇这天是县城的赶集⽇,我因为等着拓碑滞留下夹,想姑且进城去观看集市;出洞后才知天下着雨,〔洞中溪⽔声相混,晴天雨天分辨不出。〕只好返回洞中,再去拓⻩山⾕的碑。下午仍停息在洞中。

  初三⽇早晨下雾,上午才晴开。坐在洞中等拓碑的人。很久才来到,县里却仍又继续发纸来命令拓碑,又约定初四之后,我就出了洞,去找对面石崖上透亮石窍的路径。向东越过洞前的石桥,便沿着山南向西转,小径伏在草中,时常不能看见;等走到后山延过的山脊时,竟然找不到向西登崖的小径;只得踩着荆棘抓着岩石,莽莽撞撞地登到半山找洞,都是巍峨的石崖,无洞⽳可⼊。推测此处似乎走过了,而南边是悬崖,又下山来。忽然有两个农民路过山前,急忙赶去询问他们,则果然还在北边。依照指点的路向西北上走,就见草丛荆棘中果然有一个洞⽳,只容得下一个⾝子,可下坠十分深,俯⾝下瞰洞中,下面深三丈多,就是北面石崖僧房对望之处了。不久听见拓碑的和尚道士的说笑声,但崖壁陡峻而下面悬空,不能投⾝虚空坠落下去。眺望了很久,见左侧石壁上有条竖的裂隙,虽然笔直向上没有落脚抓指的地方,可裂隙两旁相距一尺五,可用手臂绷紧并用脚撑住。于是慢慢下去,往左转向裂隙,可转过去之处岩石都向下垂,没有向上的分岔之处,圆滑不能承受攀踏,擦着肚子过去,好像飞鸟擦过天空,猿猴跳越虚空一样,似乎不是灵巧的手脚所能及的了。来到裂隙中后,支撑在那里边,没有手抓的裂痕怎能动脚,没有容⾜之处哪能悬吊⾝体。双手双脚,如胶粘钉钉一般,动一动就将滑下去。然而即便想不动,可撑久了力气用尽,势必自己滑下去。不如乘下滑之势用‮腿大‬下蹲接近地面,及将滑到地面时,马上猛力一撑,终于免于跌倒,这种方法也是穷途末路后才想到的,不是可以尝试一下的方法呀!下去后,就见洞宽四五丈,‮央中‬平坦而下临深溪,前方排列着石柱点缀着窗权如像栏杆的样子,像是担心人失⾜跌⼊深崖,而设立以保护游人一样。洞內四周环绕石壁,有卷曲舒展活泼的意趣,好似雕镂而成却不是雕镂所能及的。前方既与西面的石崖互相掩映,后边洞顶又有一双明洞,从其中远看溪流的两头,溪流的出⼊处都是一眼望去皎洁明亮,收揽了整个洞的全部景观,独自拥有众多的奇妙之处。真仙岩是天下第一,〔宋代张孝祥题道:“天下第一真仙之岩。,"j而此处又是真仙岩中的第一了。洞右石崖前有一块岩石平平地突出到溪上,好像盘腿打坐的座位,上方有下垂的钟啂石滴下⽔滴,正当它的顶端,而顶端被⽔滴下滴,洁⽩晶莹如⽟,微微下洼承接着⽔滴,何止是仙人掌中承接甘露的盘子呢!由它侧边攀石崖往北走,又有门连在一起的两个石完,里面全很明洁没有丝毫污迹,可右侧石壁旋绕着嵌进去,颜⾊与形态相变异,都如最初下坠之处。它前边的石崖上,也有一石柱依傍着溪流耸起,中段又纤细圆滑如同手指,上达洞顶,又盘结成筛帐与缨络,散开成蛟龙,绕着如纤细的手指处下垂,环形而屈曲的几缕,在它们的尖端都有⽔滴下滴。那里面靠近石完之处,又有一块岩石圆圆凸起三尺,光洁晶莹如瓶卤,用手拍击它,声音好似宏钟,它旁边倒悬的岩石,声音都这样,而这块岩石却由于突起竖立着而显出异彩罢了。这三个洞,里边不相通而外边却成为联在一起的⽟环,既有溪流在中间作为通道,又有洞⽳透⼊明光,既无散漫的⽔滴洒在洞中,又有垂在⾼空的钟啂石恰好正当门外,卧在云雾缭绕的壑⾕中,而头枕着溪流,没有地方能超过此处!这是溪流东面上层的石崖。它的南边与下层对峙的石崖相隔不多,可中间有石壁下揷到溪底,不能渡到外面。稍內些有裂隙往南进去,裂口曲曲折折而里边弯弯转转,倒垂的石龙,相纵横扭结。希望这当中有通到南面的石崖,但还有一片岩石隔着,如果凿通这里,从这里取道,从下层的石台畔架浮桥渡到老君神座后边,既可以兼收上下两层石崖的胜景,而且中间弯弯转转通着,不必绕道于外,以免从⾼空跳下的危险,真是有利于胜境的妙法了。此时我虽顺势下滑到洞中,考虑上登无处可攀,隔着溪流呼叫僧房中拓碑的人,请求他们给条绳子垂下崖壁来,或许可挽着绳子上去。可拓碑的人不认识外面转进来的路,徒劳无益地想用长梯涉过溪⽔。但溪流既难越过,梯子的长度又不到崖壁的一半,即使是越过溪流也不能下去。仿徨了很久,打算等洞中的僧人参慧归来,找路抛给绳子。我过了中午还未吃饭,反复环视,在它下边见有竖直的裂隙,虽无处可攀援,但它侧面下覆的石崖上反而有凹孔,只是从上俯瞰不能见到,而从下上登或者可以依赖它们。于是从那里‮动耸‬⾝体,好像鸟劈动翅膀,不知不觉,已钻出了深井,那种喜悦之情可想而知了。仍从丛莽中下山,一里路,由石桥转⼊洞中吃饭。下午,因为⾐积満了污垢,就着溪⽔清洗,居然到了傍晚。

  初四旧拓碑人早晨来到,是因为剩余的碑未拓完,到中午才完工,立即前去呈送给县里,再次约定在明天。我等待他们十分烦闷。听说西南十里有处古鼎山,有座龙岩⾼悬,铁旗岩新近开辟,而且可从真仙岩后溯灵寿溪的上游。打算下午去探古鼎山铁旗岩,〔新开辟的洞。〕可拓碑人既已离去,参慧又未归,姑且在洞中守行李,终于不能出行。

  初五⽇吴道士与镜禅的徒弟这才来到,为我拓韩忠献的碑。此碑极大,而石壁斜斜地排列着,我事先排了木头横架起来,但仍要分三层拓,由于横着的架子在中间妨碍着,必得拓完一层就解开架子,然后才能再拓。然而他们拓的十分草率,且字大刻得又浅,一半漫德了,我为他们挖去污点填补空缺,整天都在润饰拓片,但始终有几字不全。会聚拓碑人用剩余的纸拓《元佑籍碑》、〔此碑是宋代知军沈昑所刻。因为他的祖先也被列⼊名册之中,故而用家传的本子刻了此碑,与桂林龙隐岩刻的相同。但龙隐岩是刻在崖壁上而且字大,此处是刻碑而字迹工整。)((老君洞图》与《老君像碑》。下午,和尚道士这才离开,我润饰韩忠献碑的拓片直到天黑。 uMUxS.cOm
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徐霞客游记,历史小说徐霞客游记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徐弘祖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徐霞客游记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