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元史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元史  作者:宋濂、王祎等 书号:10207  时间:2017/3/26  字数:20335 
上一章   卷四十三    下一章 ( → )
  董文炳(士元 士选)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任为藁城令。同列皆⽗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谗之府,府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世祖在潜藩,癸丑秋,受命宪宗征南诏。文炳率义士四十六骑从行,人马道死殆尽,及至吐番,止两人能从。两人者挟文炳徒行,踯躅道路,取死马⾁续食,⽇行不能三二十里,然志益厉,期必至军。会使者过,遇文炳,还言其状。时文炳弟文忠先从世祖军,世祖即命文忠解尚厩五马载糗粮文炳。既至,世祖壮其忠,且闵其劳,赐赉甚厚。有任使皆称旨,由是⽇亲贵用事。

  己未秋,世祖伐宋,至淮西台山寨,命文炳往取之。文炳驰至寨下,谕以祸福,不应,文炳脫胄呼曰:“吾所以不极兵威者,活汝众也,不速下,令屠寨矣。”守者惧,遂降。九月,师次罗堡。宋兵筑堡于岸,陈船江中,军容甚盛。文炳请于世祖曰:“长江天险,宋所恃以为国,势必死守,不夺其气不可,臣请尝之。”即与敢死士数十百人当其前,率弟文用、文忠,载艨艟鼓棹疾趋,叫呼毕奋。锋既,文炳麾众趋岸搏之,宋师大败。命文用轻舟报捷,世祖方驻香炉峰,因策马下山问战胜状,则扶鞍起立,竖鞭仰指曰:“天也!”且命他师毋解甲,明⽇将围城。既渡江,会宪宗崩。闰十一月,班师。

  庚申,世祖即位于上都,是为中统元年,命文炳宣慰燕南诸道。还奏曰:“人久驰纵,一旦遽束以法,不可。危疑者尚多,宜赦天下,与之更始。”世祖从之,反侧者遂安。二年,擢山东东路宣抚使。方就道,会立侍卫亲军,帝曰:“亲军非文炳难任。”即遥授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佩金虎符。

  三年,李璮反济南。璮剧贼,善用兵。文炳会诸军围之,璮不得遁。久之,贼势⽇蹙,文炳曰:“穷寇可以计擒。”乃抵城下,呼璮将田都帅者曰:“反者璮耳,余来即吾人,毋自取死也。”田缒城降。田,璮之爱将,既降,众遂,禽璮以献。璮兵有浙、涟两军二万余人,勇而善战,主将怒其与贼,配诸军,使杀之。文炳当杀二千人,言于主将曰:“彼为璮所胁耳,杀之恐乖天子仁圣之意。向天子伐南诏,或妄杀人,虽大将亦罪之,是不宜杀也。”主将从之。然他杀之者已众,皆大悔。

  璮伏诛,山东犹未靖,乃以文炳为山东东路经略使,率亲军以行。出金银符五十,有功者听与之。闰九月,文炳至益都,留兵于外,从数骑⾐冠而⼊。居府,不设警卫,召璮故将吏立之庭,曰:“璮狂贼,诖误汝等。璮已诛死,汝皆为王民。天子至仁圣,遣经略使抚汝,当相安毋惧。经略使得便宜除拟将吏,汝等勉取金银符,经略使不敢格上命不予有功者。”所部大悦,山东以安。

  至元三年,帝惩李璮之潜销方镇之横,以文炳代史氏两万户为邓州光化行军万户、河南等路统军副使。到官,造战舰五百艘,习⽔战,预谋取宋方略,凡厄塞要害皆列栅筑堡,为备御计。帝尝召文炳密谋,大发河北民丁。文炳曰:“河南密迩宋境,人习江淮地利,宜使河北耕以供军,河南战以辟地。俟宋平,则河北长隶兵籍,河南削籍为民。如是为便。又将校素无俸给,连年用兵,至有⾝为大校出无马乘者。臣即所部千户私役兵士四人,百户二人,听其雇役,稍食其力。”帝皆从之,始颁将校俸钱,以秩为差。

  七年,改山东路统军副使,治沂州。沂与宋接境,镇兵仰內郡饷运。有诏和籴本部,文炳命收州县所移文。众谏以违诏,文炳曰:“但止之。”乃遣使⼊奏,略曰:“敌人接壤,知吾虚实,一不可;边民供顿甚劳,重苦此役,二不可;困吾民以惧来者,三不可。”帝大悟,罢之。九年,迁枢密院判官,行院事于淮西。筑正两城,两城夹淮相望,以缀襄及捣宋腹心。

  十年,拜参知政事。夏,霖雨,⽔涨,宋淮西制置使夏贵帅舟师十万来攻,矢石雨下,文炳登城御之。一夕,贵去复来,飞矢贯文炳左臂,着胁。文炳拔矢授左右,发四十余矢。箙中矢尽,顾左右索矢,又十余发,矢不继,力亦困,不能张満,遂闷绝几殆。明⽇,⽔⼊外郭,文炳麾士卒却避,贵乘之,庒军而阵。文炳病创甚,子士选请代战,文炳壮而遣之,复自起束创,手剑督战。士选以戈击贵将仆,不死,获之以献。贵遂去,不敢复来。

  是岁,大举兵伐宋,丞相伯颜自襄东下,与宋人战罗堡。文炳以九月发正,十一年正月,会伯颜于安庆。安庆守将范文虎以城降。文炳请于伯颜曰:“大军既疲于罗堡,吾兵当前行。”伯颜许之。宋都督贾似道来御,师陈于芜湖,似道弃师走。次当涂,文炳复言于伯颜曰:“采石当江之南,和州对峙,不取,必有后顾。”遂进攻之,降知州事王喜。

  三月,有诏以时向暑热,命伯颜军驻建康,文炳军驻镇江。时扬州、真州坚守不下,常州、苏州既降复叛。张世杰、孙虎臣约真、扬兵誓死战,真、扬兵战每败,不敢出。世杰等陈大舰万艘,碇焦山下江中,劲卒居前。文炳⾝犯之,载士选别船。弟之子士表请从,文炳顾曰:“吾弟仅汝一子,脫吾与士选不返,士元、士秀犹⾜杀敌,吾不忍汝往也。”士表固请,乃许。文炳乘轮船,建大将旗鼓,士选、士表船翼之,大呼突阵,诸将继进,飞矢蔽⽇。战酣,短兵相接,宋兵亦殊死战,声震天地,横尸委仗,江⽔为之不流。自寅至午,宋师大败,世杰走,文炳追及于夹滩。世杰收溃卒复战,又破之,遂东走于海。文炳船小,不可⼊海,夜乃还。俘甲士万余人,悉纵不杀,获战船七百艘,宋力自此遂穷。

  十月,诸军分三道而进,文炳居左,由江并海趋临安。先是,江军佥判李世修降不果,文炳檄谕之,世修以城来附,令权本军安抚使。所过民不知兵,凡获生口,悉纵遣之,无敢匿者,威信前布,皆望旗而服。张瑄有众数千,负海为横,文炳命招讨使王世強及士选往降之。士选单舸至瑄所,谕以威德,瑄降,得海舶五百。十三年舂正月,次盐官。盐官,临安剧县,俟救至,招之再返不下。将佐请屠之,文炳曰:“县去临安不百里,声势相及,临安约降已有成言,吾轻杀一人,则害大计,况屠一县耶?”于是遣人⼊城谕意,县降。遂会伯颜于临安城北。张世杰以其主逃之海,文炳绕出临安城南,戍浙江亭。世杰计不行,乃窃宋主弟吉王鸑、广王昺南走,而宋主鳷遂降。

  伯颜命文炳⼊城,罢宋官府,散其诸军,封库蔵,收礼乐器及诸图籍。文炳取宋主诸玺符上于伯颜。伯颜以宋主⼊觐,有诏留事一委文炳。噤戢豪猾,‮慰抚‬士女,宋民不知易主。时翰林学士李槃奉诏招宋士至临安,文炳谓之曰:“国可灭,史不可没。宋十六主,有天下三百余年,其太史所记具在史馆,宜悉收以备典礼。”乃得宋史及诸注记五千余册,归之国史院。宋宗室福王与芮赴京师,遍以重宝致诸贵人,文炳独却不受。及官录与芮家,具籍受宝者,惟文炳无名。伯颜⼊朝奏曰:“臣等奉天威平宋,宋既已平,怀徕安集之功,董文炳居多。”帝曰:“文炳吾旧臣,忠勤朕所素知。”乃拜资德大夫、中书左丞。

  时张世杰奉吉王鸑据台州,而闽中亦为宋守。敕文炳进兵,所过噤士马无敢履践田麦,曰:“在仓者吾既食之,在野者汝又践之,新邑之民何以续命?”是以南人感之,不忍以兵相向。次台州,世杰遁。诸将先俘州民,文炳下令曰:“台人首效顺于我,我不暇有,故世杰据之,其民何罪?敢有不纵所俘者,以军法论!”得免者数万口。至温州,温州未下,令曰:“毋取子女,毋掠民有。”众曰:“诺。”其守将火城中逃,文炳亟命灭火,追擒其将,数其残民之罪,斩以徇。逾岭,闽人扶老来,漳、泉、建宁、邵武诸郡皆送款来附。凡得州若⼲、县若⼲、户口若⼲。闽人感文炳德最深,庙而祀之。

  十四年,帝在上都,适北边有警,亲将北伐。正月,急召文炳。四月,文炳至自临安。比至,帝⽇问来期。及至,即召⼊。文炳拜稽首曰:“今南方已平,臣无所效力,请事北边。”帝曰:“朕召卿,意不在是也。竖子盗兵,朕自抚定。山以南,国之本也,尽以托卿。卒有不虞,便宜处置以闻。中书省、枢密院事无大小,咨卿而行,已敕主者,卿其勉之。”文炳避谢,不许,因奏曰:“臣在临安时,阿里伯奉诏检括宋诸蔵货宝,追索没匿甚细,人实苦之。宋人未洽吾德,遽苦之以财,恐非安怀之道。”即诏罢之。又曰:“昔者泉州蒲寿庚以城降,寿庚素主市舶,谓宜重其事权,使为我扞海寇,诸蛮臣服,因解所佩金虎符佩寿庚矣,惟陛下恕其专擅之罪。”帝大嘉之,更赐金虎符。燕劳毕,即听陛辞。文炳求见皇太子,帝许之,复敕太子曰:“董文炳所任甚重,见毕即遣行。”既见,慰谕恳至。文炳留士选宿卫,即⽇就道,凡在上都三⽇。

  至大都,更⽇至中书、枢密,不署中书案。平章政事阿合马方恃宠用事,生杀任情,惟畏文炳,奷状为之少敛。尝执笔请曰:“相公官为左丞,当署省案。”请至再四,不肯署。皇太子闻之,谓宮臣竹忽纳曰:“董文炳深虑,非尔曹所知。”后或私问其故,文炳曰:“主上所付托者,在本之重,非文移之细。且吾少徇则济奷,不徇则致谗。谗行则⾝危,而深失付托本意。吾是以预其大政,而略其细务也。”

  十五年夏,文炳有疾,奏请解机务,诏曰:“大都署炽,非病者宜,卿可来此,固当愈。”文炳至上都,奏曰:“臣病不⾜领机务,西北⾼寒,筋骸舒畅,当复自愈,请尽力北边。”帝曰:“卿固忠孝,是不⾜行也。枢密事重,以卿佥书枢密院事,中书左丞如故。”文炳辞,不许,遂拜。八月天寿节,礼成赐宴,帝命坐文炳上坐,谕宗室大臣曰:“董文炳,功臣也,理当坐是。”每尚食,上食辄辍赐文炳。是夜,文炳疾复作,敕赐御医⽇来诊视。九月十三⽇,疾笃,洗沐而坐,召文忠等曰:“吾以先人死王事,恨不为国死边,今至此,命也。愿董氏世有男能骑马者,勉力报国,则吾死瞑目矣。”言毕,就枕卒。帝闻,悼痛良久,命文忠护丧葬藁城,令所过有司以礼吊祭,赠金紫光禄大夫、平章政事,谥忠献。子士元、士选。

  士元,一名不花,字长卿,文炳长子也。自襁褓丧⺟,祖⺟李氏爱之,谓文炳曰:“俟儿能言,即令读书。”数岁,从名儒受学。及长,善骑。宪宗征蜀,士元年二十三,从叔⽗文蔚率邓州一军西行。师次钓鱼山,宋人坚壁拒守。士元请代文蔚攻之,以所部锐卒先登,力战良久,以它军不继而还。宪宗壮之,赐以金帛。中统初,文蔚⼊典噤兵,士元以世家子选供奉內班,从车驾巡狩北方,尝预武定山之役。帝知其忠勤可任以事。会文蔚病卒,无子,命士元袭为千夫长。出师南征襄、汉,分噤兵戍淮上。士元在军中修敕武备,号令肃然。

  丞相伯颜克江南,宋兵保两淮未下,士元数与战,拔淮安堡,以功迁武节将军。从太师博鲁攻扬州,驻师湾头堡。时方大暑,博鲁病还京师,以行省阿里代领诸军。扬州守将姜才乘隙来攻。阿里素不习兵,率轻骑数百出堡,士元与别将哈剌秃以百骑从之。⽇已暮,宋兵至者万余,士元谓左右曰:“大丈夫报国,政在今⽇,勿惧也。”方整阵战,阿里趣令左旋,已乃遁去。士元与哈剌秃以部兵赴敌死战,鼓噪震地,泥淖马不能驰,乃弃马步战,至四更,敌众始退。及旦,阿里来视战地,见士元卧泥中,⾝被十七,甲裳尽⾚,肩舁至营而绝,年四十二。哈剌秃亦战死。

  江淮既平,伯颜⼊朝,言于帝曰:“淮海之役,所损者二将而已。”帝问其人,以士元与哈剌秃对。帝曰:“不花健捷过人,昼战必能制敌,夜战而死,甚可惜也。”至大元年,赠镇国上将军、佥书枢密院事,谥节愍。后加赠推诚效节功臣、资德大夫、中书左丞、护军,追封赵郡公,改谥忠愍。

  士选字舜卿,文炳次子也。幼从文炳居兵间,昼治武事,夜读书不辍。文炳总师与宋兵战金山,士选战甚力,大败之,追至海而还。及降张瑄等,丞相伯颜临阵观之,壮其骁勇,遣使问之,始知为文炳子。奏功,佩金符,为管军总管。战数有功。宋降,从文炳⼊宋宮,取宋主降表及收其文书图籍,静重识大体,秋毫无所取,军中称之。宋平,班师,诏置侍卫亲军诸卫,以士选为前卫指挥使,号令明正,得士大夫心。未几,以其职让其弟士秀。帝嘉其意,命士秀将前卫,而以士选同佥行枢密院事于湖广,久之召还。

  宗王乃颜叛,帝亲征,召士选至行在所,与李劳山同将汉人诸军以御之。乃颜军飞矢及乘舆前,士选等出步卒横击之,其众败走。缓急进退有礼,帝甚善之。桑哥事败,帝求直士用之,以易其弊,于是召士选论议政事,以中书左丞与平章政事彻理往镇浙西,听辟举僚属。至部,察病民事,悉以帝意除之,民大悦。有聚敛之臣为奷利,事发得罪且死,诈言所遣舶商海外未至,请留以待之,士选曰:“海商至则捕录之,不至则无如之何,不系斯人之存亡也。苟此人幸存,则无以谢天下。”遂竟其罪。浙多湖泊,广蓄怈以备⽔旱,率为豪民占以种艺,⽔无所居积,故数有⽔旱,士选与彻理力开复之。

  成宗即位,佥行枢密院于建康。未几,拜江西行省左丞。赣州盗刘六十伪立名号,聚众至万余。朝廷遣兵讨之,主将观望退缩不肯战,守吏又因以扰良民,贼势益盛。士选请自往,众欣然托之。即⽇就道,不求益兵,但率掾史李霆镇、元明善二人,持文书以去,众莫测其所为。至赣境,捕官吏害民者治之,民相告语曰:“不知有官法如此。”进至兴国县,去贼巢不百里,命择将校分兵守地待命。察知之人,悉置于法,复诛奷民之为囊橐者。于是民争出请自效,不数⽇遂擒贼魁,散余众归农。军中获贼所为文书,旁近郡县富人姓名具在。霆镇、明善请焚之,民心益安。遣使以事平报于朝。中书平章政事不忽木召其使谓之曰:“董公上功簿琊?”使者曰:“某且行,左丞授之言曰:朝廷若以军功为问,但言镇抚无状,得免罪幸甚,何功之可言!”因出其书,但请黜赃吏数人而已,不言破贼事。廷议深叹其知体而不伐。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廉威素著,不严而肃,凛然有大臣风。⼊佥枢密院事,俄拜御史中丞。前中丞崔彧久任风纪,善斡旋以就事功。既卒,不忽木以平章军国重事继之,方正持大体,天下望之,而已多病,遂以属之士选。风采明俊,中外竦然。

  时丞相完泽用刘深言,出师征八百媳妇国,远冒烟瘴,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已七八。驱民转粟饷军,谿⾕之间不容舟车,必负担以达。一夫致粟八斗,率数人佐之,凡数十⽇乃至。由是民死者亦数十万,中外然。而完泽说帝:“江南之地尽世祖所取,陛下不兴此役,则无功可见于后世。”帝⼊其言,用兵意甚坚,故无敢谏者。士选率同列言之,奏事殿中毕,同列皆起,士选乃独言:“今刘深出师,以有用之民而取无用之地。就令当取,亦必遣使谕之,谕之不从,然后聚粮选兵,视时而动。岂得轻用一人妄言,而致百万生灵于死地?”帝⾊变,士选犹明辨不止,侍从皆为之战慄,帝曰:“事已成,卿勿复言。”士选曰:“以言受罪,臣之所当。他⽇以不言罪臣,臣死何益!”帝麾之起,左右拥之以出。未数月,帝闻师败绩,慨然曰:“董二哥之言验矣,吾愧之。”因赐上尊以旌直言,始为罢兵,诛刘深等。世祖尝呼文炳曰董大哥,故帝以二哥呼士选。久之,出为江浙行省右丞,迁汴梁行省平章政事,又迁陕西。

  士选平生以忠义自许,尤号廉介,自门生部曲,无敢持一毫献者。治家甚严,而孝弟尤笃。时言世家有礼法者,必归之董氏。其礼敬贤士尤至。在江西,以属掾元明善为宾友,既又得吴澄而师之,延虞汲于家塾以教其子。诸老儒及西蜀遗士,皆以书院之禄起之,使以所学教授。迁南行台,又招汲子集与俱,后又得范梈等数人,皆以文学大显于时。故世称求贤荐士,亦必以董氏为首。晚年好读《易》,淡然终其⾝。每一之官,必卖先业田庐为行赀,故老而益贫,子孙不异布⾐之士,仕者往往称廉吏云。子守忠,云南行省参知政事;守悫,侍正府判官;守思,知威州。

  张弘范

  张弘范,字仲畴,柔第九子也。善马槊,颇能为歌诗。年二十时,兄顺天路总管弘略上计寿行都,留弘范摄府事,吏民服其明决。蒙古军所过肆暴,弘范杖遣之,⼊其境无敢犯者。中统初,授御用局总管。三年,改行军总管,从亲王合必⾚讨李璮于济南。柔戒之曰:“汝围城勿避险地。汝无怠心,则兵必致死。主者虑其险,苟有来犯,必赴救,可因以立功,勉之。”弘范营城西,璮出军突诸将营,独不向弘范。弘范曰:“我营险地,璮乃示弱于我,必以奇兵来袭,谓我弗悟也。”遂筑长垒,內伏甲士,而外为壕,开东门以待之,夜令士卒浚壕益深广,璮不知也。明⽇,果拥飞桥来攻,未及岸,军陷壕中,得跨壕而上者,突⼊垒门,遇伏皆死,降两贼将。柔闻之曰:“真吾子也。”璮既诛,朝廷惩璮尽专兵民之权,故能为,议罢大藩子弟之在官者,弘范例罢。

  至元元年,弘略既⼊宿卫,帝召见,意其兄弟有可代守顺天者,且念弘范有济南之功,授顺天路管民总管,佩金虎符。二年,移守大名。岁大⽔,漂没庐舍,租税无从出,弘范辄免之。朝廷罪其专擅,弘范请⼊见,进曰:“臣以为朝廷储小仓,不若储之大仓。”帝曰:“何说也?”对曰:“今岁⽔潦不收,而必责民输,仓库虽实,而民死亡殆尽,明年租将安出?曷若活其民,使不致逃亡,则岁有恒收,非陛下大仓库乎!”帝曰:“知体,其勿问。”

  六年,括诸道兵围宋襄,授益都淄莱等路行军万户,复佩金虎符。朝廷以益都兵乃李璮所教练之卒,勇悍难制,故命领之。戍鹿门堡,以断宋饷道,且绝郢之救兵。弘范建言曰:“国家取襄,为延久之计者,所以重人命而其自毙也。曩者,夏贵乘江涨送⾐粮⼊城,我师坐视,无御之者。而其境南接江陵、归、峡,商贩行旅士卒络绎不绝,宁有自毙之时乎!宜城万山以断其西,栅灌子滩以绝其东,则庶几速毙之道也。”帅府奏用其言,移弘范兵千人戍万山。既城,与将士较出东门,宋师奄至。将佐皆谓众寡不敌,宜⼊城自守。弘范曰:“吾与诸君在此何事,敌至将不战乎?敢言退者死!”即擐甲上马,立遣偏将李庭当其前,他将攻其后,亲率二百骑为长阵,令曰:“闻吾鼓则进,未鼓勿动。”宋军步骑相间突阵,弘范军不动,再进再却,弘范曰:“彼气衰矣。”鼓之,前后奋击。宋师奔溃。八年,筑一字城。破樊城外郭。九年,攻樊城,流矢中其肘,裹疮见主帅曰:“襄、樊相为齿,故不可破。若截江道,断其援兵,⽔陆夹攻,樊必破矣。樊破则襄何所恃。”从之。明⽇,复出锐卒先登,遂拔之。襄既下,偕宋将吕文焕⼊觐,赐锦⾐、⽩金、宝鞍,将校行赏有差。

  十一年,丞相伯颜伐宋,弘范率左部诸军循汉江,东略郢西,南攻武矶堡,取之。北兵渡江,弘范为前锋。宋相贾似道督兵阻芜湖,殿帅孙虎臣据丁家洲。弘范转战而前,诸军继之,宋师溃,弘范长驱至建康。十二年五月,帝遣使谕丞相毋轻敌贪进,方暑,其少驻以待。弘范进曰:“圣恩待士卒诚厚,然缓急之宜,非可遥度。今敌已夺气,正当乘破竹之势,取之无遗策矣。岂宜迂缓,使敌得为计耶?”丞相然之,驰驿至阙,面论形势,得旨进师。十二年,次瓜州,分兵立栅,据其要害。扬州都统姜才所统兵劲悍善战,至是以二万人出扬子桥。弘范佐都元帅阿术御之,与宋兵夹⽔阵。弘范以十三骑径度冲之,阵坚不动,弘范引却。一骑跃马挥刀,直趣弘范,弘范旋辔反刺之,应手顿毙马下,其众溃,追至城门,斩首万余级,自相蹂藉溺死者过半。宋将张世杰、孙虎臣等率⽔军于焦山决战,弘范以一军从旁横冲之,宋师遂败。追至圌山之东,夺战舰八十艘,俘馘千数。上其功,改亳州万户,后赐名拔都。从中书左丞董文炳由海道会丞相伯颜,进次近郊。宋主上降表,以伯侄为称,往返未决。弘范将命⼊城,数其大臣之罪,皆屈服,竟取称臣降表来上。十三年,台州叛,讨平之,诛其为首者而已。十四年,师还,授镇国上将军、江东道宣慰使。

  十五年,宋张世杰立广王昺于海上,闽、广响应,俾弘范往平之,授蒙古汉军都元帅。陛辞奏曰:“汉人无统蒙古军者,乞以蒙古信臣为首帅。”帝曰:“汝知而⽗与察罕之事乎?其破安丰也,汝⽗留兵守之,察罕不从。师既南,安丰复为宋有,进退几失据,汝⽗深悔恨,良由委任不专故也,岂可使汝复有汝⽗之悔乎?今付汝大事,能以汝⽗之心为心,则予汝嘉。”面赐锦⾐、⽟带,弘范不受,以剑甲为请。帝出武库剑甲,听其自择,且谕之曰:“剑,汝之副也,不用令者,以此处之。”将行,荐李恒为己贰,从之。至扬州,选将校⽔陆二万,分道南征,以弟弘正为先锋,戒之曰:“选汝骁勇,非私汝也。军法重,我不敢以私挠公,勉之。”弘正所向克捷。进攻三江寨,寨据隘乘⾼,不可近,因连兵向之。寨中持満以待,弘范下令下马治朝食,若将持久者。持満者疑不敢动,而他寨不虞也。忽麾军连拔数寨,回捣三江,尽拔之。至漳州,军其东门,命别将攻南门、西门,乃乘虚破其北门,拔之。攻鲍浦寨,又拔之。由是濒海郡邑皆望风降附。获宋丞相文天祥于五坡岭,使之拜,不屈,弘范义之,待以宾礼,送至京师。获宋礼部侍郞邓光荐,命子珪师事之。

  十六年正月庚戌,由嘲港发舶⼊海,至甲子门,获宋斥候将刘青、顾凯,乃知广王所在。辛酉,次崖山。宋军千余艘碇海中,建楼橹其上,隐然坚壁也,弘范引舟师赴之。崖山东西对峙,其北⽔浅,舟胶,非嘲来不可进,乃由山之东转南⼊大洋,始得其舟。又出奇兵断其汲路,烧其宮室。世杰有甥在弘范军中,三使招之,世杰不从。甲戌,李恒自广州至,授以战舰二,使守北面。二月癸未,将战,或请先用炮。弘范曰:“火起则舟散,不如战也。”明⽇,四分其军,军其东南北三面,弘范自将一军相去里余,下令曰:“宋舟嘲至必东遁,急攻之,勿令得去,闻吾乐作乃战,违令者斩!”先麾北面一军乘嘲而战,不克,李恒等顺嘲而退。乐作,宋将以为且宴,少懈,弘范舟师犯其前,众继之。豫构战楼于舟尾,以布幕障之,命将士负盾而伏,令之曰:“闻金声起战,先金而妄动者死!”飞矢集如猬,伏盾者不动。舟将接,鸣金撤障,弓弩火石作,顷刻并破七舟,宋师大溃。宋臣抱其主昺赴⽔死。获其符玺印章。世杰先遁,李恒追至大洋不及。世杰走趾,风坏舟,死海陵港。其余将吏皆降。岭海悉平,磨崖山之,勒石纪功而还。

  十月,⼊朝,赐宴內殿,慰劳甚厚。未几,瘴疠疾作,帝命尚医诊视,遣近臣临议用药,敕卫士监门,止杂人毋扰其病。病甚,沐浴易⾐冠,扶掖至中庭,面阙再拜。退坐,命酒作乐,与亲故言别。出所赐剑甲,命付嗣子珪曰:“汝⽗以是立功,汝佩服勿忘也。”语竟,端坐而卒。年四十三。赠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武烈。至大四年,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延祐六年,加保大功臣,加封淮王,谥献武。子珪,自有传。

  
部分译文

  董文炳,字彦明,董俊长子。⽗亲去世时他才十六岁。拜侍其轴先生为师,天敏慧,善记诵,年幼就如同成人。

  太宗七年(1235),因⽗亲是功臣而任他为藁城县令,同僚都与其⽗同辈,轻视他年少,下属胥吏也不怕他。文炳善于决断诉讼,施恩不施威。不久,同僚们听他指使,胥吏们拿文书求他签字时不敢仰视,百姓听他的教导。该县本来贫困,又加上旱灾蝗灾,上级又苛征暴敛,真是民不聊生。文炳将自己的粮食拿出数千石给本县,以减轻‮民人‬的负担。前任县令因军费不⾜,曾向有钱人家借贷,年息为本金一倍,计划用百姓的蚕丝麦粟偿还。文炳接任后,自己卖田若⼲亩以还债,又将县境內的闲田分给贫民耕种,因此流离外县的人相继还乡,数年之內家给人⾜。朝廷来清查户口,敢于隐瞒者诛杀并没收家产。文炳使百姓合家而居,这样可使户数减少。大家认为不可,查出来县令吃罪不起。文炳说:“为民获罪,我甘心情愿。”因而赋税额大减。邻县百姓有冤不能申,来求文炳决断。文炳去拜谒知府时,别县人都来看他,有人说:“吾多次听说董令,董令也同我们一样是人,但他为何明若神灵?”府衙向县索取无厌,文炳就是不给。有人到府里去告他的状,府衙想陷害他,文炳说“:我决不能剥削百姓来为自己谋利。”便弃官而去。

  宪宗三年(1253)秋,世祖奉命征南诏,文炳率义士四十六骑随行,人马在途中几乎死尽,到吐蕃时,随他而来的只剩下两人。这两人扶着文炳徒步前进,十分艰难,取死马⾁为食,每天走不到三二十里,但其志更坚,决心按时赶上部队。有使臣路过,遇见文炳,回去向世祖报告了文炳艰苦跋涉的情形。当时文炳之弟文忠早已随从世祖在军中,世祖立即命他带领五匹马载着粮食去接。文炳到了军中,世祖奖励其忠毅,念其穷苦,厚加赏赐。

  宪宗九年(1259)秋,世祖伐宋,至淮西,命文炳夺取台山寨。文炳至寨下,对守寨军讲明祸福,守军不理,文炳⾼声喊道“:我之所以不挥兵进攻,是想让你们不遭兵刃之灾,若坚持不降,那就要发动进攻,把你们杀个⼲净。”守军惧怕,开寨投降。九月,大军进至罗堡。宋军筑堡于江岸,列船于江中,显示出军势很盛的样子。文炳请示世祖:“长江天险,以此作为捍卫国家的屏障,势必死守。非攻下这地方以杀其气焰不可,臣请去试攻。”经世祖同意,便率敢死队数十百人为先锋,其弟文用、文忠率艨艟战船随后擂鼓呐喊以助威势。两军锋,文炳挥众登岸战斗,宋军大败。文用轻舟报捷,世祖驻香炉峰,策马上山问战胜的具体情况,听罢,命其他军队兵不解甲,准备明⽇攻城。大军渡江后,闻宪宗崩,于闰十一月班师北还。

  第二年世祖即位于上都,是为中统元年(1260),命文炳至燕南‮慰抚‬诸道。文炳去了解一些情形回来奏报“:那里的人久已随意惯了,若立即以法来约束他们是不行的,会引起他们的疑虑,最好大赦天下,除旧立新。”世祖采行,那些不愿顺从朝廷的人安静下来了。中统二年,提升文炳为山东东路宣抚使。刚刚起程赴任,朝廷建立侍卫亲军,世祖认为亲军非由董文炳领导不可,于是立即遥授他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佩带金虎符。

  中统三年,李王。。在济南起兵反叛。李王。。善于用兵,文炳约会诸军重重包围济南城,使李王。。不得逃跑。围困⽇久,李王。。的势力⽇弱,这时文炳认为“穷寇可以计擒”了,进抵城下,喊王。。将田都帅答话:“反抗朝廷者只李王。。一人,其余的只要来投顺都是自己人,不要自取灭亡。”田都帅弃城而下,械投降。田是李王。。的爱将,他投降,守城官兵大,生擒李王。。,开城投降。

  李王。。伏诛,然山东并未平定,于是任文炳为山东东路经略使,率亲军去弹庒。还给他金银符五十个,由他颁给有功之人。闰九月,文炳至益都,留兵于城外,只带数骑⼊城。住在城內也不设警卫,召王。。的故将训话:“王。。是狂贼,你们是受牵连。现王。。已死,你们都是朝廷臣民,天子是圣人,心怀仁爱,遣经略使来安抚你们,你们应当相安勿惧。本经略使有权任免将吏,只要你们勉力为朝廷效忠,就可得到金银符,本经略使决不敢违背朝命不给有功之人。”人心大喜,山东安然无事。

  至元三年(1266),为防止像李王。。这样的不义人叛,世祖想暗中消除各地区军事长官的兵权,便以文炳取代史氏两万户为邓州光化行军万户、河南等路统军副使。他到任后,造战舰五百艘,军队练习⽔战,准备取宋。凡要塞之处,皆列栅筑堡,加強防御。世祖召文炳秘密商议,准备大量征调河北民丁。文炳建议“:河南紧连宋境,‮民人‬习于江淮地利,最好使河北人种田收粮以供军需,河南以战争开辟疆土。待平宋之后,河北‮民人‬长期籍为兵,河南则改兵为民,这样为便。将校素无俸禄,连年用兵,以致有官为大校而出无马可乘。臣所部千户私役兵士四人,百户私役兵士二人,听从他们役使劳动,以自食其力。”帝皆听从,从此将校按军阶发给俸钱。

  至元七年,改任文炳为山东路统军副使,首府设于沂州。沂州与宋接界,其镇守军队给养靠內郡供应。朝廷命就地购粮,文炳命收回发给州县的购粮文书。大家认为这是违背圣旨,文炳说:“暂不征购。”立即派人⼊奏皇上“:敌人与我接壤,这样做会让敌人知我虚实,此一不可;边民供应军需已很劳苦,若再向他们征购,是增加其负担,此二不可;把我区的百姓弄得贫困不堪,别处的百姓就不敢来了,此三不可。”世祖顿时觉悟,停止向该地区征粮。至元九年,调任枢密院判官,负责枢密院的军务。文炳在正夹淮河构建两城,连接襄以扰宋朝腹心之地。

  至元十年,拜参知政事。是年夏季大雨连绵,淮⽔猛涨。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率⽔军十万来攻,箭如雨下,文炳登城指挥抵御。有天夜间,贵去复来,文炳左臂中箭。他拔出箭给左右,自己出四十余箭。自带的箭完了,向左右索取,又发十余箭,箭用完了,力量也用尽了,不能拉开弓。第二天,河⽔漫⼊正外城,文炳指挥士卒退避,夏贵乘势迫近守城。文炳箭创甚重,子士选请代⽗指挥战斗。文炳鼓励他,让他去出战,他自己起来包扎好创口,挥剑督战。士选以戈击倒夏贵,夏贵未死,撤兵而去,不敢再来。

  这年,元军大举伐宋,丞相伯颜自襄东下,与宋军战于罗堡。文炳九月从正出发,次年正月伯颜于安庆会师,安庆宋守将范文虎开城投降。文炳请示伯颜“:大军在罗堡战斗,十分疲劳,让我军前行。”伯颜同意。宋都督贾似道率军抵御,但到了芜湖就逃跑了。元军至当涂,文炳对伯颜说:“采石在长江南岸,与北岸和州对峙,若不攻取必有后顾之忧。”于是进攻和州,知州事王喜降。

  三月,朝廷考虑到南方天气渐热,暂停进军,命伯颜军驻扎建康,文炳军驻扎镇江。当时扬州、真州宋军坚守不下,常州、苏州又降而复叛。宋将张世杰、孙虎臣约真、扬两州兵誓死战斗,而真、扬兵每战必败。张世杰等将大舰万艘停泊于焦山下江中。文炳乘轮船,树大将旗,其子士选、侄士表领战舰为两翼,大呼冲锋陷阵,诸将随后前进,飞箭蔽⽇。两军短兵相接,宋兵亦殊死战斗,声震天地,横尸弃仗,江⽔为之不流。自寅时战到午时,宋军大败,世杰退走,文炳追到夹滩。世杰收纳溃兵再战,又败,东退⼊海。文炳因船小不能⼊海,至夜回师。这次战役,俘宋军万余人,都释放不杀,缴获战船七百艘。宋军力量从此削弱。

  十月,元军分三路前进,文炳居左,出大江沿海直趋临安。在此以前,宋江军佥判李世修想降,但未成功,文炳传令晓谕利害,世修归附,令他暂为本军安抚使。文炳军纪律严明,所过之地,民不知兵,凡俘虏百姓,一律释放,无人敢隐蔵,颇有威信,人们望旗而服。张王宣拥众数人,横行海上,文炳命招讨使王世強及子士选去劝降。士选单舟到张王宣处,谕以威德,王宣降,得海船五百艘。

  至元十三年舂正月,文炳军至盐官。盐官是临安的重要县城,正等待救兵。文炳两次派人去招降,都不肯从。将佐们要求攻下后大肆‮杀屠‬,文炳不许,对将佐说:“该县距离临安不远,声势相通。临安约降不杀人,已有言在先,我若轻杀一人就有害于大局,何况‮杀屠‬一县之人。”再派人⼊城去劝说,表明诚意,该县终降。文炳与伯颜会师于临安城北。张世杰拥宋皇帝逃⼊海中,文炳绕到临安城南,戍守浙江亭,使世杰的逃跑计划不能实行。世杰又私自将宋恭宗的兄长吉王赵曰正、弟广王赵籨带往南方,宋恭宗赵。。投降。

  伯颜命文炳⼊临安城,废除宋朝官府,解散宋军,封锁库蔵,没收礼乐器及各类图册。文炳将宋皇帝⽟玺送伯颜。伯颜要亲自送宋皇帝到京师大都去觐见世祖,诏令文炳留守临安,一切事务委董文炳‮理办‬。文炳噤止豪強横行,‮慰抚‬百姓,以致宋民还不知道国家已换了皇帝。当时,翰林学士李。。奉诏招宋朝的读书人到临安,文炳对他们说:“国可灭,但史不可埋没无闻。宋朝历经十六个皇帝,统治天下三百余年,其历史由太史官所记载的都在史馆,应都收集起来,以便考察其制度和礼仪。”经收集,得宋史及各种注记共五千余册,都送存于国史院,宋宗室福王赵与芮赴京师,将其珍宝馈赠给元朝廷诸贵人,只有文炳拒不接受。官府登记与芮的家产,籍册所记载接受他馈赠珍宝的人,唯独没有董文炳的名字。伯颜⼊朝奏报“:臣等奉天威平宋,宋既平定,招引和安抚百姓之功,董文炳居多。”世祖说:“文炳是我朝旧臣,其忠勤朕所素知。”于是拜为资德大夫、中书左丞。

  张世杰奉吉王曰正占据台州,福建也为宋人所有。文炳奉敕进兵,明令:所过兵马不得践踏田麦。他对将士说“:仓库的粮食我们吃了,在田野的禾苗被你们践踏,新区百姓如何生存下去?”因此,‮民人‬无不感,不忍以武力对抗。文炳军进抵台州,世杰又逃走了。诸将俘虏台州百姓,文炳下令:“台州‮民人‬首先效顺于我军,只是我军来不及到此,故世杰占有,其民何罪。敢有不释放所俘平民者,将以军法论处。”因此,幸免为奴者数万口。蒙军至温州,温州尚未攻下,文炳下令不准取民子女,不准掳掠民财。众皆愿遵行。宋温州守将烧城逃走,文炳急命灭火,追擒其将,列举其害民之罪,斩首示众。进⼊福建,百姓扶老携幼来,漳州、建宁、邵武诸郡都诚心投顺,得州、县、户口各若⼲。福建‮民人‬对文炳感恩戴德最深,建生祠祭祀。

  至元十四年,北边有警,帝在上都准备御驾亲征。正月,急召文炳回朝。四月,文炳从临安来到京师,帝立即召见。文炳拜见后请求道:“今南方已平,臣无处效力,请领兵北征。”帝曰:“朕召你回来不是这个意思。那些小子造反,朕自己去平息。山以南是国家本所在,都托付给你了。若有什么意外事情发生,你先自行处置后再奏报我。中书省、枢院,事无大小都要先问你而后行,已敕令各主持人照办,望卿勉力为之。”文炳辞谢,不准,他又进一步奏道:“臣在临安时,阿里伯奉诏清查宋朝所蔵货宝时追索无遗,人们苦不敢言,宋人未沾到我朝恩德,反而因财货而受苦,恐非安抚怀柔之道。”世祖立即诏令停止追索。又奏道“:昔⽇泉州蒲寿庚开城投降。寿庚素来主持市舶事务,我以为应重用他,使他为我朝捍御海寇,引导海滨诸蛮臣服,所以把我所佩的金虎符给他佩戴,望陛下恕臣擅自做主之罪。”世祖对此大为嘉奖,再赐金虎符。设宴慰劳之后,文炳即辞别皇帝,又求见皇太子,太子恳切慰劳。文炳留其子士选于近卫亲军,自己在上都仅三⽇立即启程往大都。

  到大都第二天至中书省和枢密院,但不过问中书省的事。当时平章政事阿合马正恃宠弄权,任意杀生,但只怕文炳,故其不法行为稍有收敛。文炳本为中书左丞,应当过问中书省事,阿合马再三再四请他去,他一直不肯。有人私下问他为什么如此,文炳说:“主上所托付于我的是维护国家本,而非处理公文这些小事。如果稍徇私情,那就是帮助奷人;不徇私情,就会遭到谗言,谗言行则我必⾝危,则深失皇上付托之本意,所以我只管大政而不管具体小事。”

  至元十五年(1278)夏,文炳因病奏请解除他机要重任。皇帝下诏说“:大都暑热,不适宜养病,卿可来此,病定痊愈。”文炳上书说“:臣有病不能担此机要重任,西北⾼寒,能使我筋骨舒畅,病会自愈,还可尽力于北边事务。”世祖说:“卿固然忠孝,但不能去西北,枢密事重,卿还是照旧为佥书枢院事和中书左丞。”文炳请求辞职,不准。八月皇帝寿诞之⽇,行朝贺礼之后,皇帝赐宴,命文炳上座,并对宗室大臣说:“董文炳是我朝功臣,理当上座。”是夜,文炳病复发,皇上令御医诊视。九月十三⽇,病情加重。召其弟文忠等,叮嘱他们要“勉力报国”言毕而卒。

  帝闻知哀痛良久,命文忠护丧归葬藁城,令所过地方官府都要吊祭,赠金紫光禄大夫、平章政事,谥忠献。子二人:士元、士选,各有传。

  董士元一名不花,字长卿,董文炳之长子。出生后不久⺟亲去世,数岁从名儒为师,长大善于骑。宪宗征蜀时,士元二十三岁,随叔⽗董文蔚率邓州一军西行。蒙古军至钓鱼山,宋军坚守,士元请求代文蔚攻打,率所部先登,奋战许久,因后续部队未到而退。

  中统初年(1260),随世祖巡行北方,参与武定山之战。文蔚死,无子,命士元承袭其叔之职为千夫长,随大军南征襄、汉。士元率领噤军奉命戍守淮上,修整武备,号令严明。丞相伯颜进军江南,宋军坚守两淮,士元多次进攻,夺取淮安堡,因功升武节将军。随太师博鲁攻扬州,大军屯驻湾头堡。时值盛暑,博鲁因病北还京师,由行省阿里代其统帅职务。宋扬州守将姜才乘机进攻,阿里素来不知用兵,率轻骑数百出湾头堡,士元与别将哈剌秃率百骑随从。⽇落时,宋兵来攻者万余人,阿里逃走了,士元与哈剌秃率部奋力死战,喊杀声震天动地。马落⼊泥淖不能动,士元率部便弃马步战,直战斗到四更,敌才退走。第二天清晨,阿里来视察阵地,见士元卧于泥中,⾝受十七,⾐甲都染红了,把他救回营中,因伤势太重而卒,年四十二岁。哈剌秃也战死沙场。江淮平定后,伯颜向朝廷报告“:淮海之役损失二将。”世祖问是谁。伯颜说是董士元与哈剌秃。世祖说“:士元健捷过人,昼战必能制敌,夜战而死,十分可惜。”至大元年(1308),赠镇国上将军、佥书枢密院事,谥节愍。后加赠推诚效节功臣、资德大夫、中书左丞、护军,追封越郡公,改谥忠愍。

  董士选,字舜卿,董文炳之次子,幼随⽗于军中,⽩天习武,夜间读书。文炳率军与宋兵战于焦山,士选也参加战斗,而且十分勇猛,大败宋军,追至海滨而还。丞相伯颜临阵观战,称赞其勇敢,遣人询问,才知是文炳之子,奏其功,授佩金符,为管军总管。以后累立战功。宋皇帝降,士选随文炳⼊宋朝皇宮取降表及清收文书档案。他自己一无所取,受全军称赞。平宋后班师,朝廷设侍卫亲军诸卫,任士选为前卫指挥使。他号令严明,大得人心。不久,将其职务让与弟士秀。世祖嘉奖其用意,命士秀领导前卫,任士选为同佥湖广行枢密院事。以后又召还回京。

  宗王乃颜反叛,帝御驾亲征,召士选到皇上驻地,令与李劳山一同率领汉人诸军抵御乃颜。在战斗中士选冒矢进击,大败乃颜军,受帝嘉奖。桑哥违法纪事败露,世祖征求正直之士来⾰除弊政,与士选商议办法,遣他以中书左丞之职与平章政事彻理往浙西去挑选僚属。他们到浙西后,考察出有害于民的事,按照皇上旨意加以⾰除,百姓大喜。凡搜括钱财之臣图利为奷者,被查出后判以死刑。被判处死刑人诈称所遣往海外的海商尚未回,要求等待他们回来再处理。士选道“:海商回来则逮捕问罪,不回来就没办法,此人生死存亡与这个海商回来与否无关。如果让此人幸存,则不好向天下人代。”将这个聚敛之臣处死。浙西多湖泊,可广蓄⽔以防旱涝灾害,但均为有钱有势的人家霸占种植,无处蓄⽔,故常闹⽔旱之灾,士选与彻理极力把这些湖泊开发蓄⽔。

  成宗即位,任士选为建康佥行枢密院事,不久,拜江西行省左丞。赣州刘六十起兵反元,建立国号,拥众万余。朝廷遣兵镇庒,主将观望退缩不敢出战,而地方官吏又扰害良民,所以刘六十的势力更加扩大。士选请求自往,即⽇启程,但不带兵将,只率属吏李霆镇、元明善二人先持文书去,大家不知他去⼲什么。士选到了赣境,先将那些扰害百姓的官吏逮捕治罪,而后进至兴国县,离刘六十的据地不到百里,命选派的将校领兵分别驻守待命。他察知煽动造反人,把他们依法惩处,诛杀窝蔵反叛分子的奷民。于是百姓争相出来愿为官府效力,不几天擒获叛民的首领,其余解散归农,士选遣使向朝廷报捷。中书平章政事不忽木问使者:“董公是叫你来送呈功劳簿的吗?”使者回答道:“我启程时,左丞嘱咐说‘:朝廷若问起军功,只说镇抚没做出成绩来,能免罪就甚幸了,何功可言!’”拿出士选的奏折,其中只请罢黜赃官数人而已,不提镇庒反叛者的事。廷臣们深叹他识大体而不求功名。拜为江南行御史中丞,其廉洁威望素为世人所称道,所以能不严而肃,令人敬畏,有大臣风度。

  回朝任佥枢密院事,不久拜御史中丞。当时丞相完泽听信刘深之言,出师征八百媳妇国。士卒远行,经不住瘴气侵害,未战已损失十之七八。驱使百姓运送军饷,溪⾕之间不通舟车,只能肩负背驮,一夫运八斗还要几人帮助,经数十天才能运到,民为此而死者数十万。上下动,而刘深对皇帝说:“江南之地都是世祖所平定,陛下不征此国,则无功于后世。”成宗听取刘深的话,决意用兵,无人敢谏阻。而士选一人敢于直言极谏:“今刘深出师,以有用之兵而取无用之地。即或当取,也必须先遣使去晓谕其国,若不肯臣服,然后聚粮选兵,视机而动。岂可轻易采取一人之妄言而致百万生灵于死地。”帝有怒⾊,士选还在辩驳,侍从皆为他战战兢兢。成祖厉声说“:事情已定,卿勿再言!”士选说:“因谏言而得罪,臣是应该的。⽇后判我不言之罪,就是臣死又有何益!”帝挥手而去。几个月后,帝闻大军征讨失败,深有感慨地说“:董二哥之言成了现实,我只有惭愧。”赐士选上等酒器以表彰其直言。罢兵,诛刘深等。世祖曾直呼文炳为董大哥,所以武宗呼士选为二哥。以后,士选出任江浙行省右丞,调汴梁行省平章政事,又调陕西行省平章政事。

  士选平生以忠义自命,特别讲求廉洁,无论门生部属,无人敢以一丝一毫敬献给他。他治家甚严,尤重孝悌,当时世家之有礼法者,必指董氏而言。好礼贤下士,在江西以部属元明善为朋友,拜吴澄为师,聘请虞汲为家庭教师,教育其子。一些老儒生及西蜀遗士,都请到书院来以其所学来教授学生。调南行御史台后,又请来虞汲之子虞集,后又得范木亨等数人,在当时他们都以文学称著。故世人说到求贤荐士,首先要数董氏。晚年好读《易经》。一生不求名利,每次任官,先卖先祖田庐做路费,故老而益贫,子孙与一般平民无异,做了官也往往被称为廉吏。

  张弘范,字仲畴,张柔之第九子。善于骑马使,又颇能写诗做歌。二十岁时,兄弘略任顺天路总管,去寿行都报告一年內本路户口、田地和赋税征收等政事,弘范代行兄之职务,吏民都佩服他办事果断,有条有理。蒙古军在所过之地肆意杀掠,弘范对他们施以杖刑,使⼊顺天的蒙古军士不敢违法纪。

  中统初年(1260),授弘范为御用局总管。三年,改为行军总管,随从亲王合必⾚讨伐李王。。于济南。弘范扎营城西,王。。遣军出城袭击蒙古军各营,唯独不攻击弘范。弘范说:“我扎营在险地、李王。。是向我示弱,但又以为我无警惕,必以奇兵来袭击。”于是他筑长垒,內伏甲兵,外围壕沟,开东门等待李王。。军到来,夜间又令士卒把壕沟加深加宽,而不让李王。。知道。第二天,李王。。果然来攻,其军士陷⼊壕中,跨过壕沟者,冲⼊垒门又为伏兵所杀,这次战斗收两降将。处决李王。。后,朝廷认为李王。。有军政大权,故能为,决定将一些大藩臣子弟中有为官者罢其官,弘范是其中之一。

  至元元年(1264),弘范⼊侍卫亲军,世祖念弘范在济南平定李王。。之有功,授为顺天路管民总管,佩金虎符。二年,调为大名太守。这年大⽔灾,‮民人‬房屋被漂没,官府租税无处征收,弘范决定免征。朝廷要治他以专断独行之罪,弘范辩解说“:臣以为朝廷将赋税储于小仓不如储于大仓。”世祖问他“:此话怎讲?”他说“:今年⽔灾无收成,若強迫百姓纳租税,国家仓库是充实了,而‮民人‬死亡几尽,明年租税从哪里出?不若赈济百姓,使他们不逃离家乡,则每年都有收获,这岂不是陛下的大仓库吗?”世祖说“:你识大体,不问罪。”

  六年,调集诸道兵围攻宋之襄,授弘范益都、淄莱等路万户,复令佩金虎符。朝廷认为益都兵是李王。。所教练的士卒,勇悍难以驾御,故命弘范统领。攻襄之蒙古大军,一部分由弘范率领戍守鹿门堡,以截断宋军运粮之道,且阻击由郢州来的援军。弘范建议说“:国家取得襄是长久的事,所以珍惜百姓生命,不进行战斗,让守城的宋军自毙。以往,夏贵乘江⽔上涨送⾐粮⼊城,我军坐视不阻止他们。襄南接江陵、归州、峡州,商贩、旅客、士卒来往不绝,襄宋军能有自毙之时吗?应该在万山建城堡以阻断襄与西边的联系,在灌子滩设立栅寨以绝其与东部的联系,这样可望使襄守军迅速自毙。”帅府采纳了他的建议,调弘范兵千人去戍守万山。

  万山城堡建成后,宋军突然到来,将佐们都认为众寡不敌,应⼊城堡自守。弘范厉声道:“我与诸君在此何事,敌人来而我们竟不应战吗?有敢言退守者斩!”他立即穿上铠甲,跨上战马,遣偏将李庭为前锋,其他将率随其后,自率二百骑兵为长阵。宋军步兵骑兵轮番进攻,弘范按兵不动,敌再进,弘范再退。弘范见敌气势已衰,便击鼓进攻,前后奋击,宋军败溃。

  八年,在进襄的地方构筑一字城。先攻破樊城的外城。九年,弘范在攻樊城的战斗中,手臂为箭中。他包扎好伤口见主帅说“:襄、樊互为齿,故难以攻破。若截拦江道,阻断援军,⽔陆夹攻,樊城必破,樊城破则襄无所依恃。”主帅同意他的意见。第二天,弘范再率锐卒进攻,首先攻克樊城。襄攻下后,弘范随同宋降将吕文焕赴京朝见世祖,赐锦⾐、⽩金、宝鞍,其他将校也各有奖赏。

  至元十一年,丞相伯颜伐宋,弘范率左部诸军沿汉江东取郢州,南攻武矶堡。蒙古军渡江,弘范为前锋。宋相贾似道督兵在芜湖抵抗,殿帅孙虎臣占据丁家洲。弘范转战前进,诸军随后,宋军溃败,弘范长驱直抵建康。十二年五月,世祖遣使告诫丞相毋轻贪进,天气炎热,应稍稍休整,待命前进。弘范认为:“圣恩待士卒诚厚,然应缓应急,不可预测。今敌气势已衰,我正因乘破竹之势连续进攻,舍此无他策略。岂应迟缓而让敌人的计划得逞?”丞相认为很对,便立即回朝,对皇帝面奏江南形势,并得到继续进军的旨令。

  至元十二年,大军进至瓜洲,分兵建立栅寨,占据要害之地。宋扬州都统姜才所统领的军队,強悍善战,以二万人出攻扬子桥。弘范辅助都元帅阿术抵御,与宋军隔⽔列阵。弘范领十三骑渡⽔攻击,敌阵坚固不为所动,弘范退却。敌军一人跃马挥刀,直向弘范扑来,弘范回马刺,手起刀落,杀敌军于马下,尾随者溃。弘范挥军进击,追至城门,斩首万余级,敌人自相践踏,溺死于河中者过半数。宋将张世杰、孙虎臣等,率⽔军于焦山与蒙军决战,弘范率领一军从旁横击,战败宋军,追至。。山之东,夺战舰八十艘,俘虏数千人。上报其功于朝廷,改任弘范为亳州万户,后赐名拔都。

  弘范随同中书左丞董文炳由海道与丞相伯颜会师临安。大军进至临安近郊,宋皇帝上表投降,对元朝皇帝以伯侄相称。弘范奉命⼊城。列举宋朝大臣之罪,都俯首屈服。十三年,台州抗元,弘范领兵讨平,只诛其为首者。十四年,班师北还,授弘范为镇国上将军、江东道宣慰使。

  十五年,宋张世杰在海上立广王赵籨为帝,闽、广皆起兵响应。使弘范去讨平,授蒙古汉军都元帅。临行之时弘范向世祖奏道:“汉人素来不统领蒙古军,请委任蒙古臣中可信赖者为首帅。”世祖说“:你知道你⽗亲与察罕的事吗?在攻破安丰之后,你⽗亲建议留兵戍守,察罕不听。大军南行,安丰复为宋人占有,以致蒙军进退失据,你⽗亲深深悔恨。这完全是由于委任未赋与专职之权所致,难道使你也要有像你⽗亲那样的悔恨吗?今将此重任付与你,你能以你⽗亲之心为心,那就要嘉奖你。”面赐他锦⾐、⽟带,弘范不受,要求赐予剑甲。帝命拿出武库的剑甲来,任他挑选,并郑重对他说“:这剑就是你的副帅,有不听令者,用此剑来处置他。”行将启程,弘范又奏荐李恒为其副帅,得到批准。

  到扬州,以⽔陆二万官兵分道南征。其弟弘正为先锋,弘范告诫他说:“选你为先锋,并非是徇私情,军法严明,我不敢以私损公,你要尽力而为。”弘正在战斗中所向皆克。进攻三江寨,该寨居⾼临下,难以靠近。弘范下令将校军官下马做饭,好像长期对峙下去,寨上宋军弓箭手疑惑不敢动,其他寨也猜测不到是怎么回事。弘范忽然挥军进攻,连拔数寨。又回军攻击三江,尽拔所有山寨。至漳州,大军扎营于东门,遣别将攻南门、西门,乘虚破北门,攻下漳州,接着攻克鲍浦寨,从此沿海郡县相继投降。俘获宋丞相文天祥于五坡岭,要他行跪拜礼。天祥不屈,弘范待之以礼,送至京师。又俘宋礼部侍郞邓光荐,命其子张王圭拜光荐为师。

  至元十六年正月初二⽇,弘范由嘲港驶船⼊海,至甲子门,捕获宋军斥候军将领刘青、顾凯,因知宋广王赵籨之所在。十三⽇,至崖山,宋军千余艘战舰停泊在海中,舰上建立起。。望台和防御的⾼台,看起来坚固难攻。崖山东西对峙,北边⽔浅,大船非乘嘲而不可进。弘范令⽔军由山之东向南⼊大洋,这样可近敌舰。又出奇兵截断敌军汲取淡⽔的通道,烧掉敌人的宮室。世杰有外甥在弘范军中,三次使他去劝降,世杰不肯。正月二十六⽇,李恒自广州来,弘范授他战舰二只,防守北面。

  二月初四⽇,将发起进攻,有人提出先用炮轰,弘范则认为,火起则敌舰散,不如近战。第二天,军分四路,东南北各一路,弘范自领一军与各路军相距一里多远,下令:“宋舰必乘嘲东逃,火速进攻,不要让他们跑掉。各路军听我奏乐就出战,违令者斩!”先指挥北面一军乘嘲进攻,没有成功,李恒等顺嘲而退。弘范作乐,宋将以为是在设宴,不加警惕。弘范⽔军勇往直前,其他⽔军继之于后。在接近敌舰时,弓箭炮火相发,顷刻破敌七舰,宋军大败。宋臣抱其主赵籨跳海而死,获其符玺印章。世杰先逃,李恒追到大洋没追上,世杰逃向趾,船为大风所坏,淹死于海陵港,其余将吏皆降。岭海平定后,弘范在崖山南面,刻石记功而还。

  十月,弘范⼊朝,世祖在內殿赐宴慰劳。不久,弘范病发,帝命御医诊视,医治无效而卒,年四十三岁。赠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谥武烈。至大四年(1311),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延。。六年(1319),加保大功臣,加封淮王,又改谥献武。 uMuXS.cOM
上一章   元史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元史,历史小说元史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宋濂、王祎等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元史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