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明史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史  作者:张廷玉等 书号:10209  时间:2017/3/26  字数:35265 
上一章   章六十一    下一章 ( → )
  河渠三

  ○运河上

  明成祖肇建‮京北‬,转漕东南,⽔陆兼輓,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馀里。综而计之,自昌平神山泉诸⽔,汇贯都城,过大通桥,东至通州⼊⽩河者,大通河也。自通州而南至直沽,会卫河⼊海者,⽩河也。自临清而北至直沽,会⽩河⼊海者,卫⽔也。自汶上南旺分流,北经张秋至临清,会卫河,南至济宁天井闸,会泗、沂、洸三⽔者,汶⽔也。自济宁出天井闸,与汶合流,至南新河,旧出茶城,会⻩、沁后出夏镇,循泇河达直口,⼊⻩济运者,泗、洸、小沂河及山东泉⽔也。自茶城秦沟,南历徐、吕,浮邳,会大沂河,至清河县⼊淮后,从直河口抵清口者,⻩河⽔也。自清口而南,至于瓜、仪者,淮、扬诸湖⽔也。过此则长江矣。长江以南,则松、苏、浙江运道也。淮、扬至京口以南之河,通谓之转运河,而由瓜、仪达淮安者,又谓之南河,由⻩河达丰、沛曰中河,由山东达天津曰北河,由天津达张家湾曰通济河,而总名曰漕河。其逾京师而东若蓟州,西北若昌平,皆尝有河通,转漕饷军。

  漕河之别,曰⽩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因地为号,流俗所通称也。淮、扬诸⽔所汇,徐、兖河流所经,疏瀹决排,繄人力是系,故闸、河、湖于转漕尤急。

  闸漕者,即会通河。北至临清,与卫河会,南出茶城口,与⻩河会,资汶、洸、泗⽔及山东泉源。泉源之派有五。曰分⽔者,汶⽔派也,泉百四十有五。曰天井者,济河派也,泉九十有六。曰鲁桥者,泗河派也,泉二十有六。曰沙河者,新河派也,二十有八。曰邳州者,沂河派也,泉十有六。诸泉所汇为湖,其浸十五。曰南旺,东西二湖,周百五十馀里,运渠贯其中。北曰马蹋,南曰蜀山,曰苏鲁。又南曰马场。又南八十里曰南,亦曰独山,周七十馀里。北曰安山,周八十三里。南曰大、小昭,大湖袤十八里,小湖杀三之一,周八十馀里。由马家桥留城闸而南,曰武家,曰⾚山,曰微山,曰吕孟,曰张王诸湖,连注八十里,引薛河由地浜沟出,会于⾚龙潭,并趋茶城。自南旺分⽔北至临清三百里,地降九十尺,为闸二十有一;南至镇口三百九十里,地降百十有六尺,为闸二十有七。其外又有积⽔、进⽔、减⽔、平⽔之闸五十有四。又为坝二十有一,所以防运河之怈,佐闸以为用者也。其后开泇河二百六十里,为闸十一,为坝四。运舟不出镇口,与⻩河会于董沟。

  河漕者,即⻩河。上自茶城与会通河会,下至清口与淮河会。其道有三:中路曰浊河,北路曰银河,南路曰符离河。南近陵,北近运,惟中路去陵远,于运有济。而河流迁徙不常,上流苦溃,下流苦淤。运道自南而北,出清口,经桃、宿,溯二洪,⼊镇口,陟险五百馀里。自二洪以上,河与漕不相涉也。至泇河开而二洪避,董沟辟而直河淤,运道之资河者二百六十里而止,董沟以上,河又无病于漕也。

  湖漕者,由淮安抵扬州三百七十里,地卑积⽔,汇为泽国。山则有管家、,宝应则有⽩马、汜光,⾼邮则有石臼、甓社、武安、邵伯诸湖。仰受上流之⽔,傍接诸山之源,巨浸连亘,由五塘以达于江。虑淮东侵,筑⾼家堰拒其上流,筑王简、张福二堤御其分怈。虑淮侵而漕败,开淮安永济、⾼邮康济、宝应弘济三月河以通舟。至扬子湾东,则分二道:一由仪真通江口,以漕上江湖广、江西;一由瓜洲通西江嘴,以漕下江两浙。本非河道,专取诸湖之⽔,故曰湖漕。

  太祖初起大军北伐,开蹋场口、耐牢坡,通漕以饷梁、晋。定都应天,运道通利:江西、湖广之粟,浮江直下;浙西、吴中之粟,由转运河;凤、泗之粟,浮淮;河南、山东之粟,下⻩河。尝由开封运粟,溯河达渭,以给陕西,用海运以饷辽卒,有事于西北者甚鲜。淮、扬之间,筑⾼邮湖堤二十馀里,开宝应倚湖直渠四十里,筑堤护之。他小修筑,无大利害也。

  永乐四年,成祖命平江伯陈瑄督转运,一仍由海,而一则浮淮⼊河,至武,陆挽百七十里抵卫辉,浮于卫,所谓陆海兼运者也。海运多险,陆挽亦艰。九年二月乃用济宁州同知潘叔正言,命尚书宋礼、侍郞金纯、都督周长浚会通河。会通河者,元转漕故道也,元末已废不用。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漫安山湖而东,会通尽淤,至是复之。由济宁至临清三百八十五里,引汶、泗⼊其中。泗出泗⽔陪尾山,四泉并发,西流至兖州城东,合于沂。汶河有二:小汶河出新泰宮山下;大汶河出泰安仙台岭南,又出莱芜原山及寨子村。俱至静丰镇合流,饶徂徕山,而小汶河来会。经宁北堈城,西南流百馀里,至汶上。其支流曰洸河,出堈城西南,流三十里,会宁诸泉,经济宁东,与泗合。元初,毕辅国始于堈城左汶⽔作斗门,导汶⼊洸。至元中,又分流北⼊济,由寿张至临清,通漳、御⼊海。

  南旺者,南北之脊也。自左而南,距济宁九十里,合沂、泗以济;自右而北,距临清三百馀里,无他⽔,独赖汶。礼用汶上老人⽩英策,筑坝东平之戴村,遏汶使无⼊洸,而尽出南旺,南北置闸三十八。又开新河,自汶上袁家口左徙五十里至寿张之沙湾,以接旧河。其秋,礼还,又请疏东平东境沙河淤沙三里,筑堰障之,合马常泊之流⼊会通济运。又于汶上、东平、济宁、沛县并湖地设⽔柜、陡门。在漕河西者曰⽔柜,东者曰陡门,柜以蓄泉,门以怈涨。纯复浚贾鲁河故道,引⻩⽔至塌场口会汶,经徐、吕⼊淮。运道以定。

  其后宣宗时,尝发军民十二万,浚济宁以北自长沟至枣林闸百二十里,置闸诸浅,浚湖塘以引山泉。正统时,浚滕、沛淤河,又于济宁、胜三州县疏泉置闸,易金口堰土坝为石,蓄⽔以资会通。景帝时,增置济宁抵临清减⽔闸。天顺时,拓临清旧闸,移五十丈。宪宗时,筑汶上、济宁决堤百馀里,增南旺上、下及安山三闸。命工部侍郞杜谦勘治汶、泗、洸诸泉。武宗时,增置汶上袁家口及寺前铺石闸,浚南旺淤八十里,而闸漕之治详。惟河决则挟漕而去,为大害。

  陈瑄之督运也,于湖广、江西造平底浅般三千艘。二省及江、浙之米皆由江以⼊,至淮安新城,盘五坝过淮。仁、义二坝在东门外东北,礼、智、信三坝在西门外西北,皆自城南引⽔抵坝口,其外即淮河。清江浦者,直淮城西,永乐二年尝一修闸。其口淤塞,则漕船由二坝,官民商船由三坝⼊淮,輓输甚劳苦。瑄访之故老,言:“淮城西管家湖西北,距淮河鸭陈口仅二十里,与清江口相值,宜凿为河,引湖⽔通漕,宋乔维岳所开沙河旧渠也。”瑄乃凿清江浦,导⽔由管家湖⼊鸭陈口达淮。十三年五月,工成。缘西湖筑堤亘十里以引舟。淮口置四闸,曰移风、清江、福兴、新庄。以时启闭,严其噤。并浚仪真、瓜洲河以通江湖,凿吕梁、百步二洪石以平⽔势,开泰州⽩塔河以达大江。筑⾼邮河堤,堤內凿渠四十里。久之,复置吕梁石闸,并筑宝应、汜光、⽩马诸湖堤,堤皆置涵洞,互相灌注。是时淮上、徐州、济宁、临清、德州皆建仓转输。滨河置舍五百六十八所,舍置浅夫。⽔涩舟胶,俾之导行。增置浅船三千馀艘。设徐、沛、沽头、金沟、山东、⾕亭、鲁桥等闸。自是漕运直达通州,而海陆运俱废。

  宣德六年用御史⽩圭言,浚金龙口,引河⽔达徐州以便漕。末年至英宗初再浚,并及凤池口⽔,徐、吕二洪,西小河,而会通安流,自永、宣至正统间凡数十载。至十三年,河决荥,东冲张秋,溃沙湾,运道始坏。命廷臣塞之。

  景泰三年五月,堤工乃完。未匝月而北马头复决,掣漕流以东。清河训导唐学成言:“河决沙湾,临清告涸。地卑堤薄,⻩河势急,故甫完堤而复决也。临清至沙湾十二闸,有⽔之⽇,其势甚陡。请于临清以南浚月河通舟,直抵沙湾,不复由闸,则⽔势缓而漕运通矣。”帝即命学成与山东巡抚洪英相度。工部侍郞赵荣则言:“沙湾抵张秋岸薄,故数决。请于决处置减⽔石坝,使东⼊盐河,则运河之⽔可蓄。然后厚堤岸,填决口,庶无后患。”

  明年四月,决口方毕工,而减⽔坝及南分⽔墩先败,已,复尽冲墩岸桥梁,决北马头,掣漕⽔⼊盐河,运舟悉阻。教谕彭埙请立闸以制⽔势,开河以分上流。御史练纲上其策。诏下尚书石璞。璞乃凿河三里,以避决口,上下与运河通。是岁,漕舟不前者,命漕运总兵官徐恭姑输东昌、济宁仓。及明年,运河胶浅如故。恭与都御史王竑言:“漕舟蚁聚临清上下,请亟敕都御史徐有贞筑塞沙湾决河。”有贞不可,而献上三策,请置⽔闸,开分⽔河,挑运河。

  六年三月,诏群臣集议方略。工部尚书江渊等请用官军五万以浚运。有贞恐役军费重,请复陈瑄旧制,置捞浅夫,用沿河州县民,免其役。

  五月,浚漕工竣。七月,沙湾决口工亦竣,会通复安。都御史陈泰一浚淮、扬漕河,筑口置坝。⻩河尝灌新庄闸至清江浦三十馀里,淤浅阻漕,稍稍浚治,即复其旧。英宗初,命官督漕,分济宁南北为二,侍郞郑辰治其南,副都御史贾谅治其北。

  成化七年,又因廷议,分漕河沛县以南、德州以北及山东为三道,各委曹郞及监司专理,且请简风力大臣总理其事。始命侍郞王恕为总河。二十一年敕工部侍郞杜谦浚运道,自通州至淮、扬,会山东、河南抚按相度经理。

  弘治二年,河复决张秋,冲会通河,命户部侍郞⽩昂相治。昂奏金龙口决口已淤,河并为一大支,由祥符合沁下徐州而去。其间河道浅隘,宜于所经七县,筑堤岸以卫张秋。下工部议,从其请。昂又以漕船经⾼邮甓社湖多溺,请于堤东开複河西四十里以通舟。越四年,河复决数道⼊运河,坏张秋东堤,夺汶⽔⼊海,漕流绝。时工部侍郞陈政总理河道,集夫十五万,治未效而卒。

  六年舂,副都御史刘大夏奉敕往治决河。夏半,漕舟鳞集,乃先自决口西岸凿月河以通漕。经营二年,张秋决口就塞,复筑⻩陵冈上流。于是河复南下,运道无阻。乃改张秋曰安平镇,建庙赐额曰显惠神祠,命大学士王鏊纪其事,勒于石。而⽩昂所开⾼邮複河亦成,赐名康济,其西岸以石甃之。又甃⾼邮堤,自杭家闸至张家镇凡三十里。⾼邮堤者,洪武时所筑也。陈瑄因旧增筑,延及宝应,土人相沿谓之老堤。正统三年易土以石。成化时,遣官筑重堤于⾼邮、邵伯、宝应、⽩马四湖老堤之东。而王恕为总河,修淮安以南诸决堤,且浚淮、扬漕河。重湖壖民盗决溉田之罚,造闸〈石达〉以储湖⽔。及大夏塞张秋,而昂又开康济,漕河上下无大患者二十馀年。

  十六年,巡抚徐源言:“济宁地最⾼,必引上源洸⽔以济,其口在堈城石濑之上。元时治闸作堰,使⽔尽⼊南旺,分济南北运。成化间,易土以石。夫土堰之利,⽔小则遏以⼊洮,⽔大则闭闸以防沙壅,听其漫堰西流。自石堰成,⽔遂横溢,石堰既坏,民田亦冲。洸河沙塞,虽有闸门,庒不能启。乞毁石复土,疏洸口壅塞以至济宁,而筑堈城迤西舂城口子决岸。”帝命侍郞李遂往勘,言:“堈城石堰,一可遏淤沙,不为南旺湖之害,一可杀⽔势,不虑戴村坝之冲,不宜毁。近堰积沙,宜浚。堈城稍东有元时旧闸,引洸⽔⼊济宁,下接徐、吕漕河。东平州戴村,则汶⽔⼊海故道也。自永乐初,横筑一坝,遏汶⼊南旺湖,漕河始通。今自分⽔龙王庙至天井闸九十里,⽔⾼三丈有奇,若洸河更浚而深,则汶流尽向济宁而南,临清河道必涸。洸口不可浚。堈城口至柳泉九十里,无关运道,可弗事。柳泉至济宁,汶、泗诸⽔会流处,宜疏者二十馀里。舂城口,外障汶⽔,內防民田,堤卑岸薄,宜与戴村坝并修筑。”从之。正德四年十月,河决沛县飞云桥,⼊运。寻塞。

  世宗之初,河数坏漕。嘉靖六年,光禄少卿⻩绾论泉源之利,言:“漕河泉源皆发山东南旺、马场、樊村、安山诸湖。泉⽔所钟,亟宜修浚,且引他泉并蓄,则漕不竭。南旺、马场堤外孙村地洼,若潴为湖,改作漕道,尤可免济宁⾼原浅涩之苦。”帝命总河侍郞章拯议。而拯以⻩⽔⼊运,运船阻沛上,方为御史吴仲所劾。拯言:“河塞难遽通,惟金沟口迤北新冲一渠可令运船由此⼊昭湖,出沙河板桥。其先阻浅者,则西历冢寺,出庙道北口通行。下部并议,未决。给事中张嵩言:“昭湖地庳,河势⾼,引河灌湖,必致弥漫,使湖道复阻。请罢拯,别推大臣。”部议如嵩言。拯再疏自劾,乞罢,不许。卒引运船道湖中。其冬,诏拯还京别叙,而命择大臣督理。

  诸大臣多进治河议。詹事霍韬谓:“前议役山东、河南丁夫数万,疏浚淤沙以通运。然沙随⽔下,旋浚旋淤。今运舟由昭湖⼊鸣台至沙河,迂回不过百里。若沿湖筑堤,浚为小河,河口为闸,以待蓄怈,⽔溢可避风涛,⽔涸易为疏浚。三月而土堤成,一年而石堤成,用力少,取效速。⻩河愈溢,运道愈利,较之役丁夫以浚淤土,劳逸大不侔也。”尚书李承勋谓:“于昭湖左别开一河,引诸泉为运道,自留城沙河为尤便。”与都御史胡世宁议合。七年正月,总河都御史盛应期奏如世宁策,请于昭湖东凿新河,自汪家口南出留城口,长百四十里,刻期六月毕工。工未半,而应期罢去,役遂已。其后三十年,朱衡始循其遗迹,浚而成之。是年冬,总河侍郞潘希会加筑济、沛间东西两堤,以拒⻩河。

  十九年七月,河决野冈,二洪涸。督理河漕侍郞王以旂请浚山东诸泉以济运,且筑长堤聚⽔,如闸河制。遂清旧泉百七十八,开新泉三十一。以旂复奏四事。一请以诸泉分隶守土官兼理其事,毋使堙塞。一请于境山镇、徐、吕二洪之下,各建石闸,蓄⽔数尺以行舟,旁留月河以怈暴汛;筑四木闸于武家沟、小河口、石城、匙头湾,而置方船于沙坊等浅,以备捞浚。一言漕河两岸有南旺、安山、马场、昭四湖,名为⽔柜,所以汇诸泉济漕河也。豪強侵占,蓄⽔不多,而昭一湖淤成⾼地,大非国初设湖初意。宜委官清理,添置闸、坝、斗门,培筑堤岸,多开沟渠,浚深河底,以复四柜。一言⻩河南徙,旧闸口俱塞,惟孙继一口独存。导河出徐州小浮桥,下徐、吕二洪,此济运之大者。请于孙继口多开一沟,及时疏瀹,庶二洪得济。帝可其奏,而以管泉专责之部曹。

  徐、吕二洪者,河漕咽喉也。自陈瑄凿石疏渠,正统初,复浚洪西小河。漕运参将汤节又以洪迅败舟,于上流筑堰,⽔归月河,河南建闸以蓄⽔势。成化四年,管河主簿郭升以大石筑两堤,锢以铁锭,凿外洪败船恶石三百,而平筑里洪堤岸,又甃石岸东西四百馀丈。十六年增甃吕梁洪石堤、石坝二百馀丈,以资牵挽。及是建闸,行者益便之。

  四十四年七月,河大决沛县,漫昭湖,由沙河至二洪,浩渺无际,运道淤塞百馀里。督理河漕尚书朱衡循览盛应期所凿新河遗迹,请开南、留城上下。总河都御史潘季驯不可。衡言:“是河直秦沟,有所束隘。伏秋⻩⽔盛,昭受之,不为壑也。”乃决计开浚,⾝自督工,重惩不用命者。给事中郑钦劾衡故兴难成之役,民幸功。朝廷遣官勘新旧河孰利。给事中何起鸣勘河还,言:“旧河难复有五,而新河之难成者亦有三。顾新河多旧堤⾼⾩,⻩⽔难侵,睃而通之,运道必利。所谓三难者,一以夏村迤北地⾼,恐难接⽔,然地势⾼低,大约不过二丈,一视⽔平加深,何患⽔浅。一以三河口积沙深厚,⽔势湍急,不无阻塞,然建坝拦截,岁一挑浚之,何患沙壅。一以马家桥筑堤,微山取土不便,又恐⽔口投埽,势必不坚,然使委任得人,培筑⾼厚,无必不可措力之理。开新河便。”下廷臣集议,言新河已有次第,不可止。况百中桥至留城⽩洋浅,出境山,疏浚补筑,亦不全弃旧河,群议俱合。帝意乃决。时大雨,⻩⽔骤发,决马家桥,坏新筑东西二堤。给事中王元舂、御史⻩襄皆劾衡欺误,起鸣亦变其说。会衡奏新旧河百九十四里俱已流通,漕船至南出口无滞。诏留衡与季驯详议开上源、筑长堤之便。

  隆庆元年正月,衡请罢上源议,惟开广秦沟,坚筑南长堤。五月,新河成,西去旧河三十里。旧河自留城以北,经谢沟、下沽头、中沽头、金沟四闸,过沛县,又经庙道口、湖陵城、孟、八里湾、⾕亭五闸,而至南闸。新河自留城而北,经马家桥、西柳庄、満家桥、夏镇、杨庄、硃梅、利建七闸,至南闸合旧河,凡百四十里有奇。又引鲇鱼诸泉及薛河、沙河注其中,而设坝于三河之口,筑马家桥堤,遏⻩⽔⼊秦沟,运道乃大通。未几,鲇鱼口山⽔暴决,没漕艘。帝从衡请,自东邵开支河三道以分怈之,又开支河于东邵之上,历东沧桥以达百中桥,凿豸里沟诸处为渠,使⽔⼊⾚山湖,由之以归吕孟湖,下境山而去。

  衡召⼊为工部尚书,都御史翁大立代,上言:“漕河资泉⽔,而地形东⾼西下,非湖潴之则涸,故漕河以东皆有柜;非湖怈之则溃,故漕河以西皆有壑。⻩流逆奔,则以昭湖为散漫之区;山⽔东突,则以南湖为潴蓄之地。宜由回回墓开通以达鸿沟,令⾕亭、湖陵之⽔皆⼊昭湖,即浚鸿沟废渠,引昭湖⽔沿渠东出留城。其湖地退滩者,又可得田数千顷。”大立又言:“薛河⽔湍悍,今尽注⾚山湖,⼊微山湖以达吕孟湖,此尚书衡成绩也。惟吕孟之南为邵家岭,⻩流填淤,地形⾼仰,秋⽔时至,翕纳者小,浸平野,夺民田之利。微山之西为马家桥,比草创一堤以开运道,土未及坚而时为积⽔所撼,以寻丈之址,二流夹攻,虑有倾圮。宜凿邵家岭,令⽔由地浜沟出境山以⼊漕河,则湖地可耕,河堤不溃。更于马家桥建减⽔闸,视旱涝为启闭,乃通漕长策也。”并从之。

  三年七月,河决沛县,茶城淤塞,粮艘二千馀皆阻邳州。大立言:“臣按行徐州,循子房山,过梁山,至境山,⼊地浜沟,直趋马家桥,上下八十里间,可别开一河以漕。”即所谓泇河也。请集廷议,上即命行之。未几,⻩落漕通,前议遂寝。时淮⽔涨溢,自清河至淮安城西淤三十馀里,决礼、信二坝出海,宝应湖堤多坏。山东诸⽔从直河出邳州。大立以闻。其冬,自淮安板闸至清河西湖嘴开浚垂成,而里口复塞。督漕侍郞赵孔昭言:“清江一带⻩河五十里,宜筑堰以防河溢;淮河⾼良涧一带七十馀里,宜筑堰以防淮涨。”帝令亟浚里口,与大立商筑堰事宜,并议海口筑塞及宝应月河二事。

  四年六月,淮河及鸿沟境山疏浚工竣。大立方奏闻,诸⽔忽骤溢,决仲家浅,与⻩河合,茶城复淤。未几,自泰山庙至七里沟,淮河淤十馀里,其⽔从朱家沟旁出,至清河县河南镇以合于⻩河。大立请开新庄闸以通回船,兼浚古睢河,怈二洪⽔,且分河自鱼沟下草湾,保南北运道。帝命新任总河都御史潘季驯区画。顷之,河大决邳州,睢宁运道淤百馀里。大立请开泇口、萧县二河。会季驯筑塞诸决,河⽔归正流,漕船获通。大立、孔昭皆以迟误漕粮削籍,开泇之议不果行。

  五年四月,河复决邳州王家口,自双沟而下,南北决口十馀,损漕船运军千计,没粮四十万馀石,而匙头湾以下八十里皆淤。于是胶、莱海运之议纷起。会季驯奏邳河功成。帝以漕运迟,遣给事中雒遵往勘。总漕陈炌及季驯俱罢官。

  六年,从雒遵言,修筑茶城至清河长堤五百五十里,三里一铺,铺十夫,设官画地而守。又接筑茶城至开封两岸堤。从朱衡言,缮丰、沛大⻩堤。衡又言:“漕河起仪真讫张家湾二千八百馀里,河势凡四段,各不相同。清江浦以南,临清以北,皆远隔⻩河,不烦用力。惟茶城至临清,则闸诸泉为河,与⻩相近。清河至茶城,则⻩河即运河也。茶城以北,当防⻩河之决而⼊;茶城以南,当防⻩河之决而出。防⻩河即所以保运河,故自茶城至邳、迁,⾼筑两堤,宿迁至清河,尽塞缺口,盖以防⻩⽔之出,则正河必淤,昨岁徐、邳之患是也。自茶城秦沟口至丰、沛、曹、单,创筑增筑以接缕⽔旧堤,盖以防⻩⽔之⼊,则正河必决,往年曹、沛之患是也。二处告竣,故河深⽔束,无旁决中溃之虞。氵市县之窑子头至秦沟口,应筑堤七十里,接古北堤。徐、邳之间,堤河⾝,宜于新堤外别筑遥堤。”诏如其议,以命总河侍郞万恭。

  万历元年,恭言:“祖宗时造浅船近万,非不知満载省舟之便,以闸河流浅,故不敢过四百石也。其制底平、仓浅,底平则⼊⽔不深,仓浅则负载不満。又限浅船用⽔不得过六拏,伸大指与食指相距为一拏,六拏不过三尺许,明受⽔浅也。今不务遵行,而竞雇船搭运。雇船有三害,搭运有五害,皆病河道。请悉遵旧制。”从之。

  恭又请复淮南平⽔诸闸,上言:“⾼、宝诸湖周遭数百里,西受天长七十馀河,徒恃百里长堤,若障之使无疏怈,是溃堤也。以故祖宗之法,偏置数十小闸于长堤之间,又为令曰:“但许深湖,不许⾼堤”故设浅船浅夫取湖之淤以厚堤。夫闸多则⽔易落而堤坚,浚勤则湖愈深而堤厚,意至深远也。比年畏修闸之劳,每坏一闸即堙一闸,岁月既久,诸闸尽堙,而长堤为死障矣。畏浚浅之苦,每湖浅一尺则加堤一尺,岁月既久,湖⽔捧起,而⾼、宝为盂城矣。且湖漕勿堤与无漕同,湖堤勿闸与无堤同。陈瑄大置减⽔闸数十,湖⽔溢则泻以利堤,⽔落则闭以利漕,最为完计。积久而减⽔故迹不可复得,湖且沉堤。请复建平⽔闸,闸密,密则⽔疏,无涨懑患;闸狭,狭则势缓,无啮决虞。”尚书衡覆奏如其请。于是仪直、江都、⾼邮、宝应、山设闸二十三,浚浅凡五十一处,各设捞浅船二,浅夫十。

  恭又言:“清江浦河六十里,陈瑄浚至天妃祠东,注于⻩河。运艘出天妃口⼊⻩穿清特半饷耳。后⻩涨,逆注⼊口,清遂多淤。议者不制天妃口而遽塞之,令淮⽔勿与⻩值。开新河以接淮河,曰“接清流勿接浊流,可不淤也”不知⻩河非安流之⽔,伏秋盛发,则西拥淮流数十里,并灌新开河。彼天妃口,一⻩⽔之淤耳。今淮、⻩会于新闸开河口,是二淤也。防一淤,生二淤,又生淮、⻩会之浅。岁役丁夫千百,浚治方毕,⽔过复合。又使运艘迂八里浅滞而始达于清河,孰与出天妃口者之便且利?请建天妃闸,俾漕船直达清河。运尽而⻩⽔盛发,则闭闸绝⻩,⽔落则启天妃闸以利商船。新河口勿浚可也。”乃建天妃庙口石闸。

  恭又言:“由⻩河⼊闸河为茶城,出临清板闸七百馀里,旧有七十二浅。自创开新河,汶流平衍,地势⾼下不甚相悬,七十浅悉为通渠。惟茶、⻩会间,运盛之时,正值⻩河⽔落之候,⾼下不相接,是以有茶城⻩家闸之浅,连年患之。祖宗时,尝建境山闸,自新河⽔平,闸没泥淖且丈馀。其闸上距⻩家闸二十里,下接茶城十里,因故基累石为之,可留⻩家闸外二十里之上流,接茶城內十里之下流,且挟二十里⽔势,冲十里之狭流,蔑不胜矣。”乃复境山旧闸。

  恭建三议,尚书衡覆行之,为运道永利。而是时,茶城岁淤,恭方报正河安流,回空船速出。给事中朱南雍以回空多阻,劾恭隐蔽溺职。帝切责恭,罢去。

  三年二月,总河都御史傅希挚请开泇河以避⻩险,不果行。希挚又请浚梁山以下,与茶城互用,淤旧则通新而挑旧,淤新则通旧而挑新,筑坝断流,常通其一以备不虞。诏从所请。工未成,而河决崔镇,淮决⾼家堰,⾼邮湖决清⽔潭、丁志等口,淮城几没。知府邵元哲开‮花菊‬潭,以怈淮安、⾼、宝三城之⽔,东方刍米少通。

  明年舂,督漕侍郞张翀以筑清⽔潭堤工钜不克就,令粮船暂由圈子田以行。巡按御史陈功不可。河漕侍郞吴桂芳言:“⾼邮湖老堤,陈瑄所建。后⽩昂开月河,距湖数里,中为土堤,东为石堤,首尾建闸,名为康济河。其中堤之西,老堤之东,民田数万亩,所谓圈子田也。河湖相去太远,老堤缺坏不修,遂至⽔⼊圈田,又成一湖。而中堤溃坏,东堤独受数百里湖涛,清⽔潭之决,势所必至。宜遵弘治间王恕之议,就老堤为月河,但修东西二堤,费省而工易举。”帝命如所请行之。是年,元哲修筑淮安长堤,又疏盐城石〈石达〉口下流⼊海。

  五年二月,⾼邮石堤将成,桂芳请傍老堤十数丈开挑月河。因言:“⽩昂康济月河去老堤太远,人心狃月河之安,忘老堤外捍之力。年复一年,不加省视,老、中二堤俱坏,而东堤不能独存。今河与老堤近,则易于管摄。”御史陈世宝论江北河道,请于宝应湖堤补石堤以固其外,而于石堤之东复筑一堤,以通月河,漕舟行其中。并议行。其冬,⾼邮湖土石二堤、新开漕河南北二闸及老堤加石、增护堤木城各工竣事。桂芳又与元哲增筑山长堤,自板闸至⻩浦亘七十里,闭通济闸不用,而建兴文闸,且修新庄诸闸,筑清江浦南堤,创板闸漕堤,南北与新旧堤接。板闸即故移风闸也。堤、闸并修,淮、扬漕道渐固。

  六年,总理河漕都御史潘季驯筑⾼家堰,及清江浦柳浦湾以东加筑礼、智二坝,修宝应、⻩清等八浅堤,⾼、宝减⽔闸四,又拆新庄闸而改建通济闸于甘罗城南。明初运粮,自瓜、仪至淮安谓之里河,自五坝转⻩河谓之外河,不相通。及开清江浦,设闸天妃口,舂夏之重运毕,即闭以拒⻩。岁久法驰,闸不封而⻩⽔⼊。嘉靖末,塞天妃口,于浦南三里沟开新河,设通济闸以就淮⽔。已又从万恭言,复天妃闸。未几又从御史刘光国言,增筑通济,自仲夏至季秋,隔⽇一放回空漕船。既而启闭不时,淤塞⽇甚,开朱家口引清⽔灌之,仅通舟。至是改建甘罗城南,专向淮⽔,使河不得直

  十年,督漕尚书凌云翼以运船由清江浦出口多艰险,乃自浦西开永济河四十五里,起城南窑湾,历龙江闸,至杨家涧出武家墩,折而东,合通济闸出口。更置闸三,以备清江浦之险。是时漕河就治,淮、扬免⽔灾者十馀年。初,⻩河之害漕也,自金龙口而东,则会通以淤。迨塞沙湾、张秋闸,漕以安,则徐、氵市间数被其害。至崔镇⾼堰之决,⻩、淮涨而害漕,乃在淮、扬间,湖溃则败漕。季驯以⾼堰障洪泽,俾堰东四湖勿受淮侵,漕始无败。而河漕诸臣惧湖害,⽇夜常惴惴。

  十三年从总漕都御史李世达议,开宝应月河。宝应汜光湖,诸湖中最湍险者也,广百二十馀里。槐角楼当其中,形曲如箕,瓦店翼其南,秤钩湾翼其北。西风鼓浪,往往覆舟。陈瑄筑堤湖东,蓄⽔为运道。上有所受,下无所宣,遂决为八浅,汇为六潭,兴、盐诸场皆没。而淮⽔又从周家桥漫⼊,溺‮民人‬,害漕运。武宗末年,郞中杨最请开月河,部覆不从。嘉靖中,工部郞中陈毓贤、户部员外范韶、御史闻人诠、运粮千户李显皆以为言,议行未果。至是,工部郞中许应逵建议,世达用其言以奏,乃决行之。浚河千七百馀丈,置石闸三,减⽔闸二,筑堤九千馀丈,石堤三之一,子堤五千馀丈。工成,赐名弘济。寻改石闸为平⽔闸。应逵又筑⾼邮护城堤。其后,弘济南北闸,夏秋淮涨,呑吐不及,舟多覆者。神宗季年,督漕侍郞陈荐于南北各开月河以杀河怒,而溜始平。

  十五年,督漕侍郞杨一魁请修⾼家堰以保上流,砌范家口以制旁决,疏草湾以杀河势,修礼坝以保新城。诏如其议。一魁又改建古洪闸。先是,汶、泗之⽔由茶城会⻩河。隆庆间,浊流倒灌,稽阻运船,郞中陈瑛移⻩河口于茶城东八里,建古洪、內华二闸,漕河从古洪出口。后⻩⽔发,淤益甚。一魁既改古洪,帝又从给事中常居敬言,令增筑镇口闸于古洪外,距河仅八十丈,吐纳益易,粮运利之。

  工部尚书石星议季驯、居敬条上善后事宜,请分地责成:接筑塔山缕堤,清江浦草坝,创筑宝应西堤,石砌邵伯湖堤,疏浚里河淤浅,当在淮、扬兴举;察复南旺、马踏、蜀山、马场四湖,建筑坎河滚⽔坝,加建通济、永通二闸,察复安山湖地,当在山东兴举。帝从其议。未几,众工皆成。

  十九年,季驯言:“宿迁以南,地形西洼,请开缕堤放⽔。沙随⽔⼊,地随沙⾼,庶⽔患消而费可省。”又请易⾼家堰土堤为石,筑満家闸西拦河坝,使汶、泗尽归新河。设减⽔闸于李家口,以怈沛县积⽔。从之。十月,淮湖大涨,江都淳家湾石堤、邵伯南坝、⾼邮中堤、朱家墩、清⽔潭皆决。郞中⻩⽇谨筑塞仅竣,而山堤亦决。

  二十一年五月,恒雨。漕河泛溢,溃济宁及淮河诸堤岸。总河尚书舒应龙议:筑堽城坝,遏汶⽔之南,开马踏湖月河口,导汶⽔之北。开通济闸,放月河土坝以杀汹涌之势。从其奏。数年之间,会通上下无阻,而⻩、淮并涨,⾼堰及⾼邮堤数决害漕。应龙卒罢去。建议者纷纷,未有所定。

  杨一魁代应龙为总河尚书,力主分⻩导淮。治逾年,工将竣,又请决湖⽔以疏漕渠,言:“⾼、宝诸湖本沃壤也,自淮、⻩逆壅,遂成昏垫。今⼊江⼊海之路即浚,宜开治泾河、子婴沟、金湾河诸闸及瓜、仪二闸,大放湖⽔,就湖疏渠,与⾼、宝月河相接。既避运道风波之险,而⽔涸成田,给民耕种,渐议起科,可充河费。”命如议行。时下流既疏,淮⽔渐帖,而河方决⻩堌口。督漕都御史褚鈇恐怈太多,徐、邳淤阻,力请塞之。一魁持不可,浚两河口至小浮桥故道以通漕。然河大势南徙,二洪漕屡涸,复大挑⻩堌下之李吉口,挽⻩以济之,非久辄淤。

  一魁⼊掌部事。二十六年,刘东星继之,守一魁旧议,李吉口淤益⾼。岁冬月,即其地开一小河,舂夏引⽔⼊徐州,如是者三年,大抵至秋即淤。乃复开赵家圈以接⻩,开泇河以济运。赵家圈旋淤,泇河未复,而东星卒。于是凤巡抚都御史李三才建议自镇口闸至磨儿庄仿闸河制,三十里一闸,凡建六闸于河中,节宣汶、济之⽔,聊以通漕。漕舟至京,不复能如期矣。东星在事,开邵伯月河,长十八里,阔十八丈有奇,以避湖险。又开界首月河,长千八百馀丈。各建金门石闸二,漕舟利焉。

  三十二年,总河侍郞李化龙始大开泇河,自直河至李家港二百六十馀里,尽管⻩河之险。化龙忧去,总河侍郞曹时聘终其事,疏叙泇河之功,言:“舒应龙创开韩家庄以怈湖⽔,而路始通。刘东星大开良城、侯家庄以试行运,而路渐广。李化龙上开李家港,凿都⽔石,下开直河口,挑田家庄,殚力经营,行运过半,而路始开,故臣得接踵告竣。”因条上善后六事,运道由此大通。其后每年三月开泇河坝,由直河口进,九月开召公坝⼊⻩河,粮艘及官民船悉以为准。

  四十四年,巡漕御史朱堦请修复泉湖,言:“宋礼筑坝戴村,夺二汶⼊海之路,灌以成河,复导洙、泗、洸、沂诸⽔以佐之。汶虽率众流出全力以奉漕,然行远而竭,已自难支。至南旺,又分其四以南淮,六以北赴卫,力分益薄。况此⽔夏秋则涨,冬舂而涸,无雨即夏秋亦涸。礼逆虑其不可恃,乃于沿河昭、南旺、马踏、蜀山、安山诸湖设立斗门,名曰⽔柜。漕河⽔涨,则潴其溢出者于湖,⽔消则决而注之漕。积怈有法,盗决有罪,故旱涝恃以无恐。及岁久噤驰,湖浅可耕,多为势豪所占,昭一湖已作藩田。比来山东半年不雨,泉断流,按图而索⽔柜,茫无知者。乞敕河臣清核,亟筑堤坝斗门以广蓄储。”帝从其请。

  方议浚泉湖,而河决徐州狼矢沟,由蛤鳗诸湖⼊泇河,出直口,运船溜艰险。督漕侍郞陈荐开武河等口,怈⽔平溜。后二年,决口长淤沙,河始复故道。总河侍郞王佐加筑月坝以障之。至泰昌元年冬,佐言:“诸湖⽔柜已复,安山湖且复五十五里,诚可利漕。请以⽔柜之废兴为河官殿最。”从之。

  天启元年,淮、⻩涨溢,决里河王公祠,淮安知府宋统殷、山知县练国事力塞之。三年秋,外河复决数口,寻塞。是年冬,浚永济新河。自凌云翼开是河,未几而闭。总河都御史刘士忠尝开坝以济运,已复塞。而淮安正河三十年未浚。故议先挑新河,通运船回空,乃浚正河,自许家闸至惠济祠长千四百馀丈,复建通济月河小闸,运船皆由正河,新河复闭。时王家集、磨儿庄湍溜⽇甚,漕储参政朱国盛谋改浚一河以为漕计,令同知宋士中自泇口迤东抵宿迁陈沟口,复溯骆马湖,上至马颊河,往回相度。乃议开马家洲,且疏马颊河口淤塞,上接泇流,下避刘口之险,又疏三汊河流沙十三里,开滔庄河百馀丈,浚深小河二十里,开王能庄二十里,以通骆马湖口,筑塞张家等沟数十道,束⽔归漕。计河五十七里,名通济新河。五年四月,工成,运道从新河,无刘口、磨儿庄诸险之患。明年,总河侍郞李从心开陈沟地十里,以竟前工。

  崇祯二年,淮安苏家嘴、新沟大坝并决,没山、盐、⾼、泰民田。五年,又决建义北坝。总河尚书朱光祚浚骆马湖,避河险十三处,名顺济河。六年,良城至徐塘淤为平陆,漕运愆期,夺光祚官,刘荣嗣继之。

  八年,骆马湖淤阻,荣嗣开河徐、宿,引注⻩⽔,被劾,得重罪。侍郞周鼎继之,乃专力于泇河,浚麦河支河,筑王⺟山前后坝、胜山东堤、马蹄厓十字河拦⽔壩,挑良城闸抵徐塘口六千馀丈。九年夏,泇河复通,由宿迁陈沟口合大河。鼎又修⾼家堰及新沟漾田营堤,增筑天妃闸石工,去南旺湖彭口沙礓,浚刘吕庄至⻩林庄百六十里。而是时⻩、淮涨溢⽇甚,倒灌害漕。鼎在事五年,卒以运阻削职。继之者侍郞张国维,甫莅任,即以漕涸被责。

  十四年,国维言:“济宁运道自枣林闸溯师家庄、仲家浅二闸,岁患淤浅,每引泗河由鲁桥⼊运以济之。伏秋⽔长,⾜资利涉。而挟沙注河,⽔退沙积,利害参半。旁自⽩马河汇邹县诸泉,与泗合流而出鲁桥,力弱不能敌泗,河⾝半淤,不为漕用。然其上源宽处正与仲家浅闸相对,导令由此⼊运,较鲁桥⾼下悬殊,且易细流为洪流,又减沙渗之患,而济仲家浅及师庄、枣林,有三便。”又言:“南旺⽔本地脊,惟藉泰安、新泰、莱芜、宁、汶上、东平、平、肥城八州县泉源,由汶⼊运,故运河得通。今东平、平、肥城淤沙中断,请亟浚之。”复上疏运六策:一复安山湖⽔柜以济北闸,一改挑沧浪河从万年仓出口以利四闸,一展浚汶河、陶河上源以济邳派,一改道沂河出徐塘口以并利邳、宿,其二即开三州县淤沙及改挑⽩马湖也。皆命酌行。国维又浚淮、扬漕河三百馀里。当是时,河臣竭力补苴,南河稍宁,北河数浅阻。而河南守臣壅⻩河以灌贼。河大决开封,下流⽇淤,河事益坏,未几而明亡矣。

  
译文

  明成祖时开始建都‮京北‬,从东南转运粮饷,⽔路陆路同时运输,依照元人的旧例,同时采用海运。

  等到会通河开通,海运陆运一起停止。

  南边到达长汪口,北边到达大通桥,漕运河道三千余里。

  综合考察,从昌平神山泉诸河⽔流出,汇合贯穿都城,经过大通桥,往东到达通州流⼊⽩河的,是大通河。

  从通州向南到达直沽,汇合卫河流⼊大海的,是⽩河。

  从临清向北到达直沽,汇合⽩河流⼊大海的,是卫⽔。

  从汶上南旺分流,向北经过张秋到达临清,汇合卫河,向南到达济宁天井闸,汇合泗、沂、洸三⽔的,是汶⽔。

  从济宁出天井闸,与汶⽔合流,到达南新河,原出于茶城,汇合⻩、沁之后到夏镇,沿着洳河到达直口,流⼊⻩河补益运河的,是泗、洸、小沂河及山东泉⽔。

  从茶城秦沟,向南经过徐、旦,流⼊邳,汇合大沂河,到达清河县流⼊淮河之后,从直河口直达清口的,是⻩河⽔。

  从清口向南,到达瓜、仪的,是淮、扬诸湖⽔。

  过了这里就是长江了。

  长江以南,就是松、苏、浙江运道。

  淮、扬到京口以南的河道,全都叫做转运河,而从瓜、仪直达淮安的,又叫做南河,从⻩河直达丰、沛的叫做中河,从山东直达天津的叫做北河,从天津直达张家湾的叫做通济河,而总名叫做漕河。

  其越过京城向东的如蓟州,西北的如昌平,都曾经有河道通行,转运漕粮供给军队。

  漕河下面分别有名,叫做⽩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

  因地为号,是流俗的通称。

  淮、扬诸⽔所汇合,徐、兖河流所经过,疏通开决排除,只有依赖于人力,所以闸、河、湖对于转运漕粮尤其迫切。

  闸漕,就是会通河。

  向北到达临清,与卫河汇合,向南出茶城口,与⻩河汇合,积蓄汶、洸、泗⽔及山东泉源。

  泉源的支流有五条。

  叫做分⽔的一支,是汶⽔支流,其泉一百四十五处。

  叫做天井的一支,是济河支流,其泉九十六处。

  叫做鲁桥的一支,是泗河支流,其泉二十六处。

  叫做沙河的一支,是新河支流,其泉二十八处。

  叫做邳州的一支,是沂河支流,其泉十六处。

  诸泉⽔汇合成为大湖,其湖泽有十五处。

  南旺湖,有东西二湖,周围一百五十余里,漕运之道贯穿其中。

  北面的叫做马蹋,南面的叫做蜀山,叫做苏鲁。

  再南面的叫做马场。

  再南面八十里的叫做南,也叫做独山,周围七十余里。

  北面的叫做安山,周围八十三里。

  南面的叫做大小昭,大湖南此长十八里,小湖南北长减少三分之一,周围八十余里。

  从马家桥留城闸向南,叫做武家,叫做⾚山,叫做微山,叫做吕孟,叫做张王等湖,连续灌注八十里,引导薛河从地浜沟流出,汇合于⾚龙潭,一起直奔茶城。

  从南旺分流向北到临清三百里,地面降低九十尺,建立闸门二十一座;向南到镇口三百九十里,地面降低一百一十六尺,建立闸门二十七座。

  其外又有积⽔、进⽔、减⽔、平⽔的闸门五十四座。

  又建立堤坝二十一座,用来防止运河的怈漏,辅助闸门成为有用的设施。

  其后开通洳河二百六十里,建立闸门十一座,建立堤坝四座。

  漕运的船只不出镇口,与⻩河汇合于董沟。

  河漕,就是⻩河。

  上从茶城与会通河汇合,下到清口与淮河汇合。

  其河道有三条:中路叫做浊河,北路叫做银河,南路叫做符离河。

  南路靠近皇陵,北路靠近运河,只有中路距离皇陵较远,对于运河有补益。

  然而,⻩河流向改道不定,上游苦于溃决,下游苦于淤塞。

  漕运河道从南向北,出清口,经过桃、宿,上溯徐、旦二洪,进⼊镇口,陟历艰险五百余里。

  从徐、吕二洪以上,⻩河与漕河不相汇。

  等到洳河开通而回避二洪,董沟开通而直河淤塞,漕运之道利用⻩河二百六十里而停止,董沟以上,⻩河又没有什么地方妨碍漕运之道。

  湖漕,从淮安直达扬州三百七十里,地低而积⽔,汇合为湖泽。

  山则有管家、,童尘则有⽩马、泛光,⾼邮则有石臼、甓社、武安、.邵伯等湖。

  向上承受上游的⽔,旁边连接诸山的⽔源,大湖连绵不断,从五塘到达长江。

  担心淮⽔向东‮犯侵‬,修筑⾼家堰抵挡其上游,修筑王简、张福二堤防止其分怈。

  担心淮⽔‮犯侵‬而漕河毁坏,便开通淮安永济、⾼邮康济、宝壅塾堕.三条半月形河道以通舟船。

  到达扬子湾柬,就分为二道:一条从仪真通往长江口,以漕运上江湖广、江西之粮;一条从瓜洲通往西江嘴,以漕运下江两浙之粮。

  本来不是河道,专取众湖之⽔,所似叫做湖漕。

  太祖刚开始调动大军北伐,开通蹋场口、耐牢坡,使漕运之道畅通以供给梁、晋的军粮。

  定都于应天,运输之道畅通便利:江西、湖广的粮食,舟运沿长江直下;浙西、昊中的粮食,从转运河运出;凤、泗的粮食,舟运从淮⽔运出;河南、山东的粮食,下经⻩河运出。

  曾经从开封运粮,逆⻩河而上到达渭河,以供给陕西的军粮,利用海运以供给辽地军粮,在西北用兵行动很少。

  淮、扬之间,修筑⾼邮湖堤防二十余里,开通宝应倚湖直渠四十里,修筑堤防护卫它。

  其它小的修筑,没有大的利与害。

  丞乐四年,成祖命令平江伯陈逭监督转运,一方面仍然从海上转运,而另一方面则舟运从淮河然后进⼊⻩河,到达武,陆路运输一百七十里直达卫辉,又在卫舟运,造就是所说的陆‮海上‬上同时运输。

  海上运输有很多危险,陆上运输也很艰难。

  永乐九年二月,还是采用济宁州同知潘叔正的计策,命令尚书宋礼、侍郞金纯、都督周长疏通会通河。

  会通河,是元朝转漕运粮的故道。

  元朝末年,已经废弃不用。

  洪武二十四年,⻩河在原武决堤,漫过安山湖而向东流,会通河完全淤塞,到这时又进行疏通。

  从济宁到临清三百八十五里,引导汶、泗之⽔流⼊其中。

  泗出于泗⽔陪尾山,四条泉⽔一起流出,向西流到兖州城束,汇合沂。

  汶河有二条。

  小汶河出于新泰宮山下。

  大汶河出于泰安仙台岭南,又出于莱芜原山北面及寨子村,全都到静丰镇合流,环绕徂徕山南,而小汶河流来汇合。

  经过窒坠北垌城,往西南流一百余里,到达汶上。

  其支流叫做洸河,在垌城西南,流三十里,汇合宁诸泉⽔,经过济宁束,与泅⽔汇合。

  元朝初年,毕辅国开始在垌城左边汶⽔北建造斗状闸门,引导汶⽔流⼊洸河。

  至元年间,又分流往北流⼊济⽔,从寿张到梳清,经过漳、御流⼊大海。

  直旺,被称做南北⽔分流的⽔脊。

  从左向南,距离滂宁九十里,合沂、泗以增加⽔流;从右向北,距离临清三百余里,没有其它⽔流,只依赖汶⽔。

  宋礼采用汶上老人⽩英的计策,在柬平的戴村筑坝,阻止汶⽔使不流⼊洸河,而全部到南旺,南北建置闸门三十八座。

  又开凿新河,从汶上袁家口左改道五十里到寿张的沙湾,以连接旧河。

  这年秋天,宋礼回京,又请求疏通束平束边沙河的淤沙三里,筑拦河堰保护它,汇合马常泊的⽔流进⼊会通河以济助漕运。

  又在汶上、东平、济宁、沛县同湖地设立⽔柜、陡门。

  在漕河西边的叫做⽔柜,东边的叫做陡门,⽔柜用来蓄积泉⽔,陡门在涨⽔时用来排怈。

  金纯又疏通贾鲁河故道,引⻩河⽔到塌场口汇合汶⽔,经过徐、吕流⼊淮河。

  漕运道路得以固定。

  这以后,宣宗时,曾经征调军民十二万,疏通济宁以北从长沟到枣林闸一百二十里,建立闸门于各浅⽔之处,疏通湖塘以引山泉。

  正统时,疏通滕、沛淤塞河道,又在济宁、滕三州县疏通泉⽔建立闸门,改金口堰土坝为石坝,蓄⽔用来供给会通河。

  景帝时,增建济宁到临清减⽔闸门。

  天顺时,扩充临清旧闸,移动五十丈。

  宪宗时,修筑汶上、济宁溃决之堤一百余里,增建南旺上、下及安山三闸门。

  命令工部侍郞杜谦勘测治理汶、泗、洸诸泉⽔。

  武宗时,增建汶上袁家口到寺前铺石闸门,疏通南旺淤塞河道八十里,闸漕的治理周备。

  只有⻩河溃决就挟制漕河而去,成为大害。

  陈逭监督漕运,在湖广、江西造平底浅船三千艘。

  二省及江、浙的米都经由长江用船运⼊,到了淮安新城,盘绕五坝遇淮。

  仁、义二坝在东门外的东北,礼、智、信三坝在西门外的西北,都是从城南引⽔到坝口,它的外面就是淮河。

  清江浦,正对淮安城西,永乐二年,曾经全部修建有闸门。

  其河口淤塞,则漕运之船经由二坝,官民商船经由三坝进⼊淮河,运输非常劳苦。

  陈管询咨老年人,说:“淮安城西管家湖西北,距离淮河鸭陈口只有二十里,与清江口相遇,应当开凿成为河道,引湖⽔通漕河,是宋乔维岳所开通的沙河旧渠。”陈管股是开通清江浦,引导河⽔从管家湖流⼊鸭陈口到达淮河。

  十三年五月,工程完成。

  沿着西湖筑堤绵廷十里用来引导舟船。

  淮口建置四座闸门,叫做移风、清江、福兴、新庄。

  按时开关,严格其噤令。

  并且疏通仪真、瓜洲河道以接通江湖之⽔,开凿吕梁、百步二洪的大石以平缓⽔势,开通泰州⽩塔河以到达大江。

  修筑⾼邮河堤,在堤內开凿河渠四十里。

  随后,又建置吕梁石闸门,并且修筑宝应、迢光、⽩马各湖堤,堤都设置涵洞,互相灌注。

  适时,淮上、徐州、济宁、临清、德州都修建粮仓储粮转运。

  靠近河边修建房舍五百六十八所,安置引船过浅滩的人夫。

  河道险阻舟船搁浅,使之导船行驶。

  增置浅⽔船三千多艘。

  建置徐、沛、沽头、金沟、山东、⾕亭、鲁桥等闸门。

  从此以后,漕运直达通州,而海上陆上运道全都废弃。

  宣德六年,采用御史⽩圭的建言,疏通金龙口,引⻩河之⽔到达徐州以便利于漕运。

  从宣德末年到英宗初年,再次疏通,并到达凤池口河⽔,徐、旦二洪,西小河,从而会通河安然流行,从永乐、宣德到正统年间一共数十年。

  到正统十三年,⻩河在荣决堤,往东直冲张秋,在沙湾溃决,运道开始毁坏。

  命朝廷大臣堵塞其决口。

  量泰三年五月,筑堤工程纔完工。

  未満一月,而北马头又溃决,牵制漕河束流。

  清河训导唐学成说:“⻩河在沙湾决堤,临清宣告⼲涸。

  地势低下河堤单薄,⻩河⽔势急速,所以刚完工的堤岸又溃决了。

  临清到沙湾十二座闸门,有⽔的⽇子,其⽔势很陡。

  请在临清以南疏通半月形河道使舟船畅通,直达沙湾,不再经由闸门,那么,⽔势就会减缓而漕运畅通。”皇帝就命令唐学成与山东巡抚洪英察看测量。

  工部侍郞赵荣则说:“沙湾到张秋的堤岸单薄,所以数次溃决。

  请在决口处修建碱⽔石坝,使⽔往东流⼊盐河,那么运河的⽔就可以积蓄。

  然后加宽堤岸,填塞决口,差不多没有后患。

  ’第二年四月,填塞决口工程刚完工,而减⽔坝及南分⽔墩首先被毁坏,随后,又全部冲坏墩岸和桥梁,在北马头决堤,牵制漕河⽔流⼊盐河,漕运船只全都受阻。

  教谕彭顼请求建立闸门来控制⽔势,开通河道来分流上游的⽔。

  御史练纲上奏治理的办法。

  诏令下到尚书石璞。

  石璞于是开凿河道三里,以避开决口,上下与运河相通。

  这年,漕运船只不能前行的,命令漕运总兵官徐恭暂且转运到束昌、济宁粮仓。

  等到第二年,运河中的舟船照旧搁浅。

  徐恭与都御史王兹说:“漕运船只像蚂蚁一样聚积在临清上下,请赶快敕令都御史徐有贞堵塞沙湾溃决的⻩河决口。”徐有贞认为不能这样,而献上治河的三条计策,请建立⽔闸,开通分⽔河,挖深运河。

  景泰六年三月,皇帝诏令群臣集中商议治河办法。

  工部尚书江渊等请求调用官军五万用以疏通运河。

  徐有贞担心役使官军耗费加大,请恢复陈逭旧制,设立捞浅河工,征用沿河州县民工,免去其劳役。

  五月,疏通漕运河道工程竣工。

  七月,填塞沙湾决口工程也竣工,会通恢复‮定安‬。

  都御史陈泰逐一疏通淮、扬漕河,堵塞决口建立堤坝。

  ⻩河曾经灌注新庄闸到清江浦三十余里,淤塞⽔浅阻碍漕运,稍稍得到疏通治理,立即恢复其旧。

  英宗初年,命官吏督治漕运,在济宁分成南北二段,侍郞郑辰治理南面,副都御史贾谅治理北面。

  成化七年,又据廷臣的商议,划分漕河在沛县以南、德州以北及山东为三道,各委派曹郞及监司专门管理,并且请求选拔有气概和魄力的大臣总理其事。

  开始命侍郞王恕为总理河道之职。

  二十一年,敕令工部侍郞杜谦疏通运道,从通州到淮、扬,会同山东、河南巡抚巡按察看测量治理。

  弘治二年,⻩河又在张秋决堤,直冲会通河,命户部侍郞⽩昂察看治理。

  ⽩昂上奏金龙口决口已经淤塞,⻩河合为一大支流,经由祥符汇合沁⽔下流到徐州而去。

  其间河道浅而狭窄,应当在所经由的七县,修筑堤岸来护卫张秋。

  下到工部商议,依从他的奏请。

  ⽩昂又据漕船经过⾼邮甓社湖多陷⼊险境,请在堤东开通复河四十里来通行船只。

  过了四年,⻩河又决堤数道流⼊运河,毁壤张秋束堤,直夺汶⽔流⼊大海,漕河断流。

  这时工都侍郞陈政总管河道,调集民工十五万,治理还没有见功效就死了。

  弘治六年舂,副都御史刘大夏奉敕命前往治理溃决的⻩河。

  五月,漕船如鱼鳞般聚集,于是首先从决口的西岸开挖月河来通行漕运。

  经营了二年,张秋决口被堵塞,又在⻩陵冈上游筑堤。

  于是⻩河又往南流,运道无阻碍。

  然后改张秋为安平镇,建庙赐横额为显惠神祠,命大学士王鏊记载这件事,镑刻于石。

  而⽩昂所开挖的⾼邮复河也完成,赐名为康济,它的西岸用石头修治。

  又修治⾼邮堤,从杭家闸到张家镇共三十里。

  ⾼邮堤,是洪武年问所修筑。

  陈珪依照旧堤增筑而成,延续到宝应,本地人相沿称之为老堤。

  正统三年,改土堤为石堤。

  成化年间,派遣官吏修筑复堤于⾼邮、邵伯、寅应、⽩马四湖老堤之束。

  而王恕为总管治河之官,修筑淮安以南各处演决之堤,并且疏通淮、扬漕河。

  加重湖边百姓私开⽔道灌溉田地的惩罚,建立闸硅来蓄积湖⽔。

  等到刘大夏堵塞了张秋,而⽩昂又开通了康济,漕河上下无大害有二十余年。

  弘治十六年,巡抚徐源说:“济宁地势最⾼,一定要导引上源洸⽔来补济,其河口在垌城石濑之上。

  元朝时期,建造闸门修筑拦⽔堰,迫使河⽔全都流⼊南旺,分别补济南北运河。

  成化年问,改土堰为石堰。

  土堰的好处是,⽔小的时候就阻止其⽔使流⼊洸河,⽔大的时候就关闭闸门以防止泥沙壅塞,任凭其漫遇土堰向西流。

  自从石堰修成,河⽔就泛滥,石堰既毁坏,民田也被⽔冲。

  洸河被泥沙淤塞,虽有闸门,被庒住不能打开。

  请求撤除石堰再修成土堰,疏通洸河口的淤塞达到济宁,修筑垌城以西舂城口子溃决的河岸。”皇帝命令侍郞李铲前去勘测,说:“垌城的石堰,一能阻止淤沙,不给南旺湖带来灾害,一能减缓⽔势,不必担心戴村坝被⽔冲击,不应该撤除。

  靠近石堰的积沙,应当疏浚。

  垌城稍东有元朝时期的旧关门,导引洸⽔流⼊济宁,下接徐、吕漕河。

  束平州戴村,则是汶⽔流⼊大海的故遒。

  从永乐初年开始,横筑一坝,阻止汶⽔流⼊南旺湖,漕河开始畅通。

  今从分⽔龙王庙到天井闸九十里,⽔⾼三丈多,假若洸河越挖越深,那么,汶⽔就会全部流向济宁而往南流,临清河道必然会⼲枯。

  洸河口不能疏通。

  垌城口到柳泉九十里,不关涉运道,可以不治理。

  柳泉到济宁,是汶、泗各⽔汇合之处,应当疏通的地方有二十余里。

  舂城口,外要阻挡汶⽔流⼊,內要防止民田被冲,堤岸低而薄,应当与戴村坝一起修筑。”依从他的主张。

  正德四年十月,⻩河在沛县飞云桥决堤,流⼊运河。

  不久淤塞。

  世宗初年,⻩河多次毁坏漕河。

  嘉靖六年,光禄少卿⻩绾分析泉源之利,说:“漕河泉源都发端于山东南旺、马场、樊村、安山各湖。

  泉⽔所集聚之处,应当赶快挖深,并且引导其它泉⽔一起积蓄,那么,漕河就不会枯竭。

  南旺、马场堤外孙村地势低下,假若蓄积成湖,改作漕运之道,尤其可以免除济宁⾼原⽔浅阻碍舟船的困苦。”皇帝命总河侍郞章拯计议。

  然而,章拯以⻩河之⽔流⼊运河,漕运船只被阻于沛上,正被御史昊仲所弹劾。

  ’章拯说:“河道淤塞难以快速疏通,只有金沟口往北新冲成的一道⽔渠,可使漕运船只由此进⼊昭湖,到沙河板桥。

  其首先受阻搁浅的船只,就往西经过冢寺,到庙道北口而畅通运行。”下到工部一起商议,没有议定。

  给事中张嵩说:“昭湖地势低下,河道地势⾼,引河灌注于湖,必然导致湖⽔溢満而外流,使湖道又受阻碍。

  请求罢免章拯,另外推选大臣来治理。”工部商定依照张嵩的主张办。

  章拯再次上奏自我弹劾,请求罢免。

  没有得到许可。

  最终引导漕运船只取道湖中。

  逭年冬,诏令章拯回到京城另外任官,又命挑选大臣去监督治河之事。

  各位大臣多进献治河的主张。

  詹事霍韬说:“从前主张役使山东、河南民工数万,疏通淤沙以便畅通漕运。

  然而,沙随⽔而下,一边疏通一边淤塞。

  今漕运之船由昭湖进⼊呜台到沙河,迂回不过一百里。

  假若沿湖筑堤,疏浚成为小河,河口建立闸门,以供积蓄和排怈,河⽔泛溢时可避免波涛汹涌,河⽔⼲枯时容易进行疏浚O三个月就把土堤筑成,一年就把石堤修成,用的人力少,获取效益快。

  ⻩河越泛溢,运道越便利,比起用役使民工来疏通淤土,劳逸大不相同。”尚书李承勋说:“在昭湖左另开通一条河道,引各泉⽔供给运道,从留城沙河起变得更加便利。”与都御史胡世宁的主张相同。

  嘉靖七年正月,总河都御史盛应期所奏如同盟世宁的办法,请求在昭湖束开凿新河,从汪家口南到留城口,长一百四十里,限期六个月完工。

  工程未到一半,而盛应期被罢免离去,这项工程便停止。

  这以后三十年,朱衡纔沿着其遗留的痕迹,疏浚而成新河。

  这年冬,总河侍郞潘希曾增筑济、沛之间东西两堤,用来抵御⻩河之⽔。

  嘉靖十九年七月,⻩河在野冈决堤,徐、吕二洪⼲涸。

  督理河漕侍郞王以旃请求疏通山东各条河⽔来补济运道,并且修筑长堤积蓄河⽔,如同闸河形制。

  于是,清理出旧⽔源一百七十八处,开挖新⽔源三十一处。

  王以旃又上奏四件事情。

  一是请把各⽔源隶属于当地地方官员兼管其事,不要使它堵塞。

  二是请在境山镇、徐、旦二洪的下游,各建立石闸门,积蓄河⽔数尺深以便行船,旁边保留一条半月形河道以排怈突然到来的洪⽔;在武家沟、小河口、石城、匙头湾修筑四座木闸门,又设置并船在沙坊等浅⽔处,以准备捞浅疏通河道。

  三是说漕河两岸有南旺、安山、马场、昭四湖,名叫⽔柜,可以用来汇合各泉⽔以便补济漕河。

  豪強侵占,蓄⽔不多,而昭一湖淤塞成为⾼地,完全不是建国初期设湖的本意。

  应当委派官员进行清理,增设闸、坝、斗门,培筑堤岸,多开沟渠,挖深河底,以恢复四⽔柜。

  四是说⻩河改道向南,旧闸口全都淤塞,只有孙继一口单独存在。

  导引⻩河到徐州小浮桥,向下流到徐、吕二洪,这是补济运道的最大⽔源。

  请在孙继口多开一沟,及时疏导,希望二洪之⽔可以得到补济。

  皇帝同意他的奏请,而将管泉事务专门责令部曹承担。

  徐州、吕梁二洪,是河漕的咽喉要道。

  自从陈管凿石疏渠开始,正绕初年,又疏通洪西小河。

  漕运参将汤节又据洪中⽔流迅急毁坏船只,在上游修筑拦⽔坝,迫使河⽔回到月河,河的南面建立闸门以积蓄⽔势。

  成化四年,管河主簿郭升用大石修筑两堤,并用铁锭使其坚固,开凿外洪容易导致船只毁坏的有害大石三百处,又平筑裹洪堤岸,又在岸东西砌石四百余丈。

  十六年,增砌吕梁洪石堤、石坝二百余丈,以帮助牵拉船只。

  到这时建闸,行驶的船只更加感到便利。

  嘉靖四十四年七月,⻩河在沛县大决堤,漫⼊昭湖,经由沙河到二洪,⽔势浩渺,无边无际,运道淤塞一百余里。

  督理河漕尚书朱衡巡枧盛应期所开凿新河遗迹,请求开通南、留城上下。

  总河都御史潘季驯没有允许。

  朱衡说:“这河直通秦沟,有所约束而狭窄。

  夏秋⻩河⽔势大,昭容纳它,不会成为沟壑。”于是决定开通疏浚,亲自督促施工,严惩不奉行命令的人。

  给事中郑钦弹劾朱衡故意兴起难以成功的工程,害百姓希图侥幸成功。

  朝廷派遣官吏勘测新旧河道哪个有利。

  给事中何起鸣勘测河道后回来说:“旧河道难以恢复的地方有五处,而新河道难以成功的地方也有三处。

  只是新河道多有旧堤⾼山,⻩河⽔很难进⼊,疏浚而使其畅通,运道一定有利。

  所说的三个难以成功的地方,一是夏村往北地势⾼,恐怕很难接通河⽔,然而地势⾼低之差,大约不超过二丈,一旦⽔位增⾼,担心什么河⽔浅少呢?二是三河口淤积泥沙深厚,⽔流湍急,不会没有阻塞,然而建坝拦截,每年进行一次疏浚,担心什么泥沙壅塞呢?三是在马家桥修筑堤岸,到微山取土不方便,又担心在⽔口投⼊拦⽔的埽,坝基必然不坚固,然而,假若委任得到适当的人,筑堤加⾼加厚,没有一定不能用力量来治理的道理。

  开通新河有利。”下朝廷大臣会合商议,说新河已经有了规模,不能停止。

  况且百中桥到留城⽩洋浅,到境山,进行疏浚补筑,也不全部废弃旧河,众多大臣意见相同。

  皇帝纔决定下来。

  这时天降大雨,⻩河⽔突然上涨,在马家桥决堤,毁坏新筑东西二堤。

  给事中王元舂、御史⻩襄都弹劾朱衡欺许误事,何起鸣也改变自己的说法。

  恰逢朱衡上奏新旧河一百九十四里全部已经疏通,漕运船只到南出口无阻碍。

  诏令留下朱衡与潘季驯详细商议开通上游、修筑长堤的有利之处。

  隆庆元年正月,朱衡请求取消疏通上游的主张,只疏浚加宽秦沟,牢固地修筑南边长堤。

  五月,新河修成,西边距旧河三十里。

  旧河从留城以北,经过谢沟、下沽头、中沽头、金沟四闸,过沛县,又经庙道口、湖陵城、孟、八里湾、⾕亭五闸,然后到南闸。

  新河从留城向北,经过马家桥、西柳庄、満家桥、夏镇、杨庄、朱梅、利建七闸,到达南闸汇合旧河,总共一百四十里有余。

  又导引鲇鱼各泉⽔及薛河、沙河注⼊其中,然后在三条河的河口修筑拦⽔坝,修筑马家桥堤岸,阻遏⻩河⽔使其流⼊秦沟,运道于是很畅通。

  不久,鲇鱼口被山⽔突然冲决,沉没漕运船只。

  皇帝依从朱衡的奏请,从束邵开通支河三条用来分怈其⽔,又在柬邵的上游开通支河,经过束沧桥然后到达百中桥,凿穿豸裹沟各处为沟渠,使⽔流⼊⾚山湖,从这里又回到吕孟湖,往下流到境山而离去。

  朱衡被召⼊朝廷任工部尚书,都御史翁大立代理他的职位,上奏说:“漕河利用泉⽔,然而地形东⾼西低,没有湖蓄积它就会⼲涸,所以漕河以束都有⽔柜;没有湖排怈⽔就会演决,所以漕河以西都有深壑。

  ⻩河⽔逆流奔泻,就把昭湖作为河⽔漫流的地区;大⽔往东奔突,就把南湖作为蓄积河⽔的地方。

  应当从回回墓开通以到达鸿沟,让⾕亭、湖陵的⽔都流⼊昭湖,立即疏通鸿沟废渠,引昭湖⽔沿着沟渠往东到留城。

  湖⽔退后所形成的沙滩,又可获得土地敷千顷。”翁大立又说:“薛河⽔流湍急汹涌,今完全灌注于⾚山湖,流⼊微山湖然后到达吕孟湖,这就是尚书朱衡的成绩。

  祇是吕孟之南有邵家岭,⻩河⽔夹带泥沙淤积,地形⾼仰,秋⽔按季节到来的时候,容纳的⽔很少,淹没平旷的田野,夺去百姓土地之利。

  微山湖的西面是马家桥,近来新修一堤来开通运道,泥土还没有达到坚实.而这时被积⽔所动摇,以八尺或一丈的堤基,二⽔夹攻,担心有垮塌的危险。

  应当疏通邵家岭,让⽔经由地浜沟到境山然后流⼊漕河,那磨湖地就可以耕种,河堤不会演决。

  另在马家桥建立碱⽔闸,据旱滂情况开启或关闭,这纔是畅通漕运的长久之计。”全都依从他的主张。

  隆庆三年七月,⻩河在沛县决堤,茶城淤塞,粮船二千余只全在邳州被阻。

  翁大立说:“臣巡行徐州,沿着子房山,经过梁山,到达境山,进⼊地浜沟,直奔马家桥,上下八十里之间,可以另外开通一条河道作为漕运。”就是所说的洳河。

  请集中朝廷大臣议论。

  皇上于是命令施行。

  不久,⻩河⽔下降漕运畅通,先前的主张全部停止。

  这时淮⽔泛滥,从清河到淮安城西淤塞三十余里,冲决礼、信二坝到达大海,宝应湖堤岸多被毁坏。

  山东各⽔从直河流出到邳州。

  翁大立上报朝廷。

  这年冬,从淮安板闸到清河西湖嘴疏通河道快要完成,而里口又淤塞。

  督漕侍郞赵孔昭说:“清江一带⻩河五十里,应当修筑堤堰来防止河⽔泛溢;淮河⾼良涧一带七十余里,应当修筑堤堰来防止淮⽔上涨。”皇帝命令赶快疏通里口,与翁大立商议修筑堤堰的事情,并且商讨疏通海口堵塞及开通宝应半月形河道二事。

  隆庆四年六月,淮河及鸿沟境山疏浚工程竣工。

  翁大立正上奏报告,各条河⽔突然泛滥,在仲家浅决堤,与⻩河汇合,茶城又淤塞。

  不久,从泰山庙到七里沟,淮河淤塞十余里,其⽔从朱家沟旁流出,到清河县河南镇又汇合于⻩河。

  翁大立请求开通新庄闸来通行返回的船只,同时疏通古睢河,排怈二洪之⽔,并且分支河从鱼沟下到草湾,保护南北运道。

  皇帝命令新任总河都御史潘季驯规划。

  不久,⻩河在邳州大决堤,睢宁漕运⽔道淤塞一百余里。

  翁大立请求开通洳口、萧县二河。

  适逢潘季驯堵塞各处决口,⻩河⽔归⼊正流,漕运之船又获得畅通。

  翁大立、趟孔昭都因延误了漕运粮食而被除去官籍,开通洳口的主张最后没有施行。

  隆庆五年四月,⻩河又在邳州王家口决堤,从双沟以下,南北决口十余处,损失漕船运粮军人数以千讦,呑没漕粮四十万余石,而匙头湾以下八十里全被淤塞。

  于是,胶、莱海运的主张纷纷而起。

  正值潘季驯奏请治理邳河工程完成,皇帝以漕运缓慢,派遣给事中雒遵前往勘测。

  总漕陈蚧及潘季驯都被罢免官职。

  隆庆六年,依从雒遵的计策,修筑茶城到清河长堤五百五十里,每三里设立一个铺,每个铺安排十个民工,设置官员划分地区而守护。

  又接着修筑茶城到开封两岸河堤。

  依从朱衡的计策,修缮丰、沛大⻩堤。

  朱衡又说:“漕河起于仪真到达张家湾二千八百余里,河势共分四段,各段都不相同。

  清江浦以南,临清以北,都远离⻩河,不需多用力。

  只有茶城到临清,则是拦截各⽔成为河,与⻩河靠近。

  清河到茶城,⻩河也即运河。

  茶城以北,应当防备⻩河决口而流⼊;茶城以南,应当防备⻩河决口而流出。

  防备⻩河就是保护运河的手段,所以从茶城到邳、迁,应⾼筑两岸河堤,宿迁到清河,应全部堵塞决口,用来防备⻩河⽔的流出,那么,正河就一定会淤塞,去年徐、邳的祸患就在这里。

  从茶城秦沟口到丰、沛、曹、单,新筑和增筑堤岸来连接缕⽔旧堤,用来防备⻩河⽔的流⼊,那么,正河就一定会决口,往年曹、沛的祸患就在这里。

  两处工程宣告竣工,所以河加深⽔受约束,没有从旁边决口和中间溃塌的忧虑。

  沛县的窖子头到秦沟口,应当修筑河堤七十里,连接古北堤。

  徐、邳之间,堤岸近河,应当在新堤之外另外修筑遥堤。”诏令依从他的主张,以此命令总河侍郞万恭执行。

  万历元年,万恭说:“祖宗时造浅⽔船将近一万只,不是不知道満载节省船只的便利,因为闸河⽔流浅,所以不敢超过四百石。

  其形制船底平坦、船仓低浅,底平坦那么⼊⽔就不深,仓低浅那么负载就不満。

  又限制浅⽔船吃⽔不能超过六孥,伸直大指与食指相距为一孥,六孥不过三尺左右,明显的吃⽔很浅。

  ,今不专力遵照执行,却争着雇船搭运。

  雇船有三个害处,搭运有五个害处,仝都对河道有害。

  请求完全遵照旧有的规定。”依从他的意见。

  万恭又请求修复淮⽔之南平⽔各闸门,上奏说:“⾼、宝各湖周围数百里,西边容纳天长七十余河⽔,仅仅依赖百里长堤,假若阻挡它使不能疏通排怈,这是让堤溃决。

  因此祖宗的办法是,普遍地建立数十个小闸门在长堤之间,又制定命令说‘祇许挖深湖地,不许增⾼堤岸’,所以设立浅⽔船和捞浅役夫来捞取湖中的淤泥用来加厚堤岸。

  闸门多那么⽔就容易退落因而堤岸坚固,疏浚勤那么湖就越深而堤岸越厚,考虑得十分深远。

  近年害怕修闸的辛劳,每坏一闸就堵塞一闸,时间已经很久,各闸全部堵塞,而长堤成为死的堤障了。

  害怕疏浚的辛苦,每湖⽔浅一尺就加⾼堤岸一尺,时间已经很久,湖⽔捧垫而起,因而⾼、宝成为⽔盂一样的城了。

  况且湖漕不要堤岸就与没有湖漕一样,湖堤不要闸门就与没有湖堤一样。

  陈管大量建立减⽔闸数十处,湖⽔満了就排怈使利于湖堤,湖⽔退落就关闭使利于湖漕,是最为完备的计策。

  积蓄时间长然后削减湖⽔的痕迹不能再得到,湖⽔将好像使堤的⾼度降低。

  请求再建平⽔闸,闸要密,闸密那么湖⽔就可疏导,没有涨漫之患;闸要窄,闸窄那么⽔势就平缓,没有溃决之忧。”尚书朱衡覆奏依照他的请求。

  于是在仪真、江都、⾼邮、宝应、山设立闸门二十三处,疏浚淤浅共五十一处,各设立捞浅船二只,捞浅役夫十人。

  万恭又说:“清江浦河六十里,陈管疏通到天妃祠束,灌注于⻩河。

  运输船只出天妃口进⼊⻩河通过清江浦,仅仅半天时间。

  后来⻩河⽔上涨,逆流注⼊其口,清江浦于是多处淤塞。

  谋议的人不控制天妃口而仓猝堵塞它,使淮河⽔不与⻩河⽔相遇。

  开挖新河来接通淮河,叫做‘接通清⽔不接通浊⽔,可以不被淤塞了’。

  不知道⻩河不是平稳流动之⽔,夏秋多发生洪⽔,就向西推送淮⽔数十里,并且灌注于新开通的河。

  那个天妃口,只是⻩河⽔的一处淤塞而已。

  今淮⽔、⻩河汇合于新开通的河口,这是二河的淤塞了。

  防止一河的淤塞,发生二河的淤塞,又发生淮⽔、⻩河汇合的淤浅。

  每年役使民工千百人,疏浚治理刚刚完成,⽔过之后又合拢。

  又迫使运输船只迂回八里浅滩滞流,然后纔到达清诃,与出于天妃口的方便又有利相比怎么样?请求建立天妃闸,使漕运船只直接到达清河。

  运完然后⻩河⽔大涨,就关闭闸门断绝⻩河⽔,⽔退落就打开天妃闸以利于商船。

  新开河口不进行疏浚也可以了。”于是建立天妃庙口石闸门。

  万恭又说:“从⻩河流⼊闸河为茶城,到临清板闸七百余里,原先有七十二处浅滩。

  自从开通新河,汶⽔平坦宽广,地势⾼低相差不是很大,七十处浅滩全部变成畅通的⽔道。

  祇有茶城、⻩家闸汇合之间,运河⽔大的时候,正好遇上⻩河⽔退落的时节,⾼低不相连接,因此有茶城⻩家闸的淤浅,连续多年发生灾害。

  祖宗时,曾经建立境山闸,自从新河之⽔平坦,闸门陷⼊泥淖将近一丈多n其闸上距⻩家闸二十里,下接茶城十里,因原先的基址用石头垒成,可以截留⻩家闸外二十里的上游⽔,连接茶城內十里的下游⽔,并且挟制二十里⽔势,直冲十里的急流,没有不胜遇的了。”于是恢复境山旧闸。

  万恭提出三条建议,尚书朱衡回复可以施行,成为运道永久之利。

  然而这时,茶城年年淤塞,万恭刚刚上报正河⽔流平稳,返空船能快速驶出。

  给事中朱南雍认为返空时多受阻,弹劾万恭隐瞒失职。

  皇帝严厉斥责万恭,罢官离去。

  万历三年二月,总河都御史傅希挚请求开通洳河来避开⻩河的险阻,结果没有施行。

  傅希挚又请求疏通梁山以下,与茶城相互利用,旧河淤塞就通行于新河而挖通旧河,新河淤塞就通行于旧河而挖通新河,修筑⽔坝截断⽔流,经常使其中一河畅通以防备不必要的忧患。

  诏令依从他的这些请求。

  工程还没有完成,而⻩河在崔镇决堤,淮河在⾼家堰决堤,⾼邮湖在清⽔潭、丁志等河口决堤,淮城几乎被淹没。

  知府邵元哲开通‮花菊‬潭,用来排怈淮安、壶、寅三城之⽔,东方的粮食运输稍稍畅通。

  第二年舂天,督漕侍郞张舯认为修筑清⽔潭河堤工程浩大不能成功,想要让粮船暂时从圈子田运行。

  巡按御史陈功不同意。

  河漕侍郞昊桂芳说:“⾼鄄湖老堤岸,是陈管所修建。

  以后⽩昂开通月河,距湖数里,中间修土堤,束边修石堤,首尾建闸门,命名为康济河。

  它的中堤的西边,老堤的束边,有民田敷万亩,这就是所说的圈子田。

  河与湖相距太远,老堤毁坏之处没有修筑,于是导致河⽔流⼊圈田,又成为一湖。

  而中堤溃决,束堤独自承受数百里湖⽔的冲击,清⽔潭的溃决,形势是必然的。

  应当遵照弘治年间王恕的主张,顺着老堤修成月河,只修筑东西二堤,费用节省而工程容易成功。”皇帝命令依照奏请的办法去治理。

  这年,邵元哲修筑淮安长堤,又疏通盐城石磋口下游让⽔流⼊大海。

  五年二月,⾼邮石堤将要修成,昊桂芳请求在靠近老堤十多丈的地方开挖一条月河。

  于是说:“⽩昂康济月河距离老堤太远,人心习惯于月河的‮全安‬,忘记老堤在外捍卫的力量。

  一年又一年,不加以察看,老、中二堤都毁坏,因而柬堤不能单独存在。

  现在河与老堤靠近,则容易被管辖。”御史陈世宜述说到大江之北的河道,请求在寅应湖堤补筑石堤用来使其外堤牢固,又在石堤的束边再修筑一堤,用来接通月河,漕运船只运行其中。

  一起议定施行。

  这年冬,⾼邮湖土石二堤、新开漕河南北二闸门及老堤加石、增加护堤木城各工程竣工。

  昊桂芳又与邵元哲增筑山长堤,从板闸到⻩浦绵延七十里,关闭通济闸不用,而建兴文闸,并且修建新庄各闸门,修筑清江浦南堤,首创板闸漕堤,南北与新旧堤连接。

  板闸就是原来的移风闸。

  堤岸、闸门一起修筑,淮、扬漕运之道渐渐‮定安‬。

  万历六年,总理河漕都御史潘季驯修筑⾼家堰,又在清江浦柳浦湾以束加筑礼、智二坝,修筑宝应、⻩浦等八处浅堤,⾼、宝减⽔闸四处,又拆除新庄闸然后改建通济闸于甘罗城南。

  明朝初年逗粮,自瓜、仪到淮安称之为里河,从五坝转到⻩河称之为外河,互不相通。

  等到开通清江浦,在天妃口设置闸门,舂夏之重要的漕运完毕,就关闭闸门来抵挡⻩⽔流⼊。

  时间一久其法松弛,闸门不封闭因而⻩河⽔流⼊。

  嘉靖末年,培塞天妃口,在浦南三里遂开通新河,建立通济闸使⽔归于淮⽔。

  随后,又依从莴恭的计策,恢复天妃闸。

  不久,又依从御史刘光国的计策,增筑通济闸门,从仲夏到秋季,每隔一天开放一次返空的漕船。

  随后,开关不按时,淤塞一天天加重,开通朱家口引清⽔灌注其中,祗能通行船只。

  到适时改建甘罗城南,专门流向淮⽔,使⻩河之⽔不能直接奔流。

  万历十年,督漕尚书凌云翼认为漕运船只经由清江浦出口多有艰险,于是,从浦西开通永济河四十五里,起于城南窖湾,经过龙江闸,到达杨家涧出武家墩,转而往东,汇合通济闸出口。

  又建立闸门三处,用来防备清江浦的艰险。

  这时,漕河早已得到治理,淮、扬一带避免⽔灾十多年。

  原先,⻩河危害漕河,从金龙口往东,会通因此淤塞,等到堵塞沙湾、张秋闸河,漕河又得到安宁,而徐、沛之间多次受到它的侵害。

  到崔镇⾼堰的溃决,⻩、淮同时泛滥而危害漕河,于是在淮、扬之间,湖堤一溃就危害漕河。

  潘季驯用⾼堰保护洪泽,使堰东四湖不受淮⽔侵害,漕运纔不再受到阻碍。

  然而,治理河漕诸臣害怕湖⽔侵害,⽩天晚上常常惴惴不安。

  十三年,依从总漕都御史李世达的主张,开通宝应月河。

  宝应泛光湖,是各湖之中⽔流最湍急危险的一个,宽一百二十余里。

  槐角楼在其中,其形弯曲如簸箕,瓦店如翅在其南,秤钩湾如翅在其北。

  西风掀起波浪,经常吹翻船只。

  陈管在湖束筑堤,积蓄⽔流成为运道。

  上有⽔流进来,下无地方宣怈,于是,溃决成为八处浅池,汇合成为六处深潭,兴;盐各场都被淹没。

  并且淮⽔又从周家桥漫⼊,淹死百姓,危害漕运。

  武宗末年,郞中杨最请求开通月河,工部复议不听从。

  嘉靖年间,工部郞中陈毓贤、户部员外范韶、御史闻人诠、运粮千户李显都以此进言,议定施行没有结果。

  到这时,工部郞中许应逵建议,李世达采纳他的建议上奏朝廷,于是决定进行治理。

  疏通河道一千七百余丈,建立石闸门三处,减⽔闸二处,修筑堤岸九千余丈,其中百堤三分之一,子堤五千余丈。

  工程竣工,赐名弘济。

  不久又改石闸为平⽔闸。

  许应逵又修筑⾼邮护城堤。

  这以后,弘济的南北河闸,夏秋之季淮⽔上涨,呑吐不及时,舟船多翻沉。

  神宗末年,督漕侍郞陈荐在南北各开通月河一道来碱缓河⽔的汹涌,而急流纔平缓下来。

  万历十五年,督漕侍郞杨一魁请求修筑⾼家堰来保护上游,砌筑范家口堤来控制从旁溃决,疏通草湾来减缓⽔势,修筑礼坝来保护新城。

  诏令依从他的请求。

  杨一魁又改建古洪闸。

  在此之前,汶、泅之⽔经由茶城汇合⻩河。

  隆庆年间,浊⽔倒灌,阻碍滞留漕运船只,郞中陈瑛迁移⻩河口于茶城东八里,建立古洪、內华二闸门,漕河从古洪出口。

  后来⻩河⽔上涨,淤塞更加严重。

  杨一魁改建古洪之后,皇帝又依从给事中常居敬的计策,命令在古洪外增筑镇口闸,距⻩河只有八十丈,流进怈出更加容易,粮食运输便利。

  工部尚书石星建议潘季驯、常居敬备文上奏善后事宜,请划分地区负责完成:接着修筑塔山缕堤和清江浦草坝,新修宝应西堤,用石砌筑邵伯湖堤,疏通裹河淤塞,应当在淮、扬地区兴工完成;考察恢复南旺、马踏、蜀山、马场四湖,建筑险岸河段滚⽔坝,加建通济、永通二河闸,考察恢复安山湖地区,应当在山东兴工完成。

  皇帝依从他的建议。

  不久,各项工程完工。

  万历十九年,潘季驯说:“宿迁以南,地形向西低凹,请求打开缕堤排放河⽔。

  泥沙随⽔流⼊,地面随沙而增⾼,差不多⽔患清除而费用又可节省。”又请求改⾼家堰土堤为石堤,修筑満家闸西的拦河坝,使汶、泗之⽔完全回到新河。

  设置减⽔闸于李家口,用来排怈沛县积⽔。

  依从他的请求。

  十月,淮⽔大涨,江都淳家湾石堤、邵伯南坝、⾼邮中堤、朱家墩、清⽔潭全都溃决。

  郞中⻩曰谨堵塞刚刚竣工,而山河堤又溃决。

  万历二十一年五月,常常下雨。

  漕河泛滥,济宁及淮河各堤岸演决。

  总河尚书舒应龙建议:修筑堤城坝,阻止汶⽔往南,开通马踏湖月河口,导引汶⽔往北流。

  开启通济闸,开放月河土坝来减缓汹涌的⽔势。

  依从他的奏谪。

  数年之间,会通上下没有阻碍,而⻩河、淮河之⽔一起上涨,⾼堰及⾼邮堤岸多次溃决危害漕河。

  舒应龙终究遭罢免而离去。

  建议的人纷纷而起,没有最后议定。

  杨一魁代替舒应龙为总河尚书,竭力主张分流⻩河导引淮河。

  治理了一年多,工程将近竣工,又请求决开湖⽔来疏通漕渠,说:“⾼、宝各湖本是一片沃土,自从淮河、⻩河逆流壅塞,于是变成低洼之地。

  现在⼊江⼊海的⽔路已经疏通,应当开挖治理泾河、子婴沟、金湾河各河闸及瓜、仪二河闸,大量排放湖⽔,顺湖疏通渠道,与⾼、宝月河相互连接。

  既避开运道风浪的危险,而湖⽔⼲涸变成良田,给予百姓耕种,慢慢地议定征收赋税,可以充作治河费用。”命令依照他的主张进行治理。

  这时,下游已经疏通,淮⽔逐渐‮定安‬,然而,⻩河在⻩垌口决堤。

  督漕都御史褚鈇担心排怈的湖⽔太多,造成徐、邳淤塞,竭力请求堵塞湖口。

  杨一魁坚持不同意,疏通两河口到小浮桥故道来通行漕运。

  然而,⻩河总的趋势向南改道,二洪漕道多次⼲涸,又大量挖通⻩蝈下游的李吉口,挽回⻩河来补济它,不久就被淤塞。

  杨一魁进京掌管工部事务。

  二十六年,刘东星继承他的职位,严守杨一魁原来的主张,李吉口淤塞更⾼。

  每年冬月,就在其地开挖一条小河,舂夏引⽔流⼊徐州,像这样进行了三年,大都到秋天就淤塞。

  于是又开通赵家圈来连接⻩河,开通洳河来补济运河。

  趟家圈不久又淤塞,洳河没有恢复,而刘柬星去世。

  于是,凤巡抚都御史李三才建议从镇口闸到磨儿庄仿效闸河的形制,每三十里建立一处闸门,在河中一共建立六处闸门,控制和宣怈汶、济的河⽔,依赖它来通行漕运。

  漕运船只到京城,再也不能够按期到达。

  刘东星在任时,开通邵伯月河,长十八里,宽十八丈有余,用来避免湖⽔的危害。

  又开通界首月河,长一千八百余丈。

  各建金门石闸二处,漕运船只获得便利。

  三十二年,总河侍郞李化龙开始大开洳河,从直河到李家港二百六十余里,完全避开了⻩河的危睑。

  李化龙因服丧而离去,总河侍郞曹时聘完成这项工程,上疏按功赏赐治理洳河的功劳,说:“舒应龙新开通韩家庄来排怈湖⽔,而⽔道开始畅通。

  刘柬星大开良城、侯家庄来试着通行运输,而⽔道逐渐宽广。

  李化龙上开李家港,凿开都⽔石,下开直河口,挖通田家庄,尽力治理,通行运输超过半数,而⽔道纔开通,所以臣能在他们之后宣告竣工。”于是备文上奏善后六件事,运道从此十分畅通。

  这以后,每年三月打开洳河坝,从直河口进⼊,九月打开召公坝流⼊⻩河,粮船及官船民船全都以此为准。

  万历四十四年,巡漕御史朱阶请求修复泉湖,说:“宋礼在戴村筑坝,夺去二汶⼊海的⽔路,灌注而成河,又导引洙、泗、洸、沂各河⽔来辅助它。

  汶⽔虽然汇合众⽔使出全部力量来供给漕河,然而经历⽔程速而⽔枯竭,最终难以维持。

  到达南旺,又分流它的十分之四使往南接淮⽔,十分之六使往北到达卫⽔,力量分散更加单薄。

  况且此⽔一到夏秋就上涨,一到冬舂就⼲涸,没有雨⽔即使夏秋也会⼲涸。

  宋礼料到它不能依赖,就在沿河昭、南旺、马踏、蜀山、安山各湖建立斗门,名叫⽔柜。

  漕河⽔涨,就在湖中蓄积其流出的⽔,⽔退就打开闸门让⽔灌⼊漕河。

  积蓄排怈有规定,非法打开有罪,所以依赖它旱滂可以不担忧。

  等到时间久了噤令松弛,湖⽔变浅可以耕种,多数被有权势的人所霸占,昭一湖已经用作藩王的田地。

  近来山东半年没有下雨,河⽔将要断流,按照线索去寻求⽔柜,就会茫然不知在什么地方。

  请求诏令河臣清理核查,赶快修筑堤坝斗门来扩大积蓄⽔流。”皇帝依从他的奏请。

  正在商议疏通泉湖,而⻩河在徐州狼矢沟决堤,经由蛤鳗各湖流⼊洳河,到直口,运输船只面临急流艰险。

  督漕侍郞陈荐开通武河等河口,排怈河⽔平缓⽔流。

  后二年,决口增长淤积泥沙,⻩河纔恢复故道。

  总河侍郞王佐加筑月坝来保护它。

  到泰昌元年冬,王佐说:”各湖⽔柜已经修复,安山湖又恢复五十五里,确实能够便利于漕逗。

  请求把⽔柜的废弃与兴建作为考核政绩优劣的标准。”依从他的主张。

  天启元年,淮河、⻩河泛滥,里河王公祠决堤,淮安知府宋统殷、山知县练国事合力堵塞决口。

  三年秋,外河又溃决数口,不久被堵塞。

  这年冬,疏通永济新河。

  自从凌云翼开通此河,不久就被壅塞。

  总河都御史刘士忠曾经打开⽔坝来拯济运道,随后又被堵塞。

  而淮安正河三十年没有疏浚。

  所以主张先挖新河,通行返空的漕运船只,纔疏通正河,从许家闸到惠济祠长一千四百余丈,又建立通济月河小闸门,运输船只全都经由正河,新河又被壅塞。

  这时王家集、磨儿庄湍急⽔流一天天汹涌,漕储参政朱国盛提出另外疏通一河作为漕运的打算,令同知宋士中从洳口往东到达宿迁陈沟口,又逆流而到骆马湖,上到马颊河,往返测量。

  于是主张开通马家洲,并且疏通马颊河口的淤塞,上接洳口⽔流,下避刘口⽔险,又疏通三汊河淤沙十三里,开通滔庄河一百多丈,挖深小河二十里,开通王能庄二十里,以贯通骆马湖口,堵塞张家等⽔沟数十道,约束⽔流回到漕河。

  总计河道五十七里,取名通济新河。

  五年四月,工程竣工,运道经由新河,无刘口、尘儿庄各险阻的忧虑。

  第二年,总河侍郞李从心开通陈沟土地十里,来完成前面的工程。

  塞祯二年,淮安苏家嘴、新沟大坝一起溃决,淹没山、盐、⾼、泰百姓的土地。

  五年,又在建义北坝溃决。

  总河尚书朱光祚疏通骆马湖,避开河道险阻十三处,名为顺济河。

  六年,良城到徐塘淤塞成为平地,漕运超过到达期限,免去朱光祚官职,刘荣嗣接任其职。

  八年,骆马湖被淤塞,刘荣嗣在徐、宿开通河道,导引⻩河⽔⼊注,遭到弹劾,受到严厉的惩罚。

  侍郞周鼎继承他的职位,便专门用力于洳河,疏通麦河支河,修筑王⺟山前后堤坝和胜山东堤以及马蹄匡十字河拦⽔坝,挖通良城闸到徐塘口六千多丈。

  九年复,洳河又畅通,经由宿迁陈沟口汇合于大河。

  周鼎又修筑⾼家堰及新沟漾田营堤防,增筑天妃闸石闸工程,除去南旺湖彭口沙石,疏通刘吕庄到⻩林庄一百六十里。

  然而这时,⻩河、淮河泛滥一天天加重,倒流危害漕河。

  周鼎在职治河五年,最终因运道阻塞被削除官职。

  继承他的是侍郞张国维,刚刚到达任所,就因漕河⼲涸遭到责罚。

  崇祯十四年,张国维说:“济宁运道从枣林闸逆流于师家庄、仲家浅二河闸,每年都担心淤塞,每年都导引泗河经由鲁桥流⼊运河来补济它。

  夏秋河⽔上涨,可以供给顺利渡河。

  然而夹带泥沙注于河中,河⽔退后泥沙淤积,利与害各占一半。

  旁边从⽩马河汇合邹县各泉⽔,与泗⽔合流而出于鲁桥,⽔力弱小不能抵挡泗⽔,河半数淤塞,不能作为漕运之用。

  然而,其上游较宽的地方正好与仲家浅闸相对,疏通让它从这里流⼊运河,比起鲁桥好坏的差别很大,并且改小⽔为大⽔,又减少泥沙渗⼊的害处,从而补救了仲家浅及师庄、枣林三闸,获得三个便利。”又说:“南旺⽔本来地势⾼,祇有凭借泰安、新泰、莱芜、宁、汶上、东平、平、肥城八州县的泉⽔,经由汶⽔流⼊运河,所以运河能够畅通。

  现在东圣、壬、肥城泉⽔因淤沙而中断,请求赶快疏通它。”又上奏疏通运河的六个办法:一是恢复安山湖⽔柜来补济北闸,二是改挖沧浪河从万年仓出口以便利四闸,三是扩展疏通汶河、陶河上源来补济邳州支流,四是改道沂河出于徐塘口使一起便利于邳、宿二州,另外二个办法就是清除三州县淤沙以及改挖⽩马湖。

  都命令斟酌施行。

  张国维又疏通淮、扬漕河三百余里。

  在这时,河臣竭力弥补,南河逐渐安宁,北河多处淤阻。

  然而,河南守臣堵塞⻩河用来淹没贼寇。

  ⻩河大面积在开封决堤,下游一天天淤塞,治河的事宜更加败坏,不久明朝就灭亡了。 uMUxS.cOm
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明史,历史小说明史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张廷玉等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明史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