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太平广记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太平广记  作者:李昉、扈蒙、徐铉等 书号:10225  时间:2017/3/27  字数:11011 
上一章   卷二百零七·书二    下一章 ( → )
  王羲之 王献之 王修 荀舆 谢安 王慄 戴安道康昕 韦昶 萧思话 王僧虔 王融 萧子云 萧特 僧智永 僧智果

  王羲之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枕中,窃而读之。⽗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曰:尔看用笔法。⽗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文,更祝板,工人削之,笔⼊木三分。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庭经》。书讫,空中有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文(说郛九二文作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一体,(出羊欣《笔阵图》)逸少善草、隶、八分、飞⽩、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逸少隶、行、草、章、飞⽩五体俱⼊神,八分⼊妙。郗氏甚工书。有七子,献之最知名。玄之、凝之、徽之,之并工草。(出《书断》)

  又  羲之,书以章草答庾亮。示翼,翼见,乃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八纸,过江颠沛,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下答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羲之罢会稽,住蕺山下。旦见一老姥,把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聊问:比货耶,一枚几钱?答云:二十许。右军取笔书扇,扇五字。姥大怅惋云:老妇(妇字原缺,据明抄本补)举家朝餐,俱仰于此,云何书坏。王答曰:无所损,但道是王右军书字,请一百。既⼊市,人竞市之。后数⽇,复以数扇来诣,请更书,王笑而不答。又云,羲之曾自书表与穆帝,专精任意。帝乃令索纸⾊类,长短阔狭,与王表相似。使张翼写效,一毫不异,乃题后答之。羲之初不觉,后更相看,乃叹曰:小人真乃尔。羲之好鹅,山昙忀村有一道士养好者十余。王清旦乘小船,故往看之。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之。道士言好道,久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书老子(老子原作屈,据明抄本改)《道德》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停半⽇,为写毕。笼鹅而归,大以为乐。又尝诣一门生家,设佳馔供给,意甚感之,以书相报。见有一新榧几,至滑净,王便书之,草正相半。门生送王归郡,比还家,其⽗已刮削都尽,儿还去看,惊懊累⽇。(出《图书会粹》)

  又  晋穆帝永和九年,暮舂三月三⽇尝游山。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公字原缺,据法书要录补)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石、⾼平郗罢重熙、太原王(王字原缺,据法书要录补)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并逸少子凝、徽、之等四十一人,修袚禊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有重者皆别体,就中之字最多。(出《法书要录》)

  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尤善草隶。幼学于⽗,习于张芝。尔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率尔师心,冥和天矩。初谢安请为长史。太元中,新起太极殿。安使子敬题榜,以为万代宝,而难言之。乃说韦仲将题灵云台之事。子敬知其旨,乃正⾊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有此,知魏德之不长。安遂不之。子敬年五六岁时学书,右军从后潜掣其笔,不脫。乃叹曰:此儿当有大名,遂书《乐毅论》与之。学竟能极。小真书可谓穷微⼊圣,筋骨紧密,不减于⽗。如大则尤直而寡态,岂可同年。唯行草之间,逸气过也。及论诸体,多劣右军。总而言之,季孟差耳。子敬隶、行、草、章草、飞⽩五体,俱⼊神。八分⼊能。(出《书断》)

  又  羲之为会稽,子敬出戏。见北馆新⽩土壁,⽩净可爱。子敬令取扫帚,沾泥汁中,以书壁。为方丈一字,晻暧斐亹,极有势好。⽇⽇观者成市。羲之后见,叹其美,问谁所作。答曰:七郞。羲之于是作书与所亲云:子敬飞⽩大有,(按说郛九二有下多一进字)直是图于此壁。子敬好书,触遇造玄。有一好事年少,故作精⽩纸械,着往诣子敬。便取械书之,草正诸体悉备,两袖及標略周,自叹北来之合。年少觉王左右有凌夺之⾊,如是掣械而走。左右果逐及于门外,斗争分裂,少年才得一袖而已。子敬为吴兴,羊欣⽗不疑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五六,书已有意。为子敬所知,往县。⼊欣斋,著新⽩绢裙昼眠。子敬乃书其裙幅及带,欣觉乐,遂宝之,后以上朝廷。(出《图书会粹》)

  又  献之尝与简文帝书十许纸。最后题云,下官此书甚合作,愿聊存之。此书为桓玄所宝。玄爱重二王,不能释手。乃撰缣素及纸书正行之尤美者,合为一帙。尝置左右,及南奔,虽甚狼狈,犹以自随。将败,并没于江。(出《法书要录》)

  王修

  王修字敬仁,仲祖之子,官至著作郞。少有秀令之誉,年十六著《贤令论》。刘真长见之,嗟叹不已。善隶行书,尝就右军求书。乃写《东方朔画赞》与之。王僧虔云:敬仁书殆穷其妙,王子敬每看,咄咄人。升平元年卒,年二十四岁。始王导爱好钟氏书,丧狼狈,犹⾐带中蔵(蔵原作戏,据明抄本改)尚书宣示。过江后,以赐逸少。逸少乞敬仁。敬仁卒,其⺟见此书平生所好,以⼊棺。敬仁隶行⼊妙,殷仲堪书,亦敬仁之亚也。(出《书断》)

  荀舆

  荀舆能书,尝写狸骨方。右军临之,至今谓之《狸骨帖》。(出《尚书故实》)

  谢安

  谢安字安石,学正于右军。右军云:卿是解书者,然知(知原作之,据明抄本改)解书为难。安石尤善行书,亦犹卫洗马,风流名士,海內所瞻。王僧虔云:谢安⼊能书品录也。安石隶行草并⼊妙。兄尚字仁祖、万石,(《法书要录》万石作弟万字安石)并工书。(出《书断》)

  王慄

  晋平南将军后侍中王慄,右军之叔⽗,工隶飞⽩,祖述张卫法。复索靖书七月二十六⽇一纸,每宝玩之。遭永嘉丧,乃四叠缀⾐中以渡江。今蒲州桑泉令⾖卢器得之,叠迹犹在。(出《图史异纂》)

  戴安道康昕

  晋戴安道隐居不仕。总角时,以子汁溲⽩瓦屑作郑玄碑,自书刻之。文既奇丽,书亦绝妙。又有康昕,亦善草隶。王子敬尝题方山亭壁数行,昕密改之,子敬后过不疑。又为谢居士题画像,以示子敬,嗟叹(嗟叹原作叹能,据明抄本改)以为奇(奇原作川河,据明抄本改)绝矣。昕字君明,外国人,官临沂令。(原缺出处,明抄本作出《书断》)

  韦昶

  晋韦昶字文林,仲将兄康字元将,凉州刺史之玄孙。官至颍川太守散骑常侍。善古文大篆及草,状貌极古。亦犹人则抱素,木则封冰,奇而且劲。太元中,孝武帝改治宮室及庙诸门,并使王献之隶草书题榜,献之固辞。及使刘瑰以八分书之,后又以文休以大篆改八分焉。或问王右军⽗子书名,以为云何。答曰:二王自可谓能,未知是书也。又妙作笔,王子敬得其笔。叹为绝世。义熙末卒,年七十余。文体古文、大篆、草书并⼊妙。(出《书断》)

  萧思话

  宋萧思话,兰陵人。⽗源,冠军琅琊太守。思话官至征西将军左仆。工书,学于羊欣,得具体法。虽无奇峰壁立之秀,连冈尽望,势不断绝,亦可谓有功矣。王僧虔云:萧全法羊,风流媚好,殆不减,笔力恨弱。袁昂云:羊真孔草,萧行范篆,各一时之妙也。(出《书断》)

  王僧虔

  琅琊王僧虔博通经史,兼善草隶。太祖谓虔曰:我书何如卿。曰:臣正书第一,草(草原作章,据明抄本改)书第三;陛下草书第二;正书第三。臣无第二,陛下无第一。上大笑曰:卿善为词也。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虔历左仆尚书令,谥简穆公。僧虔长子慈,年七岁,外祖江夏王刘义恭,之⼊中斋,施实宝物,恣其所取。慈唯取素琴一张孝子图而已。年十岁,共时辈蔡约⼊寺礼佛。正见沙门等忏悔,约戏之曰:众僧今⽇何乾乾。慈应声答曰:卿如此不知礼,何以兴蔡氏之宗。约,兴宗之子也。谢超宗见慈学书,谓之曰:卿书何如虔公。答云:慈书与大人,如之比凤。超宗,凤之子。慈历侍中,赠太常卿。约历太子詹事。(出《谈薮》)

  又  齐⾼帝尝与王僧虔赌书毕,帝曰:谁为第一。僧虔对曰:臣书人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帝笑曰:卿可谓善自谋矣。(出《南史》)

  王融

  宋末,王融图古今杂体,有六十四书。少年仿效,家蔵纸贵。而风鱼虫鸟,是七国时书。元长皆作隶字,故贻后来所诰。(明抄本诰作诘)湘东王遣沮令韦仲定为九十一种,次功曹谢善勋增其九法,合成百体。其中以八卦为书焉,(焉原作为,据明抄本改)一以太为两法,径丈一字,方寸千言。(出《法书要录》)

  萧子云

  梁萧子云字景乔。武帝谓曰:蔡邕飞而不⽩,羲之⽩而不飞。飞⽩之间,在卿斟酌耳。尝大书萧字,后人匣而宝之。传之张氏宾护,东部旧第有萧斋,前后序皆名公之词也。(出《尚书故实》)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大书萧字,至今萧字存焉。李约竭产,自江南买归东洛,建一小亭以玩,号曰萧斋。(出《国史补》)

  萧特

  海盐令兰陵萧特善草隶,⾼祖赏之曰:子敬之书,不如逸少;萧特之迹,逐过其⽗。(出《谈薮》)

  僧智永

  陈永欣寺僧智永,永师远祖逸少。历纪专精,摄斋升堂,员草唯命。智永章草及草书⼊妙,行⼊能。兄智楷亦工书,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永草。(出《书断》)

  又  智永尝于楼上学书,业成方下。(出《国史纂异》)

  梁周兴嗣编次千字文,而有王右军者,人皆不晓。其始乃梁武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而赏锡甚厚。右军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散与人外,江南诸寺各留一本。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千。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穿⽳,乃用铁叶裹之,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塚,自制铭志。(出《尚书故实》)

  常居永欣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余,而五簏皆満。(出《法书要录》)

  僧智果

  隋永欣寺僧智果,会稽人也。炀帝甚善之。工书铭石,其为瘦健,造次难类。尝谓永师云:和尚得右军⾁,智果得骨。夫筋骨蔵于肤⾁,山⽔不厌⾼深。而此公稍乏清幽,伤于浅露。若吴人之战,轻进易退,勇力而非武,虚张夸耀,无乃小人儒乎。智果隶、行、草⼊能。(出《书断》)

  
译文

  王羲之 王献之 王修 荀舆 谢安 王慄 戴安道康昕 韦昶 萧思话 王僧虔 王融 萧子云 萧特 僧智永 僧智果

  王羲之

  王羲之,晋朝人,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王羲之七岁时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他⽗亲枕中看到一部前代人谈论书法的书《笔说》,悄悄取出来读,被他⽗亲发现。⽗亲问:你为什么偷看我的秘籍羲之笑而不答。⺟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 ⽗亲见他年岁还小,恐怕他不能理会,对他说:待你长大成人,我教你书法。羲之俯⾝下拜,说:爸爸,这本书法秘籍,现在就让孩儿一用吧。等到成人再用它,那不是耽误了孩儿幼年才华的发展了吗?⽗亲大喜,于是将秘籍给羲之使用。不到一个月的工夫,王羲之的书法就大有长进。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见到这种情形,对太常王策说:羲之这孩子一定是正在读用笔诀。近些⽇子,我看他的书法,很有些老成大器。卫夫人动得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啊!晋帝时,更换祭北郊文的祝板。工匠们刻的字,王羲之书写的,笔锋⼊木三分。王羲之三十三岁书写《兰亭序》,三十七岁书写《⻩庭经》。书完后,空中有人语声:卿的书法都感动了我,何况世人呢?我是天台文士真圣钟繇!王羲之的书法多数都不是一种字体。他擅长书草、书隶书、八分、飞⽩、章草行书,集诸家之精妙融为一炉,自成一家。王羲之的书法千变万化,是上天赋予他这种功力与才能。王羲之隶、行、草、章草、飞⽩五体俱出神⼊化,八分已⼊妙境。郗氏也写一手好字。他有七个儿子,王献之最出名。另外有四子:玄之、凝之、徽之、之,均工草书。

  又  王羲之,用章草写一封书信回复庾亮。庾亮收到书信后拿给庾翼看。庾翼对羲之的书法佩服不已,立即回书羲之说:我昔⽇收蔵张芝的章草八幅,在去往江北的旅途流沛中不慎丢失,常常慨叹妙迹永远也再见不到了。忽然见到你的答家兄庾亮书,光彩照人,灿若神明,顿时仿佛我旅途中遗失的章草真迹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王羲之辞去会稽內使的职务,全家迁移到蕺山下居住。一天草晨,王羲之看见一位老太太拿着十多把六角竹扇去集市上出卖。王羲之跟老太太闲聊,说:这些扇子都想卖吗?一把多少钱?老太太说:二十文钱一把。王羲之拿出笔来为扇子题字。每把扇子上题写了五个字,老太太惋惜地说:我们全家的早饭还靠这几把扇子卖钱买米下锅呢,你怎么给我写坏了?王羲之说:不妨事的。你就说是王右军题的字,卖一百文一把。一到市上,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买。过了十多天,这个老太太又拿着一篮子扇子请王羲之题字,羲之笑笑,没有再题。又有人说,王羲之曾有一次亲自书一表献给晋穆帝,笔墨酣畅,书随人意,专一求精。晋穆帝看到这份表后,命人找到同样颜⾊式样的纸,长短宽窄裁成跟王羲之的书表一样,让张翼效仿王羲之的书体再写一份表,题好名款后,用它来答谢王羲之。王羲之刚看到时没发现什么。待反复地仔细玩后,感叹地说:这是哪个无名小人仿效我的书法,简直到了以假真的地步了。王羲之非常喜鹅。山昙忀村有一位道士饲养了十多只⽩鹅。王羲之清早起来,专门驾着小船沿流驶去观看这群鹅。看了后非常⾼兴,跟这位道士商量要买下这群鹅。道士不肯卖给他。王羲之百般解释说明他是如何如何喜爱这群鹅,道士还是不卖。这位道士非常喜谈道,早就想找人抄写一部老子的《道德经》,抄写经卷的⽩⾊细绢都早已置办好了,但是没有人能书写。道士说:你若能亲自为贫道书写老子的《道德经》各两章,这群鹅我全都⽩送给你。王羲之在道士那里停留了半天,为道士写了他要所的《道德经》,用笼子装着这群⽩鹅回到家来,感到莫大的快乐。有一次,王羲之到他的一个弟子家去。弟子摆上一桌丰盛的酒菜宴请他这位老师,很让他感动。王羲之想为这位学生书留几个字来表示酬谢,看见地上放着一只新做的榧木小几,表面刨得光滑锃亮。于是,他便在这只小几上题写了几个字,草书、正楷各相一半。写完了,王羲之告辞归去。这个学生送他回到郡里,待到返回自己家中时,发现他⽗亲已经将老师的题字都刨去了,一个字也没留下。事情过去好多天了,这位学生还懊悔不已。

  又  晋穆帝永和九年暮舂三月三⽇,王羲之曾去游赏山。同去的有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石、⾼平郗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和王羲之的儿之凝之、徽之、之等四十一人。这次出游的目的之一是按民间风俗,举行祓禊的仪式,去掉不祥与疾患。王羲之当场挥毫制序,兴⾼彩烈地一挥而就。用的是蚕丝作的纸,鼠须制的笔。笔锋遒劲健美而又清俊媚逸,堪称绝代无双的佳作。这篇序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字中有重复出现的,都一字一体。其中之字重现的次数最多。这篇序文就是名传古今的绝代墨宝《兰亭序》。

  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尤其擅长书写章草。幼年跟随⽗亲王羲之学习书法,后来专门学习张芝的章草。再后来改变先人的章法,另创新法,以心为师,随意为之,暗合自然的法则。初时,谢安聘请王献之任长史。晋安帝太元年间,宮中新建一座太极殿。谢安想让王献之给太极殿题写匾额,做为流传万代的墨宝。谢安觉得不好直接开口,于是跟王献之讲前朝的韦诞为魏明帝题写凌云台匾额一事暗示他。王献之郑重严肃地说:韦仲将是魏国的大臣,难道会有此事?假如有这样的事,提出诸如须有张芝笔,左伯纸等条件,是他知道魏国的仁政不会长久了。怎么知道不是使他这样做的呢?王献之五六岁时学习书法,一次⽗亲悄悄走到他⾝后用手拔他的笔,拔不下来,赞叹他说:这个孩子在书法方面,将来一定会成大名的。于是,亲手书写《乐毅论》给王献之,让他效仿临摹。王献之很快就临摹得达到以假真的极至。王献之写小楷,可以说是达到穷微⼊圣的境地。字的结构严紧慎密,一点也不比他⽗亲王羲之差。至于大楷则特别僵直而少变化,不可跟他⽗亲同⽇而语。唯有行书、草书造诣颇⾼,气韻飘逸,很少有人能及得上他。其它各种书体,多数都逊于他的⽗亲王羲之。总而言之,⽗子二人的书法就象兄长与小弟之间一样,差距不大啊。王献之隶书、行书、草书、章草、飞⽩五种书体,都达到出神⼊化的境地,是精妙的艺术品。他的八分字写得也非常漂亮。

  又  王羲之在会稽任內使时,王献之闹出过一次趣事。他看到北馆新用⽩土刷的墙壁,⽩净可爱。于是让人拿来扫帚,蘸着泥汁,在⽩墙壁上书写一丈那么大的一个一字,笔峰萧脫逸美,很有气势,天天有人来观赏,如同闹市。王羲之看到后,赞赏写得漂亮,问是谁的手笔,人们告诉他是你的小儿子七郞献之写的。于是王羲之给亲族写信,说:子敬的飞⽩大有长进,相当于他在这墙壁上写的。王献之喜好书法、有时也遇到奇事。有好事的公子,做成一个纸人,带着它到王献之那里,让王献之在上面写字。并说,他是特意从北面来跟他合作的。于是,王献之在纸人上书写了草书、正楷、飞⽩等各种书法。待到主体与两袖都写得差不多了时,这个少年觉得王献之⾝边的仆人要抢走这件纸人,拎起纸人就走。王献之的仆人果然追赶到门外。两方争抢中,纸人已经撕裂,这个惹事少年只抢到一只⾐袖。王献之去吴兴。有个叫羊欣的男孩,他的⽗亲羊不疑官任乌程县令。羊欣这年才十五六岁,学习书法已达到一定的意境。王献之听说后,专程到乌程县去看看这个爱好书法的男孩。进门后,看到羊欣大⽩天穿一条新做的⽩绢裙在上睡觉。王献之没有惊动他,取过来笔墨,在这男孩的⽩绢裙上和⾐带上书写。羊欣醒来发觉后非常⾼兴,将它们象珍宝一样的收蔵起来,后来把它进献给朝廷。

  又  王献之曾给简文帝书写了十多张纸书,在末尾落款处题写上:下官这些作品很合乎书法的法度,愿您保存。这些书法作品被桓玄视为至宝。桓玄钟爱王羲之、王献之⽗子二人的书法作品,达到爱不释手的地步。他编选的二王的绢和纸书作品,都是挑选正楷、行书中的上乘之作,结成一册,经常将它放在⾝边,不时拿出把玩欣赏。就在他南逃的途中,虽然行状狼狈还将这些书法作品带在⾝边。直到他最后失败,二王的这册书法作品陪伴他一块儿沉没在江里。

  王修

  王修,字敬仁,是王仲祖的儿子,官至著作郞。王修少年时就有美善的声誉。他十六岁就写出来了《贤令论》。刘真长看到《贤令论》后,赞赏嗟叹不止。王修擅长书写隶书、行书。他曾经向王羲之求要书法墨迹,王书写了一纸《东方朔画赞》给他。王僧虔说:敬仁的书法已经将王羲之的精妙之处都学到手了。王献之每当看到王修的书法时,都惊叹地说:敬仁的书法进步特快,其势咄咄人!晋穆帝升平元年,王修去世,年仅二十四岁。早先时候,王修的⽗亲王导爱好钟氏的书法,虽在丧流离中,犹在⾐带中蔵着钟氏书法的真迹,每每拿出来给人看。来到江南后,王导将钟氏真迹送给了王羲之。后来王羲之又将它们送还给了王修。王修死后,他⺟亲见到儿子生前非常喜爱这些墨宝,于是将它们放进王修的棺中陪葬。王修的隶书、行书达到神妙的境界。殷仲堪的书法,只比王修差些。

  荀舆

  荀舆能书法,曾书过狸骨方。王羲之临摹过荀舆的狸骨方。今人称它为狸骨帖。

  谢安

  谢安,字安石,拜王羲之为师。王羲之曾说:安石,你是剖解文字人,当然知道书法是件很难的事情。谢安尤其擅长书写行书,也象卫洗马,是位风流名士,世人瞩目。王僧虔说:谢安能进⼊能当者品录啊。谢安隶、行、草书都达到精妙的境界。他哥哥字仁祖、万石,也擅长书法。

  王慄

  晋平南将军后侍中王慄,是王羲之的叔⽗,工隶书、飞⽩,仿效张芝、卫夫人书法,又得到索靖真迹七月二十六⽇书一纸,常常取出把玩欣赏。遭逢晋怀帝永嘉之时,王慄将这纸真迹折成四叠在⾐內渡江。今人蒲州桑泉令⾖卢器得到这张索靖真迹时,叠迹犹在。

  戴安道康昕

  晋朝人戴安道隐居乡里,不出去做官。戴安道少年时,曾用⽩瓦屑、蛋汁,搅为墨,写制成一座郑玄碑,自书自刻,文彩奇丽,字写的也很绝妙。还有个人叫康昕,也擅长草书、隶书。王献之曾为方山亭壁题写几行字,康昕偷偷将它们改写过。王献之后来又经过这里时,一点也没有看出来。康昕又给谢居士的画像题字,拿给王献之看。王献之认为他的书法奇绝而赞叹不已。康昕,字君明,是外城人,官任临沂令。

  韦昶

  晋朝人韦昶,字文林,是韦诞的哥哥凉州刺史韦康的玄孙,官至颍川太守散骑常侍。韦昶擅长书写上古文字、大篆及草书,字形极古拙,就象人返朴归真。保持淳朴的本质,象木让冰冻结构而枝条硬,笔锋奇异遒劲。晋朝太元年间,孝武帝改建宮室及宗庙诸门,并想让王献之用隶书、草书题写匾额,王献之推辞不题,让刘瑰用八分题写。后来,又让韦昶改书成大篆。有人问:王羲之⽗子的书法怎么样?韦昶回答说:二王也就算是能书写几个字罢了,我不知道他们那些字是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品。韦昶还会制做一种绝妙好笔。王献之得到他制做的笔后,惊叹地认为是绝世之作。韦昶死于晋安帝义熙末年,享年七十多岁。韦昶的书法、古文、大篆、草书都是精妙的艺术珍品。

  萧思话

  南北朝时南宋人萧思话,兰陵人,⽗亲萧源,官至冠军琅琊太守。萧思话官至征西将军左仆,工书法,师法羊欣,深得羊欣书法的全部特点。萧思话的书法,虽然没有奇峰峭立的惊人绝笔,然而却犹如山岗连绵,笔势不断,也可以称得上很见功力的。王僧虔说:萧思话的书法,完全效仿羊欣。它的风流媚逸一点也不比羊欣逊⾊,只可惜是笔力弱了些。袁昂说:羊欣的真书,萧思话的行书,与孔、范二家的草书、篆书,都领一时的风

  王僧虔

  琅琊王僧虔学识广博,精通经史,同时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擅长书写草书、隶书。一次,太祖萧道诚问王僧虔:我的书法跟你比谁⾼谁低呀?王僧虔回答说:臣正书第一,草书第三。陛下草书第二,正书第三。臣无第二,陛下无第一。太祖大笑,说:你呀,太善于辞令啦!然而世上有道路,山丘却不给予你平坦!王僧虔官至左仆尚书令,死后追封为简穆公。他的长子王慈,七岁时,外祖⽗江夏王刘义恭将他带到正厅,拿来各种宝物,让他随意取拿。王慈只拿起一张素琴画的孝子图。王慈十岁时,和跟他一般大的小孩蔡约到寺庙去拜佛。正赶上和尚们在佛前忏悔。蔡约调戏地说:众位僧人今天在这里口中:乾乾的在⼲什么呢?王慈应声答道:你这样不懂礼仪,怎么去振兴蔡家的宗门?蔡约是蔡兴宗的儿子。谢超宗看到卫慈学习书法,问他:你的书法与王僧虔公比较怎么样?王慈答:我的书法和家⽗比较,就象拿跟凤凰比一样啊!谢超宗,是谢凤的儿子。王慈一直升任到侍中,赠太常卿。蔡约升任到太子詹事。

  又  齐⾼帝曾经跟王僧虔赌书法。写完了,⾼帝问王僧虔:谁的书法第一?王僧虔回答说:臣的书法在人臣中属第一,陛下的书法在帝王中属第一。⾼帝笑着说:爱卿你真可算得上很善于自我赞扬啊!

  王融

  南朝宋末年,王融模仿古今书法杂体,共有六十四体,编成书,孩童们都争相效仿临摹,一时间家蔵纸贵。而风、鱼、虫、鸟,是七国时书,元长都作隶字,故此留给后来人以为诫勉。湘东王遗、沮令韦仲将此书增定为九十一体,次功曹谢善勋又增九体,合成为百体。其中作八卦为书,一以太为两法。一丈大的一字,方寸小的地方可书千字。

  萧子云

  南北朝时梁人萧子云,字景乔。梁武帝问他:蔡邕飞草而不露⽩,王羲之露⽩而不飞草。卿你是怎么考虑的呢?萧子云曾经书写一个大萧字,后人放在匣子里珍蔵起来,视为至室。传到张宾护,在他东都旧宅里设有萧斋,珍蔵这帧墨宝,前后墙壁上都是名家题词。梁武帝建造一寺,令萧子云用飞⽩体书一个大萧字,到现在这个萧字还存在。李约倾其所有的家产,从江南将这个萧字买回到东洛,建造一座小亭用来玩赏,这座小亭名叫萧斋。

  萧特

  海盐令兰陵人萧特擅长书写草书、隶书。⾼祖观赏后说:王献之的书法不如王羲之,萧特的墨迹可超过他的⽗亲了。

  僧智永

  南北朝期间,南陈永欣寺僧智永姓王,他的远祖是王羲之。僧智永对历代的书法都有精深的研究。他恭恭敬敬地研习草书,终于登上草书的堂奥。僧智永的书法,章草、草书已达妙境,行书达到能书的程度。他的哥哥智楷也擅长书法。丁觇也擅长隶书。当时懂得书法的人都说:丁觇的正楷,智永的草书。将二人并称。

  又  僧智永曾经在一座楼上学习书法,书法学成后才下楼。梁,周兴嗣编写《千字文》,里面提到王羲之,人们都不知道他是谁。这件事情开始时起于梁武帝教诸位王子王孙书法,让殷铁石在王羲之的墨迹中,拓出一千个字不重复,每字一张纸,没有顺序的杂放在一起。武帝召见周兴嗣说:卿你很有才思,请为我将它们有顺序的编在一起,还要上韻。周兴嗣一个晚上就将这一个个字按上韻的规则编缀在一起。殚精竭智,‮夜一‬的工夫鬓发全都累⽩了。武帝重重地奖赏了他。王羲之的孙子智永禅师,亲自临摹了八百本,施舍给世外,江南各个寺院中各留一本。

  智永禅师住在吴兴永欣寺內学习书法,积存用的秃笔头十瓮,每瓮都盛有好几千支。来向他求字或是请他题写匾额的人流如市,终⽇不断。他住的那间斋室,门槛都让来人踩穿了,后来用铁⽪裹上,人称铁门槛。后来,智永禅师将十瓮笔埋葬了,起名为退笔冢,自己为它撰写、题刻铭文。智永禅师曾长期住在永欣寺阁楼上临摹字贴,用废的笔头放在一个大竹簏內。这种竹簏每只可以盛一石米,一共盛了満満五簏秃笔。

  僧智果

  隋朝永欣寺僧智果,会稽人。隋炀帝对智果僧很是友善。智果僧既工书法又铭石刻碑。他的书法字体瘦健,书写匆忙,很难说他师法哪家。隋炀帝曾对智果禅师说:和尚你学得的是王羲之书法的形态,智果和尚深得王羲之书法的风骨。筋骨隐蔵在肌肤的里面。山不厌⾼,⽔不厌深。智果僧人的书法缺少清逸仙的空灵之气,败笔在浅露上。就象吴人作战,轻易就进攻,轻易就退却。全凭着一时的勇气,而不讲究战法。这是虚张声势地自我夸耀,这岂不是小聪明么?智果僧人的书法,隶书、行书,都达到自成一家的程度。 uMUxS.cOm
上一章   太平广记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太平广记,历史小说太平广记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李昉、扈蒙、徐铉等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太平广记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