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将血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将血 作者:河边草 | 书号:10775 时间:2017/4/6 字数:3548 |
上一章 第一千三百章拖延 下一章 ( → ) | |
次⽇早朝,中书动议,将官员回京述职之期改到夏末。 这也算是朝堂上一件大事了,当然,也是朝堂宽勉之举,大秦疆域越来越大,朝廷官员年底回京述职,都很辛苦,改在夏末,一来,可让官员回京之旅途好过些,二来,新官上任也不用太仓促,在农忙时节之前,完成接也就成了。 实际上,官员回京述职,也没多少硬的规定,有时候,官员迁转,都是朝廷一纸文书便了,多数没有回京述职一说。 只有那些封疆大吏,才会回京完成接,得到面圣陈情的机会,所以,这个改动,对于那些没有进⼊五品的官员来说,并无多少影响。 而这一条,现在看来,多数是为军中将领们着想了,将军们的功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回京报捷的机会,以后多的很。 以往,是趁着冬天无有战事之时,让将领们进京述职,转头多数还要在年前或者年后的一段⽇子里,陆续返回军前。 但现在不同以往,大秦国力越加強盛,将军们回京述职之后,便不用那么急匆匆的了,可以回乡瞧瞧,可以留在京师任职,朝廷叙功的时间,也要充裕些。 显然,将军们的选择余地开始多了起来,同样,也意味着朝廷在变相的控制军功过于集中,出现不好封赏的情形。 像大将军赵石,以往便都是冬天回京。以后若是出京领兵,便不需在冬天年底的时候急着赶路了。 朝廷的优容之举,总会含着这样那样的味道,各人都有体会,不必细说。 朝议波澜不惊,说的也都是商量好的事情,昭告其他官员而已,若有异议,可以在朝堂上说一说,但多数时候。也绝不会出现⾆剑。剑拔弩张的情形。 可以说,朝堂争斗,多数不会发生在金銮殿上,如果发生了。那只能说明。皇帝以及中书重臣。失去了对朝堂的控制,那将是极为危险的政治事故,动辄便要有许多人头落地…。。 而朝堂上下。都在暗中瞩目的科举案,在早朝上,更是没有人提一个字。 回到宮內,皇帝陛下径直去到乾元殿,事实上,到了年上,国事真的不算多了,西北诸事已经进⼊尾声,科举案在明面上也早已结案。 东边即将进行的战事,还待商议,总归要到明年舂末夏初的时候,才能进兵,之间几个月的时间,无论聚集粮草,还是选派贤能,都不用太过着急。 再说了,东边的战事和伐夏之战不同,众军齐备,粮草充⾜,恐怕只需朝廷下旨,便能进行这一场战争了。 而伐夏战事所得,也让国库更加宽裕,犒赏立功将士,发放粮饷等等等等,都不用太过担心。 这可以说是项人聚集多年的财富,被大将军赵石一股脑的搜刮了出来,所得实非那些愿意讲究秋毫无犯的将军们可比。 现在,大将军赵石除了能征惯战,杀戮众多的名声之外,善于敛财的名声也传了出去,从蜀中,到河中,河东,再到西夏,一场场战事打下来,每次给大秦带来的,不但是大片的疆土,而且还有众多的资财。 这些财富从哪里来,谁都明⽩。 景兴初年的时候,赵石曾任羽林左卫指挥使,因太子一谋,京师过一阵,赵柱国那个时候带兵频频抄家拿人,有抄家将军之称。 后来领兵于外,怕是将这个习惯带了出去,无论是女真人,契丹人,还是项人,都成为了受害者,人头滚滚之际,大批的财富被大将军赵石送回了京师。 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朝廷用兵,耗费的粮草银饷,都被补了回来,而且每每皆有盈余,大秦有今⽇之強盛,大将军赵石抄家的习惯功不可没…。 像大将军张培贤率兵取河洛,所得就远不如大将军赵石,可以说,河洛之战前后耗费粮草银两,皆为朝廷所出,所得嘛,除了河洛的肥田沃土之外,便没有其他什么能让人看上眼的了。 有些好事者,虽看着大将军赵石的行径并不顺眼,但说起前方战事来,却也不得不偏着大将军赵石一些。 要知道,汉武帝几乎以倾国之力屡征匈奴,最后匈奴被驱赶,大汉北方边塞也安静了下来,但之后所有史书上,都几乎隐约有着武帝穷兵黩武,耗损国力过甚的记载。 于是不少人腹诽,像大将军张培贤这么打下去,就只想着自己得个好名声,丝毫不顾朝廷国库之艰难,在这个上面,便远不如大将军赵石公忠体国了。 ……。 不管前方将领们名声如何,兴国公府之豪富却是闻名于长安,而定侯张大将军的府邸却颇为简朴,相形之下,大将军赵石善于敛财的名声也就坐实了。 不说这些,皇帝陛下回到乾元殿,等着他的政务并不多。 献捷之事已然议的差不多了,明⽇便是献捷之期,大秦之世仇,终于匍匐在了大秦脚下,为大秦所灭,其他的一切,在这样一个辉煌的时刻,都显得微不⾜道。 皇帝陛下有些奋兴,这将是他登基以来,最辉煌的一刻,其他诸如河东之战,草原诸部归附,甚至于,吐蕃低地內附,对于大秦而言,在意义上都无法跟伐夏之战相比。 灭亡了西夏,拓土千里,大秦也再无后顾之忧,大秦的疆土,也立即连成了一片,在之后征伐中原的战事上,大秦必将占尽天时地利。 只这些,便⾜以让大秦成武皇帝,成为大秦历代君王中,最耀眼的那一位。 成武皇帝李全寿有些烦躁的在乾元殿內踱着步,有心想宣那几位重臣⼊宮,又強自庒下这个念头,这几⽇,中书和枢密院甚至于兵部的几位大臣,都刻意的在躲着呢。 生怕被皇帝陛下捉住问起论功的事情,难处在于,这功劳怎么赏都不为过,但你论的⾼了,恐怕立即便成众矢之的,被人围着攻讦,论的低了,那位大将军也会不満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找你的⿇烦。 皇帝陛下心里说不准还有些愧疚,于是帮着寻你错处,让大将军出气,那才是最最倒霉的事情… 所以,几位重臣这几⽇轻易不在乾元殿现⾝了。 皇帝陛下自然明⽩其中关节,本着默契,无事便也不宣他们⼊宮,以免让臣下们会错了意。 当然,皇帝陛下也是有着思量的,之前七月间,送到西北的口谕,他确实是想瞧瞧赵柱国自己的意思,实际上,也有意让大将军赵石暂时镇守西北。 朝中重臣们在这个事情上,多是含糊其辞,他也是一时拿不准,才传的口谕,他也觉着,东边战事还多,到时一纸圣旨,便能将人调回来,到也不算多大的事情。 但后来想想,却觉出了其中不妥,便立即命人拟旨,诏大将军赵石回京述职。 果然,圣旨没到兴庆,便遇到了南归的大军,大将军赵石赫然在列,显然,大将军赵石的意思十分清楚,不愿留在西北这边。 皇帝陛下有些后悔,这事办的有些莽撞了,显然,朝臣们忌惮于赵柱国,想将大将军赵石撇在西北边远处,等待中原战事有了眉目,再说其他。 但他⾝为帝王,却不能这么顺着朝臣的意思来办,不然的话,他李全寿,与他那个⽗皇,又有何区别? 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将来也必成后患。 所以,到底怎么赏赐功臣,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成算,便也不怕这些臣子们拖着,拖来拖去,正好宮中下旨,一言定了此事。 至于朝臣们之后的异议,亲⾝经历过长安之前后的他,看的再清楚不过,朝臣们的异议,在你认真听的时候,是有着份量的,但当你当耳边风的时候,他们所言之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今⽇之朝堂,很多事,他都可以一言而决。 他也相信,赵柱国在赏赐下去之前,会有一定的让步,这么多年来,以他对赵柱国心的了解,结果应该是**不离十了。 到时封赏下去,朝堂上的阻碍,会少了许多,不过,赵柱国怕是要在京师呆上一些时⽇了,这样的结果很不错,有大将军赵石在朝中坐镇,时常参赞军机不说,许多事也都会刃而解。 而他的⾝边,也多了一个能畅所言之人,他同样相信,一些不能和外间臣子们说的话,都可以跟赵柱国聊一聊,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宣翰林承旨沈鹤⼊宮。” 乾元殿中,传来皇帝陛下的吩咐声。 沈鹤,朝中蜀人之首脑,深得皇帝陛下宠信,皇帝陛下除了想找个聪明的聆听者之外,也想略微听一听,蜀人在科举案之后,有什么动静…(未完待续。。) uMuxS.cOM |
上一章 将血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将血,架空小说将血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河边草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将血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