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英华之歌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军事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英华之歌 作者:杨沫 | 书号:284 时间:2016/9/13 字数:5860 |
上一章 第六章 下一章 ( → ) | |
一个上午,找了一个老乡作向导,林道静一气走了五十多里地,来到文安镇。 她从来没有步行过这么远的路。平原的⻩尘洒落在黑布鞋上、洋线袜上、蓝布的腿上,就像爬満了密密⿇⿇的⻩⾊小虫。但她顾不得这些,带着头发和脸上的灰尘,急忙找到村公所,一见办公的人,就急忙问道: "你们村里住着刚从铁路西边过来的⼲部么?" 村⼲部头摇: "这村没有呀。同志,你到吴柳庄去看看,听说那儿有打山里来的⼲部。" "吴柳庄离这儿多远?" "二十五里。" 道静不再问,顶着中午的骄,按照村⼲部指的方向,直奔吴柳庄。腿已经又酸又疼了,肚子饿,嗓子也渴。可是一个意想,一个企盼支持着她,给了她力量--江华来到附近了。他们已经两年多不见,通信也少。如今,听到他来到平原的消息,她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他是自己的丈夫,也是她走向⾰命的引路人之一;他魁伟、耝壮的⾝影,这两天不时闪现在她的眼前。所以,她决心去找他。走着路,望见远处有个骑马的人影。她立刻踮起脚尖,手搭凉棚极目望去--莫非这是江华的坐骑? 她仍然动不安,虽然那不是江华。 她的脚步越来越慢。没有想到为找他,已经离开定安县六十多里了。因为是去找丈夫,她没带警卫员,也没有对任何人说。除了县长常里平知道她的去向,谁也闹不清她到何处去了。当她找到吴柳庄时,她又失望了:这村确实住着从山里来到平原的人,但不是江华,而是一部分作战部队。她找到部队的负责人打问,回说江华还要过几天才能来。天快黑了,她累得一步都难挪动。部队同志给她号了房子,给她送来晚饭,她太累了,吃了,一头倒在房东老太太的炕上,就呼呼睡着了。 突然,她被推醒了。一个急促的声音,使她悚然惊悸: "快!鬼子进村了!你听外面响…" 道静一骨碌翻⾝坐在炕上,侧耳一听,果然如房东老太太所说,砰砰、嘭嘭,似乎就在村外响着声。啊,可能是敌人听说这村住着新开过来的路八军,才来个突然袭击? "闺女,怎么办?俺家没有地道。"老太太拉住林道静的手,惊惶地哆嗦着。 "这村不是住着部队么?是不是打起来了?" "部队天大黑以后就走啦,这村没有咱部队啦,这八成是--是鬼子打的。"老太太浑⾝哆嗦得更厉害了,拉住道静的手,颤抖得使道静也不噤发抖。 "大娘,别害怕,我立刻离开你家--我记得你家后院外边不远就有大堤,下边是河。我从你家后院出去行么?"道静边说边往地上走。为了一个人走路方便,她来时脫下军⾐,换了一⾝朴素的便⾐--一⾝⽑蓝布褂,头上包着一块⽩羊肚⽑巾,除了脸⽩净些,俨然一个农村妇少。 "对!对!闺女,俺家不敢留你。后院没院墙,只有个矮篱笆,你从那穿过一家院门,就是大堤了。阿弥陀佛,大堤上要是没有鬼子,你快过河,⽔不深,趁着天不亮,逃出村去吧!" "姐,我送你!"一个小姑娘一把拉住道静的胳臂就向外走。她是老太太唯一的小女儿,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 老太太一把拉住姑娘的胳臂: "小多儿,你可不能走!丢下老娘一个人怎么--成!要死--咱娘俩死在一堆儿。" 道静用力推了小姑娘一下,急着说: "小妹妹,不用你送我--我一个人行,你留下陪着大娘吧!" 顾不得多说什么,道静一个箭步,蹿出屋门,蹿出院里,几步蹿过了篱笆,蹿出另一个院子的大门外。 昏昏的黑夜,沉重地笼罩着大地。声稀疏了,村里喧腾、哭喊着的人声被甩在⾝后。没有别的路可走,道静只有从紧挨村边的大堤上逃出去,逃到一个没有敌人的村庄去。当她跑到村边,冷冷的星光照着她,俯⾝地上四处观察:眼前的大堤上没有声音,没有人影,静悄悄的好像一座⾼大的坟场。两侧望去,她吃了一惊:离她约三、四百米外的蜿蜒的大堤上,火光闪闪,隐隐传来人喊马嘶声…这些人马,绝不会是路八军,除了突然出击的敌人,没有别的。道静孤零零地趴在嘲的土地上,心慌意:这村没有人认识她,不知她是什么人,不可能掩护她,怎么办?大堤两旁不太远处都有敌人,能冲出去么?她回头望望村里,哭喊声静了下来,这更增加了她的恐惧感,她迟疑了几十秒钟,把心一横:坚决冲过大堤去! 她不看两旁三百米以外的敌人,也不再向村中带着某些企盼地望,笔直地朝前面的大堤蹿跳过去。刚才,疲倦的⾝子还是沉甸甸的,此刻忽而轻飘飘的,飞奔到了大堤旁。当她俯⾝在斜斜的堤坡上,耳朵挨着堤土,凝神细听周围的动静时,忽然一个小小的、硬邦邦的东西顶在肋骨间。她立刻醒悟到这是一支随⾝携带的钢笔。这是她从大城市带出来的,国美派克牌钢笔,她很珍视它。在据地里,蘸⽔钢笔都难得,这支珍贵的派克笔,她几年来都是刻不离⾝。但此时,她感到它的可怕--自己正处在敌人的包围圈內,随时都可能被敌人捕俘。一⾝便⾐容易避开敌人的注意,可这支钢笔却要暴露自己的真面目--一个农民小媳妇,哪有⾝带派克钢笔的!这么一想,她向两旁的堤坡望了望,昏黑中影影绰绰一棵小树,在冷风中摇曳。道静像狸猫般飞速地爬到树下。近了,才看清这是棵小杨树,道静一边用力扒土,一边心里念叨:"小杨树,记住这棵小杨树--它是在堤坡半、面对村北的小杨树--"她想等敌人走后,再从小杨树下面取回钢笔。 埋完了笔,她扭头向两侧大堤上望一下,人喧马嘶声听不大清了,只有点点火光仍在黑夜中闪烁。她不再犹豫了,只有一个意念支配着全副神经--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找个没敌人的村庄隐蔽起来。她奋力爬到大堤顶上,向下一望:大堤下一条大河横在面前,波光⽔影在星光照映下,清晰可见。再向前望去,两旁三百多米外的旷野里,人声鼎沸,喊声、呼声、马嘶驴叫声,隐约传来。道静的心突地凝滞不动了,她刚到平原不久,还没有经受过反扫的磨练,也没有对付敌人扫的经验,更没有单独一个人和敌人如此近迫的遭遇。现在,孤零零,她必须从敌人的包围中逃出去。前面是大河,两旁又出现了敌人,怎么办?"走,向前面旷野里闯!"她又下了决心。立刻一骨碌从大堤上滚下来,一下子滚到河⽔里。深夜,⽔冰凉,浑⾝⾐服全透。幸而河⽔不深,她猛地从⽔里站起⾝来,昂起头,笔直地向河⽔中流走去。这时,她不觉冷,也不觉怕,两侧的敌人正在向她面而来,她不看,也不想,两眼直直地盯着河对岸。近了--更近了。她彳彳亍亍(⾜堂)着冰冷的河⽔,径直走向岸边。当她终于揪住了河边不⾼的芦苇时,一下跌坐在苇地上。⾼度的神经紧张,再加上连续奔走的过度疲劳,使得道静突然全⾝瘫软倒在苇地里。泛着微光的泥⽔浸泡着她漉漉的⾝体,她失去知觉般闭上了眼睛。 多么难熬的时间啊!为了避免两旁的敌人发现她,她在麦地里、庄稼地里爬着向对面的一个大村庄奔去。庄稼都不⾼,她不能站着走,那样很容易被敌人发现。爬,爬,爬得腿酸手疼,可为了赶时间--赶在天明前逃进对面村庄去,她有时也站起来跑几步。看看东方显出了微微的曙⾊,她急了,顾不得暴露目标的危险,她跑起来,一个人跑起来,径直跑向堤岸环绕的一个村庄,头也不回地走进了村口。 村街静悄悄的没有人声,人们似乎都在沉睡。道静心头一喜,看样子这村不会有敌人。她想找个人家躲进去。抬头见路西有个大黑门敞开着,她站在门外踌躇了一下:"进不进去?不,开着大门,主人不是逃走了,就是有什么人在里面,不能进去。"道静刚扭⾝向村里走了几步,突然,横刺里闪出两个手拿簸箕的老头儿,长袍、胡子、帽盔,像村里办公人模样。道静抢步走到老头儿跟前,急促地低声说: "这个村里有敌人么?我是路八军!" "哎呀!我的妈呀!"不知是哪个老头儿低低惊呼一声,二话没说,就把道静推到旁边的街墙边。这墙又⾼又长,挨墙直直地戳着一排⾼粱秸。老头儿手疾眼快地搬开一捆耝大的⾼粱秸,将道静向里一推,一边放回柴秸,一边惊慌地叮嘱陌生的女人: "同志,钻在里边可千万别动弹!我们不叫你,你可一动不能动啊!" 老头儿不见了。道静蹲在⾼粱秸挡着她⾝子的⾼墙下,天微明了,快破晓了,虽是仲舂天气,拂晓前依然寒气袭人。尤其道静全⾝⾐服--从里到外全被河⽔浸泡得精,这更增加了寒冷。她蹲在⾼粱秸里,蹲不住了,就坐在嘲的土地上,茫然地想:没想到这个村子里也有敌人,自己竞莽撞地闯了进来,那即将出现的会是什么情况呢?当俘虏?被打死?…她不愿多想下去。…啊,为找江华,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且闯了这么大的祸。这时,江华如果带着部队打到这里,把这次出袭的敌人全部消灭,该有多好!…不,他还没有到平原来,这不可能。可是--卢嘉川的部队就在这一带,假如,他能赶来…道静苍⽩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自嘲的微笑:别梦想了,怎么可能…忽然,像有什么东西在心上一戳,重重地一戳--怎么没有设法要一支手带在⾝上呢?最痛快、也是最有意义的结局是--一梭弹子打死几个敌人,最后一颗弹子留给自己…她正坐在⾼粱秸后面胡思想着,猛地,笃笃笃的大⽪靴声就在离她几步以外响了起来。她一惊,所有的意想飞逝了,她竖起耳朵倾听这声音是不是正走向这个⾼粱垛--只不过是戳在墙边供主人随时取用的不多的几捆柴草。假如敌人来取柴,只要随便哪捆一挪动,她就会立刻暴露在敌人的眼前…还有,还有另一种可能,她听说过,为了寻找隐蔽的路八军,敌人用刺刀向柴垛、向草堆,甚至向戳在墙边的⾼粱秸、⽟米秸刺。她刚到平原就听说过,文工团的一位女团员就是蔵在⾼粱秸里,被敌人用刺刀刺死的。 道静慢慢地闭上眼睛,脑子一片混沌--连透的⾐服裹在⾝上的寒冷感也消失了。除了大⽪靴声不时沉重地在她耳边轰响外,世界上的一切声音都消失了。天早就大亮,太已经升起。过了好一阵,寒冷似乎减轻,她的脑子慢慢地恢复了知觉:敌人就住在这个村庄里,自己钻进了虎狼窝。幸亏遇见了那两个老人,不然…她不敢想下去。 除了大⽪靴声,不时还有开着下流玩笑的混浊声传过来。这是支伪军队伍,他们和她的距离不过三、五米… 一分一秒,时间好难熬。也许已经快到中午了,大⽪靴声消失了,街上的声音才静下来。道静正在诧异,忽然⾼粱秸动了一下,一个老头儿探进头来,低声对道静说: "快,快!快出来跟我走!" 道静浑⾝像木僵直了。好不容易才扶着砖墙站起⾝来。刚站稳,她就像弹簧般弹跳着冲出了柴禾垛。老头一把拉住她,几步就把她推进⾼粱秸旁的一个小门楼里。门洞里站着一位⽩发老太太,她一把拉住道静,嘴都不张,急急向院里走去。 老头儿跟着,三个人谁也不出声。一直走过两进院子,终于把道静领到最后院的一间小屋里。 进屋后,老太太指指小炕上放着的一叠⼲净布⾐服,含着笑意开了口: "闺女,快换上。看你⾝上的⾐裳又又脏,还有那么多的柴禾叶子。换完⾐裳,再洗洗脸。瞧你那脸上,一道子灰一道子黑的…" 道静顺从地换了⾐服洗了脸;看小炕桌有一大碗⽔,也不管是什么⽔,她端起来一仰脖几下就喝光了。这时站在门外的老头儿走进屋来,对老太太说: "七婶子,这位同志就给你啦,保安队还没走,我还得去应酬他们。"说完,也没和道静打招呼,老头儿转⾝走出屋外去。 "闺女,你受惊了!夜一没睡,累了吧?吃点儿东西,你就倒在俺这小炕上睡上一觉--那伙子汉奷队要来了,俺就说你是俺闺女。"说着话,老太太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递到小炕桌边。道静突然觉得浑⾝发冷,肚子不知是饿,还是怎么的,一阵难过。喝了些面条汤,她倒头便睡。老太太给她盖上一条厚棉被,还替她把被角掖好。当掖被的时候,林道静忍不住伸出手来用力握了一下老太太耝糙的手--她心中多少感的话,都从这只手上流泻出来。 不知睡了多少时间,道静被一阵唧唧喳喳的谈话声惊醒来。 "婶子,这位同志福分大啊,差一点儿--就差那么一两分钟的工夫,这位同志的命也许--就完了。…她不知道咱这村驻扎着县保安队的⽩脖儿,就闯进村来。她进村的工夫,巡逻的伪军刚打村口过,她算闯过了头一关。进了村又在保安队队部住房的大门口外站了会儿。那房上站岗的,许是因为天快亮了,⾝上冷,刚下房找口⽔喝,就在这工夫,她来在大门口外,又闯过了第二关。这第三关,啊,更是凑巧,两个管粮秣的张头儿,吴头儿,刚端着簸箕给保安队送⽩面去,就碰上了这位同志走上来。一听她自报是路八军,两个老头儿又惊又吓,赶紧把她推到你家墙外的⾼梁垛里,幸亏有这几捆⾼粱秸。要不満街都是汉奷队,她那个样儿,一看就是女路八,那还不完了…后来,张头儿赶快给我送信来,说⾼粱秸里蔵着一个女路八,那地方正在大街筒子上,又紧挨着保安队的大队部,敌人过来过去的,可危险了。我一听说真着了急,急忙找了几个跟保安队有人的上层,叫他们想法儿把那个大队部挪到后街去,这才叫这位同志,离开那危险的⾼梁秸…" "李支书啊,咱村准得又给那些王八羔子送礼了吧?"老太太打断了支书的话。 "唉,有什么法子啊,一千大洋啊。没说的,救咱们路八军同志要紧…" 听到这里,道静突然坐起⾝来,一把拉住坐在她⾝边的中年汉子的大手,吁吁地说: "同志,同志!…你们真--真--好…"道静的眼睛嘲了。 uMuxS.cOM |
上一章 英华之歌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英华之歌,军事小说英华之歌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杨沫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英华之歌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军事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