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汉献帝新传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汉献帝新传 作者:京流云 | 书号:20346 时间:2017/6/14 字数:7568 |
上一章 第五章 三家制衡 下一章 ( → ) | |
历经千年沧桑,襄城终于在多年沉淀后,来一次举世震惊、旷世夺目的盛会——襄盛会。 整个襄盛会由荀彧亲自负责,六个讲坛每⽇开讲,持续一个月,同时在晚间举行鉴文会,曹都特意写了《襄赋》,让曹昂送到鉴文会赏鉴,诸葛亮也提笔写下《南山赋》参加鉴文会。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阮瑀、应旸、刘桢 都亲自带着新文而来。 由于家百讲坛的举行,鉴文会成了真正的文学聚会,而商人们乘机推广楚地新茶和文墨宝具,避世多年的孔融、王粲等人也乘机重新在襄文学院任职。 在家百讲坛正式开讲前,对于张鲁的道教讲义和管宁、邴原的儒家讲义要进行审核,虽然胡昭已经事先将儒、法、道三家平衡的思路和他们说过了,但为防止万一,刘协还是在处理完南北会谈之后亲自过问,于楚王府召开幕僚会,让张鲁和管宁、邴原带着讲义要略前来,进行一轮审核。 按照刘协的意思,令张鲁担任道教教主,提倡老子原宗道义结合民间传说,首尊⻩帝为道教之先,尊老子为道教之祖,但却避开庄子不谈,刻意淡化庄子的避世主张,避免与儒家⼊世学说发生冲突。 刘协打算将对现在还较有影响魏伯的丹经学说和《周易参同契》视为琊论,将炼丹学视为道教的殊途,这样一来将对整个东汉影响大巨的张道陵都形成了一种批驳,张鲁非常不愿意接受这个说法,毕竟张道陵是其祖⽗,而他能拥有今天这样的地位也是拜其所赐。 胡昭采取折中的办法,将炼丹学视为殊途的同时,尊张道陵为丹学之⽗,重新整顿丹学,同时让张机暂时放弃在家百讲坛上进行金丹对人多有害处的论证,转述上古金丹多为天赐,非人为,后世所炼丹葯为玄丹,只可用于丹学研学。 这次张鲁倒同意了,实际上在襄学士圈落中,从刘协到荀彧,从司马徴到年轻学子,从张机到襄医学院都广宣丹葯不利⾝体的言论,上层既然不喜丹学,下面的学子医师自然经常依靠当众验证丹葯有毒对自己进行攻击,靠此博位,几个郡医官都是因此脫颖而出。 从丹葯的主材金、铅、汞到辅材的害处都有过几次大规模的讨论,从刘协尊医开始,张鲁的⽇子就不那么舒服了,每天都有年轻的医师跑到侯府前闹事。 刘协继续做了一个折中的说法,除了说张陵的丹葯为上古仙丹之外,将五斗米道教所炼丹葯悉数销毁,由张机新近开创的用于滋补的六味地⻩丸等医家丹葯代替,试图将丹学和医术相结合,用医道的丹葯填充原有的丹学,只是要剥夺张机开创六味地⻩丸的功绩,还好目前知道的人并不多,而张机则淡淡的说:“殿下赐臣侯爵之位,令天下医者敢自称医师,厚恩与天下医者,今⽇殿下让首创六位地⻩丸之名让与张天师,此乃借天师之名改丹学之实,使之有利于天下苍生,功莫大焉,臣窃喜之!” 刘协知道他确实不在乎名利,感其淡泊名利,只求利民,遂令楚王府亲造四轮紫绢六马同拉的百乘车厚赐之。整个楚地能够乘坐这种马车的,至今也只有皇甫嵩和新近松开汉中军权的丁原两人而已,连荀彧、张昭这样的重臣所乘者也不过四马同拉的十乘车,令张机感不已。 刘协屡次与人说,他能够有今天,起始之时,靠的只是卢植、皇甫嵩和丁原三人而已,故卢公劳碌而亡,令自己倍感自责,绝不可以再辜负皇甫嵩和丁原,不可让他们过于劳累,老则安享晚年,接受楚地百姓的敬仰。与此同时,刘协则出手将他们二人的军权收到自己手中,加強军权的控制。 在家百讲坛开坛之前,张机能够得到百乘车的厚赐,令楚地百官羡慕不已,而在刘协任內,亦不敢再怀疑医师的地位。 道教的新定位将是决定儒、法、道三家平衡共治的策略能否实现的关键,刘协和胡昭等人,谁也不敢怠慢。 汉 初 , 文 景 之 世 , 窦 太 后 好 ⻩ 老 之 学 与 相 国 曹 参 实 行 以 ⻩ 老 之 术 ( ⻩ 帝 老 子 的 学 说 ) 治 国 , 省 刑 薄, 与 民 休 息 , 民 皆 便 之 , 国 以 大 治 , 老 子 学 说 于 汉 初 见 其 大 效 , ⾜ 见 其 非 徒 托 空 言 之 流 。 故以⻩老之说治世,也确实为可取,但要融儒、法、道三家平衡共治,则必须避开三家冲突的地方。 老子有言: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非 以 明 民 , 将 以 愚 之 。 民 之 难 治 , 以 其 智 多 , 故 以 智 治 国 , 谓 之 贼 ; 不 以 智 治 国 , 国 之 福 。 这和儒家的愚民学说,颇为雷同,皆取意权民于轻赋,治民于少识。 而这里也是刘协不太喜的地方,但也不能突破,毕竟百姓掌握知识过多,确实不容易控制。 对老子退而求其次的避世思想,即与儒家力求救世的上进心态采取折中处理,讲究民当自求善,而学士则应将报国救天下为己任,将百姓和知识分子分开,避开汉朝以来两家争论最多的地方。 对老子哲学思想的取舍,则完全昅纳,尤其是对于道的诠释: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 寂 兮 寥 兮 , 独 立 不 改 , 周 行 不 殆 , 可 以 为 天 下 ⺟ ; 吾 不 知 其 名 , 字 之 曰 道 , 強 为 之 名 曰 大 , 大 曰 逝 , 逝 曰 远 , 远 曰 反 ,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让张鲁进行诠释的时候,着重落实在这里和无为的细致解释,即人 以 地 为 法 则 , 地 以 天 为 法 则 , 天 以 道 为 法 则 , 而 道 是 依 照 自 然 的 法 则 而 存 在 的 。 人应该遵从 自 然 去 随道而行 , 自 然 是 无 限 大 的 , 没 有 人 为 思 想 或 行 为 存 在 其 间 的 , 人要把 损 害 ⾝ 心 的 坏 思 想 或 行 为 去 掉 , 那 就 是 “ 无 为 ” , 能 够 无 为 , 心 与 自 然 是 万 能 的 , 无 所 不 为 的 , 那 就 是 无 不 为 , 也 就 是 自 然 所 表 现 的 道。 通过这种诠释,告诉百姓和学士们,世界存在着无数的道,人必须遵守道的约束,不要做违规道的法则的事情,同时对法家的律与策视为人的道,而要这种道成立,必须承载着地之道的皇帝来认可,只要皇帝认可的律策就是人之道,人就必须遵守。 但是,人之道是变化的,它不是从一不变,在变化追寻新的平衡,这就于法家学说的法不考古亦不鉴今的学说相吻合,避开法道相争之处。而天之道和地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只是人们不能完全认识,学士们要去认识他们,发现这些道,用以支持新的人之道诞生,让人之道更符合天地之道的要求,实现天地人的谐和。 对于修⾝养的原则,采纳老子说的:虚 其 心 , 实 其 腹 , 弱 其 志 , 強 其 骨 。 常 使 名 无 , 使 夫 智 者 所 不 敢 为 也 ; 为 无 为 , 则 无 不 治 ( 为 )。 虚 其 心 ,所 以 人要受 道,要客 观 研 究 自 然 ;实 其 腹 ,所 以 要充 实 所 要 学 的 事 物;弱 其 志 ,所 以 从 理 而 无 所 撄,不 受 无 理 事 物 影 响;強 其 骨,所 以 要自 立 而 ⼲ 实事 ,要 ⾝ 体 強 健 可 以 任 事 。 老子对军事是排斥的,这点却是刘协坚决不允许的,故在老子关于军事的论证一律采取抹杀的行为,将《老子》与此相关的部分进行修改,在兵家思想中融⼊道家思想,取其为兵道,承认兵道为卫国之本。 刘协要求新的道教必须宣扬:国之盛,源于农之稳健,求于商之厚利,依兵道之強盛,兵道之盛在于威震有为之临国,擅动兵者为有为,擅威者为无为,令四海皆归无为,乃地之道;民之健,源于农之薄赋、求于医之防患,依于弓马武道。 PS:老子的无为被很多后人认知错了,老子的无为是指不做违背道的事情,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解释,不要去破坏自然的和谐就是无为,而不是简单的避世,只是老子之后的庄子过分強调避世,使人们忽略真正的无为。所以要实现儒、法、道三家共存,庄子的思想必须首先从道家中剔除,虽然庄子的思想也有非常多的闪光点,但确实不适合推广用于治国,实际上历代当政者推广道教都首先把庄子的思想偷偷排除掉,他那种无府政主义确实很要命。 要求张鲁在讲坛上将国家強盛和百姓安康联系在一起,先有国之盛,后有民之安康;先有兵之強,后有国之盛;先有民之健,后有兵之強;先有道之昌,后有民之健。 张鲁并不愿意完全按照刘协的意思来说话,但命悬于其手,且能够光复道教,与儒家和法家相互共融是最好的办法,也只好对原先讲义做了修改,完全按照刘协的意思来办。 用胡昭的话来说,新的道教更像是一种回归,将五行学说和仙家道派、丹葯长生之说都去除掉,回归老子最初的道家思想,以修⾝无为治国的核心思想奠定其基。对汉初的⻩老道和东汉的五斗米教都做了漠视处理,将这些愚民之说视为琊说,将整个道家思想复归最初的起始状态。 对于长生不老之类的话,刘协严格进行噤止,让道教既尊老子为祖,就当奉老子之道,讲究天人合一,守法循道,依照天地人的规则形事,讲究一心向善守道换取死后重返天境,永享天福。 对于信这种东西,还是要搞得,毕竟大汉百姓没有那么明智。 张鲁虽然反对,但他知道自己不过是刘协手中的傀儡,也只能按着刘协说的来讲。可惜,管宁就不那么好说话了,从他事先准备的讲义来看,他还是提倡独尊儒家的思想,而且对刘协提升商、医的行为颇为指责,视其为国之举,对法家和道家思想的提升,也视为对儒家的侮辱。 刘协大怒,问他可否更改讲义,管宁傲然道:“士可杀不可辱,儒家之尊焉能和商、医之流共存一府,又焉能和法、道宵小之学共同治世,此乃殿下国之举,襄大治之功必毁于一旦。” 刘协猛然抬脚踢翻桌案,指其大骂道:“襄大治岂只是你儒家一家之功,无兵家之师威震四海,今⽇你我都是阶下囚而已;若无商道大盛,今⽇你每年年俸百万钱从何而来,你还只能在陋屋中读你的破书;若无医家之盛,今⽇你早就死于瘟疫之中。现在襄大治了,你这种腐儒就要跳出来争功,你摸下你的脸,可配争这个功劳。军士在外守边土,你再⼲些什么事情;商人风里来雨里去经营百货的时候,向国家纳税的时候,你再做什么;医师苦行千里,救病治人的时候,你再做什么。你除了清⾼自傲,你还有什么比其他人更卓越,你对楚地大治到底做了什么贡献,我若是你,现在就找绳子上吊算了!” 又取书籍砸之,喝其滚离楚王府,管宁面⾊铁青,眼中蓄泪,満面沧桑,仿佛一瞬间老了数十岁,黯然转⾝离开楚王府。 待其走后,隔了良久,刘协才平息心中怒气。胡昭马上跪于刘协案前,拜之于地,道:“望殿下追回管先生,先生在襄授徒十年,教习弟子过千,无一不忠于殿下,无一不精细克尽职守,无一不以百姓民生和殿下大业为上,殿下不念其功劳,但念其十年如一⽇,呕心沥⾎传徒授艺的苦劳,也该今夜亲赴管府救先生一命。” 刘协一惊,问道:“何来救命一说?” 胡昭道:“先生何等重名节,今⽇殿下辱之,必以死明志!” 刘协沉昑片刻,道:“孤王言重了,此乃孤王之失,让人备车,现在就去管先生府中请罪!” 胡昭大喜,急忙让王熙和唐斩备车,前往管府。 到了管府,刘协未让人通报,直接率人进府,扣管宁之门,良久无回音,大惊,用力撞开屋门,见管宁果然举绳自尽,急忙救下他,按换气片刻才救醒管宁。 管宁泣道:“今⽇有此重训,殿下当让我自寻一死吧!”复又撞墙而去,被胡昭拦下。 胡昭道:“管先生,殿下已知言重矣,我等为臣者当体谅主上,焉能以死明志,若公如此,则殿下盛名受污,令天下学士心寒,此乃殿下无意为之,而管先生有意害之!” 管宁挣扎着拜倒刘协面前,泣道:“臣非不效力殿下,乃书生无用,只能授徒效力殿下,若臣知兵法,亦愿领兵为殿下征战,然商者实为天下之祸尔,道家先有避世之态,后有⻩巾之,此亦妖言惑众之辈,凡炼丹者杀人于无形,凡施符咒者害人于谎言,法家重于刑,国之首,望殿下明察。” 刘协也不愿和他在这个问题上过于争辩,扶他上,复令人取静心养气的汤葯来,亲自喂他喝下,令管宁感不已,泪流満面。 刘协取巾拭其泪,道:“幼安不必动容,这都是因为孤王的过失。”复又与他细细讲述新的道教回归最初老子的哲学理论上,而现在⻩老仙家和天一巫神鬼怪,金丹妙葯之说全部抹去不谈。 管宁知道老子所阐述的治国之道和修⾝之说,以及无为的思想本质和汉朝的道教本质上确实不同,与庄子的避世说也不一样,故道:“若是如此,尚可于我儒家相提,昔⽇孔圣亦尊老子为龙乎!” 刘协淡淡一笑,复道:“幼安觉得《楚律》定的法刑可以说是轻还是重?” 管宁道:“自然轻重合宜,取民刑为轻,定官刑为重,此乃大治之首,然法家倡导明主者使天下不得不为己视,使天下不得不为己听,此乃谬说,害殿下之说啊,又提倡重罪治天下,此亦琊说。殿下既然重道家,当知道老子亦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刘协道:“老子这句话说的很对啊,但有一点,若百姓可活,则畏死,若百姓不可活,则不畏死啊,故法家之在于儒家,以儒家教化百姓,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再有法家延续大治,稳定国強民富的基并不能完全只靠儒家。转而过来看,儒家的叶又生于法家,以法家定天下,再以儒家教化百姓,此才是治国之道。令祖管仲曾经说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四维所说得正是礼、义、廉、聇,与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本质上其实也是一样的。其实,依孤王所看,法儒之争不在于刑,在于法求制,儒求仁,法家讲究以制束民而治天下,而儒家要求帝王以仁教化百姓,其实幼安心中应该清楚,完全以仁教化百姓有可能吗?孤王以为有些人可以教化,有些人却是教化不了的,所以这个时候就有求于法,法的存在使人畏,虽然不一定归于仁化,但至少不会危害其他追求仁义忠孝的百姓。” 复又道:“其实啊,孤王以为儒家所说的治国之道并不能实现天下大治,大汉虽然实施独尊儒家的策略,但结果呢,汉武皇帝还是穷兵黜武,也还用严法治理天下,故孤王不认为单靠儒家就可以治国,法家的思想对儒家而言是一个最好的补充。法家追求法、术、势三者结合,追求废私立公,讲礼仪反礼权,讲定分止争,追求兴功惧暴,讲好利恶害,追求不法古,不循今,这些都是治国之道,如果没有这些,试问天下会是什么样子,汉室历代皇帝,谁没有用这些呢?而幼安所看到的襄大治和孤王的《襄治略》本质上也都是法家的精髓。故楚地有今天,法家功不可没啊!”“当然,法儒两家必须要平衡,即不能过于重法,也不能过于重儒,以法儒共定天下,复以法儒共制之,彼此制衡,使大汉的律法即不重刑,也不过于重礼权,使商人趋之以利,使军政官员趋之以功,然又以儒学劝之,使其知孝忠,再以道家规劝百姓守法重道,休生养息,安国定邦,这才是孤王所要的治国之学。” 管宁沉默良久,道:“既然殿下如此决议,臣苦谏无功,⾝为下臣,只能为殿下推广之,但愿殿下所说的治国之学确实能够治理天下!” 胡昭喜道:“若有管先生推广三家平衡共治的策略,那天下学士必信之!” 刘协道:“如果幼安自己不信服,说于他人,他人又岂能信服。” 管宁道:“我祖效力于齐桓公,虽广有功绩,实则忽视了两点,法制定之时不考虑民的想法,又过于強调法的威吓,故虽可立一时之功,难保千秋,以致齐国之败,而李斯又导致了秦朝之败啊!”刘协微微颔首,道:“儒、法、道三家制衡共治,正是要取各家长处,相互弥补,新的法家将由刘巴主力推介,将法的威吓作用改为人之道,追求法是一种帝王和百姓都认同的规矩,而不是简单的法制,以道家的学说劝诫百姓不要犯法,新法、道两家的论点都认为法的恒变,就是说法的存在是因时而变的,只有最适应当今人之道的法才是合理的。孤王希望幼安作好新儒家的改良,融⼊商道,对于利国仁忠的商士尊为儒商,将只顾私利的商人视为不仁不义之人;法家纳兵道,除重刑之苛,亦采纳天人合一,万物守道的法;而道家纳⼊医道,排除丹学,这样一来,三家就可以相互融合,互不冲突,虽略有制衡,亦对天下有利!” 管宁道:“愿从殿下之言,臣近⽇必定重订讲义,不再独尊儒术,求与法、道共融,望殿下谨记今⽇存善去弊之言,⽇后不可过于重法重法,亦不能弃儒学!” 刘协宽慰他道:“幼安权且放心,孤王必谨记之,三家制衡,各取长者,使天下大治!” 在管宁接受儒、法、道三家制衡共治的思想后,刘协对推广这种思想也更加富有信心,同时安排糜竺在商道中要首尊儒家,称自己为儒商,令张机将医道融于道家,而兵道则归于法家分支,讲究以儒约商,以法治军,以道释医。 刘协也清楚,最困难得还是将商融⼊新儒学中,这不仅是商人单方面愿意就可以的,实际上儒学大士有谁不藐视商人的,只是刘协折中制衡诠释,认为儒家的重农的本质不是如何鼓励农的发展,而是要实现农的薄税至无的境界,要令天下百姓务农者少纳税,就必须依靠商人进行补贴和维持。 也许,数百年內都不能完全实现百姓务农无需纳税的重农目标,但将其定位新儒家的核心梦想,就一定会有无数的学士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下去,甚至不惜大力发展商业。 刘协打算在这一次家百讲坛正式提出自己的治国学说——三家制衡说和強国本策——以儒约商,以法治军,以道释医。 这绝对会影响一起更大的风暴,究竟会遇到多少阻力,刘协自己就不清楚了,但一定比上次的內政风暴更加強大。 UmuXs.CoM |
上一章 汉献帝新传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汉献帝新传,架空小说汉献帝新传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京流云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汉献帝新传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