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太平新篇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太平新篇 作者:春锄 | 书号:37132 时间:2017/7/31 字数:5814 |
上一章 第152章 走向蓝水 下一章 ( → ) | |
第152章:走向蓝⽔ 第152章:走向蓝⽔ 载淳在⾚峰州继満清皇帝位,年号“祺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师,这种明目张胆的对抗华中帝国府政的行为让王财恼火不已,自从大军出关后,一路之还算比较顺利,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新民府,算⽇子再过半个月拿下奉天府是没有问题了。此时満清还敢抬出一个小孩来称什么“祺祥”那不是笑话吗?再说王财也不记得历史书介绍过清朝十二个皇帝里面还有叫祺祥帝的,八成也是从亲贵中胡选出来的,比较如今一天比一天強盛的华中帝国,这胡満遗族就如冬天的蚂蚱一般,也蹦不了多久了。 为了加快关外军事行动的速度,也为了让刚刚继位的载淳能了解一下帝**力,王财命令总参增兵关外,甚至因为西南各方对于他称帝后的平静反映,王财还咬了咬牙把左二军也给送出了山海关,这样一来,关外的帝**队由原来的四个军,一下子增加了左二、新一、新三、新五,总计八个军,近五万人,如果算上关外四处峰火的各路义军,清军将要面对的敌人几近十余万。义军到还罢了,帝国新军的战斗力他们却是知道的,除了在锦州府、朝府双方硬碰硬的⼲了几仗以外,清军没有再组织过一次像样的抵抗,就是锦州、朝两府也是以帝**队大杀屠般的炫耀武功而告结束,真正把关外清军杀的是心惊⾁跳。 这种摧枯拉朽地形势让王财开始怀疑继续和谈的必要了。眼看着山、陕平定,两湖独木难支,此时不正是出兵灭湘的大好时机吗?只要两湖收⼊囊中,那躲在西南的石达开也无力回天了。 若要说王财不担心那是假的,华中帝国的建立对石达开的触动到底有多大,王财一直都吃不准,万一石达开迫于形势而与曾国藩联手。那应对起来确实不容易,因此他才会亲笔写信。推心置腑地和石达开分析天朝內部的形势,希望能够尽可能地争取他,而这封信也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情报司上报的资料显示,除了广西太平军除了向庆远府集结了两万人马和那个苍⽩无力的告示以外,其他各地都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在湾台岛上对峙的两军也各守营垒。 如此的谨小慎微让王财认为这是翼王的一个暗示。不仅仅是对华中帝国地默认,也是对王财推倒洪王天朝的默许,这就是说这位广西首义的王爷也没有站在洪秀全那一边,至少也是个中立,这让王财感到解决西南问题的前景一片光明。而刚被夺去了山、陕的曾国藩态度并没有明显的表露,但是《道学》上刊登的特刊评论员文章却让人觉察到了一些蛛丝蚂迹,文章对于天朝的这次巨变用了“顺时应势”这个词语,如果没有曾国藩地授意。极有官方背景的《道学》是断然不会用这个让王财听了极为受用的词。 如果各方都选择了支持王财发动政变,那第二次合谈各方就都有让步的可能,这在帝国內阁看来是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好事,虽然王财一再強调“蜡烛不点不亮”的道理,但內阁仍然坚持以和谈求统一。 原本王财可以毫不犹豫地否决內阁议案,強行推行他的西南用兵方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王财居然对內阁做出了让步,最终委派正准备去海上筹建轮船招商局的李鸿章为帝国特使,与两湖特使左宗堂和云、贵、桂特使张遂谋再次举行和谈。至于甘肃、四川那些左右不着力的督抚大员们,王财决定先放一边晾着,等他们自己耐不住子的时候自然会来投怀送抱了。 山、陕之变与王财称帝的影响立竿见影的在左宗堂和张遂谋的⾝上表现出来,两人都没有当初那种自以为成竹在的样子,见到王财时也是小心翼翼的,唯恐出什么差错。他们态度上地变化并没有引起王财多少注意,毕竟成王败寇地道理他比谁都清楚。眼下他更关心的是这两个人所代表地两股势力的态度。 让王财略松一口气的是。较之前次和谈,左宗堂与张遂谋提出的方案更务实了一些。左宗堂甚至代表曾国藩承诺愿意放弃地方行政权,但是对于军队他仍然是咬定了不肯放松,虽然华中帝国府政对于各省战败的督抚都是礼遇有加,阎敬铭、曾望颜如今都是位⾼权重,一方⽗⺟之人,较之満清时甚至还有提升,但是曾国藩心里却有一个疑惑,天知道王财现在善待这些降官是不是因为有意招揽还没有出兵权的其他各省督抚?万一自己要是上了他的当,把手中的兵权一股脑的全了,到时候想后悔都来不及,更何况湘军与太平军⾎海深仇,现任华中帝国內阁咨政的王闿运一家十几个亲戚还是被他下令杀掉的,所以曾国藩不放兵权王财到也能理解。 而张遂谋就不同了,谈判一开始双方就闹的不愉快。张遂谋指责王财是篡位逆臣,而李鸿章除了辩解一通之反还不忘反相讥,嘲笑石达开无能伪善,打着天朝旗号却在云南山沟沟里转悠,打着忠臣的幌子却在天朝危急时刻带兵出走,两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谈判没有个结果,反倒争论起来华中正统起来,直到王财严历申斥李鸿章“举指无度”之后,两个人才坐下来安安静静的讨论起和平统一的问题。石达开的意见也主要集中在兵权上,张遂谋甚至说:“翼王信得过你们,可数十万将士信不过你们,咱们可不愿意做后娘养的!” 看来这个兵权问题不解决,始终是限制统一的重大阻碍,住在紫噤城內地王财招集內阁一连商议了几天。尽管在尽早结束內战的问题內阁意见一致,但是任地方势力保留军队这本⾝就是一个严重的隐患,因此始终没有达成统一意见,其实王财的心里比较倾向于“允许”而王闿运则举出历朝历代诸候国的例子来苦苦相劝,主张对这些人采取強硬手段,与其将来后患无穷。不如快刀⿇! 最后还是洪仁玕提出了一个建立国家军队的概念。洪仁玕起了个头,王财马上眼前一亮。这个国家军队,其实就是“军队国家化”现在各方都不愿意出兵权的主要矛盾还是因为王财现在掌有国內最強地军事力量,如果王财肯放弃兵国权,同时整编全**队共同组建不属于任何个人的国防军,那样,一来可以缓解现在紧张地国內局势。二来也可以为华中帝国从家天下的怪圈里跳出来,建立一个真正的现代化強大帝国,同时王财还有一个心思,如果军队收归国有,那么确实能减少军队参与到国家政治斗争的可能,政治家们吵吵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动了刀子那就容易把事情闹大,再说军队国家化对于王财来说也是极有优势的。现在华中帝国统治者是他自己,军队国家化实际上就是把全国的军队都统一到自己,如果曾国藩和石达开还是不放心,那王财甚至可以出面,由各方共同参与到总参谋部中来。 整编全**队,建立国防军地主张立刻在国內产生了強烈的反响。谁都没有想到手握十几万国內精锐的王财肯放弃兵权,就连帝**队的将领也是摸不着头脑,人们议论纷纷,都怀疑是王财擒故纵之计,等到曾、石两人放下兵权后再慢慢收拾,但不管人们怎样议论,这项主张显然让陷⼊僵局的谈判有了突破,张遂谋与左宗堂都表示如果能够由三方共同组建一个军队领导机构,那事情还是可以商量的。 国內在为统一的事情争执不休,海外的弹丸小国⽇本也开始了统一进程。王财建立华中帝国之后。在⽇本关东做战地王炎、陈伟两人的⽇本远征军也进行了整编。共同组成了华中帝国驻⽇本关东军,王炎、陈伟两人分别任第一军、第二军军帅。这样一来这群国中人的⾝份终于真相大⽩。不但⽇本国內成一团,世界各国也是议论纷纷,列強都照会华中帝国府政要求帝国府政从⽇本撤军,对于洋人们的反应王财嗤之以鼻,他本不相信洋人会因为这种事情与自己正面冲突,他更关注的是⽇本国內的局势。 长期以来与驻⽇关东军作战地幕府军队屡战屡败,让⽇本国內的地方強藩更有了倒幕的口实,处在強藩与关东军两面包围之中的幕府左右受制,应接不暇,而強藩的势力却是一天比一天強。这在王财看来简直是一个坏消息,⽇本在倒幕之后走上明治维新的历史他还是知道的,因此他无论如何是不愿意见到幕府被推翻的,只有帮助这个腐朽的⽇本朝廷继续存活下去,⽇本民人才能永远的生活在⽔深火热之中。 出于这个目地,王财命令总理衙门向幕府提出停战要求,并暗示只要幕府同意帝国府政对⽇本关东地权益,那帝国府政将向幕府平息国內叛提供一切必要的帮助,甚至包括直接调动关东军帮助幕府平叛。 与军方地跃跃试,大力支持相反,內阁再次烈反对,保守派和洋务派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空前的一致,一条心的反对王财在国內尚未平息的情况,冒然对外用兵,甚至京师的读书人还把王财比喻成了兵败⾼丽的隋炀帝,大街小巷还流传出了《无向东瀛浪死歌》,真正让王财吃惊不小,直到几个书生联名上书,他才弄明⽩,原来这个时候的国人还把⽇本当成文化礼仪之邦,以天朝大国自居,指责王财不该对邻国擅动刀兵。 听了这些人的话,王财愣了半天没有说一句话,看来这时候的⽇本名声还不错啊!看着眼前这些抖着胡子,唾沫横飞的大讲仁君之道的宿儒们,王财觉得要想继续削弱⽇本,不做些舆论准备看来只能让自己被人形容成暴君,这个时候的⽇本固然没有能力对帝国有什么威胁。但是历史上这些矮子也没⼲过什么好事,王财随即下令舆宣司在全国范围內大力地宣传明末倭患,甚至还编了个评书《徐福东瀛建国记》,把⽇本人的出⾝来历都算到了被秦始皇派去救仙丹的徐福⾝上,宣称⽇本人本来就是国中人在海外的一个分支,是由五百童男童女与东瀛土著繁衍的后代,与劣等民族相之后。⾎统混,自然也就比国人要长的矮小。论⾝份比不上华中正统,论⾎脉也是旁系分支,处处比国人要低上一等,但是眼下东瀛內,做为华中正统的帝国府政有责任去解救这一支海外华人等等。这一系列宣传非常合国人妄自遵大地心理,没有多久国內舆论就开始变了风向,不但支持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人上书要求府政直接出兵⽇本,这让王财再次看到了舆论地力量,琢磨着是不是该在国內建立统一的宣传机构了。 华中帝国府政的好意马上得到了幕府的回应,双方很快在京都签订《京都条约》,幕府承认华中帝国在关东的权益,割让对马岛,开放沿海各港口为通商口岸,保障华商在⽇本权益。国中商品免关税,并承认琉球为华中帝国属藩等二十一项条款,而华中帝国府政承认幕府为⽇本唯一合法府政,并幕府无偿赠送一批军火,同时关东军出兵五千帮助幕府平定叛,当然军费得收幕府承担。 《京都条约》帝国得到的大巨利益马上引起了列強的不満。列強当然希望国中稳定,并从中获得更大地商业利益,但是如果因此而在亚洲再成长起一个強国的话却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除了有心利用国中牵制英、法的美、普两国对此积极支持外,英、法、俄各国都是烈反对,帝**队占领⽇本关东已成实事,但对马岛却是能够直接控制对马海峡的战略要地,英国人是断然不肯轻易放弃的,因此刚刚在印度剿灭阿三起义的英国人马上组建远征军,并照会帝国府政。要求放弃向⽇本索取对马岛。 依着王财的个。吃进去了怎么能再吐出来?一开始他还只是让总理衙门和英国公使打打官腔,琢磨着把这事给搪塞过去。直到听说英国人在印度组建远征军后,才知道这下子英国人是真想动手了,他非常清楚帝国海军本不是英国人地对手,无奈之下只好照会各国,将对马岛归还给⽇本,不过也因此而从幕府的口袋里又掏了五百万两⽩花花的银子。 英国人在对马岛问题上的庒力让王财再次把建设強大⽔师的计划提上了议事⽇程,马尾和舟山造船厂在英、普两国的援助下正在加紧施工建设,相比较舟山造船厂,马尾因为有一些基础而更为顺利一些,王财对这两个造船厂定位地就比较⾼,听说英国人造出了“勇士”号铁甲舰,于是也要求这两个造船厂引进技术,因此从一开始两个造船厂就在为建造铁甲舰而忙忙碌碌。此外从英国订购的两艘装备有一百门火炮的一级战列舰“济远”“宁远”号也正式加⼊了帝国⽔师的战斗序列。 如今的华中帝国⽔师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济远”“宁远”“威远”“来远”四艘战列舰和十余艘巡洋舰的大舰队了,虽然大部分巡洋舰都是本土制造,无论火力与机动力都只等算是差強人意,但是毕竟这也是整个亚洲最強的海上力量了,在秦皇岛登陆战中立功而升任帝国海军大臣的朱永华命令他的继任者⽔师提督瞿振汉整天带着他的⽔师在海上转悠,从库页岛到南沙群岛都留下了一块块刻着“华中帝国领土”地石碑,整⽇与风浪、海盗搏斗,让当年那些意气风发,青舂年少地军校学员一个个晒得⽪肤黝黑,很多人⾎洒千里海疆,舰队每次出海归来都会有几家戴孝披⿇。 眼下帝国并无海患,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师编练达到一定规模就可以了,也不需要经常出海训练劳民伤财,对此这些人的论调王财每每严历申斥,虽然他也拿不出什么理由来说服陆大观念深蒂固地臣子,但是使用強硬手段来推行他的海洋政策还是行的,久而久之人们都知道帝国皇帝志在万里海波,这种自上而下对海洋的恋慢慢的发起潜蔵在民族深处蹈海波的勇气,自明朝开始绝迹于南洋的国中海船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东南亚的各个港口,精明的华商也开始不断的向外输出传统商品,然而走向蓝⽔的国中人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危险——海盗! 相关史实(以下不计⼊正文字数) 1、祺祥与同治哪个是载淳的年号?咸丰刚死的时候,载淳用的是“祺祥”的年号,后一奕欣联和两宮太后发动政变,把国号改成了“同治”意思是“两宮同治” 2、铁甲舰:世界上第一艘铁甲舰不是英国1860年的勇士号,而是法国1859年的光荣号。荣誉号:排⽔量5600吨,各类火炮36门,蒸汽动力,主机输出功率1500马力,螺旋桨驱动,以及风帆辅助动力,荣誉号是19世纪典型的机帆混合动力船,与过去的战舰不同的是,荣誉号本⾝是一艘铁制骨架的木壳船,但在沿着两侧炮门横轴线上安装一条约11厘米厚的装甲带,铁制装甲保护着船上位于⽔线以上的所有炮门。因此该舰成为有史以来第1艘真正意义的铁甲舰。勇士号:排⽔量具体不详,只知道比荣誉号稍大,各类火炮46门,蒸汽动力螺旋桨驱动,风帆辅助动力。勇士号与荣誉号最大的区别在于该舰是一艘完全用金属材料制造的大型船舶,因此在海军发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两艘战舰按照火炮数量来区分的话只能算第第5级战舰范畴——三桅快速帆船。但其战斗力明显強于拥有100门火炮的1级战列舰。因此当时人们称这类军舰为‘船旁列炮铁甲舰‘。 uMUxs.COm |
上一章 太平新篇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太平新篇,架空小说太平新篇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春锄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太平新篇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