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荣宝斋(百年往事)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综合其它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荣宝斋(百年往事) 作者:都梁 | 书号:39245 时间:2017/9/5 字数:16223 |
上一章 第十八章 下一章 ( → ) | |
张幼林一大早又来到了堂哥家,张继林躺在上,见他进来,挣扎着想坐起来,张幼林赶紧快走几步扶住他:“哥,你好点儿吗?” 张继林脸⾊蜡⻩,气若游丝,眼巴巴地看着他:“幼林,我这病好不了了吧?” “别这么想,病来如山倒,病去如菗丝,你得多养些⽇子。”张幼林安慰着。 “我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你们谁也不告诉我,你嫂子背着我净流眼泪,你也三天两头儿的过来,我呢,心里猜个八九不离十…” 张继林还没说完,张山林进来了:“幼林来啦,你说继林这算怎么回事儿?药也没少吃,就是不见好,人还一天比一天瘦,要不然你托人给找找,咱换个大夫,继林可不能砸在庸医手里。” “爸,这不是换大夫的事儿。”张继林嗔怪着。 张幼林站起⾝:“叔儿,您别急,我再打听打听。” “他病成这样儿,我能不急吗?”张山林叹着气“唉!我这心里跟揣着兔子似的,没着儿没落儿的。” 眼瞧着堂哥一天不如一天,张幼林心急如焚。离开堂哥家,他急急忙忙来到荣宝斋,刚一进门,庄虎臣就问:“你哥的病怎么样了?” 张幼林満面愁容:“还是不见好,听说太医院里的范太医有一手治我哥那病的绝活儿,您有办法请到范太医吗?” 庄虎臣想了想:“我得找找人。” “您尽快,我怕找哥…撑不住。”张幼林神⾊黯然。 “好吧,只要范太医在京城,咱花多少银子也得把他请来,铺子你先照应着,我这就去。” 庄虎臣还没离开,一名巡警走进来:“谁是庄虎臣?”! 庄虎臣赶紧上去:“我是,怎么着?” “跟我走一趟。”巡警面无表情… 庄虎臣和张幼林都是一愣,片刻,庄虎臣说道:“幼林,我去去就来。” 巡警带着庄虎臣走了,望着他们的背影,张幼林忧心重重,心想,巡警找上门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巡警带着庄虎臣直接来到南城巡警厅王警长的办公室,只见王警长面前的办公桌上放着汪兆铭的文章,旁边是荣宝斋的包装纸。王警长倒是客气:“庄掌柜的,请坐吧。” 庄虎臣忐忑不安地坐下。 “您不用紧张,请您过来是问点儿小事儿。”王警长拿起桌子上的包装纸“这个是荣宝斋的吧?” 庄虎臣点头:“是。” 王警长又拿起汪兆铭的文章:“那这个呢?” 站在一旁的巡警把文章递给庄虎臣,庄虎臣仔细看了看:“没见过,这不是荣宝斋印的。”说着,站起⾝把文章还给了王警长。 王警长用他那双鹰一般的眼睛注视着庄虎臣:“没见过?可用的是荣宝斋的包装纸。” 庄虎臣回答得十分坦然:“荣宝斋的包装纸还不好找?您这巡警厅使的文房用品就是从我们荣宝斋进的,万一有人把包装纸留下,包上炸弹放到您桌子上,您能说是荣宝斋要害您吗?” 王警长缓和了语气:“您别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庄掌柜的,您跟守真照相馆那几个人吗?” 庄虎臣赶紧摆手:“没来往,人家是留洋回来的,⼲的又不是一档子买卖,顶多见面儿打个招呼。” “噢,是这样。”王警长沉默了片刻,继续说道“今天请您过来,是想告诉您,荣宝斋是琉璃厂的老铺子了,庄掌柜也是奉公守法之人,现在⾰命活动猖獗,您要是在⾝边儿发现了什么不对头的地方,可要及时报告给我们。” “一定,一定!”庄虎臣如释重负。 从巡警厅里出来,庄虎臣的脚步也变得轻快了,几天前的那一幕不噤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陈姐小回南洋的前一天,庄虎臣正在铺子里给云生讲胡开文的墨,汪兆铭走进来:“庄掌柜,我给您退银子来了。” “什么银子?”庄虎臣惑不解。 “刚才,陈姐小从您这里买的文房用品,您多找了十两。” “是我经手的事儿,不可能。”庄虎臣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在琉璃厂这几十年,他还真没在钱上出过差错。 汪兆铭把银票放在柜台上:“您再算算。” 庄虎臣翻开账簿又算了一遍,不噤神⾊大变:“汪掌柜的,真谢谢您了,我…看花了眼。” “不必客气,您的银子理应还给您。”汪兆铭又掏出一张单子“陈姐小还想再带些荣宝斋的诗笺、⽑笔送朋友,拜托您给准备出来,我一个小时以后来取。” “您就别跑了,备好了我让伙计给您送过去。”庄虎臣把汪兆铭送到门口,再次道了谢。 “汪掌柜的可真是好人啊!”云生感叹着。 庄虎臣心里有数,十两银子够他们全家过上一个月的,他嘴里念叨着:“后怕呀,这要是落到别人手里,十两银子可就打⽔漂了。” “和这样的人做街坊,晚上睡觉都踏实。” “踏实吗?”庄虎臣看了云生一眼,没再言语。 前面就是太医馆了,庄虎臣打定主意,只要汪掌柜他们没⼲什么出格儿的事,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额尔庆尼是个闲不住的人,刚把六姨太休了,马上就要再娶一个,请庄虎臣喝喜酒的喜帖已经送到了荣宝斋。庄虎臣心想,他倒⿇利,也真不嫌⿇烦。庄虎臣这些⽇子忙得很,但额大人的事是不能怠慢的,为了中午这顿酒席,他特意起了个大早,打算先把手里的事情料理完了,再踏踏实实地赴宴。 庄虎臣打开荣宝斋后院的侧门进来,闻到一股糊味儿,抬头一看,只见从隔壁守真照相馆的院子里冒出烟来。“不好,着火了!”庄虎臣大叫起来“着火了,快来救火呀…” 听到喊声,伙计们慌慌张张地从铺子后门冲出来,庄虎臣赶紧让他们拿着救火的家伙到隔壁去叫门,众人七手八脚,把燃着的物品扑灭了。 汪兆铭感地握着庄虎臣的手:“庄掌柜,太谢谢您了,要不是您发现的早,损失就大了。” “嗨,街里街坊的,⼲吗这么客气呀,不过,往后称们这些年轻人千万得小心,烟头儿是再也不能随便扔了。” 汪兆铭点头:“我知道,您那边全是易燃物品,我们一定多加注意!” 众人散去,⻩复生心有余悸,他擦着脸上滚落的汗滴说道:“幸亏没有炸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复生,这火烧得有些怪呀。”汪兆铭皱着眉头。 “也可能是我不注意,出去小解的时候把烟头扔在了易燃物旁,我以后注意就是了。”⻩复生没有在意。 由于失了火,用于拍照的布景被烧坏了一角,临时凑合又不像样子,汪兆铭只好雇人重新整修內部,也顺便装点一下门面。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是朝廷的圈套,巡警局的密探借此机会混⼊守真照相馆內,找到了证据,几天之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汪兆铭和⻩复生逮捕了。 庄虎臣昨儿晚上回了趟家,今儿早上刚一拐进琉璃厂,就听见卖报小男孩的沿街叫卖声:“看报了,看报了,在守真照相馆抓到了⾰命,看报了,刺杀摄政王的⾰命,在守真照相馆被抓到了…”庄虎臣一愣,快步走上前买了一份,站在街边就看上了,额头上沁出了⾖大的汗珠。 守真照相馆的大门已经被贴上了封条,周围挤得⽔怈不通。“劳驾,让我过去,您劳驾…”庄虎臣费力地穿过人群,迈上荣宝斋的台阶。到了门口,他站住了,侧着头向守真照相馆张望,嘴里不噤发出一声长叹:“唉!汪掌柜的,你这是何苦啊?” 庄虎臣进到铺子里,张喜儿、王仁山、云生正凑在一块儿议论隔壁的事,张喜儿问道:“掌柜的,您都知道了吗?” 庄虎臣挥了挥手里的报纸:“这上头都登出来了。” 张喜儿摇着头:“瞧着汪掌柜他们文绉绉的,哪儿像刺客呀。” “人不可貌相。”庄虎臣坐下。 云生奉上茶来:“掌柜的,他们是怎么被巡警发现的?” 庄虎臣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报上说,汪掌柜的是中了朝廷的计了,巡警在银锭桥下发现炸弹以后,立马儿就明⽩是⾰命⼲的,朝廷怕⾰命跑了,有意向报社放出风儿来,说这是朝廷內部争权夺利,还说凶手已经逮着了。” “巡警怎么就查到汪掌柜他们就是行刺的⾰命呢?”王仁山皱着眉头问。 庄虎臣赞赏地看着他:“这话问到点儿上了,巡警是⼲什么的?从银锭桥底下取出炸弹,懂行的一瞧就瞧出来了,炸弹里的炸药是外国造,可有几颗铁钉是咱们这儿的,就这么着,顺藤摸瓜,可着京北城的铜铁铺子查了个六够,骡马市儿大街的鸿太永铁铺认出那几颗铁钉是他们做的,订货人就是守真照相馆的掌柜汪兆铭。” “巡警可真够能个儿的!”云生感叹着。 庄虎臣继续说道:“巡警找到了线索,可也没轻举妄动,你们还记得,前些⽇子守真照相馆着了火以后装点门面吧?雇的人里头儿就混进了巡警厅的密探。” 王仁山恍然大悟:“怪不得,我看见那人了,还心说:这工匠⼲活儿怎么心不在焉的?闹了半天敢情是密探。掌柜的,他都查着什么了?” “搞暗杀的机密文件呀,证据确凿了,巡警厅这才把汪掌柜他们抓走。” “原来⾰命就在咱们隔壁,这回可真开了眼了!”云生还沉浸在其中,庄虎臣站起⾝:“得了,就说到这儿吧,你们该⼲吗⼲吗去。” 伙计们散去,开始各忙各的,庄虎臣也来到后院北屋,他定了定神,这些⽇子悬到嗓子眼儿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上午,何佳碧正在卧室里整理⾐物,用人进来,小心翼翼地问:“太太,老爷呢?” “刚出去。” 用人犹豫着:“出去了…” “有事儿吗?”何佳碧抬起头。 “有人找老爷。” 何佳碧没在意,继续整理⾐物:“谁呀?” “不认识,是个洋派儿的姐小,打扮得跟花蝴蝶儿似的。” 何佳碧立刻停了手,脸上露出了不悦:“你让她进来啦?” “客厅里等着呢,我没敢告诉老太太,要不然…您去见见?” 何佳碧走进客厅,只见潘文雅泪流満面,她惑不解:“潘姐小这是怎么了?” “何大姐,汪兆铭、⻩复生他们被巡警抓起来了。”潘文雅站起来,哽咽着回答。 这时,张幼林手里拿着报纸迈进门槛:“我知道了。” 潘文雅转过⾝,泪眼蒙胧地望着他:“张先生,求你帮忙救他们,据我所知,他们京城里没有别的人了。” “先别急,慢慢想办法。”张幼林安慰着。 “潘姐小你坐。”何佳碧又招呼用人“沏壶好茶来。” 三人一起商议了很久,何佳碧留潘文雅吃过晚饭,才把她送走。 这一晚上,张幼林一直眉头紧锁,直到将近夜午,躺在上还在沉思。何佳碧给他掖了掖被角,忧心忡忡地说道:“这可不好办,刺杀摄政王可不是银子能摆平的事儿。” “是啊,朝廷已经宣布准备立宪,据说法部将按照文明国家的办法开庭审理这个案子,所以不会像戊戌六君子那样匆匆就斩首结案,这就有时间想办法。” 何佳碧看着他:“幼林,我说句话,也许你不爱听,这弄不好就是掉脑袋的事儿,忙儿没帮上不说,连你也搭进去,你跟汪兆铭非亲非故的,值当的吗?” 张幼林坐起来:“这事儿我仔细想过,值当!汪兆铭他们是在用个人的流⾎牺牲换来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大多数人的幸福,这里面也包括你、我;虽然我没有他们那样的勇气,但是,我钦佩他们那种献⾝精神。佳碧,你放心,我会权衡利弊,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帮助他们。” 谋刺摄政王的案子很快就开庭审理了,由于此案非同小可,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亲自担任了主审官,张幼林、潘文雅、赵翰博等关注此案的各界人士都早早地坐在旁听席上等待旁听,巡警厅还特别加強了警力,以防发生意外。 狱卒把汪兆铭和⻩复生带上来,善耆问汪兆铭:“姓名。” “汪兆铭,别号精卫。”汪兆铭神⾊坦然。 “对,的犯罪事实有异议吗?” 汪兆铭⾼昂着头,大声说道:“对我的行为没有异议,但是,我不承认它是犯罪。” “啪”的一声,善耆把惊堂木拍在桌子上:“放肆!谋刺摄政王,不是犯罪是什么?” 汪兆铭慷慨昂:“在东京的时候我是《民报》的主笔,生平宗旨都刊登在《民报》上了,这里恕不多言。孙中山先生起事兵败以后,我自愿来到京北,为的是寻找机会刺杀朝廷的⾼官,以振奋天下⾰命之人心,鼓励同志们为推翻败腐的朝廷而继续奋斗!我就没有打算活着离开这里,该怎么处置,请便吧。” 审判庭里鸦雀无声,沉默了片刻,善耆又问:“你的同是谁?” 汪兆铭断然答道:“我没有同。” “你们俩谁是主谋?”善耆机警的目光在汪兆铭和⻩复生的脸上来回扫视着。 ⻩复生抢着回答:“我是!”汪兆铭赶紧否认:“不,主审官大人,我是主谋。” ⻩复生使了个眼⾊:“兆铭,你就别争了。” “主审官大人,请不要相信他的话,行刺摄政王,我是主谋…”汪兆铭还要再说下去,善耆站起⾝,大吼一声:“大胆!”随即拂袖而去。 法庭宣布休庭,潘文雅感到很意外,回去的路上,她问张幼林:“怎么不接着审了呢?” “我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主审官好像很欣赏汪兆铭。” 潘文雅头摇:“没注意,这个主审官是谁呀?” “现任的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善耆的祖上是大清国的开国元勋、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豪格,由于是世袭罔替,所以,传到善耆这一代还是亲王,谋刺摄政王是件大案,由他亲自审理。”张幼林思忖着“善耆拂袖而去我看是件好事儿,说明他不想立刻就把汪兆铭他们斩了,这就有回旋的余地。” “你有办法了?”潘文雅惊喜地看着他。 “还没有,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而为吧。”其实,张幼林此时已经有了营救汪兆铭、⻩复生的思路。 几天之后,张幼林在鸿兴楼的一个雅间里请肃亲王的手下、民政部的右参议陈光启吃饭。陈光启经常光顾荣宝斋,和张幼林也算是人了。席间,张幼林问道: “陈大人,我听说肃亲王同情汪兆铭他们,这是真的吗?” 陈光启放下筷子:“是真的,肃亲王读了汪兆铭发表在《民报》上的文章和在守真照相馆里搜出来的其他手稿,动不已,非常佩服他的人品和远见卓识。”陈光启凑近了张幼林的耳边,庒低了声音“其实,肃亲王对朝廷的败腐也早就深恶痛绝了,他甚至私下里说出这样的话: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皇族,也早就加⼊⾰命反叛朝廷了…” 张幼林听罢,心中大喜过望,不过,表面上还是不动声⾊。 “要说咱们这个朝廷啊,唉,让人窝心的地方儿太多了!”陈光启感叹着。 “肃亲王同情汪兆铭,这对判决有什么好处呢?” 陈光启头摇:“现在还不明朗。” 张幼林给陈光启布菜:“陈大人,您在肃亲王⾝边多年,肃亲王都有什么爱好?” “要说爱好,肃亲王喜书法,他的字写得很不错。”陈光启注视着张幼林“老弟,守真照相馆就开在荣宝斋边儿上,我知道你跟汪兆铭他们关系不错,你是有什么打算吧?” “我有什么打算也得通过陈大人您哪,来,喝酒!”张幼林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从鸿兴楼回到家中,李妈和何佳碧正在卧室里哄着小璐,见张幼林回来了,李妈站起⾝,把小璐从何佳碧手里接过去:“走喽,小宝贝儿,今儿个让你妈睡个踏实觉” “来,让爸爸亲一口。”张幼林凑到儿子红扑扑的小脸蛋上亲吻了一下。 “您可给他盖严实了,这小东西夜里老踹被子。”何佳碧叮嘱着。 “少,给我您就放心吧。”李妈抱着小璐出去了。 张幼林关上门:“佳碧,你得给我帮个忙儿,我打算用《西陵圣⺟帖》救汪兆铭他们。” 何佳碧听罢,沉默了半晌才开口:“有把握吗?” “不好说,但我想试一试,《西陵圣⺟帖》是咱妈的宝贝,要把她老人家说动了,就全靠你了!”张幼林注视着自己的子,目光中充満了期待。 在这个世界上,何佳碧是最了解张幼林的人,别看他平时一天到晚吃喝玩乐,表面上看着没什么心思,但內心却如明镜一般,尤其在大事上,泾渭分,从不含糊,他要是想好了做什么事,一定有他这样做的理由。尽管何佳碧对拿出《西陵圣⺟帖》来救人心里犯嘀咕,但她还是依了丈夫:“我怎么跟妈说呢?” 这一点张幼林已经想好了,他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详尽地教给了何佳碧。 第二天吃过早饭,张幼林借故离开了家,何佳碧把小璐给了用人,自己捧着张报纸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佳碧,瞧什么呢?我看你都⼊了。”张李氏觉得儿媳今天有些怪,连孩子都不看了。 何佳碧的眼睛没有离开报纸:“报上说的都是汪兆铭他们的事儿。” “汪掌柜的和那个照相先生被砍头了吗?”张李氏也关心这事儿。 “没有,开庭审了一次,现在休庭了。” “朝廷也学新派儿了,谋刺摄政王这么大的事儿,要是搁在从前,皇上一句话,早斩了。”张李氏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全家福,叹了口气“唉,汪掌柜的一表人才,照相先生也文绉绉的,要是真斩了,怪可惜了的。” “妈,这上面有汪兆铭写的诗,还真有文才。”何佳碧赞叹着。 “你给我念念。” 何佳碧挑了一首《被捕口占》念给婆婆听: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姹紫嫣红⾊,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写得好哇!”张李氏频频点头“看来,汪掌柜的不是一般人。” “这首诗在京城都传遍了,眼下,各路人等正在想办法救他们呢,连这个案子的主审官肃亲王都动了心,肃亲王对汪兆铭是钦佩有加,幼林也在跟着一块儿忙乎呢。”何佳碧把事先准备好的话说出来。 张李氏很惊讶:“幼林也跟着忙乎?” “无罪释放是不可能的,但只要肃亲王下决心免除他们的死罪,先留下命,别的以后再说。” 张李氏思忖着:“肃亲王不是佩服汪掌柜的吗?他又是这个案子的主审官,他发话不斩他们不就得了?” 何佳碧头摇:“没这么简单,谋刺摄政王毕竟是个大案,得从各方面促使肃亲王下决心,据幼林打听,肃亲王喜书法,幼林想把咱家的《西陵圣⺟帖》拿出来送给他,促一促这件事儿。” 何佳碧说得轻描淡写,张李氏却一下子就火儿了:“等等…你说什么?幼林打《西陵圣⺟帖》的主意?他倒是真敢想,你告诉他,门儿也没有!想打《西陵圣⺟帖》的主意,先把我这条老命拿走。” 何佳碧给婆姿的茶碗里续上茶:“妈,您先别着急,我们不是正想和您商量吗?这当然得您同意才行。妈,您了解自己的儿子,幼林是个心⾼气傲的人,他难得佩服什么人,可我看得出来,幼林是真正佩服那些⾰命,佩服汪兆铭先生。” “佩服?”张李氏反问着。 “妈,他们是一群值得尊敬的人,他们所做的事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救国救民。我听说,他们都是些世家子弟,如果不参加⾰命,他们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可他们就这么抛家舍业,甚至把命搭上也无怨无悔,就凭这点,我和幼林就佩服。”何佳碧娓娓道来。 张李氏本就是个极明事理的老人,听儿媳这么一说,火儿也消去了一大半:“佳碧啊,你说得有道理,照你这么说,⾰命都是些好人,可话又说回来了,世界上好人有的是,可咱张家只有一幅《西陵圣⺟帖》,要说救人,世上该救的人多了,我们哪儿救得过来呀?” “照我说,《柳鹆图》、《西陵圣⺟帖》是张家的宝贝,就算在您手里完好无损,可您百年之后会怎么样就难说了,就算幼林把它保护得好好的,可等幼林百年之后呢?万一落到不肖子孙手里,与其仨瓜俩枣儿的抵出去换银子,不如我们现在就用它做点儿正事儿。妈,这也是幼林的意思,他说您是信佛之人,不是有这种说法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对这些⾰命人,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见死不救啊。”何佳碧句句话都说到了裉节儿上。 张李氏站起⾝:“别忙,佳碧,你和幼林也别我,我说不过你们,这不是件小事儿,容我好好想想。”老太太眼睛里含着泪⽔离开了。 何佳碧劝说⺟亲的当口,张幼林本来想到铺子里转转,可刚拐进琉璃厂,远远地看见陈璧君在被封了门的守真照相馆前徘徊,张幼林赶紧跑过去,悄声问道:“陈姐小,你怎么还敢在这儿?” 陈璧君抬起头来,泪流満面。 对面有一个空的洋车过来,张幼林伸手拦住,吩咐车夫:“送这位姐小到明远楼茶馆。 陈璧君刚在茶馆的一个角落里坐定,张幼林随后就赶到了,他擦着头上的汗:“陈姐小,守真照相馆你千万不能再去了,朝廷的密探经常茌门口出没,太危险了。” 陈璧君哽咽着:“张先生,您是京城的世家子弟,关系多,人脉广,能否帮我托托人?我想见汪兆铭。” 张幼林吃了一惊:“汪先生是朝廷的重犯,恐怕…没那么容易吧?” 陈璧君站起⾝来,给张幼林跪下:“我在京城人地生疏,请你帮这个忙,花多少银子都不在乎,只要能让我见他一面…”陈璧君说不下去了。 张幼林连忙把她扶起:“陈姐小,汪先生是我的朋友,你们的事我岂能不管?” 送走了陈璧君,张幼林回到荣宝斋,他左思右想之后,差人到帖套作去找宋栓。眼下,庄虎臣已经把帖套作给了宋栓来打理,他平时很少过这边来。 宋栓听到召唤赶紧赶过来,张幼林把他带到后院的僻静处,悄声问道:“得子师哥在的时候,和刑部大牢里一个看守,那人我也认识,叫什么来着?” “他叫刘一鸣,是额大人的跟班三郞的老乡…” 宋栓还要往下说,张幼林打断了他:“对,是叫刘一鸣,你和他吗?” “的,他和三郞是老乡,每次我请三郞吃饭都叫上他,这人也慡快的。” “等等,你经常请三郞吃饭?为什么?”张幼林有些诧异。 “额大人不是管着宮里文房用品的采购吗?掌柜的早就代了,让我们经常请三郞吃个饭什么的,三郞虽说是个跑腿儿的,可额大人那儿有个风吹⾰动的,三郞就传过信儿来。 “哦,师傅的心可真细。”张幼林暗暗称道。片刻,他又问:“刘一鸣还在法部大牢吗?” 宋栓点头:“在呢,岁数也不小了,怕是也⼲不了多久了,早先得子师哥在的时候,由他和三郞、刘一鸣他们联系,得子师哥走了以后,掌柜的让我接的班儿,上个月我还请他们在便宜坊吃过烤鸭呢,那天刘一鸣也来了。” 张幼林大喜过望:“那太好了,栓子,你马上去找刘一鸣,我有要事相托。” “行,我马上去,见了他我该怎么说?” “你就说,有人要进牢里看汪兆铭,请刘一鸣通融一下,需要多少银子打点,他说个数儿就行,总之,这件事一定要办成。”张幼林轻描淡写。 宋栓听罢不噤大惊失⾊:“妈呀,去看汪掌柜的?那可是朝廷要犯,他刘一鸣有这个胆子吗?” “宋栓,你要是没这个胆子,就明说,我再找别人。”张幼林冷冷地注视着他。 宋栓可不是孬种,他赶紧表⽩:“师哥,您太小瞧我啦,我宋栓怕过什么?行了,您踏踏实实在家听信儿吧,这事儿包在我⾝上。” 张幼林叮了他一句:“真有这个胆子?不是吹牛吧?” “谁吹牛谁是孙子,您就擎好吧。”说完,宋栓速速离开去找刘一鸣了。 晚上,张幼林回到家中,⺟亲房里的灯还亮着,他换好⾐服正准备过去,张李氏拿着《西陵圣⺟帖》过来了,她把卷轴给儿子:“幼林,我想通了,《西陵圣⺟帖》你拿去吧,你说得对,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信了一辈子佛,总不能还不如你们明事理。” 张幼林十分感:“妈,谢谢您了!” “谢什么呀,我还能活多少⽇子?把着来把着去,到头来还得落到你手里,我也看出来了,什么好东西到了你手里,早晚也是散出去,不过,只要你是在做善事,妈就不心疼,这事儿就这么着吧。”她走到门口,又转过⾝来“听说继林这两天不错,他的病会不会慢慢就好了?” 张幼林摇头摇:“范太医说,他的药最多管两年。” “唉!”张李氏长叹一声“继林还不到四十岁,⻩泉路上无老少啊。”⺟亲走后,张幼林紧紧地拥抱了何佳碧,他再一次为子的聪慧、善解人意而动不已。 四周黑洞洞的,法部大狱的一间单人牢房里,汪兆铭正在酣睡。一盏微弱的油灯缓缓向这里靠近,刘一鸣带着陈璧君轻手轻脚地走过来。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又见到了⽇思夜梦的爱人,陈璧君霎时泪如雨下,她隔着铁窗轻声呼唤:“兆铭,兆铭…” 陈璧君那仿佛来自天际的悉而又温暖的声音击撞着汪兆铭的耳鼓,他翻⾝坐起,了眼睛,待到看清铁窗外站着的真是陈璧君时,立即奔过去,握住陈璧君的手,声音颤抖着:“璧君,这不是做梦吧?” 刘一鸣打开了牢门,陈璧君走进了牢房。 “陈姐小,小声点儿,咱们只有十分钟时间,在换班的来之前必须结束,不然你我都得倒大霉,您听清楚了吗?”刘一鸣叮嘱着。 “谢谢,谢谢您!大叔,我给您跪下磕头了…” 刘一鸣连忙扶起陈璧君:“姐小,使不得,使不得,这是荣宝斋张先生托我办的事,就是掉脑袋咱也得办,我们是老情了,姐小,您抓紧时间。” 刘一鸣走了,陈璧君拉着汪兆铭的手:“你受苦了。” 汪兆铭突然反应过来:“你怎么还在京北?这里太危险了!” “我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陈璧君语调平静。 “那也不能作无谓的牺牲。” 陈璧君望着他的眼睛:“我来,是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汪兆铭苦笑着:“我已⾝陷囹圄,还能答应你什么?” 陈璧君郑重地说道:“咱们结婚!” 汪兆铭听罢,一时愣住了。 “我们两人,虽然被牢狱的⾼墙阻挡,但我们的心却能穿越厚厚的⾼墙,一刻也不分离。” 汪兆铭摇头摇:“璧君,我何尝不想和你⽩头到老?可现在,找是一个等待砍头的囚徒,本没有出狱的希望。” “我不在乎,兆铭,我们不能举行形式上的婚礼,但你我从现在起,在心中宣誓结为夫,你说好吗?” 汪兆铭心嘲澎湃,他热泪盈眶,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见过了汪兆铭,陈璧君了却了自己的心愿,在汪兆铭的再三请求下,她答应尽快离开京城。车票已经买好了,潘文雅来为她送行,陈璧君拿出汪兆铭写给她的《金缕曲》给潘文雅看,潘文雅轻声朗读起来: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 国破家亡无穷恨,噤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 眼底心头如昨⽇,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 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潺愁,愧戴却头颅如旧。 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肠已断,歌难又。 潘文雅不觉流出了眼泪,她擦了擦,连声称赞:“汪兆铭这首词写得太好了,难怪中山先生称他为大才子,果然是才华横溢,璧君,我真羡慕你!” 陈璧君整理着手提箱里的物品:“文雅,你不用瞒我,我看得出来,你喜张幼林先生,是不是?” 潘文雅连忙掩饰:“你瞎说什么呀?张幼林是我的同门师兄,他是我的兄长也是的朋友。” 陈璧君站起⾝:“你不用掩饰,喜就是喜,有什么不敢承认的?你以前可不是这样,那年我在德克萨斯州的牧场上认识你的时候,你穿着⾼筒马靴,一⾝牛仔装束,上还挎着左轮,骑着一匹枣红马,那时你敢爱敢恨,谁要是惹了你,你敢拔出和人决斗,那时的潘文雅,简直是个女侠。” 潘文雅睁大了眼睛:“璧君,难道我现在变了?我怎么不觉得呢?” “这还用说吗?你的变化简直太大了!在张幼林面前你就像个淑女,有时你看他的眼神…” “哟,我的眼神怎么啦?” “那里面太复杂了,什么都有,就像个情窦未开的少女猛地遇见了⽩乌王子,崇拜、爱慕,甚至还有嫉妒…” 潘文雅连忙伸手堵陈璧君的嘴:“璧君,你再说,我就撕你的嘴!” 陈璧君笑着躲闪:“那就是说到你的痛处了,有什么不敢承认的?” 潘文雅叹了口气:“张幼林和汪兆铭一样,也是个道学先生,我们这些在海外长大的国中女人,怕是已经适应不了他们了,他们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璧君,我这次来京北,算是了了少女时代的一个梦,以后再也不用想了!” 陈璧君安慰着:“还是再好好谈谈吧,张幼林是有子的人,不过,按照国中法律,他可以同时拥有若⼲个子,如果是这样,你介意吗?” 潘文雅不假思索:“我当然介意。这不可能,在我看来,这简直是野蛮人的法律,和文明社会的精神背道而驰,就凭这一点,我就崇拜汪兆铭他们,他们不顾自己的⾝家命去⾰命,去流⾎牺牲,为的是建立一个文明、自由的社会。” 陈壁君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文雅,我要去车站了,你什么时候回国美?” “两天以后启程。” 话音刚落,张幼林敲门进来:“陈姐小,我来送送你。” “谢谢张先生!”陈璧君拿出一张早就准备好的巨额银票递给他“我走了以后,还请张先生经常给汪兆铭、⻩复生送些吃的东西,这银票你拿着。” 张幼林拒绝了:“这个不必,陈姐小放心,我会托人尽可能照顾他们。” 在前门火车站的站台上,陈璧君和潘文雅相拥而别,张幼林把手提箱递给陈璧君:“陈姐小,一路平安。” “呜——”一声长鸣,火车缓缓开出了站台。京城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潘文雅不噤泪流満面。张幼林递上手帕,潘文雅擦着眼泪:“我理解璧君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来见汪兆铭了,在她看来,没有比两颗心的结合更能体现爱情的意义了。” “陈姐小离开京城就全安了。”张幼林此时考虑的是另外的问题。 回去的路上,张幼林告诉潘文雅,明天晚上他就能见到肃亲王了,希望在饭桌上能打听出对汪兆铭、⻩复生的判决结果。 “张先生,我已经订好了去国美的船票,后天就要出发了。” 张幼林有些意外:“哦,这么急?不过…也好,这次你回国赶上不少事,也没有好好走一走,你看,我也是忙得很,为汪先生的事,不管有用没用,总要去跑一跑,所以也就顾不上潘姐小了,真对不起!” “别客气,你为朋友做的已经很多了。我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张先生就不想和我说点儿什么?” 张幼林思索了片刻说道:“你多保重,祝你幸福!” 潘文雅面对着张幼林站住了,凝视着他:“张先生…不,我还是叫你幼林吧,幼林,你知道,我想听的不是这些…快分手了,有句话我一直蔵在心里,不敢说出来…” “如果不好说,就不要说。”张幼林避开了她的目光。 “不,我要说,不然以后就没机会了,幼林,你听好,我想说的是,我喜你,你明⽩吗?” “明⽩,潘姐小这是看得起我,可我已经娶了,好像不该再惦记别的女人,你说是不是,潘姐小?” 潘文雅笑了:“我当然知道你有子,可…这并不妨碍我喜你呀?张,你是受过西式教育的人,你应该明⽩,爱情…没有任何理由,只会听凭心灵的召唤。” 俩人继续向前走,张幼林答道:“潘姐小,我现在的问题是,我对我子有过承诺,这辈子不纳妾,只忠实她一个人,所以,我不会改变自己当初的承诺,对不起!” “男人的誓言…就这么可靠?据我所知,每一个结了婚的男人大都有过类似的誓言,结果呢?世上的婚姻并不因为双方的誓言而变得美好。” “别的人我管不了,但我的承诺永远有效。”张幼林语气坚定。 “你的承诺是永不纳妾,但并不包括离婚,幼林,我想告诉你,我希望你能和她离婚,我了解过,按国中法律,夫离婚没有什么复杂的手续,只需丈夫给子写一纸休书即可生效…” “然后呢?” “你和我结婚,幼林,真的,这不是我自私,她真的不适合你,像你这种受过西式教育的人,不应该找一个旧式女人做子,你们之间恐怕没有共同语言…” 潘文雅还在尽情地说着,张幼林打断了她:“文雅,看到你,没有哪个男人会不动心,我也一样,可我是个重承诺的人,既然承诺了,就要做到,请你谅解!况且我和佳碧也不是没有共同语言,我们之间有很深的感情基础。” 潘丈雅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她问道:“就这些,没有别的话了吗?” 张幼林头摇:“没有了…” 潘文雅黯然神伤,她改用英语:“我明⽩了,张,这件事我以后不会再提了,对不起!” “没什么,我们永远是朋友。”张幼林也用了英语。 “那我走了!”潘文雅头也不回地走了,张幼林望着她的背影,久久地伫立在那里… 傍晚时分,陈光启带着张幼林来到了民政部餐厅的雅间,肃亲王平时就在这里招待客人。张幼林环顾四周,雪⽩的墙壁上除了挂着两幅书法外,房间里几乎没有其他的装饰,他不噤感叹道:“没想到这么简朴!” 两人坐定,张幼林问:“陈大人,您把《西陵圣⺟帖》给肃亲王,他没说什么吗?” “肃亲王打开看了看,赞叹不已,说真是一件难得的宝贝,我就趁机把你的意思说了,希望肃亲王手下留情,对汪兆铭、⻩复生从轻发落。” “肃亲王的态度呢?”这是张幼林最关心的。 “他没表态,只是说要见见送《西陵圣⺟帖》的人…” 陈光启的话还没说完,肃亲王善耆手里拿着一个卷轴推门进来,俩人赶紧站起⾝。善耆把卷轴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张先生,请坐,你是荣宝斋的东家,排场惯了,我这儿是清⽔衙门,对不住啦。” “您客气。” 三人落座,善耆端详着张幼林:“你跟汪兆铭是什么关系?” “萍⽔相逢,他的照相馆和荣宝斋仅一墙之隔,我们就算是邻居吧。” “我听说,《西陵圣⺟帖》是你的家传之宝,为什么不惜拿出如此贵重之物,救一个萍⽔相逢的人?” “和您一样,钦佩他的人品、人格。”张幼林不假思索。 听到这话,善耆神⾊大变:“谁说我钦佩他了?” 旁边的陈光启一见善耆变了脸,头上的冷汗马上就冒出来了,张幼林却不动声⾊:“我是在您主审汪兆铭的法庭上看出来的。大人,我知道您做过崇文门的税务监督,那是老佛爷特意给您的肥差,负责进京物品的税收,大家都不言自明,税务监督除了向国库缴纳一定数额的税款以外,剩下的就可以据为已有,老佛爷本来是想让您发一笔财,可您却向国库缴纳了超过定额的税款,并由此引起王公贵族的不満,受到弹劾。我还知道,您在九门提督和民政部尚书的任上在京北修铁路、通邮、办自来⽔厂…” “够了。”善耆打断了张幼林。 “所以,我认为您是个深明大义、以江山社稷为重的好官,因此我敢为汪兆铭、⻩复生求情。” 沉默了片刻,善耆问道:“照你这么说,汪兆铭谋刺摄政王也是为了江山社稷了?” “请恕我直言,正是,只是与您的方式不同而已。”张幼林直抒臆。 善耆一拍桌子:“大胆!你拿《西陵圣⺟帖》贿赂我,就不怕我把你当成汪兆铭的同抓起来?” 张幼林依然是不动声⾊,他十分冷静:“如果您非要把我当成汪兆铭的同,我也只好认了,这在我决定做这件事儿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只是有一点,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担,不要牵连我的家人和朋友。” 话音刚落,善耆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张先生果然胆识过人,你倒真像个⾰命,来,我敬你一杯!” 张幼林与善耆碰杯,二人一饮而尽。 善耆说道:“我到法部大狱看过汪兆铭,和他有过一番辩论。汪兆铭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是太进了,其实在某些方面,朝廷和汪兆铭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双方完全可以坐下来谈一谈嘛,可是汪兆铭认为⾰命和朝廷之间没有谈判的必要,⾰命唯一要做的,就是用武力推翻朝廷,这就太过分了。” “大人,⾰命我不大了解,可汪兆铭先生我还是比较了解的,不管汪先生的行为如何,至少有一点我是相信的,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是为着整个国家,仅凭这一点,我就佩服他,希望您能⾼抬贵手,放汪先生一马,至少要保全他和⻩复生的命…” “张先生,我实话告诉你,这个案子很快就要结了,最后定的罪名是误解朝廷,对汪兆铭、⻩复生从轻发落,判处终⾝监噤。” 张幼林神情动:“谢谢!谢谢大人!这都是您的功劳。” 善耆摆摆手:“也不全是,摄政王也是个识大体的人,汪兆铭、⻩复生在法庭上的表现你还看不出来吗?他们本不怕死,⾰命搞暗杀,就是要⽟石俱焚,他们巴不得杀⾝成仁、留名青史,朝廷杀了汪兆铭、⻩复生,不仅吓不倒那些⾰命,还会起民众对朝廷的不満,所以,还是不杀为好。” 善耆起⾝拿起《西陵圣⺟帖》,郑重地递给张幼林:“张先生,你的心意我领了,君子不夺人之爱,况且我善耆做了一辈子官,还没收过任何不义之财,张先生,你收好,千万不要陷我于不义,我还有事,先走一步,告辞了。” 善耆走出了餐厅,张幼林愣在那里,随即泪⽔从眼眶里涌出来… UmuXS.coM |
上一章 荣宝斋(百年往事)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荣宝斋(百年往事),综合其它荣宝斋(百年往事)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都梁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荣宝斋(百年往事)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综合其它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