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大将曹彬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将曹彬 作者:高阳 | 书号:39783 时间:2017/9/8 字数:7431 |
上一章 第02节 下一章 ( → ) | |
机会来得极快,极好。 就在那场大雪初霁的黎明时分,赵普正要上朝,有人来叩门,要谒见宰相;问他的姓名,头摇不答,只说见了宰相,自会知道。 门吏无奈,只好为他通报;赵普是个极深沉的人,便吩咐传见。 为了防他是刺客,先作搜检;⾝无寸铁,却有一个蜡丸,这个蜡丸当面呈了给赵普,他先放着,细细打量了来客,⾐着与常人似乎不同,因而不问姓名,先问来历:“你从哪里来?” 那人看了看左右。“有机密话说得吗?”他问,是浓重的蜀中口音。 这一下等于就怈露了来踪,赵普便站起⾝说一句:“跟我来!” 他把他带⼊自己的书房,以客礼相待;随从献上了茶,立即退了出去,顺手把房门关上,于是来客自陈姓名:“我叫赵彦韬。宰相怕没有听说过我的名字?” “诚然。” “我再说一个人,宰相一定知道:王昭远!” 这个人,赵普怎能不知?而且尽知其生平——凤州团练使张晖早有报告:王昭远是成都人,幼年孤苦,给一个和尚当小厮,生得十分伶俐;由于偶然的机会,他成了孟昶的书僮。那时后蜀的⾼祖孟知祥,还是前蜀的成都尹,称帝以后,几个月的功夫便已晏驾;长子孟昶即位,王昭远还是侍从的⾝份,但却有了一个官衔:“卷帘使”慢慢地,他由打帘子变为替孟昶管茶酒、侍宴之余,常替孟昶出些主意,居然参与政务,⽇见亲信,被委以“知枢密院事”掌管军政的重任;再进一步,竟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平章国事,宰相之任;李太后大为不満,但孟昶对他宠信如故——他正是赵普的对手,所以一听赵彦韬提到这个名字,不由得动容了。 “王昭远如何?”赵普说了这一句;忽又问道:“⾜下请先道来意,可是王昭远遣你来见我的么?” “不是。王昭远只遣我去见北汉主刘钧。” “是何使命?” “潜约北汉,自太原发兵南下;蜀中自子午⾕出兵响应。” 赵普大惊,转念之间,却又大喜,把那蜡丸托在掌中问道:“想来此中就是孟昶致刘钧的书信?” “正是。” “则然⾜下何以背主?” “这不消说得,自然是弃暗投明。”赵彦韬答道:“蜀中百姓,早知天命有归;想为大宋建功的,不止我一个。” “好极了!”赵普起⾝一揖,把蜡丸放⼊怀中:“⾜下的富贵,都在我赵某⾝上;且请随我⼊朝。只是为了隐蔵行踪,今天不得不委屈⾜下。” 宰相上朝,仪从煊赫,赵彦韬就当作赵普的贴⾝随从。一起进宣德楼右掖门往东,直到中书省下马。 中书省之北就是枢密院,位置偏西,通称“西府”中书省则称为“东府”;东西合称为“二府”分持文武两大权柄。赵彦韬背蜀告密,赵普以宰相的⾝份,原可以单独处理其事;但告密的內容牵涉到军事,他觉得让枢密院去办,比较妥当,所以到了中书省,把赵彦韬别室安置以后,随即吩咐堂吏:“到西府去请曹承旨来!” 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称为枢密使,枢密副使;但通领院务,繁重的责任却都落在“枢密承旨”⾝上——曹承旨指曹彬,字国华,正定灵寿人;在皇帝的故人中,他是最为赵普所佩服的一个。赵普在开国以后,拜相以前,一直是枢密院的长官,与曹彬共事最久,不但深知其为人,而且也深得他的助力;所以这时不知会枢密使李崇矩、副使王仁赡,直接请曹彬来密商。 于是仪容简朴,神态恬静,恂恂然儒者模样的曹彬,应邀来到宰相治公的“都堂”;见了赵普,从容而恭敬地拜了下去。 自唐朝以来,宰相的仪制,异常尊贵,文武百官谒见,不分年龄长幼,无不跪拜,宰相只略伸一伸手,虚拟个相扶的姿势,称为“礼绝百僚”;赵普对别人也是如此,但对曹彬不同。未待他跪下,就伸手来扶,指着东面的椅,让他坐下。 等堂吏点了茶汤,赵普看着他退出堂外,才把⾝子向东微倾,放低了声音说:“国华,怕的要有大征伐了!” “是!”曹彬答应着,双眼视宰相,静候进一步的指示。 赵普把那个蜡丸取出来,到曹彬手里:“你猜,这东西来自何处?” 蜡丸向来是作为秘密通信用的,一则为了保密——如果有人剖开窥视,重新火烘封缄,难得恢复原状;再则便于携带,必要时可以塞在人⾝上最隐秘、最见不得人的地方。这东西曹彬见得多了,略略审视了一下,随即答道:“来自蜀中。” “咦!”赵普惊异了:“何以知之?” “他处蜡丸皆是⻩蜡;此是⽩蜡,蜀中所产。” “啊!啊!”赵普欣悦地说:“国华,你真是遇事肯留心。不错,来自蜀中,且先剖开了它再说。” 蜡丸一剖为二,其中果然是蜀主孟昶致北汉生刘钧的书札,潜约北汉自太原发兵,渡⻩河南下;蜀中自子午⾕出兵响应,东出潼关,夹攻汴梁。 两人看完了信,赵普笑着问道:“如何?” “都说孟昶懦弱,不意有此远图。” “何尝是孟昶的主意?只是王昭远的异想天开。”接着,赵普把赵彦韬黎明求见的经过,约略说了一遍,吩咐曹彬:“你就在这里,细问一问赵彦韬;我先上殿奏事,等问明⽩了,我再与你一起去面奏官家。” 于是在“东府”的僻处,曹彬会见了赵彦韬。未曾接谈,先打量来客;赵彦韬生得极其浊气,一双鼠眼,闪烁不定,一望而知,必非善类——是这样的人,才会⼲此卖主求荣的勾当;曹彬已知蜡丸书不假。 他非常不喜赵彦韬这个人,但是,为了国家不能不重视这个人。他在想,巴蜀天府之国,而蜀道艰难,四围隔绝,其中的文物制度,风土人情,不为中原所知;远的不说,就说这几十年间,甚至连宰相赵普都不知道前蜀王建也有过“乾德”的年号。竟用以为大宋的正朔,弄得贻笑天下。虽然凤州团练使张晖,对于蜀中的军情,不时探听了有报告送来,但外界的窥测,究不如土著见闻的确实。照这样看起来,眼前的这个远客,关系着实重大;不能不好好结纳。 因此,曹彬便以老友重逢、然道故的神态来招待赵彦韬,殷勤地慰问他旅途的辛劳,也为他介绍了汴梁的风物,同时恳切地致达了的意思。这使得赵彦韬不但松驰了戒备,也减消了奇货可居的念头——蜡丸书只是一块敲门砖;换取富贵要靠他蔵在心里的那些话;他本来打算着先要讲一讲条件,才肯细叙蜀中形势,这时觉得不必多此一举。宋主仁厚,原就深知;而曹彬的肫挚,更使他相信大宋朝决不会负他。 于是,他自己由闲话谈⼊正题。“曹先生,”他问:“蜡丸可曾剖开?” “剖开了,剖开了!听说,这是王昭远的主意?”曹彬以闲谈的语气问道:“此人如何?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这就是以宰相镇蜀中本的南郑,想来必是文武全才?” “哈哈!”赵彦韬大笑:“如果谁问我,世上何事最荒唐?我就说,王昭适当蜀中的宰相镇南郑。” “何以呢?” “原是个荒唐的人嘛!把那个比作诸葛亮第二,曹先生,你说已经够荒唐了吧?还不够!王昭远自以为要胜过诸葛亮。你看看,这种人还跟他说什么?” 曹彬也笑了,兴味盎然地:“照你这一说,我越发要听听了,这个当代诸葛亮,妙事一定甚多。” 就在闲谈说笑之中,曹彬了解了王昭远的企图。蜡丸书之起,起于王昭远的一个幕僚的建议。这个人叫张廷伟,是山南西道管民政的“判官”;他看透了王昭远內心的苦闷——以厮养小僮,当宰相之任,不但李太后大表不満,蜀中朝野上下。亦无不诽薄;他心有所知,却苦于无法树立威望,受人敬重。所以张廷伟献计,潜约北汉,两路攻宋,这个大功一立,就没有人看不起他了。 照张廷伟的说法。北汉为宋的劲敌,宋朝的精锐部队,大部份集中在⻩河南岸各重镇。如果北汉能自太原发兵南下,渡河直指开封,宋朝为保卫京畿。必调京东、京西的劲车⼊援,那时蜀军由南郑发兵。启洋县东面一百六十里处,穿越六百六十里的子午道,直薄长安,宋师不暇西救,则关中三辅之地,可以传檄而定。 听到这里,曹彬暗暗心惊!张廷伟的这一策,真是可建奇勋。西蜀虽有天险,但决非坐守之地;能利用蜀中的富厚来争天下,⾜以成王成霸,汉⾼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倘或恃险坐守,则险不⾜恃,必至于亡;诸葛亮最明⽩这个道理,如果他不是鞠躬心瘁,病殁五丈,三国纷争,还不知鹿死谁手? 现在张廷伟的献议,蜀军出子午道直取长安,把关中拦断为两截,秦、风、阶、成四州,形成孤立,蜀军再另出褒斜道夹击张晖一军,则三辅之地,确是可以传檄而定。那时据潼关重险以窥中原,岂非成了大家的心腹之患? 这样转着念头,曹彬不由得急急问道:“王昭远呢?他听了张廷伟的话,怎么样?” “王昭远⾼兴得了不得——” 他当然要⾼兴了北汉出力,蜀收其功,世上哪有比这再好的事?王昭远倒也读过些书,知道唐朝天宝年间,蜀中进贡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自涪州取西乡驿走子午道,三天就可以抵达长安。虽然那是轻骑,有辎重的大军当然要走得慢些,但至多也不过十天的功夫。 “嘿!曹先生,你道王昭远怎么跟我说?他说:赵彦韬啊,等你从太原回来,看我十天拿长安!替诸葛武侯雪恨出气!” “怪不得说他自以为胜过诸葛亮。”曹彬笑道:“武侯六出祈山,遗恨而殁,王昭远十天拿长安,自然比他⾼明。我看将来锦官城外,少不得也有王昭远的祠堂。” “那不把诸葛亮气死才怪!” 彼此挪揄着王昭远,但心情不同,一个是真的看不起王昭远,一个却只是凑对方的趣,借此盘问。问来问去,问到赵彦韬自己⾝上,他的笑容收敛了,低声实告曹彬,还有两个同伴在开封。 “一个叫孙遇,一个叫杨蠲,连我一并是三个人。”赵彦韬说道:“王昭远叫我们先顺路探听这里的兵马虚实,道路形势,画了图由他们两个作速送回,我渡河到太原去投书。” 曹彬暗叫一声惭愧;蜀中间谍,已混⼊汴京;如非赵彦韬自首,必受其害。于是正⾊问道:“这两个人,此刻在何处?” “我们都住相国寺东门大街录事巷,崔万红家。”赵彦韬又说“我出来得早,他们还睡着;此刻不知道怎么了。” 唐朝勾栏院中的规矩,以女主持酒令,称为“觥录事”;所以录事巷顾名思义,可知是院集中的地区。曹彬心想,这大雪天气,孙遇和杨蠲,哪里去刺探兵马虚实、道路形势?自然是在崔万红,围炉饮酒,不必急于掩捕。转念一想,不妙!赵彦韬黎明出门,至今不归;也许孙、杨二人,做贼的心虚,悄悄逃走,那就费手脚了。 要抓他们也方便得很,派一名枢密院的幕职官,到开封府知会专管地方盗贼的“贼曹参军”去录事巷手到擒来。但曹彬不愿意这么做;采取了一个极其温和亲切的办法。 “⾜下远来,千里幸会;我略具杯盘,为⾜下接风。”曹彬想了一下又说:“此地旧家门外。有家酒楼,字号‘南仁和’,颇有佳酿,不妨一试。” 在这一席接谈之中,赵彦韬大有“一见如故”之感,随即欣然应诺。曹彬便告个罪,离了那里,迳到都堂。赵普常朝已回,正在等他的消息;接得报告,十分欣慰。他告诉曹彬,赵彦韬投效一节,已先奏闻皇帝;等把孙遇、杨蠲找到,皇帝或会召见,面询蜀中详情,看来如自己所预料的,一场大征伐恐不可免! 听得这番话,曹彬越发谨慎将事;退出都堂又赶回“西府”谒见长官,略陈其事。然后部署了一番,才陪着赵彦韬到了南仁和酒楼。 枢密院的执事官员,已先一步在那里定了座,是最后面临汴河的一间阁子,隐秘而宽敞,此时重帷深垂,生起一个⽩铜大炭盆,満室如舂,酒香四溢,真是消寒的好去处。 四名浓妆的女服侍着行过了两巡酒,都悄悄地退了出去。这是预先受了叮嘱的,要等他们回避了,曹彬才好说话。 他改了称呼,叫一声:“赵兄!” “不敢当,不敢当。” “‘四海之內皆弟兄’,有什么不敢当?”曹彬紧接着又说:“赵兄,朋友越多越好,可能把孙、杨两位也请来一叙?”这个建议来得突兀,但细想一想,亦非意外。赵彦韬很欣赏曹彬这样做法,连连点头。“这样最好,这样最好!”“既然如此,我着人进来,请赵兄吩咐。” “要得!” 曹彬便拍一拍手,进来一个酒保,垂手问道:“客官要什么?” “你可知道录事巷崔万红家?”赵彦韬问说。 “怎的不知?” “好!烦你到那里去一趟,寻着剑州来的两位药材行商,一个姓周,一个姓吴;只说我请他们到这里来吃酒,——我姓朱,是他们一起来的。那两位若问,还有谁在座?你只说就我一个人好了。” “是了,我就去。” 这个酒保原是枢密院的小吏乔妆的,出了南仁和,骑一匹快马到了录事巷;崔万红家前后早已安上了人,彼此换了一个眼⾊,那“酒保”把马缰丢了给他们,走进崔万红家来问讯。 “可有剑州来的周、吴两位药材客人?” “有啊!”鸨儿问道:“你是哪里来的?寻这两位客人何事?你说了,我叫人去通报。” 正在东厢烤火的孙遇和杨蠲,已经听见了外面的声音;彼此对望了一眼,都有怀疑之⾊,如何会有人知道这假姓与假⾝份? “我是南仁和的酒保。”是窗外的声音:“他们同来的一位客人,着我来请他们两位去吃酒。” 杨蠲释然了,起⾝要出来答话;孙遇把他一拉,使了个眼⾊,杨蠲便让他去出面。 等鸨儿遣个使女进来一说,孙遇掀开门审,先把来人打量了一下,方始开口:“那个遣你来的?” 听得是浓重的蜀音“酒保”便知找着正主儿了,很快地答道:“一位姓朱的客人。” “姓朱?”孙遇故意偏着头,装出一时想不起的样子“是怎等一个相貌?” 这难不倒来人,他把赵彦韬的形相⾐着,形容了一遍。 “喔!喔!”孙遇恍然有所悟似地:“原是萍⽔相逢的一个朋友,你先去,我们随后就来。” 说到“我们”便知另一个正主儿也在。只要是在这里,便揷翅也难飞;“酒保”答应一声,掉头就走,出了崔家,在隐僻的人家檐下,低声告诉埋伏着的人:“两个都在。其中一个鬼得很,此刻必是在商量;须防他们滑脚。” 他猜得一点不错,孙遇跟杨蠲正低声在商量,要不要赴赵彦韬之约? “先问问再说。南仁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要得!”孙遇点点头,叫进鸨儿来问。 一问,确有南仁和这家酒楼,肴馔平常,窖蔵官酒,却是汴京第一。这无可疑了,赵彦韬最好杯中物;而且这大雪天气,酒楼人少,想是要趁此机会。好作密谈。这个约不能不赴。 于是唤老鸨雇来两乘肩舆,坐了到旧宋门外。雪寒风大,棉帘子遮得密密地。这两个人坐在肩舆里,哪知道前后都有人在“护送” 一到南仁和,恰好在门口遇着那“酒保”;他鞠躬如也地引着他们直到后进。孙遇特别精细,又问了句:“可还有别的客人?” “就那朱客官一个人吃闷酒。”说着话,已走到了地方“酒保”⾼唱一声:“客到!” 花枝招展的一名女,掀开门帘,孙遇一见便知坏了!明明有个主客在座,偏说只“朱客官”一个人,其中必定有诈。 两人面面相觑,进退两难;赵彦韬却已満面舂风地了出来,一手一个,拉着他们的手,大声说道:“来,来!我引见一位好朋友。” 有闲人在,曹彬不肯让他揭破⾝份,赶紧向赵彦韬抛个眼⾊,离座一揖:“敝姓曹。请坐!请坐!” 孙遇和杨蠲游疑不定,又不知如何答话?只随着他们撮弄。等坐定了,女尽皆退去,曹彬便来敬酒,眼睛却望着赵彦韬。 “两公道这位何人?”他笑嘻嘻地说。“大宋朝枢密院曹承旨。” 两人一听,脸⾊大变;曹彬急忙先安慰他们:“两公千万宽心,曹某决无恶意。” “我实说了吧!”赵彦韬开门见山地揭穿了谜底:“自出蜀那一⽇起,我就已决心归顺大宋。宋主仁厚,天下归心,识时务者为俊杰!两公请想。我们蜀中主公,用了王昭远这样的人,不是自速其亡?人往⾼处爬,⽔往低处流。我是决心在这里的了;两公如何,自己拿主张。刚才曹承旨已经跟我说过,决不难为你们,如果还想回去,派人送到凤州边境。只怕大宋倒是仁厚宽大,那个‘诸葛亮’反饶不过你们。” 一番话说得孙遇和杨蠲,目瞪口呆,半晌作不得声,心里七上八下,看不透自己的吉凶祸福。 曹彬却是早已把他们的⾝家命,都顾虑到了“两公自然有难处,我能体会。”他徐徐说道“想来是顾忌宝眷在蜀,恐遭不利?” “正是如此。”杨蠲坦率相答“七旬老⺟在堂,未免割舍不下。” “某有一策,可保无虞。只看两公可信得过我?” 这话不易回答,孙遇很谨慎地答了一句:“请先说说看。” 曹彬说了他的计策,便自这一刻起,把他们三个蔵在极隐秘的地方;却由大理寺发一道讼牒,说拿获蜀谍三名,审问属实,并不肯归降,依“盗贼律”中“谋反大逆”的条款处死。再由枢密院以敕令下达边境节度使,务须留意关噤,严防间谍,就引这三名蜀谍,作个事例。另外再派人到汉中、成都去宣扬其事,要把他们三个人说得效忠主,至死不屈。这一来,不但他们在蜀的眷口,可保全安;说不定表扬忠义,还有优厚的恤典。 保护归人,用心如此深厚,设想如此绵密,孙遇和杨蠲,心诚悦服,感涕零;两人同时离席,一揖到地,异口同声地说:“唯公所命!” UmuXs.CoM |
上一章 大将曹彬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大将曹彬,历史小说大将曹彬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高阳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大将曹彬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