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大将曹彬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将曹彬 作者:高阳 | 书号:39783 时间:2017/9/8 字数:17242 |
上一章 第07节 下一章 ( → ) | |
依照预定的⽇程,大军在第十天中午到了巴东;也就是到了巴楚分界的最前线了。 巴东县的南岸,是个负山面江小镇市,县城在北岸东溪之西,为了怕惊扰居民,刘光乂下令,部队仍旧住在船上,统帅部也依旧设在原来的中军坐舰上。 第一个来谒见的是巴东县令,报告了地方的情形,随即陈诉,就是县小民贫,忽遇大军莅境,不知如何供应?为此已急得好几天睡不着觉。连⽇召集地方士绅集议,张罗了五百头猪,两千瓶酒,一万斤蔬菜,报效大军。另外又凑了三千两银子,奉献各位将帅。说完,从袖子里摸出一张大红全帖的礼单,双手捧上,诚惶诚恐地说:“伏乞将军笑纳,赐谅微衷,不以菲薄见责。” 在五代藩镇,残民以逞的时候,这张礼单,确嫌非薄了!这个县令,僻处边睡,还不知道现在的军队,已非从前的军队,所以听说有上万大军开到,会急得几天睡不着觉;刘光乂觉得有些好笑,转脸看着曹彬问道:“如何?” “我的意思,早跟副帅报告过了。” 在出发之前,曹彬就跟刘光乂说好了的,恪遵上谕,严守纪律,谢绝地方的供应,一路来都是如此,在巴东自然也无例外。刘光乂的问他“如何”不是问他对巴东的献纳收受与否;只是觉得这个县令为民请命,说得可怜,想问问他,该如何加以慰抚?既然曹彬不曾了解这层意思,那就不必再问,迳作处置好了。 于是刘光乂答复县令:“多谢盛情,实在不敢当。银子决不敢收,食料照价收买;不过,两千瓶酒请不必送来,现在还不是弟兄们痛饮庆功之时。” 巴东县令大出意外,从来也不曾见过这样的带兵长官!莫非真的嫌菲薄,以退为进,说的反话? 他正在这样惊疑不知所答,曹彬却已看穿他的心事,便为他解释:“这不是副帅矫情,更无别意;只不过官家特意叮嘱,不准扰民。副帅谨遵上意,一路来都是如此。请为代致贵县士绅,盛情心领。” “那末——”巴东县令弄明⽩了真相,反觉得十分过意不去:“银子与酒,我遵将令,收了回去。一些食料,无论如何不敢领价——” “不!”刘光乂断然地说:“你不领价,我便不要。” “那一来反倒不好了。”曹彬笑道:“你耽误了军需的供应,只恐大有不便。” “是!是!是!”巴东县令一躬到地:“两位将军为我服官二十年所仅见。大军远来,勤劳王事,凡有所命,只要巴东办得到,什么都可以。” “多谢支持!”刘光乂笑容満面地拱拱手:“少不得有⿇烦贵县的地方。” 说到这里,向曹彬看了一眼,暗示他有什么话尽管说。一路来,他们早已在默默中协调好了这样的合作方式;凡有军务上具体的指示,都由曹彬发言,因为他想得周到。说得透澈。刘光乂觉得由他发言比自己来说,更容易把事情办通。 获得了授权的曹彬,略转一转念头,首先就想到封锁通一事:“十天之前有一道通知,想早接到了?”他这样问巴东县令。 “是的。此事关系重大,不敢怠慢;接到军令,我立刻派人封锁了⽔陆两途的通。凡有巫峡下来的,准许⼊境,不准出境。” 曹彬对他的处置很満意。如果巫峡来人,被挡了回去,一说巴东封锁通,当然会引起蜀方三会砦守将南光海的注意,无形中也等于怈露了机密。但也就是这样,琼州、巫山那面,发觉巴东久无来人,亦会起疑。想到这里,曹彬觉得有修正封锁措施的必要。 于是他向刘光乂建议,有限度地开放封锁线;责成巴东县令,挑选谨慎可靠的商民,准他们出境西行。同时也派出得力人员,由那些商民掩护,深⼊敌后去搜集情报。刘光乂自然同意;巴东县令也満口应承,一定能达成付的任务。 接着又说了些必须军民合作的事项;曹彬问到先头部队的军纪:“李指挥使的部下,可有扰民的举动?请你直说,不必顾忌。” “很好,很好!”巴东县令答道:“李将军一到就跟我说,他驻扎南岸,除了食料,一切不用我管。弟兄们也不准进城,纪律可敬。” “征用食料,可曾给价?” 实在不曾给价,但巴东县令,不肯直说:“给了,给了!都记着帐。”他这样回答。 曹彬听出话中的涵义,一方面要顾全军队的威信;一方面又觉得不宜在此时向李进卿追究其事,想了一会,传令叫来一名供奉官,嘱咐他把李进卿所部的食料帐,随着巴东县令去结算清楚。 接着是李进卿来谒见。他是三天以前到的,把部队摆在地势比较平衡的南岸,自己带着少数幕僚驻扎城里,进行突袭的准备工作——这三天之中,他做了一件最有用处的事,就是派出哨探,带着向导,从山樵径中找出了一条绕过松木砦,直达三会砦的隐秘小径。此外在山间作战,必须配置的装备,如绳索、飞抓之类,也在巴东补充齐全,随时可以出发。 “好得很!”刘光乂十分欣慰,对李进卿很嘉许了一番。 “我带了一张地图来,供副帅跟都监参考。” 在曹彬的行美中,原来也带着归州路的地图;拿出来两相比照,发觉与李进卿的地图,颇有不同之处,当即问道:“你这张图是从何处所得?” “是据县衙门的旧蔵,参照实地探测所得,重新画的。” “可见得凡事非亲⾝经历,不明究竟。现在当然以你的图为准。”说着,曹彬把那张地图了给张惠龙,吩咐复制数十张,发各营。 “国华,我看这样吧,”刘光乂说:“我们上岸一路去看一看形势,然后找个地方邀大家来谈一谈;商定了步骤,好分头进行。” “我看见地图上有个‘西氵襄镇’,在巴东县西十几里;我们一路视察过去,就在那里开会,倒也适当。” “是的。”李进卿接口也说:“西氵襄镇作前进指挥所最好,那里有个杜少陵祠,不妨借用。” 于是刘光乂传令所有的将领集中,出发视察,到西氵襄镇杜少陵祠开会;同时接纳了李进卿的建议,把统帅部也移到了那里。 舍舟登陆,因为山路崎岖,所有的将领,都是步行,在李进卿的引领之下,越过一道山涧,便望见一座小小的山城;刘光乂不愿惊动县令,便不进城,绕城而过,渐行渐⾼,到达山顶,豁然开朗,那一番雄奇的景⾊,把每一个人的脚步都昅住了。 他们所立之处,正当巫峡的⼊口,放眼西望,只见重峦叠障,一片渺无边际的青苍,直接霄汉;两岸削壁,中束江⽔,临崖下视,天漏一线,风声啼利利、啼利利地,有如鬼啸,真个气象萧森,令人眩目惊心。 “啊!”曹彬朗昑着司空图“诗品”上句子:“‘巫峡千寻,连云走风’。不到其地,不知形容之妙。” “都监,”在他⾝边的⾼彦晖悄悄地指着峡中的船舰问道:“如果这就是巫山南陵渡蜀将袁德宏的战舰,而我军处此居⾼临下的位置,请教都监,以何计破之?” 曹彬略一注视,微微笑道:“我倒也要请教老将军,自来⽔战,最易收功者何?” ⾼彦晖掀髯大笑,刘光乂问起原因,曹彬说了经过;大家都作了会心的微笑——用火攻破袁德宏的战舰的战术,就在这一刻无形中作了决定。 等下了山便是西壤——山间溪泉而可以流注长江的,蜀人称为氵襄;巴东有两条氵襄以其地位,称为东氵襄、西氵襄;西氵襄之西的镇市,就是西氵襄镇。张惠龙已经和他的同事,先一步赶到;在杜少陵祠匆匆布置,可以办事集议了。 瞻拜了竹杖芒鞋的杜甫塑像,就在神桌前团团列座,开始了最前线的军事会议。大家首先想了解的是地形;虽然早都奉颁了地图,但原有的地图已经曹彬核对,与实测地图不同,因此李进卿受命先作地形讲解。 他的讲解,偏重于陆路。巴东到巫山一百六十里,这一百六十里,恰好也就是三峡中巫峡的长度。由巴东西去,山与山相连,几乎无中断之处;大小山峰,各有名称,但数山一名,或者一山数名,就是土著也不一定弄得清楚,李进卿只能约略而言,西去第一座大山是蜀口山,又叫石门山;第二座大山叫向王山,有个特征,就是山上没有⾼大的树木,这是⼊峡群山中很罕见的现象,但恰好作为一个辨认路途的指标。 “过此就是夔州府巫山县的地界了,恰好是一百六十里的一半,那里又有一个很奇怪、也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草树分向,成为楚蜀界的天然标帜。” “何谓‘草树分向’?”刘光乂问道。 “巴东县的树梢向东;巫山县的树梢向西。” “有此奇事?”刘光乂笑道:“连草木也是各为其主!” “我倒不信!”⾼彦晖大声说道:“偏要叫巫山县的草木也向东。” “矍铄哉是翁!”曹彬这样赞了一声,等大家抚掌笑停,接着便正一正脸⾊:“且再听进卿讲下去。” “过此就是巫山十二峰,称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一聚鹤、浮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又说‘巫山十二峰,一峰落巴东’,又说巫山十二峰,可见者只有八、九;这都不必去说他。我现在要另说一座山,这座山名叫寒山,是⼊巫山县境的第一座大山,其中有一处略为平坦,有人烟的地方,名叫小桥,松木砦就在那个地方。”李进卿略停一停,看着刘光乂和曹彬说:“松木砦与我无关。我绕过它去,迳取三会砦;但我希望有后续部队拿下松木砦,打出一条通路,不必等我回师夹击;因为,我怕那时候弟兄体力不支,无法担负这个任务。请容我的部队在三会砦休息待命。” 刘光乂点点头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了;等把整个部署商量定了再看,反正能让你的队伍休息,一定让他们休息。” “副帅这话说得是。”曹彬对李进卿说:“你先讲三会砦,离寒山多远?” “寒山过去是得胜关。再过去就是三会砦,离寒山大约四十里。” “那末三会砦离巫山县也只有四十里了? 李进卿把路程算了算应一声:“是!”接着李进卿说明了他奇袭三会砦的细部计划;巴东与巫山一百六十里间,以碚石为楚蜀的分界,而三会砦则在寒山以西,正当碚石至巫山的中间,离巴东大约一百二十里,以正常的行军速度,一天就可一达,但他需要绕过松木砦及得胜关,所以必然迂回向王山、寒山,觅路向前,这样花的时间就多了,预计自巴东出发后,第三天深夜可以破三会砦。 “原定四天,现在只要三天,很好!”刘光斗转脸看着武怀节和杨光美:“如今看你们了。” 这就是说⽔师是不是能够在第三天深夜,到达三会砦下,与李进卿的部队会合?武杨二人还在目视商量;李进卿却又提出了要求。 “三会砦以西不远,就是南北间的大宁河,隔断东西;我希望战舰能在第四⽇黎明到达那里,渡我的弟兄过河,向巫山推进。” “这自然可以——到了三会砦,也就等于到了大宁河口;两千人渡河,不费什么事,⽔师绝对支援。但是——”武怀节皱着眉说:“松木砦和得胜关的蜀军不消灭,战舰颇受威协。” “你怕那两个地方的蜀军,自岸上用火攻?”曹彬问说。 “是!”武怀节答道:“劲军居⾼临下,用火箭下,颇难防御。” “再有一层可虑。”杨光美也说:“目前西风正劲,如果蜀军用几条装柴灌油的船,点燃了顺流而下,我们既在下风,又为逆⽔,这要吃大亏。” 战舰除非在辽阔的江面,可以单独作战;否则总是要步兵辅助的,这一层在座的人都知道。所以武怀节和杨光美的话,实际上等于提出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大家也都明⽩。 刘光乂和曹彬还未有所表示,老将⾼彦晖,掀髯攘臂,大声说道:“我是先锋,我有责任。武杨二公请放心;松木砦和得胜关的蜀军挡不住我!” “当然!松木砦的蜀军只有千把人;得胜关更不⾜道,如何挡得住老将军。不过,”曹彬笑道:“杀焉用牛刀。我看,不必老将军出马。” “那末,我总得有任务啊。” “有,有。另有借重之处。”曹彬接着与刘光乂商量:“南陵渡的四千⽔军,三百战舰,还要不要?” “要又如何,不要又如何?” “不要,不妨用火攻——” “嗯!嗯!”刘光乂深深点头;停了一下又问:“要呢?” “这自然要出奇计。擒贼擒王,倘能活捉他们的战舰都指挥使袁德宏,那就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这一说,満座动容,无不以深感兴趣的目光看着两位主帅,侧耳静听结果。 “这好啊!果能如此,那还有什么说的。请道其详。” 于是曹彬即席提出以攻占巫山为目标的整个作战计划。除了李进卿率领两千人奇袭三会砦以外,在北岸,由马军都指挥使张廷翰遣派轻骑,打通松木砦和得胜关,力战硬拼,务期达成任务,使得战舰能安然西上。不过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行动的时间,不宜过早。这样,战舰到达大宁河口,就不能如李进卿所期望的,不是在第四天的黎明,而是在第四天的下午。曹彬认为这不会影响战局,因为,李进卿破了松木砦以后,只须沿大宁河东岸布防,任何人不得越雷池一步,那末封锁了渡口,就是封锁了三会砦已破的消息,巫山砦的蜀军和南陵渡的袁德宏,不会预作防备。 在南岸,曹彬预备挑选十至二十名的壮士,经过改装,深⼊南陵,活捉袁德宏。曹彬对蜀军及其将领下过一番研究工作,深知他们的⽔师,数十年未经战斗,装备陈旧,训练废驰,颇多可乘之机;而袁德宏是个好酒而胆怯的庸才,如能出其不意俘获了他,则刀剑架颈之下,一定唯命是从。 另一方面李进卿一军,渡过大宁河后,直趋巫山砦,不妨等南岸有了动静,再定行止。因为三会砦一破,南光海或死或降;再加上袁德宏被活捉,巫山砦可能望风而降。至于大队马步两军,则由张廷翰、⾼彦晖分别率领,沿南北岸紧随先头部队前进,在巫山集中以后,再筹划破瞿唐,下夔州的第二步行动。 刘光乂细心听完以后,觉得曹彬的计划虽好,但也不无疑问,需要从长计议。在这个计划中,破三会砦,擒袁德宏是两大关键;李进卿的任务,筹划已久,而且他本人亦有把握,胜利的成算极大,可以不论。但生擒袁德宏是突发的创议,能成功与否,难以断言,倘或失败,岂非贻误全局? 所有的将领,包括曹彬自己在內,都承认刘光乂的顾虑是必要的。但同样地,也认为生擒袁德宏是一个极好的构想。而且有适当人选,成功的希望极大,值得全力进行。但如失败,应有第二个计划,接续进行。 “我想,”刘光乂又说:“第二个计划,就只好不打算要他那四千人,三百条船了。照我的看法,还是以破巫山砦为主。我们把生擒袁德宏作个奇兵,破了巫山碧渡河而南,攻击蜀军⽔师,作个正兵。各位看如何?” 有正兵、有奇兵,奇正相生,只在彼此的配合运用,这细部的协调,不必在这个场合讨论。于是接下来便是分配任务,决定行动⽇程,各领将令,分头去处理份內的事务。 挑选敢死之士,潜⼊南陵渡这一个专案作业,由曹彬亲自主持。为了识拔和联络的方便,他不住社少陵祠的统帅部,仍旧回到巴东江面上的那只海鹘上;张惠龙走在路上就向他提出要求,也是自告奋勇,愿赴南陵。 曹彬起先没有理他;等一回到战舰上,刚刚坐定,他又说了:“都监,你老无论如何要派我一个。” “不行!”曹彬摇头摇:“你又不识⽔,我怎么能派你?你自己⽩送了命犹在其次,耽误了大事,我怎么向副都部署代?” “不识⽔也不要紧。活捉袁德宏,本用不着识⽔。” “胡说!”曹彬有些生气:“人家是⽔师的头脑;我自然也要派⽔师弟兄去对付他。” “为什么呢?袁德宏又不会住在战舰上。” “你怎么知道?” “都监不是刚在会上报告,说袁德宏的部下,训练久已荒废。这样,”张惠龙从容地说“袁德宏不舒舒服服地住在岸上,为什么要住起居不方便的战舰?” 一句话问得曹彬哑口无言。起初自己笑自己,连这么点浅近的道理都想不透,只以为⽔师将领,一定住在战舰上,思路钻⼊了牛角尖,继而又颇犹豫于张惠龙,居然能抓住自己的漏洞;终于大感欣然,不住点头,说了句:“你真个有些长进了!” 张惠龙听这口气,急忙追问一句:“都监,那,那你老是准了我了?” “好吧,算你一个。不过,”曹彬神⾊严肃地说“你可要弄清楚,这不是逞能的事,更不是什么好玩的事,胆大心细,一步都错不得。” “是!”张惠龙也尽敛笑容,戒慎的答道“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曹彬遣他把先锋都监三令岩请了来议事。王令岩为人生得深沉机警,一⾝是胆,最宜于担当这种机密的任务。 说也真巧,张惠龙一跨出前舱,踏上甲板,就发现王令岩站在岸滩上,大声喊道:“王先锋,王先锋!都监有请。” 王令岩扬一扬手,踏上跳板,到中舱见了曹彬,静听命令。’ “请坐,令岩!”曹彬放低了声音说:“我有个任务想给你。如果你不愿意,不妨实说,我还有候补的人。” “是到南陵渡?” “对了。你从何得知?” “我听⾼老将军一说,心里就在想,都监一定会想到我。”王令岩管自己又说:“上启都监,我已有准备。” 曹彬舒畅地笑着:“痛快!痛快!”他说“那我就不用多说了,先听你的。” “是。”他这样答应着,却不再开口,只看了张惠龙一眼;显然的,他的话不能让第三者与闻。 “喔,令岩,”曹彬指着张惠龙:“你把他也带了去,我已经答应他了。” 王令岩这下放心了,向张惠龙就笑一笑示意,转脸对曹彬说道:“都监,我的办法是想诈降告密,这样才见得了袁德宏的面。” 曹彬想了想,暂不作决定“你说下去!”他吩咐。 “我想先请都监告诉我,赵彦韬、杨遇和孙蠲容貌、声音以及他们被捕的经过。” “这是为何?” “诈降必有个原因,这个原因要让袁德宏深信不疑,必得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才能使他动耸。因此,我要说,我是赵彦韬布置在归州路宋军中的一着棋——这样我就得了解赵、杨、孙三人的一切,愈多愈好。” “这倒是有点匪夷所思了;不过倒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着好棋。但有一层,蜀中只知赵彦韬等人,都已不屈而死。如何又能派你埋伏在归州路?” “这不妨。我会告诉袁德宏,赵彦韬是诈降,他本人现在凤州路宋军中当向导,宋军深⼊;宋朝只当他是真的投降,怕他在蜀中的眷口命不保,故意说他不屈而死。” “嗯,嗯。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兵法上行间原有正正反反许多层次,只要话编得圆。但说到头来,如果我是袁德宏,怎又能信你真的是赵彦韬所遣派?” “这就要请教都监了。”王令岩说:“蜀中当初派赵、孙、杨诸人到汴梁来刺探军情,预先总规定了联络的方法。都监请仔细想一想那个方法是什么?照他的方法办,袁德宏不能不信。” “啊,不错。不过我记不得了,等我找个人来问问看。”这个人是枢密院的一个虞候,姓单;当初赵彦韬等人归降,把他们隐蔵在一个秘密的地方,派了四个人陪伴,其中有一个便是这单虞候。他们的任务,除了看守招待以外,还要用闲谈的方式,打听蜀中的情形;曹彬想到他们相处⽇久,了解较深,或者赵、孙、杨三人中,有人提起过这种秘密通信的方法,亦未可知。 把单虞候找来一问,他一时无从回答。但是,他也不是没有用处;王令岩要了解赵彦韬他们的声容笑貌、家世经历,以及如何出蜀,使命何在?这些情形,单虞候比谁都了解得清楚;正好为曹彬代劳,细细说与王令岩。 话头一开,封蔵着的记忆也打开了,越说越多,越想越明⽩,终于单虞候欣慰地说:“对了,我倒想起一件事来了。” 一看就知道,王令岩想要知道的秘密通信方法,已有着落。 “赵彦韬跟我谈过镇守夔州的⾼彦俦,说王旭远很妒嫉他的威名;为了想削他的权,另外派了一名姓文武的武的监军到他那里。这个监军在夔州跋扈得很,但因为是王旭远的人,⾼彦俦拿他没有办法。这——”单虞候说:“杨遇和孙蠲也这么说。” “喔,这倒是很有用的一个消息。”曹彬别有意会地想了一下又说:“那个监军叫武守谦。” “对了,武守谦,武守谦!”单虞候连连点头。 王今岩也点着头,同时向曹彬递了一个眼⾊,表示他也觉得单虞候提到的情况,有些用处。“好了!”曹彬満意地向单虞候说:“请你回去吧!” 等他一走,曹、王两人促膝密谈,第一步先商量人选,王今岩认为人数不宜过多,至多四个人就行了;但这四个人都要矫健沉着,有空手夺⽩刃的能耐。 “好。”曹彬答道:“张惠龙从小练过拳脚,算他一个。其余的你自己去挑好了。” “我自己是一个——” “不!”曹彬突然打断他的话:“你的⾝份,不宜深⼊险地。” “不是我去,这件事办不成。而且…”王令岩极有信心地说:“在我看,如履平地,无险可言。” 曹彬未即回答“先锋都监”不是偏裨小校,万一在南陵渡事败被擒,损了军威,犹在其次;蜀军从他口中得知锦州路的全部作战计划,岂非败坏大局?这个责任太大了。 王令岩最机警也猜不透他的心思,只觉他的态度奇怪,便忍不住追问一句:“都监想到了什么?何妨见示。” “我在想,做事往好的地方去着力,可也要往坏的地方去打算。南陵渡之行,倘或失败,会有怎么样的结果?” “那无非牺牲命而已。” “令岩!”曹彬正⾊说道:“须知世间亦有求死不得的时候。果然到了那样的地步,其余三个,无关大局;而你的关系太重。” 这一说王令岩明⽩了!心里自然不大得劲;但也佩服曹彬的思虑周密。只是在自己这面说,此时如何能够提出保证,说临危之际,决不会辱命呢? 想了半天,也真个无奈,唯有这样回答:“都监,此时我说什么也无用。一个人到了那种关头,如何自处,要事后方知。倘或都监相信我,便让我去;不相信我,我亦不強求,不过——” “怎么?”曹彬关切地看着他:“请往下说。” “我觉得可惜。” “试言其详。” “这是出敌不意的一条奇计,我已经通前彻后想过,我去,有八分把握。别人——我还想不出还有谁可去?这条奇计,只怕成了纸上谈兵。”曹彬心里在想,用兵原无万全之策。照王令岩平⽇的情形来看,是个忠义慨像之士,那就说不得只好赌一注了。 于是他微笑着点点头说:“不见得是纸上谈兵。” “怎么呢?” “我让你去。” 王令岩原以为他另外想到了人,哪知任务毕竟落在自己双肩,惊喜之余,不免有感知遇之感! “都监!”他动地说:“我必不辱都监之命。成功当然最好;败则我必不失军人的体面——只老⺟在堂,将来请都监分心照应。” “哪谈得到这个?”曹彬笑道:“有八分的把握,还道什么?且谈正事!” 于是接着谈行动的计划。其中要造一封假书信,封蜡丸;这封书信,要骗得袁德宏能够相信,否则就近不了他的⾝。”关系重大,所以由曹彬亲自动笔,斟酌尽善,才找来谨密可靠的人,抄写了制成蜡丸书。 经过一天的准备,行动开始了。最先出发的就是王令岩他们那一组四个人,动⾝以前,都集合在曹彬船上——另外的那两个人原籍都是巴蜀,这因为一则潜⾝向西,借重他们的乡音,可得许多便利;再则袁德宏问起来,王令岩可以说他们因为思乡心切,所以引他们自宋军脫逃,作一个向导。 曹彬细看了那两个人,都是谨厚可信任的样子,觉得満意。“令岩!”他问:“你把我的意思告诉他们了?” “是的。我已经跟大家说了,活捉了袁德宏,连升级三。” “这是你们成功立业的好机会!”曹彬对那两个人说:“只要小心谨慎,处处听王先锋的话,事可必成。”说着转脸喊了声:“张惠龙!” “有!”张惠龙又说:“报告都监,我现在改了处了,叫吴惠龙。” “好,暂时改姓。”曹彬突然指着王令岩,声⾊俱厉地问那两个人:“他叫什么?” “是我们刘大哥。”那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神⾊都略有些慌张。 但这一丝慌张,其实是很自然的现象,曹彬十分満意地说:“对了!是要这样才好。我再看看你们都带些什么东西?” 大家都把系在里的一个长条形的包袱打开,里面除了一两件换洗的⾐服,就是银子;每人都有二、三十两——当然,要逃亡了,还不把所有的饷银都带在⾝上?这样的伪装,也是很合理的。 “很好。我把蜡丸书给了你。”他一面对王令岩,一面从袖斗里把蜡丸取出来,但就在要到王今岩手里时,失声叫道:“啊!错了,错了。差一点误了大事!” 王令岩心中一惊,不知出了什么错?但他的表面很从容“那里错了?都监!”他问。 “不是你们错,是我错了。”曹彬指着蜡丸问道:“你可曾发觉,错在那里?” 这一提示,王令岩再要想不明⽩,那就不配担当那样的任务了。“这蜡丸,”他说:“应该像是汴梁带来的了!” “正是这话。” 蜡丸是用的眉州所产的⽩蜡,正如当初赵彦韬的蜡丸颜⾊,为曹彬察知来源那样;用本地的⽩蜡,便是伪造的一大证据,就算袁德宏疏忽,他部下总有细心的人,识破机关,万事全体。 于是,到兵器库中去取制火箭用的⻩蜡,重新封装蜡丸,由王令岩秘密蔵好,拜辞曹彬,随着巴东县令代为安排的一帮客商,自巫峡南岸,往南陵渡进发。 第二拨出发的是李进卿所率领的两千精兵,往北迂回,奇袭三会砦。第三拨是马军都指挥使张廷翰,特选人⾼马大的一千轻骑,直趋松木砦和得胜关。紧接着第四拨,便是马步两军的大队人马,与峡中战舰相辅并行,浩浩,鼓勇西征。 行军最迅速的是张廷翰的那一千骑兵,蹄声得得,踏过蜀口山和向王山;再过去就是楚蜀界的磅石,也就是临近敌境了。张廷翰下令在南避风之处扎营,同时派出探子去侦察磅石以东的敌情。 到得晚上,十二月十四的天气,一轮寒月,照得万山如霜;张廷翰带了一个姓李的虞侯,两名卫士,冒着強劲的北风,爬上向王山;这座山真如李进卿所讲过的,没有⾼大的树木,所以视界极好,张廷翰向西远眺,只见寒山暗沉沉一片,星火皆无,照此看起来,松木砦必在寒山之西。 “你带了地图没有?”他问李虞候。 “带来了!” 李虞候我了块平整的巨石,把⼲粮袋中的地图取出来,铺展平整;张廷翰蹲下⾝子,就着月光,一面看现场一面看地图,把松木砦的地形大致弄清楚了。 “你看,”他指着地图对李虞侯说:“松木砦应该是在寒山西面的半山;有条路从北面山峰绕过去——照地图上看,方向由北修到正西,就是笔直的一条路。如果我是松木砦的守将,一定在北面转弯之处设重兵防守。” “是!”李虞侯说:“这是个要隘。” “对了!要隘。看探子回来,如何说法?” 一直到天亮探子才回来,已是疲惫不堪;张廷翰刚刚起⾝,接得报告,叫先拿热粥给探子吃,等他精神稍稍恢复,才传进帐来问话。 据探子的报告,松木砦在寒山西面八里的地方,果然有笔直一条可容并骑的山路,直通那里。碧前有条深涧,上面一座木桥,只容一骑通行;小桥之名,即由此而来。 “那里有多少人马?” “约莫一两千人。没有看到有马匹。” “这是你约莫估计,还是从那里打听得来?” “是我亲眼见了,约莫估计的。”探子答道:“⻩昏时分,看不真切。” “喔,⻩昏时分?张廷翰问:“灯号可整齐?” “不整齐。连中军大帐的灯号都有残缺。” “我再问你,你来!”探子走近桌案,张廷翰指点地图,问北面山路转向酉面的地带:“防守的情形如何?” 探子凝神想了半天,劲使摇着头说:“不曾见有兵防守。” “你再想一想!” “没有!”探子断然决然地:“没有!” 张廷翰顿时神采飞扬,喜⾊浓重,吩咐赏探子两面银牌。接着便召集部下将校议事;他把昨夜亲自侦察所得,以及刚才探子的报告,配合着地图作了详细的讲解,然后宣布了攻取松木砦的作战计划。 “其实今天晚上就可以动手,不过李将军迂回松木砦和得胜关、向三会砦进的步兵,还没有过去。我们这里一动手,怕会影响他们的行军,如果三会砦得到消息,更会破坏友军的作战计划。所以,我决定配合李将军的行动,定在后天拂晓遂行突袭,大家有两天的时间来准备。” “这两天不是准备,”他部下有个很得力的“都头”杨士良说:“是怎么样小心掩蔵,莫把踪迹落⼊敌军眼里。” “这话不错。”张廷翰说:“士良,我就派你负责加強警戒,各营务须隐秘。不准擅自行动。你此刻就执行命令。” 于是杨士良先行退席,去执行加強警戒的命令。其余的将校继续会议,把突袭的步骤商量停当,分别回到自己营內,展开准备的工作。 张廷翰也还有许多要事做,最要紧的是派出人去,与陆路的大军及沿峡西上的战舰,取得联络。陆路的人马比较简单,只随着先锋部队进止就是;战舰的行程艰难,为了要在预定的时间內赶到卞宁河接应,无法在中途停顿,可是经过松本砦和得胜关下的江面,可能会被蜀军发觉,甚至受到攻击,为了稳当起见,张廷翰亲自往东折回,与武怀节及杨光美去协调。 “地利”虽受限制,幸好“天明”有利,月満之夜,无碍舟行;艰险之处,背纤而上,也还勉強可以。于是决定,战舰到磅石暂泊,下一⽩昼休息,⻩昏时分起程;那时张廷翰的部队亦已出发,等攻下松木砦、得胜关时,战舰恰好能够通过,直航三会砦,见机行事——也许有一场恶战,如果三令岩的南陵任务失败;也许是去收功,接收袁德宏的战舰,这都在预定计划之內,只是⽇程调整了一下,从下一天⻩昏开始,一经开始行动,起码有一昼夜不得停手,弟兄们太辛苦了一些。 ,但是,这是他们的过虑,离京人蜀,大家都早就跃跃试,现在将是旗开得胜的第一仗,无不精神抖擞,要抢头功,一动上手,要让他们停下来,他们也不肯。 张廷翰从这个营视察到那一个营,所见到的景象,不止于是让他欣慰,而是感动。每一个弟兄都把全副心思放在他的马匹和武器上——张廷翰的骑兵是有名的;他爱马而且善于相马。家货豪富的他,每年都要派人到北方的代州去搜购名驹,分赠友好。他部下的官马,每一匹都经过他亲自检定,大宛种的代马,⾼大英俊,加以曾在太行山的崎岖险道上,作过严格的训练;所以在这艰难的蜀道上,⾜可与短小精悍、善走山路的川马相匹敌。从江陵出发时,所有的战马都重新钉了掌;这时候再作一番检查,趾甲长的,替它细心修铲,蹄铁松动的,替它钉紧,然后用草荐、布条,把它的四蹄包扎起来,有的马脖子下系了铃铛的,也都摘去,因为向松木砦进发时,不许发出任何音响,免得惊动了敌军。 为了培养弟兄们⾜够的精力,张廷翰下令将作息⽇程,作若⼲改动,这一天睡得较晚,把所有的战备工作做好;下一天起得较早,作一次最后检查,矫正缺点,然后再来一次任务提示。留下整个下午让弟兄们午睡休息;申时集合餐——不准埋锅造饭,怕炊烟为敌人发现;吃的都是⼲粮。然后拔营,等月亮一出,随即出发。 一切都在异常静肃的情况下进行;凭藉一轮⽔盘似的月亮,寒山道上,马头接着马尾,技成极长的一线,绕着山,悄悄进行;连马匹噴嘶的声音都少听见。峡江中,牵舟上驶,纤夫的“琊许’声被严格噤止,代之以灯号指挥,红灯错落,⽔声汤汤,几乎保持了与⽩天行舟同样的速度。 山道上,张廷翰一马当先,⾝后紧紧随着李虞候和管理灯号的传令兵;他一路走,一路观着星斗,以星移斗转来判断时刻。约莫四更时分,松木砦在望了,照地图上显示,转过上隘便是直抵碧前的大路;张廷翰令传令兵打起一盏⻩灯,这是停止行进的信号,长长一线,立刻停顿,押后的杨士良却加紧赶了上来,探问动静。 “你来得正好。”张廷翰轻声说道:“你替我守在这里,我到前面去看一看。” “不!”杨士良用很和缓、但显得很坚决的声音说:“将军不宜轻人,把这个侦察的任务给我吧!” 张廷翰考虑了一下说:“也好。等你看了回来,我马上要作决定,还是冲锋,还是包围?” “是!”杨士良说:“我带一个传令兵去。” “你带四个弟兄,接应杨士良。”张廷翰对李虞侯嘱咐了这一句,又看着杨士良说:“诸事小心,速去速回!” 杨士良答应着放马先走;李虞侯点了四个人,包括一名传令兵,紧紧跟了上去。由北转西,只见灯火稀微下暗沉沉一片房屋。杨士良放缓了马,拍拍马颈,跳了下来;李虞侯一行也都下了马,跟他会合在一起。 “看到没有?”杨士良指着砦前的一道小桥说:“这顶桥险得很,不容并骑。” “我看,怕是顶吊桥。” “对了!”杨士良瞿然答道:“只要把这顶桥吊了起来,便可保得一时;这不能不防。”他又回头问道:“谁的眼力好?” “这个!”李虞侯指点一名弟兄说。 “你来!”杨士良亲自把他拉到面前“你仔细看看,桥边有人守着没有。” 桥边一座木亭,坐南朝北;向西有个小小窗户,那个受命观察的弟兄,看了好半天,转脸说道:“有一个人,在打盹。” “你没有看错?” “不会错。” “好!”杨士良转脸向李虞侯说:“我下去活捉那个卫兵,你快去请将军把大队带来——” “请慎重!”李虞侯打断他的话说。 “不要紧,机不可失。”杨士良又说:“请你报告将军,小桥危险,不宜冲锋;回头看见红灯,便是我得手了,桥有我守着,尽管放心下来。倘无红灯,自然是不曾得手,尽管居⾼临下用弩箭攻击,不必顾忌我。” 杨士良在这时便等于是指挥使,他的话就是命令,李庚侯不敢阻拦,但是,他觉得就照杨士良的计划进行,也还有可以修正的地方,于是作了这样建议;另派一个传令兵回去报告,他守在那里观察;而且,最要紧的是需要判明那顶桥是不是吊桥?所以杨士良一下去,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这件事。 “你说得对!”杨士良欣然接纳:“我一下去先看了桥,马上打灯号上来。不!”他忽然显得惊喜地:“我何不破了他的吊桥。谁带着匕首?要锋利的。” “我有。”李虞侯从快靴中拔出一把⽪套匕首了过去。 “现在你记住,灯号是这样;⽩光,不是吊桥;红光,是吊桥;由红光变为⻩光,那就是我把吊桥的绳子割断了,听清了没有?” “听清了!”李虞侯复诵着:“⽩光,不是吊桥;红光,是吊桥;由红光变为⻩光,吊桥的绳子割断了。” “不错,事不宜迟,各自行动。喔!”杨士良一面把⾝上的箭壶、⼲粮包卸了下来,一面说:“你记住,倘或守桥的那人惊醒了,我自己对付他,你不可在上面放箭,免得打草惊蛇。就算我被抓住了,我只说我是斥堆。切记,切记!” “记住了。” 于是杨士良右手握着出了鞘的匕首,左手提着一盏信号灯,轻捷如猎⽝般向山路下冲去。李虞候随即也派人去通知张廷翰,同时把马匹移到隐蔽之处,然后拉住眼力最好的那名弟兄,伏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紧张地注视着。 人影远了,剩下小小的一条,衬着灰黯的景⾊,几已分辨不出;李虞侯只继续借助那名弟兄,作他的耳目。 “杨都头到桥边了。” “喔!”李虞侯紧张地问:“亭子里那家伙呢?” “等我来看!”看了半天,没有作声。 “怎么样?” “好像是醒了。啊,啊!”那兄弟,睁大了眼,张大了嘴,额上在冒汗。 “怎么,怎么?” “动上手了。”他着气说。 他一说破,李虞侯便能隐约分辨;两个人手心里都捏着汗,只恨有劲无处使,不能助杨士良一臂之力。 “好了!”突然间,那弟兄然⾼呼;恰又赶紧伸一伸⾆头,警觉到自己是忘形了:“杨都头把那家伙于掉了” “好!”李虞侯舒服地了口气,喃喃地说:“⽩光,⽩光!” 偏偏是红光,证实了那是顶吊桥。但也不碍,李虞侯心想,割断吊桥绳子并不难,很快地就会变为⻩光。 他的估计错了,一直是红光。直等张廷翰急驰而到的那一刻,依然如此。 “怎么?杨都头单⾝深⼊——” “报告将军!”李虞侯顾不得礼节,笑嘻嘻地抢着说:“杨都头成功了。”接着匆匆把所见的情况,和灯号约定说了一遍。 张廷翰点一点头,静静地眺望了一会;只见松木等静悄悄地毫无异状,吊桥的绳子虽未割断,但判断决无危险,事不宜迟,有一部份人下去,先控制住那座桥,胜利就有一半的把握了。 于是他下令,调二百名弓箭手,以強弓硬弩掩护,其余成单行前进,进砦以后,散开包围,箭上弦,刀出鞘,以信炮为号,展开攻击;不闻信炮,不准主动进攻,违令者立斩。 很快地完成了战斗部署,张廷翰一抖马疆,那匹花菊青的⽩鼻马,放开四蹄,又稳又匀地跑了下去;一抢过桥,先登那座亭子,里面空空如也,不知道杨士良那里去了?心中放心不下,不免有片刻的迟疑;而就这片刻间,已有二、三十匹马过了桥。到这地步,只有不顾杨士良,亲取一盏红灯在桥边劲使摇幌,示意大队作速前进。 这一下松木砦的守军自然惊醒,跑出营房一看,只见火照耀之下,东面山道上人⾼马大、旗帜鲜明的一支军队直冲而下,很快地沿着南北两面包抄了过来;这些人睡眼惺忪,先还不明⽩是怎么一口事?等会过意来,不由得惊傻大喊:“宋朝的兵来了!” 这一喊全营皆惊,纷纷披⾐而起,等出来一看,却又四散奔逃,或者三五成群地躲在暗处,指指点点,不知说些什么?张廷翰一看这情形,越发沉着,知道这里的守军,多少年不曾经过战事,平素亦无训练,本不⾜为敌,他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吊桥;这座吊桥用极耝的铁索系着,急切间砍它不断,而大队人马,正急驰而下,如果吊桥一收,后续部队非掉落百丈深涧丧命不可。 时机急迫,不容细作考虑,他吩咐在⾝傍的李虞侯说:“你带人去找着吊桥收放的机关,能破坏就破坏,不能破坏,则尽力守住,朝天放一枝响箭通知我。” 李虞侯知道这个任务关系重大;同时他也在猜想,一直不曾露面的杨士良,十有八九是去寻那吊桥收放的机关了,心中悬念,很想去探个究竟,所以领受了命令,随即点了八个人,伏⾝潜行,循着铁索往后面寻了过去。 张廷翰依然守在吊桥边,目视着栅栏內守军惊惶奔走,不动声⾊;却悄悄找了两名百发百中的弓箭手在⾝边,关照搭弓在弦,待命击——那目标很快地出现了:一个穿红袍的守将,由四名卫士保护着,匆匆奔出来察看形势;张廷翰手指一指,两校箭一前一后飞了出去,红袍守将随即栽倒在地。 这是擒贼擒王之地,一两枝冷箭,救了一千多守军的命。“当、当、当”三声锣响,却不是鸣金收兵,是特定的暗号:号炮冲杀,锣声喊话。 有个个大声宏的小校,早随在张廷翰⾝边的,受命扯开⻩钟大吕般嗓子喊道:“蜀军听清,投降免死!” “蜀军听清,投降免死!”包围在外面的宋军,齐声大喊。 接着,都把火把风晃了两下,火杂杂地火焰火起;砦堡里的蜀军,张大了眼睛,四面一望,纷纷跪了下来,双手举过头顶。 于是宋军呼,响彻云霄,收箭挂弓,拔刀在手,由四周缓缓近,缩小了包围圈,监视投降的蜀军;张廷翰首先接收了军器库,派一百人守卫,然后派出四拨搜索队,到各营房去巡查。自己带了几名卫士去寻杨士良和李虞侯。 寻到后面一座凉亭,只见李虞侯带着弟兄们横刀而立,面有戚容;张廷翰转脸看去,地上横着四具尸首,三具是蜀军的服饰,另外一具脸朝下覆在收放铁索的绞盘上,手里握着雪亮的一柄匕首,不是杨士良是谁? “将军!”李虞侯惨然说道:“杨都头成仁了。” “不!”张廷翰噙着泪纠正他“他成功了!他立了大功,只不过不及亲见,我们要报答他。” “是!”李虞侯深深点头,又问:“请示行止。” “敌军已经投降,但要防他们反扑。吊桥仍旧是要紧地方,你在这里看守,同时保护杨都头的遗体,我们不能耽搁太久,还有得胜关要赶快去拿下来。” 于是张廷翰收缴了蜀军的全部兵器,把他们集中在一起看管点编,留下一部份人处理,同时派人往战舰上报捷联络;其余的乘胜进——得胜关只有三百蜀军,闻风而降,势所必然。 UmuXS.coM |
上一章 大将曹彬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大将曹彬,历史小说大将曹彬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高阳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大将曹彬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