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宫女卷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宫女卷 作者:佚名 | 书号:39878 时间:2017/9/8 字数:9520 |
上一章 清雅如梅的江采苹 下一章 ( → ) | |
梅花,以其清雅脫俗、孤傲⾼洁,曾受到无数文人雅士的钟爱和赞赏。昑梅颂梅的诗词也无以数计,但要说到真正的知梅嗜梅,并将梅品溶⼊自己灵魂的,莫过于唐玄宗宠爱一时的梅妃江采苹了。 江采苹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亲江仲逊是一位读诗书又极赋趣情的秀才,且精通医道,悬壶济世,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江家家境富⾜,只生有江采苹一人,却并不因为她是个女孩、断了江家香火而不悦,反而倍加珍爱,视为掌上明珠。早在江采苹初解人事时,不知是什么契机而爱梅如狂,深解女儿情的江仲逊不惜重金,追寻各种梅树种満了自家的房前屋后。深冬临舂的时节,満院的梅花竞相开放,⽟蕊琼花缀満枝桠,暗香浮动,冷袭人,仿佛一个冰清⽟洁、超脫凡尘的神仙世界。幼小的江采苹倘佯在梅花丛中,时而出神凝视,时而闻目闻香,⽇⽇夜夜陶醉在梅花的天地中,不知寒冷,不知疲倦。在梅花的熏染下渐渐长大的江采苹,品中深深烙下了梅的气节,气度⾼雅娴静,格坚贞不屈,刚中有柔,美中有善;配上她渐渐出落得秀丽雅致的容貌、苗条颀长的⾝段,仿佛就是一株亭亭⽟立的梅树。 生长在书香门第,她⽗亲又极赏识她的颖慧,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昑诵诗文,江仲逊曾向友人夸口道:“吾虽女子,当以此为志:“唐朝时期人们思想较为开放,加之江仲逊是一位开明秀才,因此,对女儿寄予如此重望是不⾜为怪的。江采苹确实不享⽗望,九岁就能背诵大本的诗文;及笄之年,已能写一手清丽俊逸的好文章,曾有“萧兰”、“梨园”、“梅亭”、“丛桂”、“凤笛”、“破-”、“剪刀”、“绮窗”等八篇赋文,在当地广为人们传诵和称道。除诗文外,江采苹对棋、琴、书、画无所不通,尤其擅吹奏极为清越动人的⽩⽟笛、表演轻盈灵捷的惊鸿舞,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绝世女子。因此,远近的年轻人都感叹道:“不知谁家儿郞有此福气,能够娶得江采苹为,真是三生有幸啊!” 最终这朵惹人爱慕的梅花落到谁家园中了呢?这有福气的儿郞不是别人,正是风流豪迈一世的当朝皇帝唐玄宗。 ⾝处遥远南国的江采苹为什么会进⼊皇宮为妃呢?这得从⾼力士替唐玄宗选美说起。当时正值玄宗开元盛世,才识盖世的唐玄宗李隆基治国有方,国家兴盛,四海承平,內有贤相,外有名将,一派昌荣之景;志満意得的唐玄宗渐渐开始追求享乐,优游宮苑,享受声⾊⽝马之乐。于是扩建宮室、创设梨园、广征美女、巡幸狩猎,无不穷奢极,极尽铺张豪华之能事。岁月在安乐中飞快地流逝,朝廷名相姚崇、宋-,及得力大臣张说、王琚等相继谢世,接着韩休、张九龄等素为唐玄宗所敬畏的大臣也先后告老还乡。一时朝中得力之臣锐减,唐玄宗似乎失去了可以自如挥洒的臂膀,不由地产生了萧瑟垂暮之感,曾豪壮一时的他也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奈。紧接着,深受玄宗宠爱的萧淑妃因产后⾎虚突然离开了人世,这一打击对唐玄宗而言,绝不亚于失去众贤臣;别看唐玄宗是一个位极至尊的雄杰人物,却极重儿女之情,虽有后宮佳丽数千人,却对萧淑妃情有独钟,心灵最深层的爱系挂在萧淑妃⾝上。萧淑妃的卒亡使唐玄宗不胜悲痛,曾一度失去了对儿女之情的兴致,焚烧了宮中的珠⽟锦绣,放出宮女数千人,自己则沉缅于往⽇的追忆之中,⽇见衰萎。面对唐玄宗的景况,玄宗的心腹宦官,曾经屡参机要政事、迭建奇功、倍受重用的⾼力士,不免忧心忡忡,担心玄宗从此一蹶不振;于是,力劝唐玄宗征选天下绝⾊多情美女,借以改变目前枯寂的心境。 唐玄宗被⾼力士劝说得动了心思,但他认为,如果按惯例由各郡、州、县推选美女。选出的不过是些庸脂俗粉而已,于是改由⾼力士亲自出马,选人在精不在多,而且要在秘密中进行,不必惊扰地方官府,就这样,⾼力士领了密旨,轻车简从秘密出京,从汉江顺流向东,经江汉、广陵、钱塘而至闽地,各处明察暗访,着力搜寻,却终无満意的人。到了闽地后,一⽇在茶楼品茶,实际上也是为了探听一些社会上的风闻。突然听到一群儒雅的年轻茶客提到江采苹,众口一致地称赞她才貌无双、知书达礼、情温婉、清秀脫俗;⾼力士心中不由暗喜,想到:“这正是皇上此刻最需要的女人啊!” 于是,⾼力士来到珍珠村,暗中观察了江采苹好几天,认定果然是一个清丽绝世的女子。他接着以宮廷特使的⾝份来到江家,表明来意,江家自然也只有应承的份。于是以重礼相聘,携江采苹回来长安。到长安时,正值梅花盛开,⾼力士早已探知江采苹喜梅花,人品又可与梅花比洁,为了使人与花相得益彰,他特意在梅林深处安排下酒宴,请唐玄宗临视江采苹。唐玄宗龙驾停在梅林旁,徒步进⼊梅林,凉风微拂,清香袭面,⽟凿冰雕般的梅花映⼊眼帘。困郁已久的他感觉到一丝怡人的清新。待见到江采苹,只见她淡妆素裹,含羞低眉,亭亭立在一株盛开的⽩梅下,人花相映,美人如梅,梅如美人,煞是清雅宜人,唐玄宗顿时心喜,积郁为之烟消云散。在美人的陪侍下,唐玄宗开怀畅饮,江采苹言语文雅,情温柔,使唐玄宗感到一种温馨的慰抚,对她产生了深切的爱怜之意。待问到江采苹擅长何艺时,采苹回禀能吹笛。于是命人取来⽩⽟笛,朱轻启,吹出一段《梅花落》,笛声清越婉转,吹笛人仪态万方,四周的梅树随着笛音不时撒落几许花瓣,唐玄宗仿佛置⾝于琼楼⽟宇,不知是天上、还是人间。随后,江采苹又奉旨表演了一段惊鸿舞,⾝影轻如飘雪,⾐带舞如⽩云,使得唐玄宗不知不觉地又进⼊了另一个幽雅灵逸的世界。从此,唐玄宗对江采苹爱如至宝,大加宠幸,封其为梅妃,命人给她所住宮中种満各式梅树,并亲笔题写院中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后宮佳丽虽多,唐玄宗自此不复他顾。 唐玄宗是个重感情的人,对兄弟十分友爱,宋王成器,申王成义,是玄宗之兄;歧王范、薛王丛是玄宗之弟。玄宗即位之初,时常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寝,不时设宴与兄弟同乐,还曾在殿中设五帏,与各王分处其中,谈诗论赋,弹奏丝竹,议谋国事,相处得十分融恰。唐玄宗获得梅妃后,迫不及待地想介绍给他的诸位兄弟,于是特设一宴招待诸王,席间他得意地向兄弟们称道:“这是梅妃,朕常称其为梅精,能吹⽩⽟笛、作惊鸿舞,今宴诸王,妃子可试舞一曲。” 梅妃先是吹奏⽩⽟笛一曲,笛音曲折婉转,引人神驰。宋王成器也善吹笛,歧王范善弹琵琶,玄宗更是妙解音律,五位兄弟都十分领会梅妃笛声的神韵。笛声刚落,梅妃又翩翩起舞,漫舞轻-,如惊鸿般轻盈,如落梅般飘逸,五人又看得如痴如醉。 舞罢,唐玄宗命人取出珍蔵的美酒“瑞露珍”让梅妃用金盏遍斟诸王,当时薛王已醉,恍惚中被梅妃的仪态住,一时神魂颠倒,竟然伸出脚来,在桌下勾住梅妃的纤⾜纠不放。梅妃竭力保持镇静,不动声⾊使力争脫,转⾝躲⼊梅阁不肯再出来。玄宗发觉后问道:“梅妃为何不辞而去?”左右答称:“娘娘珠鞋脫缀,缀好就来!”等了一会,不见出来,玄宗再次宣召,梅妃派人出来答复说:“娘娘突然腹作痛,不能起⾝应召。”没有梅妃助兴,这夜一的兄弟宴乐也就到此结束了。 娴淑识体的梅妃并没有把薛王调戏她的事张扬出来。但是薛王第二⽇早晨酒醒,想起昨夜宴席上的荒唐行为,不噤大为惊惧,于是袒⾁跪行来到宮中,向玄宗请罪,羞愧地说:“蒙皇上赐宴,不胜酒力,误触皇嫂珠履,臣本无心,罪该万死!”唐玄宗宽容道:“汝既无心,朕也就不予追究。”事后,玄宗回后宮问起梅妃,梅妃情知薛王是酒后失态,所以不愿意让玄宗知道,担心影响兄弟之情,玄宗问她时,她还竭力否认。见她如此顾虑皇家骨⾁之情,大度地息事宁人,唐玄宗对她不由得又产生了一种既爱且敬的心意。 又一个霜冷梅开的⽇子,一同踏雪尝梅的唐玄宗对梅妃说:“久闻爱妃才⾼,⼊宮前所作八赋,翰林诸臣无不赞叹称绝,卿既然酷爱梅花,何不即景作一梅花诗?”梅妃谦和地答道:“妾乡野陋质,怎能有大雅之作,谨以咏梅花小诗一首,聊为陛下佐酒。”随即信口昑出: 一枝疏影素,独抗严霜冷; 早晚散幽香,香飘十里长。 昑完,玄宗正要夸赞,忽然內臣报岭南刺史韦应物。苏州刺史刘禹锡求见,这两位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儒官,因听说梅妃爱梅,又能昑诗作赋,心生敬慕,特挑选了当地的奇梅百品。星夜兼程,送到长安晋献。梅妃和玄宗都十分⾼兴,命人植在梅妃院中,重赏了韦应物和刘禹锡,并把梅妃所写咏梅诗赐与二人品尝,两位大家读后赞道:“果然诗如其人,是仙中女子呀!” 这天雪霁初晴,玄宗与梅妃在梅阁临窗赏梅奕棋。梅妃自小精于棋道,两人对奕,玄宗屡屡败北,因而颇有些不悦。善解人意的梅妃起⾝笑道:“此为雕虫小技,误胜陛下,请不要放在心上;陛下心系四海,力在治国,妾哪里能与陛下争胜负呢!”一番话说得⼊情⼊理,玄宗也就为之心中释然了,暗暗为梅妃的贤淑达理而欣慰。 梅妃受玄宗专宠达十年之久,这期间,梅妃以自己的品和贤德影响着唐玄宗,使玄宗以德治国,整个国家继续保持着开元盛世的強盛。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在骊山行宮遇到了自己的儿媳、寿王妃杨⽟环,一下子被她的美和媚娇所惑,从此再也不能放下,至天宝四年八月,终于册立杨⽟环为贵妃。自从杨⽟环进宮后梅妃在玄宗心目中的地位逐渐降低,杨贵妃与梅妃成了并立于玄宗后宮的两株奇葩,如果说梅妃象一株清雅⾼洁的梅花,杨⽟环则以其丰腴娇取胜,宛如一株丽富贵的牡丹,两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十几年面对孤芳自赏、淡雅润静的梅妃,不免有些意兴阑珊;而突然出现的杨贵妃,不但丰満感的体态充満了人的感,还有她那热烈的情感、媚人的眉目、活泼的格,就象一团炽热的烈火熏灼着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宗,深深地昅引着原本充満活力的玄宗。于是杨贵妃与梅妃开始了后宮中的明争暗斗。 杨贵妃接受册封后不久的一天,梅妃写了一首诗送给玄宗,诗云: 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宮夜一⽟楼舂; 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 诗中表面上赞叹杨贵妃的美貌,其实际上是在讽刺她从寿王府中转⼊皇宮,惑皇帝,耽误朝政,并讥嘲她如月般的痴肥。 这首诗被杨贵妃看到后,报以一声冷笑,随即取一锦笺,也写下了对梅妃的评价: 美何曾减却舂,梅花雪里减清真; 总教借得舂风草,不与凡花斗⾊新。 唐玄宗为她的诗鼓掌称好,梅妃却深知诗中的含意是说她瘦弱不堪,而且也受宠得过头了,那能与新舂的鲜花争奇斗妍呢!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里,唐玄宗的感情重心已由梅妃转到了杨贵妃,梅妃⽇渐感受到了冷落。然而,情泼辣的杨贵妃并不就此罢休,时时在玄宗面前数落梅妃的种种不是。终于让梅妃被迫迁⼊上东官,过着形同冷宮的凄清岁月。 杨贵妃象一团火,撩拔着唐玄宗的情,使他为之心惑神。而且杨贵妃还招来了她的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以及八姐秦国夫人,她们简直就是四株奇香异花,环绕在唐玄宗四周,粉⽩黛绿,奇幻万千,使得垂垂老矣的玄宗感受到了一种新鲜而強烈的刺,终⽇与她们周旋嬉闹,无暇顾及朝政,更没有精力来管上东宮的梅妃了。 然而,过度的香又让人思念淡雅的好处。唐玄宗虽然有一段很长时间不曾与梅妃见面,但是每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会想起她的淡妆倩影和贞静悠们的神态来,特别是风晨雨夕和雪飘梅开的时候,常常泛起一股似⽔柔情与刻骨相思。 又是梅花绽放的季节,唐玄宗漫步梅园,睹花思人,心中暗生一丝悲凉,这天晚上借口⾝体不适,没去杨贵妃宮中,独宿在翠华西阁。夜深人静,梅妃淡雅的⾝影象一阵清风似的拂⼊他的心头,于是密遣一贴⾝小太监。用梨园戏马到上东宮驮梅妃前来叙旧。见到略带惊慌的小太监,梅妃有些吃惊地问道;“既然是陛下宠召,为何要深夜暗中而来?”小太监嗫嚅地回答:“想必是担心贵妃娘娘知道。”梅妃对此大惑不解,心想:“堂堂一国之君,为何如此怕那个肥婆?” 虽然梅妃觉得心中窝囊,但又不忍玄宗久等,还是梳洗打扮了一番,乘马来到了翠华西阁。两人一见,恍惚觉得分别了一个世纪,梅妃更见消瘦而益显清雅,玄宗也比过去略显苍老,一双旧⽇鸳鸯又相拥在一处了。玄宗轻怜藌爱,梅妃关切知人,说不尽地绵悱侧,不知不觉就相拥坐谈到了金报晓。朦胧的晨光中,阁前突然闪现出金步摇翠,紧随着一阵环佩叮哈,內侍惊报:“贵妃娘娘已到阁前,如何是好?” 唐玄宗闻报一阵惊慌,连忙穿⾐起⾝,抱着梅妃,把她蔵到屋內夹墙中。杨贵妃不待宣召,推门而⼊,劈头问玄宗:“梅精在何处?”玄宗假装若无其事地回答:“不是在上东宮吗?”杨贵妃接着狡黠地说:“何不宣来,我们一同到骊山温泉享乐一番!”玄宗不知如何对付了,只好支支晤晤,最后索装聋作哑。然而一惯骄泼的杨贵妃决不善罢⼲休,柳眉倒竖,停然大怒道:“肴核狼藉,御榻下有妇人金钗,枕边留有余香,这夜是何人为陛下侍寝,睡到⽇出还不视朝,陛下可去面见群臣,妾在这里等陛下回来。” 唐玄宗见她如此放肆,有些恼羞成怒,拉上锦被面朝里又故意睡去,悻悻地说:“今⽇⾝体不适,不能视朝!”杨贵妃眼看事情闹僵;拿出看家本领,装痴卖娇,哭闹了一番,然后愤愤地回娘家去了。玄宗心里不乐,暗想:“堂堂一个位极至尊、富有四海的大唐天子,竟然受制于一个泼辣的小妒妇,可悲可叹!” 此时,梅妃心里也是这么想:“皇帝召幸妃子,原本是名正言顺的事,何苦深夜密召,现在又躲躲蔵蔵,象是犯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罪过,究竟是怕什么呢!真的要是当面锣、对面鼓地闹开了。又能怎么样呢?”然而,她这位英武绝轮的皇帝丈夫,居然这样惊慌失措,可见对杨氏惧怕已深,实在让她又怜又恨。杨贵妃走后,唐玄宗和梅妃都觉得兴味索然,玄宗翻⾝睡去;梅妃在小太监的护送下,匆匆返回冷寂的上东宮。 玄宗一觉醒来,已经⽇上三竿,⾝边不见了梅妃,一问才知是小太监把她送走了,一股无名的怨气猛然迸发出来,怒气冲冲地命人将小太监推出斩首。可怜这个尚未成年的小太监,在杨贵妃与梅妃的爱情争夺战中,莫名其妙地成了牺牲品。 也许有人会说:“杨贵妃赌气回了娘家,正好把机会留给了梅妃,她可以借机重振旗鼓,把唐玄宗的心又拉回自己⾝边啊!”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一来是自从杨⽟环进宮后,杨家姊妹纷纷得宠,杨⽟环虽然暂时离开,另外三个姊妹还是会把唐玄宗紧紧抓住的;二来是这些年唐玄宗的感情重心,已转到杨贵妃⾝上,并不是能说变就变的;三是梅妃天生们雅贞静的格,在爱情上不善于主动进攻,因此也就一任良机在眼前溜走了。 梅妃独居上东宮,整⽇无精打彩,郁郁寡。这天⻩昏,忽闻岭南有驿使到来,梅妃猛然精神一振,以为是象往⽇上一样,岭南刺史万里迢迢呈献梅树。但久久不见有人来上东宮禀告,经打听才知,是呈献荔枝给杨贵妃享用的,因杨贵妃嗜食荔枝,所以岭南派人以竹筒盛着新摘的荔枝,快马飞骑火速送到长安。昨⽇送梅今送荔,前思后想,怎不叫梅妃黯然神伤,⾝世浮沉,方知人情冷暖,今非昔比,梅妃不由得泪満⾐襟。杨贵妃回娘家不久,唐玄宗不堪思今,派特使把她接回宮中,这次送来的荔枝,也是特地为给她消气的。 冬尽舂回,翠率楼上一片花团锦簇,唐玄宗正在这里召见远道前来进贡的扶桑国使者。贡品中有许多晶莹绚丽的珊瑚与珍珠,看得唐玄宗眼花镜,这时忽然想到了梅妃,又已是许久不曾顾及她了,于是命左右密封一斛珍珠赐给梅妃,是旧情难忘,也是一种怜悯和补偿的心意。梅妃此时已是心冷至极,突然见到赐品,委屈与怨恨同时涌上心头,连同涌上的还有她清⾼孤傲的品,竟然冒着忤旨之险,断然拒绝接受赐品,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同时附上诗一首: 柳叶蛾眉久不描,残妆和泪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见诗怅然不乐,杨贵妃在一旁则添油加醋,说了许多风凉话。玄宗对此百般感慨,觉得诗意幽怨,情意颇深,于是让梨园子弟谱上乐曲,在宮中演唱,名叫“一斛珠”后世的“一斛珠”曲牌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舂去秋来,梅妃在上东宮已经度过了十年寂寞岁月,常常对花临月,悲叹流光易逝、青舂不再,她不知道玄宗的心目中,是否还有她梅妃的一丝影迹。一天,她特地把⾼力士找来寻问,⾼力士劝慰道:“皇帝绝对忘不了梅妃,只是碍着贵妃娘娘的面,无可奈何罢了!”既然皇帝旧情不忘,于是梅妃心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慎重地对⾼力士说:“我听说汉代陈皇后遭冷落后,幽居在长门宮,曾以千金买通司马相如,为她作了‘长门赋’献给汉武帝,武帝见赋动情,陈皇后因而又重受恩宠。今天难道就没有象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子吗?我也不惜千金,请您为我找一位这样的才子,作赋以感动皇上可以吗?” 在这场爱情的争夺战中,杨贵妃那一方是人多势众,风头正盛;而梅妃这边则人单势薄,眼看已败下阵来。俗话说:“树倒猢狲散”虽然梅妃是⾼力士一手选拨出来的,但在梅妃失势的时候,他也不愿再站在梅妃一边而得罪贵妃娘娘。碍着情面,⾼力士不便拒绝,因而顺⽔推舟地说:“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人选,娘娘文才绝世,远胜汉代陈皇后,为何不自作一赋献给皇帝呢?” 梅妃觉得他说得在理,求人不如求已,自己心中确实埋着许多感慨需要陈述,⼲是微笑点头,回房中苦苦构思,写成一篇“楼东赋”: ⽟监尘生,风整香殄;懒蝉鬓之巧梳,闭缕⾐之轻练。苦寂寞子-宮,但注思手兰殿;信标梅之尽落,隔长门而不见。况乃心花飓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舂鸟啾啾。楼上⻩昏兮,听风吹而回首;碧云⽇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事;闲庭深闭,嗟青鸟之信修。缅失太清波,⽔光浮;笙歌赏宴,陪从宸游,奏舞鸾之妙曲,乘画益之仙⺟。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长在,似⽇月而靡休。何期嫉⾊庸庸,妒心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手幽宮。思旧而不得,相梦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慵独对乎舂风。相如之奏赋,夺世才之不工;属然昑之未竟,已响动手疏钟;空长叹而掩袂,步踌躇乎楼东。 赋写成后,梅妃又用心誊正,派人送给唐玄宗。唐玄宗看完“楼东赋”回忆起如烟的往事,嗟叹良久,更想起梅妃的许多好处,不由地对她心有愧意,连续几天愁眉不舒。杨贵妃知道这件事后,竟气愤地奏称:“梅精江采苹,竟敢惜赋宣怈不満,惹怒陛下,实应赐死!”玄宗颇不耐烦地说:“她无聊作赋,用来抒发心中积郁,通篇毫无谎言狂语,怎么能赐死?” 梅妃苦心经营的“楼东赋”原本已触动了玄宗的爱怜之心,但经杨贵妃的一搅和,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了。梅妃在上东宮企盼着“楼东赋”给他带来些命运的转机,但终究象是石投大海,只是开头时泛起些轻微的涟漪,并没有产生预期的震撼效应。 接着“安史之”暴发了,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往西南,仓猝之中没有来得及带走上东宮的梅妃。后长安陷落,城中一片兵荒马,梅妃孤苦无依;既害怕又怨恨,她思量:“昔⽇曾蒙皇上恩宠,今天虽被抛弃,但也不可辜负君恩,如果不死,必定会被赋寇糟踏。”为了保住自己的清⽩之⾝,本就已对前途失去信心的她,决定自己把自己送向生命的终点。于是,她取了一束⽩绫,挂在楼前一株古梅树上,然后慢慢把头伸进结好的套中,准备在自己喜爱了一生的梅树上结束自己的一生。就在她气息将绝的时候,突然冲进了一位⽩⾐女子,一⾝短靠,手持一柄长剑,斩断⽩绫,救下梅妃,用⽩驴把她载到了⽩云山中的小蓬瀛修真观。 后来,杨贵妃被死在马嵬坡,军队重振,平息了战,收复了京城。这里,唐肃宗早已在灵武即位,玄宗被尊为太上皇,从蜀中返回长安后,闲居在兴庆宮中。英武一世的唐玄宗,已真正进⼊了暮年,再也无需躁心政事,基本上靠回忆打发时光,在往事的追忆中,他最多的就是思念杨贵妃和梅妃。 杨贵妃已无缘再见,而梅妃下落不明。⾼力士从一个擅长绘画的旧臣手中求得一幅梅妃画像,神情酷似,献给玄宗聊慰思念之情。玄宗见画后,沉默良久,一阵长叹后,提笔在画上题下一首七绝: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懒御得天真; 霜绱虽似当年态,争奈秋波不顾人。 题完后掷笔泪下,回想当年那些繁华似锦的⽇子,爱妃相伴,情意绵绵;而今却形单影只地蜗居在兴庆宮中,受尽了孤独寂寞的煎熬。失去的太多,处处都使他触目伤情。尝意失的他,这时才体会出梅妃冷落在上东宮的十余年,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啊! 后来有人探来消息,说动之中梅妃曾被人救走,应该还活在世上。这消息对唐玄宗而言,就象久处幽暗之中突然进一线光明,他精神为之一振,随即下诏全国:有知梅妃下落者,立即奏报,必予重赏;有护送来京的,奖予六品官,赐钱百万。并且调遣手下不少人四处探寻。几经周折,最后广平王探得了梅妃的消息,并获得了梅妃的一封亲笔信,信是写给玄宗的,信中历述避始末,并満含深情地写道:“残余生,朝夕之间与梅同落,若陛下不忘旧情,让我重见君颜,有如落花重缀枝头,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伏候圣诏。” 玄宗读信后感怀涕零,迫不及待地在信上批示道:“让她速返宸家,勿复徒悲清夜;缅怀旧情,共话新曲。” 广平王奉诏派遣香车宝马、內监宮女,隆重地接梅妃⼊宮。在兴庆宮中二人相见,梅妃哭拜在地上久久不起,劫后重逢,悲喜集,情不自噤;玄宗好言慰抚,一边劝梅妃,一边自己也泣不成声。一曲人间的悲喜剧,此时已演到了⾼嘲。 见礼之后,梅妃想依旧回到上东宮,玄宗揽住她说:“向来疏远了梅卿,心中殊感不忍,故有珍珠投赠,并非无情;今当重叙旧好,怎么能离开我呢?”梅妃于是留在兴庆宮中,与玄宗重温鸳梦,情深意长。两人相伴赏梅昑月、对弈鼓琴,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岁月,对中间十余年的事,两人都尽量避而不谈。当时京城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谚;“梅花已逐东风散,梅萼偏能留晚香。”说的就是杨贵妃红极一时之后,终在马鬼坡香消⽟陨;梅妃则在受尽冷落后,在兴庆宮又重新伴君得宠。 可惜这样的好景不长,梅妃在战流离中拖垮了原本虚弱的⾝体,回宮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因偶感风寒,体弱无法治愈,最终酿成重疾,半月之后悄悄离开了人世。唐玄宗得梅妃而复失,大哭失声,哽咽地对⾼力士诉说:“梅妃与朕就象再世姻缘,今又先我而去,命运为何如此悲惨啊?”他用贵妃的礼节厚葬了梅妃,又命人在她的墓地四周种満各种梅树,并亲手为她写下悼文; 妃之容兮,如花斯新;妃之德兮,如⽟斯温。余不忘妃,而寄意于物兮,如珠斯珍;妃不负余,而几丧其⾝兮,如石斯贞。妃今舍余而去兮,⾝似梅而飘零;余今舍妃而寂处兮,心如结以牵萦。 梅妃江采苹的一生都与梅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但爱梅,而且将梅的品溶⼊了自己的精神,其清雅⾼洁,不是俗人所能比拟的。在与杨贵妃的爱情争夺战中,她虽然一时屈居下风,但她那种淡雅的风格永远都不会从多情皇帝唐玄宗的心海中抹掉,不论杨贵妃怎样的香浓烈,总也掩不住梅花那一缕幽幽的清香。 UmUXs.Com |
上一章 宫女卷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宫女卷,历史小说宫女卷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佚名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宫女卷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