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道德经校释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道德经校释  作者:必学课 书号:39902  时间:2017/9/8  字数:3985 
上一章   第十五章    下一章 ( → )
    古之善为士者,  俞樾曰:河上公注曰:“谓得道之君也。”则“善为士者”当作“善为上者”故以得道之君释之。“上”与“士”形似而误耳。  谦之案:俞说非也。依河上公注“善为士者”当作“善为道者”傅奕本“士”作“道”即其证。毕沅曰:“‘道’,河上公、王弼作‘士’。”案:作“道”是也,⾼翿本亦作“道”马叙伦曰:“后汉锢传引作‘道’,依河上注,盖河上亦作‘道’字…譣文,‘道’字为是。今王本作‘士’者,盖六十八章之文。”又案此句与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谊同,与下文“保此道者”句亦遥应。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強为之容:  蒋锡昌曰:史记老子列传:“老子曰:‘…良贾深蔵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皆此文“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之谊也。  易顺鼎曰:文选魏都赋张载注引老子曰:“古之士,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強为之颂。”  …作“颂”者古字,作“容”者今字。…強为之容,犹云強为之状。  陈柱曰:“颂”之籀文为“○”则“容”亦古假借字,不必改。  谦之案:“不可识”范本作“不可测”注云“古本”  豫若冬涉川,  严可均曰:河上“豫”作“与兮”王弼作“豫焉”  罗振⽟曰:“豫”释文:“本或作‘懊’。”“焉”景福本作“兮”景龙、御注、敦煌丙本无“焉”字。  李道纯曰:“豫兮若冬涉川”或云“与兮”或以下六句、三句无“兮”字者,非也。  犹若畏四邻,  严可均曰:“犹”河上、王弼作“犹兮”  王昶曰:诸本“犹”下亦有“兮”字,陆希声至元本二句并与此同。  罗振⽟曰:景龙、御注二本均无“兮”字。  谦之案:叶梦得岩下放言上曰:“先事而戒谓之豫,后事而戒谓之犹。犹豫本二兽名。古语因物取义,往往便以其物名之,后世沿习,但知其义,不知其物,遂妄为穿凿,未有不误者。”今按尔雅释兽“犹如麂,善登木”释文引尸子:“犹,五尺大⽝也。”说文⽝部:“犹,玃属。一曰:陇西谓⽝子为猷。”又颜氏家训书证篇:“犹,兽名也,既闻人声,乃豫缘木,如此上下,故称犹豫。”汉书⾼后纪“计犹豫未有所决”师古曰:“犹,兽名也。尔雅曰:‘犹如○,善登木。’此兽多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即恐有人且来害之,每豫上树,久之无人,然后敢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豫焉。一曰:陇西俗谓⽝子为犹。⽝随人行,每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候,故云犹豫也。”“犹豫”一作“犹与”史记吕后纪“犹与未决”索隐:“犹,猿类也,卬鼻长尾,多疑。”汉书霍光传“不忍犹与”注:“犹与,不决也。”又作“冘豫”后汉书窦武传注:“冘豫,不定也。”又⾼注吕览作“由与”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四之一)谓:“犹豫双声字,犹楚辞之言夷犹耳,非谓兽畏人而豫上树,亦非谓⽝子豫在人前。”二说均可通,王说为胜。此云若冬涉川者怯寒,若畏四邻者惧敌,犹兮与兮,迟回不进,盖因物而状其容如此。  俨若客,  严可均曰:河上、王弼“俨”下有“兮其”二字。  王昶曰:河上公作“俨兮其若客”王弼作“俨兮其若容”案“客”字与下文释、朴、⾕、浊等四字为韵,作“容”者非也。  陈柱曰:王弼本“客”作“容”罗振⽟云:“景福本作‘客’,景龙、英伦、御注诸本均作‘俨若客’。”柱按傅奕本亦作“俨若客”作“客”者是也。客、释为韵。作“容”者,因上文“強为之容”而误耳。  涣若将释,  严可均曰:河上、王弼作“涣兮若冰之将释”下三句皆有“兮”字。  罗振⽟曰:景龙、英伦、御注三本均作“涣若冰将释”  武內义雄曰:敦本“释”作“汋”谦之案:遂州本亦作“汋”  刘师培曰:文子上仁篇作“涣兮其若冰之”疑老子古本作“”“将释”二字,系后人旁记之词,校者用以代正文。  易顺鼎曰:考工记弓人注:“,读为醳。”山海经北山经曰:“,音悦怿之怿。”“醳”“怿”皆与“释”通…顾命“王不怿”马本作“不释”是其证也。“”音义与“释”同,故可通用。  蒋锡昌曰:说文:“释,解也。”“,⽔尽也。”冰可言解,而不可言⽔尽,谊固以“释”为长。然“释”古亦假“”为之。礼记月令“冰冻消释”释文:“释,本作。”是其例也。文子作“”者,假字;老子作“释”者,乃本字也。  敦若朴,混若浊,旷若⾕。  严可均曰:御注作“旷若⾕,浑若浊”河上作“旷兮其若⾕,浑兮其若浊”王弼与河上同“浑”字作“混”  王昶曰:邢州本作“混若朴,旷若⾕,混若浊”句法与此同;“敦”作“混”疑涉下文而误。  魏稼孙曰:“敦若朴”“朴”八见,惟“镇之”句,御注作“朴”余作“扑”严于“朴”、“朴虽小”、“之朴”三条,校“朴”“扑”字赘漏。按木旁隶字多借手,‮人唐‬行押更无一定,当着此最后一句,后校可省。  谦之案:“混”与“浑”同。御注、邢玄、庆、磻溪、楼正、室町、河上、顾、李道纯、范应元各本均作“浑”王念孙读书杂志卷九曰:“混、浑古同声。”  能浊以静之?徐清。  魏稼孙曰:碑皆以“”为“孰”御注“成之之”作“”余作“孰”严失校。  谦之案:古无“”字。“”说文作:“孰,食饪也。”礼记礼运:“然后饭腥而苴孰。”汉书严安传:“五⾕蕃孰。”“孰”、“”可通用,加“火”乃后起字。公羊隐元传:“王者孰谓?”论语:“孰不可忍也?”注:“谁也。”谁、孰亦一声之转。  毕沅曰:河上公作:“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或说作“止”者,与下“久”字为韵,当是也。  安以动之?徐生。  严可均曰:御注作“安以久”河上、王弼作“孰能安以久”大典作“孰能安以”无“久”字。  武內义雄曰:敦、景、遂三本并无二“孰能”字。  谦之案:此二句各本经文不同。傅本作:“孰能浊以澄靖之,而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范本上句少一“澄”字,下句同。广明本作:“孰能浊以静,动之以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以(“徐生”二字已泐)?”又“徐”字有宽舒迟缓之义。说文:“徐,缓也。”尔雅释天李注:“徐,舒也。”释地李注:“淮、海间其气宽舒,禀安徐,故曰徐。”“浊以静之,徐清”与“安以动之,徐生”为对文。吴澄曰:“浊者,动之时也,继之以静,则徐徐而清矣。安者,静之时也,静继以动,则徐徐而生矣。”  保此道者,不盈。  毕沅曰:⾼淮南子注云:“保,本或作服。”马叙伦曰:按庄本淮南道应训引“保”作“复”汪本引同此。文子守弱篇引作“服”伦谓“保”、“复”、“服”之、幽二类通假也。  蒋锡昌曰:保、复、服虽可通假,然应从庄本淮南作“复”说文:“复,往来也。”段注部曰:“返,还也。”“还,复也。”皆训往而仍来,是复与返还谊同。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反即返。“复此道者,不盈”犹言返此道者,不盈也。  夫唯不盈,能弊复成。  严可均曰:御注作“故能弊不新成”河上作“故能蔽不新成”大典作“故能敝不新成”按弼注“蔽,覆盖也”当与河上同。  洪颐烜曰:“故能蔽不新成”案“蔽”字与“新”对言之“蔽”即“敝”字。下文“弊则新”释文作“蔽”论语子罕“⾐敝缊袍”释文:“弊,本作敝。”庄子逍遥游篇“孰弊弊焉”释文:“司马本作蔽。”古字皆通用。  俞樾曰:“蔽”乃“敝”之假字。唐景龙碑作“弊”亦“敝”之假字。永乐大典正作“敝”“不新成”三字,景龙碑作“复成”二字。然淮南子道应篇引老子曰:“服此道者,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则古本如此。但今本无“而”字,于文义似未⾜耳。  易顺鼎曰:疑当作“故能蔽而新成。”“蔽”者“敝”之借字;“不”者“而”之误字也。“敝”与“新”对“能敝而新成”者,即二十二章所云“敝则新”与上文“能浊而清,能安而生”同意。淮南道应训作“故能蔽而不新成”可证古本原有“而”字“不”字殆后人肊加。文子十守篇作“是以蔽不新成”亦后人所改。诸本或作“而不成”者,或作“复成”者,皆不得其谊,而以意改之,不若以本书证本书之可据也。  谦之案:钱大昕曰:“‘故能蔽不新成’,石本作‘能弊复成’,远胜他本。”是也。傅本作“是以能敝而不成”脫一“新”字,与老子义相反。易说以“敝则新”证此文当作“故能蔽而新成”其说亦较俞樾“宁损蔽而不敢新鲜”之说为胜。如陈继儒老子隽,谓“能敝不新成者,不变不易,百年如一⽇矣”真迂腐之极。惟譣文“能蔽复成”当与上文“复此道者不盈”句相应,则“蔽而新成”不如景龙、遂州及李荣、司马光本作“蔽而复成”为更与老子义相合也明矣。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通、容韵(东部),川、邻韵(文、真通韵,川音舂)。客、释韵(鱼部,释,书⼊声),朴、⾕、浊韵(侯部,朴,旁木反,浊,宅木反)。清、生、盈、盈、成韵(耕部)。又奚侗、⾼本汉皆以客、释、朴、⾕、浊为一韵,姚文田以客、释为一韵(五昔⼊声),朴、⾕、浊为一韵(六屋⼊声)。⾼本汉“豫兮”作“懊兮”“懊”与“犹”韵“俨”与“涣”韵“敦”与“混”韵。俨、涣实际非韵。“客”一作“容”“释”又作“汋”作“”皆韵。又“孰能浊以静之,徐清”“静”上有“止”字,一作“澄”“止”与下“久”字为韵“澄”与下“清”字及生、盈、成为韵。又案此章碑本删去“兮”字,致失五千言楚声之妙,当以他本正之。谭献复堂⽇记(五)称:“易州石刻助语最少,论者以为近古。傅奕定本在石本前,语助最繁,疑皆失真,过犹不及。”正谓此也。顾炎武唐韵正卷五十二庚:“生”所庚切,当作所争。引老子:“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下相倾。”“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盈。夫惟不盈,故其蔽不新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右景龙碑本八十字,敦煌本注八十字(实七十九字),河上、王本九十七字,傅本九十八字,范本九十九字。河上本题“显德第十五”王本题“十五章”范本题“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uMUxS.cOm
上一章   道德经校释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道德经校释,历史小说道德经校释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必学课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道德经校释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