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佛说四十二章经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作者:佚名 | 书号:39915 时间:2017/9/8 字数:12475 |
上一章 出家证果 下一章 ( → ) | |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这是本经的第一章,说明沙门证阿罗汉果的程序,从这一章开始,以及后面所讲的到第四十二章,都是属于正宗分,即是本经所讲的主题。 “佛言”是文言文,由于本经是在汉代翻译的,跟现代的⽩话不太一样,以现代翻译的话,应该是“佛说”“言”就是说的意思,佛说或者佛云,等于儒家《论语》一开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子曰”孔子说;所以“佛言”就是佛说。 “辞亲”辞,就是辞别。亲,就是⽗⺟亲或亲戚朋友,为什么要辞亲,目的是要“出家”辞亲而出家,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说明: 一、辞别亲人,奉⽗⺟命出家: 征求⽗⺟允许:佛在世的时候,一个人想要出家,必须经过⽗⺟的同意,才可以出家;要是⽗⺟反对的话,释迦牟尼佛也不会接受他出家的。 ⽗⺟授命出家:儿女在⽗⺟的安排之下而出家的。好象我,就是奉⽗⺟之命,出自⺟亲的意思才出家的。这句话,你们听了或许会觉得好笑,却是事实。因为我九岁就出家了,试想,一个九岁的小孩,如果说:“我出家要了生脫死,要成佛作祖。”简直是讲大话,谁也不会相信的,对不对? 我的故乡是江苏泰州,那时家家奉佛,一眼看下去,就会看到好多的寺庙,正象在菲律滨,到处都是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在我家乡,信佛的人太多了,一个家庭,假如有三个孩子,一定会有一个出家的,所以,出家在我们家乡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我八岁那一年,生了一场大病,可能是得了伤寒症,发⾼烧,烧了几天几夜,在那个医药不发达的时代,我差不多就要一命呜呼了。当时,我⺟亲和姨⺟,就在观音菩萨面前发愿,说假使能够救回这个孩子一命的话,一定送他出家。所以我说我的出家是奉⽗⺟之命,这是我的出家因缘;不过,我能够出家,今天能够站在讲台上跟大家研究佛法,总算不辜负⺟亲和姨⺟的慈命,也认为走上出家这条路是非常正确的。 二、辞离亲族,以便断除累:家庭是一种拖累,往往障碍了我们道业的上进。我们要奉佛,想修学佛道,必须要远离家庭的恩爱,才能够一心一意地修学佛法、宏法利生。因此,出家一定要舍离所有的亲属。 关于“出家”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就是出离家庭,好象大家所看见的,离开了家庭,到寺庙过生活,负责佛事,修学佛法,就是出家。 广义:有出必有⼊,可以分为两种意思来说明: 出世俗家,⼊真谛家:就是出离了世俗之家,也是出“三界火宅之家”佛经中常常把三界看成为火宅,煎迫着我们,使我们痛苦万分。透过修行,我们的烦恼能够断除了,再也没有痛苦,不再受生死轮回,而进⼊殊胜的境界,那就是⼊了真空之家。 出五蕴家,⼊法⾝家:五蕴,就是⾊、受、想、行、识,它束缚着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流浪在生死苦海当中,经过了修持,我们不断地培植福德与智慧,滋润我们的法⾝,到了最后,断尽了一切烦恼,不再在苦海中生死浮沉了,这样,就是脫离了五蕴生死之家,而趋⼊法⾝之家。 狭义的出家,属于事相上的出家,我们修学佛法,最⾼的目标,是追求广义的出家,从理的修持上以期达到出离生死之家,获得大自在、大解脫。总而言之,只有事理圆融的出家,才是真正出了家。 出家,国中古时候有位径山禅师曾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你们不要以为出家是简单的事,真正做宰相,做大将军的,你叫他们把头发剃光了当和尚,他不一定办得到,这两句话,正说明了出家不是容易的事,宋朝仁宗皇帝,也认为出家是很难得的,他曾经感叹地说:“朕若得如此,千⾜与万⾜。”意思是:我现在虽然当皇帝了,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每天要为国家心,没有办法过清闲的⽇子,我要是能够出家的话,那真是千⾜万⾜了,可惜,我办不到,我真是不如出家人。 再说,清朝的顺治皇帝,曾经作了一首赞叹出家人的诗: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孟到处任君餐; ⻩金⽩⽟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这就是说天下所有的大丛林,大寺庙里面的饭,太多太多了,象南海普陀山的千人锅,一个大锅饭,是煮给成千位出家人在那里吃的,意思就是你只要出了家,走遍天下,吃饭都不成问题的。你只要有一个钵和一个放⽔的瓶子,穿上了袈裟,走尽天下,每个寺庙你都可以挂单和吃饭的,看看,多方便啊!你们出门,到那儿都要住旅馆,可是在陆大上,出家人无论跑到那个庙,那个庙都有饭给他吃的。啊!我认为做皇帝,虽然富有四海,拥有⻩金美⽟那些贵重的东西,但这些在我(顺治皇帝)的眼里,都不是贵重的,最贵重的是这件披在⾝上的袈裟,那是最困难,不容易披上的。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里面,以“四料简”的体裁,对出家说了四句话: 在家在家,出家在家; 在家出家,出家出家。 这是什么意思呢?莲池大师把出家分成为四种: 一、在家在家:就是你们在座的诸位,⾝体在家庭,心心念念的,也是家,时时离不了家。现在你们坐在这儿听经,可是还是想到家里儿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跑到那儿去了?但是,有一首流行歌曲叫“今天不回家”有些人的的确确“今天不回家”实在是要不得。做⽗亲,做⺟亲的,应该每天晚上都回家才好,要知道,既然是“在家在家”做一个在家人,一定要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二、出家在家:这是正式出了家,人虽然住在寺庙里面,穿着圆领方袍的僧服,过着出家人的生活,可是心却是放在俗家里面,常常想到家庭;或者专门经营世俗事业,甚至于做买卖,与世人争利;或者行动举止,与俗人无异,这样的出家,只是外表出家,內心并没有出家,实在没有多大意义。 三、在家出家:虽然外表没有剃光头,⾝上也未曾穿僧服,但是心心念念地想出家。佛教里面最有名的维摩居士,就是一位典型人物,他虽然是位居士,实在是位大菩萨,他是在家庭里面过出家生活的,所以在座诸位,假使能够在家庭里面,诚心奉佛,严持戒律,过出家人的生活,在家里面也就等于出家,这真是太伟大了。 四、出家出家:外表形式上剃光了头,穿着圆领方袍,是真的出家了;內心也非常清净,脫离家庭,一心一意地精进学佛,用功办道,这就是真正一个出家人,称为出家出家,出家,本来就应该做到这一点。 以上是莲池大师对出家的分类。 “识心达本”识,就是认识,是个动词,假使名词的话,叫做心意识,好象眼识、耳识、鼻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都是名词,这里是认识的识,对我们的心、本,应该有所认识。 要知道,世间的一切法(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佛教称为法),从何而来?佛经说:“一切唯心造。”“万法唯识。”可见心是个王,我们必须了解这个王。“达本”达,就是了达,或者通达,就是有所了解。本,指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出家?主要的是对自己本心的源头,对自己本来的面目,要有所认识。总而言之,就是对我们的本、真如佛要有所了解。 “解无为法”无为法是对有为法而说的,有为法,有所作为,所以是无常的,无为法,无所作为,如如不动的,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永远永远不会改变的,叫无为法,说得明⽩一点,就是真如、佛,所以经文说:“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我们辞别了亲人,出了家。出了家并不是吃睡觉,无所事事的,而是要修行用功,寻找自己本心的源头,我们本来的面目要把它认识清楚,把无为法,我们的真如佛找出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一个沙门,一个真正的出家人。 讲到沙门,沙门是什么意思呢?在印度,不单是佛教的出家人叫沙门,在当时的婆罗门教,以及其他九十六种外道,只要是宗教师,都称为沙门。不过,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是“释种沙门”也就是所有的比丘,叫沙门,翻成国中的意思是“勤息” 勤息两个字,把它分开说明⽩一点,勤,是勤修戒定慧;息,是息灭贪 痴。在积极方面,我们要用功,每天很精进地去修持戒定慧三学;在消极方面,我们要消灭內心贪 痴种种的烦恼。能够修持戒定慧,息灭贪 痴,就是真正的沙门了。 沙门,在佛经里面有好多好多的种类,据《瑜伽师地论》说,有四种沙门: 一、圣道沙门:这种出家人,解行都很殊胜,每天精进地钻研佛法,修行佛道,跟圣人一样地在用功,称为圣道沙门。 二、说道沙门:对于经教下过一番功夫,能够通达,而且经常讲经说法,度化众生,叫说道沙门。 三、活道沙门。活,就是生活,出了家做了出家人,以佛道维持自己的生活,好象一般替人家念经拜忏,接受供养的,就是属于活道沙门。 四、污道沙门:虽然出了家,名称叫沙门,但是破戒犯斋,出家人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去做,反而污辱了沙门的名称,污染了佛门,这就是污道沙门。 在律蔵中,也有四种沙门: 威仪沙门:这一种出家人的举止行动都能够如法如律,仪态庄严,具有摄服力,令人见了肃然起敬,称为威仪沙门。 形服沙门:外表形态、服装看起来都是出家人的样子,却没有出家人所应具有的素质,內涵,叫形服沙门。 名闻沙门:以名声远播,说起他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就是名闻沙门。 实行沙门:奉行佛法,严持戒律,尽出家人的本份,老实修行,处处显现出家人的气质,便是实行沙门。 那么,做了沙门应该怎么样呢?“常行二百五十戒”常常地修行二百五十条戒律。讲到戒,一般分为在家戒和出家戒,在家戒,好象在座诸位,要受戒的话,就是受五戒、八关斋戒;出家戒,象比丘就要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要受三百四十八戒,还有沙弥十戒,这是一般所说的戒条。 你要知道,本经的听众,它的当机众,都是出家人,假使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对在座诸位讲,就不会说是二百五十戒了,我们今天也有当机众,所以,我特别提出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做一个佛教徒,最起码应该守五戒。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琊、不妄语、不饮酒,是佛教的本戒条,比丘也好,比丘尼也好,沙弥(尼)也好,纵然受几百条戒,最本的,还是这五条戒。五戒是: 不杀生:爱惜生命,是每一个人的天,每个人都贪生怕死的,就是小小的蚊虫蚂蚁,你想要把它打死,它就会赶快逃,赶快飞。生命是最可贵的,所以佛教第一条戒不可以随便杀生,不但不可以杀人,连小动物都不可以杀死的。 不偷盗:讲到偷盗,佛学称为“不与取”人家送东西给我们,另当别论。要是人家的东西,不经过他的同意便随意拿过来,就犯了盗戒。人家的东西,偷偷地取得,叫做偷;用武力去抢,就是盗了。不管是暗中拿人家的东西,或者明目张胆地去抢劫人家的东西,在佛教里面,都是犯了第二条本大戒──偷盗。 不琊:是男女的行为,在家居士,正式的夫妇,为了传宗接代,行周公之礼,是正当的,佛并不反对,但既然有了家庭,有了夫妇关系,就不可以到外面“拈花惹草”或者“红杏出墙”不三不四地搞,就叫做琊,佛教是噤止的。 不妄语:妄语,就是随便说话骗人家,甚至于恶口骂人,都是不应该的。做一个正人君子,必须言而有信,讲出来的话,要很文雅的,那些耝话,不可以随便从我们的口中跳出来。 不饮酒:酒本⾝是没有罪过的,问题是酒喝多了就会,一个人失去了理智,往往为非作歹,什么坏事情都做得出来,所以酒是要噤止喝的。 关于五戒,依戒律说,前面四种是戒,它的本质就是有罪的,第五种酒,是遮戒,遮,就是停止、不可以。佛教讲五戒,完全是做人的道理。不但佛教讲五戒,儒家也是讲五戒的,只是名词换了一下,说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不杀生就是有仁慈心,不偷盗是很有义气的,既是要帮助人家,怎么可以随便拿取人家的东西呢?不琊就是遵守礼节,不妄语是言而有信,不饮酒,保持清醒的理智,不随便吃⿇醉神经的东西,所以儒家的五常,跟佛教的五戒是二而一,意思完全一样的。 因为经文讲到“常行二百五十戒”在座的都是在家菩萨,所以我把你们该遵守的介绍给大家。你们也许要说:“佛教一开口就要我们守戒,这些我们都不容易做到,还是不要持戒吧!”希望大家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佛告诉我们:五戒能够遵守一条,就有一条的功德,要是五条戒不能全部守,守四戒也好,守三条、两条或者一条都好。现在,我再为大家简单地讲一个守戒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打家劫舍的集团(好象此地常常抢行银、百万富翁的),为了抢劫,往往杀生害命,把人都杀死了。在这个強盗集团中,有一份子,因为能够守戒而保存了生命。做強盗还持戒,真是笑话,但事实的确如此。 这一个強盗,他家住在寺庙旁边,寺里有一位老和尚,常常为信徒授戒。有一天,这个強盗感到很有趣,也去看看老和尚。 “老和尚,我能不能受戒?” “可以。” 老和尚问他:“不杀生,你能够守吗?” 他一想,答:“办不到,我去抢劫的时候,人家不给,我就向他这么一刀呀!一定要杀生的。” “第二条,不偷盗…” “还得了,这是我的本行,我是专门抢劫人家的,这个更办不到了。” “第三不琊,你能守吗?” 要知道,好多強盗是财⾊两得的,既抢人家的东西,连人家的命都玩了,因此这強盗一听老和尚这么问,连忙头摇说: “我也不能办到!” “第四,不妄语,就是不能说谎话。” 他想想,说:“这个我要是能够忍一忍,可能办得到。” “第五,不饮酒,能守吗?” “这个不行,我们在抢劫之前之后,吃酒,是要壮胆和庆祝的,不能没有酒。” 所以,五戒的杀盗酒四条,他都做不到,他对老和尚说: “我假如要持戒的话,勉勉強強地守第四条不妄语还可以。” “好吧!你就守不妄语这一条戒,一定有功德,将来说不定能够使你转危为安,让你平安的。”老和尚慈祥地说。 有一天晚上,头头通知这个集团的成员,明天要到某村庄,向一家百万富翁下手,到时候,大家一定要准时来报到集合。 受戒的強盗,接到了这个命令,一定要去赴约。他想反正明天又可以分到一笔钱了,就赶快到市场去买鱼买⾁和酒,准备先吃喝了,再去下手。 当他提着酒⾁从菜市场回来,快到家的时候,碰到了他的叔叔。 “某人啊!你今天有什么喜事呀!要请客吗?” “没事情,还有两三天就要过年了,我一时⾼兴,去买点食品自己作乐。” 于是他回去煮啦,吃啦,突然想起老和尚的话,──其他四戒不能守,这条妄语戒,受了以后一定要遵守的,他说: “哎呀!糟糕了,我说是买回来自己作乐,今天没有什么事,晚上我假如去赴约的话,岂不就打妄语了吗?有罪过啊!” 他为了守戒,那天晚上决定不去赴约,吃了就睡大觉。 谁知道他们那个集团当晚去抢劫时发生了意外,因为大富人家有的是卫兵,极力抗御,把这些抢匪一网打尽,送往官府查办,最后全部砍头伏法,而这位守戒的仁兄,为了守不妄语戒,没有去参加这次的行动,结果保全了一条小命。 这就是能够持戒的功德。 我们再回头来说,二百五十戒是出家的比丘(象我这样的⾝份称为比丘)所受持的具⾜戒,也就是完全要遵守的戒条,有二百五十条。这二百五十条,共分成七类: 四波罗夷, 十三僧残, 二不定法, 一百二十舍堕, 四提舍尼, 百众学, 七灭诤法。总而言之,这是做一个比丘,应该遵守的戒条。譬如说杀盗妄四波罗夷,是本戒,通于在家,也就是出家与在家同样的最本戒条,其他的不是本戒。所以犯了戒,并不是每一条都同等重罪的,但是本精神是脉络相通的。在座除了心理法师是受比丘戒,应该遵守这二百五十条戒,你们都不必遵守,只要持五戒就可以了。再说,我们现在也不是专门研究戒律,只须大概了解一下就好了。 “进止清净”进,就是向前进;止,就是停止。也是我们⽇常生活当中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要合乎威仪,合乎戒律,能够这样做到,才可以保持⾝心的清净。总而言之,二百五十条戒也好,三百四十八条戒也好,或者是五戒、八戒,主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止恶行善”凡是坏的事情,绝对不可以去做,好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去做,这是我们持戒的本目的。 “为四真道行”四真,就是前面所讲的“四谛”─苦、集、灭、道四种真理,是作为沙门所修持的一种行门(功夫)。 “成阿罗汉”假使能够观察苦集灭道,修持到家了,最后就可以证到四果的阿罗汉。阿罗汉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梵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太多了,依《法华经论释》所说,阿罗汉含有十九种意义,不过,把它归纳起来有三种: 一、应供:阿罗汉是真正应该接受人天供养的圣者。 二、杀贼:贼,指烦恼贼,证到阿罗汉的圣果,已经把所有的烦恼都断尽了。 三、无生:阿罗汉既然断除了一切的烦恼,也断尽了一切染污的行为,这时候已经了生脫死,不会再来受生了,所以称为无生。 以前,我曾经讲过,比丘也有三个意思:乞士、怖魔、破恶。也可以说比丘属于因,阿罗汉属于果。在因地能够修持乞士的因,就可以证得应供的果;在比丘的因地能够怖魔,到了阿罗汉的果位,就可以杀灭烦恼贼;在比丘的因位能够断一切恶,到了阿罗汉的果位,便证得无生,所以比丘和阿罗汉的三种意义,可以相对待,有因果关系的。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成了阿罗汉果,就证得六种的神通。这六种神通,我简单地把它介绍一下: 一、天眼通:好象你现在看书,里面的字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那一边的东西,就看不到了。我们在房子里面,可以看到所有摆放着的东西,可是房子外面的,就看不到了,可见凡夫的视力是有限的。假如成为阿罗汉,证了天眼通,视野不受物质的障碍,就是几千几万里以外,都可以一目了然,所有的空间,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 二、天耳通:大的,响亮的声音我们听得到,可是小的就听不到了。在房屋里面的声音,我们听得到,但隔壁的声音就听不到了。假如证得了天耳通,不但大声听到,小的声音也听得到;人的声音可以听得到,那些小小的蚊虫蚂蚁在讲话,也同样听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在几千里、几万里以外的声音,都可以听到的,这是证得天耳通的效果。 三、神⾜通:或者称为如意通、神境通,证得这种功夫,就会有很多的变化,都是不可思议的。讲到神通变化,佛经中常常提到有十八种神变,譬如说在右胁可以出⽔,左胁可以出火;左边出⽔,右边出火;⾝上出⽔,⾝下出火;⾝下出⽔,⾝上出火等等,都是在变化的,证到阿罗汉就具有这样的功夫。还有,走在⽔上,和在平地行走一样的;走在地上好象在⽔中一样的,可以钻进去;也可以在空中自在地行、住、坐、卧,甚至把自己的⾝体遍満整个虚空,也可以由大变成很小,这十八种变化,经典中称为十八种神变,是神⾜通所具有的变化。 四、他心通:现在我们跟人家面对面,人家口里面讲什么,我们就听什么。有的人嘴里面讲的是这样,心里面想的又是另外一套,别人都不晓得他內心的意念是什么,但是,要是证了他心通,别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了如指掌,一看就知道了,这就是他心通的功夫。 凡夫所有的心理状态,证了他心通是可以知道的,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运用定的功夫,把心理活动停止了,那就什么通都用不上的。 现在,我讲一个短短的故事,证明要是停止了心理活动,他心通的功夫就起不了效用。 话说国中唐朝代宗皇帝的时候,突然从西天(印度)来了一位出家人,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不知道叫什么法名,不过,他的耳朵非常大,又对经律论三蔵都通达,因此称为“大耳三蔵” 当他见到代宗皇帝,说: “我有他心通,你不论想什么,我都知道的。” 皇帝一听,这还了得,不如把他介绍给国师慧忠法师,让他们相识吧! 两位大师见面以后,慧忠国师问大耳三蔵: “三蔵大师,听说你有他心通,是不是呀?” “不敢当。” 这个时候,慧忠国师心念一动,问大耳三蔵: “你看看,我现在在什么地方呀?” “你现在啊…哎呀,你是一国之师,是皇上的师⽗,怎么跑到四川去看『龙舟竞渡』呢?” 意思是说,你现在跟我讲话,为什么心不在焉地,已经跑到四川去看比赛龙船了。 “你知道我现在的心在什么地方吗?”国师又问。 大耳三蔵一看,说: “哎呀,我的国师啊,怎么你又跑到天津的桥上去看人家玩猴儿把戏啦?” 猴儿把戏,这是此地没有的,过去在陆大或湾台,有跑江湖的,让猴子穿上⾐服戴着帽子,当当当敲锣玩戏的。 慧忠国师又说:“那么你看,我的心现在又在什么地方呢?” 这时,大耳三蔵找来找去,竟不知慧忠国师的心在什么地方了。为什么?因为国师突然⼊定,心停止了活动。 可见一个人在心里无念的状态之下,是找不到的。所以他心通只有在心理活动的时候,才可以有效用,也就是说他心通在有定功的人⾝上,是用不上的。 这时,慧忠国师⾼声喝斥大耳三蔵: “你这个三蔵法师,现在的他心通到那儿去了,怎么找不到我的心呢?” 这一则公案,出自《传灯录》第五卷,你们可以翻开看看。 五、宿命通:证到宿命通,对于前生,以及多生多劫,甚至未来世的一切遭遇、成败,都能够了解。不但是对自己,连所有的众生前世一切的生活状态,都看得清清楚楚的,这就是宿命通。 六、漏尽通:漏,好象一个杯子可以盛⽔、盛茶,要是有了洞,⽔就盛不住,漏掉了。那么,我们人生为什么要漏到三界里面?就是一切的烦恼业障,因此,这里“漏”就是指烦恼,你假如能够断除一切的烦恼,就可以证到漏尽通。证到这种神通,生命就可以得到自由自在的大解脫。 经文中“飞行变化”就是刚才说到的十八种神变,属于神⾜通。 讲到变,就是转变;化,是把没有的变成为有,好象变魔术。几个月前,有一个外国的魔术团来表演,你看看:把整个人砍断了,好多没有的东西变成有了。一般的魔术家都可以变,假使我们修行,证到阿罗汉果,这种变化的功夫,是魔术家所望尘莫及的。 六种神通,除了最后的漏尽通,前面的五通,不只是阿罗汉,就是一般的神鬼、外道,有功夫的都可以证到前五通,只有漏尽通,象阿罗汉、佛、菩萨,已经证了果的,才可以证得。 “旷劫寿命”旷,很宽广的意思。劫,印度话叫劫波,形容时间很久远。旷劫寿命,就是长寿。就是说能够修持,有修定的功夫,得到生死自由,可以常住世间,寿命要长就有多长,要短就有多短。想要离开世间,马上就可以离开,要久住世间的时候,也可以住久一点。 证得阿罗汉果的人,他的生死自如,寿命长短也是自由的。佛在世的时候,很多阿罗汉都有这样的表现。譬如说,他希望赶快灭度,能够自⾝出三昧火,把自己的⾝体焚化;他假使要常住世间,好象释迦牟尼佛的一个弟子叫大迦叶的,还不想灭度,他发愿要等到当来下生的弥勒佛降生成道的时候,亲自把释迦牟尼佛的袈裟献给弥勒佛。因此,依佛教历史的记载,大迦叶现在还在⾜山⼊定,就是要等待弥勒菩萨出世成佛以后才圆寂的,──证了阿罗汉果位是有这样的功夫。 “住动天地”证了阿罗汉果,由于他有许许多多的修持和功德,能够在他住的地方,感动所有的神 ,这说明了阿罗汉的威德,是非常伟大的。 在小乘的果位,四果阿罗汉,已经证得无学位,前面的初果、二果、三果,称为有学位。还有,初果,称为见道,二、三果称为修道,这是小乘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修学的层次,有这些等级。 证得阿罗汉果位时,必定会说: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这是什么意思呢?阿罗汉在这一生当中,已经修持到了无学的地位,一切烦恼都断尽了,所有该修持的一切梵行都建立了,所应该办的工作,都已经办完了,不会再到三界六道中轮回受苦。 “次为阿那含”第二个是讲阿那含。阿那含也是印度话,翻成国中话叫做不来,或者不还,这是四果当中的第三果。什么叫做不来呢?就是修证到三果的境界,不会再到界(人间)来受生死了,所以称为不来。 “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阿那含是什么呢?当他寿命终了的时候,他的灵神,灵神就是一般世俗所讲的灵魂,佛教称为神识,或者阿赖耶识。唯识家在《八识规矩诵》中说它是“去后来先作主翁”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死的时候,它是最后离开⾝体的,而一个人来投生的时候,它第一个来⼊胎,因此说是去后来先作主人翁,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也就是这个神灵,我们平常所讲的灵魂。 不过,阿赖耶识和灵魂是有差别的。一般所谓的灵魂并不会改变,而阿赖耶识却是储蔵着我们从生到死,不断地造业所留下来的业种子。这些业种子如果碰到相应的因缘,就会再发芽结果,也就是感受报应。由于每个人所造的业不一样,千差万别的业种子储蔵在阿赖耶识里面,成的时候,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不同的阿赖耶识牵引了各种不一样的生命境遇,这是跟灵魂不同的地方。我在一开始就说过,本经是最早传译到国中来的,也是一部很古老的经典,当时为了适应国人的风情习俗,在翻译上也就随顺着国人的思想和语言了。 或许有的人会怀疑,一个人死了以后,他的神识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当然一个人上生天堂也好,下堕地狱也好,完全由他在世的时候所作所为来决定,因果是丝毫不慡的。人在世时,生命可以保持不坏,全靠寿、暖(气)、(第八阿赖耶)识,假使一口气不来,第八识离开了⾝体,于是⾝体变成冰冷的,这个时候就一命呜呼了。另一方面,断了气,并不是一了百了,我们的神识虽说已经离开了⾝体,却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躯壳,就象我们作客的,换了一家旅社。 在《杂宝蔵经》中,有一首偈,说明一个人断了气,可以依着⾝体的温暖,到最后在那一部份冷下来,决定死后到什么地方去投生,这首偈说: 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 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 “顶圣”假使一个人死的时候,⾝体所有的部份都冰冷了,最后头顶还有温度的话,他一定是出生在好的地方,一定是去成佛作祖,或者去西方了,所以叫“顶圣”“眼生天”假使是面部眼部最后离开的,将来会生到天上去。“人心”部心脏最后没有温度,一定再来做人的。“饿鬼腹”最后的温度是在腹部,将来是要做饿鬼的。“畜生膝盖离”要是温度是从膝盖离开,这个要堕⼊畜生道里面去。“地狱脚板出”整个⾝体都已经冰冷,最后一双脚还是很热,是最不好的,恐怕要堕落到地狱里面去了。这是《杂宝蔵经》中告诉我们,一个人死后会到什么地方去,可以作为参考。 阿那含(第三果),最后神识到那里去呢,是到十九天去,而后再修行,证得阿罗汉果。 依佛法讲:界、⾊界、无⾊界,共有二十八层天。界有六个天,⾊界分为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各有三天,四禅有九天,四禅四天向上的五个天,通称为“五不还天”又称“净居天”如果你们念诵《地蔵经》,或者其他经典的话,对这五个天的名称一定很悉的,就是: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究竟天。证得第三果阿那含的,神识就是到这五不还天去,然后再加功用行,修持禅定。而一般用功修持者,如果生到这五天来,也比较好用功,到了那里,就不会再来轮回生死了。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接着讲斯陀含,斯陀含,翻译成国中话,称为一来,这是第二果。他死后再到人间来受一次生死,就可以证成阿罗汉果。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须陀洹,是印度话,翻译成国中话称为“预流”或称为“⼊流”这是初果。为什么称预流?他已是预⼊圣者之流了,但是和儒家所说的圣者并不相同,他是已经超越了人天的圣人。因此,证到初果,就不会再堕⼊三恶道去了,等于考上了大学,已经取得了⼊学的资格,只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进,一定可以获得学位的,所以称为预⼊圣人之流。不过,须陀洹还要经过七次生死,才证得阿罗汉果。但是,他跟一般的凡夫也不一样,凡夫在六道轮回里面,初果须陀洹只是到人间天上来修行,不会再到三途里面去了。 以上所讲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是小乘的四个果位,它必须经过修学证悟,到了什么阶段,证得什么样的果位,断了多少的烦恼。佛学中有所谓“见惑”和“思惑”就是对事理两方面所有的烦恼,都把它给断除了,一步一步的,才能够证得。所以,证了四果,不是容易的,而是有层次地慢慢修持。 “爱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我们出家的目的,就是要修持、证果,但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能够把爱断除。爱,就是情爱,,就是贪。能够把情爱和贪断除,才能够免除生死之苦。说个譬喻,好象我们的四肢──两只手和两只脚,假如用刀把它斩下来,就不能动了。虽然现在科学发达,发生了车祸、意外,手脚断了,马上就可以把它驳接上去,或者装上义肢,但是在古时候,佛在世时医疗是很原始的,所以作这样的譬喻。四肢断了,就是没有用了。“不复用之”起不了作用了。意思是说,我们要出家、要证果,首先必须把情爱和贪,所谓“财⾊名食睡”这许许多多的烦恼,望都断了,才能够证果,不然,由爱而造业润生,招感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那里能够解脫、自在,证得圣果呢? 在座的诸位虽然没有出家,当然也没有想到要证果。但是,我们学佛,希望有所受用;心地能够获得清净,最低限度,对于人生的这许多望、情爱,必须多少能够减轻一些,我们的⾝心才能够轻安,自在! uMUxS.cOm |
上一章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佛说四十二章经,历史小说佛说四十二章经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佚名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佛说四十二章经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