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佛说四十二章经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作者:佚名 书号:39915  时间:2017/9/8  字数:12746 
上一章   辗转获胜    下一章 ( → )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完具难。六既具,生‮国中‬难。既生‮国中‬,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佛在这里讲了九个难。佛讲“人离恶道,得为人难”做个人是不容易的。

  【释】第三十六章是说人⾝难得,‮国中‬难生,善知识难遇,佛法、佛世难值,这种种的难。

  “佛言,人离恶道”:人能离开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得为人难”:出生做人,这是不容易的。佛住世时,曾经用手抓了一把土,问所有的弟子说:现在我手掌里的土多呢?还是大地上的土多?所有的弟子答复说:当然是佛手掌上的土少,大地的土多。佛就说:堕落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后,能再来做人的,就像我手掌上的土这么少,而不能得到人⾝的三恶道众生,就像大地土那么多。由此可证明,人能离三恶道来做人,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所以说,得为人难。

  佛曾经就这么讲过,他说:“你看看,是我这手里的土多,还是这个大地的土多?”大家就说:“当然大地土多了,那简直没法成比例。”佛说:“得人⾝就这么难。”很多众生都在三恶道里轮回了,我们能得到人⾝真是太不容易太不容易了!佛还曾经讲过,说:“你看看我指甲里,这里还有土,是这个土多还是手里的土多?”“当然是指甲里的土少。”佛说:“修道人就像手指里那个土,更少了。”

  【释】“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能得到人⾝,这已经很难了。但是不做女人而做男人,这更是难,这是按照喜做男人的人来说的。你想要做男人不容易做到,那么做女人难不难呢?也不容易的。你喜做女人,一定保证自己能做女人,也是不容易的,因为这是没有把握的。做男做女自己都没有把握,没有主权,不能说我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这也是很不容易的。

  宣化上人在这里讲得很明确,我们虽然是做男人,做了一些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得到男⾝,这是非常难的。但是你想做女人,你想自己说了算,做男做女都难,你说了不算。做人,你都说了不算,你想在哪条道上走,你说的也不算。因为什么呢?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妄想,最起码,我们应该不造业,做善事。就这点,我们都是很难做到,所以你本就控制不了。何况我们想得到男⾝,想得到女⾝,更具体地来说,那就非常难了,自己没有主动权。

  【释】“既得为男”你既然得到男子⾝,或者得到女子⾝。这里不要单单说做男的,因为有的人也喜做女的。但是要六完具也不容易,六就是眼、耳、鼻、⾆、⾝、意。有的做人,没有眼睛,眼睛瞎了,是个盲人;有的做人,是个聋子,耳坏了;有的做人,鼻子很不通气的,虽然有鼻子,也像没有鼻子似的。⾆是尝味的,或说话的,而有的人不会说话,也不能知道味道,这叫⾆坏了。有的⾝坏了,如半⾝不遂,不能动弹。有的人则意不⾜,不会想东西,什么也不懂。这都是六不完具。六不完具是很容易的,而六完具则很难,所以说“六完具难”

  这个也确实是这样。别的不说,我们有个鼻子,都觉得通气,但它里面得鼻炎了,有的是副鼻窦炎,只能用嘴气,那气味也闻不到,什么也闻不到,有鼻子只能搁那摆着,还得脑袋疼。你有个鼻子,它就这样。所以说,想让六完具、具备,而且能好使,都很难的。

  那眼睛,有的是瞎子,叫人一看着就生起不⾼兴的心,因为啥呢?有很多瞎子都是前生给人指错路、谤佛谤法所造成的这种因果。害人,最后得出来这种果报。因为六不具,一看就能看出他自己过去造的业,也有的是现世现报。

  过去我那鼻子就是这样,老不通气,学佛以后,这鼻子比以前強多了,确实通气了,通气不少。过去遭那罪,只能用口呼昅,想痛痛快快地呼昅,那很难,记忆力也减退。那时候都想做手术,这学佛后就好多了,也不用做手术了。

  看来要六完具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盲、聋、哑,你说他多难。想看,看不见;他那心里想的事情,想说话,说不出来,想表达,表达不出来。还有一些意不具⾜的,脑子不好使,想什么问题,它就不好使。那手就揸着,往后‮劲使‬,都掰着手,像得那个菗风病似的,就揸着手。做什么事情,比如那个锅在那敞开着,他就是瞅着也不去盖,你说:“你去盖上。”哦,这才知道去盖,脑子就是反应不过来那个劲,就是不具⾜。挨说、叫人瞧不起,那是常有的事情,想改变这种状态,就是不好使。这意不会分析问题,不能做正常的事情,确实是一种果报。想六完备,眼、耳、鼻、⾆、⾝、意都能起到作用,也是非常难的。

  【释】“六既具”六也完具不缺了,眼睛像个眼睛,耳朵像个耳朵。不会耳朵长得像眼睛,眼睛长得像耳朵;或者嘴巴长得像眼睛,眼睛像个嘴巴,这都是不配合。或者七、八家子搬到一起去了——眼睛、耳朵、鼻子、口,都长在一起,没有分开,它们愿意合伙,开了一个合伙的公司。眼睛、耳朵、鼻子、口,都长在一起,你说这难看不难看呢?但是也没有法子。

  宣化上人讲得很有道理。头两天别人给我打了个电话,她说:“师⽗,你看看你穿的那个⾐服,你不能换一件啊?你穿的那个⾐服和我脸上长的疙瘩一样,叫人看了以后就心里难受。”这个居士脸上有很多疙瘩,她自己觉得很难看,说“你穿的那⾐服和我脸上长的疙瘩一样,叫人看了心里都很难受。”

  后来我是那么给她答的,我说:“你看,你脸上长这么些疙瘩,但没人找你⿇烦哪。”她乐了,是,从来没有人找她⿇烦,她就⾼兴了。我那⾐服的事就不用说了,也没人找我⿇烦,是不是?但是,如果人的眼、耳、鼻、口都长在一起,怎么看也不像回事,这是非常难看的,而且不光难看,最后也没法使唤。

  【释】虽然这六具备了,可是“生‮国中‬难”就是生在‮央中‬大国,也是很难的。以‮国中‬为中心来讲,南方人叫蛮子,北方人叫狄人,东方人叫夷人,西方人叫戎人,即南蛮、北狄、东夷、西戎。这是在‮国中‬本土內,分为四个边地,叫边地下。生在‮央中‬大国的中间是不容易的,所以说“生‮国中‬难”

  这也确实如此。因为边地荒无人烟,而且文化、思想各方面都不发达,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住那,按过去来讲,大部分都是流配发放到那个地方,或直接就生在那个地方,想得到更多的修行,遇到佛法就特别难。佛也讲过,咱们內地受具⾜戒得具备十师,边地只要五师就可以了,因为啥呢?你想凑⾜十师,恐怕非常难非常难,佛给开缘,没有办法的事。所以说生在‮国中‬特别难。因为它人烟密集,另外文化也比较发达,佛法也特别兴盛,弘法的也比较多,所以容易成就。

  (编者注:这里的‮国中‬不是指我们所说的‮国中‬,而是指佛法兴盛的‮央中‬地区,即使是偏僻之地,佛法兴盛,也可以称为佛法的‮国中‬。即使是经济繁荣的地方,如果没有佛法,也是边地。)

  【释】“既生‮国中‬”既然生在‮央中‬大国了。“值佛世难”又能遇到佛出世,也是很难的。“既值佛世”既然遇到佛在世了,这时候“遇道者难”你再能够遇到善知识,道者就是善知识。遇到有道的人,你自己也能够随着修行,这也是很不容易的。

  这就更难了,遇佛住世,这个确实是难。我们都是想成佛,我们才觉悟,等我们想学佛了,佛又不在世了。佛在世的时候,我们又在造业,还不知道上哪去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呢,所以说遇佛住世特别难。多少万年才有一尊佛住世,所以说非常难。而且即使你生在佛住世的时候,你又“遇道者难”你别看你值佛住世,有时候你想修道也很难。过去有个叫什么城东老⺟,和佛的出生的年月⽇时间都一样,她就不信佛。你看,什么因缘都具⾜,但她就不信佛。所以有时候值佛在世,他也不听不闻。

  我对这个有体会。过去家乡有个庙——楞严寺,不能说一天走一遍吧,也得经常从那走,走的次数太多了,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上庙里去一趟。去看看庙里什么样,那和尚是什么样,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出家,我连想也没有想过,从来没有想过。虽然也没有诽谤——现在也暗自庆幸没有去诽谤,对出家人有什么想法,没有这种事,但从来也没有想过他们在做什么。就眼睛看着,天天搁那走,就像没有那回事似的,所以说想修道难。

  特别是遇到善知识难。当信佛以后,人家说需要有个师⽗,这时候才想起要有师⽗。上哪去找师⽗?那时候就想去找个师⽗,要是不好的,心里也不认可;要是好的,自己也没有修行,找个好师⽗,能行吗?这时候就觉得特别难,就想皈依个师⽗都非常难的。那时候我这心还⾼,想找一个好师⽗,但又不知道什么叫好师⽗,什么标准也不知道。

  后来我就想出一个办法来,我说:不管找师⽗怎么个找法,我先放生,先把这个事做了再说。放生既然是修行的一步,我先做这个事情吧。那时候不能说是天天放生,也是经常放生。计划要放多少生,刚开始是买几条鱼放一放,后来就觉得少,再买几十条;几十条少,买上百条,就不断地去放生。

  那天正好应该圆満了,到中午圆満,就是自己原先定的小目标达到了,还觉得⾼兴。我寻思:今天好不容易把这个放生放圆満了。在没信佛之前,你想做点善事也是非常难的,那时候做一点善事就觉得⾼兴。现在一看是微不⾜道了,但是那个时候想培养点善,也是难的,那都是勉強。特别是自己去做,也没有人告诉我放生的问题,说:“你应该放生,学佛应该放生。”没有人告诉,自己就觉得应该这么做,就去做。

  等到中午刚放完,回去吃中午饭,就有人找我来了,说:“你既然想认师⽗,我也不够做你的师⽗。”他是个居士,说:“我是不够做你的师⽗,这么地吧,你认我师⽗为师⽗,你看这样好不好?”当时给我乐得,心里像开了花。他说:“你看,我师⽗就是上体下清老和尚。”当时心里,哎呀,别提多⾼兴了,赶紧吃完饭就过去了,去认师⽗。

  一认师⽗,我也不会说什么,搁那老老实实一坐。师⽗说:“我也不收徒弟,你认我⼲吗呀?”我一听,得了,我别吱声,就在这等着吧,反正这个事早晚能成。因为我心里有数,早晨还有点小的善境界,再加上放生,自己心里还安慰的。后来老和尚就勉強同意了,一看,这个徒弟虽然不咋地吧,但心诚,就这么同意了。哎呀,当时那种心情,这下可有了靠山了。信佛有了大的靠山,等到有了师⽗,就像有了具体的靠山似的,那是心里说不出来的那种愉快,觉得走道也飘飘然。后来也光知道好,还不敢跟别人说,怕人家笑话我。

  后来就跟别人说过。有个人说:“你看看,我给你找了个师⽗。”都想帮我找师⽗,说:“按你那个意思,你想认哪个师⽗好呢?”这个人跟我讲,他有点他的主意,他想叫我认他师⽗为师⽗,他师⽗也很了不起。后来我就说了,我说:“有师⽗了。”他说:“哪个是你师⽗?”把他紧张得够呛,还生怕我认错了。我说:“是上体下清老和尚。”哎呀,把他乐坏了,他说:“哎呀,太好了!本来我想叫你认我师⽗为师⽗,没想到你认了这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就是我师⽗常称赞的那个师⽗,那比我的想法还好。”这就替我⾼兴。我这心里就更⾼兴了。

  因为遇到一个善知识是非常难的,遇一个好师⽗并不是要师⽗的名声,关键是他能指导你修行。刚开始我们并不知道,现在知道了,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去选择一个师⽗。因为刚学佛的时候,你对师⽗甚至没法去选择,怎么去选择?也不太懂。再说,人家收不收你,你也不知道;人家究竟修得怎么样,你也不知道,什么情况都不清楚。现在看着就是冒蒙去碰了,实际上它不是这样,就是你善具不具⾜的问题。

  那时候遇到师⽗,刚开始还没觉得怎么地,虽然自己很喜,有了靠山,但具体的修行这方面,师⽗那时候就给我讲了怎样去参话头。第一个就讲怎么参话头,你照这么样去做就完事了。我觉得师⽗讲得很实在,正符合我心。我也不懂得什么法门不法门,什么念佛、参话头、还是修密,我都不懂,师⽗怎么告诉,我就怎么去做。后来我就认真做,所以就给自己打下了一点基础。就是说,别看是皈依师,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你这一念走得对或错,那太重要了!(编者注:上妙下祥法师最初学佛时,从上体下清老和尚受三皈,并依止修行。)

  特别是我们出家,能够遇到善知识那就更难,那简直就像什么呢?就像一个瞎乌⻳在大海里不断地游,大海很大,正好遇到那么一个木头,这个木头有个孔。你就算能遇着木头,也不见得有孔啊,而遇到这个木头,它脑袋正好就能从那个孔里钻过去。就这么难,千劫万劫的难,所以说不容易。因为你这一生就在这里了,这一生就算投胎了,这特别的难,难得等你事后想起来都后怕。

  那时刚开始还没觉得什么,等后来你慢慢地遇到难处的时候,互相一对比的时候,或是明⽩事情的时候,就知道投⾝一个师⽗那是非常难的,非常难!主要是他能引导你修行佛法。如果能够遇到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他对佛法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样的话,你就能随着修行,自己就有了得道的保证。否则的话,你就要费很大的周折,甚至这一生就⽩瞎了,过去了。

  【释】“既得遇道”既然你遇到佛法,明⽩修道的法门了。“兴信心难”你能生出信心来,也是不容易的。你遇着道,但不修行,不生信心,这和没有遇着是一样的。

  有的人皈依以后、信佛以后,他并不是为了修行,有时候是为了一个名。不修行,他就不会生起信心,信心和修行是一致的。有了想修行的信心,这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然学佛,但是他不修行。所谓的学佛,只是走马观花,而且没有认真地去对待这个问题,他觉得这就是:大家都这么做,我也那么做。你不知道,我们信佛了,那有多难,太难了!这一生能信佛,那就是我们解决人生问题的第一步开始,那简直是千难万难。

  我们既然知道自己有了自己的归宿,知道应该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生起大信心。特别是遇到师⽗,那更要生起大信心。我那时候就有一种什么感觉?既然我知道信佛,我什么都満⾜了,満⾜得没法说;等遇到师⽗了以后,那心里就更没法说。等到剃度了,又能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剃度师的时候,那就更不用去说了,那心里就不知道怎么来表示这种感谢的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没有什么可求的了,什么都可以放弃了。

  如果不生信心,这和没遇着善知识是一样的,所以一定要生信心。就是要修道,就是要了脫生死,就是要顺着师⽗指的道毫不怀疑地往前走,这叫信心。你别再三考虑的,那就完了,那样你修道很难。我刚信佛的时候,师⽗告诉我:你现在啥也不用学,你就参话头。我心里当时很⾼兴,因为啥呢?师⽗说你什么都不用学,正符合我,因为我什么都不会啊。师⽗这一句话正満我的愿,它符合我那种不会的心理。

  我那时本也不懂什么叫参话头,也不知道啊。什么参话头、念佛…我也不懂,连念佛这个事都不知道,怎么个念法也不知道,就没听说过,但是信心具⾜。师⽗告诉我参话头,告诉我啥我都得去做,你告诉我念佛我就得去念佛,你告诉我参话头我就参话头,你告诉我修密我就会去修密。我那时只有一种决心、信心,在师⽗指导之后,这一下子就往前走了。

  那时候就开始参,成天参,那参得最后坐不知道坐,站不知道站。坐不知道坐着,坐那本就没有想到自己在那坐着,不知道;等想到自己坐的时候,一念动起来了“哦!应该站起来回去了。”刚知道应该站起来回去了,又忘了,站起来⼲吗?脑子里又什么也没有了。就是参到那种程度。那时候那信心,也不管它今后参到什么程度,不知道,有时候就是走道也参,就是用功。

  有一回就差点惹出个大⿇烦事情。那天走到‮安公‬局那后院,看到这一段没有人,自己就开始用功了,闭着眼睛就开始往前走,走走走…光顾用功去了,最后走那就停住了。自己清醒,睁开眼睛一看“哎呀,走到一个汽车的跟前了。”那汽车上除了司机,可能坐了四个人,都非常严肃,一动不动,就像那个雕像似的、木头似的,也不瞅我,就全瞅着前方,司机也在那瞅着。他们都是‮安公‬局的,都穿着便⾐。

  我那个手可能就差一扁指就贴在汽车那盖上了,都走到那了。人家车搁那停着,我差一点就要碰上去,就那种程度。再加上这几个人像木头一样,就在那一动不动,眼珠也不动。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况,就像军阀的部队似的,那眼睛都不转动的,就全都是那种状态,连司机都是那种状态。我就抬眼睛扫了一眼,那时候脑袋还没转过来是‮安公‬局的。

  我说:怎么办呢?遇到车,我是直接过去,还是给他们让路?学佛人谦虚嘛,就往后退了一步,把头一低就完事了。因为啥?遇到车我很想绕过去就完事了,我不理你,搁前面就过去了。后来又觉得有点不太礼貌,就这么轻轻地动了这么一念,于是就在旁边站着。这看大门的有武警,就把大门开开了,那正好是它后院,这个车就过去了。它过去了,那我就低头,还是继续走吧,人家过去了,我也走。等我快要过去的时候,看大门的这两个武警就发出一种狂笑,突然,哈哈哈…就这么一种大笑。就把他开心得,就好像看了这么一场戏“遇到的这个人怎么这样式的。”把他笑得,给我听着也是有点意思。

  当时我那个心里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但对他来讲,简直就是遇到天下奇闻,天下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演出了这么一场戏,但是自己还没有多大反应“你看看这,有什么可笑的?”自己还责备自己:“你这人真傻,还给让一步,你绕过去就完事了呗!”

  就是说,具备这种信心是很难的,因为你过去也不懂得。有时候不懂,自己要是没看过书,少生点知见,信心还能清净一些,要不这个信心就很难生起来。看完书了,等明⽩一点,师⽗一讲,心里老是乒乓犟:“这不对,那不对,你讲得太简单了,你讲的那个我都做过了。”所以说生起信心难。生信心得有清净心,是完全听从的,没有疑问,怎么告诉怎么做,那是非常难的。

  【释】“既兴信心”你生信心了,可是“发菩提心难”你想要依法修行也不容易,信是信了,好像很多人,相信佛法,但叫他修行,他不修行。不要说旁的,就是戒一香烟也舍不得、放不下。所以说虽有信心,但发菩提心不易,不能依法修行。

  这个更难,发菩提心更难。我们说的那个发菩提心都是嘴上所发的,在佛前叨咕叨咕:“我要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不知道。说完了“我要发菩提心”剩下就是佛的事情了“反正我是说了发菩提心,你菩提心什么时候来,那是你的事情,反正我已经发愿了。”他说这就叫发愿。体清老和尚说这叫“牙疼咒”说:“你这么说叫牙疼咒,你只是安慰安慰你自己的心,并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真正的菩提心是自发的,自动生起来的那个心,那个清净心才是菩提心,那才叫发菩提心。这个太难了,但是能不能做到呢?是能做到的。我们想发菩提心,首先就得严格持戒。像宣化上人讲了:你连一香烟都舍不掉,还想发菩提心,你能发吗?你不肯改正自己的⽑病,是不可能发菩提心的。

  想发菩提心,第一条,就把自己能知道的⽑病习气都要统统地去掉,毫不留情的。就是已经跟了自己多生的习气,也得去掉。比如说爱菗烟,那毫不留情的,一点也没有犹豫的。说“我保留几颗”没有那个事。或是“我再少菗点”那都不行,一点都不用合计,马上就得戒掉,绝对不能再用。何况酒,也是这样。不光是这个,女人啊,什么东西你都得一下就放掉。信佛了,我就不跟这些东西来往了,得有这种决心。过去爱占小便宜,公家的东西都当成是自己的,随便拿。信佛了就得彻底地变模样,一点都不用合计。

  过去,单位的东西我可以随便给人。因为我管药,经手‮物药‬多,谁来要几片药,随便给,人情哪,是不是?就是这些事。从那以后,再也不肯做这种破坏集体利益的事情了,最后难到什么程度呢?你有时候求人家,人家跟你要点东西,你就得给人家。就是不求,有时候人家找到你头上,你都得给。我那时候也不给,你说什么也不给。有人打着院长的名义来跟我要东西,那我也不给,后来把那人气得直跺脚“你这人咋这样?”那也不给,不管怎么样,就是不给你。

  但是有的人就是你不给不行,非跟你要“你得给!”最后实在说不过他怎么办?那行,你拿走,然后我自己掏钱,我再补上。那没办法啊,那怎么办?就得这么补。有的或是借走了,我要是要不回来,就自己花钱补上。最后我寻思:反正就那点工资,补吧,往前补。

  后来,收款的人就发现这个事情,不等别人跟我要药,那收款的就把那人给招呼过去了。有人跟我要药,他说:“你赶紧过来,那个大夫你过来,你别跟他要药,你跟他要完,他都自己花钱补上了,你别跟他要!他有多少钱?那都补很多了!”他给你大量宣传,说:“我这有药,我给你。”他替你解决问题,你想都想不到的事情,而且那个人还能理解,这真不可思议。

  所以说,你想发菩提心,就得在戒上下功夫,你把你的⽑病和习气都要改下去。过去愿意拧着腿坐着,到哪都喜拧着腿来歇歇腿,最后就为了改这个腿,那就改了长时间。吃饭的时候坐在桌前,就把腿放好了,板板正正的。爱看报纸,爱看书,只要没有文字,那就吃不下饭。那怎么办?也得放下,不能看。最后,一张报纸搁那,可能搁了很长一段时间,不是一个月就是半个月吧,总共就看清楚一个题目,就那一段的报导光看清一个题目。你就得控制,就算瞅着它,都不能去瞅那个字,不去看。那里报导什么內容,不知道。天天在那吃饭,就天天克服自己。

  就是什么习气你都得去改,而且把它变得清净以后,严格持戒了以后,心里还得想把正气留给人间。那时候也不懂得发菩提心,就觉得这么做为了什么?有时候自己也问自己。后来自己就给自己下了一个定义:我就想把这个正气留给人间,我就算这么死也心甘情愿。那个时候就发这么个心,不懂得发菩提心,就想把正气留给人间。后来发来发去,就这样,这时候你不定哪天就会发菩提心。还得会用功,用无为功,你这样才能发菩提心。

  就是说,菩提心只有严格持戒以后,而且不为自己着想了,在这个基础上,这个菩提心才会自然的生起来,它自然就起来了。那个发菩提心,那是遍虚空、満法界的,心里那是说不出来的那种微妙,自己融化在整个法界里,不再为自己着想了,没有自己的位置,只有一个:想把自己所有的一生,包括自己的⾝体、生命、想法…所有的作为都要布施出去,布施给所有的众生。就像地蔵王菩萨似的,让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所以那个菩提心不是我们所想的,嘴说发就发的,你必须通过各种的修行,才能把这个菩提心发起来。你发起这个菩提心,它不会退的,而且你到关键的时候它都能顶得住。不是说,要你命的时候,你就:“得了,我不行了,我得退道了。”它没有那个。越困难它越坚強,而且越清净,还有正知正见。所以我们要发这种菩提心。

  关于发菩提心的方法,简单说了一点。这里面还有很多更妙的东西,只有你发菩提心的时候,才会体会到的。你得用功,你不用功,菩提心是发不起来的。眼睛像贼似的,六到处放逸,东瞧瞧西看看,你那菩提心就发不起来。一面要发菩提心,一面不用功,那都不好使的。还得用功,还得持戒,而且还得严格持,不是一般严,要非常严!一点都不能马虎,那都得控制自己,你才有这个机会。

  所以说,虽说有信心,但发菩提心不容易,不能依法去修行。你有菩提心,你才知道依法;没有菩提心,你法在哪呀?是不是?虽然讲了很多方法,但是你并没有真正地依法去修行,是不是?因为你心里没有法。说:“我有法呀。”你那“法”是文字,不是法,因为菩提心才是法,依菩提心而修行,那才是正确的道路。你修的那都是什么?都是那种方法,没有从心里发,你是从表面往里‮劲使‬,人家那个是从里面往外‮劲使‬,它能一样吗?它不一样。

  所以说,你发了菩提心才能依法修行,这是很重要的,它就有主动了。而且这种心,你所有的修行都回到这个菩提心里,菩提心又支配着你所有的活动,你每一样的活动都是你的菩提心的体现,你所有的活动又回到了这个菩提心里,你说你多自在,始终是不离这个。

  用心也会用,也知道这个事物对和错,能判断出来,应该怎么去做。否则的话,我们虽然表面上去努力了,做了一点事情,但是遇到⿇烦的时候,就不知道怎么做了,拐弯了“这应该怎么办呢?上哪去?怎么做?这对还是不对?”不知道了,自己没有判断能力。而且就算表面做得很相似,但是你的內心不是,內心想的不是无我,不是想到所有的众生,而想的是“我”“我怎么的,如何如何…”还是在自私那一部分上,或是小我那一部分上。所以说,来了事情的时候,你不会处理。

  他什么时候能把自己的东西舍掉呢?而且非常愉快地放下自己的知见呢?他为什么做不到呢?就是因为这个菩提心没有发起来。如果发起菩提心,他对一切的行为都不在乎,能克服“我”不再往“我”上发展了。所以发菩提心很重要,有了菩提心,才能够种下成佛的种子,你不种下这个种子不行。所以说我们应该发菩提心,而且时时要发,常常要发。怎么发?我们就得从严格持戒做起,从严格修行做起,决不能有半点懈怠。

  过去,我在行道的时候,比如前面有一滩⽔,正好挡了我的道,我的脚就往⽔里走,不能有半点犹豫,为了发菩提心哪。当时不知道什么叫发菩提心,也不懂,但知道修道就得这么“直心是道场”那时候还没看《楞严经》,就觉得自己这个心老拐弯,应该直,这才是正确的,不能像世间人那样。

  原先遇到一个大坑,倒不太深,能没脚脖子吧。那里由于长时间不⼲,都臭了,在道边都能闻着臭味,一般的人都是从两侧走,我也走过。一走到那块,那脚刚要往里一伸,它就拐弯了,它自动就拐,不信你试验试验,那脚会自动拐弯。你就算不想拐弯,你说:“我想从这走过去。”到时候那习自动就拐了。哎呀,当时那个心里就生起那种痛苦,我觉得我没有直心,没有这种决心,所以说是很痛苦很痛苦的。

  最后就得硬往里踩,往里走,那也不行,这终归不是主动的,是不是?不行!当下次走到那块,还是一点不犹豫地进去,当你脚进里以后,还想往回拔呢,那不行。第二步都不能犹豫,说:站那块停一停,第二步迈还是不迈?那都是不允许想的,马上就得迈。最后鞋都灌进臭泥、臭⽔了,那还得往里走。那里面是冰凉的,很难受的,那也得走。还不知道里面会遇到什么东西,那也走。也不怕别人看,就那么硬走,硬走过这一段路程。

  就是走出去了,也不是说很愉快的,不像我们想象的:“我走完了就很愉快,哎呀,我可算走过来了。”也不是,很难受,难受的不是别的,难受的是自己那个想法,怎么这么愚蠢,这么点事情都做不到,何况还修行佛法?这么点困难都克服不了,都舍不去自己的这点贪,都放不下,还想修行佛法,那可能吗?那个时候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说,那就得硬走,反复地克服这个困难。所以你想依法去修行,就得不怕困难,什么都不能怕,往前走。

  【释】虽然菩提心难发,你也发了。可是“无修无证难”:你能到修无所修,证无所证,所作已办,不受后有,那也是不容易的。无修无证,就是已经修完证得了,所以不需要再修了。好像人吃了饭,不需要再吃了;或是睡觉睡够了,不需要再睡了。按照小乘来讲,无修无证就是修到无学位,已经证得四果阿罗汉了;若按大乘来讲,即已证得佛果,上无佛道可求,下无众生可度,这就是无修无证,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说,修行若是不明⽩佛法,就没办法;若是懂得佛法,就要赶紧努力修行。

  我们没有这个菩提心,是不会达到无修无证的。因为啥呢?你的用心都在有修有证之中,不会达到这个无为。如果有了菩提心,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要开悟,要明心见,往无修无证去走。所作已办,那时候心里才坦然,不再想了,世间的事情确实已经断掉了,没有再想的意义,而且应该得到的已经得到了,他已经把世间所有的东西都化成道了。而我们不是,世间所有的东西还是世间的东西,所以道就不现前。你只有把世间的想法都放掉,才会达到这个往道上会。

  这个无修无证,在小乘来讲,那是证得四果阿罗汉。大乘也有无修无证,即已证得佛果,就是上无佛道可求,下无众生可度。这种地步,那确实是很了不得的。它不像世间的说法,说“这个人得活到老修到老”它也不是这种说法。虽然我们的修行时间很长,但修学佛法确实有一个无修无证的时候,真正地明⽩真理了,內外一致了,那是很自在的。无修无证,那简直像虚空一样,那太自在了。这是很不容易的,确实不容易;但不容易,不是不能得。虽然现在是末法时期,末法时期亿万人修道,很难有一个人能得道的,但不是不能得,是难得。佛在世的时候也难得,也不那么容易得的,但比现在来说要容易得,这都是相对来说。

  我们对自己的修道一定要有决心,佛果就搁那搁着,就看我们取不取。它并没有名额限制,说:“我今天在世上就发出五个名额,这个世间我就允许五个人成道,多一个人我也不要。”它没有这个限制,只要你符合标准,这个果就是你的。也不在于你年龄的大和小、老和少,你别看他小,小也能得;你别看他老,老也能得;那年轻的,年轻的也能得。它没有老少之分,它只看我们是否正确地修行。

  修行过程中还要耐住这种枯燥,要长期地磨炼,就在心上下功夫,就在念头上下功夫,就完事了,总有一天会很快地达到彼岸,所以大家要有信心。无修无证,就是修而不修,证无所证,该证到的你都证到了,该修的你都完成了,就这么厉害,所以说太好了。所以大家要努力修行,这是很重要的。

  这是第三十六章“辗转获胜”就是不断地,一步一步地,通过得人⾝难,得到人⾝了,又去女即男难,又六完具难,而且还生‮国中‬难,还有值佛世难。虽然佛现在不在世,但是佛说了:“毗尼住世,就是佛住世。”有了戒律就等于佛在住世一样,这是一回事,所以我们应该生起喜心。我们现在能够抓住戒律这一条,就等于佛在住世一样。

  “毗尼住世,如我住世”是一样的,佛这么讲的。我们要把佛请到哪去呢?请到我们心里去,而不是佛是佛,我们是我们,应该把佛请到我们心里去。如果我们心里充満了戒律,并把我们自己化成戒律,那我们才是真正的请佛住世。不是“佛在那住世,我是我,那有佛,我去拜佛”那你离佛还有十万八千里。而是要按照佛的教导去做,按照戒律去做,你把你的毗尼、沙弥戒都要背好,而且都要学好,能够确实去做。

  我们这里有很多不错的,很多我都没看到的,还有…不提了,因为好的东西一提就太多。有的人打扫厕所,用手去撮那些东西,或垫什么的,那都是非常难得的。就这么修行,早晚有一天会成就的。确实难得,大家都很辛苦,我觉得大家都有成佛的希望,咱们大家共同努力,希望能够早成佛道。

  这是三十六章,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

  上回讲到第三十六章“辗转获胜”我们上回讲到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不好发的。一旦发起来非常殊胜,非常好,而且我们就不容易退道了,这个外魔就侵不进来。你不发菩提心,外魔随时随地都要进来的,你“家”关不严实不行。有了菩提心,一切魔都会转化的。我们有了菩提心,会进一步地认识到无修无证,会达到这个目的。无修无证,这是个了不起的事情。佛法不像世间法,没完没了,佛法是可以修到究竟的,达到无修无证就是佛果了。修到佛果,我们就彻底地了脫生死。而世间法是永远没有期的,永远在生死轮回中。要想懂得佛法,就得赶快修行!

  我们下面讲第三十七章“念戒近道”这个很关键。 uMuxS.cOm
上一章   佛说四十二章经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佛说四十二章经,历史小说佛说四十二章经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佚名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佛说四十二章经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