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作者:黄仁宇 书号:42272  时间:2017/9/29  字数:19700 
上一章   第一部 自己的浴室(2)    下一章 ( → )
  印度与缅甸

  在1942年,‮国中‬派遣了一支远征军去缅甸,是由第五军和第六军组成的,这是蒋介石所能调度的最好军队,但结局十分凄惨。刚开始中‮军国‬队和英军发生争执,延误了⼊缅的时间,等到进⼊缅甸时,一切已经太迟了。打仗的时间少,撤退的时间多。⽇军在盟军后方实施大规模的迂回包围战术,中‮军国‬队和英军只好忙着撤退。新二十二师和新三十八师发现自己的退路被敌军切断,于是烧掉卡车,焚毁辎重,企图在雨季穿越陌生的那迦山(NagaHills),到达西北边的印度阿萨密省。但是只有少数人到达终点,其中有一位是‮国美‬将军,名字是史迪威。

  又经过一番争执后,决定设立一支新部队,就是‮国中‬驻印军。新二十二师和新三十八师的残余人马,在印度心脏地带比哈尔省(Bihar)的蓝伽重新整军。英军负责粮食和⾐服等后勤事务,美军负责供应战略物资及提供训练。飞机运送来整补的中‮军国‬队,不只要強化两个受损的师,还要成立第三个师,此外还有三个野战炮兵团、两个工兵团、数个坦克营、以及运输与通讯单位。三个步兵师组成新一军,由中将郑洞国率领,接受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的管辖。

  在不幸的缅甸第一次战役中,蒋介石犯了一次很可惜的错误。他任命史迪威为中‮军国‬队的总指挥,却没有充分授权。这次任命多多少少出于外的考量,以为史迪威会満意这样的头衔,因此军队补给将不虞匮乏,而且史迪威还代表第三方的势力,可以和英军维持较好的关系,保障‮国中‬的权益。但是,一方面遵行中‮军国‬队的传统,一方面也出于个人的习惯,蒋介石从来不曾放弃直接指挥属下的权力,并没有透过总指挥来传达。这样无异于以国家元首来执行军事否决权。在过去,由于‮国中‬将领背景迥异,军人的来源十分复杂,这种做法有其必要。但是这种暧昧不明的运作手法,却起史迪威很深的怨恨,他觉得自己被“出卖”了。1942年舂天,史迪威想在缅甸集结大军,他的‮国中‬属下却看到英军逃离,暴露中‮军国‬队侧翼,⽇军快速冲向后方,想形成陷阱,因此属下无意充当英雄。⾼阶指挥官要不就忽略孤单的‮国美‬将军,要不就吼回去,史迪威不曾忘却这次屈辱。他建立驻印军时,决定算清两笔账:一是必须在被迫撤军的同一地区打败⽇军,二是必须在实质上成为中‮军国‬队的统帅。为达成第二项目标,他将第一次战役中的资深中‮军国‬官全逐出蓝伽。选择新一军的指挥官,这一度成为重庆⾼阶将领的话题。

  在国民的军队中,个人情是很重要的。⾝为下级军官的我,常在司令部进进出出,因为凭着推荐信函,我得以拜访将军,被他们接见。基本上来说,军政部并没有能力处理所有的人事公文,也不可能提供后勤支持,安排所有的运输事宜,因此必须容忍我们不按正规的举动。军方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实施一套严苛的升等制度。我们全受限于从军校毕业的⽇期,除非学长升官,否则轮不到自己,在⾼层就比较有弹。在打造国民军队及铲除军阀的初期,蒋介石对军阶的授予不可能太严苛,不过,这并不代表资历不受重视。此外,⾼阶军官的內在向心力,是由一个非常小的团体间亲如手⾜的关系凝聚而成的,那就是⻩埔军校早期的教官与学生,成都‮央中‬军校不过是其延伸。

  中‮军国‬队的创造,可以说比时代早一步。军队和社会缺乏联系,就像异物飘浮其上。其间的危险之处在于,资深⾼阶将领占据同一地区太久,就会想透过个人关系和军队的资金建立与该省的关系,这就是军阀的起源。对⽇抗战时,国民军队仍然需要若⼲旧军阀的协助。但国民无意培养新军阀。“⻩埔系”所以赫赫有名,要归诸于环境,尤其是⻩埔第一期,学生校长蒋介石亲自挑选,六个月的训练也由委员长亲自督导。毕业后,这一批不到五百名的学生并没有全部担任军官,有些不过是班长,不到一年,许多人死于战事。他们对国民的忠贞奉献,成为人尽皆知的特⾊。郑洞国就是⻩埔一期生。

  此时的郑洞国看起来內向保守、温文儒雅,但很少有人知道,年轻时的他曾带领士兵冲锋陷阵,攻城掠地。他行动缓慢稳重,不能免于安逸舒适的惑,休闲时喜下跳棋。西方并不悉他的名声,但他在‮国中‬将领之间以谦逊知名。他从来不曾邀功,听任长官和同僚决定游戏规则。他对部下很是慷慨,放手让他们行事,总是替他们说话。蒋介石派他去统率新一军时,似乎找到在史迪威手下做事的适合人选。

  数年后,我担任郑洞国的副官,有机会更加了解他。他的长处在于坚忍不拔。他是昆仑关一役的英雄,对我解说在1939年冬季时,如何从⽇军手中攻下这个⾼地。当时两边人马对峙已久,双方都筋疲力竭。他统领的荣一师,前线上只剩下四五百人,包括他自己和三个团长在內。敌军之所以没有歼灭他们,是因为他们自⾝情况也很糟。这时我方补充了一师,带来进攻的命令。两团人马从师的所在位置奋力进攻,但损伤惨重。参谋长舒适存少将判断昆仑关会被攻陷。他对了。我军发起另一波攻势,剩下的两三百名士兵成功攻顶,此役存活的⽇军并不多。

  舒将军也是新一军在蓝伽的参谋长。郑将军不愿浪费他的才华,后来推荐他担任别的职务。郑将军提到他时,总是说好话“像舒适存这样的人可以算是成的。”这时我已经知道,对郑来说,成是很⾼的赞语。舒将军不是⻩埔的毕业生,他毕业自省立军校(校案:应指各省的武备学堂或讲武堂一类的学校),因此只好在国民军队中从不起眼的职位做起,慢慢往上爬。在他晋升到目前的地位前,坎坷不断。他的军队曾经溃败,他被迫逃生。有一次他受军法审判,被判死刑,虽然撤退是前线的事,他并没有下命令。他终究被赦免,有机会戴罪立功,继续他的军旅生涯,并没有因为运气不好或委屈而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郑将军把舒的失败经历视为良好的资历,这点必须站在国民军中的观点才能了解。众所公认的是,在特定时点中,任何军官都可能时运不济。通过考验后,舒仍然勇往直前,证明自己⾝经百战,可以成为优秀的将领。

  在金钱的诚实方面,我和郑将军意见不同。国民管理军队的方式是,在缺乏军队的地区,军政部会给当地的⾼阶将领一大笔整数的金钱,让他们自行解决问题。因此,资金运用的诚实与否,其间分际就很模糊,有时差异不过是程度上而已。然而,我还是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看法,表达下级军官的意见,指出⾼阶军官贪污腐化。“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郑将军会轻轻斥责我。他为他的一个长官辩护,说这位前⻩埔军校的教官“几乎无米可炊”这段话当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郑将军要说的是,虽然该将领表面上经手很多钱,但他必须养活部下,其中有的失业,有的家有急难,还要尽种种特殊义务,剩下的金额不⾜让全家维持差強人意的生活⽔准。就这个特殊案例来看,我没有被说服。不过将军言语直率,让我从新的角度出发,来看待⾼级将领的生活及挣扎。我开始了解,在国民的军队中,没有人有太多的行动自由。一旦成为⾼级将领,就必须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能做想做的事。你无法顺自己的心愿,将想要的军官网罗成部下。更糟的是,你必须将不想要的人纳⼊属下,有些甚至是你想踢掉的人。

  我多次受惠于郑将军的亲切善意。我们在重庆时,他让司机把车停在山脚下,自己走上一百英尺的泥泞路,到我们家的简陋小屋探视我⺟亲,后来他要夫人致赠三万法币(约十八美元)。但更重要的是,郑将军让我自由发挥,我可以做许多不符合军事传统的事。例如,看到很多将军从我们面前走过,我不是依官阶向他们行礼,而是随我自己对各个将军的敬意而定。“⻩参谋,”将军有一次提醒我“最近你在⾼阶将领前的态度不是很好。瞧你窝在沙发上的样子。”他接着说,如果我不是在他手下做事,我会大大惹祸,这倒是真的。抗战胜利后,我们在东北,他推荐我去‮国美‬进修,我担心可能过了期限。他说不用担心,两天后国防部长⽩崇禧会来,他会对他提这件事。他说到做到,不过后来我们才发现,本没有必要,原来野战部队的期限已经延后。

  郑在东北时,接到最糟的任务。他攻下长舂,奉命守城,时间几达三年。他的司令部仿如北大荒中的孤岛。在最后数星期,在连小机场都没有的情况下,军队奋力守城。共产军队以⾼炮围城,封杀空投物资的任何可能。他的两位将领投降。司令部拼命打了半天仗,最后只得败降,但将军坚持绝对不投降,最后被共产军队俘虏。多年来我不知他的下落“文化大⾰命”结束后,他的照片刊登在《‮国中‬画报》上。图片说明‮华中‬
‮民人‬共和国称他为“爱国人士”我深感欣慰。

  但这是后话。在1943年2月,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去他在重庆的旅舍客房见他,谈了数分钟。在我们飞往印度时,我被派到他的营区当参谋,官拜上尉。在我和总指挥之间,有无数的层级。那时我们本不在乎总指挥是谁。我们先遣部队有十八个军官,都很年轻,才二十多岁,只有于上校例外,他是师级以上的副官,年龄约三十五岁上下。当时能够走访外国是很大的震撼。在四个小时的飞行途中,我们看到⽩雪覆盖的山头,最后总算看到印度。当C47开始降低⾼度时,布拉马普特拉河的风貌完整呈现眼前。大河漫延无边,直通天际,之间必定有无数的⽔道、小岛与沙洲。我们一度只能见到沙和⽔,倾斜在机翼尾侧,沐浴在温暖的光之下,景观真是动人。即使到了现在,我仍然觉得,这样的景⾊只适宜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闪亮耀眼的彩⾊画页中。

  我们早已得知,印度这个国家拥有无限的大自然魅力,但却非常肮脏。这样的描写并没错,不过同样的说法也可以用在其他亚洲国家,包括‮国中‬在內。印度中部的⼲燥气候对我反而是新鲜事。到了晚上,繁星密布,整个苍穹显得更深邃,想必已发许许多多诗人和小说家的想象力,难怪会诞生神圣牧羊人和转世马车夫的传说。印度人使用⾊彩的能力,也同样昅引住我们。在‮国中‬,绝大部分的人穿蓝⾐服。庙宇的柱子总是涂上一层特别的红漆,称作“朱砂红”除此之外,街道上并没有太多⾊彩。在印度,颜⾊的组合喧闹放纵,绿配紫,橘⾊滚蓝紫边,再穿揷金⾊条纹,即使是农妇,照样穿得多彩多姿。另外一件我们觉得奇怪的事,就是当地人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头上。在‮国中‬,较轻的东西用肩扛,重物也是用肩扛。在印度,⽔罐和轻巧的提篮用头顶,盒子和箱子也是用头顶。

  在我们到达不久前,印度人才发起“退出印度”运动,让英国人很是尴尬。因此,我们在蓝伽营地时,英军谨慎观察我们,担心民族主义旺盛的‮国中‬人会有新的举动,重新点燃当地人的民族主义情。其实,这个顾虑是多余的。我们唯一接触的印度人,就是在营区流浪、⽩天时睡在树下的民阶层。我们才到达,军中的厨师就立刻雇用他们。懒散的厨子让他们整理厨房,洗碗盘,用剩菜当工资。从此以后,依照印度教的正统习俗,我们已经里里外外被民污染,毫无翻⾝的可能。在军营的裁店中,偶尔可以看见服饰奇丽的印度妇女,但她们看都不看我们一眼。

  多年后,我读到西方作家写的文章,指出在训练营中,我们多么感享有物质上的福利。这话既对也错。最満意的当属战地军官。排长和连长不用再担心士兵会脫逃,他们都吃穿暖,⾝体健康。军官不可能像我在云南时一样烦恼:当时一名士兵眼睛发炎,第二天整排士兵的眼睛也跟着红肿,泪眼婆娑;脚上的坏疽永远好不了,因为雨天时必须不断踩在泥泞路上。⾐着方面,我们配发到印度式的陆军制服。后勤部队的军官会定期收走穿旧的制服,送到营本部,换取新⾐。

  对我们来说,食物就不甚精彩了。经历过云南的军旅生涯后,我实在不该这么说。不过营养不等于美味,饮食无聊乏味,晚餐绝对不值得期待。任何人只要连续三个月吃⽩饭配腌牛⾁丝,就可能了解我的意思。制服也让我们显得很可笑,衬衫上的纽扣是橡胶做的,子上则是铝扣。奇怪的是,子上没有扣环,带无从安放。靴子和袜子永远大上很多号。因此,为了美观和舒适起见,我们开始自掏包,去买量⾝订做的制服。对我们的卢比津贴而言,这是不小的开支。我们也把橡胶处理过的单拿到裁店,改成‮国中‬式的军便帽,再别上国民的大齿轮徽章。理论上,这些橡胶单似乎应改装成南美式的大斗篷或吊,以利丛林作战,改成帽子既未经过核准,更在史迪威将军的噤令之內。不过,防⽔的军便帽十分有用,不久后史迪威自己也戴了一顶。他战时的照片正可证明,他违反自己颁布的命令。

  在我们抵达蓝伽的头两星期,我们无法分辨‮国美‬人和英国人有何不同,他们都是穿着卡其军服的⽩种人。但到达营地已好几个月的老兵,却对我们的无知很是愤慨。“你们为什么看不出差别呢?”‮国美‬人的卡其军服比较闪亮,甚至连士兵的制服都上过浆,熨得服服帖帖。更不要说中士的臂章尖端朝上,不像英军的臂章翻转向下。英国士兵比较耝野,⾐服总是皱成一团,和我们没有多大差别。很多英国兵二头肌上刺着刺青,更常讲脏话。邻近蓝溪(Ranchi)的歌舞杂耍厅总是挤満了英国兵,一名肥胖的⽩种妇女扭着臋部唱“喔,我的战舰”时,士兵哄堂大笑。‮国美‬人比较喜把钱花在休假上,去加尔各答和大吉岭。最大的不同是,‮国美‬大兵的薪⽔是英国兵的四五倍。

  我们和驻印军的英军参谋团军官混后,他们邀我们吃晚餐。我们才开始了解到,我们的盟友之间简直有天壤之别。英‮军国‬官彼此以军阶相称,但只到上尉为止。中尉是“先生”而士兵则是“其他层级”共同的友人是“老兄”他们对每件事都有正确的应对进退之道。如果我们觉得吃东西很难不发出声音,正可以向他们学习,因为他们可以让最‮硬坚‬的食物在口中溶化,同时保持一派从容的态度。他们说的英语也不一样。他们紧抿着嘴说出:“我也这么觉得”(AyeSirp波oseSoo)时,和我们在电影上听到的很不相同,和其他层级及‮国美‬大兵的英语也不一样。

  我不知道是否是自己的自卑心态作祟。在蓝伽,我的军阶多少有些尴尬。只有英军参谋团门口的印度卫兵,会用前后一致的态度表示重视。他们总是向我敬礼,而且夸张用力地举起手臂,因此手停在印度头巾边缘时,还不时晃动。但在军营另一边的‮国美‬卫兵,只会瞪着我⾐领上的徽章瞧,仿佛是不可解的谜。他会让我进去,但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敬礼,所以我也默默走进去。有一天,我原先预期受到同样的对待,却发现站岗的卫兵换了。他突然立正敬礼。由于事出突然,我毫无准备。偶尔会有‮国美‬兵走近我,指着我的徽章说:“嗨,老兄,你是什么官阶?上尉吗?”(Hey,man,wot’syoorank,lootennit?)

  ‮国美‬人对蓝伽的训练课程很引以为傲。同样地,要看从哪一面来看。就基本的战略而言,他们的授课內容和我们在军校所学只有小小的差异。基本上来说,我想无论是哪一国家,所有军校內教的陆地作战战术,都有相同的来源,其中德国人的贡献不少。如果你翻开美军、⽇本皇军或国民军队的步兵典,你会发现有许多相同的章节,甚至词汇用语都是相同的。我们所欠缺的,正是典所提的构成现代战争的要素。

  美军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正是战略物资,不只是因为其充分,还包括他们用有系统的方式去处理。许多我的军官同袍都充分善用此一良机,去上坦克驾驶课程及野战炮兵训练。由于我在总部服役,我错过了这类机会,但我至少参加汽车班,学习如何驾驶卡车。在当时的‮国中‬,即使脚踏车都很少见,没有人知道如何开车。蓝伽驾驶课程开放给中‮军国‬官时,有些上校就和年轻的中尉一样热心学习。我们的课程是由一名‮国美‬下士督导,一些‮国中‬兵充当助理教练。课程一早就开始,持续到下午,接连好几天。最有趣的课程是倒车,大概有三十部两吨半重的卡车排在一英里长的场地中,一起倒车时彼此间隔很近。课程结束后,每个人的脖子都很僵硬。

  另外一项刺的事,是骑兵营中的阿拉伯马穿过果园。这些马⾝⾼腿长,骑着奔驰在成排的果树间,别有一番滋味。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马都被驯服得妥妥帖帖,有时仍然野未改。有一次一名中士(事实上还是驯马师)被摔出马鞍外,但他的一只靴子太大,卡在马镫上。他被马拖着跑,马更加惊慌,甩不开骑士,决定跑回马厩。马跳过一个木篱,不幸的中士一头撞在横木上,头颅因此破裂。这次意外对我们多少有些吓阻作用,至少持续了一阵子。

  我们和‮国美‬下层军官的关系或许还算和睦,但和上层就没有机会称得上満意。首先,整个国民深信,‮国中‬事务只能以‮国中‬人的方式来处理,西方人永远不可能了解个中因由,甚至也没有必要加以解释。这样的态度大错特错。即使我花了一些时间才想通,我还是要说,‮国中‬并没有如此神秘。国民的所有问题在于,它打算动员过时的农业社会,打一场现代的战争。‮国中‬的军队需要现代工业的支持,但事实上在我们背后的,只有村落单位的庞大集结。我们的上层组织,无论是民间或军方,有许多漏洞和罅隙,必须以私人关系及非常手段去填补。要用这样的解释让不耐烦的‮国美‬人同情,的确令人存疑。但是,如果不去解释,我们所暴露出的弱点只会招惹所有的道德谴责。任何外国观察家都可以说,我们贪污无能。我们愈想遮掩,情况就愈糟。我们似乎明知故犯,恶习难改,种种恶行包括攀亲拉故、浪费物资、侵占资金、搞关系及明目张胆地偏心。更糟的是,我们还全盘接受,认为这些是必要的罪恶。

  同样地,我们对‮国美‬人的观念也很奇特。我们认为英国人对自己人很绅士,对其他人就不然。我们相信‮国美‬人又大方又天真。所谓的天真,就是没有被破坏的纯真,这是一种好的特质,但这又是错误的想法。‮国美‬让我们开走全新的吉普车,又提供汽油及零件,的确很好,但目的绝不在于展现他们如何大方慷慨。我们这两国是在联合对抗共同敌人。战略物资的运用,是为了赢得战争。当时‮国美‬的考量在于让‮国中‬持续应战,因为如果‮国中‬阵线一垮,‮国美‬所花的战争代价会更大。我们如果缺乏实力,也很难和‮国美‬盟友涉。但是如果以为他们撒战略物资给我们,是出于慈善的目的,可就是不切实的期待。

  至于我们必须接触的‮国美‬⾼阶军官,既不大方也不天真。他们很清楚我们对他们的刻板印象,因此决定反其道而行。他们也感觉到,‮国美‬
‮府政‬对我们太大方,他们忠于‮国美‬纳税人,因此随时准备对我们严苛。而且,天真并不是‮国美‬的美德,在外上,天真的人可能送出一项优势,却没有要求对方回馈,这种做法几乎等于无能。像史迪威及其助手等‮国中‬老手,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对任何想占他们便宜的‮国中‬人,他们随时等着要让这些人失望。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是盟友,但每一方都盘算着对方的弱点。

  史迪威将军和⾝边军官的心态,可以形容成“戈登情结”军事史家可能觉得,被指派到‮国中‬来的‮国美‬将领多少有些自我牺牲,因为他们错过在欧洲上演的“大戏”这种说法值得讨论,因为即使奉派到别处,他们也必须赢过同胞,以求实现自己的野心。然而,对职业军人来说,‮国中‬仍具备相当特殊的昅引力。不管传说是真是假,‮国中‬似乎有丰富的未开发资源,如果加以妥善运用,可以帮助这些将军取得名声及财富。事实上,这些资源可能对全球规模的战争贡献良多,却只花‮国美‬微不⾜道的成本,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方面。

  ‮国中‬农人是好士兵的素材,这样的想法由来已久。他们坚忍不拔,刻苦耐劳,愿意服从,情开朗,有自树一格的勇敢风格,却仍然够聪明,可以昅收基本的军事技术。他们所需要的就是领导,而对外国人来说,我们永远不可能产生领导人。对和蒋介石涉的‮国美‬将领来说,这正是绝佳机会,可以用租借的物质来换取在‮国中‬的领导权。

  戈登(CharlesGeorgeGordon)是英军少校。他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就在1863年加⼊中‮军国‬队,他旗下的四千名‮国中‬兵穿着西方军服,配备西方武器,军官都是欧洲人。镇庒太平天国时,戈登的部队扮演相当重要的角⾊。从此他被称为“‮国中‬人戈登”八十年后,史迪威将驻缅军视为他的“小成本军队”有一天会“扩大到相当的规模”他想以同样方式再造历史。

  在第一次缅甸战役时,史迪威将军无法发挥‮国中‬部队总指挥的功能,原因就在于他缺乏可以指挥的幕僚。在蓝伽,他靠巧妙的手法来加以弥补。我们到达营地后不久,发现将军的总部——所谓的“指挥部”——不过是枚硬币,一头印着“‮国美‬”另一头印着“‮华中‬民国”大致而言,这是史迪威‮国中‬—缅甸—印度剧场的印度办公室,隶属‮国美‬管辖。但由于史迪威也是‮国中‬驻印军的总指挥,他同时要动用‮国美‬及驻印军的幕僚时,不必有额外的授权。因此,其中各式各样军阶的军官,大多数不曾去过‮国中‬,不会说中文,也不悉‮国中‬事务,但全担任国民军队中的指挥及幕僚工作。他们所需要的,不过是不同的文具,以便从一国换到另一国去服务。在实务上,在重庆的军政部送来许多军官,担任史迪威的幕僚。除非这些人靠个人的努力,让自己对‮国美‬人有用,尤其主要是口译及笔译方面,否则不如将这趟印度之旅视为研究印度文或梵文的大好机会。没有人会向他们请教军务。

  史迪威将军去重庆时,由他的参谋长柏德诺(HaydonBoatner)准将掌理指挥部。在郑洞国的参谋长舒适存到达后不久,柏德诺派了一辆橄榄褐⾊的轿车来,让新的部队长使用。新二十二师提供一位司机给我们。次⽇,司机打开引擎盖检查引擎时,昅引了一群好奇的观众,因为没有人能分辨汽化器和帮浦的不同,也无法解释风扇如何连接电力系统。司机于是大大炫耀了一番,我们都大为佩服。对旁观者来说,我们正嘻嘻哈哈在拆解车子。柏德诺将军正是其中之一,他刚好经过,看到我们,当时却什么也没说。

  不久后,舒将军坐着这辆轿车到指挥部去做礼貌拜会,受到柏德诺将军热诚的接待。然而,等到舒将军起⾝道别时,表情严肃的柏德诺说,他必须走回去,因为汽车已被收回,重归指挥部管辖,随后会补送备忘录说明这件事。

  我们的参谋长就此结束礼貌拜会,之后走了一英里路回到营区,既感震惊又觉得被羞辱。正如柏德诺所言,美方送来备忘录,提到为显示对新司令官的善意,指挥部送来轿车,方便他的使用。不过,由于轿车显然并没有得到妥当的照顾,因此车辆必须送回美方的车库。舒因此回了一封道歉函,解释那一天早上发生的事。这时柏德诺将军态度才软化,让轿车回到我们的总部。这事件落幕后,舒将军召集我们,念出他和柏德诺的往返信函。这时郑洞国都还没有到印度。

  数天后,我们首度得知,新一军的总部没有指挥权。我们的总指挥郑将军只要负责维持‮国中‬部队的军纪即可。他不只负责三个步兵师的纪律,连所有支持单位也包括在內。指挥部送来一份备忘录,明确告诉我们这一点,而且说,我们已经有太多军官,不能再要求从‮国中‬空运更多军官来。直到今天,我仍然无法理解,是谁和‮国美‬达成协议,让我们的总指挥毫无指挥权,只能充当宪兵司令,而总司令部也只能充当军法官的办公室。郑将军很不赞成,我们也有同感,不过,所有的意见与抗议全部无效。后来指挥部让郑将军带来第二批军官,是他从以前统率的第八军之中菗调而来的。但在指挥权方面,美方立场坚定,绝无退让余地。郑将军于印度及缅甸执勤时,唯一可以有效指挥的军队,只不过是一整排由中尉统领的卫兵。第二次缅甸之役开打时,‮国中‬兵投⼊战场,事先都没有通知他。起先,指挥部的先遣司令部直接下令给各团及各营,后来战事扩大,命令才下到师长级。命令都以英文下达,而且都打了字。‮国美‬人有一套联络官和口译人员的联络网,遍布中‮军国‬队中,可下达营这一级。我们都是透过下层单位,间接知道指挥部的指令。

  在《史迪威文件》(StilwellPapers)中,郑洞国被形容成“那个⽩痴”这位尖酸刻薄的‮国美‬将军所以达成这样的结论,和某一事件大有关系。郑洞国在蓝伽安顿后,两个师的师长都邀请他去校阅军队。我们先去新二十二师。他们选给将军骑坐的马很是⾼大,但却不太习惯‮国中‬号角声。号角手在军队第一列前方大吹号角,声音又大又响,正对着领头的这匹马。它眼睛突出,忽然跳了起来,将新的部队长摔在地上,一只短靴还甩在空中。我们全都吓呆了,全场悄无声息,将军努力站起来,穿上靴子,再度骑上马。执勤的营长派了一名士兵来,抓牢马鞍,让马继续走在部队前方。这次事件并没有呈报,不过后来英方及美方军官在场时,郑将军仍然由一名‮全安‬人员抓着马鞍,史迪威不噤笑了。说来讽刺,这次事件姑且不论,郑洞国将军的马上功夫并不坏。

  郑将军虽然看起来安静随和,却相当坚守某些原则。我两次劝他,⾝为⾼阶‮国中‬将领,他应该多出现在前线。但我这两次劝告,都只惹来他的生气。对他而言,他的指挥职责只要从将军的营地发出即可。只有在战事吃紧,例如前线有相当比重的人马陷⼊危局时,才需总指挥亲⾝抵达现场,他的在场才有意义,才有分量可言。除此之外,⾼阶将领如果太常到前线去视察,只会打扰下属的指挥。如果说史迪威鄙视郑,郑同样也瞧不起史迪威在前线“炫耀”看不惯他老是出现在前线,对下层军官定期施庒。事实上,郑将军在缅甸数次探视前方的营队,还有一次搭乘L1联络机飞到敌方阵地,但他对这样的作为向来没有太大兴趣。

  郑将军和史迪威及指挥部的关系愈来愈恶化,他飞回重庆两次,要求蒋介石解除他在驻印军的职务,有一次还声称如果不换他,他就不离开‮国中‬。(我是后来从郑夫人处听到的。)蒋介石大骂他一顿,但又安慰他,只要他继续和‮国美‬人周旋,对抗战就是一大贡献,他的努力会受到肯定,不论他是否实际指挥军队。1944年夏天,他被升为驻印军的副总指挥,进一步确定他是个没有实责的将领。当时在缅甸北部的驻印军,已扩大成两个军团。而指挥部还是直接指挥部队长,就像以前直接指挥师长一样,再度绕过‮国中‬⾼阶将领。史迪威被召回‮国美‬后,继任者索尔登(DanielSultan)毫无意愿改变现状。新的‮国美‬总指挥从来不曾请副总指挥开会研商。

  郑将军的幕僚只缩减到一小群军官,在雷多(Ledo)设立办公室。驻印军的野战将领都前来诉苦,并透过⾼阶长官重申对蒋介石的效忠。‮国美‬人可能以为,由于他们的企业化管理,谋与政治会远离驻印军,不可能像在中‮军国‬队中一样猖獗。就短期和当地来说,这种想法不能说错,但治疗的功效只限于表面。

  在史迪威的小成本军队中,军源十分复杂。新三十八师在转变成国家军队以前,是财政部税警总团。在盐税还是国民‮府政‬重要财源的时代,这个单位是用来巡逻产盐地区,以防武装走私,因此这部队被称为“财政部长的军队”将领是孙立人中将,毕业自维吉尼亚军校,和⻩埔军校没有渊源。新二十二师来自杜聿明率领的第五军,他就是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对史迪威怒吼的那位将军。师里的许多军官毫无疑问仍然效忠于杜,因为他们以往都因他的推荐而获得派任或晋升。目前的指挥官是廖耀湘中将,毕业于⻩埔第六期,又到过法国的圣西尔军校。新三十师原先是补充兵训练处,师长胡素少将是赫赫有名的⻩埔一期生,也是⽇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战争开打后,直接从‮国中‬飞来的两个师也一样,背景及人事都很复杂。

  史迪威将军遵照‮国美‬陆军的惯例,在密支那(Mitkyina)战役结束不久就解除胡素和旗下两个团长的职务,要他们在二十四小时內回‮国中‬。接着他论功行赏,晋升数名野战军官。依据国民的惯例,这些举动必须经过蒋介石的核准,而蒋介石自己在进行如此重大决定前,也会衡量大众的反应及政治上的可能冲击。就这方面来说,史迪威的指挥权比蒋还要有权威。

  不过,这位‮国美‬将军并没有解决政治问题,他只是加以忽略。很少人认为,这位‮国美‬大叔的管理风格可以延伸到整个国民的军队。随便举一例来说,他在整备三百万名士兵时,不可能不会对某些单位特别偏心。他也不可能把用于驻印军的严格筛选标准,施行到三百多个步兵师。一旦达不成这样的标准,他可能和我们一样,必须平衡局势,而不是加以改⾰,除非他打算像共产一样,完全去除军队的都市影响力,重新改造军队,让军队的势力完全由乡村来支持,并且改造乡村,一切从头开始。不管是‮国美‬人或我们,当时都没有想到,这样的计划必须经过详细繁复的“主义”论战后,才得以施行。对单一及一致的要求,等于是将共同的分⺟強施在千千万万名政工人员⾝上,这些人可能低微到“⾼贵野蛮人”的地步。走向单纯化的疯狂动力一旦活,就会没完没了持续下去。在延安发起运动的人士,必须抑制略嫌没教养的言辞与行动,达成心智一致,以维持战事的顺利进行,但他们很少能预期到,这种运动的动力,最后会将他们卷⼊“文化大⾰命”

  史迪威被调回‮国美‬,是早在上述困境发生前。但是,这位立意良善的将军从来不了解,他在缅甸丛林直来直往的管理方式,并没有简化国民军队的指挥方式,反而引⼊新的纷争因素。一定军阶以上的驻印军军官都必须面对下列问题:我应该保留我的‮国中‬风格吗?或者应该多和‮国美‬人合作一些?李鸿少校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李鸿是史迪威的爱将之一,被他晋升,继孙立人后接掌新三十八师,而且还被举荐获得‮国美‬
‮府政‬的银星勋章。但勋章要颁给他时,史迪威已被召回‮国美‬。勋章由索尔登别在他的上⾐上,在典礼上,我们才第一次见到这位新的总指挥。他一定是个很谦虚的人,我想不起何时看见他的照片登在报纸上,即使名字也很少出现。他肩扛卡宾的方式和史迪威完全一样,不过,他却声称他只是想“打几只松鼠”在典礼中,李将军严肃地说,能替‮国美‬将军服务,深感荣幸。但索尔登搭乘C47(号称“索尔登的魔毯”)离开后,李转向我说:“⻩参谋,请你替我拿下这个东西好吗?”在他的同胞前,别着‮国美‬勋章的他已经觉得很不自在。⾝为旁观者的我,凑巧站在他旁边,因此有荣幸解除外国‮府政‬对我们军团的影响。我取下勋章时,不噤觉得我军的尊严也随之恢复。“不很重要,不过是个小小的勋章而已,是吧?”我把这个银星勋章递给李将军时,他说。事实上这也没说错,勋章本⾝非常小,银的部分也不过是一小点。

  但在缅甸的一年半,绝非我生命中的不愉快经验。我成为前线观察员,一边服役一边写了八篇文章,投到当时‮国中‬最负盛名的报纸《大公报》。我对密支那之役的报道长达一万两千字,在报上连载了四天。单单这篇文章我就领到三百卢比的稿费,相当于七十五美元,我一辈子从没领过这么多钱,接近一个上尉五个月的卢比津贴。

  我们的组织架构中没有战地观察员,国民也没有允许或鼓励军官出版战地经验。我不能说,我在真空地带为自己创造出一个角⾊。不过,一切都来得很自然。

  起先,我们想让指挥部认可我担任助理情报官。即使我们的总部听从他们命令,没有指挥权,但他们应该可以让我及其他一两名下级军官到前线去,让我们可以強化对数个师的情报报告,同时又可以昅取经验。美方总部的情报官是小史迪威中校,我从没见过他。在外面的办公室,他的助手告诉我,前线已有太多情报官。此外,我们的无线电通讯密码不够完善,我们还没搜集到情报前,可能就已怈露情报给敌军了。

  我们还没尝试前,就已被安上无能的罪名。我们一点也不信琊,决定不经过指挥部的允许,直接采取行动。我们的密码专家秦少校替我制作一套特殊密码,对我说:“任何密码都是折衷的产物,要看使用的时间有多长,使用情况有多频繁。将情报传给敌人?没错,不过事实就是如此。只要你使用无线电通讯,就是在冒险,问题在于值不值得。因此,在你发出信前,再仔细检查一次,想想內容落⼊敌手的后果。”从此以后,只要我用无线电传送密码时,都会想起秦少校这段短短的话。

  我不必申请正式的派令,前线各师都已经知道我已抵达。几天內,所有的将军和上校都知道我的名字。当时前线各级将领虽然接受指挥部的指示,却担心他们和‮国中‬上级的关系会因此中断。因此,他们很是我,把我当成郑将军的特使,而不是到前线执行参谋任务的下级军官。我受邀与师长共进早餐,他们派指挥官专车或吉普车来接我到前线。慢慢地,郑将军总部对这类邀请也有了响应,了解到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派代表到前线,这样的举动可能比单纯搜集情报更重要。新二十二师及新三十八师彼此竞争烈,他们依照国民的惯例,老是夸大自己的战果。他们的军情报告常牺牲他人,以衬托自己的英勇。即使郑洞国并没有负责战场成败的责任,就重庆当局来说,他仍是驻印军的最⾼‮国中‬将领。我们必须据自己的观察来撰写军情报告。由于这不涉及指挥决策,由我们下级军官来做更加恰当。我们可以四处走动,不致惊动指挥部。

  我就这样成为前线观察员,为期近一年半,有时和朱上尉搭档。我们尽可能远离师及团的司令部,尽量和前线部队在一起。起初我们的军情报告先送到雷多,让郑将军的⾼级幕僚修改,而后再送到重庆,有些部分经过加強后,会编⼊月报,让蒋介石亲自过目。战事持续进行,我们也更有自主权。我们照例以郑将军的名义发送无线电报,通常两三天发一次,副本则送往雷多。其他项目我们则做成报告送到总部,由郑将军定夺。我们的任务⽇益复杂后,总部派来一位密码人员协助我们。我们和后勤中心合作无间,后勤支持从来不成问题。前线部队甚至打算提供勤务兵给我们,还想挖我们专用的散兵坑。我们也回报他们的善意,在他们人手不⾜时,替他们当差。我被狙击手攻击那天,就是为新三十师师长胡素的前线单位出差,回程时,被⽇本三八式步中右‮腿大‬。随后躺在医院的那段期间,刚好让我写篇长文投稿《大公报》。

  上述种种,都是生命中令人満意的回忆。我当时不必负指挥之责,也没有庒力。只有在部队可能被敌军打败时,我才会有暂时的焦虑,而这种情况只发生两次。否则,通常由我自己决定访问行程及时间表。如果我必须在前线部队待上好几天,我会安排适当时间,让自己好好休息,梳洗打点。我替战地军官所做的小事,他们都大大地感我。我只不过自愿暴露在敌军炮火下,但却被认定是英勇的行为。

  我想自己并不胆小,因为经过多次力图证明自己并非胆小之徒后,我终究不曾坦承不够勇敢。不过,驾驶吉普车穿过敌军炮火,或走过敌军小型武器的有效程范围时,我都觉得很恐惧。喉咙会瞬间变⼲,四肢顿觉无力。保命的本能自动使⾝躯降低,似乎可以借此减少暴露在外的部位。我的听力忽然变得很奇怪,就像扩音器的音量一样忽大忽小。如果当时有人对我说话,我无法保证自己不会自暴恐惧。缅甸前线并非罕见的冷雨流⼊⾐领,背脊凉成一片,牙齿也随着打颤。幸运的是,这种危机的感受并没有持续太久。这道障碍我必须跨过,一旦跨过,⾝体就会重新振作起来,我再度成为完整的个体,冷静而正常,即使此时离敌营更近,风险事实上反而更大。

  这样的经验一而再、再而三发生,我不得不私下承认,自己绝对不算勇敢。我看过前线的战地军官及士兵将战斗任务视为家常便饭,巡逻兵走过丛生的杂草时连弯都省了。他们毫无余暇去体会我从正常到紧急状况的变化。而且,他们也不用证明自己不是懦夫,没有人会怀疑他们。

  在我的一生中,我从未享受暴力及战争行为带来的‮感快‬。不过,当我说战场上的恐惧有其动人的层面时,必须弄清之间的细微差异。我猜,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当死亡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而生命降格成偶然的小事时,个人反而从中解放。这或许可以解释,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往往愿意冒险,在正常情况下却不愿意。有一次,我置⾝第一线的步兵连时,刚好碰到敌兵的猛烈炮火轰击。我们四周的树枝纷纷断裂,到处充斥刺鼻的硝酸味。我发现自己四肢着地,恨不得沉⼊地表以下。我一心盼望震耳聋的爆炸声赶快结束,同时却观察到草地上的蚂蚁照常行动,似乎对更⾼等生物间的生死搏斗浑然不觉。在一瞬间我也照着做。我平躺在地面上,绝望与焦虑的情绪顿获抒解。一大块生铁从炮壳剥落,飞落到⾝旁不远处,我才知道自己逃过一劫。我本能想捡起来当纪念品,却发现铁片滚烫难耐,手掌几乎长⽔泡。

  在密支那战役期间,每当下雨的黑漆漆夜晚,⽇军常派小队人马渗透到我军后方。他们使用三八式步口发出“卡碰”的声响。只要后方传来数声响,加上前方声,让人不免疑心我们完全被包围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部队的击纪律无法令人恭维。一天晚上,自部队后方传来“卡碰”声,前方部队于是向我们还击。我们在步兵第八十九团的战地司令所,位处一个小山丘,离驻扎所在的小机场并不远。数发‮弹子‬从我们⾝旁飞过,小机场的部队于是深信小山丘已被敌军攻陷,他们的战略位置岌岌可危。在暗夜中,炮的声音穿过时停时下的雨,只能显示出击方位,但无法看出距离远近。在一片混中,后方部队朝我们击,而前方部队也随之溃散,机关及迫击炮此起彼落。这时地表已堆了厚厚的一层泥,散兵坑內积⽔及踝。为了避免被敌方及我方击中,我们尽量庒低⾝体,浸泡在寒冰冷中。从曳光弹掷出的化学物中,部分已开始燃烧,发出尖锐的声音,碎片四处散落,委实可惊。第二天早上,我们发现小山丘的树上布満弹痕。团长的勤务兵在离我数码处中弹⾝亡。在混中,一位从来没有碰过自动武器的无线电报传输员兵,抓着一把四五口径的汤普森(Thompson)半自动冲锋光了満満一‮弹子‬夹的‮弹子‬,以发怈他的恐惧。‮弹子‬往上飞,在上方的防⽔布穿了几个洞。后来我访问一些人,包括一些作战多年的好手,他们全都说当时确实被吓坏了。不过,他们补充说,不管信不信,那还真是刺的经验。人一旦幸存,就会浮现解脫的感觉。

  我在战场上看到史迪威将军不下六七次。有一次山径过于狭窄,我只得踩在一旁的林地,让路给他和部下。我非常想对他说说话,鼓舞这位⾝为我们总指挥的老战士。他一定很寂寞。虽然他和我们之间存有歧见,但他对这场大战一定心有所感,否则绝不会自在地将国民的徽章戴在帽子上。我和郑将军看法不同,我认为史迪威经常亲征前线并非意在炫耀,虽然以西方标准而言,一定程度的出风头无法避免。⾝为战地总指挥的他设法以⾝作则,证明他并非要求下级军官及士兵达成不可能的任务,也没有要求他们超越太多三星将领所能做的事。

  说到炫耀,连朱上尉和我都自觉到自己的爱出风头。⾝为总司令部的人员,我们偶尔冒险一探无人地带,显然对战事没有太大助益。然而,一旦置⾝前线,总是有无可満⾜的冲动,想再多前进几步。我不知其中有多少出于虚荣,又有多少来自补偿心理,前者驱使我们寻求肯定,后者可能失之矫枉过正。但除了这些因素以外,我们的确真心想提升报告的品质。说难听一些,如果我们的任务是求证作战部队的表现与进展,却只是坐在后方,听取部队的简报,一定会引发批评。况且在丛林中,如果打算有所斩获,不可能离无人地带太远。

  我尤其想体验战士的感觉。中‮军国‬队在瓦鲁班(Walawbum)隘口附近折损两辆轻型坦克。我去现场两次,观察被⽇军烧毁的坦克。我用手指触摸被点四七反坦克炮打穿的洞。弹痕是完整的圆形,內部的表面非常光滑,像是用机器穿凿出来的。铁甲⽪上没有耝糙的边缘,也没有突出的铁块。连铁甲都能贯穿的‮弹子‬留下恐怖的后果,使我得以从各种角度重新设想战争现场。在漫天火海的景象中,势必夹杂着钢铁⾼温燃烧后的气味,还有泼洒的汽油所散发出的味道。这样的景象萦回不去,令人不安,无怪乎作战人员称他们的坦克为“铁棺材”后来我两度执行坦克任务,但没有碰到任何反坦克武器。在第一次任务中,⽇军的机关轻轻刮伤坦克,让外漆受损。但四周的草地太厚,我看不清楚事情始末。第二次任务是率领步兵进⼊腊戍。充当机手的我,奉令不放过任何可疑角落,我也照办。我怀疑城里是否还有⽇军存在,我只看到一只狗飞速奔跑,这只狗十分聪明,冲向我们,但躲到‮弹子‬弹道下方。敌军在远距离的炮轰起不了任何作用。

  我喜在报社的兼差工作,因为有许多琐碎小事无法写进正式的报告中。前线军官从散兵坑出来时气定神闲,好整以暇地刷牙刮胡,即使是军事史家,也会错过这样的场景。他们的不慌不忙有时令人气恼。有一次我和一位营长走在柏油路面上,他警告我不要踩到地雷,但语调太过漫不经心,几乎是用唱的:“喔喔,你要踩到地雷了!”这时我才发现,就在正前方的路表有数处松动。⽇军一定匆忙行事,因此重新填过的地面十分明显,即使连地雷的⻩⾊雷管都清晰可见。可以理解的是,这些不是针对人的地雷,而是针对坦克及卡车的地雷。事实上是我的错,我不应该被散落路边的杂物所昅引,因而忽略了前方的危险。但我的同伴曾少校在示警时语气应该可以再加強一些,抑扬顿挫可以再明显一些。我对他说,如果我真的误触地雷,对他也没好处。

  我开坦克进腊戍时,一位坦克班的班长受了轻伤。他回来时,头上已经过急救包扎,⾎迹斑斑,但是他困窘地不得了。意外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他让炮塔盖打开得太久,⽇军以榴弹炮瞄准我们时,他来不及应战。但是他否认在战役中受伤。他极力辩解:“看,我只是稍微刮伤而已。弹壳击中砖墙,打下一些尘土和灰泥,对吧?所以有一大堆烟尘掉到我头上。没有什么好紧张的!你怎么可以说我被弹壳打到呢?我又不是铜墙铁壁,对不对?”士官对战争的风险轻描淡写,对他们扮演的英雄角⾊不以为意,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

  我喜听士兵间的对谈。八莫战役所以旷⽇耗时,原因之一是我们后方的桥被雨季时的大雨冲垮,坦克因此开不进来。有一天我听到一名卡车司机对另一名司机说:“坦克车有什么用?只要给我一千卢比,我向你保证,我可以开着我的GMC卡车在城里横冲直撞,效果就和装甲车一样。”但他的同伴不为所动:“好啊,老兄,我可以替你保管钱。”

  在缅甸和印度,士兵每个月可以获得十二到二十卢比(三到五美元)的零用钱。大多数人都花在香烟上,但也有人节俭会打算,省下钱来买手表。有一次,我们的前线响起⽇军坦克战的警报,一名连长推火箭炮上前线。在这紧要关头时,一名武装火箭炮的中士忽而回头,打算向连长的勤务兵买手表,那可是十⾜的五卢比。易没有成功,不过我们可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勤务兵开价两百五十卢比。

  当然,战争不可能总是如此滑稽。事实上,每天都有人被炸断腿,头颅大开,部被打穿。我看到的人类痛苦不知凡几。我听说,德军让军乐队在战场上吹奏送葬曲,‮国美‬的作战部队中有坟墓注册处,但驻印军一切付之阙如。我们的死者,如果算得上埋葬的话,只不过在尸⾝上覆盖一层薄土。雨季时大雨冲刷新挖的墓地,凄凉的光景让路人也觉感伤。大多数的⽇军尸⾝横在路旁,无人闻问。我在中学时,曾经读过一篇反战文章,作者描述他曾躺在死人旁边,看到蛆在尸⾝上翻滚动,我从没想过自己会亲自经历他的描写。在缅甸战场上,我有非常类似的体验,我还看到蚂蚁从死人⾝上搬走米粒。

  但战争的不理并无法说服人。战争让战士过着累人的练生活,却也带领他们进⼊生命中稍纵即逝的重重机会及神秘中。因此,战争无可避免会勾起各式各样的情绪及感怀,有时是浪漫情史,其徒劳无功宛如诗篇,只能寄之以忧思。在我记忆中,有一幕发生在密支那小机场的情景。在跑道旁不远有一滩⽔,⽔中有一个瓶子载浮载沉,只有倾斜的瓶口浮在⽔面上,雨打在⽔滩时,瓶子随着起伏。⽔滩逐渐扩大到一旁的草地上,一旁是张军用⽑毯,埋在泥堆中。在后方,是一整班的‮国美‬步兵,他们绿⾊的军服全都透,看起来像黑⾊,黏在⾝上。附近没有任何遮蔽之处,倾盆大雨无情地下着。这些士兵肩荷卡宾,显然在等候出发的命令,全都站着不动,不发一语。我能说什么呢?要我说他们英气地站着,坚忍不拔,昂然立,决心承担战争的重任,忍受恶劣天气的‮磨折‬?我再仔细观察,他们的眼圈和无动于衷的表情都让我别有所感。‮国美‬人乐天活泼的典型特质哪里去了?下雨会让他们想到家乡吗?想到九千英里之外的家乡?在家乡,如果碰到这样的大雨,他们一定会用报纸盖住头,开始奔跑,大步跳过⽔滩,大叫大笑。现在,不就是同样的一整班人马气馁沮丧,不知所措,无法面对战争的悲惨与不确定?难道他们不是感官⿇木、才智枯竭、无精打采吗?

  无论如何,在我投到《大公报》的文章中,我必须強调光明面。在‮国中‬的文化传统中,不可以当面讲朋友的坏话。再说,描写我们仍然敬重的盟友已对战争感到厌倦,这样的文章会被退稿。毕竟,战争事关权谋。为了凝聚意志力,必须先从假象开始。不过我心中自有定见。

  在孟拱河⾕的第二天,我在桥下看到一具⽇兵的尸体。他的右手似乎握紧喉咙,以倒栽葱的姿态俯卧在河里。他的双脚张开,头浸在⽔里。我赶上距离不过两百码的前线部队时,连长邱上尉告诉我,死者官拜上尉,一个小时前被我们巡逻兵开死,邱上尉拿走了死者的手,他给我看死者的军徽为证。死者⾝旁还有一张地图及一本英⽇字典,两件物品都了,被邱上尉放在矮树丛上晾⼲。

  毋需多久,我就发现死者和我有许多共通点,属于同样的年龄层,有类似的教育背景。在死前一天,他还努力温习他的英文!谁敢说他不是大学学生,脫下黑⾊的学生装,换上卡其军装?想想看,要养大及教育他得花多少心力,接受军事训练得花多长时间,然后他在长崎或神户上船,经过香港、新加坡、仰光,长途跋涉的最后一程还要换搭火车、汽车、行军,最后到达在他地图上标示着拉班的这个地方,也就是已经烧毁的卡吉(Kachin)村,千里迢迢赴死,喉咙中弹,以残余的本能企图用手护住喉咙。种种事由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他出生在⻩海的另一边。否则他将和我们在一起,穿我们的制服,吃我们配给的食物。在孟拱河⾕这个清慡的四月清晨,蝴蝶翩翩飞舞,蚱蜢四处跳跃,空气中弥漫着野花的香味。而这名上尉的双语字典被放在矮树丛上,兀自滴着⽔。

  ⽇军投降当天,郑将军和我人在昆明。重庆之旅令我们非常失望,蒋介石曾一再保证,郑在驻印军的努力会得到肯定。我们因此以为,一旦远征军回到‮国中‬,郑将军可以获得实质的指挥地位。我们在重庆一再等着他的下个任务。最后命令发布,郑将军再度担任副手。更糟的是,他是第三方面军军长汤恩伯下的副司令长官。汤将军并非出⾝⻩埔,但他的第一副手张将军是,而且还是第一期生,和郑将军一样。张将军和汤将军搭档,已有很长的一段⽇子,可以追溯到汤将军带领十三军的时期。也因此,他们本不需要郑洞国。副司令长官是个多余的职务,没有明确规定的职责。除非司令官指派他执行不痛不庠的杂务,否则他的急于效劳不会被欣赏,反倒引起猜疑。忠于汤将军的将领可能以为,有个外人打算攻进內部。事实上,我们在第三方面军时,或多或少被总司令部人员视为汤将军的宾客。

  郑将军已预知这一切,因此不急着赶到柳州去向汤将军报到。我们改飞到昆明,借口很正大光明,就是视察驻印军的未完军务。实际上,郑将军忙着打⿇将,我则和他的舅和两名侄女混在一起,他们年龄都和我差不多。

  到了8月,世界局势转变,终于让我们得以付诸行动。苏联参战。‮国美‬投掷原‮弹子‬,⽇军投降。街上的报童天天叫号外。对我们而言,最振奋的消息是,‮国中‬被占领的地区划分成各个区域,每一区域大小和省差不多,各由一位资深的国民将领来接收。第三方面军奉令接收重要海港‮海上‬及国都南京。即使郑将军也觉得‮奋兴‬,他说,我们要在两天內飞往柳州。

  我的首要工作就是减轻我的行李。在回到国內之前,我曾飞往加尔各答。虽然是为后勤部队军官出差,但我也趁机添购个人用品。我在缅甸前线的几个月之內,存了不少卢比津贴,《大公报》的稿费又加強了我的购买能力。我预期国內物资短缺,准备了一年份的牙膏、刮胡刀片、刮胡膏和羊⽑袜。我还买了一件英国羊⽑⾐、一件⽪夹、两双长靴、一个网球拍、一堆宝蓝⾊的文具及几副扑克牌。这些私人物品加上额外的制服及內⾐,全都装在储物柜中,由开进雷多的军用卡车运送到昆明。就算战争再持续一两年,我的物资需求也可以不虞匮乏。现在问题出在运输方面,多余的行李在国內搬运不易,而且如果郑将军无法‮立独‬发号施令,我对相关服务设备的吩咐权力也会减弱。我开始担心这件事,意外的是,昭和天皇决定投降,解决了我的所有问题。

  我委托郑将军的勤务兵童中士,拍卖储物柜內的所有物品,连柜子本⾝也一并卖出。在昆明,这本不成问题。我所有的物品都很抢手,没有人追问货品如何运进来,或追究一名陆军军官为何会拥有这些物品。不过,我对卖这些东西却觉得很不好意思,即使换成现金也并非我原先财务计划中的一环。在世界政治局势的快速演变之下,个人的财务不过是小事一桩。扣掉佣金后,出售上述东西让我拥有成捆的大额新钞,有些仍然崭新,而且还连号,见证当时通货膨的速度有多快。随后在柳州时,我还从第三方面军领了两个月的积欠薪资,回溯自郑将军被任命时。纸钞塞満我的背袋,相当于两三本精装书的厚度。这些钱到底价值多少,我到了‮海上‬才有概念。 uMUxS.cOm
上一章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历史小说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黄仁宇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历史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