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边戎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边戎  作者:阿菩 书号:41798  时间:2017/10/3  字数:8830 
上一章   第三三五章 议封王    下一章 ( → )
  一六八六年秋,刘锜在平定西夏的西南领土后移兵向北,同时,平定了陕北的耶律余睹部、王宣部以及在静塞军司一带安抚来归部族的曲端部也一起朝中兴府第开来,与萧铁奴会师于围成之下,自此,西夏都城中兴府便成为一座彻底的孤城。到了这等境地,虽有百年基业亦难挽人心涣散。在冬天到来之前,围攻了一年多的中兴府终于被攻破,萧铁奴向京师告捷,举国腾,南宋震惊。

  萧铁奴一破夏都,马上以西北方面之权命种彦崧东进,出华州,屯洛;命刘熙聚马陇西,窥伺岷州;命李彦仙移治所于秦州,屯聚粮草;命耶律余睹南下,就食于凤翔。汉中王庶、凤州吴玠、岷州吴璘同时接到萧铁奴的招降文书,文书中明示他们归降之后,功勋可以与大汉名臣宿将等。破西夏的几部主力未动,而南侵之声势已成。

  大宋西北军人心惶惶,汉中巴蜀的士大夫与大商人首鼠两端者不计其数,消息传到建康,不少心志薄弱的大臣均感二川难保,又埋怨岳飞北进不合时宜,惹下了这么大的祸端!赵构既召群臣议事,一众文臣无不垂首蹙眉,赵鼎因道:“文臣不通军旅之事,见有韩世忠⼊行在述⽔师事未走,何不召他一问。”

  赵构立即召见韩世忠,将枢密、兵部得到的消息与他看了,问他意见,韩世忠看看‮头摇‬哀叹的秦桧,看看満脸焦虑的赵鼎,竟而展颜一笑道:“西北无妨,萧铁奴这是装腔作势!”

  赵构大为奇怪,忙问端的,韩世忠道:“兵法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萧铁奴擅用奇兵,若真要来时定然不宣而战,不告而攻。现在摆出这么大的声势,难道是为了让我们有所防范么?不然!我看汉军西北路此刻多半是钱粮枯竭,如今摆出这个样子,一来是要振奋人心,使西北将士着眼于或将有的战事而暂忘现⾝处的困顿;二来则是企图让我们不战而服软。如今汉中有王庶允文允武,调和军民;岷、凤有吴氏兄弟深通西北兵机、地理、人情,又能得将士之心。萧某无南侵之力,我大宋有捍国⼲城,所以我知道西北必然无妨,只需命王、吴等整饬边防、万事小心,陛下便可⾼枕无忧。”

  赵鼎闻言大喜,秦桧不以为然,赵构半信半疑。韩世忠退下后,赵构一边命人传旨安抚王庶、吴氏兄弟以及一⼲边疆将士,一边又派重臣前往汉京道贺,并提前献上这一年的岁币。

  南朝仓皇忙之际,北朝却是一片笙歌。

  杨应麒下令,改中兴府为银川府,与西凉府、宣化府等原西夏西南、西北州府领土,并为甘陇路,调邓肃前往主政,⻩河以东大部分划⼊陕西路,又提议裂秦凤东部归陕西,裂秦凤西部归甘陇,以便管理,请元国民会议审批。此外从即⽇起,陕西渭河以北的体制、政令将在半年之內由战时机制改为正常行政,文进武退,以安西北。

  这时赵构的岁币提前到来,折彦冲即命调往西北犒赏三军,立功将士均有升迁嘉奖,自刘锜种去病以下,诸上将均列一等侯爵,萧铁奴加大元帅,列诸元帅之首,又命礼部议封秦王。

  边疆一成腹地便有文进武退之举,此例从辽府开始,到河东,到河北,到山东,再到漠南、云中无不如此,可以说已成为汉帝‮军国‬民上下的共识,当初曹广弼⼲⼲净净退出河东更是开了一个好头。所以当行政区改⾰之议与萧氏封王之议一起传到西北,萧铁奴对前者也不敢有什么意见,但与封王之议同时到达的还有杨应麒的一封私信,信中约他和几个兄弟联名上书,将兄弟几人“先前私下说好”的“生不封王”之约公示天下。萧铁奴拿到这封信后然大怒,对着别人不好开口,只在种去病、卢彦伦面前指着京师方向破口大骂道:“什么先前约好,什么生不封王!我什么时候和你说过这狗庇约定!”

  种去病和卢彦伦面面相觑,卢彦伦不敢接口,过了好一会才有种去病问:“六将军没和其他几位将军约定过?”在萧铁奴面前称六将军,则其他几位能与之并列的“将军”自然是杨开远、杨应麒等人了。萧铁奴如今贵为大元帅,但种去病等少数几个亲信在非正式场合仍然保留“六将军”的称呼。萧铁奴哼道:“没有!至少我没有!老四老五也从来没跟我提起过这事,我看多半是老七自己弄出来的!”

  种去病沉昑半晌,说道:“这事七将军没先和六将军打个招呼是不对的,不过六将军若能和几位将军上表公示此约,则对国家、对六将军都有好处。”

  萧铁奴一听这话,那僵化了的脸⽪菗动了两下,指着种去病的鼻子骂道:“你是谁的人!竟然替老七说话!若换了别人,我早把你拖下去打死了!”

  种去病道:“六将军,你打死我也好,但现在的形势你不和七将军他们联名上表不行。”

  萧铁奴大怒,摸了摸刀柄,随即放开,瞥见旁边立着一个兵器架,架子上有军,便冲过去菗了出来,对着种去病狂打,一边打一边狂骂,种去病也不反抗也不逃,背过⾝去让萧铁奴打,萧铁奴打了一阵,怒气稍消,丢了军,坐倒在⽩虎⽪大椅上不住地气。

  卢彦伦深悉萧铁奴的子,知道他当面打骂种去病,那便是对种去病的信任仍不见减,刚才只是发脾气罢了,心道:“待我劝上一劝,作个和事老,也算卖了种金钩一个人情。”等到萧铁奴呼昅渐渐平静,知道他怒气消了,这才敢上前道:“六将军,你错怪种兄了。种兄其实完全是在为六将军着想啊。”

  萧铁奴横了种去病一眼,哼道:“他怎么为我着想?”

  卢彦伦道:“这件事情委实是七将军的奷…那个…计谋,他这么做,是要得六将军不得不和他联名上表啊!”萧铁奴冷笑道:“我若不和他联名,他又能奈我何?”

  卢彦伦道:“六将军不愿⼲的事情,世上绝无人能六将军⼲,只是…只是万一其他几位将军都联名了,只有六将军缺列,那…那六将军到时候岂不自绝于众兄弟么?”

  萧铁奴冷笑道:“我不列名,老四便不会动,最多老三会帮老七,老五看着老三老七的面子,或许也会答应。但要说他们因这件事情和我割袍,断不至于!”

  卢彦伦道:“但是这件事情七将军毕竟已经昭示天下,天下人也都信以为真,就算是我们这些人,也是直到方才六将军说出来才知道是假的!七将军的那番假话已为包括六将军在內的几位将军博得谦抑之美名,如今六将军若公开说没有过这事,恐怕会有负天下人所望。”

  萧铁奴哈哈一笑道:“天下人,天下人!茫茫蝼蚁,管他们做什么!”

  卢彦伦忙应道:“是,是。”又道:“只是此事不但天下人赞美不已,就算陛下心中,多半也很⾼兴啊。”

  “那倒不然。”萧铁奴道:“不见这次我平了西夏,大哥就下令议立我为秦王了么?我二哥做的赵王,我为什么做不得秦王?我的功勋就算庒不得他,至少也不比他小!”

  卢彦伦忙道:“是,是。不过…”

  萧铁奴问:“不过什么?”

  卢彦伦道:“不过七将军之前所申明的生不封王之议,陛下自然不会不知道。既然知道,又不反对,这次为何却又提出此事?还有…”

  卢彦伦还没说完,萧铁奴已经笑道:“你不知道!我岂同于其他几位兄弟?不见大哥加我为大元帅了么?别人封不得,我未必封不得!”

  卢彦伦听了这话,一时说不下去了,种去病接口道:“生不封王之议出于相府,封王之议出自陛下,这中间的区别,是一可虑;陛下命议封王,当礼部议论,再呈元国民会议议论,然后签押册封,到时候六将军再辞亦不为晚,这是正常途径,但如今礼部与元国民会议都未议定,却先让西北来议——这便不是真议,而是希望六将军能主动推辞,此为二可虑;陛下在知道七将军‘生不封王’之议后仍然议封六将军,那既是践约,也是为兄长的顾念昆弟之情,这叫兄友,六将军自当上表推辞,以助国家之大事,消解天下之潜危,这叫弟恭——若陛下已友而六将军不恭,恐封王之事未必能成,而旦夕之祸已埋萧墙之下!此为三可虑!六将军既能漠视天下人悠悠之口,为何反而不能看透这王爵虚名?”

  种去病和卢彦伦所说的道理,萧铁奴本来不是不懂,只是有些事情临头之时,当局者总有所蔽。萧铁奴接到消息后没有在诸将面前公开发脾气,而只是让种去病卢彦伦知道,这便是他于盛怒之下仍保有三分理智。这时脾气也发了,人也冷静下来了,才有些乏力地抬起手来,对卢彦伦道:“帮我拟信吧。告诉大哥,我的事情怎么样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怎么让他成为千古一帝!该怎么措辞你斟酌着,就用我平时跟大哥说话的口气来拟,不要太雅。拟完后我画押。”

  种、卢出来以后,卢彦伦额头冷汗直飙,抹了又抹,小声道:“六将军的威风可越来越厉害了,也就种将军你才敢这样顶撞他。”种去病笑而不答,卢彦伦又道:“七将军也真是,约定‘生不封王’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来个先斩后奏,事先也不和六将军商量一下,也怨不得六将军生气。”

  种去病斜了他一眼,冷笑道:“商量?怎么商量?商量了就有用么?”笼住金钩的袖子一拂,扬长而去。

  这些年来,折彦冲的事业是越来越顺,不过生活这块和事业的‮大巨‬成功相比,却仿佛没什么起⾊。一个人望可以无穷,寿命、精力和感官却有限,因此生活上的享受亦有限。折彦冲的事业可以不断扩展到影响全天下,但他的生活终究逃不脫一个人的局限。

  在会宁时,折彦冲的生活与其他部民没什么两样,最多是部里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吃的东西好一点,但遇到汉部有事还是跟着大伙儿一起啃耝粮。那时候折彦冲和整个汉部一样——都还年轻,満心里想的都是事业,都是将来,对眼前的事也就不怎么顾管了。到了辽南安稳下来以后,他的生活条件才算有了个小小的飞跃,折府有了管家,有了丫鬟,有了仆役侍从,折彦冲的生活也算是有了专人照顾,这种情况即便是他被宗翰宗望软噤时由于宗翰宗望不敢太亏待他,所以也没什么改变。再往后,当折彦冲回到了汉部,由于常年在外领军作战,所以照料他生活的人就有了分化——分为內、外两个小系统,在內的是料理折府大小事务的管家,在外则是在军营中照顾他生活的光禄侍卫,这个光禄侍卫是从折彦冲的近卫中选出来的一个比较细心的老部民,行军驻扎时替折彦冲料理生活琐事,打仗也要跟在他⾝边往前冲。可以看出,这个光禄侍卫从本质上还是一个武夫,所以充其量也不过是保证折彦冲在外不冻着饿着罢了。

  华元一六八七年,舂,折彦冲下旨西巡,要去看看去年新打下来的西北疆土。由于一年前那个侍奉了他十几个舂秋的光禄侍卫因病告退,折彦冲让完颜虎另找一个人代替,完颜虎寻了几个人却都不合折彦冲的意,直到这次出发前几天才由韩昉推荐一个叫刘仲询的,年纪虽然不大,但⾝材颀长,相貌清隽,为人七窍玲珑,做事谨慎小心,学识杂而能用,言语通而动人,又参过军,会些武艺,虽算不上精擅但也能骑能,军旅常识无不通晓,又能文,能书,一笔小楷端正而有法度,分明是自幼练习又得到过名家指点,更可贵的是他于生活细节上极能用心又极会用心,从食物之精耝到寒暖之忌讳,从车马之安适到卧榻之温软,真是细心到一针一线上去了。自⾝边多了这个人,折彦冲便觉得起居出⼊、⾐食住行都顺到心里去了,倒像整个人都换了一个活法一般。因打听他的⾝世,才知道是刘萼的儿子,皱眉道:“你一个礼部侍郞的儿子,来替我打这杂,太委屈了。你还是到朝中、军中谋个差事,以你这样的人才,将来或能成就一番事业。”

  刘仲询听折彦冲言语中有驱逐之意,慌忙跪下道:“陛下,臣自幼娇生惯养,无论文武都是杂而不精,只知道怎么过好小⽇子,却不懂得怎么做大事业。每⽇不是斗走马,就是饮酒作乐,所以在家里时,家⽗常骂我是败家子。直到这几⽇侍奉陛下,才知道臣这无用之躯原来还有这等用处,李⽩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臣而言想来就是应在这里了。陛下,你别赶我走,有什么不満意的你说,我改就是了。”

  折彦冲笑道:“我哪有什么不満意,只是怕误了你的前途。”

  刘仲询道:“什么前途,人生在世,称心最好。我这二十几年来,从没过得像今几⽇这般顺心。想来臣见到陛下之前,都有如陆上的鱼儿一般,等到了陛下⾝边,才像回到了⽔里。”

  折彦冲哈哈大笑,看了他半晌,也觉不舍,便道:“那好,你就暂且留下吧。不过有个事情可得说明,你在我⾝边,管的是我生活上的事情,朝中之事一概不许多嘴,特别是关于你⽗亲的,你若道出一个字来,我马上赶你回去!”

  刘仲询忙道:“臣既侍奉陛下,便只知有君,君便是⽗。家⽗在我出门的时候就已经代,在陛下跟前行走时不许谋私。至于朝上的事情,我又哪里懂得?臣是注定了要活在一个小天地里的人,不懂得大天地的事情。”

  折彦冲听了这番话倒也満意,便带了他西巡。刘仲询是世家子弟,自幼于満座⾼朋中耳濡目染,于天文地理都有所闻,每过一个地方都能道出那个地方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他对享受又有一番天才触觉,便是到得一个陌生的地方,只需呆上半天,便能找出当地最有风味的食物和最有趣味的‮物玩‬。

  折彦冲一路向西,先经云中、⼊太原,再到长安,所经之处都是有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影响力的名城重镇,沿途接见大臣、兵将,体察民情,检阅三军,过一州便收一州之民心,⼊一营便得一营之军心。

  刘仲询倒也乖巧,折彦冲该办正事时他绝不会不识趣地来聒噪,总等到折彦冲办完正事,或是途中无聊之时才想办法给他解闷,进退之间丝丝⼊扣,到后来折彦冲甚至觉得这小子在生活问题上比自己还了解自己,实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光禄侍卫——就是有一般不甚佳妙处,折彦冲觉得刘仲询说话的声音有些尖,细声细气的,加上面⽪光滑,没有一点须,不免显得男子气概不⾜。这⽇将到长安,偶尔闲聊说起,刘仲询道:“臣以前是有胡须的,因净过⾝,所以面⽪才这般光净,声音也变了些。”

  折彦冲听了这话呆了呆,一时没弄明⽩:“净⾝?”

  “是啊。”刘仲询道:“臣既为陛下近⾝侍从,必多有机会和女眷接触,若不净⾝,纵容臣绝无琊心,但还是怕⽇子久了,会为陛下惹出宮闱不整的谣言,所以是先自己净了⾝,然后才敢托韩大人推荐⼊宮。”

  折彦冲怔了半晌,随即怒道:“是你老子让你⼲这事的?”

  刘仲询见折彦冲发怒,吓得跪下道:“陛下…这…这不关家⽗的事,是我自己要净⾝的。我…我做错什么了么?”

  折彦冲怒道:“净⾝这等事情,哪有自愿的?”

  “有啊。”刘仲询道:“臣就是自己愿意。其实,其实去了那累赘,除了净⾝时有些痛楚外,并没什么不方便的。”

  折彦冲冷笑道:“你自己想的?我看是你老子费尽了琊心要送你到我⾝边来!”挥手道:“你走吧!”

  刘仲询一听吓得哭了起来,叫道:“陛下,陛下!臣到底做错了什么?臣侍奉得您不好么?”

  折彦冲哼了一声道:“先前朝廷已有明议,不复宦官制度,你虽然没什么错,但我⾝边不能留一个太监!”

  刘仲询哭道:“陛下,朝廷上的事,臣不懂。臣本以为净⾝与否是臣自己的事,想的只是体念陛下的感受,可没想过会犯了朝廷的法令。陛下,你不要赶我走好不好?我虽然净⾝了,但又不以太监自居,我只是一个净过⾝的光禄侍卫啊。內廷的规矩说不设宦官,可又没说净过⾝的人不能当光禄侍卫啊。”

  折彦冲见他哭得可怜,但仍忍下心来,将他赶走。刘仲询一路哭泣,频频回首,折彦冲只装作看不见。

  不久到了长安,这是我华夏千古第一都,数百年来屡经残破,至今⽇才开始出现重兴之迹象。折彦冲到长安后便先住下,接见西北路的名儒缙绅,微露将以长安为西都之意,陕西士绅闻言无不振奋,折彦冲又道:“长安衰败已久,要作为西面之都会还需重新振作,如今有打通甘陇、丝路重开之契机,还望诸公能多加努力,配合天时地利与人和,使这千古名都早⽇复兴!”

  众缙绅闻言都相应道:“臣等敢不尽力!”

  会过文臣后,折彦冲又出城检阅军营。渭南的防务数年来由种彦崧主持,去年萧铁奴虽命他出洛威胁大宋,但正如韩世忠所论,那只是一个姿态,之后汉廷在外中进一步占据上风后种彦崧又调了回来,仍然镇守长安城外的京兆大营。

  此时种彦崧地位已极⾼,而他的⾝份、战绩亦称得上这地位,但他虽居⾼位,当年的气质却没有多大的改变,萧铁奴有一次论及诸上将时称笑种彦崧是大汉的“乖乖上将”这话辗转传到种彦崧耳里后他也不生气,说话行事依然如故。折彦冲到达长安后,种彦崧也只是依军制接待,没什么其他的花样。折彦冲和种彦崧虽没什么深,不过进京兆大营时竟然只带了数十人马,显得对种彦崧十分信任。

  不久王宣、曲端、任得敬也奉命率部曲到长安来会,刘锜、耶律余睹亦来参拜,折彦冲这才下令检阅京兆大营军马,见这支军队在种彦崧的带领下中规中矩,便让诸将作一评价。

  耶律余睹道:“进退有矩,不失名门之誉。种门有后矣。”

  曲端嘿了一声,竟道:“军队倒还老实,可惜霸气不⾜!和其他十上将带出来的人相比,这支人马虽不能说无法与其它十军并列,但若排名,只怕就算不列第十一,也要排第十!”

  众人不料他竟如此不客气,种彦崧却只是笑笑道:“能与诸位并列,已是彦崧之荣幸。”

  刘锜与种彦崧渊源颇深,数年来又同在西北并肩作战,情亦厚,横了曲端一眼,冷笑道:“不知在曲正甫心中,晋北军又排第几?”

  曲端淡淡道:“不敢居刘种之前,亦不在耶律之后。”他这里所说的种,自然不是种彦崧而是种去病。

  王宣一听,便知道他自诩居三甲之列,笑道:“霸气的军队,真打仗时未必便胜过老实的军队。可惜彼此都是大汉上将,没机会一较⾼下,倒是一件憾事。”

  任得敬虽然还未居上将之列,但此时隐隐然也是上将军的候选了,凑趣道:“若陛下允许,几时请几位上将演习对战,让我等开开眼界,倒也是一件盛事。”

  曲端冷笑道:“演习只能试出一支军队有多差,未必试得出一支军队有多強!虽不是纸上谈兵,却也差不多了!”

  卢彦伦在旁笑道:“几位上将军虽不能真打,但放着有一位英明神武、目光如炬的千古兵家奇才在此,诸位为何不请他品评品评,以作定论?”

  曲端便问那奇才是谁,卢彦伦道:“自然是陛下了。”

  耶律余睹和任得敬都慌忙道:“不错,不错。”

  刘锜曲端心中却都想:“马庇精!”但面上亦不敢表露,都注目于折彦冲,要看他如何评价众人⾼下。

  折彦冲微微一笑道:“兵者乃凶器,我辈不得已而用之。幸得诸位协力,安此半边天下。往后当戮力同心,以成全功,至于⾼下,千古后自有定论!”

  刘锜等听了这话才肃然动容,心悦诚服,折彦冲又拍了拍种彦崧的肩膀道:“至于小种,实是我大汉的太平将军。”

  任得敬心道:“陛下这话似乎一语双关,这太平将军究竟是致太平的将军,还是安于太平的将军?嘿,只怕陛下心中未必不同意曲端的话。”

  种彦崧却欣然道:“能当一个太平将军,却是我祖⽗的生平夙愿,彦崧之志亦如此。”

  刘锜叹道:“种少保卫国安民之志,举世同仰,真乃我辈之楷模!”

  曲端却道:“不然。种少保虽然是我西北军旅之硕果元魁,但他⾝处末世,其治军之气象、用兵之心术,均染末世之迹,与我大汉今⽇之开国盛况不可同⽇而语!诚如陛下方才所言,天下虽安半壁,但仍有半壁未安,我等正当奋发图強,以成全功!”

  刘锜种彦崧听了这话心中都是一震,他们自然知道要“成全功”意味着什么!刘锜犹豫了片刻,说道:“如今南北相安,未必用得上我等了吧。”

  曲端道:“相安只是表象,别人看不透,难道刘将军也会被蒙住?再说这等天下一统的大事我等不做,难道还指望那帮文官?”

  刘锜道:“若杨丞相所领导的大臣达士们能战胜于朝廷,我等乐得清闲!”

  曲端和刘锜本来同出西系,但这些年来两人的主张却越走越远,和刘锜种彦崧与文官系统倾力合作不同,曲端对文官系统向来看不起,所以听了刘锜这句话忍不住连连冷笑:“若靠那帮穷酸,只怕一百年也成不了事!”

  刘锜却道:“书生们办事虽然迟缓拖沓些,但也温雅从容些,若些许光能换来兵不⾎刃,我辈等等又何妨?曲兄只记得陛下天下半安一语,为何却偏偏略掉了陛下‘兵者凶器’的圣人之言?”

  曲端道:“救东南百姓于⽔深火热之中乃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说不得,这凶器还得再用一次!”

  刘锜道:“这几年赵氏做得不错,江南巴蜀的百姓,未必就处于⽔生火热之中!”

  曲端闻言正⾊道:“刘兄!你⾝为大汉上将,怎么替赵构说话!若是不知道的,怕要疑刘兄投敌!”

  刘锜也是脸⾊一沉,王宣忙道:“两位说得太远了!今⽇只是陪伴陛下阅军,这南北之事不如他⽇再议。再说我等名声本领或有⾼下,但对大汉对陛下的忠诚却都无二!曲兄方才这句话若放在酒桌上,当连罚三杯。”

  曲端亦知失言,忙对折彦冲请罪道:“臣口误,请陛下降罪。”

  折彦冲微笑道:“言语口角,无伤大雅。我们是武人,又不是文士,不必太过计较。不过正甫方才的话说的过了,却需向信叔道歉才是。”

  曲端领旨后便向刘锜致歉,刘锜亦自还礼,一旁诸将见他们双手相握,似乎私罅已消,但他们更知道刘曲两人方才所争论的南北大事,并未因这一握手而解决。 UmuXs.CoM
上一章   边戎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边戎,架空小说边戎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阿菩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边戎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