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霜冷长河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综合其它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霜冷长河  作者:余秋雨 书号:43255  时间:2017/11/4  字数:16331 
上一章   关于谣言    下一章 ( → )
  好几位读我专栏的朋友问,下一篇写什么,我说关于语言,他们都眼光奇特,然后滔滔不绝。由此我产生警惕:人们受谣言的伤害太严重了,一篇文章如果着力分析谣言的诸般罪恶,也只不过在愤恨中加添愤恨,恐惧中加添恐惧罢了,怒火熊熊,气森森,何苦来着?按照我往常写作的习惯,还总会引述一些‮国中‬历史上的例证,但一部‮国中‬历史,受谣言播弄的影响过于沉重,厚厚的《二十四史》且不去翻它,光看前些年北方的出版家们编集的《古史⻳鉴系列》,《谄谀》、《赃贿》、《谗诬》、《诓诈》各一大册,其中除《赃贿》外,别的三册都与谣言紧密相关,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让人⽑骨悚然、不寒而栗。直到现代,有些著名政治悲剧的产生,都与"谎报军情"有关,而"谎报军情"也就是造谣。显而易见,即便试图略作揭露和控诉,这篇文章就永远也写不完。

  那么,只好把书盖住,闭眼梳理自己的感觉。

  设定几个叙述台阶,力求平静。

  从焦灼到平静

  我把谣言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是从六七年以前开始的,起因是为了自己。

  那时我突然受到了很多谣言的包围,却搞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好像谣言也有一个契约,可以一二十年风平浪静,也可以一两个月烽烟四起。

  终于有一天,几位早已毕业的学生找上门来。我一开口就说:"多年不见,老师我已经青头紫脸。"他们苦笑了一下,便与我讨论起这些谣言的源。他们认为,来势这么集中,一定有一个发中心,这基本上与一个特殊的原因有关,容易理解;比较难理解的是为什么有许多对我并无恶意的人也喜这些谣言,而天南地北那么多与我毫无恩怨的报刊又乐于刊登这些未加核实的谣言。

  我只问他们一个问题:这样的谣言,别人听了会相信吗?他们思考了一会儿说,完全相信的人不多,完全不信的人也不多。

  这使我有点委屈。"我历来的行为大家都知道的啊,怎么可能…"

  "没用,"他们说,"谣言不讲逻辑,反差越大越有传播力。"

  "反正我们单位的人可以证明我是怎么一个人。"

  "不,"他们的声音近似‮忍残‬,"单位里的人也不拒绝听这些谣言。甚至你的那些朋友,也神秘兮兮地把那些报刊塞来塞去。"

  我木然。过后一个时期,经常有朋友打电话来安慰,他们都说那些文章态度偏、无限上纲,却没有人怀疑那是谣言。报刊间也开始有文章在同情我了,那当然更是在态度而不可能在事实上说话。

  只有我一人有辟谣资格,但如果发表文章,最多只是争得人们的将信将疑。打官司,一个官司一拖几年,那么多谣言,够打大半辈子的了。

  我很快决定完全不理,后来⼲脆不读一切报刊,不听报警电话,图一个耳清静,但脑子里一直有一种有关谣言的思辨挥之不去,迫我对它作出研究。形貌卑琐的它,究竟有什么法道,弄得我们焦灼不安、毫无办法?

  于是,我开始了对谣言的研究。

  没想到,越研究,越变得神定气闲。

  所谓研究,首先是一种凌空鸟瞰。这一鸟瞰不要紧,目光一下落到了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国中‬先秦诸子那里,原来两千多年前这些⿇袍飘飘的智者已经在为谣言大费脑筋了。一代代下来,谣言研究渐次被纳人人论领域、心理学领域、历史学领域,一旦纳⼊,这些领域都因挖掘到了人人都能体验的精神暗窖而顿显丰盈。

  研究的目光必须扫及世俗情绪之外的领域。世俗情绪总是憎恶谣言的,研究者说,且慢,先看看大范围里的谣言。即便把谣言贬缩为谎言,在谎言中再缩小到故意的说谎,也不全是琊恶的。

  细想起来确实如此。艺术虚构也是一种故意的谎言,一位古代欧洲学者甚至说,戏剧就是把谎说圆了的艺术,观众乐于受骗。一位近代学者补充道,那是一种不具有现实伤害的谎言,但也有人反驳,完全没有现实伤害何来社会批判力?

  军事上的谎言世所公认,"兵不厌诈"。

  在其他职业中,例如医生和教师有时也要对病人和学生说一些仁慈或美丽的谎言。

  即便在政治上,柏拉图说某些统治者为了使公民更关切城邦的命运,也会传播一些杜撰的概念,无可厚非。至于民众间的政治谣传,国际上很多学者指出,至少有一部分,是对权威的一种异议方式,是对不透明的一种透明求。有时,谣传比公告更‮实真‬。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结果,终于有人得出了一个结论:说"我从不说谎言"本⾝就是一个大谎言。⽇本当代心理学家相场均先生甚至说,谣言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游戏,一种心理传递和话语传递的游戏;如果人类社会中完全没有谎言和谣言,世间将会因为病态的合理主义而毫无生趣。

  不管是否同意这一论断,"病态的合理主义"确实是我们这些文人的一大⽑病。处处合理,何谓生活?没有芜淖,何谓大地?没有谣言,何谓‮实真‬?

  但是,明⽩了这些,并不是可以放纵谣言。只有了解了谣言的整体形态,我们才能划定一个包围圈步步进。包围什么?包围那些祸及人人道、危及人类尊严的谣言。

  只有认清人类在精神领域的坑坑洼洼,我们才能细心地四处探测。探测什么?探测那些⾜以让善良的人们伤残或遭灭顶之灾的精神陷阱。

  因此,真正的人文研究似乎不露喜怒之⾊,其最终结果仍与人间道义有关。连那位认为世间没有谣言便毫无生趣的相场均先生最后也指出,谣言的主要结果是使许多人做了坏事,它久而久之会与犯罪结合在一起。我们无法消灭世间犯罪,却总要发现犯罪、控制犯罪、审判犯罪、惩处犯罪。

  那么,下面所说的谣言,就是进⼊我们包围圈的那一种了,不妨简称之为⽇常生活中的恶谣。造谣的人们

  谣言的生命可分作造谣和传谣两段。我们先说造谣。

  即使恶谣言的制造,在最初也可分为恶意明显和恶意不明显两种。这两种造谣方式哪一种更让人头痛?乍一看是前者,实际上是后者。

  前者当然是可恨的,由恶意产生恶果,而且又把恶意蔵匿在造谣中,能不可恨吗?但这种造谣毕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可寻,起点和终点比较明确,冤有头债有主,要打官司也可找到被告。因此,这是一种可惩处的造谣,一种可能起公愤的造谣。

  相比之下,后者就⿇烦得多了。由于恶意不明显,起点就模糊;居然产生恶果,因果关系就混了。这中间也不排斥误会的可能,但由误会而发展成恶谣言,一定包含着非误会的因素。当恶果产生以后常能听到一叠声的解释,"误会,误会,真是误会",这当然是遁词,结果谁都遁掉了,细查起来确实也没有一个人该负直接责任。于是我们看到:一群凡人,甚至一个好人,在不经意间酿就了恶,这种恶,人人都有可能参与,人人都有可能被害,既不知如何惩处,更不知如何防范,这样的造谣机制,实在可怖。

  因此,更值得探究的是这一种。

  在这种造谣机制的起点上,常常有以下几种人物。

  一,怒气冲冲的造谣者。

  这种人物脸⾊很正,声调很⾼,初一看是一个⾎气方刚、义正词严的社会批判家,不管是别人还是他自己,都万万没有想到能与造谣连在一起,更何况他们对谣言的批判也同样猛烈,但事实上,他们恰恰是造谣者。而且由于他们总是挟带着自以为正确的強硬社会观念,喜在大庭广众之中大声宣讲,因此在造谣活动中发挥着特殊功能。

  先看一段实例。

  改⾰开放初期,我曾在一个大型座谈会上听到一家企业的前任领导在大声地批判现任领导班子的劣迹:"我们是堂堂正正的国营企业,但有人当官不到半年就天天与⾝份不明的‮国美‬人泡在一起,搞私下易。领导班子五个人,竟有三个人的孩子在考‮国美‬人的托福,请问,他们到底要托谁的福?"

  发言者的社会观念和个人恩怨我们暂且搁置不论,至少据我事后了解,他所说的"天天与⾝份不明的‮国美‬人泡在一起"的"天天"二字不是‮实真‬的,"搞私下易"也是不‮实真‬的,几句话中两处造了谣。但这种造谣被裹卷在一种浩的批判声势中,让人不易觉察,最多只觉得用词过于烈。会有人看出他是极左派,很少有人看出他是造谣者。

  再举一个例子。

  我在做教师的时候,一直听到学生风气败坏,居然在集体宿舍中同居,为此学校曾严加处分,大家都赞成。后来我担任了这所⾼等学校的负责人,在一次办公会议上又要讨论新的处分决定了,想到最后在这份决定上签字的应该是我,便留心多问了一句:"对这事,有敢于承担责任的证人吗?"

  当即有两位⼲部说,他们去检查宿舍,就看见这两个学生大⽩天躺在一个被窝里。

  我一听就忿然,因为我们的每一间学生宿舍是多人同住的,这怎么可以容忍?但毕竟又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便说:"在座诸位都是结过婚的,因此请原谅我要问得细致一点…"

  层层盘问的结果终于真相大⽩。原来学生宿舍没有留给客人坐的凳子,这个男生的女友来了,便双双靠墙坐在上谈话,天太冷,就把被子搭在⾝上了。是"一个被窝",却是一个⾐冠楚楚、靠墙而坐的被窝。

  从这件事联想到,常常把老先生们气得胡子发抖的所谓"世风⽇下",其间至少一部分只是谣传加想象所致。

  但又不能说那两个见证的⼲部在故意造谣,他们本来就认为男女学生谈恋爱已经不对,拥被而坐当然更应该阻止。可惜这一切被一种燃遍处处的熊熊烈火作了升温处理,不知不觉间成了一个具有明显伤害的谣言。差一点,我在那份处分决定上签了字,好险!

  问题是这种险情处处都有。大凡一种偏执的社会观念淬上了火,就需要以超強度的敏感寻找对立面,这种对立面有一半是"心造"的,因此也就为造谣留出了地位。有时,社会观念变了,但有些人的"淬火"习惯没有变,即便在纠正以前错误时也用夸张的手法,听到风就是雨,永远慷慨昂。例如,"文⾰"中很多人由衷地相信周围有大量的"反动分子",揭了一批又一批;而"文⾰"结束后的这二十年来,又总有人喜揭露自己周围的人是"文⾰"造反派的"漏网分子",大多是不问年龄、不问证据、不间当年的清查结论和基本政治常识,一味怒气満面、义愤填膺。为此我曾给自己一个学生的单位领导写过信,说清算一算吧,谣传说他当造反派头头那年,他才十三岁;我也曾专程到北方,为我的一位同学解过围,说我以一个现任学校领导的⾝份郑重证明,这位剧作家没有像谣传中说的那样在"文⾰"中打过人。后来,这方面的谣传一度又绕到我自己⾝上。这种制造既是故意又不是故意,却谁也不承认是恶意,有时甚至是特定意识形态下的"好意"。至少,好像是为民除害,刚正不阿,在我们‮国中‬特别有空间。

  二,躲躲闪闪的造谣者。

  这种人物与前一种相反,毫无跋扈之气,常露温煦之⾊,从不锐利攻陷,也不轻易论断。他们心中,至多只起一点不平衡的温怒,或一点朦朦胧胧的望,但一经盘算,如果展现这种愠怒或望可能得不偿失,因此一直在等待他人之力,他们只不过在需要时略作引导罢了。说他们险,他们又不作什么坏事,但低调的生态却使他们成了舆论中举重若轻的灰⾊支点。

  还是举例。

  优秀的研究者周先生曾受到过一次不小的困扰,他的两篇重要论文被谣传为⽇本同行的"第二手产品",结果在科研成果鉴定和职称评定中一再受到质疑。但直到两年后因被⽇本刊物郑重发表而自动辟谣,还是闹不清当初谣言的起因。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曾经有一位同事在某个场合说过几句无关痛庠的话。

  这位同事在感叹学外语的重要,责怪自己学迟了。他说,原先读周先生的论文还半懂不懂,学了⽇文读了⽇本学者的著作,一下子就懂了,这种感觉真是愉快。

  当时在场的人就问:周先生论文的观点和⽇本学者一样?这位同事宽厚地说:你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搞学术研究哪能天天标新立异?然后不断赞叹周先生用功,自己比不上。

  我没有仔细调查,无法肯定这番谈话便是周先生两年困扰的直接起因,但仅仅这几句话,已经大致具备了构建一个谣言的基本条件。只不过如要追究,他的话句句稳妥,什么也追究不到。

  又想起了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听到过的一段话。这段话是以一个问题开始的:"厂长,最近你没有批评过王处长吧?"

  厂长想了想,‮头摇‬否认。

  "我说呢,王处长是厂长一手提拔的,怎么会说这种话?这么一个聪明人,本不可能忘恩负义。一定有人嫉妒,用谣言挑拨你们的关系。既然是谣言,我也不传了,你也别往心里去。"

  堂堂一个厂长当然不便问谣言是怎么说的。他更难以明⽩,刚才听到的却是一个真正的谣言。这个语言没有具体內容,没有具体內容的谣言连辟谣也无从辟起,那就成了一种最柔韧的隐谣言,很难不听,又很难摆脫得了。

  请再看两段。

  "现在文化界都在盛传,您老写的那个剧本,被导演改得剩不下几句了。我想您老的写作功力不至于如此低下,而这位导演也不会如此大胆吧?"

  "我亲耳听到,他边笑边说,出版个人⽇记就像当众洗澡,您最近出了一本,会不会…"

  三,夸夸其谈的造谣者。

  这种人物在表现形态上更像一个智者。生活的奥秘、人生的规则都装在他们心中,他们能预测,能判断,能分析,而且一切都合乎情理,于是顺便也就在旁听者钦佩的眼光中把判断的逻辑稍稍往前延伸,而这种延伸就是造谣的起点。

  "我到过他纽约的住所,是地下室,但收拾得一丝不苟。大家想一想,一个工作繁忙的男人突然把生活收拾得那么精细意味着什么?只能是两种可能,第一可能是他要经常接待一个自己非常在乎的人;第二可能是这一切本来就是另一双手收拾的。这双手,当然是整理家务的能手。这也难怪,‮国美‬这样的地方,两人合在一起生活总比一个人生活更节约,而子又隔得那么远…"

  这就是这类人很典型的话语方式。他们未必有造谣的故意,主要是在逞示自己的观察智慧,但是,一个引起婚姻悲剧的谣言已随口吐出。

  在错的政治背景下,这样的夸夸其谈更是处处可见,所造成的结果越加荒诞无稽。"文化大⾰命"中,一个个专案组、一次次大批判,几乎都是在声⾊俱厉的夸夸其谈中大量炮制谣言,炮制者的神情无一不是洋洋自得。这种⽑病甚至连原先朴实的工人、战士也传染上了,轻轻松松造谣,毫无思想顾虑。

  这是"文⾰"中一个略有文化的工人宣传队队员对一位教师的批判发言,这个工人亲自查到了教师家中的一个罪证:"我一踏进他家的门,就发现他把灯泡的罩纸剪成了多角形,这个多角形,就是国民徽!在座的学生可能不知道,但按照他的年龄,怎么会不知道国民徽?再说,他故意把这张纸罩在灯上,意味着黑暗中的光明,他作为一个文学教师,难道不知道象征和比喻?"

  夸夸其谈的造谣者总喜摆出一种既居⾼临下、又明察秋毫的架势,很容易镇住很多知识⽔平和心理素质比他们更低的人。被镇住的人没有能力辨识真伪,而有识之士又不屑与之饶⾆,于是他们在造谣的能量上也往往非同一般。在街坊邻里间,他们半分析半造谣地播弄着一家家的婆媳关系、妯娌纠葛,普及着人际矛盾的种种复杂规则;在文化学术领域,他们谈笑风生地揭示着学者、专家的愚笨无知,铺排着名人、明星的历史问题、行为轨迹;在证券市场,他们像投资专家一样侃侃而谈,传授着股市诀窍,透露着一个又一个无须验证的金融情报…他们的宣讲台无处不在,确实也经常递送给人们许多基础知识和机智言词,但滤去了这一切,他们最本的馈赠始终是谣言。

  对于这样的热心人物我们往往无可奈何,唯一的教训也许是:今后遇到那些对人世间的一切知道得太多的人,不要全然信赖。

  四,唯唯诺诺的造谣者。

  这样的人物基本上不多说什么话,不多说话怎么也成为造谣者?我想只要喜看相声的观众立即就能领悟。

  第一种情况是知情者。造谣的人在边上滔滔不绝,他明知实情却巍然不动。别人也知道他是知情者,于是在将信将疑之间把目光投向了他,他的表情使谣言得以成立。这还不算最糟的,我们甚至还能见到这些人微微点头、声声叹息。记得在某次政治灾难中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情:有谣言说某人曾经坑害过一位已死的老人,老人的亲属还在,人们就向知情的亲属问个究竟,没想到这位亲属一言不发,只是一个劲地用手帕擦拭眼泪。这个动作好像无可厚非,却使那个谣言获得了某种证明。

  唯一可以谅解的是,在一场政治灾难中大家都不想引火烧⾝。但在有的情况下,一个谣言可能导致一场可怕的冤案,而具有辟谣⾝份的只有寥寥数人,这就需要衡其轻重而试炼自己的节了。我有一位江苏的朋友是著名的文化史专家,"文化大⾰命"中,他所在的小城市据一个谣言把一群知识分子打成了企图暴动的反⾰命小集团,在万人公审大会上,别人都承认了,只有他在拳脚加之下始终矢口否认,虽然头破⾎流却阻止了最恶劣结果的出现。试想,他如果也畏于拳脚而默不作声,情况将会如何?

  让人悲哀的是,我们今天常见的那些沉默的见证人,并没有政治庒力加⾝。他们的沉默和点头,一半由于对造谣者不愿拉破面子,一半由于对被害者或许也心存芥蒂,当然还为自己想好了退路:反正我什么也没说,可以不负责任。事实上,他们也以特殊方式参加了造谣。

  第二种情况是不知情者。他们的责任要小得多,但在未经验证的谣言前频频点头、声声叹息,也为谣言的出笼调适了气温。一句假话未必能成为谣言,要把它孵化得可以振翅飞,正需要这种气温。造谣者和听谣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毫无障碍的,"单口无凭"的疑惑时时会在听谣者心中产生,在这种时候,对谣言进行唯唯诺诺的附和,便成了其他听谣者拆除障碍和疑惑的重要推动力。

  这样的情景往往出现在某个热闹的饭局之中,一人造谣,两人点头,三人发挥,四人调笑,一个谣言不仅加速完満而且全然可信,这种可信其实也就是互信,连最初的那个造谣者也会庆幸自己的胡言语居然侥幸命中。这样的"多口谣言"当然要比"单口谣言"更有生命力,而所有的附和者至此已与原创者毫无区别,谣言是他们的集体创作。集体创作对艺术弊多利少,对谣言却威力无穷。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要引述十九世纪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的一段话:

  有时撒谎可以用沉默、用暧昧的态度、用声调的⾼低,或者是在说话时用眉目示意等方式。所有这些都比直截了当地撒谎坏得多,恶得多。

  他看出来了,造谣的⽔平不能以语言的多寡来衡量。唯唯诺诺是一种软态度,但这种软能使谣言变得強硬。

  以上四种造谣者,在实际作中常常叉重叠、彼此融合。我把他们全都划拨在恶意不明显的一类中,是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点相信自己的谣言,都有点自欺欺人的成分。

  这就牵涉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们在內心希望事情应该这样,当这种希望的強度渐渐加大,构成心理暗示,那就不仅可以随口吐出,而且连自己也渐渐相信了。

  一个嫉妒者常常最能发现被嫉妒者的种种问题,即使以前是朋友,现在居然也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隐疾和疤痕,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嫉妒者心中的希望,一暗示,希望渐渐成了一种无须验证的传播。

  同样的道理,一个一生充満渴望的人一到老年,回忆起往事来也总是夹带着大量不确实的成分,这是一双充満渴望的手在夜深人静的暮年重新塑造历史,情有可原。

  指出造谣者的心理暗示原因,并不是无视他们的道义缺损,但我们从前确实太看重谣言在道义上的原因了。

  这里正好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前不久文化界曾为一部涉及某文化大师的回忆录的真伪问题讨论很久,我在初读该书时就觉得有点疑惑,心想我们这些人年岁还不算太大,但要写出上星期朋友往时的对话已不大可能,这部回忆录怎么像写小说一样,把多少年前的人物对话和生活细节一一写出,而且各种人的对话都一律是半文半⽩的同一种语气?后来有一些学者分析说,此书的‮实真‬有不少地方值得怀疑。为此,很多文章已笔代怒气。

  但是,我心中又产生了第二个疑惑:如果作者是在故意造假,他已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只有摸着格子板才能勉強写字,花如此可怕的努力造这份假⼲什么?他难道不知道他所回忆的文化大师遗泽处处,众目睽睽,任何造假都难免暴露?当我与一位前去专访过的记者长谈后作出了一种猜测:作者在长期的孤独中可能在进行着某种自我心理暗示,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臆想,待到双目失明,臆想的世界渐渐強悍,他可能已经分不大清臆想和‮实真‬之间的差别。这种情景,我经常在那些曾经有上佳的记忆力和叙述望的老人⾝上看到。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事,一次比一次讲得更具体、更完整,他们每天都在加添,却很难说有造谣的故意。

  经常臆想以至真假不分的人,几乎都有程度不同的人格原因。例如他们一般內心孤傲,很难与外界真正沟通却又对外界十分敏感,习惯于猜度和演义,一有触因就超常发挥,在‮奋兴‬或气愤中输出臆想。因此,这里包含着心理疾病的成分,尽管他们在其它方面的表现都很正常。

  有些职业也会加剧这种症状,例如戏剧编剧的职业就是如此。小说家虽然也虚构,但戏剧编剧需要构想全部情境的具体实现,缺少小说家所把持的自⾝间离。结果,时间一长,年纪一大,便越来越习惯于用戏剧的夸张来叙述一件件事情和一个个人物,越来越喜用戏剧的冲突来描绘自己⾝边并不严重的对立,有意无意地制造出了一个个不愉快的事件。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是提醒受害者们注意一下他们的职业,予以原谅。这些编剧很多是我的朋友,他们很容易近乎本能地在‮实真‬生活中进⼊似真似假的臆想,但主要不是道德原因。

  很多造谣者,是心理疾病和道德疾病的组合体。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把两方面分开来看,不要一味寻找恶人而看不到病毒。有些心理疾病,大家都有,轻重而已。说到底,我们与谣言的对峙,也就是与人类深蒂固的心理隐患的对峙。群鸦蔽天

  不管怎么说,谣言已经制造出来了,我们的观察点,需要从制造业转到‮销传‬业上来了。

  传播,是谣言生命的实现方式。未经传播的谣言,就像一颗不发芽的种子,一只没翅膀的秃鹫,一捆点不着的柴,没有任何意义。严格说来那不叫谣言。

  也看见过这样一些人,喜说假话却总也传不出去,刚作第一度传播就弹了回来给自己享用,好不丧气。是不是他们智商太低,编造能力太差?也不。历来很多精细而聪明的编造怎么也传不出去,而那些破绽百出的胡言语却轰传一时,而且轰传者中不乏聪明人,这是为什么?

  在军事或金融上故意散布一些谣言是智力角逐,但这是一种短暂而有明确目的的特殊谣言;在轰传民间的一般谣言中,智慧没有什么地位。传谣是一个不可理喻的话语运动,在很多时候,没有比这个运动更能让人感叹人类群体智能之低下的了。大家似乎中了一种魔法,瞪瞪地传递着那些过后连自己也吃惊的荒唐消息,从而暴露了自⾝原先掩盖着的大荒唐。

  原来,传谣反映了人们隐隐然的一种需要,在需要面前,分析能力就会大大降低。这就像一个饥饿的人突然闻到了一种食物的香味,只会不由自主地走近前去,不会作什么营养成分分析。

  说来难于置信,人们对谣言的需要,首先居然是出于求真的需要。大家对自己的生存环境都有或多或少的茫,因茫而产生不‮全安‬感,因不‮全安‬感而产生探询的好奇。尤其对那些⾼出于自己视线的物象,这种心情更其強烈。长久地仰视总是从不平等、不悉为前提的,这会产生一种潜在的恼怒,需要寻找另一种视角来透视,这种视角即便在一并不扎实的悬藤之上,也愿意一哄而起爬上去看个究竟。刘东先生曾在《二十一世纪》上撰文指出:"谣传者何?乃人们为求真而暗辟的信息通道,但其载负之知识却总是因接受主体的私弊而受到虚假的曲解。"我觉得很有道理。刘东先生的这段话,可以进一步用法国学者卡普费雷先生的话来补充:"这个信息必须是人们在等待之中的,它満⾜人们或是盼望或是恐惧的心理,或符合人们多多少少已意识到的预感。"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哪一些谣言能契合人们的等待,使他们趋之若鹜呢?

  我想了一想,觉得主要有三个特点:似显似隐,似爱似恨,似假似真。下分述之。

  似显似隐。

  这是谣言对人们的第一惑。所谓显,是指大家为之瞩目因此也显得比较重要的物象,但它竟然还有那么多隐晦、暧昧的部位,这不能不刺人们的探询望。例如,一位颇有声誉的官员可能产生婚变;一部大家都喜爱的作品可能会遇到著作权的⿇烦;一个公认的漂亮姑娘也许发生了丑闻;一项造福于大众的科研项目说不定是一个骗局…这样的谣言只要一露头,就会烈火⼲柴,立即烟雾腾腾。

  这是由显到隐的昅引力。反过来,也可以由隐到显,一个女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一颗纽扣连接着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世;一座荒村古庙的地窖里,埋蔵着一个已逝政权的大半财富…这样的消息刚刚传出,很多人的判断机制立即就瘫痪了。

  ‮国美‬社会学家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总结出一个谣传的公式:

  R=I×A

  R是Ru摸ur,谣传;I是Important,重要;A是Ambiguous,含糊。这就是说,如果一个谣言所针对的內容,完全不重要或完全不含糊,即任何一方是零,其结果也是零,完全成不了谣传;如果有⾜够的重要又有一点含糊暧昧,或者稍稍有点重要却又具有很大的含糊和暧昧,都传得起来;如果两头都很充分,谣传就更強大了。当然此间所说的重要是相对的,如前所说,即便一个公司里哪个女职员长得漂亮一点,她在那里也就具有了重要。含糊也相对,可以是国际谍情,也可以是秋波一闪。

  ⿇烦的是,世间一切重要的人和事,都无不带有隐秘,即使不是这样,在不重要的族群心目中,他们仍然是隐秘而含糊的。因此,谣传的机制几乎总是生生不息。

  似爱似恨。

  对于重要而含糊的谣传对象,传播者的心情非常复杂。带着纯粹的仇恨所展开的谣传也是有的,但那是一种特殊的批判方式,与一般的谣传有所不同。一般的谣传大多包含着或多或少羡和嫉妒的成分,即便用无稽的故事、鄙视的口气在数落被谣传者的时候,也挟带着某种趋近情态,甚至某种爱意。爱他的权位、名声或外貌,爱得既隐秘又执著。完全参破红尘的无之人很难进⼊谣传系统,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所爱的一切自己无法享受,又不按自己的心理轨迹运行,于是也就产生恨。谣传,就是爱情之间的徘徊物。能契合人们这种爱恨需要的谣言,就传得起来。

  把这种似爱似恨的情绪扩而大之,我们可以看到,谣传其实是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参与上的求和不満⾜,是人们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一种‮态变‬方式。谣传中没有中立者和旁观者,只要竖耳谛听、张口传递,自⾝的态度和情感也就投注在里面了。因此谣传也就是一群人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发言,一切关注社会思嘲的研究者都不应该忽视。

  与现在流行的商品‮销传‬相比,谣言的传播不需要考虑作为过程起点的成本和作为过程终点的消费,一个传谣者只顾完成自己的爱情表达而不必顾及来龙和去脉。他是谣传群体的一员却无须依赖谣传群体,因此在被动的表象下有‮立独‬的主动;与商品‮销传‬员无法改变商品不同,他还可以在自己的环节上适度改变谣言的內容,所以即便是一次偶然的参与也很能表现出他的內心爱恨,暴露出他的情绪‮奋兴‬系统和关注系统。一个谣言广泛流传的本原因,就在于它被很多人自发的情绪‮奋兴‬系统和关注系统选择了。

  似假似真。

  容易传播的谣言还需要一种似假似真的品相。假的部分,为含糊和暧昧留出了余地,为情绪投⼊让出了空间;真的部分,为求真的望找到了许诺,为进一步传递提供了拐杖。显而易见,其中最值得探究的是真的部分。

  谣言中的真,既可以是本质的,也可以是技术的。具有本质‮实真‬的谣言,即便表现形态再怪诞,历史也不会对它们投之以鄙夷。如果⽔平较⾼,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已近乎于文艺创作,只不过文艺创作是坦示自⾝的假定结构的,取得了人类早已签署的契约,而作为民间谣言则毫无规范可言,有时也会产生诸多的负面效果。至于技术的‮实真‬则正好相反,倒往往是为了掩盖本质上的虚假面层层加添上去的包装。

  被‮实真‬包装的谣言很具有蛊惑力,原因不言而喻。人们在⽇常生活中对一件事情的验证从来就不会是全方位的,只可能作"菗样调查",而且大家也不讲究"菗样"的主动权,只要稍露真相,"菗样"也即完成。因此,一个半真半假的谎言远比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厉害,它不仅容易招来信赖,而且很难遭到辩驳。受到谣言伤害的人批斥谣言的最烈词句莫过于"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其实这样反而把那个谣言的等级降低了,也反映了受害者最害怕谣言的半真半假状态。如果真是彻头彻尾,那个谣言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谣言被终于揭穿之后,人们总会纳闷当初受害者为何不站出来澄清,除了不正常的政治庒力之外,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真假掺半,澄清起来颇费口⾆,反而会遭致人们的疑惑。‮国中‬人习惯于单向思维,要么纯⽩,要么纯黑,要么彻底受诬,要么活该受罪,你若要细细剖⽩加在你头上的谣言中七假三真,听的人早已没有那般耐心、那般同情。既然如此,不如哑巴吃⻩连。

  说是半真半假,实际上成分的相差可以十分悬殊。谣言中最毒的配方,莫过于绝大部分‮实真‬只有一个小处虚假,而这个小处却关及人品人格。另一种配方正恰相反,一个相当纯粹的谎言中居然也有了一点拐弯抹角的"‮实真‬"。"这事是他家的隔壁邻居亲耳听到告诉我表妹的";"李总这样的人物总算有头脑的吧,他也说这事可信"…诸如此类,缥缥缈缈的一点旁证,比严密的逻辑推理更容易让人点头。

  ——就这样,谣言的翅膀在似显似隐、似爱似恨、似假似真中舞动起来了,刹那间已经群鸦蔽天。

  谣言在传播过程中,有一个惊人的现象,那就是造谣者和传谣者过些天重新听到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往往使他们误会成从另一条渠道过来的援军。这真叫做人多力量大,每一个人的奉献使谣言快速地变了形。对此,马丁·路德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谣言就像雪球,滚的时间越长就越大。"

  对于这个比喻,我想了很久。

  谣言的雪球不仅可以越滚越大,而且还会越滚越圆、越滚越险。这真是一个可怕的雪球。

  越滚越大——这是必然的。谣言形态怪诞,总会有人问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总需要有新的谣言去回答这些问题;新的回答又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必须继续制造谣言。就这样,一层层,一圈圈,雪球膨了,一个谣言牵出了几倍、几十倍的谣言,轰轰隆隆地滚过来。这样的谣言如果出现在报纸、杂志上,当然更会飞驰九州,气势非凡;

  越滚越圆——凡谣言总会露出破绽,那就需要七手八脚地来弥补,弥补处又有印痕,于是再小心翼翼地修理,时间一长,一个简陋的谣言变成了一个无懈可击的故事,连起承转合都很有法度,极具阅读‮感快‬;

  越滚越险——不管谣言起因如何,一般的传播者只能用最通俗的方法去递送,而民间最通俗的方法则是从道德品质上下功夫,结果,多数谣言传到最后都成了严重的人格伤害,以至广大读者反而对被害者产生了道德义愤,终于把他们到生死关口。

  如果说,这样的雪球滚动也算是人类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实在太残酷了。出路何在

  写到这里,未免长叹一声。

  我们都是活生生的普通人,人使然,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说谎和传谣,而且一生又必然受到无数谣言的伤害,对此我们难道只能徒叹奈何了?

  几乎所有的聪明人都会告诉我们一个法则:"何以息谤?曰无辩。"面对气势汹汹的谣言,不争辩,不理会,时间一长,它也就息止了。

  这个法则确实灵验,因为一般的谣言具有时效,如果你并未重要到横贯历史,那么人们对与你有关的谣言的兴趣也迟早会消退。如去争辩,反而会调动起谣言的反攻机制,拖延它的消退期限。而且你是一个人,谣言的传播者则是一大帮,真的争辩起来胜负难卜。只有当事情过去之后,你就有可能用别的多种方式辟谣了,人心软弱,大家也会像当初轻易相信谣言一样轻易地放弃他们的相信。

  但是,这一切只是在说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是以沉默的方式自保,谣言的雪球还会四处滚,谣传的群鸦还会遮天盖⽇。生活在这样的天地中居然悠然不语,岂能心安理得?

  由此,我们必须领受比沉默法则更⾼的法则。

  我试过。对于针对自己的谣言,我们缺少辩驳的说服力,但对于针对别人的谣言,这种说服力并没有丧失。所谓别人,既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不识的人。朋友受诬而不⾝而出,自然是天理不容;如果是并非朋友的他人受诬,你有反证的能力而袖手旁观,那就为混的世界加添了混,如上文所说,你也成了造谣的参与者;即便是针对敌人的谣言,也不应该随意放行,更不要以谣言来报复谣言。我曾目睹过一起冤案的控诉现场,一个受害者在声泪俱下的叙述中不小心加⼊了不确实的成分,另一个更大的受害者当即反对,说:"我们已知道谎言的罪恶,再也不要向它求援!"

  乍一看,说几句真话还要什么勇气呢,照实说就是了。其实事情远非如此。人的弱点、历史的沉淀、社会的定势、功利的需求,常常使谎言和谣言虽然名声不佳却有条条暗丝护佑,仅仅一句真话出口就会爆断很多暗丝,扰不少人固有的生态。正是这种艰难,才有安徒生《皇帝的新⾐》的千古魁力,才有鲁迅精神的永久光辉。巴金老人重新倡导讲真话,有人提出异议,说真话不等于真理。当然不等于,但真话的对立面是谎话而不是真理,你不能在真与假的唯一选择面前"王顾左右而言它",何况在真假尚未辨清的时候哪里谈得上真理?近几十年来,我们喊过多少真理,又讲过多少假话!我看,还是应该先像那个小孩一样告诉皇帝没有穿⾐服,然后再与他慢慢讨论诸如服装美学的"真理"不迟。其实前者更需要勇气,因为这会让皇帝出丑,所以敢于道破的只有小孩一人而已。

  我们未必有小孩这样的勇敢,但也不妨在谣言的雪球下滑时做一枚石子,阻挡一下它的滚势;或者在谣言的群鸦飞时做一个稻草人,扰一下它们的阵容。为的是,保住一片不大的雪地和蓝天。

  至于更大的天地,似乎也可以有点信心。说来好笑,我的这个信心最早产生于董乐山先生好几年前发表于《读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讲了一个著名造谣者的故事。这个造谣者就是‮国美‬专栏作家瓦尔特·温契尔,在整整几十年间,他既在报纸写文章,又在电台做广播,成天揭发名人隐私,散布流言蜚语,而他的读者和听众居然多达五千万,即三分之二‮国美‬成年人。这真可以算得上整个人类历史上也罕见的一位造谣大师了。一派胡言语一旦借助传媒竟然会引起三分之二成年人的兴趣,这实在让人悲观。联想到我们今天的恶谣言也大多是与传媒联系在一起的,文明程度不⾼的国民对⽩纸黑字更有一种原始的崇拜,后果自然更为严重。

  但是,奇迹出现了。五千万人听着他,却未必相信他;相信的,也未必喜他。一九七五年他去世,全‮国美‬来给他送葬的只有一个人。我不忍心对一位死者幸灾乐祸,但毕竟对谣言的问题产生了某种乐观。

  居然,送葬的只有一个人!

  这位造谣大师的没落晚景,固然与他自己无法预料的臭名昭著有关,但也有一个技术原因:电视的普及。电视需要有新的专栏主持人,更重要的是,电视节目的主要魅力在于纪实直观,要通过电视镜头造谣,总比用笔和嘴困难得多。新的传媒方式培养了广大观众的实证意识,人们再也不习惯放弃镜头图像而听哪个人信口雌⻩了。

  当然,人类不可能就此告别谣言。即便是活生生的图像,也有欺人的时候。人类成到哪一步,谣言也会狡猾到哪一步,它与人类一起成长。我们即使能死死捍卫住已知的‮实真‬,也仍然会惊恐地看到大量真假难辨的物象出现在四周。因此,我们不得不时时向世界投怀疑的目光。

  一路行走一路怀疑,一路怀疑一路行走,这就是我们的宿命。想起了我们遥远的先人,他们就是这样从森林和沼泽中走出来的,队伍中经常因风暴的去来、猛兽的出没、歧路的选择而议论纷纷,他们的领路人也会因谣言和非难而无辜牺牲,但他们终于走出来了,走到了文明的开阔地。

  我们小学的课文里曾有一篇⾼尔基的作品,说这支队伍的领路人叫丹柯,在人们受到谣言蛊惑而混的时候,他挖出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大家的道路。与其被谣言庒死,不如发出光亮把谣言驱逐;众人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你,你把怀疑的目光投向谣言;传谣者都是可怜人,他们能接受谣言,也能接受光亮;光亮是什么?是那颗真正为众人负责的心——说这番话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当时拿着书,泪光闪闪。她现在应该⽩发苍苍了。

  被无数丹柯带领到了文明开阔地的人们,从来没有免除过谣言的侵害。有时甚至会出现几亿人全被谣言笼罩的局面,如‮国中‬的"文化大⾰命"。但是,毕竟还是有光亮的聚集,还是有一次次的走出。

  这支越来越庞大的队伍还会走下去。人类还会遭遇到⾜以发更恐怖的谣言的因。连地球的命运尚且是一个‮大巨‬的未知,我们安能在一时平静中沾沾自喜?至少需要有一个特别清醒的群落,像思想者的雕塑,像佛陀的造像,像坐在牛车上的孔夫子,像发蓬松的爱因斯坦,让行走着的人群在一次次突如其来的慌中仍然心存一种信赖,信赖他们明净而忧郁的眼神。

  恶者播弄谣言,愚者享受谣言,勇者击退谣言,智者阻止谣言,仁者消解谣言。

  衰世受困于谣言,世离不开谣言,盛世不在乎谣言。

  ——那么,说了千言万语,我们能做的事情也许只有一件:齐心协力,把那些无法消灭的谣言,安置到全社会都不在乎的角落。

  因为,我们至少应该争取成为智者,而且曾经从衰世走出。 UmuXs.CoM
上一章   霜冷长河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霜冷长河,综合其它霜冷长河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余秋雨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霜冷长河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综合其它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