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灵异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灵异小说 >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作者:梦枕貘 | 书号:44030 时间:2017/11/19 字数:11793 |
上一章 第十六章 晁衡 下一章 ( → ) | |
【一】西明寺——槐树苍绿,一天比一天浓郁。 起初,树梢隐约可见点点新芽,继而膨起、绽放,待放眼望去,已蔓延成一大片淡绿了。 今年,舂天比往常来得早。 温煦的光,洒落中庭。 空海和逸势,伫立在中庭浅绿树下。 “真是佩服哪,空海。”逸势望着眼前的牡丹花说。 “明明叶子还没长出,花苞倒膨成这样子——”逸势所说的,是空海平素经常以手掌罩盖的那株牡丹花。 牡丹枝茎上,膨现一个又大又漂亮的花苞。 “是你让这花长成这样的。”“嗯,也可以这样说吧。”空海淡淡地回应。 逸势将目光移向空海,说:“空海啊,我真搞不懂你这个人。以前就觉得你有些莫测⾼深,来到长安,这种感觉更強了——”接着又说:“你啊,比起我们那个⽇本国,似乎更适合待在唐国。”“是吗?”“四天前那晚上,也是这样。面对那只黑猫,你毫无惧⾊,还能沉着应付。”“不,其实那时相当危险。多亏丹翁大人前来援助。”“我可看不出来。至少,若我们不在现场,光你一人的话,一定可以对抗那家伙。”逸势毫不吝惜地称赞。 那夜之后,隔⽇、再一⽇,众人连着两天返回棉田,开挖丹翁所指点的数处地方,总共挖出十尊陶俑。 每尊俑像前,都贴有胡文咒语,背后刻着“灵”、“宿”、“动”三字。 手脚部位也经人精巧加工,使其更容易活动。拆解破坏这些陶俑后,內现大量头发。 柳宗元带走了一尊陶俑的头、手、脚、躯体等部位。 为了谨慎起见,柳宗元留下两名卫士。 “让他们暂时监视着棉田。万一发生什么事,马上告诉我。”临走前,他对徐文強这样说。 “那以后,不知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大概不会再出事了吧。”“可是,空海,那天晚上出现的到底是什么啊?是猫?还“是人。”“人能化为猫吗?”“不。”空海摇头摇“是人在暗中弄猫,有时也能让自己看起来就是猫。”“是人吗?”“大概是吧。”“不过,暗中弄猫的人,他到底想⼲什么呢?”“我怎么会知道。”“可是,你不是一直觉得,刘云樵宅邸事件跟徐文強棉田事件有关连吗?”“是啊。”“两者之间的关连,我大概猜想得到。因为刘云樵宅邸的那只妖猫,也出现在那片棉田——”“唔。”“不过,你跟妖猫提到了杨贵妃的事。难道贵妃的事也跟猫扯上关系了?”“没错。”“为什么你认为他们有牵扯?”“你还不明⽩吗?”“嗯。”“想想看嘛。”“完全摸不着边际。”“那么,你先想想,在刘云樵宅邸出现的妖怪,曾说过什么话——”“什么嘛。妖怪说了一堆,我答不出来。”“譬如,妖物不是这样说过吗?要用绢布勒死你——”“喔。”“⽩乐天在马嵬驿也说过,贵妃是遭人用绢布勒死的。”“哦。”“此外,被妖物附⾝的刘云樵之,变⾝为老妇之后所跳的舞曲,不就是李⽩翁作的《清平调词》吗?”“嗯…”逸势沉思了片刻。 逸势当然知道,《清平调词》是为贵妃而作的。 说起来,正因为得知此事,空海才决定一探马嵬驿的。 “事情果真如此?”“没错。”“可是,到底谁搬出了贵妃遗体?是那只猫⼲的吗?”“这我也不知道。”“我想起来了,空海。石棺的棺盖內面,不是沾満⾎迹抓痕吗?到底是谁抓的?依我看,那些⾎迹,像是已下葬的贵妃突然苏醒,拼命想逃出而用指甲挠抓棺盖所留下来的。”“既然你这么想,事情大概也就是这样吧。”“空海,你别答得爱理不理的。关于那件事,你有什么看法?”“我跟你想的一样。”“现在回想起,还是让人不寒而栗。要是自己被埋在地下,像贵妃那样从地棺里醒过来,我会变成什么德?大概也会挣扎抓个不停,在二度断气前就发疯了吧一一”逸势似乎正在想象自己从地底石棺中悠悠醒来的情景,耸着肩,微微弓起背来。 “空海,柳宗元大人说,有信要⿇烦你看,那也跟此事有关?矮晁衡大人的信吗?”“柳先生的信差。”大猴低声说道。 大猴⾝后的男子,朝着空海和逸势殷勤行礼。 “在下韩愈。”空海与逸势也回礼,报上自己姓名。 “我来接客人——”韩愈⾼度警戒的视线,须臾不离空海。 “我这就带两位到柳宗元处。不过,先有一事相告。”“什么事?”“关于晁衡的信。”韩愈说毕,脸⾊笼上一层影。 “怎么了?”空海问。 韩愈惟恐有人偷听似地,眼光网下巡视。 沓无人迹。 即使如此,韩愈依然不放心,停顿了好一下子才开口。 “老实说,昨晚,晁衡的信不知被谁偷走了。”为了说出这句话,韩愈仿佛耗尽了肺中空气。一说完,急忙深深昅了一大口气。 “真的吗?”逸势问。 “是的,千真万确。”韩愈明确地回答。 【二】木制车轮啮咬泥地、碎石的震动声响,从际传到背部。 此刻,空海和橘逸势坐在马车上。 马车可容纳四人,每边对坐二人。空海和逸势并肩而坐,对面马车外面,垂挂着布幔,隔绝了由外窥视车內动静的可能。 “抵达目的地之前,抱歉恕难多说些什么——”换句话说,马车朝目的地前进,先往东,再往西,就等于往“像是永乐坊。”逸势自顾自地说道。 不久,马车停住了。 “两位请下车!”韩愈说。 两人走出车外,此处是有着半圆屋檐样式的土墙所围造的宅邸中庭。 悄然不见人影。 数棵槐树耸立。 新芽乍萌的牡丹花丛、池塘,点缀其间。临池有株巨柳,长长的枝条垂挂⽔面。 真是宏伟的宅邸啊——逸势用这般的眼神望向空海。 “这边请——”说毕,韩愈便往前走去。 空海与逸势紧随在后。 一行人穿过宅邸⼊口,来到內宅。 依然不见人影。 继续穿越设有炉灶锅镬的房间,再往里面走——“就是这边…”韩愈停下脚步。 眼前是一扇门。 “空海先生和逸势先生已经带到。”韩愈出声朝门內招呼。“请,快请进来。”旁內传来悉的柳宗元声音。 【三】窗在右,柳宗元面桌而坐。 空海和逸势坐在柳宗元对面。 韩愈也围桌坐着,面看过去,窗在空海和逸势的左方。 桌上有茶,盘內盛装甜点。 有杏脯,以及数种胡国点心——“此地是友人住家。经我无理请托,特意空了出来。他当然不知道我要与谁会面,也不晓得我今天会到这儿来——”柳宗元说毕。目光望着空海和逸势。 “用这种形式招呼客人,我先向二位致歉。”“哪里。”“这么做,是为了保密。”“您倒不用顾虑我们两人。听说徐文強的棉田,后来似乎没什么动静。”“每天都有回报,但没什么异样。”“棉田陶俑的事,您报告上级了吗?”“是的。我已亲口禀告王大人了——”“王大人怎么说?”“他代,暂时别对外透露。士兵、金吾卫官员也都要保密一”“总有一天,这事还是会传开来,成为街头巷议的。”“我也这么想。”“王大人现在有何打算?”“等适当时机,再把种种事情禀告皇上——”“种种事情,您指的是?”“贵妃之墓被盗挖、刘云樵宅邸事件,以及目前青龙寺凤鸣和尚守护在刘云樵⾝边等等。”“刘云樵那边,没发生什么事吧。”“约定的⽇期是十五天,如今只剩三天——”“说的也是。”空海和柳宗元,你来我往,淡然地谈着。 切⼊正题之前,柳宗元一边和空海对话,一边在脑子里归纳所要提出的內容。 不,与其说这样,还不如说他只不过想再度确认,自己是否有全盘托出的觉悟。 “话说回来,关于晁衡大人那封信——”话还没说完,柳宗元深深叹了一口气。 “听说被偷走了。”“是的。”“知道是谁偷走的吗?”“不知道。”柳宗元轻轻地摇了头摇“寒舍库房中,恰堪收蔵机密文书,今早却发现晁衡先生的信不翼而飞了。”“原来如此。”“我手中持有晁衡先生之信,包括韩愈在內,仅有极少数人知情,且蔵信地点,只有我本人知道。”“不过,还是被人偷走了?”“没错——”“会否有人潜⼊库房,顺手牵羊连信也带走了?”“库房里还搁着值钱东西,窃贼却没下手。”“这么说来,果然——”“打一开始,贼人可能便已锁定晁衡大人那封信。”“可有窃贼线索?”空海追问,柳宗元静静地头摇。 “没有。”“总之,也就是说,那封信对某人似乎很重要。”“是的。”“信的內容到底是什么?”“就像我所说的,无法读懂。因为是用倭国文字所写。字是吾人常用之字,却以倭国语法写成。若非倭国之人,当然读不出所以然。”“请教过懂倭语之人吗?”“没有。”柳宗元又摇了头摇“因我觉得随意让人得知內容并不好。我只知道,信上记载与杨贵妃之死相关的种种事情——”“这话怎说?”“给了我这封信的人这么说的。”“给你这封信的人?”“关于这点,现在不便透露。把这封信的事告诉外国人,我也犹豫了一阵子。”柳宗元望着空海,继续说道:“我从⽩居易那儿,听到不少贵妃陵墓之事,也知道她的遗体不在墓里。空海先生,想必你也已经知晓此事。正因为如此,我才想跟你讨论晁衡的信——”“结果,事到临头,信却被偷走了。”“是的。”柳宗元点头说道:“不过,有件事还没对你说。”“关于给你这封信的人吗?”“不,是别件事。”“什么事?”“先前所提过的刘云樵事件。”“你说的是?”“我也耳闻,刘云樵宅邸出现一只奇怪的猫,竟然能预言先皇之驾崩。关于此事,我们瞒着皇上多方访查,终于有了眉目。”柳宗元突然中断说话,定睛凝视空海。 “请继续说下去。”“老实说,刘云樵未必与贵妃之死完全无关。”“是吗?”“说有关,指的并非刘云樵本人和贵妃有牵连。”“怎么说?”“与贵妃有关的人,其实是刘云樵的祖⽗——刘荣樵。”“刘荣樵?”“是的。刘荣樵曾以近卫军⾝份,护卫玄宗皇帝走避安史之,逃到蜀地。”“原来如此。”“据说,他是马嵬驿叛军核心份子之一。杀了贵妃兄长杨国忠,用长矛剌举其首级,同时还迫玄宗皇帝处决杨贵妃的叛军,刘荣樵也列名其中。据说,以长矛刺举贵妃之姐韩国夫人首级的人,正是他——”“哎——”“此事是⽩居易所告知的。”“是自居易——”“关于玄宗皇帝和杨贵妃之事,他似乎另有看法,老早就在调查。关于这两人,他所知甚多。”“这么说来,端倪隐约可见——”“是的。如今长安闹得満城风雨,似乎全与贵妃有关。”说毕,柳宗元总算察觉了一般,伸手到桌上。 “呀,我真是怠慢。准备了茶⽔,却只顾说话——”柳宗元拿起茶罐,准备泡茶。 “还是让我来效劳吧。”韩愈起⾝,从柳宗元手中接过茶罐,将茶叶放⼊各人的茶碗里,并以热⽔浇注。 茶⽔稍稍凉却,缓缓渗出茶⾊来。 逸势喝了一两口茶,再拿起甜杏脯送进嘴里。 空海只以双轻轻碰触了一下茶碗。 【四】“话说,那封信——”眼见大家都又坐定,柳宗元重启话端。 “是的。”“似乎是晁衡大人写给李大人的。”“是李⽩翁吧。”“没错。”“晁衡为何要写信给李⽩翁?”“空海先生应该也知道,两人颇有情。”“当然。李⽩为晁衡所写的吊诗,我曾拜读过。”空海答道。 晁衡——也就是安倍仲⿇吕,于天宝十二年(七五三)返回⽇本。 深受玄宗皇帝赏识的仲⿇吕,曾数度上书请愿返回⽇本,却不被允许。 最终准许仲⿇吕返回⽇本,是在空海⼊唐五十一年前。 晁衡搭船返⽇途中,遭遇暴风雨,结果船又飘回唐土。 不知道晁衡又已安抵唐土的李⽩,误信他已丧命于暴风雨,曾留下题为《哭晁卿衡》的诗作:⽇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云愁⾊満苍梧。 失落的那封信,即是安倍仲⿇吕亲笔写给李⽩的。 “唔——”逸势出声说话“空海,真是遗憾哪。若是那样的信,说什么也要一睹为快——”逸势不胜唏嘘地说。 “话又说回来,空海先生,且不论內容为何,那封信的开头,以及类似题记的字,我倒还记得一二——”“你读懂了?”“不,信上所写多为吾国文字,我才记得的。”“所以,写得出来吗?”空海问。 “嗯,大概可以。”“那就拜托你了。”“不过——”柳宗元双手放在上,做出确认的动作。 他似乎没准备纸笔。 “若是笔墨,我这儿有。”空海从怀里掏出笔、墨。 接着,又拿出纸张,放到桌上。 “喔,那就可以写了。”柳宗元从空海手中接过文具,摊开纸张。 笔沾墨汁,忖想片刻之后,柳宗元开始动笔。 沙沙的运笔声中,一连串汉字出现在纸上。 写出来的虽是汉字,却非汉文,而是大和语。 是以汉字为发音符号的万叶假名。 “我想到的,就是这些了。”柳宗元将写好的纸张反转过来,递给对面的空海和逸势。 空海和逸势凝神细看。 “喔——”“这是——”空海和逸势同时轻声叫了出来。 “空海,这可是件大事啊。”“嗯。”空海双眼炯炯发光,仔细端详柳宗元所写的文字。 “这上面的意思是什么?”柳宗元按捺不住,探⾝凑了过去。 “此处所说的,竟是杨贵妃将被带往倭国的事。”“什么?”柳宗元惊吓得屏住气息。 其內容记载如下:奉玄宗皇帝之命,倭国遣唐使安倍仲⿇吕,陪同太真殿下前往倭国。 【五】安倍仲⿇吕——十七岁时,仲⿇吕以留学生⾝份搭乘第八次遣唐使船⼊唐,时为公元七一七年。 彼时正当玄宗皇帝主政时代,也是宛如牡丹花灿烂绽放的大唐盛世。 仲⿇吕⼊唐后不久,先是自’称“朝臣仲満”而后改唐名为“朝衡”“朝”以古字书写,便成为“晁”昕以有时又署名“晁衡” 先前所记,关于李⽩所写的诗,即是用“晁”这个字。 此处旧事重提,仲⿇吕系安倍船守之子,七O一年生于倭国。 同一年,李⽩也诞生于唐土。正如空海和⽩乐天年龄相近,李⽩和仲⿇吕是同年出生的。 与仲⿇吕同行搭乘第八次遣唐使船的,尚有吉备真备、僧侣玄防等人。 ⼊唐后,仲⿇吕先至培养官吏的学校——太学研读。其后,通过科举试考,及第成为进士。这位以当时人唐眼光来看是渺小极东岛国的倭人,后来出任舂宮坊司经局校书,随侍皇太子⾝边。 当时,大唐帝国具有上述那般的国际视野。无论汉人或倭人、胡人,只要才能出众,均能出任唐国重要官职。当时的科举制度,虽有贿赂、走后门的恶质歪风,却也具有擢拔人才的优点。 其后,仲⿇吕受玄宗任命为左拾遗,继之又为左补阙。左拾遗、左补阙的官衔,是以天子随从谏官⾝份,随时陪侍玄宗⾝旁,可以直接与皇上谈。 安倍仲⿇吕以其才华和人品,深得玄宗宠爱。 对仲⿇吕而言,这是幸亦是不幸。 七三三年,多治比广成以第九次遣唐使⾝份⼊唐时,仲⿇吕曾上奏玄宗,恳求让自己随同遣唐使返回⽇本,但不被允许。玄宗反而拔擢他为卫尉少卿。这是从三品官,在外国人当中,仲⿇吕可说是晋升至最⾼官衔的一人。 七五二年,第十次遣唐使藤原清河⼊唐。七五三年准备返⽇时,仲⿇吕再度上书,向玄宗请愿返⽇。此次终于获得恩准,可以踏上归途了。 当时返⽇的一行人,唐僧鉴真也受邀随行,他打算埋骨⽇本。 彼时,仲⿇吕已经五十三岁。 经常往来的友人,也是大诗人的王维,此时曾为诗相赠。 此即有名的《送秘书晁监还⽇本国》:积⽔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惟看⽇,归帆但信风。 鳌⾝映天黑,鱼眼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五言律诗,以偶数句押韵。“积⽔”意指海上“沧海”则为神仙居住之岛所在的大海。 当时大唐国以为,神仙所居住的蓬莱国,就是⽇本国。 传说图画所描绘的蓬莱国,是驮负在沉浮于海面的巨⻳背上——“鳌⾝”意指巨⻳躯体。 当时王维年五十五岁。 回归⽇本国那天终于到来,仲⿇吕于船只出发前,曾昑咏那首有名的思乡和歌:这首和歌曾经汉译。 往昔的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立有原文连同译文的刻碑。 碑文左侧是汉译诗文,右侧则刻有李⽩诗作。 汉译诗文如下: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然而,好不容易才启程出发,仲⿇吕却因海难而重返唐土。 如果再详探內情,当时出发的遣唐使船共有四艘。 清河与仲⿇吕搭乘第一艘,该船于七五三年十一月二十一⽇平安抵达冲绳。其后,在航向奄美大岛途中遭遇暴风雨,船只竟漂流到今⽇越南。 于是,仲⿇吕再度回到长安,受命玄宗皇帝继续出仕。 安史之爆发时,五十五岁的仲⿇吕,人在长安,随侍玄宗皇帝与杨贵妃。 叛起于天宝十四年(七五五)。 一般认为,玄宗皇帝与杨贵妃逃离长安,走避蜀地时,安倍仲⿇吕当为随从人员之一。 前面已提过,玄宗逃往蜀地途中,途经马嵬驿时,随扈官兵谋反,玄宗不得不亲自下令赐死杨贵妃。 如果仲⿇吕与玄宗同行逃难,这些事他应该亲眼目睹。 事平息后,玄宗由蜀地返回长安,仲⿇吕出任左散骑常侍。 玄宗死后,肃宗上元年间,他远赴现今河內,出任镇南都护。 七六六年,镇南改名安南,仲⿇吕出任安南节度使。 翌年,他卸职返回长安。三年后的代宗大历五年元月,亦即七七。年,仲⿇吕病逝长安。享年六十九岁。 那时,玄宗、杨贵妃、李⽩皆已撒手⼊寰。 史书如此记载。 只不过——关于杨贵妃生死,后世留下众说纷纭的传闻。 传说最多的是,杨贵妃——杨⽟环这名女子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远遁至蓬莱国。 蓬莱国,指的就是⽇本国。这说法委实令人难以采信。不过,⽇本存有数处杨贵妃之墓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一位于山口县向津具半岛,面临油⾕湾的二尊院內。 坟墓以石塔建造,塔形为五轮。 此坟墓由来如下:据说,死于马嵬驿的杨贵妃,实际上是替⾝,贵妃本人则平安抵达⽇本。 又据说,贵妃流亡⽇本的计划,主谋为玄宗最信任的宦官⾼力士,另一则是在马嵬驿主导叛,对贵妃来说是敌方的陈玄礼。 ⾼力士是奉玄宗之命,执行赐死杨贵妃的当事者;陈玄礼则以叛主谋之⾝份,负责验尸。当时两人若密谋,保住贵妃命,协助逃往远方,倒也不无可能。 换句话说,传言指称,马嵬驿造反主谋陈玄礼,因同情将死的杨贵妃而放她一条生路。 陈玄礼与⾼力士共谋,杀死侍女作为替⾝,好让杨贵妃逃离。 正因搭载杨贵妃尸首的轿子,为⾼力士所运送,且由陈玄礼勘验,密谋才得竟全功。不过,真相是否如此,便不得而知了。 另有一说,当时在幕后活动的人是安禄山。 史书记载,安禄lJJ比杨贵妃年长,却是杨贵妃养子,两人实际存有暖昧关系。 自玄宗的年龄观之,他必然无法満⾜年轻杨贵妃闺房之需。现实上,当时后宮众妃偷男⾊之事,确曾发生。然而,即使杨贵妃与安禄山有这层关系,在当时那种状况下,营救贵妃一命,似乎不太可能。 再回头来谈油⾕湾传说吧。 话说杨贵妃搭乘的大船,囤积不少食粮,自现今的海上附近出航⽇本。 据说,该船航行之后,东漂西来到油⾕当地。 传说叛敉平后,玄宗念念不忘杨贵妃,于是派遣方士东渡,赠予贵妃二尊佛像。杨贵妃也搞下金簪,托付方士回赠玄宗。自己则滞留⽇本直到驾命归天。 这是杨贵妃东渡油⾕的传说细节。 顺带一提,向津具半岛安佐地方,曾出土有柄细形铜剑。此一有柄铜剑,显示当地与唐士有所往来。因此,便被视为贵妃东渡的证物。不过,依笔者之见,这种证据十分薄弱。 总之,久津二尊院有一石塔,被视为杨贵妃之墓。塔形为五轮塔,据说是镰仓时代所建造。以石塔为中心,外有十五、六座的五轮塔相绕。据说,这些外围五轮塔是贵妃侍从的坟墓。 此外,京都泉涌寺也有一尊菩萨像。 此菩萨像被供奉在观音堂內,名为“杨贵妃观音” 先前已提及,书册记载,玄宗曾派遣方士搜寻杨贵妃,方士千里迢迢抵达蓬莱国,并将玄宗托付的二尊佛像寄存贵妃⾝边。 据另一说法,其中一尊就是泉涌寺的杨贵妃观音。 然而,泉涌寺的寺传记载,与此略有出⼊。 该尊菩萨头顶戴妃冠、单手持⽩花,是玄宗伤痛贵妃之死所造。 天正七年(一五七九),泉涌寺僧人湛海留学唐土(明国)将其携回。 《都名所图会》记载:观音堂之本尊圣观音,系玄宗皇帝与杨贵妃别离,临摹追忆贵妃形貌所作。补陀山之匾额同出此帝亲笔。 令人兴味十⾜的是,据说,这座泉涌寺为空海所创建。 《都名所图会》又记载:该寺为弘法大师开山立基,其后文德帝御宇齐衡三年,左大臣绪嗣公再建,成为天台宗,称名“仙游寺”意指此山为仙人云游之地也。 在热田神宮也有怪诞传闻。 据说,杨贵妃实为神宮祭神赏赐玄宗之物。 玄宗皇帝平定国中四百余州I之后.亟思出手拿下⽇本国。祭神得知此事,将倾国倾城的杨贵妃送进唐土,藉以紊国世。 因此,当安史之起,杨贵妃虽已遂愿而死得其所,其魂魄却飞返蓬莱国,隐⾝蛰居热田。 其后,平息叛返回长安的玄宗,派遣方士杨通幽,寻觅杨贵妃魂魄栖息之所,最后打听到栖息于⽇本蓬莱山。 方士与贵妃魂魄相会后,返回唐土禀告玄宗,玄宗悲不可抑,病情加重而死——以上是传说內容。 传说梗概见诸《仙传拾遗》、《晓风书》。 奉秦始皇之命,走访蓬莱仙山,寻觅长生仙丹的徐福,也曾来到热田神宮。 《东海琼华集》记载,徐福曾说:“此处即为蓬莱宮。,,据热田神宮寺志记载,杨贵妃坟冢原位于主殿西北,后移往清⽔社附近,最终因故将坟冢掩埋。 热田神宮另有一名为“舂敲门”的门扉。 朱鸟元年(六八六),该门建于本殿东侧,贞享三年(一六八六),因热田神宮整修而移往东参道,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三月遭空袭烧毁。 当时于事前拆下的“舂敲门”匾额,幸免于难。而舂敲门实与杨贵妃别馆同名。 如上所述,⽇本各地,残存不少杨贵妃遗迹或遗物。 相同传说,也流传于国中。 据《杨贵妃传说故事》所载,杨贵妃有一侍女张氏,深受贵妃宠爱。 据说张氏自愿穿上贵妃服,替贵妃受死。 张氏舞艺精湛,貌似杨贵妃。曾与杨贵妃共舞,备受贵妃与玄宗皇帝疼爱。 由于敬爱玄宗皇帝、杨贵妃,她期盼有朝一⽇可以回报恩宠。 如此机会来了。安禄山之兴起,安禄山部众攻⼊皇宮。 安禄山要挟将贵妃逐出宮并处死。当时,张氏愿替贵妃受死,她⾝而出说道:“让我代贵妃娘娘受死吧!”说毕,张氏穿着杨贵妃之服,于安禄山面前受刑。 贵妃之墓所埋,正是张氏尸骸。 贵妃本人则一⾝民家打扮,先逃至四川,后搭船抵⽇。 当时⽇本天皇为女帝孝谦天皇。 以遣唐使⾝份滞唐的晁衡——也就是安倍仲⿇吕,为贵妃引见孝谦天皇。此事记载于上述之书。 据说,杨⽟环当时为证明自己是杨贵妃,曾在宮里舞了一阙“霓裳羽⾐曲” 这些传说为何流传至今?一大理由乃出自⽩乐天的《长恨歌》。 此故事背景发生于八O五年——当时⽩乐天的《长恨歌》尚未登场。 实际上,空海返⽇后的八。六年,此篇长诗才问世。 此一《长恨歌》內容,无疑是⽇本诸多传说的背景。 奉玄宗皇帝之命,寻觅杨贵妃香消⽟殒的魂魄,有一方士⼲里远至蓬莱宮,终于与贵妃相逢,此为长诗最脍炙人口的章节: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乌,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贵妃摘下头上金簪,一分为二,其一托付方士返回长安面玄宗。⽇本诸多杨贵妃的传闻,即以此诗发想编纂。 虽然⽇本书上记载,⽩乐天以此传说创作《长恨歌》,不过,相反说法似乎更具说服力。既然传说故事中触及《长恨歌》,即表示贵妃东渡⽇本的传说、创作于《长恨歌》之后当较为可信。 只不过——既为⽇本传说源头,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又出自何处呢?继续述说杨贵妃传说之前,在此可以提出的史实,是上皇玄宗返回长安之后,曾迁移杨贵妃之墓的事实。 我们先来看看史实,平凡社《世界大百科事典》有如下记载:玄宗返回长安,曾命人秘密改葬,但下葬所在不明。 央中公论社《世界之历史》第四卷(唐与印度)也曾提及杨贵妃之墓:七五七年岁末十二月,上皇玄宗撇下马嵬路边埋葬的贵妃,恋恋不舍重返长安。当时虽经劝谏,上皇仍悄悄令宦官改葬贵妃。贵妃丰満⽟体已成骸骨,唯有织锦香囊仍留原状。宦官将之携回,玄宗目睹贵妃随⾝香囊遗物,因思念而泪涌如决堤。 这些记载出处,皆以《旧唐书》中《杨贵妃传》或北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为本。 顿带一提,《旧唐书》中《杨贵妃传》,有如下记载: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 香囊,意指香包,袋內装有形形⾊⾊的香木碎片。 《杨贵妃传说故事》作者,对于改葬作了以下记载:“没有证据显示,已下葬的贵妃之墓,曾遭人挖掘再修复。有关贵妃葬于其他场所一事,为何不进一步详细为文?”实际上,《旧唐书》、《新唐书》都強调留下了香囊,对于遗骨是否仍在,几乎未曾触及。 于是⽇后才会出现,马嵬驿之墓似乎只是“⾐冠冢”之说。 “正史并未清楚记载,或许因为贵妃尚未离开人间。”《杨贵妃传说故事》作者曾如此评论。 书上别处中也提及贵妃尸体,虽一度被埋葬了,但也可能因为战而失踪。 据说奉命挖墓改葬的宦官们,不敢将实情禀告玄宗。 另有一说,一名士兵在重新处置贵妃尸体时,寻得贵妃遗留的一只鞋子,并将其携回家中,该鞋仍残余独特的香气。 此说法与国中道家尸解升天之际,只留⾐服及鞋子,躯体则自坟中消失之说,有共通之点。 总之,在大批记载有关杨贵妃之死的史实文献中,有不少文献主张杨贵妃在马嵬驿之后仍幸存,此事确实耐人寻味。 UMuXS.cOM |
上一章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灵异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梦枕貘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灵异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