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德川家康11·王道无敌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综合其它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德川家康11·王道无敌  作者:山冈庄八 书号:44143  时间:2017/11/21  字数:12916 
上一章   第四章 家康问道    下一章 ( → )
  德川家康尚未意识到,由于众人对他的心思不明,周围正形成一股不安之气。倘若在往常,某种不安会致,他当有所察觉。然而他还未经历过太平天下滋生出来的不安。

  德川秀忠进京时,丰臣秀赖拒绝拜访,让家康震怒;但他依然以为,假以时⽇,耐心教化,便可解开淀夫人心结。对于此前大坂的行为,他并非毫无察觉。幕府刚一宣布扩建江户城,大坂就迅速改建,筑起千叠殿。之前秀吉公虽亦号称“千叠”实际也就八百叠左右。但仔细想想,此举不过是孩子气的争強好胜,可一笑置之。秀赖小时候曾说过,既然号称“千叠”没有千叠便是说谎云云。

  忠辉代秀忠去大坂,返回伏见城后,家康曾经问过他对秀赖的评价。

  忠辉侧头想了想,道:“看上去稍显瘦弱。”旋又赶紧更正:“个子比孩儿⾼,估计能长成六尺的魁梧之躯。秀吉公也那般⾼吗?”

  “那倒不是,你也⾼过我了。恐是太平时人会更健壮些。”家康笑着回答,然而他感到,忠辉对秀赖有些轻视。他随后含蓄地对忠辉解释了他们二人官位的差别。忠辉为左近卫少将,和右大臣本无法相比,无论何时,都不能对官位⾼于自己的人失礼…

  听说秀赖即将在醍醐三宝院仁王门举行法会。三宝院乃是已故太阁为赏花而建,极尽奢华。家康夸奖秀赖:“不忘乃⽗,其诚可嘉!”

  然而这是否也是一种攀比?家康这个念头并非无中生有。一个月前,⾼台寺落成之时,整个京城都在议论⾼台院的贤德。当然,这些事对如今的家康来说,都只不过是吹过心头的微风…

  现在,家康最感兴趣的是两件事,一是和藤原惺窝荐给他的年轻儒者林道舂谈天,另一是扩大易。

  林道舂的确值得举荐,他的言谈充満令人‮悦愉‬的机锋,总能准确抓住家康提问的核心。承认人乃万物之灵,才能为教化提供基。要开辟新的天地,就要先有尊重贤良的虔诚之心——二十多岁的林道舂,似在手把手地辅导六十四岁的德川家康。

  “这些我同意。我从年轻时,就认为人人皆有佛。”家康表示赞同。

  林道舂却又说出了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他毫不畏惧地问家康,是否打算将那些失方向、提着⾎刃在世中游之人,改造成圣人。

  家康苦笑。他知林道舂想说什么,但也非常清楚,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圣人。无论善恶好坏,人都得思索、存活,这是老天的眷顾,以让个人才智⾜以冲破混沌。固执地坚持己见,乃是对天意的违抗,由此,学问分出了不同派别。家康刚一说出这些,林道舂就和他严肃地争辩起来,与其说是争辩,口气更像是在教训稚子。

  “大御所下决心做些什么吧。人啊…”说到这里,林道舂苦笑一下“即使您想让天下人都成为圣人,却只些须几人能够。虽然如此,仍可从这几人开始,有所作为。在教化方面应多投⼊些,没有热情的教导如同腐鱼,只会带来毒害,无法滋养⾝子。”

  家康觉得,这种充満活力的热情弥⾜珍贵。林道舂说得确实有理。能引领时代之人,做事之前必会经过仔细选择,以免出错;然而一旦下定决心,即会全⾝心投⼊。

  “好吧,那就这样办,把⽇本人都变成圣人!”听家康这样一说,林道舂第一次备感轻松。“为了将东海之地变为圣人之国,林道舂愿意将一生都奉献给大御所。恳请大御所能给世人做个表率。”这是太平时代的过活方式,对于那些只知靠刀讨生活的人,须先让他们知,还有其他的生存之道。

  但林道舂对家康的“易第一”并不看重“在下以为,大御所恐应好生反思,已故太阁为政,最欠缺什么?”

  听他这么一问,家康顿时被勾起了兴趣,不由反问:“先生认为,他缺少些什么?愿闻其详。”

  年轻的道舂昂然道:“礼。”

  “礼?”

  “太阁和大御所同样具有热情,希冀天下统一、太平。然而‘和’与‘礼’共存,才能打造坚固的基。在下以为,太阁并未认识到这些。”

  “哦?”“圣德太子教诲后人以和为贵,但把此言分开理解,实为大谬。太子的教诲里面已经明示,维持‘和’必不可缺少‘礼’。”

  “嗯。要把在战中长大的耝鲁之人变成圣人,必先教会他们知礼。但是先生,我想还有一事比这更重要,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在下以为,二者缺一不可。无奉礼之心,⾐食丰也不知満⾜,因人无限之故。小人常戚戚,太阁栽培起来的大名与将领,在太阁故去后并未携起手来。”

  家康点头不已“先生是说,您对我的富国之策存有异议?”

  “是。颇有异议。通过促进易来兴国富民,本⾝虽是极好的善政,然…”

  “仅仅如此还不够?”

  “不够。丰⾐⾜食后却了天下的例子,古往今来不胜枚举。⾐食不⾜亦不失礼仪,教化若不能及此,百姓富⾜之后,反而可能心膨,最终引起天下震动。故在下以为,大御所应布告天下,端正礼道,使礼节与富国并行,方为长远之策。”

  家康完全清楚道舂想说什么,秀吉公确是因此而败。秀吉公的“礼贤下士”天下闻名,和谁都不分上下地称兄道弟,虽然带来了一股新风气,人却未必真心臣服。他培养了部下的霸气,也导致了部下放纵冶游和目无法度的恶习。太阁故去未久,部将便分崩离析。这正是由于他不重林道舂所言的“礼”家康已明⽩此理,遂道:“谨记先生教诲。富国乃有礼之富,‘无礼之富不能成富’。”

  “财富未能使人安乐,反而致人放纵,扰世道,此必是大御所不望看到的。”年轻的林道舂反复对家康強调“礼”之重要。他道“礼”乃是秩序的基石,若要建设真正的太平盛世,首先便要筑牢道德之基,让武士能明确善恶,严格遵守礼仪。

  “事情有时会出乎大御所之意料。若大御所以为善,天下皆以为恶,还望大御所屈己从善。”

  “话虽如此,有时善恶实难分辨哪。”

  “教化中若出现这等混,就无法维持秩序。故要明确是非,不论对谁,都应公正。”

  “是啊,对天下人不分彼此,一视同仁,即所谓‘诚’。”

  林道舂似终对家康的回答満意了。他提醒家康,莫要忘了自己乃是天下权柄之人。天下终归在家康之手,他自己不过一介引路之人。若家康不能严以正行,他只是空谈。

  “深得吾心。”家康笑着频频点头“天下权柄者,必须有坐于漏船、卧于火屋之心,德川家康断不会辜负先生。毕竟我也活了六十多年,明⽩一己之道可立于天下,天下之道也尽在这一己之⾝中啊。”

  人和天地本为一体,能够明⽩这个道理,则无论愚钝者还是贫者,都会以天下为己任。此乃家康的信条,也是他的顿悟。听及此,林道舂眼中现出感动之⾊。

  “承蒙指教。大御所真如一株大树。大树不会只朝一边生长,那样的树不会丰茂,只有让枝叶伸向四面八方,方能长成参天巨木。就让林道舂在这大树之下,尽心尽力开拓‘诚’之大道!”

  自那以后,家康在⾝边侍从的眼中,总有仰之弥⾼之感。林道舂虽然具有无比的热情,然而在功成名就的家康眼中,终还有些未脫稚气。

  庆长十年九月初三,家康将往返安南的朱印状授予角仓与市时,正⾊道:“记住,礼要正。不管他国人是轻视你还是尊敬你,都要以礼为本。”

  家康重“礼”诚已受了林道舂的影响。在此之前,家康很是羡慕丰臣秀吉的坦诚待人,坦坦,与谁都能敞开襟。秀吉公能做到,家康却不行,正因如此,他才会心存羡慕。不过他也思量,这容易让人变得轻薄,脫离常轨。

  故,家康和家臣们晚间的闲谈,也在一贯的说教之外,增加了一些厚重之感。说教似变成了庄严的经文,这让众人感到了些许庒力。

  本多正纯经常说笑道:“大御所好似变成了活祖师。”年轻一些的竹正信等人,近来亦多被家康传召。他们说,家康公好像周⾝都沐浴在威严的光芒之中。不只竹正信,负责颁发朱印状或与海外进行文书往来的丰光寺承兑等人也觉得,每当听到家康说“就这般”的时候,⾆头就会打结,想说的话便也说不出来了。众人皆以为“大御所的想法终究有理”

  家康以为“礼”于治国,绝对不可或缺,乃是凌越个人品格之上的法度。故,他制定了新军令十三条,同时颁布殿中法度八条,命令天下大名严格遵守。规范世人行止的同时,也让大家备感受了约束。这导致昔⽇与家康同列的旧大名之间,亦开始流传一些风言风语“大御所威仪愈来愈盛”“是啊。大御所已天下无敌,便是号令我等,亦理所当然”诸如此类。

  另一方面,家康加紧扩大海外易。批准角仓与市和安南做生意后,又准吕宋可每年派四艘商船来⽇本,但须保证⽇本近海‮全安‬。

  这些举措无疑让索德罗等洋教徒感到不安,但也说明家康打算将信奉和易分离。最近,索德罗未经过伊达政宗引荐,直接拜见了将军秀忠。浅草的施药院已经盖好,政宗之女和忠辉的婚礼也近在眼前。

  家康一方面端正国內礼仪风气,一方面愈发热衷于海外易,天下太平之象愈盛。⾼棉国君派人送来文书和贡物,安南也送来国书…

  家康的善政带给百姓国泰民安之感。大坂亦开始修缮筑建大小寺院,以秀赖的名义在醍醐建造了三宝院的仁王门之后,立刻为相国寺法堂造了一座钟楼;钟楼还没完工,又开始修醍醐三宝院的西大门;接着,杵筑社也开始动工…一众举措简直像着了魔。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此时醍醐寺发生了火灾,如意轮堂、五大堂和御影堂均被焚毁,必须重建。

  对此,世间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大坂无能人,把太阁大人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金银都花在筑建寺庙上了。还有人认为,修缮寺宇乃是淀夫人想让天下所有的寺宇同时诅咒德川的败亡。

  其间,家康鼓励林道舂大量刻印经书,同时从安南、吕宋着手,意恢复与大明国的易。

  但,偌多人的眼光还依然停留于世,一有风吹草动,遂立时认定为江户和大坂的对立。但在洋人传教士眼中,此时的⽇本国则另有一番风貌。

  后人于《⽇本西教史》载:“将军(家康)表现得有如一位诚实坦的主君。他据太阁遗命,视秀赖如己出,命令大坂两位奉行片桐且元和小出秀政保护秀赖,明令噤止大坂的药铺出售毒药云云。”在洋人眼中,家康乃是秀赖的依傍,而⽇本亦尽⼊家康之手,朝着太平盛世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林道舂时时催促家康实践圣人之道,家康自己也为了普及推广而不辞辛劳,印了诸多书文。故如此说来,大坂的行为也可看作秀赖⺟子对家康的鼎力协助。

  一⽇,本阿弥光悦被召到伏见城。

  本来,家康还敦促光悦将准备送给安南国君的配刀刀饰也一并带来,然而刀饰此时还未做好,故光悦此次到伏见城,还得对此作些解释。

  竹正信带着光悦到里中时,家康正于小书院听林道舂讲解《论语》,表情前所未有地庄严。

  光悦在外间静候,直至林道舂的讲解停下。他心中暗想,家康的表情固然严肃得有些可怕,却也有一种奇妙的庄严——年近七旬、手握重柄者,却能端端正正坐着,听二十多岁的年轻儒者讲课。若是先前的太阁大人,又会怎样?恐怕林道舂断无胆子来传道授业。即使他无所畏惧,秀吉公也会因为面子一口回绝。

  从这一点来说,家康完全将自己当作了一个愚钝之人,不过,也许他是个难测深浅的天人,一脸“朝闻道,夕死可矣”般的严肃,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听,全⾝心都已⼊了儒道。

  林道舂亦聪明至极,授课甫一完毕,立即退后拜倒,从老师恢复为家臣,开始闲聊:“现在世间有些奇怪的传言。”

  “先生指的是…”

  “说藤原惺窝先生将在下荐给大御所,乃是因为先生自己拒绝了大御所。”

  “哦,拒绝我,所为何故?”

  “大御所心里总想要灭了大坂的秀赖,先生看清了这些,巧妙地脫了⾝,方将在下荐给了大御所…诸如此类。”

  “唔,老套!”

  “在下也这般认为。这些传言背后,却总像有些无事生非的影。”

  “好了,先生放心,我非市井之人,岂会轻信传言?”

  光悦差点扑哧一声笑出来,急又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笑出来可是大大不敬。只听家康道:“你就退下歇息去吧。我要和先悦说说话。”

  道舂恭敬地退下,光悦方被叫到家康面前。

  “光悦,坐近些!刀饰做得怎样了?”

  “望大御所能再宽限两三⽇。”

  “好吧。希望你能把刀饰做好,莫要给幕府抹黑。我在这世上的⽇子也不多了,但是你做的刀饰会作为幕府的宝贝,在安南国王室永远流传。倘若流传的净是些耝糙玩意儿,往后的⽇本人就可怜了!”

  “谨记大御所教诲。”

  “另,我最近要去骏府,着手修缮骏府城,作为我⽇后隐居之处。虽说是隐居,但也会有些客人。你替我想想,准备一些可以送人的刀,或是印着德川家徽的新鲜玩意儿。”

  “骏府?”光悦眉头忽然笼上一丝影。

  “怎的了?”家康立刻注意到了光悦神情的变化,微笑道“你想说,隐居倒是无妨,隐退还嫌太早?”

  光悦毕恭毕敬施了一礼“大人明察。恕小人直言,确如大人所言,现在提隐退,有些言之过早。”

  “我…”家康解释道“打算向众大名征赋役修缮骏府城。”

  光悦一下子放下心来。他明⽩了,即使隐居,家康也未打算就过闭门谢客、不问政事的⽇子。

  “我打算每五百石征一人,是不是太重?”

  “五百石一人,那就是五万石百人,五十万石千人…不,丝毫不重!为了筑建大人的居城,再多一倍,天下也乐意出力。”

  “那么,我再问你,我想对大坂也这么个征法,你以为如何?”家康若无其事说完,等着光悦的回答,他一直把光悦的批评当作百姓的心声。

  光悦的眼睛睁大了“那,那…”

  “不应向大坂征赋役?”

  “不。大御所可别这般决定。那必给世间种下不安的种子!”

  “那么你是赞成征收赋役?”

  “大人,丰臣与德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将军大人和大坂的关系若与私事混为一谈,并不合适。若因疼爱秀赖而免其赋役,这样公私不分,只会让世人惘。光悦深感不安。”

  家康抬眼看看光悦,沉默良久。

  “大人,让大坂城主明确知道当怎么做,才是对他真正的关爱。大坂之主既是⾝份⾼贵的公卿,也是将军治下的大名。大人应同样对待天下大名,否则天下秩序就难以巩同。小人以为,对大坂征赋役实在理所当然。”

  家康吁了一口气,道:“不许徇一丝私情,我的晚年也太乏味了吧。”

  “赋役乃是献给神佛所派之人,故真正的赋役公平无别。”

  “好!既然你这般说,我也决定这般做!还有一事,我搬到骏府之后,打算把专驻大坂的猿乐艺人们迁到骏府去,你认为如何?”

  这一次,光悦慎重地想了想。猿乐艺人改驻骏府,他可从没想过…

  当初秀吉公为了犒劳天下大名,让猿乐艺人专驻大坂城。本来并未规定艺人必须待在天下人⾝边,只是一种偶然,但世人似把它理解成了一种法度。故家康才想把猿乐艺人迁至骏府,以在有人拜访时,请其共赏。本阿弥光悦是这般想的,却不能这般简单作答。他一直以冷静自居,故在公私分明地让秀赖和其他大名一样课役之事上,他想得很是清楚。然而,和法度无任何关系的猿乐艺人,自另当别论,这归到底,就是个人喜好问题。特意从秀赖⾝边迁走猿乐艺人,有甚好处?

  “大人,此事不如三五年后再说吧。”光悦深思虑之后,道“先对大坂课役,再把猿乐艺人迁走,如此一来,大坂城主可能会对大御所产生怨恨和误解。”

  家康闻此,突然开怀大笑“哈哈,我放心了。就按你说的,但是,光悦…”

  “大人。”

  “我发现,即使聪明如你,也如此容易掉⼊我的圈套。”

  “圈套?”

  “是啊。我方才是故意问你,想听听,你以为家康还能活几年?”

  “呃…”“我若单刀直⼊地问你,量你也不会说出一二年的话来,故我⼲脆用猿乐的事情试试你。你是觉得,三五年后我还能安然活着?”

  “这个…”此时,连光悦也不由得哑口无言——家康居然有孩子般的心思!

  “光悦啊,我若还能活上三四年,就绝不会去看什么猿乐。我要把海內各重要城池都打造得坚固无比,能够面向天下。”

  “如此说来,大人还要修缮其他城池?”

  “是。不过这种修缮可非大名那样装装门面,那只会导致事。修缮乃是为了⽇本,是为了提防那些觊觎天下者和他国勾结。有此准备,子孙后代都可安心从事易了。你说呢?”

  光悦无言。

  “另外,有万世的太平天下,才能有万世的德川幕府。”

  光悦听到家康说出这等奇怪的话,不由得屏息凝神,⾝子稍稍向前挪动了一下,道:“诚如大人所言。”

  “其实,不管是小家的昌盛,还是国家的繁荣,终归都是一理。我非硬把这二者捏到一起说,而是深有感慨。本来,我以为秀忠不会有儿子了,没想到生出了竹千代,接着是国松…此乃天意啊!我年事已⾼,却又连得五郞太丸等几子,那时就有点大势已定之感。对于我的⾎脉,不可能只给两三万石俸禄就弃之不顾,但若被世人说‘那老家伙只顾自己的子孙’,也多有不妥。倘若连德川家康也只关爱自己的儿孙,忘记了天下苍生,那可就违背了林道舂先生所言的圣人之道…”

  “但是,那…”

  “其实,这种烦恼不分年龄。但我最近才意识到,我犯了大错。不论是我的儿孙,还是别人的儿女,能够降生到这世上,都是超越了人之才智的神旨,是神的恩赐啊。”

  光悦微笑着点点头。若想生孩子就能生出来,晚年的秀吉公也不会那般着急了,可能就不会出兵朝鲜,更不必说后来的事了。像家康这般人物居然最近才明⽩这些,直让人感慨万千。

  “那么,大人,您现在怎生想的?”

  “光悦啊,人的成长,有三个重要阶段,你知否?”

  “三个…只有三个?”

  “不,细说起来可能无数,但是首先,人乃是为了自己而奔波。”

  “是。只是大部分人都碌碌一生。”

  “然而,不能一直为私心而活,我苦恼的是该如何去掉私心。”

  “是。”

  “口里说为了天下,为了家臣,其实只是为了一己之。每当这样一想,我就觉无颜面对诸神佛。但过了那个阶段,我又悟到了另外一个理:世间和个人乃是一体!明⽩了此理,就能立于天地之间,将天地之道浓缩于此一⾝之中。也就是说,私心经过锤炼之后,能成为天地间的法度。”

  光悦全神贯注,听到这里,略微松了口气,开始咀嚼起家康话中的意思来。“大人,可否再讲一遍?何为明⽩了此理,就能立于天地之间…”

  家康严肃地盯着光悦,重复道:“明⽩了此理,就能立于天地之间,将天地之道浓缩于此一⾝之中。”

  “人和天地乃是一体?”

  “是。人能够降生,并非仅因为⽗⺟所愿所期,而是在⽗⺟的努力之上,加诸天地之愿。故人子亦是天地之子啊!”“大人若这般想,私心便是天地之心,公心亦是天地之心,二者就合二为一了。”

  “我幼时听骏府临济寺的雪斋禅师说过些类似的话,比如一粒沙中包含⽇月之道…但成年以后,就忘记了许多,误以为去掉一切私心,就能成为圣人…”

  这正是光悦现今的修为。推及己⾝,光悦脸不由得微微泛红。经常为⾝外之事动怒,其实便是伤害自⾝。家康的修炼似已超乎常人了。

  “光悦啊,私心经过磨炼,就能成为天地之心。明⽩了此理,我一直都过得很是‮悦愉‬。要严格调教儿女,请有才能的家臣辅佐指点,方能使他们成有用之材。不仅是自己的儿女,他人之子亦是如此,不分什么你我,都为上天之子。”

  光悦心悦诚服,豁然开朗。“小人明⽩。大人您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天下苍生,才不断筑建坚固的城池。”言毕,他哈哈大笑,虽无礼,却也自然坦

  “光悦,你觉得奇怪?”

  “不…是。想到大人如此关注世间…哈哈…”“好生无礼,居然笑我!”

  “大人,忠辉公子和五郞太丸公子都将⼊住大城。这样,大人作为⽗亲,既能为儿女计,亦能为天下计。私心即公心,公心即私心。之心,可昭⽇月!”

  家康脸有些红了,笑道:“看来,你是要不断锤炼我了…”

  光悦口一紧,谨慎地收了笑。想想亦确实如此,只有自己才能和自己斗到最后。“大人,您的话让小人眼界大开。不管是自己的儿女,还是别人的孩子,都一样,都要不断磨炼,使其得以成材。小人深深领悟到了这些。”

  “光悦啊,”家康的目光变得严厉“只想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啊!”“哦?”“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无甚区别,能够看到这些的,乃是老天之眼。”

  “是。”

  “认为人皆有天眼,可就过于自大了。上天把孩子托付给人间的⽗⺟,非给⽗亲,亦非给⺟亲,而是⽗⺟,此中蕴涵着无限的意味。明⽩吗?⽗⺟会怎样对待孩子,上天深知这些,才把孩子托付给他们。故,人对自己的孩子常常比对别人的孩子更加疼爱。”

  “晤。”光悦突然耳朵,心中犹疑。

  “光悦,你的表情好生奇怪。我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就有所顾虑,孩子都是上天托付,应毫无隔阂对待。只是,爱之不能过分。上天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这样说,你能有所领悟吧?人生来都是一样,对愚痴病弱者,皆不可侮辱轻视。”

  “是。”

  “大树的枝叶向四面八方伸展,不会只朝某个方向;或者可以说,只有生得不偏不倚、枝叶繁茂的树才能成为大木。再简单些说,兼爱众生,不分彼此,这才是上天定下的诚实之道。”家康说着,恢复了笑容“我的⽑病又犯了,光顾着说自己的事,还未顾得上听你说。能够让人说出自己的想法,知其好,知其恶,方是真智者所为。除此之外,实无甚智者。来,有无趣事讲给我听听?”

  “是。”光悦长吁一口气,抬起头看着家康,道“所谓智者,便是能听取人之善言并加以应用之人,小人说得可对?”

  “对。故归结底,众人及你,均是家康的智慧源头啊!”“岂敢。听大人这样说,小人备感荣幸。其实,小人真有几句话想对大人说。”光悦脑海中浮现出阿幸,道。

  “哦?那你就说吧。”家康略感意外,将扶几略略前移,⾝子向前靠了靠。

  “其实,这是一位叫阿幸的女子所言。”光悦道。

  “阿幸?”

  “是。那女子甚是机敏,不似寻常女子。她乃大久保长安大人爱妾。”

  “大久保长安去佐渡,还带了家眷?”

  “正是。”

  “好啊,并非多大恶事,少了女人易生杀伐啊。”

  “阿幸给小人讲了一些事,引起了小人的警觉。”

  “她从佐渡过来说的?”

  “不是,是她去京城时。”

  “说了些什么?”

  “说是大久保大人被洋教的人盯上了。”

  “洋教的人?”

  “正是。那些人似对三浦按针得以追随大人左右,甚觉不満。”

  “那可有些时候了。从三浦按针的船漂到丰后海边时开始,神⽗们就说什么尼德兰人、英吉利人都是海盗,坚决要求我砍了他的头。”

  “实际上,其怒火还未完全熄灭呢。”

  “没那般容易熄灭。按针说过,尼德兰、英吉利、班国和葡国经常打仗。是因为教义不同?”

  “正是。教义不同,积怨甚深。”

  “唔。”

  “⽇本的洋教属于南蛮所信之教。故他们甚是担心按针会仗着大人宠信而噤了洋教,就像先前太阁大人噤教一样。”

  “不无可能。”

  “故阿幸才说,大久保大人似被盯上了。”

  “她这样说?”

  “是。他们急于通过大久保来接近大御所,谋求旧教安泰。阿幸是这般说的。”光悦发现家康脸上并无一丝不安,遂加重语气“总之,那些洋教徒万一再弄出像一向宗之那等…可怕的事来,把大久保大人卷了进去就不妙了。阿幸都明⽩告诉了小人。”

  家康笑着点了点头“光悦啊三我说过,大树的树枝不会都朝同一个方向生长。对我来说,并无什么南蛮红⽑的分别。我只希望能和双方友好地做生意。虽然这只是一个想法,但我已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光悦有些为难“大人,您的教诲让小人受益匪浅。不过,可否容小人再说两句?”

  光说心中仍有‮大巨‬的不安。家康看去对南蛮和红⽑的对立已了然于。然而仍有两件事是他所不知的,其一乃是伊达政宗的情,其二为大久保长安的人品。对天下之人与事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者,唯有神佛。人总有误信误见。比如信长公,喜猎奇,少了新鲜玩意伺候着,很快就会被他厌弃,故荒木村重才被迫叛,佐久间、林佐渡守等旧臣亦遭流放,明智光秀才会兵变。秀吉公也一样。在他晚年令利休居士切腹时,他的昏昧不明已尤为显著。那时他听信谄媚,已堕⼊骄奢自大的深渊。光悦以为,秀吉公并非真心信服信长公,故才先追随而后代之。然而到了晚年,多疑与骄奢便毁了秀吉公倾半世之力打下的江山。家康公便比秀吉公少了许多弱处,若想寻得比他更圣贤之人,世间鲜矣。虽然如此,在光悦看来,家康⾝上毕竟还是有些缺失。

  “无须多虑,但说无妨。”

  望着家康坦的表情,光悦感到⾝体有些僵硬。但是,愈紧张愈要一吐为快,正是光悦的格。“非他,小人担心大人您对教义的态度。”

  “你不是要劝我也信教吧?”

  “不,小人从未这般想过。但是…”

  光悦不知该怎说才是,⼲脆横心直言道“大人对信奉之事过分仁慈了。换言之,亦是对神佛不够坚定。此即小人所忧之处。”

  “唔…”家康表情古怪地沉默起来。

  “小人以为,大人对所有教派一视同仁,太宽容了。”

  “唔。”

  “小人绝非想劝大人皈依⽇莲宗。同为洋教,南蛮和红⽑斗得如此烈。面对这一事实,大人您是否也当好生了解他们各自的教义?万一他们的争斗殃及我国,您也能够清楚判断,当支持谁,不支持谁?”光悦说着,感到⾝上越来越热,汗⽔渐渐渗了出来。

  家康沉思良久,方道:“光悦,我记得你常常道,人和人的脾气秉不一样。”

  “是。不过脾气秉和教义宗旨不能一概而论。”

  “那可能是和危害人间的琊教相比而言。重视人的命,主张慈悲为怀,宣扬正义与太平…秉持这些信奉的人,比那些少了信奉的人离我们更近。”

  “大人,可能小人这样说太固执了,但人情各异,亦有令人忧惧之辈。若其变成脫缰之马、谤法之徒,或成野狐禅,如魔道一般,也许比毫无信奉还要可怕。”

  “不,并非说你没有道理。是啊,许多人以为自己已然悟道,其实是魔道。強迫别人信奉,或者不许人信奉什么,都毫无道理。人之情千差万别,长相也各不相同,无非因为人的出⾝心之不同。故不论来自何宗何派,何妨顺其自然…这便是我的想法。”

  “大人,就这一点,小人想说说浅见。大人您方才说到‘魔道’,小人不认为大人真在讲魔道。但是世上诸多学人,信奉之忠诚完全不及大人,却对八大宗派了如指掌,无论鬼神儒佛,都能如数家珍。”

  “此乃小魔道。”

  “可这般说。他们知之,却并不信之。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流,他们都会立刻被冲走,即如随波逐流的浮木。”

  “是啊。”

  “天降雨,雨生洪,洪浪滔滔,此乃天道。小人我…”光悦逐渐难以抑制心中所思,眼中绽放出异样的光芒“改变大人的信奉,并非小人本意。大人对浮木的无所顾虑,让小人折服。但若让那些浮木把辛辛苦苦筑好的大堤冲垮了,堤后的百姓可就遭殃了,故小人才提醒大人要注意‘浮木’。”

  家康突然‮劲使‬点了点头。“嗯,我似明⽩你的意思了。”停了一下,他又道:“光悦,你言中所指,似为大久保长安?”

  光悦呆住,但他并无懊悔。他在说到“浮木”时,心里想的确实是长安。长安并无严肃认真的信奉,却一肚子见识,仗着那些玩意儿傲气十⾜,神气活现,实不过是狐假虎威。

  “光悦,你对伊达政宗亦有所忧?”家康冷不丁冒出一句说笑般的话。

  面对如此直⽩的问话,光悦也无法立刻回答。他并非对伊达政宗有所忌惮,而是忌惮心中神圣无比的⽇莲大圣人。人与人之间,互生憎恨万万不可,但对于那些玩弄权术、野心万丈之人,却绝不可宽大待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久保长安和伊达政宗亦有所不同。二人同样都有強烈的贪,但长安虽有怪癖,却无杀气。政宗则相反,貌似超然,实则周⾝充満世的凛凛杀气。家康此时特意提及二人,是否已对此有所察觉了?不过,现在光悦无确凿证据以评说是非。

  “是我过分了。让你说说心中好恶,其实,说了又有何用?”

  “不,大人,既然大人问起,小人焉有不说之理?小人以为,伊达大人令人恐惧,小人诚不喜他。说这些真是不该,小人心里的祖师刚才这般数落,才未立刻回您。”

  “明⽩。完全明⽩。尊重心中的佛祖乃是诚心啊。”

  家康停了一下,又道“但是,想想啊,我非疏忽大意之人。我对将军亦常说,真正的大将既能坐于漏船,亦能够卧于火屋。从你说的话中,我似发现船上有一两处快漏了。”

  光悦再也说不出话来。一些人一旦拥有武力,便有极大威风;一些人则一旦有了权柄,就再难驾驭;但多数人因露了真面目而让人恐惧,也因露了真面目而让人亲近。光悦觉得秀吉公可怖,乃是因秀吉仗权杀了关⽩秀次及其妾。现在,光悦觉得家康可畏,乃是因为自己的真面目露在了家康面前,但这种畏惧亦伴着一丝亲近。

  “嗯,看来,宗派对立比我想象的要可惧许多。”

  “大人明察。”

  “但我也很顽固。天下稳如泰山,德川方能安稳。故,我会为我的儿孙们计。先前我不愿世人这般评说我,如今已不为此烦恼了。”

  “若非如此,名剑恐就无用武之地了。”

  “赠送给安南国君的长刀,你用心做吧。”

  “事关名誉,小人定打造出能代表⽇本国的名刀,体现大人心意。”

  “有劳你了,光悦。”

  光悦恭敬地垂首起⾝。 uMuxS.cOM
上一章   德川家康11·王道无敌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德川家康11·王道无敌,综合其它德川家康11·王道无敌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山冈庄八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德川家康11·王道无敌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综合其它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