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内心之死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综合其它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内心之死 作者:余华 | 书号:44187 时间:2017/11/21 字数:8272 |
上一章 虚伪的作品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一 现在我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自己为何写作,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实真。因此在一九八六年底写完《十八岁出门远行》后的奋兴,不是没有道理。那时候我感到这篇小说十分实真,同时我也意识到其形式的虚伪。所谓的虚伪,是针对人们被⽇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而言。这种经验使人们沦陷在缺乏想象的环境里,使人们对事物的判断总是实事求是地进行着。当有一天某个人说他在夜间看到书桌在屋內走动时,这种说法便使人感到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也不知从何时起,这种经验只对实际的事物负责,它越来越疏远精神的本质。于是实真的含义被曲解也就在所难免。由于长久以来过于科学地理解实真,实真似乎只对早餐这类事物有意义,而对深夜月光下某个人叙述的死人复活故事,实真在翌⽇清晨对它的回避总是毫不犹豫。因此我们的文学只能在缺乏想象的茅屋里度⽇如年。在有人以要求新闻记者眼中的实真,来要求作家眼中的实真时,人们的广泛拥护也就理所当然了。而我们也因此无法期待文学会出现奇迹。 一九八九年元旦的第二天,安详的史铁生坐在上向我揭示这样一个真理:在瓶盖拧紧的药瓶里,药片是否会自动跳出来?他向我指出了经验的可怕,因为我们无法相信不揭开瓶盖药片就会出来,我们的悲剧在于无法相信。如果我们确信无疑地认为瓶盖拧紧药片也会跳出来,那么也许就会出现奇迹。可因为我们无法相信,奇迹也就无法呈现。 在一九八六年写完《十八岁出门远行》之后,我隐约预感到一种全新的写作态度即将确立。艾萨克辛格在初学写作之时,他的哥哥这样教导他:“事实是从来不会陈旧过时的,而看法却总是会陈旧过时”当我们抛弃对事实做出结论的企图,那么已有的经验就不再牢不可破。我们开始发现自⾝的肤浅来自于经验的局限。这时候我们对实真的理解也就更为接近实真了。当我们就事论事地描述某一事件时,我们往往只能获得事件的外貌,而其內在的广阔含义则昏睡不醒。这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窒息了作家应有的才华,使我们的世界充満了房屋、街道这类实在的事物,我们无法明⽩有关世界的语言和结构。我们的想象力会在一只茶杯面前忍气呑声。 有关二十世纪文学评价的普遍标准,一直以来我都难以接受。把它归结为后工业时期人的危机的产物似乎过于简单。我个人认为二十世纪文学的成就主要在于文学的想象力重新获得自由。十九世纪文学经过了辉煌的长途跋涉之后,却把文学的想象力送上了医院的病。 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面的实真以后,我就必须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实真。 罗布—格里耶认为文学的不断改变主要在于实真概念在不断改变。十九世纪文学造就出来的读者有其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世界对他们而言已经完成和固定下来。他们在各种已经得出的答案里全安地完成阅读行为,他们沉浸在不断被重复的事件的陈旧冒险里。他们拒绝新的冒险,因为他们怀疑新的冒险是否值得。对于他们来说,一条街道意味着通、行走这类大众的概念。而街道上的泥迹,他们也会立刻赋于“不⼲净”“没有清扫”之类固定想法。 文学所表达的仅仅只是一些大众的经验时,其自⾝的⾰命便无法避免。任何新的经验一旦时过境迁就将衰老,而这衰老的经验却成为了真理,并且被严密地保护起来。在各种陈旧经验堆积如山的国中当代文学里,其自⾝的⾰命也就困难重重。 当我们放弃“没有清扫”“不⼲净”这些想法,而去关注泥迹可能显示的意义,那种意义显然是不确定和不可捉摸的,有关它的答案像天空的颜⾊一样随意变化,那么我们也许能够获得纯粹个人的新鲜经验。 普鲁斯特在《复得的时间》里这样写到:“只有通过钟声才能意识到中午的康雷,通过供暖装置所发出的哼声才意识到清早的堂西埃尔。”康雷和堂西埃尔是两个地名。在这里,钟声和供暖装置的意义已不再是大众的概念,已经离开大众走向个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在某个问题上进行了长驱直⼊的思索,那时候我明显地感到自己脫离常识过程时的快乐。我选用“偶然的机会”是因为我无法确定促使我思想新鲜起来的各种因素。我承认自己所有的思考都从常识出发,一九八六年以前的所有思考都只是在无数常识之间游,我使用的是被大众肯定的思维方式,但是那一年的某一个思考突然脫离了常识的围困。 那个脫离一般常识的思考,就是此文一直重复出现的实真概念。有关实真的思考进行了两年多以后还将继续下去,我知道自己已经丧失了结束这种思考的能力。因此此刻我所要表达的只是这个思考的历程,而不是提供固定的答案。 任何新的发现都是从对旧事物的怀疑开始的。人类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秩序,我们置⾝其中是否感到全安?对全安的责问是怀疑的开始。人在文明秩序里的成长和生活是按照规定进行着。秩序对人的规定显然是为了维护人的正常与全安,然而秩序是否牢不可破?事实证明庞大的秩序在意外面前总是束手无策。城市的十字路口说明了这一点。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以及将街道切割成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而且来与去各在大路的两端。所有这些代表了文明的秩序,这秩序的建立是为了杜绝车祸,可是车祸经常在十字路口出现,于是秩序经常全面崩溃。通阻塞以后几百辆车将组成一个混的场面。这场面告诉我们,秩序总是要遭受混的捉弄。因此我们置⾝文明秩序中的全安也就不再实真可信。 我在一九八六年、一九八七年里写《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时,总是无法回避现实世界给予我的混。那一段时间就像张颐武所说的“余华好像上了暴力”确实如此,暴力因为其形式充満情,它的力量源自于人內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让奴隶们互相残杀,奴隶主坐在一旁观看的情景已被现代文明驱逐到历史中去了。可是那种形式总让我感到是一出现代主义的悲剧。人类文明的递进,让我们明⽩了这种野蛮的行为是如何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然而拳击运动取而代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对野蛮的悄悄让步。即便是南方的斗蟋蟀,也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暴力是如何深⼊人心。在暴力和混面前,文明只是一个口号,秩序成为了装饰。 我曾和老师李陀讨论过叙述语言和思维方式的问题。李陀说:“首先出现的是叙述语言,然后引出思维方式。” 我的个人写作经历证实了李陀的话。当我写完《十八岁出门远行》后,我从叙述语言里开始感受到自己从未有过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往前行走,使我写出了《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等作品,然而在一九八八年舂天写作《世事如烟》时,我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新的变化在悄悄进行。直到整个叙述语言方式确立后,才开始明确自己的思维运动出现了新的前景。而在此之前,也就是写完《现实一种》时,我以为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延伸出来的思维方式已经成和固定下来。我当时给朱伟写信说道:“我已经找到了今后的创作的基本方法” 事实上到《现实一种》为止,我有关实真的思考只是对常识的怀疑。也就是说,当我不再相信有关现实生活的常识时,这种怀疑便导致我对另一部分现实的重视,从而直接发了我有关混和暴力的极端化想法。 在我心情开始趋向平静的时候,我便尽量公正地去审视现实。然而,我开始意识到生活是不实真的,生活事实上是真假杂和鱼目混珠。这样的认识是基于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客观。生活只有脫离我们的意志立独存在时,它的实真才切实可信。而人的意志一旦投⼊生活,诚然生活中某些事实可以让人明⽩一些什么,但上当受骗的可能也同时呈现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生活欺骗了我。因此,对于任何个体来说,实真存在的只能是他的精神。当我认为生活是不实真的,只有人的精神才是实真时,难免会遇到这样的理解:我在逃离现实生活。汉语里的“逃离”暗示了某种惊慌失措。另一种理解是上述理解的深⼊,即我是属于強调自我对世界的感知,我承认这个说法的合理之处,但我此刻想強调的是:自我对世界的感知其终极目的便是消失自我。人只有进⼊广阔的精神领域才能真正体会世界的无边无际。我并不否认人可以在⽇常生活里消解自我,那时候人的自我将融化在大众里,融化在常识里。这种自我消解所得到的很可能是个的丧失。 在人的精神世界里,一切常识提供的价值都开始摇摇坠,一切旧有的事物都将获得新的意义。在那里,时间固有的意义被取消。十年前的往事可以排列在五年前的往事之后,然后再引出六年前的往事。同样这三件往事,在另一种环境时间里再度回想时,它们又将重新组合,从而展示其新的含义。时间的顺序在一片宁静里随意变化。生与死的界线也开始模糊不清,对于在现实中死去的人,只要记住他们,他们便依然活着。另一些人尽管继续活在现实中,可是对他们的遗忘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死亡。而望和美感、爱与恨、真与善在精神里都像和椅子一样实在,它们都具有限定的轮廊,坚实的形体和常识所理解的现实。我们的目光可以望到它们,我们的手可以触摸它们。 二 对于一九八九年开始写作或者还在写作的人来说,小说已不是首创的形式,它作为一种传统为我们继承。我这里所指的传统,并不只针对狄得罗,或者十九世纪的巴尔扎克、狄更斯,也包括活到二十世纪的卡夫卡、乔伊斯,同样也没有排斥罗布—格里耶,福克纳和川端康成。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旧小说,还是新小说,都已经成为传统。因此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问题,即我们为何写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什么?我现在所能回答的只能是——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这种传统更为接近现代,也就是说使小说这个过去的形式更为接近现在。 这种接近现在的努力将具体体现在叙述方式、语言和结构、时间和人物的处理上,就是如何寻求最为实真的表现形式。 当我越来越接近三十岁的时候(这个年龄在老人的回顾里具有少年的形象,然而在于我却预示着与⽇俱增的回想),在我规范的⽇常生活里,每⽇都有多次的事与物触发我回首过去,而我过去的经验为这样的回想提供了⾜够事例。我开始意识到那些即将来到的事物,其实是为了打开我的过去之门。因此现实时间里的从过去走向将来便丧失了其內在的说服力。似乎可以这样认为,时间将来只是时间过去的表象。如果我此刻反过来认为时间过去只是时间将来的表象时,确立的可能也同样存在。我完全有理由认为过去的经验是为将来的事物存在的,因为过去的经验只有通过将来事物的指引才会出现新的意义。 拥有上述前提以后,我开始面对现在了。事实上我们实真拥有的只有现在,过去和将来只是现在的两种表现形式。我的所有创作都是针对现在成立的,虽然我叙述的所有事件都作为过去的状态出现,可是叙述进程只能在现在的层面上进行。在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回忆与预测都是现在的內容,因此现在的实际意义远比常识的理解要来得复杂。由于过去的经验和将来的事物同时存在现在之中,所以现在往往是无法确定和变幻莫测的。 沉的天空具有难得的宁静,它有助于我舒展自己的回忆。当我开始回忆多年前某桩往事,并涉及到与那桩往事有关的光时,我便知道自己叙述中需要的光应该是怎样的光了。正是这种在沉的天空里显示出来的过去的光,便是叙述中现在的光。 在叙述与叙述对象之间存在的第三者(沉的天空),可以有效地回避表层现实的局限,也就是说可以从单调的此刻进⼊广阔复杂的现在层面。这种现在的光,事实上是叙述者经验里所有光的汇集。因此叙述者可以不受束缚地寻找最为实真的光。 我喜这样一种叙述态度,通俗的说法便是将别人的事告诉别人。而努力躲避另一种叙述态度,即将自己的事告诉别人。即便是我个人的事,一旦进⼊叙述我也将其转化为别人的事。我寻找的是无我的叙述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我同意李劼強调的作家与作品之间有一个叙述者的存在。在叙述过程中,个人经验转换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回避直接的表述,让沉的天空来展示光。 我在前文确立的现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针对个人精神成立的,它越出了常识规定的范围。换句话说,它不具备常识应有的现存答案和确定的含义。因此面对现在的语言,只能是一种不确定的语言。 ⽇常语言是消解了个的大众化语言,一个句式可以唤起所有不同人的相同理解。那是一种确定了的语言,这种语言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无数次被重复的世界,它強行规定了事物的轮廓和形态。因此当一个作家感到世界像一把椅子那样明⽩易懂时,他提倡语言应该大众化也就理直气壮了。这种语言的句式像一个紧接一个的路标,总是具有明确的指向。 所谓不确定的语言,并不是面对世界的无可奈何,也不是不知所措之后的含糊其词。事实上它是为了寻求最为实真可信的表达。因为世界并非一目了然,面对事物的纷繁复杂,语言感到无力时时作出终极判断。为了表达的实真,语言只能冲破常识,寻求一种能够同时呈现多种可能,同时呈现几个层面,并且在语法上能够并置、错位、颠倒、不受语法固有序列束缚的表达方式。 当內心涌上一股情感,如果能够正确理解这股情感,也许就会发现那些痛苦、害怕、喜悦等确定字眼,并非是內心情感的实真表达,它们只是一种简单的归纳。要是使用不确定的叙述语言来表达这样的情感状态,显然要比大众化的确定语言来得客观实真。 我这样说并非全部排斥语言的路标作用,因为事物并非任何时候都是纷繁复杂,它也有简单明了的时候。同时我也不想掩饰自己在使用语言时常常力不从心。痛苦、害怕等确定语词我们谁也无法永久逃避。我強调语言的不确定,只是为了尽可能实真地表达。 我所指的不确定的叙述语言,和确定的大众语言之间最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強调对世界的感知,而后者则是判断。 我在前文已经说过,大众语言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无数次被重复的世界。因此我寻找新语言的企图,是为了向朋友和读者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 世界对于我,在各个阶段都只能作为有限的整体出现。所以在我某个阶段对世界的理解,只是对某个有限的整体的理解,而不是世界的全部。这种理解事实上就是结构。 从《十八岁出门远行》到《现实一种》时期的作品,其结构大体是对事实框架的模仿,情节段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递进、连接的关系,它们之间具有某种现实的必然。但是那时期作品体现我有关世界结构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对常理的破坏。简单的说法是,常理认为不可能的,在我作品里是坚实的事实;而常理认为可能的,在我那里无法出现。导致这种破坏的原因首先是对常理的怀疑。很多事实已经表明,常理并非像它自我标榜的那样,总是真理在握。我感到世界有其自⾝的规律,世界并非总在常理推断之中。我这样做同时也是为了告诉别人:事实的价值并不只是局限于事实本⾝,任何一个事实一旦进⼊作品都可能象征一个世界。 当我写作《世事如烟》时,其结构已经放弃了对事实框架的模仿。表面上看为了表现更多的事实,使其世界能够尽可能呈现纷繁的状态,我采用了并置、错位的结构方式。但实质上,我有关世界结构的思考已经确立,并开始脫离现状世界提供的现实依据。我发现了世界里一个无法眼见的整体的存在,在这个整体里,世界自⾝的规律也开始清晰起来。 那个时期,当我每次行走在大街上,看着车辆和行人运动时,我都会突然感到这运动透视着不由自主。我感到眼前的一切都像是事先已经安排好,在某种隐蔵的力量指使下展开其运动。所有的一切(行人、车辆、街道、房屋、树木),都仿佛是舞台上的道具,世界自⾝的规律左右着它们,如同事先已经确定了的剧情。这个思考让我意识到,现状世界出现的一切偶然因素,都有着必然的前提。因此,当我在作品中展现事实时,必然因素已不再统治我,偶然的因素则异常地活跃起来。 与此同时,我开始重新思考世界里的一切关系:人与人、人与现实、房屋与街道、树木与河流等等。这些关系如一张错综复杂的网。 那时候我与朋友谈时,常常会不噤自问:谈是否呈现了我与这位朋友的真正关系?无可非议这种关系是表面的,暂时的。那么永久的关系是什么?于是我发现了世界赋于人与自然的命运。人的命运,房屋、街道、树木、河流的命运。世界自⾝的规律便体现在这命运之中,世界里那不可捉摸的一部分开始显露其光辉。我有关世界的结构开始重新确立,而《世事如烟》的结构也就这样产生。在《世事如烟》里,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情节与情节,细节与细节的连接都显得若即若离,时隐时现。我感到这样能够体现命运的力量,即世界自⾝的规律。 现在我有必要说明的是:有关世界的结构并非只有唯一。因此在《世事如烟》之后,我的继续寻找将继续有意义。当我寻找的深⼊,或者说角度一旦改变,我开始发现时间作为世界的另一种结构出现了。 世界是所发生的一切,这所发生的一切的框架便是时间。因此时间代表了一个过去的完整世界。当然这里的时间已经不再是现实意义上的时间,它没有固定的顺序关系。它应该是纷繁复杂的过去世界的随意很強的规律。 当我们把这个过去世界的一些事实,通过时间的重新排列,如果能够同时排列出几种新的顺序关系(这是不成问题的),那么就将出现几种不同的新意义。这样的排列显然是由记忆来完成的,因此我将这种排列称之为记忆的逻辑。所以说,时间的意义在于它随时都可以重新结构世界,也就是说世界在时间的每一次重新结构之后,都将出现新的姿态。 事实上,传统叙述里的揷叙、倒叙,已经开始了对小说时间的探索。遗憾的是这种探索始终是现实时间意义上的探索。由于这样的探索无法了解到时间的真正意义,就是说无法了解时间其实是有关世界的结构,所以它的停滞不前将是命中注定的。 在我开始以时间作为结构,来写作《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时,我感受到闯⼊一个全新世界的极大快乐。我在尝试地使用时间分裂,时间重叠,时间错位等方法以后,收获到的喜悦出乎预料。遗憾的是《钟山》在发表这篇作品时,将对我的意图进行小小的友好的破坏。我这篇小说有四大段十三小节,我故意采用1234123412312的小节排列,以显示这四段的同步关系。但发表时将成为12345678910111213小节的排列,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今后为《钟山》写稿的热情,因为这种热情是针对范小天成立的。 两年以来,一些读过我作品的读者经常这样问我:你为什么不写写我们?我的回答是:我已经写了你们。 他们所关心的是我没有写从事他们那类职业的人物,而并不是作为人我是否已经写到他们了。所以我还得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职业只是人物⾝上的外⾐,并不重要。 事实上我不仅对职业缺乏兴趣,就是对那种竭力塑造人物格的做法也感到不可思议和难以理解。我实在看不出那些所谓格鲜明的人物⾝上有多少艺术价值。那些具有所谓格的人物几乎都可以用一些菗象的常用语词来概括,即开朗、狡猾、厚道、忧郁等等。显而易见,格关心的是人的外表而并非內心,而且经常耝暴地⼲涉作家试图进一步深⼊人的复杂层面的努力。因此我更关心的是人物的望,望比格更能代表一个人的存在价值。 另一方面,我并不认为人物在作品中享有的地位,比河流、光、树叶、街道和房屋来得重要。我认为人物和河流、光等一样,在作品中都只是道具而已。河流以流动的方式来展示其望,房屋则在静默中显露望的存在。人物与河流、光、街道、房屋等各种道具在作品中组合一体又相互作用,从而展现出完整的望。这种望便是象征的存在。 因此小说传达给我们的,不只是栩栩如生或者动人心之类的价值。它应该是象征的存在。而象征并不是从某个人物或者某条河流那里显示。一部真正的小说应该无处不洋溢着象征,即我们寓居世界方式的象征,我们理解世界并且与世界打道的方式的象征。 一九八九年六月 uMuxS.cOM |
上一章 内心之死 下一章 ( 没有了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内心之死,综合其它内心之死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余华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内心之死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综合其它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