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圈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官场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圈 作者:易卓奇 | 书号:44210 时间:2017/11/22 字数:6041 |
上一章 第四章 下一章 ( → ) | |
王文涛不愧是只老狐狸。他久经沙场,深知其中的生死游戏规则,考虑再三,把具体运作的事情还是给秦小最合适。公司有意拓展这方面的业务,影视部是现成的,秦小手下一帮人又是搞电视的,撤了《乐娱天地》,换上电视剧组,仿佛上天早就帮他们安排好了,一切都像是计划好了。王文涛想如果世上真有什么商业天才,那他自己就是那个天才了。 真是千载难逢。美妙的圈套为你而设,美妙的光环为你而编织,来吧,各个演员,各个心怀远大理想的导演、制片主任们,还有那个梦想成名的编剧大人。我王文涛才是你们的老大,更是你们实现理想与抱负的引路人,不过,我还是设计这个美妙的圈套的⾼人啊。 在王文涛面前,秦小顿感责任重大,热⾎在一瞬间直接涌到了头顶。他不失时机地向王文涛表了一番决心,信誓旦旦,然后就跟老板说他要邀请一个人来跟他一起做。真要⼲起来秦小还是有自知之明,电视剧自己从来没有⼲过,里面的运作规律一窍不通,实际上还是个外行,他不可能一开始就把所有的事情全揽到自己⾝上,他得找一个真正的行家加盟。 "谁?如果是与影视无关的人天王老子也别来。"王文涛说。他说话向来是坚定有力,说一不二,此时他更显得有点霸道。 "这人正是做影视的,刘亚军,我哥们,专做电影电视剧的,已经成功运作了两部电影五部电视剧。"秦小说。秦小深明王文涛这样的商业奇才的內心意图:不就是急功近利之徒吗?但他表面上还是敬仰得五体投地。 "行,带来看看。"王文涛就叫秦小把刘亚军带来见面。 见面言谈中明来暗往地试考了一番,內容就是当今影视圈內的动态。 刘亚军想得很清楚,深知对付王文涛这种门外汉应该做到什么,所以貌似谈话实质试考的时候他对答如流,说得非常到位。开口就是"从电视剧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放在影视学的层面上说,应该叫…""以我一个资深影视圈人士的了解,我觉得这个问题…" 王文涛一看对方对影视业务了如指掌,如数家珍,马上佩服得五体投地。把刘亚军当爷一样供奉了几天之后,王文涛就决定聘他为公司的⾼级顾问,给他一个副总经理的位子,月薪一万。 刘亚军并没有接受这个头衔。因为他一直心理很不平衡:如果自己跟李成志关系好一点可能就不是我给你打工,而是你给老子打工了。原本是想跟秦小俩人独呑这笔生意的,现在本不可能了。没有王文涛李成志就不会投资,就没有这个电视剧的运作,既然自己拿不下就只好跟人家打工吧。⾼级顾问、副总经理,这些都是狗庇,没有任何实在意义。重要的是,能成个事,能得到他要得到的东西。 刘亚军婉言拒绝了王文涛的邀请,声称过惯了无拘无束的⽇子,喜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把自己关起来。他既不要副总经理这个头衔,也不要月薪一万的待遇,为了⼲成一个事情他可以留下来全力帮助公司,薪⽔以后老板看着办就是。 这可是人才啊!王文涛觉得,既精通业务又不讲报酬,以后自己要向影视业发展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啊,遂全权委托刘亚军负责立即挑选剧本。 刘亚军选了几个本子,有古装戏,也有现代戏。可是李成志没一个満意,认为都找不到卖点,就问刘亚军现在什么题材赚钱,说流行什么就拍什么。刘亚军说眼下安公侦破题材、反败腐题材都是比较走俏的题材,有看点,也有卖点。李成志说那就做这方面的电视剧吧,就在这个范围內寻找剧本。 刘亚军又在全国各地转了一圈,最后在他的老家北岛市找了两个安公题材的剧本。一个是北岛电影制片厂的一个编剧写的《见习官警》,是写警校校园生活的;一个是《最后一》,侦查破案题材,作者寒新。剧本都已基本成,都已经过国家广电总局审批了的,稍加修改即可拍摄。秦小专门请了几个专家审查剧本,专家一致看好《最后一》。秦小就把《最后一》推荐给了王文涛和李成志。 刘亚军找到《最后一》的编剧寒新的时候,寒新已经把他的剧本一部分给了京北的一家影视公司,就差签合同了。 刘亚军真心想揽了这笔业务,所以十分诚恳地告诉寒新:"你先别跟人家签合同,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一个星期。我保证帮你卖个好价钱。" 寒新说:"好不好价钱都在一边,最关键是要把事情弄成。你要诚心做我可以等一个星期。" ⾝为北岛市著名作家的寒新已经被弄怕了。这个剧本前前后后折腾八年了,跟打⽇本鬼子一样,八年抗战,经历了三个电视台,一个电影制片厂,四个投资商,国家广电总局审批后又延期两次了,而改过多少次他自己都记不清了。最初的故事和细节早已被别人剽窃⼲净了,从央中台到地方台,他不下一百次看见自己的作品被人家肢解,被移花接木,那种感觉就如同别人在他⾝上割⾁一样。他曾试图拿起法律的武器,状告人家侵权,为此他请了最好的律师。把情况跟人家一说,精明的律师说:"别告了吧,没用的,官司你赢不了的。"寒新不信,说:"人家明明侵权,怎么就赢不了官司?"律师说:"凭什么说人家侵权?证据呢?"寒新说:"剧本呀,我手里的剧本不是最好的证据吗?"律师说:"谁在你手里拿了剧本?你剧本发表在哪里?凭什么说人家抄你的?人家先播出来了就是先发表了,人家还要告你抄人家的。"完了,写了几年都是帮人家写了,一切都是无偿的,没人给你报酬,没人给你署名,连一句感谢话都没有,一切贡献都是⽩做了。修改过多少次,有过多少闪光的地方,全都为他人作嫁⾐裳。 生活教会了寒新,他不再那么天真幼稚了,他不再在没签好合同拿到银子前修改剧本了。他把他所有的想法先写成小说,在这八年里,他的剧本一直没有开机,他却写成了三部长篇小说,全都出版了,非常看好。小说出来了,电视剧还在筹备。这一回他也懒得去找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果然,京北的一家影视公司看中了他的一部长篇小说,决定改编成电视剧,专程派人跟他谈了,就等签合同了。偏偏这时刘亚军也找上门了,非要他的剧本不可。 寒新认识刘亚军是通过北方电影集团刚刚退下来的陈老爷子介绍的。陈老爷子这两年一直在推荐寒新的剧本,找了一个河南老板合作,合同也签好了,还拿了两万块钱的定金。可到了关键时刻却开不了机,慢慢的合同期限就过了,寒新又一次有被躏蹂的感觉。现在寒新的心态十分现实:也别怪他脚踏两只船,谁先签合同就给谁。影视圈早已经看透了,多少次了人家要拍我的剧本却没拍成,这一回只要谁来真的我就认谁。 也是一样,给故事梗概,菗几集剧本。刘亚军要全部剧本,寒新说:"是我爹都不给全部。我还会把本子送给人盗版?我有病呀我?要就拿几集,正好是我刚据长篇小说改编的,还是热的。要就拿去,最多五集,不要拉倒。" 刘亚军一看这编剧还牛,二话没说,拿了五集本子和故事梗概就回西海了。 不到一个星期,刘亚军就从西海来电话了,说:"那边的老板同意了,就拍你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最后一》。"叫他速去西海洽谈合作事宜。不过到了西海之后,刘亚军又说,洽谈要按他的计划进行,编剧稿酬每集一万,开价两万,多出的一万用于剧组前期活动经费。这玩的是一个猫腻。对于刘亚军这种人来说,无非就是名、利、情最重要。推掉了王文涛的月薪一万,总得有其他的门路来钱。 寒新不是省油的灯,马上就觉得这事有些不妥:你剧组前期活动经费凭什么要以我稿费的名义出?每集两万,二十集就是四十万,不是一个小数目。寒新就觉得这人也忒黑了,开口就是二十万,人家写了八年的剧本也就是二十万。你介绍费也不至于这么⾼呀,几句话就想拿二十万?拿了还要拿得天⾐无,借他作者的口说出来,过分了吧?二十集的电视剧稿酬四十万,对那些名人来说可能不贵,对他寒新来说简直是天价,他觉得不能让人家当使。我凭什么给你来开这个价?凭什么让你赚二十万?真要能值四十万那也是我自己的剧本呀。与你有什么相⼲? 寒新决定不跟他这么配合,你拍就拍,不拍拉倒,用不着吊死在一棵树上,说:"稿酬我自己谈,能谈多少是多少。至于剧组的活动经费与我编剧没有任何关系,你找谁都可以,别找我。" 刘亚军在电话的那头半天没做声,沉默了好一阵才说:"那好吧,你自己好自为之。不过要告诉你的是,等着要拍的不只是你寒新的《最后一》,还有几个本子等着要上。鹿死谁手现在谁都不知道。" 寒新知道自己现在是孤注一掷。走到这一步靠谁都靠不上了,只有靠他自己,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剧本了。 后来寒新才知道,这是一步险棋,人生有时就是赌博。 其实寒新到西海来是刘亚军先斩后奏,没通过王文涛就叫寒新和老爷子来了。因为现在有两个剧本摆在眼前,《最后一》和魏东拿来的本子,王文涛还在犹豫。刘亚军两个剧本都看了,魏东拿来的本子是绝对不行的,想做一个好东西,只有《最后一》能达到要求。可是魏东是王文涛的表哥,这让刘亚军很不放心,刘亚军不断地对自己说:如果不能用《最后一》,这活就不⼲了——别坏了名声。现在,作者也来了,电影厂的老领导也来了,你看着办吧——宮。 王文涛一直下不了决心。魏东是表哥,真要拍电视剧他以后还要靠魏东帮忙。用别人的也是用,用魏东的也是用,钱不是他投的,用别人的钱给自己哥们机会,肥⽔不流外人田,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再说刘亚军天天做自己的工作拍《最后一》,说绝对是个好本子。凭商人的直觉,这小子肯定在里面吃回扣,还不知道葫芦里卖什么别的药。因此他始终下不了决心。 就在这个时候,寒新打电话给刘亚军,直截了当告诉他:"别想在我这里拿什么活动经费,一分钱也别想。我能拿多少拿多少,全凭我自己争取。"刘亚军琢磨了一下,光有名没有利的事情也不好⼲啊,顷刻之间想好的计划落空了。二十万?一分钱都没有了!光想拍一个好电视剧却没有油⽔的事实还不⾜以让刘亚军赴汤蹈火。还帮你⼲吗?他就马上打电话给王文涛,说:"让寒新他们回去吧,他对跟咱们合作没信心。再说人家稿费要得太⾼,随便找一个编剧都比他便宜,何必找他?" 王文涛就觉得奇怪:人是你叫来的,剧本是你看好的,现在本还没谈合作你又要人家走,什么意思?明摆着《最后一》是公认不错的,怎么突然又要打发人家走?那不成,你越想要人家走我就越不让人家走,你越不让我做这笔业务我越要做这笔业务。生意就是这么做的,所有人都是竞争对手,没有竞争对手会让自己捡便宜。 就这样,差错,结果居然走到一块。 谈判如期进行。一方是南国影视文化集团的特邀嘉宾、省电视台电视剧部主任、王文涛的表哥魏东、秦小和刘亚军,王文涛没有露面,躲在宾馆的另一间房里幕后指挥。 另一方就是寒新,老爷子跟着作陪。 魏东说:"看了你的故事梗概,觉得一般,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寒新知道对方的用意,也懒得跟他争辩,只问:"什么叫特别的地方?你能说具体一点吗?比方哪个人物?哪个场节?"寒新随便举了剧本里的一个人物: 比方剧本里那个刑侦队长,因为一次开误伤了群众,引出了一系列的故事和矛盾,从此这个刑侦队长膛里再不装弹子,发誓那就是他人生最后一。可当刑侦队长他能不开吗?每次出警他都告诫自己那是最后一,每次都只掏不击,可在追捕一个杀人犯的时候因为他迟迟不敢开,他的女朋友、战友差点被罪犯杀死,在最关键的时候他的膛不得不再次装上了弹子,不得不再开一,及时制服了罪犯,这又成了他的最后一… 寒新说的时候众人就全神贯注地听着,仿佛他们不是在谈业务,而是在听他说书。戏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精彩动人,寒新拿起一段故事梗概就说一段戏,描绘得活灵活现。魏东也不得不佩服,连说:"好戏,好戏。" 寒新也不想把自己的剧本说得天花坠,就跟魏东说:"我们谁也别多说,请三个行家来,包括你在內,把我的本子,还有谁的本子放在一块,行家看了作个决定。只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如果我的《最后一》不行,我立马走人,连机票都自己出。" 话说到这个分上魏东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寒新的剧本他已经看了,客观地说很不错,尽管还有很多不⾜。其实也不是他自己有什么剧本要挤进来,而是他的一个朋友的剧本想挤进来。两个本子他都看了,朋友的本子还差一截,本不能与《最后一》同⽇而语。他也想帮朋友一把,想把朋友的本子推上来,推上去了以后再改,可真要像寒新说的把两个本子摆在一起比较的话,朋友的本子又怎么拿得出手?魏东私下帮王文涛看了不下十个本子,真正能投拍的就是《最后一》。 最重要的是寒新拍了脯保证,只要这个戏放到他所在的北岛市拍,服装道具通工具群众演员什么的北岛市安公局全都可以免费提供,除了不直接投资,将尽一切力量支持。这种无偿的支持算起来至少不下一百万。寒新的话不是没没据的,北岛市安公局已经集体研究了,同意合拍这个电视剧,除了不投钱什么支持都行。这意味着吃喝拉撒都有可能解决,折合民人币何止一百万? 一个是为朋友,一个是为亲戚,他都得帮,如果为了那个朋友他就坑了亲戚,帮了亲戚就得罪朋友,两者很难兼顾。可一百万的赞助上哪去拉啊?不用再挣扎了,没有比拍《最后一》再适合的了。权衡了很久,出于一种艺术良心,魏东最终选择了与他素不相识的寒新,选择了《最后一》。 "签合同吧,《最后一》是目前最合适的本子。"魏东说。 一锤定音。魏东是行家,王文涛请他来就只要他说行还是不行,其余说多了也没用。现在是决定的时候,越简单越好。 有了魏东的一句话,王文涛在隔壁拍板:《最后一》。 剩下的都是细节。稿酬,一万五,寒新一下子看见了八年抗战的胜利,不说二话,成。 投资方专门聘请了专家认真审读了《最后一》,普遍看好,最后就这么定了,同意投拍《最后一》。 uMUxS.cOm |
上一章 圈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圈,官场小说圈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易卓奇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圈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官场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