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
|
游牧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作者:雾满拦江 | 书号:44691 时间:2017/12/10 字数:30551 |
上一章 第五章 帝制江湖十三怪 下一章 ( → ) | |
第1节反对派的呼声 1915年7月,袁世凯电召各省军人,计有山东将军靳云鹏、江西将军李纯、山西将军阎锡山、奉天将军张锡銮、湖北将军段芝贵,以及东北张作霖、两江王占元等人,问:咱们的共和,搞到底咋个样呢? 除张锡銮外,余者回答都是同一个套路,曰:共和没办出成绩来,希望大总统多负责任,乾纲独断,以慰苍生霖雨之望。 只有张锡銮说道:大总统,你当大总统不是蛮好的吗,⼲吗听别人的,非要当什么皇帝?告诉你说别怪我没劝告过你,这个皇帝你当不得,等你当了之后就后悔去吧。 袁世凯疑心张锡銮庒不住东北的场子,就将其调往湖北,临行之前,军需长将张锡銮历年的军饷余款70多万,给张锡銮汇了过去。张锡銮却说:啥意思?这些钱,我的前任都不稀罕拿,偏我就是个财?见钱眼开是不是?少来,这钱老子不要。 总之,这又是一个段祺瑞式的人物,可惜其分量不⾜,影响力不够。 明确反对帝制的,除了这个张锡銮,再有就是前清状元公张謇。张謇劝说袁世凯道:凯子啊,不是我说你,打早年你投笔从军,随吴长庆远征朝鲜时,吴长庆让你在帐下跟着我读书,你读来读去,硬是没读出个名堂来,那时我就知道,你脑子真的不够用。不是我说你啊,放着国中的华盛顿你不做,非要做国中的拿破仑,拿破仑是那么好做的吗?你自己想想,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袁世凯头摇:老张啊,你别误会,我是真的不想当蔵书网皇帝,只不过呢,我也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打心眼里认为,君主立宪制更适合国中。但这皇帝我肯定是不做,那么应该让谁做呢?我琢磨着吧,找一个前明朱元璋的后人,来主持这个国家,比如说浙江都督朱瑞,估计老百姓就不会反感了吧? 张謇哈哈大笑:凯子,我说你脑子不够用,你还不服,如果朱瑞能当皇帝,那唱小生的朱素云,唱青⾐的朱幼芬,唱花旦的朱桂芳,就都有资格做皇帝了。 张謇和袁世凯的这番对话,很快就被传了出去,于是坊间有诗云: 历数朱苗到汝⾝,都城传遍话清新。 不须更说华胥梦,漳⽔潇潇愁煞人。 张謇之后,尚有李鸿章弟弟的儿子李经羲(李经羲此前是云南巡抚)进蔵书网劝袁世凯不要称帝。蔡锷曾向李经羲递过门生帖子,递了帖子之后,蔡锷就翻了脸,将李经羲用轿子抬了,礼送出境。此番师徒二人再会于京师,不晓得蔡锷是个什么态度,是亲热地叫一声老师呢,还是再弄轿子来把李经羲抬走扔掉?但扔不扔李经羲已经不放在心上,他来找袁世凯,是劝说袁世凯不要搞帝制。 李经羲说:凯子,我说句话你可别生气啊,你跟我祖上李鸿章比,咋个样?不客气地说,李鸿章比你強上百倍不止。可我祖上为啥没有做皇帝?那是因为皇帝这玩意儿,实在是太他娘的难做了。你能力不如我祖上李鸿章,机遇也不如他,却想做皇帝,你自己说是不是有点儿太缺心眼了? 袁世凯被气得脸⽪黑紫,说:这事儿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全国民人说了才算数。 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还有袁世凯的亲弟弟袁世彤。这个袁世彤,是有名的清寒文士,自打他生下来,一眼就瞧出哥哥袁世凯不对路数,知道这哥哥迟早是个臣贼子。从小到大,这个观念袁世彤就没变过,而现在,他发现自己的预测越来越成为现实。 但像以往一样,袁世彤发现自己仍然无力阻止哥哥的胡作非为,只好黯然归乡,等到袁世凯称帝,他马上登报与哥哥袁世凯断绝亲属关系,搞得袁世凯里外不是人。 说起反对袁世凯称帝之人,真正有影响力的只有两个人,武的是段祺瑞,文的则是严修。 严修这个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天才人物,此人在晚清时就自己购买了《代数术》、《数学理》、《格致⼊门》、《天文启蒙》及《地球地录》等怪书,潜心研究现代科学。戊戌变法失败后,朝廷开设经济特科,梁士诒考了第一名,杨度考了第二名,而这个经济特科,就是由自学成材的严修设立并出考题的。除了他,国中找不到第二个人能有这个本事。 除此之外,严修还可以说有恩于袁世凯。晚清慈禧太后死时,摄政王载沣要清算袁世凯,満朝文武跟风,都建议诛杀之,唯有严修力排众议,反对诛杀,最终结果是把袁世凯废黜回乡。这份恩德,袁世凯是打死也不敢忘的。 严修,也只有严修,才能够替袁世凯抵挡着帝制派的狂猛冲击,救袁世凯于自毁末路。 事实上,严修真的做到了。 第2节六君子传奇 当严修出面,力战帝制派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说起帝制派的強大阵容了。这个阵容,堪称国中最有实力思想大家的完美组合,休说袁世凯,哪怕是神仙来了,也抵挡不住这阵容的強烈冲击。 这个強势阵容,史称十三太保,由两个江湖组合拼凑而成。前一个是筹安会六君子,第二个是洪宪七凶,加起来正好十三个人。 先说筹安会六君子,打头的就是莽大夫杨度。事实上,这个筹安会就是杨度搞起来的,那么他为啥要搞这玩意儿呢?这是因为,他替太子袁克定网罗了通系梁士诒之后,发现太子⾝边没自己位置了,于是就远走青岛,闭门写了篇《君宪救国论》。其中说:国中之所谓共和,实乃专制共和,这个专制共和隐含着冲突的种子,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举兵争总统的局,只有赶紧弄出个皇帝来,让大家没得争了,都歇了心,国中才有可能強盛。 这么一篇文章,其冲击力可谓強大,休说袁世凯,哪怕是杀人越狱在逃犯,都会怦然心动,渴望当上皇帝,平息兵火战,为国家民族做一点儿贡献。于是袁世凯委托杨度找几个重量级的人物出来,组织一个学术研究会,专一鼓吹帝制。但杨度认为他的分量就已⾜够,遂成为筹安会的发起人并担纲六君子之首。因其善蹦跳,江湖人送绰号莽大夫。 六君子排第二的,是江湖人称斜候的孙毓筠,其人在历史上曾大名鼎鼎,有一段时间,⾰命人排座次,孙文稳居榜首,⻩兴次之,而孙毓筠则被排到蔵书网了第三,这是因为他全家东渡⽇本,把家里的坛坛罐罐,全都捐给了同盟会。花尽了⾎本,才名列⾰命元老之位。 此后孙毓筠归国起事,于南京策动新军,不想遭遇能臣端方,被端方逮了活的。端方在对孙毓筠公审之后,判刑五年,然后将他安排在自己家的后花园里,跟自己的女眷们一起读书,就在这个过程中,孙毓筠与端方最美貌的小妾萌发了惊天动地的爱情。 有分教,以家为牢狼⼊室,人间情爱几人知。有心清扫缘无力,能臣枉然称一世。单说那倒霉透顶的端方,他对⾰命堪称仁至义尽,好茶好饭天天供着,后花园美丽的风景供人观赏,连自己最美貌的小妾都搭了进去,最终还是被人枭了首级,传首武昌,那脑袋又在海上博览会公开展览,最后给孙文送去,下落不明。 总之这个孙毓筠是个够分量之人,堪称杨度的左右手。而斜候这个绰号,在历史上是有讲究的,总归跟孙毓筠的人品略微沾那么一点边。 六君子中排名第三的,就是矮主簿严复。说起此人来可谓大名鼎鼎,他幼有神童之称,14岁考⼊林则徐女婿沈葆桢开办的福州船政学堂,后赴英国格林尼治留学,专攻海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归国后却不被重用,为了吃饭无奈再攻八股文,直到57岁,才混了个钦赐文科进士。最后李鸿章看他实在可怜,聘他当了教习,于是他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长达20多年——不是他乐意⼲20年教书匠,问题是离开了李鸿章,帝国九九蔵书没第二碗饭给他吃。 话说有一天,老教师严复突然之间心⾎来嘲,兴起报国之念,就去找李鸿章,说:李中堂啊,国中这样下去不行,真的不行,你看这世上庸庸碌碌,酒囊饭袋満地窜,真正有才能、有志向的人却生不如死。这种逆淘汰,会毁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不要再逆淘汰了,咱们还是正淘汰吧。李中堂,我诚恳地建议咱们按达尔文的进化论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強大国民,不知中堂大人以为如何? 李鸿章笑道:少来,事情要是像你说得那么容易,还轮得到你来说?你只知西洋的好,却不了解国中的实情,国中有太多太多西洋无法理解的事情。就拿我手里昅烟的纸捻子来说吧,这个西洋就没有,叫法称呼都没有九九蔵书网,你咋个改法? 严复悲愤而退。 总之这个严复,可以说是生错了时代,弄得一生不得志。虽说他一生过得超级之窝囊,但教书育人终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桃李満天下,举凡有出息的都得管他叫一声先生,所以他的名气与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让严复加⼊筹安会,是袁世凯钦点的。但这一年严复已经63岁,垂垂老矣,让他加⼊筹安会,不过是要他这块唬人的牌子。 六君子中排名第四的,是国师刘师培。 委屈喽,这个排名,真的委屈了刘师培。想当年,他在⾰命中,是几乎取孙文而代之的大人物,如今弄到筹安会中来,竟然只落个排名第四。可这也是没得法子,毕竟这筹安会中,人才济济,他老刘居然还能弄个第四,这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第3节智商大幅跳⽔ 刘师培,国中亟待于研究的思想大家,早年间叫刘光汉,笔名称烈派第一人,因为⾰命太彻底,被地方官忽悠去了⽇本。与他的子、绝世美人何震,同章疯子章太炎挤一块睡,并加⼊同盟会。后因孙文拿了⽇本人的捐款,同盟会发生烈內讧,刘师培一意想取孙文而代之,未果。此后战局急转直下,先是刘师培鼓吹无府政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引⼊国中,而后不知怎么回事,传说是章疯子发现美女何震,和表弟汪公权关系暧昧,就飞跑了去告诉刘师培。这章疯子果然是精神状态不正常,这事儿你能告诉人家老公吗?结果引发了一场大,这伙怪人大闹东京,让⽇本察警奔来跑去,好不辛苦。 先是何震的表弟汪公权,扬言要跟章太炎⽩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继而在章太炎的茶杯里放毒,居然没毒死,那就放火,章太炎却是硬没被烧死,没烧死就算了,刘师培何震夫妇,从此反出同盟会,加盟了端方的旅游团队,奔赴四川平灭事。 可万万不承想,行至途中,武昌首义一声响,⼊川新军随即呼应,硬生生地将端方的脑壳切了下来,又将刘师培夫妇囚噤在资州,饿到半死之际,章疯子带了蔡元培,如飞赶来营救,此后刘师培就不再提起和章疯子的过节。 出得资州,刘师培夫妇去了山西,跟阎锡山挤一块儿吃饭。阎锡山惊于刘师培的思想之精妙与脑子的不灵光,将其推荐给袁世凯。袁世凯任命刘师培为教育部编审,参政院参政,还授了刘师培一个绝顶奇怪的爵位:上大夫。 正是这个“上大夫”的怪异称号,流传江湖,演变成了国师之称。话说刘师培自打坐上了筹安会第四把椅之后,很受袁世凯重视,专门派了士兵保护他的饮食起居。时人回忆说,刘师培的居所,楼台壮丽,豪华气派,几十个荷实弹的士兵,威武雄壮地为他站岗。每当刘师培饭局归来,马车甫到胡同口,士兵们就大声地喝道:刘参议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声声相递,从胡同口一直传递到大门口。 诗云:门前灯火⽩如霜,散会归来便举。赫奕庭阶今圣上,凄凉池馆旧端方。话说刘师培很可怜的,帝制失败后,他回北大教书,大家都不理他,刘师培夜一 夜一呜呜地哭。有一年舂节,弟子刘文典迟迟未来给老师磕头,刘师培号啕大哭:连刘文典都不理我了,呜呜,呜呜呜。刘文典赶紧买了两包点心,飞跑了给刘师培送去,刘师培这才破涕为笑。 再后来刘师培就死掉了,他死之后,太太何震受刺过重,就琢磨着去当尼姑,可不知怎么的,尼姑没有当上,便完全疯掉了,不久吐⾎而死。 总之,很悲催。 筹安会六君子排第五位的,是老⾰命人胡瑛,江湖人送绰号成济。 成济是个人名,翻译成⽩话文,就是缺心眼的意思。说的是三九九蔵书网国末年,司马昭谋篡魏武帝曹的江山,就铆⾜了劲欺负小皇帝曹髦。曹髦被欺负得哭天抢地,悲愤之下,就率了奴仆丫环老妈子,登上战车,杀奔司马府讨还公道。途中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带了下属员工成济拦住,面对着呜嗷怪叫的皇帝,谁也不敢下手。贾充就斥责成济:司马家养你何用,杀呀,不杀⽩不杀。缺心眼的成济真的一戟戳了过去,当场将小皇帝曹髦活活戳死。事后,朝臣们吵吵闹闹,要求严惩杀害皇帝的凶手贾充,皇帝啊,你说杀就杀,真是太不像话了。但司马昭舍不得杀亲信贾充,就跟群臣们商量说:要不,咱们就把成济的九族给灭了吧,你们看如何? 就这样,基层员工成济替人家⼲脏活,最后又替人背了黑锅,満门老少俱被抄斩,从此成为了国中历史上最缺心眼的模范和典型。 老⾰命人胡瑛,居然被人讥笑为缺心眼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不是毫无缘故的。话说这胡瑛,是早年就起来⾰命的义烈之人,正当⾰命形势一片大好之际,突然斜刺里蹿出来赏金猎人郭尧阶,这厮从广东流窜到武汉,忽悠人说他那里有钱可拿。人是别人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果然兴冲冲地跑去拿钱,结果被清廷一网打尽,被捕之人中就有这个胡瑛。 但胡瑛的牢狱生涯,却是非常美妙的。因监狱长胡国华,就是他的岳⽗,岳⽗心疼女婿啊,替胡瑛在监狱里弄了个单间雅座,生活物事一应俱全,连菗⽔马桶都不缺,胡瑛的老婆还三天两头到牢房中与丈夫团聚,这样的牢狱生涯,实为人生难得之美事。 美事固然是美事,但久居牢室,胡瑛成为了“华中民国”资格最老的宅男。出狱之后,又赶上⽇本三井财团森格出资赞助,拉人手搞二次⾰命,推翻袁世凯,胡瑛也被卷了进去,失败后逃到⽇本。结果孙文又要求大家发誓效忠他本人,胡瑛接受不了,认为这么一九九蔵书网个搞法,明显太黑社会化,只能培养个人专制,有辱人格。于是胡瑛就加⼊了⻩兴的欧事研究会,会中成员有:李源、李烈钧、熊克武、程潜、陈炯明、沈钧儒、章士钊、陈独秀。 正研究着欧事,忽然来了个叫蒋自立的怪人,他手里拿着张誓约,对胡瑛说:老胡,你思念你的祖国,思念你的家乡和民人吗?回来吧,回到祖国的怀抱里来吧,祖国民人正期待着你…被蒋自立这么一忽悠,胡瑛就糊糊地回来了。然后蒋自立又去忽悠别人,不想被一个叫吴雪梅的人发现,顿时手炸弹短刀齐上,直杀得不亦乐乎。有消息说蒋自立只是被杀了个半死,并没有死透。 蒋自立是个无名人物,就不要理他了。单说胡瑛,他一回来就又被忽悠进筹安会了,所以大家笑话他缺心眼。可这真的不能怪他,要知道不管任何男人,如果把他和老婆单独关在密室很多年的话,智商都会大幅跳⽔,实属无奈之事。 第4节走狗不走狗不狗 筹安会六君子,坐最后一把椅的,就是李燮和。 李燮和,光复会大佬级人物。说起这光复会,那实在是惨烈,太惨烈不过了。单说光复会中几个千秋人物,炸出洋五大臣的义士吴樾,杀巡抚恩铭的徐锡麟,以及浩气千古的巾帼英雄秋瑾,毫不夸张地说,以上诸多英雄业绩,都是在李燮和的直接领导下涌现的。 再说光复会的领导层人物,排名稍微有点儿。早年间大学者蔡元培排老大,后来老蔡转⼊文化领域,于是排第二位的章疯子章太炎晋级为大佬。可章太炎精神状态靠不住,光复会的具体工作,就由真正排第二位的陶成章负责。可临到辛亥⾰命成功,孙文密遣蒋介石,将陶成章刺杀于医院之中。而当时排蔵书网名第三的李燮和,在率众攻打制造局后,随即遭到了同盟会的追杀,被迫逃往南洋。 有关同盟会与光复会相互追杀的历史,堪称史上最惨烈最悲壮的斗。只是这惨烈的历史久已湮没,而且以后也不太有可能被挖掘出来。我们知道,光复会在这场斗中始终是居于下风的,因为光复会不同于同盟会,同盟会是以领导国中⾰命为目标,而光复会则是以投⾝⾰命为感召。如此一来,举凡光复会每做一桩义烈之举,同盟会都会跑来抢功,如果光复会不肯让同盟会把功劳抢走,一场残杀就在所难免。 就这样杀来杀去,到得光复会中最清醒的人物陶成章被杀,章疯子被一个小小的陈宦,到京北城中软噤起来蔵书网,此时的光复会,已经为国中⾰命流尽了⾎,从此无缘权力之路。 李燮和进⼊筹安会,是光复会救国的最后残光。因为光复会是真正不以私怨为目的,而以救国为己任的。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孙文,他们对具体的人缺乏感觉,这与前者同盟会,现在的华中⾰命对事没有感觉,唯独对人有感觉完全不同。华中⾰命的目的是⼲掉一切横亘在他们权力之路上的人,不管这个人是谁,也不管这个人在⼲什么,只要不把权力让给他们,他们就跟你没完。 而李燮和对权力没有感觉,他是真的认为,只有君主立宪之路,才能免去国人的权力之争。君主立宪,君主实际上并无实权,只是名义上的国家主持者,而以宪法为约九九蔵书束的政要轮流制,又能够満⾜更多政治人物的野心,谁都有机会试一试自己的政治抱负,只要你能够说服公众。 李燮和这么想,于是他就这么做。 能够于六君子中叨陪末座,说到底还是看在李燮和⾰命元老的分儿上。要知道,能⼊筹安会的人,都是大师翘楚级别的,都有着眼睛一眨,一套体系完整的理论思想就会出笼的胡掰能力。李燮和混在这堆人里边,明显有点儿力绌,他听这个这么一说,就叫好好好,再听那个那么一说,还是得叫好好好。江湖兄弟看着他这个模样,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李⻳年。 李⻳年乃大唐玄宗年间著名乐工,靠跟大诗人杜甫关系铁,求老杜替他写了首广告诗,曰:“岐王宅里寻常蔵书网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这首广告诗,简直就是写给李燮和的,李燮和荣获“李⻳年”之绰号,意思是说他只能敲敲边鼓,于理论建树方面一无所长。 这里不断提到的江湖兄弟,实际上是挤不进筹安会圈子的文人学士,这些人名气不大,本事不小,数量又太多,尤其是数量太多,决定了他们的主力人马终将沦为冷嘲热讽的闲杂人等。眼见得六君子风生⽔起,名利双收,闲杂人等气得半死,唯有在背后大声唾骂,以保持心态的平衡。 正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六君子不断地被人戳脊梁骨,那是相当的郁闷。话说有一天“莽大夫”杨度、“斜候”孙毓筠、“矮主簿”严复、国师刘师培、“成济”胡瑛并“李⻳年”李燮和,六人到央中公园的来今雨轩喝茶,喝着喝着,胡瑛忽然觉得脊梁骨有些不舒服,就问杨度:别人都说咱们是走狗,咱们到底是不是走狗? “莽大夫”杨度笑曰:我是走也不走,狗也不狗。 “斜候”孙毓筠曰:我是走也走,狗也狗。 严复道:我是走则走矣,狗则不狗。 胡瑛哭道:我和严复恰好相反,我是走也不走,狗也狗。 国师刘师培“李⻳年”李燮和没有做声。 为什么他们没有吭声? 这个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走和狗之组合,最多只有四种:走走狗狗,不走狗狗,走走不狗,不走不狗…而这四种,被前面的四位给说完了,刘师培和李燮和就算是想说,也没得说。 第5节坑爹未成被爹坑 筹安会六君子,是负责帝制思想理论建设体系的,属于战略层。单只有理论思想体系仍不够,必须要有能力超強的人,将帝制思想贯彻下去,这样就需要一个执行层。 俗话说得好,执行力是关键,洪宪时期的执行层,那是相当有品位的,这个执行层,江湖人称洪宪七凶。 哪七凶? 大凶朱启钤,二凶段芝贵,三凶周自齐,四兄梁士诒,五凶张镇芳,六凶雷震舂,七凶袁乃宽。 然则,此七人者,又是如何在江湖上闯出名号的呢? 诗云:蔵书网将东亚变西欧,到处闻人说自由。一辆汽车灯市口,朱三姐小出风头。这里说的朱三姐小,就是洪宪大凶朱启钤的三女儿。朱启钤系察警出⾝,做事稳健踏实,是袁世凯登基大典筹备处处长,按说他一个做具体工作的,不应该把自己混成大凶,仔细一查,原来他是替最老练的徐世昌背了黑锅。 说起这徐世昌,说他和袁世凯心换命,毫不夸张。早年袁世凯仗义疏财,见人就塞钱。而徐世昌⼊京赶考苦无盘,就来找袁世凯解决。袁世凯二话不说付钱给他,于是徐世昌如愿⾼中。可以说两人的情从少年起始,而后又同居于朝中,徐世昌主文,袁世凯主武,不知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 袁世凯称帝,最希望的就是由徐世昌来负责大典筹备,事实上大典筹备的真正负责人,也确实是徐世昌。可不承想徐世昌太老于世故,到了岗位上把嘴一闭,硬是一声不吭。有一次袁世凯来,问他:大哥,外边劝进的事儿,你知道吧? 徐世昌答:不知道。 袁世凯:嚷嚷得那么大动静,大哥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徐世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袁世凯:…你忙你的,我走先。 话不投机,袁世凯只能悻悻而退。而徐世昌实际上也没什么忙的,大典上无论任何事情,朱启钤来向他请示,徐世昌就静静地坐在那里,用两只真诚善良的眼睛看着朱启钤,硬是一言不发。他这模样让朱启钤心里发⽑,只好自己硬着头⽪把责任担起来,遇到事情自己拍板拿主意。结果拍板拍到最后,竟把自己生生地拍成了大凶,而徐世昌却连替他说情都不曾。 于朱启钤而言,最惨不过的是,他还拜了徐世昌为⼲爹。可在徐世昌的老练面前,朱启钤想坑爹是办不到的,只能惨被爹坑。 再回过头来说那首怪诗:将东亚变西欧,到处闻人说自由。一辆汽车灯市口,朱三姐小出风头。这首诗说的是民国初年,思想大解放,无数女孩子冲出家门,冶服香车,招摇过市,更有的不畏人言,大胆挑战噤区,在公开场合与男生或搂或抱。这种开放嘲流引发了社会各界无聊闲人的无限亢奋,齐呼世风⽇下,人心不古,纷纷上书要求袁世凯整顿社会风气,不要让民人群众生活在跌破道德底线的恐怖环境之中。 而朱启钤官不大,责任不小,名气不大,却极是惹人注目。他的女儿朱湄筠又因相貌出众,更成为京城无聊人士关注的主题,得朱启钤下令女儿三个月不得走出家门。 这正是:坑爹不成被爹坑,朱氏枉然称大凶。冶服香车过街市,少女自由一场空。总之,大凶朱启钤其实一点儿也不凶,他只是个背黑锅的冤大头而已。 第5节坑爹未成被爹坑 筹安会六君子,是负责帝制思想理论建设体系的,属于战略层。单只有理论思想体系仍不够,必须要有能力超強的人,将帝制思想贯彻下去,这样就需要一个执行层。 俗话说得好,执行力是关键,洪宪时期的执行层,那是相当有品位的,这个执行层,江湖人称洪宪七凶。 哪七凶? 大凶朱启钤,二凶段芝贵,三凶周自齐,四兄梁士诒,五凶张镇芳,六凶雷震舂,七凶袁乃宽。 然则,此七人者,又是如何在江湖上闯出名号的呢? 诗云:蔵书网将东亚变西欧,到处闻人说自由。一辆汽车灯市口,朱三姐小出风头。这里说的朱三姐小,就是洪宪大凶朱启钤的三女儿。朱启钤系察警出⾝,做事稳健踏实,是袁世凯登基大典筹备处处长,按说他一个做具体工作的,不应该把自己混成大凶,仔细一查,原来他是替最老练的徐世昌背了黑锅。 说起这徐世昌,说他和袁世凯心换命,毫不夸张。早年袁世凯仗义疏财,见人就塞钱。而徐世昌⼊京赶考苦无盘,就来找袁世凯解决。袁世凯二话不说付钱给他,于是徐世昌如愿⾼中。可以说两人的情从少年起始,而后又同居于朝中,徐世昌主文,袁世凯主武,不知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 袁世凯称帝,最希望的就是由徐世昌来负责大典筹备,事实上大典筹备的真正负责人,也确实是徐世昌。可不承想徐世昌太老于世故,到了岗位上把嘴一闭,硬是一声不吭。有一次袁世凯来,问他:大哥,外边劝进的事儿,你知道吧? 徐世昌答:不知道。 袁世凯:嚷嚷得那么大动静,大哥你怎么会不知道呢? 徐世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袁世凯:…你忙你的,我走先。 话不投机,袁世凯只能悻悻而退。而徐世昌实际上也没什么忙的,大典上无论任何事情,朱启钤来向他请示,徐世昌就静静地坐在那里,用两只真诚善良的眼睛看着朱启钤,硬是一言不发。他这模样让朱启钤心里发⽑,只好自己硬着头⽪把责任担起来,遇到事情自己拍板拿主意。结果拍板拍到最后,竟把自己生生地拍成了大凶,而徐世昌却连替他说情都不曾。 于朱启钤而言,最惨不过的是,他还拜了徐世昌为⼲爹。可在徐世昌的老练面前,朱启钤想坑爹是办不到的,只能惨被爹坑。 再回过头来说那首怪诗:将东亚变西欧,到处闻人说自由。一辆汽车灯市口,朱三姐小出风头。这首诗说的是民国初年,思想大解放,无数女孩子冲出家门,冶服香车,招摇过市,更有的不畏人言,大胆挑战噤区,在公开场合与男生或搂或抱。这种开放嘲流引发了社会各界无聊闲人的无限亢奋,齐呼世风⽇下,人心不古,纷纷上书要求袁世凯整顿社会风气,不要让民人群众生活在跌破道德底线的恐怖环境之中。 而朱启钤官不大,责任不小,名气不大,却极是惹人注目。他的女儿朱湄筠又因相貌出众,更成为京城无聊人士关注的主题,得朱启钤下令女儿三个月不得走出家门。 这正是:坑爹不成被爹坑,朱氏枉然称大凶。冶服香车过街市,少女自由一场空。总之,大凶朱启钤其实一点儿也不凶,他只是个背黑锅的冤大头而已。 第6节最凶不过是四凶 洪宪第二凶,就是北洋的段芝贵。 说起这段芝贵来,就仨字:没出息。此人系北洋老兄弟,出场的时候,他只是比段祺瑞、冯国璋等低两个级别,与憨瓜曹锟、君宪派张勋平起平坐。但人家曹锟与张勋,却一直在努力,稳步前行,渐成北洋中流砥柱。曹锟后来好歹弄到个总统⼲⼲,而张勋更狠,他在⽇本人森格主导的二次⾰命中,兵下南京,不留神杀掉了三个⽇本人,⽇本疯了一样大吼大叫,袁世凯強迫张勋辞职,可张勋硬是不理睬,最终还是袁世凯屈服了,召张勋⼊京,口称:我的勇士。而后张勋还要再扶清帝溥仪登基,玩腻了后去天津从事慈善事业。总之是不负武人之一生。 而这个段芝贵,却是越活越没劲,他不仅被曹锟、张勋甩得远远的,居然还没混过无名小卒朱启钤,屈居于朱启钤之下,沦为没出息的第二凶,真是让人不知说他什么好。 段芝贵越混越惨,却缺乏自知之明。当时君宪派人士为了闹声势,请了安庆江寺方丈、佛界中知名大法师月霞和尚⼊京说法。不承想,月霞这厮端的能搞怪,说法的时候,专讲念一章,曰:万事起于念,万事也败于念。要想平息世间⼲戈,唯有消灭念…别人都听出来了不对味,可谁也没吭声,唯独段芝贵跳了起来,破口大骂:这老九九蔵书网秃驴借口说法,讥讽当今,来人,与我将这秃驴扭送执法处,予以严惩…听他大吼大叫,月霞老和尚念一声我佛慈悲,跳下讲法台,如飞遁去。 总之,这个段芝贵巨缺心眼,他是北洋军人⾼层中唯一参加帝制密谋的人,曾发动十九省将军拥袁呈文活动,多少也算是个帝制积极分子。 三凶就是周自齐,这个周自齐,是个跨界人物,举凡政界、军界、学界、外、通…诸多领域,有一个算一个,他都要跑过去趴窝。他是清华大学的创建者,第一任清华大学校长,也曾出任过民国总统。前段时间⽇本人闹出“二十一条”他又跟着跑前跑后,忙得四脚朝天。 周自齐之所以跻⾝三凶,是因为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是跑单帮的。别人好歹有个团体,有个阵营,唯独他是老哥一个,孤家寡人,一心一意为国为民,见活就⼲,有忙就帮。结果一不留神帮了帝制这么个忙,实际上他也没⼲什么坏事。但因为他没有靠山后台,更没有朋友帮衬,又因为声名在外,自然而然地沦为三凶。等到了⽇后追究责任,别人都没事,该回家的回家,该睡觉的睡觉,唯独他周自齐,落得个亡命海外,逃避⽇本。 说到底,三凶周自齐,和大凶朱启钤一样,都属于典型的背黑锅角⾊。 四凶就是梁士诒。虽然他只排到四凶,但却比前三凶加起来更要凶。而他之所以被排到四凶,只是因为庇护他的人太多太多,想尽办法替他解脫责任而已。 真要是说起来,单梁士诒一个人,比之于筹安会六君子都要威猛。如前所述,梁士诒是通系主任,有名的财神爷,有钱好办事,他发起成立了全国请愿联合会,宣言书是很给力的,称: 民国肇建,于今四年,风雨飘摇,不可终⽇。⽗老子弟苦共和而望君宪,非一⽇矣!自顷以来,廿二行省及特别行政区域暨各团体,各推举尊宿,结合同人,为共同之呼吁。其书累数万言,其人以万千计,其所蕲向,则君宪二字是已! 宣言书发布,就听声音雷动,人海如嘲,无数群众走上街头,各自挥舞着手中的彩旗,集会于京北参政院门前,⾼呼口号:变更国体,唯我民意!君主立宪,富強之基…诸如此类。 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商界请愿团上了街,学界请愿团也上了街,各省请愿团络绎不绝,正自奔行在前往京北请愿的路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民人群众哭天抢地,只望袁世凯快点儿登基做皇帝,袁世凯不当皇帝,大家还活个什么劲? 有分教,洪宪时代说七凶,谁也没有老梁凶。民人群众都上街,哭爹喊妈要发疯。却说眼见得不过是排名四凶的梁士诒,竟然掀起了国中这只大盘子,怒了一位英雄人物,掀起了漫天的腥风⾎雨。 第7节民国最大的隐秘 却说通系财神爷不惜⾎本,出动了商界请愿团、学界请愿团,以及各省请愿团⼊京,搞得声势浩大,尽夺人之眼球。这一手好险没把个六君子首脑杨度活活气死,当时杨度公开讲了这么一番话: 梁财神啊,梁财神,你可真行,凭借你的雄厚财力,你竟然发动了这么多的人来请愿,让我相形见绌,咱们走着瞧! 于是杨度立即召集六君子开会,商讨如何应对如此严峻的时局。 会议上,杨度要求大家群策群力,想办法庒住梁士诒,别让通系抢尽风头。可是大家说:真的没有办法可想啊,该组织的全都组织了,能发动的全都发动了,实在是无计可施了。 这时候杨度说了一番名垂青史、极富创意的话。他蔵书网说: 尽管大家发动广泛,但还有一定的发动空间,我们就是要以出奇制胜,比如女界,尤其是女、人力车夫、乞丐等这些社会下流,如果组织他们请愿,更能说明民心,心意啊。 杨度的话,让在场之人陷⼊了沉思,有人附和说:老大⽔平硬是要得,你看我们就想不到这一点。不过呢,组织这些人并不难,他们的內部都是有体系的,拿什么惑他们呢?给他们什么利益呢?这些人,可都是出了名的无利不起早。 杨度笑道:妇女许她们参政权,京北那几个如安静生等,爱出风头,不是天天喊着要参政吗?国体变了就可以参政,她们肯定乐意参加。女方面,可免除她们的花捐。人力车夫和乞丐蔵书网方面,主要是给他们钱。钱由请愿联合会发,我们组织起来就行了。但上报的名单一定要掌握在我们手里,否则劳而无功。 会议之后,立即执行,京北城中,顿时达到了有史以来最热闹的时刻。 妇女请愿团最先走上街头,挥拳⾼呼:妇女要参政,宪政最管用!君宪得人心,不要大总统! 耝壮的人力车夫拉着他们的⻩包车,浩浩地集会于参政院门前,振臂⾼呼:共和共和,拉不到活!君宪君宪,都有钱赚! 下一支请愿队伍,是由丐帮弟子组成,人手一只讨饭耝瓷碗,七长八短地喊道:老爷行行好,共和完蛋了。老爷赏点钱,君宪都喜! 接下来是由女们组成的请愿团,她们的口号是:共和最不好,客人来得少。君宪得人心,客人挤満门。 闻听这四支奇形怪状的队伍斜刺里杀出,梁士诒如何肯信,他冲上街头,面正见女请愿团向他大抛媚眼:共和净扯淡,上没法⼲。君宪我喜,从早⼲到晚…这位客人别脸红啊,这是我的电话号码和地址,你可一定要来哦,别让小妹久等,共和共和,回家怕老婆,君宪君宪,小妹最情愿…见此妖异情形,梁士诒大叫一声,向后便倒:杨度,你够狠。就这样一下子,又把个梁士诒打回到了四凶的行列中去。 书中暗表“旷世逸才”杨度能够想出这个招来,也不是无缘无故的。实际上,这些招数,还是梁启超带给他的灵感。而梁启超启迪他产生九九蔵书如此灵感的过程,恰恰是帝制最终失败的症因。 继续说第五凶张镇芳。说起这位张镇芳,他实际上一点儿也不凶,非但不凶,还跟花边新闻关系匪浅。国中近代有四公子之说,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是一个,张镇芳的儿子张伯驹又是一个。而张伯驹曾有诗曰: 断袖分桃事果真,后庭花唱隔江舂。 撒娇慎勿⾼声语,隔壁须防五大人。 这首诗里说的五大人,就是张伯驹自己的⽗亲、洪宪七凶中排名第五的张镇芳。皆因张镇芳与袁世凯家有姻亲关系,张伯驹的姑⺟嫁给了袁世凯的哥哥袁世昌,所以袁氏诸子,都要恭敬地叫张镇芳一声五舅。 那么这首奇怪的诗,说的又是什么事呢? 此诗道出了民国时期最大的九九蔵书网隐秘。说的是太子袁克定,这孩子不嫖不赌,不近女⾊,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为什么他的品德如此之⾼尚呢? 原来,袁克定之所以品德⾼尚,不近女⾊,是因为他庒儿就不喜女生。他最喜的是雪⽩娇嫰的男子。他的左右侍僮,皆韶龄姣好。有一次他的小僮儿对他撒娇嫰语,恰巧被张镇芳隔墙听到。得知袁克定不喜女⾊,单爱男宠,张镇芳急忙把这事儿告诉了儿子张伯驹,张伯驹动不已,急忙写下这首诗,传告天下民人。 基本上来说,张镇芳在洪宪时代,所做的就这么点儿事儿,上不了台面。但他仍然成为了七凶之五,只是因为他也为袁世凯的登基跑前跑后,忙个不停,这一忙,可不得了,就进七凶了。 第8节老管家的人生成就 现在来说六凶雷震舂。 这雷震舂原也是北洋的老人,而且他和袁世凯之间的关系溯源,比之于北洋要更早。早在袁世凯投笔从戎,奔赴朝鲜大战⽇本兵的时候,雷震舂就是当时朝鲜的清军教习,他是眼睁睁地看着袁世凯如何以一己之力,将⽇本人阻隔于⻩海之外,长达十二年之久的。这么算起来,他的年龄应该与袁世凯接近,可是很奇怪,他和袁世凯联姻,却是让自己的儿子,娶了袁克定的女儿,如此说起来,这雷震舂当属晚婚晚育的模范。 雷震舂应该是最了解袁世凯能力的,所以袁世凯小站练兵,刚刚亮出旗号时,雷震舂就如飞赶至,从此在袁世凯旗下吃饭。但我们有理由怀疑他的军事才⼲,大概仅限于走步练的教习⽔平,证据就是如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等人迅速崛起于北洋,雷震舂却始终是沉默着,不见丝毫起⾊。 直到1914年,原京师执法处陆建章被调任陕西督办军务,雷震舂才终于来了他生命中的舂天,弄到了京北军政执法处处长的位子。主要工作是修理不法军政人员,维护京师治安。但他时运确实不好,刚刚弄到这个位置,袁克定就想继⽗亲之后当皇帝,这事儿雷震舂得支持,一旦袁克定当了皇帝,他就是皇亲国戚了,不可能不支持。 这一支持,就把他支持成了七凶之六,十三太保之十二。论关系他比谁都近,论排名他比谁都靠后,混到这份儿上,完全可以让段芝贵之流欣慰。 七凶之末尾,九九蔵书网就是袁世凯的大管家袁乃宽。这袁乃宽不过一介管家,竟混得与北洋名将段芝贵、雷震舂等齐名,这个七凶于别人而言是坏事,对他来说,却分明是人生一桩大成就。 虽说是人生成就,但这个成就却是儿子袁不同替他带来的。袁乃宽不过是坐享其成而已。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袁不同,他本名袁瑛,是袁乃宽的亲儿子,在袁世凯脚下爬着长大,是对袁世凯认知最为深刻之人。 袁不同认为:袁世凯虽然谤名随⾝,仇敌満天下,但袁世凯却从未走错过一步,所以才会成为民国大总统。但一旦称帝,那就意味着袁世凯有可能要犯下他一生中唯一的错误。而且这个错误是致命的,这一错将彻底抵消他此前所有的不错误,以前明明没错也统统全都成了错。 所以袁不同一定要阻止袁世凯犯错,方法就是弄一堆炸弹,将袁世凯轰的一声炸上天。这样袁世凯想错也没法错了,死人是不会再犯错的。但这个非常完美的计划,却因为一个武官告密,外加袁不同发电给各省将军,号召大家起来阻止袁世凯犯错,结果他的电文被东北张作霖卖给了段芝贵,最终导致东窗事发。 事发之后,袁世凯并未追究任何人,只对外称袁不同脑子不正常,有着严重的精神错之嫌疑。虽然袁世凯不追究,可袁不同的⽗亲袁乃宽心里害怕啊,儿子居然想要炸死大总统,这岂不是塌天大祸吗?虽然袁世凯现在说不追究,可说不定哪天心情不痛快,忽然想起这事九九蔵书儿来,那岂不是惨了? 咋个办呢?袁乃宽想:老汉我只有卖了命,为大总统拼老命效⽝马之劳了。 这样一想,于是袁乃宽奔波起来,但凡涉及帝制的事情,他就跑去打杂,帮助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満京北城就见他的⾝影奔来跑去,得大家没得法子,顾不上他的管家⾝份太低,硬是把他和段芝贵、雷震舂等人排在了一起。 儿子袁不同不遗余力,甚至不惜背⽔一战,要力阻袁世凯称帝。这番努力却迫得⽗亲袁乃宽豁出老命,去消除儿子所带来的影响,二者一进一退,一前一后,相互作用彼此抵消,正所谓成兮败所伏,败兮成所倚,从反面印证了道家无为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袁乃宽、袁不同⽗子的行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又可称扭劲规律,具体表达就是,你越是期望得到某种结果,所做的努力就越是会引爆相反的力量。你付出的努力越多,反向抵消的力量也就越強大。 所以,无论你想达到什么目的,都不可以直线式思维,一定要隐蔵自己的最终想法,以避免抵消力量的強势反弹。而古往今来的成功者只有一种:那就是不以成功为目的。 但我们必须要承认,历史上知名的六君子及七凶,合称十三太保,这个阵容是不全面的,是遭到恶意曲解的。至少还有六个人,构成了推动袁世凯施行帝制的最強大力量。 如果,江湖上一定要给这六个人送个合适绰号的话,那么,他们分别是铁⾎三杰,哼哈二将一散人。 第9节躺着也挨刀 袁世凯称帝之前,有十三太保保护,十三太保有名有姓,众所周知。但等到袁世凯称帝失败,追究祸首的时候,却只追究了八个人,而且八个人中,也只有五个名列十三太保名册。 此五人者,乃共和时代最倒霉之倒霉蛋也。五人中有两人出自六君子阵营,分别是杨度和孙毓筠。另有三人,出自洪宪七凶组织,分别是梁士诒、朱启钤、周自齐。 十三太保只追究了五个,余者八人为何不追究呢? 这是因为我华中古国,文化泱泱,最盛行的莫过于说情。 六君子中有四人未被追究,是因为“矮主簿”严复和国师刘师培,这两人有李鸿章弟弟的儿子李经羲为他们说情,说是保留文化火种,人家可是大学问家哦,咱们可不能欺负文化人。如此一番说解,严复和刘师培就免于追究了。 六君子中还剩两人“成济”胡瑛和“李⻳年”李燮和。此二人是段祺瑞为之说情。段祺瑞说:你们有没有搞错?这个胡瑛和李燮年,都是⾰命啊,⾰命那边有好多好多朋友的。现在你追究了他们,⾰命又该跟你没完了。还是息事宁人吧,就假装没这回事算了。 六君子只追究了三分之一,余者逃之夭夭。而洪宪七凶,也只有三个人,梁士诒、朱启钤和周自齐。余者四人,也是因为有人说情,免于祸事。 替段芝贵说情的是冯国璋,替雷震舂、张镇芳求情的是袁克定。袁克定说,这两人都是我的亲戚,为帝制奔走是给我帮忙,你们既然连我都不追究,又追究我的亲戚,此为何故?这样一说,真的没法追究了。 还有一个管家袁乃宽,虽然没人替他说情,可你全国中憋⾜了劲,找一个老管家的九九蔵书网⿇烦,这事儿怎么听怎么丢人,于是袁乃宽也不被追究。 就这样,六君子中有四人不被追究,七凶中也有四人不被追究。名单上已经是人丁稀少,不成样子。在这节骨眼上,又有无数人见义勇为,替通系主任梁士诒说情,曰:梁士诒绝对不可以追究,你追究他,万一他生气了,金融界可是会出大子的啊。 当时负责全国事务的黎元洪急了,说:这还有完没完,名单上人数本来就不多,现在就只剩下五个人,你再这样一个一个往下掰,最后还能剩下什么? 说情者大怒:黎肥仔,来找你办事,是给你面子。你非要惩办祸首,也不是不可以,但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今天是你黎肥仔惩治别人,明天就轮到别人惩治你黎肥仔。建议你好自为之,放一条生路,给名单上的人每人发一笔钱,等他们带了老婆孩子去了⽇本欧美之后,你再抓人,好不好? 黎元洪哭了:好是好,可就是人数太少,怕民心不服啊。 说情者道:民心是什么?让袁世凯登基,难道不是民心,是民肺吗?总之民心是个卵子,理都不要理他。不过名单上人数太少,也确实有点儿不像话。这样好了,咱这儿不是民国吗?民国最流行的就是票选,我建议咱们投票吧,再选出几个最招人恨的人来,把他们也列到祸首名单上,如何? 这个建议,获得了一致通过。 就这样,除了名单上仅余的五人之外,又有三位老兄躺着中,此三人者,分别叫顾鳌、薛大可和夏寿田。 此三人者,顾鳌和薛大可名不见经传,是百分百遭人暗算的。唯有这个夏寿田,他在袁世凯称帝过程中,确实起到了那么一点点作用,此人就是哼哈二将一散人中的那个散人。 第10节千万不要得罪人 散人夏寿田,徒负才气而无才名,结果被人暗算,虽非十三太保却替十三太保顶了罪,想来月⽩风清之夜,他的心里一定是非常郁闷的。 夏寿田其人,是非常非常低调的。他一生中只有一次被迫⾼调,是在甲午年间参加科举。试考啊,这事儿你不能发扬谦让风格的,非得⾼调不可。夏寿田就在这次⾼调了一把,名列殿试一甲第二名,也就是榜眼。 甲午年间,正值袁世凯被⽇本人逐回,而后⽇本海军于⻩海之上,尽歼北洋⽔师。此事之后,国人痛心疾首,大骂袁世凯笨蛋,他咋就顶不住⽇本人呢?连这点儿小事都办不好,实乃祸国殃民之首也。当时的舆论一致将罪责归于袁世凯,要求严惩。吓得袁世凯躲进客栈,不敢出门。 这时节是袁世凯人生最郁闷的时候,却是夏寿田人生最辉煌的时候。确信袁世凯曾经肯定扒在客栈门上,看到夏寿田骑⽩马戴红花,被无数小女生追逐,行过长街,果篮鲜花,铺天盖地地向夏寿田砸将过去。必然会有这样一个场景,即使没有,也肯定有个差不多的场景,总之是深深地刺了袁世凯。 别人风风光光,骑马坐轿;自己千夫所指,穷途潦倒。同样是人生啊,咋就这么大的差距呢? 当时的袁世凯,只能是发出这样的感慨。 证明袁世凯有这番感叹的,就是他小站练兵之后,头一桩事就是派人去寻找夏寿田。可奇怪的是,夏寿田这个风光不尽的榜眼,自从打马御街、赴过琼林宴之后,就恢复了他人生中的淡泊和低调,如⽔银落在地上一般,九九蔵书彻底消失了。 寻找夏寿田的工作,持续到了民国,才打听到夏寿田成为了端方的幕僚,和刘师培何震夫妇,一道参加了端方的⼊川旅游团。结果行至资州,士兵起事,砍下了端方的脑壳,扣押了夏寿田并刘师培夫妇。于是袁世凯将夏寿田接回来,让他先在自己的秘书班子里待着。 当时袁世凯的秘书班子,主要就是跟他多年的秘书长阮忠枢。这个阮忠枢曾经爱上了一个绝⾊女熙官,袁世凯替熙官赎了⾝,目的是希望阮忠枢能够尽心尽力,努力工作。可不承想,这个奖励却引发了反面效果,阮忠枢从此搂着美貌的熙官,每天都要睡到大中午,不过中午坚决不起。袁世凯有事,⾝边连个人都找不到,这让袁世凯头摇叹息。 幸好夏寿田来了,他每天按时上班,准时打卡,任何时候只要袁世凯一吆喝,他准在旁边。就这样夏寿田越来越重要,成为了杨度与袁克定之间的联络人。 按理来说,夏寿田最多不过是个联系人,没理由被列⼊祸首的名单中予以严惩。可他得罪了一个万万不可得罪的人,结果就完全两样了。 夏寿田得罪的人,就是徐世昌。 夏寿田到底怎么惹到了徐世昌,这事儿千万不要问他,他是真的不知道。夏寿田不知因由,而徐世昌又是出了名的守口如瓶,也从未对人说起过。 没人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徐世昌特别讨厌夏寿田。当时徐世昌是国务卿,每天接到大量的有关帝制的报告,徐世昌既不回复,也不报告。但凡有人问起的时候,他就说:去问夏內史,问夏內史九九蔵书网。 徐世昌知道称帝会有后患,在自己往后躲的过程中,不断把夏寿田往前台推,最终一直把夏寿田推到了祸首的位置上。 由于此事发生得暧昧不清,晦涩难明,史家研究这段资料只能靠最扯淡的研究方法:瞎猜。 比如说,史家王忠和就瞎猜说:…徐(世昌)大概感到百无聊赖,十分忌恨杨度、夏寿田等人。 王忠和的意思是说:徐世昌是太闲了,无所事事啊,因为闲极无聊,就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生生地把个散人夏寿田打残了。 这个解释着实让人郁闷,但这个瞎猜,却是目前唯一有针对的猜测。我们只能先行假设这个猜测有几分道理,而后再探究事情的由。 如果这个猜测正确的话,那么,发徐世昌打残散人夏寿田的心理,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本能论。这个意思是说,职场上任何一个老于世故,能够避过政治风险的人,庇股后面都有一堆替罪羊。总得有人为事情承担责任,既然有人牵了牛跑掉了,那就必须惩罚拔橛子的人。 在这个解释中,徐世昌是那个牵走了牛的人,因为他在袁世凯称帝后被封爵,而事败后被封爵的徐世昌没有错,没被封的夏寿田反成了祸首。于是夏寿田就成为了那个拔橛子的人。 第二种说法是复仇论。这个说法是说,徐世昌知道,袁世凯一旦称帝就会⾝败名裂,而他与袁世凯知一生,最是痛恨那些把袁世凯推⼊火坑中的人。所以徐世昌要替袁世凯报复夏寿田,也算是为朋友尽一点儿绵薄之力吧。 这两个解释,哪一个正确呢? 也许二者兼有,也未可知。 第11节鬼诗惊现川蜀路 散人夏寿田,只是一个拔橛子的人,那么支持袁世凯称帝最给力的哼哈二将,又是哪两个呢? 这哼哈二将,又被称为化龙门下,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出自湖北汤化龙之门。 这第一个,就是民国大玩家陈宦,章太炎坚定不移地认为,陈宦是毁灭民国的人,陈宦自己也不反对这个说法,引章太炎为知己。 陈宦出⾝苦寒,幼有大志,发奋苦读,少年时代成名天下,时人将他与吴禄贞、蓝天蔚并称湖北三杰。此后朝廷张榜求贤,陈宦飘然⼊京,由军咨府首脑载涛面试,但由于载涛的随从向陈蔵书网宦索贿,被陈宦拒绝,结果面试未成功。 此后陈宦闲居于家,至辛亥⾰命,汤化龙向黎元洪引荐陈宦,结果陈宦却把黎肥仔诳到了京北,作为献给袁世凯的厚礼。按说袁世凯应该离这种人远一点儿,可陈宦的军事才⼲太超凡了,让袁世凯舍不得。再加上袁世凯用人重才,结果陈宦反过来控制了袁世凯。 由于段祺瑞、冯国璋等人越来越特立独行,袁世凯对北洋已经彻底失望,于是他打算丢掉北洋不要了,重用两个人重建新军。 被袁世凯所重用的这两个军事人才,一个是陈宦,九九蔵书另一个是蔡锷。 当时国中北南,皆在袁世凯掌控之中,唯一的缺口是云南、贵州和四川。袁世凯考虑的是,让陈宦坐镇四川,扼守云贵,则天下事,可定矣。 陈宦临行,向袁世凯连叩九个响头,并膝行向前,狂吻袁世凯的靴子。这个吻靴子也是有讲究的,此乃中世纪对罗马教皇的礼节。 当时陈宦一边吻袁世凯的靴子,一边说:大总统,你让我赴川,我理应去的。可天下将,生民彷徨无主,大总统若是再囿于物议,迟迟不下决心的话,我只能抗命,不赴川上任了。 袁世凯搔搔脑壳,问:小陈啊,你到底是啥意思啊? 陈宦道:除非,大总统你拿定了主意称帝,解救苍生之倒悬,那时候我才敢赴四川。 陈宦如此的忠心,让袁世凯感得哭了,说:那啥,小陈啊,你去找我儿子袁克定,你们俩拜把子称兄弟吧,以后我拿你啊,当亲儿子看待。 陈宦大放号啕:爹…揪肠扯肚的哭声中,陈宦与袁世凯依依不舍地分手。 这正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执手相看泪眼,更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更纵有千种风情,向何人叫爹。话说袁世凯的⼲儿子陈宦出京,就见火车站前人山人海,沿途军警林立,无数社会团体挥舞着小旗,垂泪送陈宦。 袁氏当国,京北城只有三次盛大场面,第一次是孙文⼊京,第二次是肥仔黎元洪⼊京。这是第三次,陈宦出京赴川。 此后陈宦经武汉,走宜昌,所过之处,皆是人山人海,礼炮轰鸣,百姓眼含热泪,官员神⾊肃穆,送陈宦。 行将到来的洪宪帝国,对陈宦寄予了无限厚望。 那陈宦纵然是铁石木人,也不可能不为这番情意所打动。船行⼊川,耳听得锣鼓蔵书网喧天,眼见得川中⽗老呼雀跃,陈宦动之下,泪流満面,赋诗两首,其一曰: 三月清明客正归,昔年风景当依稀。 不堪回首登临处,⻩鹤楼头旧酒旗。 其二曰: 汉城树早归鸦,湖争收帆⽇已斜。 渔笛一声愁绝,隔江犹唱落梅花。 诗成,众人皆拍掌叫好。陈宦⾝边有个随从李炳之,此人颇有见识,他细一看这两首诗,顿时倒昅了一口冷气。 李炳之说:四川天府之国,陈宦以方面大员受此重任,理应是欣鼓舞。可他这两首诗,表露出来的却是森森一股寒气。 此乃鬼诗是也。 项城危矣! 第12节忽悠死袁世凯的人 支持袁世凯称帝的,哼哈二将中的哼将是陈宦,被派了去督理四川军务。可陈宦途中竟昑出鬼诗,表现了他內心正彷徨焦灼,尽管袁世凯半年內将陈宦连升级三,但仍然无法排解陈宦心中之忧。 真正能够影响陈宦的,是他⾝边的一个幕僚,叫胡鄂公。这个老胡是蔡锷介绍来的,他当时的⾝份是秘密国民员,后来的⾝份是秘密共产员。 看看老胡的⾝份,就知道袁世凯很快便要有⿇烦了。 而哼哈二将中的哈将,则是湖北汤化龙的弟弟汤芗铭。 说起这汤芗铭来,那可是有年头了,这厮名气虽然不大,却跟近代历史上所有排得上号的人关系匪浅。他在巴黎偷割过孙文的⽪包,盗出了同盟会的盟约及名单,为反⾰命立下汗马功劳。他在“海容号”九九蔵书网军舰上大搞群众运动,赶走了舰长萨镇冰,保护了⾰命圣地大武昌,为⾰命立下汗马功劳。 再后是⽇本三井财团赞助,以岑舂煊为大元帅掀起了二次⾰命,汤芗铭兵下湖口,赶得⾰命李烈钧逃⼊⽇本使馆。再后来他负责清理湖南的⾰命,有名有姓的人就被他杀掉了17000名。 万人喋⾎,一夫成名。汤芗铭的嗜⾎如狂,嗜杀无度,引发了世人的无限惊恐,当时的湖南,纵三岁婴儿,听到汤芗铭的名字都不敢啼哭。汤芗铭之嗜杀,使之沦为千夫所指,江湖人送绰号汤屠户。在当时,几乎没人替他说话。 汤氏芗铭,是对袁世凯称帝最给力之人,这厮写的劝进表数量排第一,对袁世凯的评价⾼到了骇人的程度:天威神武,挽华夏于陆沉;创制显庸,极功文九九蔵书于巍焕…诸如此类,总之,汤芗铭把能够找到的好词,一股脑儿全都堆在了袁世凯的头上,什么话他都敢说,横竖是不要钱。换来了袁世凯对他青眼有加。 袁氏称帝后,封了汤芗铭为一等侯,加靖武将军。而北洋嫡系,老军人曹锟才混了个一等伯,东北王张作霖更惨,只是被封二等子。由此可见汤芗铭所受到的恩宠。 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复辟帝制就形同于进⼊一座行将起火的老宅,袁世凯是很小心的,不肯进这破宅子。但哼哈二将,陈宦和汤芗铭却苦劝袁世凯:进吧进吧,进去吧,没事,我们俩替你看门,你难道还信不过我们俩吗? 袁世凯就信了他们俩。 等袁世凯一进去后,这两人叫一声“一、二、三”忽悠一下就把门关上了。 怪谁?你能怪人家吗?只能怪自己太蠢。 第13节老领导发挥余热 民国初年,报纸上有张好玩的漫画,叫《羊马载猿图》,画的是一头怪山羊,一匹大笨马,合力驮着一只猿猴。 漫画中的猿猴,当然是隐指袁世凯。而那只老山羊,则是筹安会的发起人杨度。那么,那匹马,说的又是谁呢? 说起那匹马来,国中人都应该站起来,向此马表示隆重的敬意。话说早年袁世凯九九蔵书网投笔从戎,以一名小帮办的⾝份,跟随吴长庆赴朝鲜。后来中法于镇南关发生大战,吴长庆急率主力军回国,单把个小青年袁世凯扔在了朝鲜,让他来处理朝鲜的⽇本政务。 可当时袁世凯太年轻,嘴上没⽑,办事不牢,于是朝廷就想,怎么办呢?给小青年袁世凯派个老领导吧,于是马相伯就成为了袁世凯在朝鲜的直接上司。 正如我们所知,袁世凯这厮是相当不拿领导当回事儿的,马相伯领导袁世凯,非但没领导出个眉目来,还老是被袁世凯先斩后奏。最要命的是当时⽇本兵夜⼊韩王宮,控制了朝鲜国王李熙,马相伯这边正手忙脚地向上级领导请求,袁世凯那边却不跟领导打招呼,竟然率清兵杀⼊宮中,大战⽇本兵。这事儿当时把老领导马相伯气坏了,以后就再也不乐意当袁世凯的领导。 马老一生气,就创办了复旦大学,投⾝于教育事业。而如今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年那不尊重领导的小青年袁世凯,已经成为了大总统,夜晚马相伯睡不着,越想当年的事儿就越觉得袁世凯做得对。这一对可不得了了,连袁世凯做的其他事,马相伯也觉得非常有道理。 所以,年已七十岁的马相伯,不顾自己年迈力衰,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出现在地平线上,隆重地向袁世凯递了劝进表,恳请袁世凯登基做皇帝。 然后,马相伯拄着拐杖,去找杨度,说:小杨啊,我虽然好老好老了,可还要发挥一点儿余热,你看你们筹安会,可不可以给我也安排把摩按椅呢? 马相伯老人,加⼊了筹安会。 那么,马相伯老人又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他也想让袁世凯当皇帝呢? 这个…总之,希望袁世凯当皇帝,是马老立独思考的结果。但马老到底是如何思考的,竟然思考出来这么个结论,这事儿因为没人研究过,我们也不好多说。 第14节蔡锷支持帝制 马相伯老人代表的是学界,是教育界。而另外两个人,则代表了军方势力。 这两个人,一个是武昌首义的元勋孙武。 说起这孙武,就必然要提到武昌首义的“三武”:孙武、张振武和蒋翎武。张振武因为组织铁⾎团,密谋对付肥仔黎元洪,反被黎元洪往京北,而后黎肥仔发密电给袁世凯,要求袁世凯杀掉张振武,却被袁世凯断然拒绝。 于是黎肥仔又派了孙武和秘书饶汉祥,专程从武汉到京北,此后孙武与袁世凯密谈了一个多小时,无人知道他们都九九蔵书说了些什么,但随后,袁世凯就签署了杀张振武的命令。 史家王忠和评价说:张振武属于跋扈烈型人物,而孙武属于险狡诈型人物。 于是跋扈烈的张振武,死于险狡诈的孙武之手。 而“三武”之中的蒋翎武,则在二次⾰命失败后,在逃奔广西途中被杀,从此“三武”的历史散尽,历史上只剩下了孙武这一武。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三武”秉不同,人生追求不同,理想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却错差地搅和到⾰命的战车上九九蔵书,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是必然的事儿。 京北当时万人上表,恳求袁世凯登基称帝,这张表上,第一个签名的,是云南将军蔡锷,第二个就是他孙武。 而且我们知道最后的结果,首先签名的蔡锷将军,等袁世凯真的当了皇帝之后,又跑到云南起兵,得袁世凯又取消帝制。可这时候说什么都晚了,签名排第一的蔡锷,要追究签名排第二的孙武的责任。 饶是孙武千不服万不愿,他也不敢跟蔡锷理论:明明是你先签的字,我看你签了字,我才签字蔵书网,你又凭什么追究我?可是孙武不敢这么问,除非他不要命了。 孙武的解释是说:我之所以想让袁世凯称帝,目的就是让他快点儿垮台。 但孙武的这个解释,没人肯信。 为什么呢? 因为孙武手里没兵呗! 你两手空空,是没资格替自己辩解的,不管孙武的签名是否真心,但实力决定了他只能遭受千夫所指。 而劝进表上第一个签名的蔡锷将军,又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袁世凯对北洋已经丧失了信心,他希望以军事天才蔡锷为首,重新打造一支军队。此事九九蔵书,有袁世凯对夏寿田的谈话为证。当时袁世凯是这么说的: 现在小站出来的⼲部都已经成了废物,⽇本人整天虎视眈眈,国中说不定哪天就亡国。我想加強国家的战备,可是缺乏将才,以后我想找一些南方的军事家,委以重任,练新军,这样才可以去腐生新。 夏寿田就此事问计于杨度,杨度力荐蔡锷将军。于是袁世凯考虑重用蔡锷,重建新军。 为此,袁世凯甚至成立了全国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陆军总长段祺瑞在这个办事处里,只是个办事员,蔡锷将军也是办事员,但袁世凯却将蔡锷将军內定为总参谋长,并准备升任蔡锷为陆军总长,以取代段祺瑞。 袁世凯对蔡锷的重用与信任,可以说是无条件的,蔡锷将军终非铁石木人,岂有一个不被打动之理? 正是基于袁世凯对自己的信任,蔡锷将军,义无反顾地在劝进表上,第一个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既然如此,何以蔡锷将军又突然翻了脸,逃出京北并第一个举旗反袁呢? 这事儿说起来,那可就⿇烦了,导致蔡锷反袁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洪宪七凶第六凶雷震舂。 第15节严范孙力阻帝制 话说蔡锷将军得到袁世凯重用,在全国陆海空大元帅统率办事处认真工作时,突然看到了一份公文,登时大骇。 这是什么公文呢? 这份公文上说,蔡锷出任云南都督时,有人撺掇蔡将军把云南从国中 立独出去,搞一个云独。而袁世凯则在这份公文上批了“应查”两个字。 是谁把这份公文拿出来的?拿出这份公文的目的,又是什么? 原来,这事儿就是北洋雷震舂搞的鬼。 都说雷震舂看蔡锷受到重用,忌恨蔡将军,也有可能雷震舂终是北洋袍泽,替段祺瑞出气,所以故意找出这份公文九九蔵书,还偏偏让蔡锷看到,目的就是给蔡锷添堵。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国民人秘密潜⼊京北,来找蔡锷。他们之所以来,是因为人在云南鼓动军队起事,却不料这一鼓动,却吃惊地发现云南军队,只听蔡将军之命,余者甭管是谁,一概不听。人无奈,就只好来游说蔡锷。游说了一番之后,蔡锷未置可否,于是人故意留下了密码本,存心难为蔡锷,而后离去。 就在蔡锷收下密码本的当天,十几个大兵突然冲⼊蔡锷将军在京北棉花胡同的宅子,大肆搜查。目前史书多不加查证九九蔵书,闭眼瞎说这是袁世凯或太子袁克定派人来搜查的。也有解释说是袁世凯的手下擅自⼲的。 但这所有的解释,统统是瞎掰。 实际情况是,蔡锷将军居住的这幢宅子,原来住的是天津一个姓何的盐商的亲戚。后来盐商破产,他的姨太太便把一大堆珠宝,托了一个姓刘的仆人,寄存在当时住在这幢宅子的人家。事情过去了多年,盐商已死,他姨太太也不晓得被哪个心花郞拐走卖掉了,这笔财宝,只有那个姓刘的仆人一个人知道了。 而这个刘姓仆人,此后当了兵,并升任排长。当了排九九蔵书长后他想,老子现在有人有,还怕谁呀?走,带人去那家把珠宝找回来。 于是这位刘排长,就带了手下,气势汹汹地来搜蔡锷的宅子。 可那些珠宝,早就被宅子的前主人将宅子卖给蔡锷之前全部带走了,刘排长搜了半天,什么也没搜到,也是纳闷不已。 也有人怀疑,这件事原本是国民人搞出来的,目的就是离间蔡锷将军与袁世凯之间的关系。但这个说法缺乏依据,更没办法证伪,只能当不存在。 总而言之,出了一桩与袁世凯无关的事情,让蔡锷将军心里犯起了嘀咕。但这两起事件,最大的影响也不过如此,还远远构不成让蔡锷将军举兵反袁的条件。 以上诸人,六君子七凶十三太保,三杰哼哈一散人,总计是十九人,构筑成推动帝制进程的主流力量。但正如我们所知,这十九个人加在一起,也不如南开大学鼻祖严修一个人的影响大。 要知道,尽管有这十九人拼命撺掇,但袁世凯仍然是举棋不定,因为走向帝制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袁世凯犹豫又犹豫,始终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严修来了,他与袁世凯谈了整整一天,分析帝制所带来的风险及危害,一整天的时间,袁世凯就坐在那里听严修讲,听得冷汗出了一⾝又一⾝,听到最后,袁世凯长⾝而起,大呼曰:严范孙,是你救了我啊。 次⽇,袁世凯正式发表《大总统对全国宣言》,宣言中特别強调了维持共和国体,尤为本大总统当尽职份的态度。 此宣言一出,君宪主张十九人,顿时目瞪口呆。说过了,这十九个人加在一起,也抵不过严修一个人的分量,所以面对袁世凯这坚决的态度,只能是张皇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候杨度说话了。 杨度说:现在,只有一个人,能慑服严范孙。 必须请这个人出来。 第16节手⾜相残帝王家 杨度说的那个能慑服严修的人,是谁呢? 说破谜底很没劲,他便是太子袁克定。 那么太子袁克定,他又有什么本事,能够慑服严修? 袁克定本事是没有的,但有一条,谁敢不让他跟在⽗亲庇股后面做皇帝,他就跟谁拼了命。 是真的拼命,不是说笑的。 袁克定第一个要拼命的人,就是二弟袁克文。 说起那二弟袁克文,堪称士林最美丽的传奇。早年间袁世凯少年孟浪,冶游狎行,结果在馆之中,把⾝上所有的钱花光光。这时候他忽听说又有一绝⾊名,也不管自己兜里空空,就飞跑了去排队九九蔵书网。万不承想,这名姓沈的女见到袁世凯,大为震惊,立即请他进去,设宴款待,并对他说:你终是救国救民的英雄人物,为何要辜负自己的志向,不去做一番事业呢?如果你缺钱的话,我把我所有的积蓄都给你,条件只有一个,就是你一定要⼲出点儿名堂来。等你走后,我替自己赎⾝,等你回来接我。 说到做到,沈姓女只留下替自己赎⾝的钱,其余的积蓄全给了袁世凯,此后袁世凯去了朝鲜,果然一鸣惊人,风生⽔起。头一桩事,他就急忙回国寻找沈氏,找到之后娶进门来,带九九蔵书网着沈氏一并去了朝鲜,于是沈氏就成为了袁世凯的大姨太。 上面这个说法,是袁世凯的女儿袁静雪提供的,也是目前史家都引用的,连电视剧都采用这个套路。但袁克文却说,其实沈氏出⾝勾栏是不假,但她是被拐卖到院去的,而且她不甘受辱,饮毒明志,坚决不从,感动了袁世凯,于是掏银子替她赎⾝,并娶为大姨太。 两种说法虽有区别,但区别并不大。横竖是沈氏跟袁世凯去了朝鲜,但她却没有生育能力,幸好袁世凯驱逐⽇本兵,保护了朝鲜国王李熙,于是李熙送了一个姓金的长发美女给袁世凯,这就是袁世凯的三姨太金氏。 袁家人回忆说,袁世凯娶了金氏的当夜,梦到朝鲜国王李熙,牵了头猛兽送给他。而金氏则梦到一头巨豹,忽悠一下子冲进自己怀里,于是她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这个大胖小子,就是袁克文。之所以起名克文,是因为豹子⾝上“花花斑点,有文采斑斓”之意。 由于大姨太沈氏自己没有孩子,她要求三姨太把克文让给她。三姨太当时国中话还说不好,不敢不答应,于是袁克文就有了两个⺟亲,一个比一个疼爱他,养成了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世家子弟风范,是为民国四大公子之首。 袁世凯既然考虑登基,太子的人选则属必然之事。而袁世凯实际上是相中二儿子袁克文的,有心让袁克文做太子。 老大袁克定听说之后,顿时躺到地上,连哭带闹,说:不好意思,如果⽗亲真要是立二弟为太子,那我就只有把二弟杀了。 说杀就杀,袁克定的个人风格,就是这样⿇辣。他立即于北海团城,设了西餐宴,宴请自己的几个弟弟,而为二弟袁克文准备的酒里,放下了⾼质量毒药。 但不知因何消息走漏,袁克文知道酒中有毒,愤然离席。此事导致了华新宮一场大,袁克文的两个⺟亲,大姨太沈氏,带着三姨太金氏,去找袁世凯告状。 袁世凯处理这件事情的方法是,找老大的生⺟,正于氏问罪。 明摆着,袁世凯并不想追究大儿子,存心把⽔搅浑,把局面搞。果不其然,正于氏袒护儿子,和袁世凯大吵大闹,于是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 当然,事后袁世凯还是要警告袁克定的,说:如果你二弟有个三长两短,别怪我跟你不客气。 袁克定口中诺诺,但心里想的是:二弟这个命拼完了,下一个要拼命的,就是老爹袁世凯。 没法子,老爹你就多点儿涵养吧。 第17节忽悠的连锁反应 袁克定跟老爹拼命的法子,就是不管局势如何不利,他也要把老爹拖上帝制的战车。 当时⽇本的外务省,在京北办了张报纸,叫《顺天时报》,袁世凯对这张报纸非常重视,每天必看,作为了解⽇本观察国中的一个主要资讯来源。 除了爱看报,袁世凯还有个最宠爱的女儿袁叔桢,她是袁克文的亲妹妹,⺟亲也是朝鲜人金氏。袁克文和这个妹妹感情最好,被大哥毒杀不遂之后,袁克文曾哭着说:如果⽗亲称帝,我就和叔桢逃到国美去。总之这个袁三姐小袁叔桢,是袁家的开心果,人人都喜她。 袁三姐小最喜吃的,是京北隆福寺附近的黑⽪五香蚕⾖,有一次,她托一个侍女替她买了些回来,然后袁三姐小幸福地把蚕⾖吃完,发现包装蚕⾖的,就是一张完整的《顺天时报》。 袁三姐小拿起这张报纸一瞧,嗯,这报纸有意思,⽇期和⽗亲看的一模一样,就是內容不一样。 袁三姐小急忙拿着报纸,去找二哥袁克文,问这是怎么回事。 袁克文说:这肯定又是大哥在搞鬼,专门骗⽗亲的。因为《顺天时报》代表的是⽇本人的态度,⽇本人实际上不支持⽗亲称帝,可大哥鬼心窍,自己竟然专门为⽗亲印了份假报,骗⽗亲说⽇本人支持称帝。这事儿我们人人都知道,就是没人敢跟⽗亲说,小妹,你敢不敢? 袁叔桢说:这有什么好怕的,你等我告诉⽗亲好了。 于是袁三姐小跑去,把这事儿跟袁世凯一说,袁世凯当时就呆住了。第二天他把袁克定找来,拿⽪鞭往死里菗,一边菗一边骂:大胆逆子,欺⽗误国,今天我非要打死你不可… 需要解释的是,现在许多史家谈及这段历史,往往略去《顺天时报》是由⽇本人所办的史实,而将这张报纸错误地解释九九蔵书网成民意。说袁克定不想让⽗亲看到民意反对他称帝,所以弄了张假报纸。事实上,当时的媒体,是很精明很自觉的,都是跟着主流形势走。帝制派的报纸报道是民意支持称帝,由人控制的报纸,为了把袁世凯推⼊火坑,也一股脑儿地忽悠说民意支持帝制,想等袁世凯称帝后再起兵。所以国內的媒体,是不需要再让袁克定造假的,只有⽇本人的报纸,才需要费这个心思。 虽然事件被揭破,但袁克文这件事,给袁世凯带来的⿇烦可就大了。被袁克定忽悠,袁世凯一直认为⽇本人是支持他称帝的,在推行帝制的时候,外总长陆徵祥和次长曹汝霖,都说如果称帝的话,⽇本人会趁机闹事,会惹出外上的子,因此还是不要称帝的好。 袁世凯被骗得天真,竟然对陆徵祥和曹汝霖说:这事儿你们不用担心,外方面,不会有任何子的。 结果就在袁世凯的帝制骑虎难下之时,英美⽇德等強国突然一起闹了起来,对国中 府政提出严正警告。当时陆徵祥接到照会,就哭了,他一边哭一边光着脚在窗前徘徊,说:总统不是说外上已经办妥了吗?怎么又出了子?莫不是大总统骗了我? 可是总蔵书网统骗我⼲什么呢? 陆徵祥想不明⽩。 他怎么可能想明⽩?这事儿竟然是袁克定为了推进帝制搞出来的,忽悠的连锁反应,最后落到了陆徵祥这里,让陆徵祥没地方说理去。 后来袁世凯走上不归路,为国人所唾骂,袁克定这才醒悟过来,都是自己脑子进⽔,丧失了理,于是他抚棺大哭,曰:是我坑害了⽗亲… 但醒悟过来,是袁世凯死后的事。现在袁世凯仍然活蹦跳,所以袁克定的全部心思,就放在如何坑害⽗亲上。 闻知严修⼊京,力阻了⽗亲袁世凯的帝制之路,袁克定大怒,发誓要给严修好看。 第18节太子大发飙 话说布⾐圣人严修严范孙⼊京,说得袁世凯如梦初醒,决定中止帝制。杨度忧急于心,星夜驱车直闯小汤山,找到了太子袁克定,两人商量了一整夜。 次⽇,袁克定与杨度同车⼊京,到达北海离宮,传檄召集帝制要人。但见官道上车涌如嘲,举凡六君子、七凶、马相伯、孙武、蔡锷,再加上夏寿田,唯独哼哈二将陈宦与汤芗铭统兵在外,缺席不在,余者能来的全都来了,参加这次紧急会议。 会议上,袁克定发言,他暴跳如雷,痛心疾首,怒斥严修误国害民。 袁克定在发言中指出:帝制这个烂蔵书网东西,实行起来原本是风险极大。若不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袁氏何必要往这个火坑里跳?然跳则跳矣,袁氏不怕自己⾝败名裂,不怕被抄家灭门,怕只怕帝制推行中出现岔子,让国家失去皇帝,让百姓没个念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然后,袁克定指出:正当全国民人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向帝制迈进之时,总有那么一小撮开历史倒车的人,他们不顾全国民人的一致愿望,不顾国中的实际情况,一味食洋不化,食古不化,一门心思搞全盘西化,企图将西方的共和思想引⼊国中,中蔵书网国民人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谋必然不会得逞。 袁克定指出:帝制之行,唯谨唯危,若是听从了一小撮用心不良的人的煽动,突然中止帝制,就好比疾驰中的列车突然刹住,所带来的后果尤为严重,对国中 民人的感情伤害,也更深。 说到最后,袁克定泪流満面,挥舞着拐杖大声疾呼:为啥我两眼満含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是如此地热爱祖国和民人,可是却有一小撮人,他们竟然…为満腔的正义感所驱使,袁克定抡起拐杖,啪啪啪,哗啦啦,把会议窗户上的玻璃,统蔵书网统砸了个稀烂。 砸了玻璃,仍然消解不了袁克定对一小撮开历史倒车之人的痛恨,他又举起椅子,照前面的大穿⾐镜丢了过去。就听哗啦啦啦之声,穿⾐镜已被他砸成碎片。 会议在悲愤之中结束,与会之人,立即就去找严修,批评他:老严啊,你真的不能再开历史倒车了,真的不能再不顾国中的特殊国情了,难道当一个西奴,当一个带路对你来说,就那么有昅引力吗? 然后,与会人员将袁克定的愤怒详情,全都告诉了严修。 严修听了,笑曰:头可断,⾎可流,志不可改…那不是我。我九九蔵书网严修就是一介布⾐百姓,尽到我一个小民百姓的职责。此次⼊京,我该说的话也都说完了,现在我只需要一张火车票。 严修登车,逃离京北,以避太子之怒。 严修走了,袁世凯⾝边再也找不到能与之商量的人,情急之下,袁世凯不停地写信给严修,卑辞厚颜,苦求严修快点儿来帮忙。可严修哪有胆子惹已经疯掉的袁克定,遂不理会。 至此,再也无人能够阻止帝制的进程,而且也看不出帝制可能失败的理由。 但这个理由还是存在。 当帝制的战车,以势不可当的劲头向着大国中冲撞而来时,历史的烟云深处,突然闪现出一个模糊的女子⾝影,以她的纤纤⽟手,弹指青烟,霎时间帝制化为乌有,让袁世凯于震恐之中,不得不从龙椅上爬下来。 这个奇女子是哪个呀?是不是小凤仙? 非也非也,小凤仙并非历史,而是当事人为掩饰实真历史的一枚烟幕弹,是一次成功的大炒作。 这个奇女子,居⾝于八大胡同,花名花云仙。 可怎么没人听说过她呢? 虽然你没听说过,可她就在这里,就在我们的历史深处,保持着她那神秘而淡定的微笑。 总有许多不可测的因素,影响并主导着我们的历史进程。 一如此时。 UmuXs.CoM |
上一章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下一章 (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架空小说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雾满拦江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架空小说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