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帝国的惆怅小说免费阅读相关的优秀综合其它请收藏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游牧小说网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竞技小说 架空小说 乡村小说 都市小说 网游小说 科幻小说 仙侠小说 官场小说 耽美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穿越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校园小说 总裁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重生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短篇文学
好看的小说 公关生涯 情在商场 美腿妈妈 红杏出墙 亲妈后妈 七年之痒 远山呼唤 女人如烟 小镇风月 奶孙乱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游牧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帝国的惆怅  作者:易中天 书号:44783  时间:2017/12/12  字数:3475 
上一章   二、中央机关    下一章 ( → )
  当新制度把封国变成了郡县,把原本分散‮立独‬的“许多国家”(邦国)变成了集中统一的“一个国家”(帝国)时,它无疑需要一个強有力的‮央中‬机关。这个机关,钱穆先生称之为“‮央中‬
‮府政‬”;郡县机关,则称之为“地方‮府政‬”这当然便于我们理解,但略嫌“现代化”要知道,‮国中‬古代的政权机构,和现在所谓“‮府政‬”并不一个概念。在严格的意义上,前者是不能够叫做“‮府政‬”的,因为它本就不具备现代‮府政‬管理和服务的职责和功能。它只有一个职能,就是统治,因此也许应该叫做“衙门”或者‮央中‬的叫“朝廷”地方的叫“衙门”但这样也有问题。‮央中‬机关不仅有“朝廷”还有“宮廷”而所谓“宮廷事务”则既包括国家公务,也包括皇家私事,是“公私不分”的。正因为宮廷公私不分,所以宮廷加朝廷组成的机构,就不好叫做“‮央中‬
‮府政‬”“衙门”的说法也有问题。地方上的机关固然是衙门(比如县衙),‮央中‬各部院府台又何尝不是衙门?看来也只好马马虎虎地分别称之为“‮央中‬
‮府政‬”和“地方‮府政‬”但要说清楚,此‮府政‬非彼‮府政‬,它们和现代意义上的“‮府政‬”有着天壤之别。而且,能不使用这两个概念时,就尽量不使用。

  秦汉时期‮央中‬统治机构的制度设计,应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其最为合理之处,就是区分了“宮廷”与“朝廷”或“皇权”与“相权”汉制,国家最⾼领导人为皇帝和宰相。皇帝所处为“宮”(皇宮),办事机构为“尚”(尚⾐、尚食、尚冠、尚席、尚浴、尚书)。这六尚,前五个都是管生活的,只有尚书和政治有点关系。宰相所处为“府”(相府),办事机构为“曹”曹数有说六曹的,有说十三曹的,有说十五曹的,职司则有府史署用、官吏迁除、农桑祭祀、文书奏章、民事诉讼、邮传通、⾕仓漕运、货币盐铁、盗贼刑法、兵役武装等,全是公事。皇帝之尚多为私而宰相之曹全为公,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以皇帝为首的宮廷是“半公半私”的(既代表国家同时又是私人),以宰相为首的朝廷才“一心为公”除了为国家服务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作用和意义,是真正的“‮央中‬
‮府政‬”所以,他们的经费来源也不一样。朝廷经费来源于大司农掌管的田赋收⼊。这是大头,归‮府政‬用,是“公款”宮廷经费来源于少府掌管的工商税收。这是小宗,归皇家用,算是皇帝的“私房”

  这样看来,汉代制度,大体上还算“公私分明”(但也只是“大体上”严格说来并不清楚,这才造成后来的问题)。同时,机构的设立,也还算“职权分明”皇帝是国家元首,主要起象征国家统一的作用;宰相是‮府政‬首脑,带领官员实际管理国家,并负政治上一切实际之责任。打个比方说,皇帝好比是董事长,宰相好比是总经理。总经理之外,还有“监事会主席”就是御史大夫。他同时也兼副总经理(副宰相),副手则为御史中丞,此外还有侍御史(监察‮央中‬)和部刺史(监察地方)。不过国家毕竟不是公司,所以除总经理(宰相)和监事会主席(御史大夫)外,还有一个管军事的官员,就是太尉。宰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合称“三公”是王朝的最⾼官员,共同向皇帝和国家负责。

  这种制度,应该说还是蛮合理的。因为在这样一种制度下,皇帝授权而不负责,宰相负责而无主权,一旦国家有事,皇帝就能够以授权人的名义责问宰相和‮府政‬,宰相和‮府政‬也不能不承担政治责任。这样,宰相领导的‮府政‬就有可能成为“责任內阁”或“问责‮府政‬”如果反过来,皇帝自己授权,同时又自己行政,则一旦国家有事,也就无人负责,无责可问。皇帝负责吧,无人来问(别人不是授权人,没有资格责问);宰相负责吧,无责可负(宰相不是负责人,没有理由责问)。结果大约只能像隋炀帝,说朕的江山朕自丢,丢了拉倒。除此之外,也只有三种可能:一是下罪己诏,说什么“四方有罪,罪在朕躬”把责任大包大揽认下来,却并无处分,也无法处分,实际上并不负责。二是找替罪羊,说什么“君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所有的事情,都是“群臣误我”然后挑几个确有问题或看不顺眼的杀掉,实际上仍是不负责任。第三种更糟糕,就是在国难当头时,说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责任推到老百姓⾝上,当然是更不负责。一个不负责任和不能负责的政权是必定要垮台的。所以要想政权稳定,君主就不能做行政首脑。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必元首无责任,然后可以责诸內阁”;“必君主无责任,然后可以责诸大臣”

  汉初的情况,便大体如此。刘邦打天下时就不带兵,具体事情都给张良、萧何、韩信他们去做。他的几个接班人,崇尚“无为而治”也都乐意当“甩手掌柜”所以秦人创立的帝国垮了台,取而代之的汉人却搞得有声有⾊。遗憾的是,宮廷与朝廷,或皇室与‮府政‬的这种关系,道理上并没有讲清楚,制度上也没有做规定,不像现代西方国家,宪法明文规定皇帝不得过问‮府政‬的事,而是想过问就过问,想不过问就不过问。结果,汉武帝一上台,事情就起了变化。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这样的人,多半都喜亲自刀。所以武帝一朝,宰相成为摆设。汉武帝既当董事长又当总经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事情倒是弄得轰轰烈烈,遗患却也无穷,因为他把制度破坏了。正因为破坏了制度,这才有后来的外戚专政和宦官弄权(后者又因前者而起),汉王朝也终于灭亡。从这个角度讲,皇帝雄才大略并不是好事情。雄才大略的皇帝往往独断专行,无法无天,不把制度放在眼里。当然皇帝太愚蠢太昏庸也不好,最好是头脑清楚又不好大喜功,事情给‮府政‬做,自己只拿大主意。但这并由不得我们。钱穆先生批评破坏制度的人,说他们不知道“皇室之存在,由于有皇帝,而皇帝之存在,由于有‮府政‬”我看没有哪个皇帝会懂这道理。相反,帝国制度既然是以皇帝为中心建立的,就不能不规定皇帝至⾼无上的地位和不受限制的权力,皇帝也不会自动出自己的权力,只会不断从宰相和‮府政‬那里把它收回来,最后把自己变成独裁者。

  事实上从东汉以后魏晋南北朝起,皇家就开始侵夺相权。唐初虽然“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还‮府政‬”却再也回不到汉初的理想状态。钱先生说:“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掌于几个部门”“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这原本也没什么不可以,但只分相权不分君权,权重就向皇帝倾斜了。

  不过唐代宰相虽不如汉,比起后世来权力还是大得多。唐代相府共三个衙门(相当于宰相的人就更多),都叫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管出令,门下管复核,尚书管执行,类似于立法、司法、执法三权分立,只不过所立、所司、所执的不是“法”而是“令”当时王朝的最⾼命令,都由中书省拟出,而且一拿出来就是定稿,叫“拟”皇帝只能在上面画圈,叫“印画”也就是说,宰相有决策权,皇帝反倒只有同意权。当然,门下省可以驳回中书拟定、皇帝同意的命令,但门下省也是相府,门下省的否决权也是相权。可见唐代相权也不很小。皇帝不经中书、门下副署就直接下达命令,在当时是视为非法的。

  宋就不行了。“宋代的最⾼政令之最后决定权在皇帝,不在宰相”宰相上朝也不能像秦汉隋唐那样“坐而论道”只能站着。明清更糟,⼲脆废了宰相,而代之以六部和內阁。六部原属尚书省,尚书省的长官和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同为宰相。朱元璋把中书、门下两省都废了,只留下尚书省,却又不设长官,让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这就等于是不要总理,由总统直接领导部长,和‮国美‬的体制差不多。问题在于‮国美‬的总统是选出来的,也是有人管的。国会管,法院管,媒体舆论也监督,出了事情要下台。何况‮国美‬的总统也不是董事长,而是总经理。明清的皇帝却是董事长,现在又来做总经理,还没人管,结果可想而知。

  以內阁代宰相就更不通。我们要知道,明清的內阁可不是由总理、副总理、部长组成的“国务院”或“‮府政‬”其实不过是皇帝的顾问班子,顶多叫“秘书处”內,是內廷、大內的意思。阁,则是宮內的殿阁。可见內阁属于宮廷,不属于朝廷。內阁的成员叫大学士,官阶只有五品。按尚书二品、县令七品计算,五品不过副司级,怎么能是宰相?但在明代“⼊阁”却又相当于“拜相”这就是只讲法术不讲制度了。

  到了清代,雍正皇帝连內阁也信不过,又搞了个“军机处”这就更荒唐。皇帝不但董事长兼总经理,还兼司令员,司令部则成了政务院。说穿了,这是只要皇帝独裁,不要政治制度。当然,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是有精力也有能力独裁的,所以造就持续百年的“盛世”论版图、人口、国力,均不亚于汉唐。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出来一个辛亥⾰命。这事说来话长,我们以后再讲,现在先来看看地方上的情况。 uMUxs.COm
上一章   帝国的惆怅   下一章 ( → )
您目前阅读的是帝国的惆怅,综合其它帝国的惆怅小说免费阅读已更新供您免费阅读,非常感谢您对作者易中天的支持,想要阅读更多与帝国的惆怅小说免费阅读类似及相关的优秀综合其它请持续收藏游牧小说网